同學們,假期既是休閑、放松的時候,又是學習提高的佳期,善學的學生,總會合理利用假期,給自己充電,為自己的下學期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為了幫助同學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地準備了一些假期學習套餐,希望同學們依時完成,同時,也希望家長能督促子女完成。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11.【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試題】27.按要求默寫古詩。( 3 分)
①濁酒一杯家萬里,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② ,中間小謝又清發(f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③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表達懷念故人,感慨世事變遷的情感的詩句是: , 。
【答案】①燕然未勒歸無計。②蓬萊文章建安骨。③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評分標準: 每題1 分, 每句中有一個錯別字, 該句不得分。
12.【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
【試題】5.古詩詞默寫。(6分)
①曲徑通幽處,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② ,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
③“夢”,是溫馨的懷想,是美好的期盼。溫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用“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抒發(fā)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李白在《行路難》中用 “ , ”表達了他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④時代的進步,需要勞動來成就;夢想的實現(xiàn),需要勞動來完成。請寫出古詩詞中
表
現(xiàn)“勞動”的相連兩句: , 。
【答案】①禪房花木深;②錦江春色來天地;③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④例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句1分,如有增字、漏字、錯別字,該句不給分)
13.【2013年·湖北省襄陽市】
【試題】7.古詩文默寫。(每空1分,共8分)
(1)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2)亂花漸欲迷人眼,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表明詩人心志的詩句是“ , ”。
(4)中華詩文,源遠流長,漫步其間,含英咀華,一次洗禮,一次收獲:登臨泰山,領(lǐng)略杜甫“ ,一覽眾山”的遠大抱負;來到邊塞,體會范仲淹“濁酒一杯家萬里, ”的矛盾心理;路過零丁洋,感受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 ”的豪情壯志;途經(jīng)醉翁亭,品味歐陽修“ ,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曠達情懷„„
【答案】(1)黑云壓城城欲摧(2)淺草才能沒馬蹄(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
護花。(4)會當凌絕頂 燕然未勒歸無計 留取丹心照汗青 醉翁之意不在酒
14.【2013年·湖北省咸寧市】
【試題】2、按課文默寫古詩。(4分)
(1)荷笠?guī)标枺?。(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2) ,獵馬帶禽歸。(王績《野望》)
(3)王維在《竹里館》一詩中運用擬人化手法,把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他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的兩句是: , 。
(4)杜甫的《登樓》一詩中,“ , ”兩句詩人由登樓所見之春色聯(lián)想到古今世勢的紛紜變化,飽含著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
【答案】(1)青山獨歸遠(2)牧人驅(qū)犢返(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4)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4分。每小題1分,錯、漏或添一字該小題不得分)
15.
【2013年·湖北省武漢市】
【試題】12.填空。(共10分,每空2分)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2)零落成泥碾作塵, 。(陸游《卜算子 詠梅》)
(3) ,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4)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有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中的“汗青”指的是“ ”,該句表現(xiàn)了詩人 。
【答案】(1)烈士暮年(2)只有香如故 (3) 先天下之憂而憂
(4)史冊 為國捐軀的決心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
16.【2013年·浙江省溫州市】
【試題】2.古詩文名句默寫。(10分,①至⑧題選做六題,⑨⑩兩題必做)
①老驥伏櫪,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② ▲ ,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③浮云游子意, ▲ 。(李白《送友人》)
④ ▲ ,山是眉峰聚。(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⑤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⑥人不知而不慍, ▲ ?(《論語·學而》)
⑦子曰:“人無遠慮, ▲ 。”(《論語·衛(wèi)靈公》)
⑧ ▲ ,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⑨趙師秀《約客》中描寫江南雨夜自然景象的詩句是: ▲ , ▲ 。
⑩登高望遠,視野開闊,豪情滿懷,壯志凌云。只要有王安石登飛來峰時“ ▲ , ▲ ”的見識和胸襟,你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就能把握自己,不會迷惘。
