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廣西高考語文文學(xué)作品閱讀:月 闕也

字號:


    出國留學(xué)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guān)注,祝福廣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發(fā)揮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績!同時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xué)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題(18分)
    月,闕也 張曉風(fēng)
    “月,闕也”。這是一本兩千年前的文字學(xué)專著的解釋。闕,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釋使我著迷。
    曾國藩把自己的住所題作“求闕齋”,求缺?為什么?為什么不求完美? 那齋名也使我著迷。
    “闕”有什么好呢?“闕”簡直有點像古中國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漸漸愛上了“闕”的境界。
    我不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的,我只是開始了解花開是一種偶然,但我同時學(xué)會 了愛它們月不圓花不開的“常態(tài)”。 在中國的傳統(tǒng)里,“天殘地缺”或“天聾地啞”的說法幾乎是毫無疑問地被一般人 所接受。也許由于長期的患難困頓,中國神話對天地的解釋常是令人驚訝的。
    在《淮南子》里,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的天空和中國的大地都是曾經(jīng)受傷的。女媧以其柔 和的慈手補綴撫平了一切殘破。當(dāng)時,天穿了,女媧煉五色石補了天。地搖了,女媧折 斷了神鰲的腳爪墊穩(wěn)了四極(多像老祖母疊起報紙墊桌子腿)。她又像一個能干的主婦, 掃了一堆蘆灰,止住了洪水。
    中國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殘缺。
    我非常喜歡中國西南部有一少數(shù)民族的神話。他們說,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當(dāng) 時男神負責(zé)造天,女神負責(zé)造地。等他們各自分頭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時候, 可怕的事發(fā)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沒辦法合得起來了。但 是,他們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把地折疊了起來,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 結(jié)合起來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嶺給他們靈感,使他們想起這則神話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皺折,皺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圓 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dāng)我們心平氣和地承認這一切缺陷的時候,我們忽然發(fā)覺 沒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則漢民族的神話里,說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時撞歪了——從此“地陷 東南”,長江黃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東流去,流出幾千里的驚心動魄的風(fēng)景。而天空 也在當(dāng)時被一起撞歪了,不過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據(jù)說日月星辰因此嘩啦一聲 大部分都倒到那個方向去了。如果某個夏夜我們抬頭而看,忽然發(fā)現(xiàn)群星灼灼然的方向, 就讓我們相信,屬于中國的天空是“天傾西北”的吧!
    五千年來,漢民族便在這歪倒傾斜的天地之間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們相信殘 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麗的。
    而月亮,到底曾經(jīng)真正圓過嗎?人生世上其實也沒有看過真正圓的東西,一張蔥油 餅不夠圓,一塊鎳幣也不夠圓,即使是圓規(guī)畫的圓,如果用高度顯微鏡來看也不可能圓 得很完美。
    真正的圓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我們只能做圓的“復(fù)制品”。就現(xiàn) 實的操作而言,一截圓規(guī)上的鉛筆心在畫圓的起點和終點時,已經(jīng)粗細不一樣了。 所有的天體遠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絕對的圓,地球是約略近于橢圓形。 就算我們承認月亮約略的圓光也算圓,它也是“方其圓時,即其缺時”。有如十二 點正的鐘聲,當(dāng)你聽到鐘聲時,已經(jīng)不是十二點了。
    此外,我們更可以換個角度看。我們說月圓月闕其實是受我們有限的視覺所欺騙。 有盈虛變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嘗圓,又何嘗缺,它只不過像地球一樣不增不減的兀自圓著——以它那不十分圓的圓。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賞花?在初生的綠芽嫩嫩怯 怯的探頭出土?xí)r,花已暗藏在那里。當(dāng)柔軟的枝條試探地在大氣中舒手舒腳時,花隱在 那里。當(dāng)蓓蕾悄然結(jié)胎時,花在那里。當(dāng)花瓣怒張時,花在那里。當(dāng)香銷紅黯委地成泥 的時候,花仍在那里。當(dāng)一場雨后只見滿叢綠肥的時候,花還在那里。當(dāng)果實成熟時, 花恒在那里,甚至當(dāng)果核深埋地下時,花依然在那里。
    或見或不見,花總在那里。或盈或缺,月總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 做一夕的賞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滿?哪一剎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
    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亮啊!
    (選自《讀者》2002年第24期)
    18.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或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這篇散文以“月”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所用的素材之間的內(nèi)容上看似聯(lián)系不大, 但由于始終緊扣“月”來選材和組材,所以主題仍舊非常突出。
    B.本文開篇從古文獻對月的獨特解釋談起,接著宕開一筆,引出曾國藩住所的題名,緊接著又引述有關(guān)中國神話傳說,從而為下文闡述有關(guān)“月圓”的哲理作了充分鋪墊。
    C.本文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從“天殘地缺”的中國神話傳說中,發(fā)現(xiàn)了月亮沒有真正 圓過的真相,并從中悟出了“人生世上其實也沒有看過真正圓的東西”這一道理。
    D.文章在主體部分引用了漢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三則神話傳說,主要是為了說明“中國人 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殘缺”。
    E.本文語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如“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賞月人吧!
    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滿?哪一剎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這些句子的抒情 色彩濃郁,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19.第2自然段說:“那解釋使我著迷”,請寫出你的簡要理解。(4分) 答:
    20.第5自然段中說:“我漸漸愛上了‘闕’的境界?!闭埥Y(jié)合文意,簡要談?wù)勛髡摺皾u漸愛上了‘闕’的境界。”的原因或理由,分兩點來答。(6分) 答:
    21.文章結(jié)尾說:“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亮啊!”請簡要說說這些話中所要表達的觀點或思想感情。(4分) 答:
    22.把下列句子組成一段連貫的話,只寫序號2分)
    ①昨夜的星辰從銀河中墜落了,人類在歷史上丟失了自我。
    ②輝煌的理性,就是復(fù)興希臘和羅馬的文藝。
    ③但是蘇醒畢竟是至關(guān)緊要的,從哥倫布開始的偉大探索,幫助人們尋找失落的自我。
    ④米洛的斷臂維納斯和拱券結(jié)構(gòu)的羅馬大水道,就是幫助他們在歷史莽原上進行尋找的縱橫坐標(biāo)。
    ⑤這種迷失和困頓使人沮喪,使人遺憾,而當(dāng)他們意識到了的時候更是如此。
    18.A、C(A錯在“以‘月’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本文的線索應(yīng)是“月缺”或“天殘地缺”;C錯在“發(fā)現(xiàn)??真相,并從中悟出了??道理”)
    19.在傳統(tǒng)的理念中,月總是圓的,象征著團圓,可是中國古代文獻卻用“闕(缺)”來解釋,這種看似有違常理的解釋,很新穎別致,實在耐人尋味。
    20.⑴“闕(缺)”往往是事物的常態(tài);⑵殘缺(缺憾)往往蘊含美麗。
    21.世間事物乃至人生的圓滿和完美總是相對的,而且常和缺憾與不如意相生相伴,因而對他人(物)要多一份理解,對己(得失)則多一分達觀(豁達)。
    22.(4分) ①⑤③②④
      2014湖北語文文學(xué)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xué)類閱讀匯總
    ?  相關(guān)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廣西高考語文試題 廣西高考數(shù)學(xué)試題 廣西高考英語試題 廣西高考理綜試題 廣西高考文綜試題
廣西高考語文答案 廣西高考數(shù)學(xué)答案 廣西高考英語答案 廣西高考理綜答案 廣西高考文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