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孫中山先生對科舉制的看法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2013·揚州調研)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漢初的任官和軍功、任子、貲選等緊密相關。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員,任滿三年,可以保舉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貲選制是憑資產(chǎn)資格做官的制度。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詔是察舉制的先聲,以后逐漸成形、發(fā)展,察舉的科目漸多,至漢武帝時經(jīng)董仲舒建議,察舉開始制度化,察舉的科目以孝廉、秀才為主。由州、郡長官推薦孝廉、秀才的人選,而州郡的察舉又是基于縣、鄉(xiāng)、里的推薦,即人們所說的“鄉(xiāng)舉里選”。東漢以后,察舉的對象還要經(jīng)過考試,并有年齡限制。這種自下而上,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的選官制度,與世卿世祿、任子與貲選相比,是歷史的進步。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榮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愛憎決于心,情偽由于己„„所欲與者,獲虛以成譽;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強弱,是非由愛憎。隨世興衰,不顧才實,衰則削下,興則扶上,一人之身,旬日異狀?;蛞载涃T自通,或以計協(xié)登進;附托者必達,守道者困悴。無報于身,必見割奪;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愚臣以為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齡等《晉書》卷四五
    《劉毅傳》
    材料三 自世卿門閥舉薦制度推翻,唐宋厲行考試,明清峻法執(zhí)行,無論試詩賦、策論、八股文,人才輩出;雖所試科目不合時用,制度則昭若日月。
    ——孫中山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漢代任官的主要依據(jù)有哪些?(4分)察舉制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觀點。(6分)
    (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孫中山先生對科舉制的看法。(4分)
    (4)根據(jù)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人才問題的看法。(4分)
    13.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第(1)題根據(jù)材料一來回答,漢代任官的主要依據(jù)有軍功、門第、財產(chǎn)和他人舉薦。察舉制的主要特點可根據(jù)所學回答。第(2)題分析概括材料二來回答,主要反映了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選拔官員時會徇私舞弊,難以選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張廢除九品中正制。第(3)題根據(jù)材料三分析孫中山先生對科舉制的看法,材料中孫中山先生認為科舉制取代察舉制,以考試成績作為選官的標準,有利于國家選拔人才,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第(4)題聯(lián)系上述問題回答即可。
    答案:(1)依據(jù):軍功、門第、財產(chǎn)和他人舉薦。(4分)
    特點:自下而上推薦人才。(2分)
    (2)觀點: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選拔官員時會徇私舞弊,難以選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張廢除九品中正制。(6分)
    (3)看法:科舉制取代察舉制,以考試成績作為選官的標準,有利于國家選拔人才,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4分)
    (4)看法:選官制度影響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往往影響著國家的治亂興衰。(4分)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試題匯總
2013江蘇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新疆理綜試題答案 2013內(nèi)蒙古理科試卷答案
2013寧夏理綜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西藏理科試卷及答案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2013安徽數(shù)學真題(理科)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理科)試卷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文科)試卷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