【答案】①志在千里②大漠孤煙直③落日故人情④水是眼波橫⑤不盡長江滾滾流⑥不亦君子乎⑦必有近憂⑧先天下之憂而憂⑨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⑩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7.【2013年·天津市】
【試題】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
12.將下面古詩文語句補充完整。
(1)采菊東籬下, 。 (陶淵明《飲酒(其五)》)
(2)潮平兩岸闊, 。 (王灣《次北固山下》)
(3) ,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4)國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5) ,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6)談笑有鴻儒, 。 (劉禹錫《陋室銘》)
13.詩中有畫,是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shù)特點之一。如果說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 (1) ,誰家新燕啄春泥。”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圖畫,那么王維《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 (2) 。”則是一幅具有剛性美的圖畫。
【答案】12.(1)悠然見南山(2)風正一帆懸(3)落紅不是無情物(4)城春草木深(5)了卻君王天下事(6)往來無白丁 13.(1)幾處早鶯爭暖樹(2)長河落日圓
18.【2013年·山東省泰安市】
【試題】6.下列詩文默寫與原文一致的一項是( )
A.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信乎?與朋友交而不忠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C.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詩經(jīng)·秦風·蒹葭》)
D.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何其芳《秋天》)
【答案】6 .D
19.【2013年·浙江省臺州市】
【試題】2.古詩文名句填空。(10分)
①日月之行,▲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
②▲ ,青山郭外斜。(盂浩然《過故人莊》)
③只恐雙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④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⑤杜甫《春望》中寫戰(zhàn)火連續(xù)不斷,家信久盼不至的兩句詩是“▲ ,▲ ”。
⑥陸游《卜算子·詠梅》中贊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間播撒芳香的句子是“▲ ,▲ ”。
⑦同學在你的畢業(yè)紀念冊上寫下“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你可以引用李白《行路難》中的“▲ ,▲ ”回贈他,表達你美好的祝愿。
【答案】①若出其中②綠樹村邊合③載不動許多愁④不汲汲于富貴⑤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⑦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20.【2013年·江蘇省蘇州市】
【試題】3.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問君何能爾?。(陶淵明《飲酒》)
② ▲ ,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③會當凌絕頂, ▲ 。(杜甫《 ▲ 》)
④ ▲ ,千里共嬋娟。( ▲ 《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
⑤亂花漸欲迷人眼,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⑥ ▲ ,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⑦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⑧予獨愛蓮之 ▲ ,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答案】3.①心遠地自偏 ②長風破浪會有時 ③一覽眾山小望岳 ④但愿人長久蘇軾 ⑤淺草才能沒馬蹄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⑦山重水復疑無路 ⑧出淤泥而不染
| 2014中考各科目復習資料匯總 | ||
|---|---|---|
| 語文:閱讀 詩歌 名句 綜合 | 作文:素材 范文 技巧 中考范文 | 數(shù)學:填空 壓軸 模擬 解題 |
| 英語:單選 閱讀 易錯 綜合 | 作文:句型 模板 技巧 熱點話題 | 政治:選擇 問答 辨析 提綱 |
| 物理:易錯 選擇 重點 公式 | 化學:認識 解讀 演練 熱點難點 | 歷史:問答 考點 材料 基礎(chǔ) |
| 生物:選擇 提綱 考點 資料 |
地理:基礎(chǔ) 提綱 問答 熱點材料 | 2006--2012滿分作文匯總 |
|
|
||
| 2013年部分省市中考試題匯總 | ||
|---|---|---|
| 2013山東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 2013山東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
| 2013四川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化學試題匯總 | 2013山東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
| 2013四川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 2013山東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 2013江蘇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
| 2013江蘇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 2013湖北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
|
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
||
| 語文試題 | 數(shù)學試題 | 英語試題 | 政治試題 | 物理試題 | 化學試題 | 歷史試題 |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