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案件在海外多發(fā),留學生們當然不能坐以待斃。網絡騙子騙財之后莫不以“消失”告終,受害人不久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受騙。身在海外的留學生們發(fā)現(xiàn)受騙后該怎么處理?又如何進行網絡安全防范呢?
面對網騙 留學生咋辦?
對策一:到收款賬戶所在地報案
發(fā)現(xiàn)受騙后,留學生們往往情急之下選擇向自身所在地的警方報案。在“兩顆紅豆網”上遭受詐騙的受害者們卻在美國警方那里碰了釘子。由于受害者并非美國公民,且匯款目的地也不在美國,美國警方對這樣的案件并不具備刑事管轄權。就此,環(huán)球律師事務所的李海峰律師提示,如果發(fā)生類似案件,一般由收款賬戶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受理;如果金額較大,則應委托律師報案。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騙子提供的賬戶不在受害人所處的國家,報案過程將更費周折。
另外,對于此類案件,公安機關的偵查也會面臨一些困難。李海峰律師提到,如果收款賬戶在國內,多數(shù)地方的公安機關對此類網絡詐騙的偵查經驗有限;有些情況是賬戶雖然在國內,但犯罪人卻在國外,還需要國外警方跨國協(xié)助。
對策二:大成本維權不如做好防范
海外留學生遭受網絡詐騙后,維權成本比較大。留學生們首先要顧及自己的學業(yè),維權將耗去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最后犯罪嫌疑人能夠落網,警方從初查到立案再到辦案、判決,也會經歷較長的周期。而就受害者們最關心的受騙金錢能否追回的問題,李海峰律師也提到,如果能確定犯罪人取得的錢款就是受害者一人所匯,會退還受害者。但很多時候受害者不只一人,追回的錢款不足以支付所有受害者,則只可能按比例退還。
與其花費大成本追回損失的利益,不如提高警戒心理,做好防范,不給網絡騙子們可乘之機。由于騙子會通過廣撒網來增加成功的概率,通常會用同樣的名稱與資料注冊不同的社交網站,這就給了海外留學生們一個識破騙局的機會。例如在一個網戀詐騙受害者自行組織的QQ群里,有幾位受害人漸漸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受騙的同時,遇到的騙子其實早已被國內“世紀佳緣網”列入黑名單。
總之,留學生及其家長與朋友們應該意識到自己容易成為網絡詐騙的目標群體,應該更多地關注新聞了解時事,增強自己的辨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