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會計基礎知識學習輔導資料4

字號:

 第四節(jié)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及慣例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關性、明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八個方面。“歷史成本計量為主、收入與費用配比、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等會計慣例。
    一、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yè)以實際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可靠性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
    2.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yè)過去、現在或者將來的情況做出評價或者預測。
    會計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價值,關鍵是看其與使用者的決策需要是否相關,是否有助于決策或者提高決策水平。
    3.明晰性(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清晰明了,便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具體包括橫向可比和縱向可比兩層含義:
    橫向可比是指不同企業(yè)發(fā)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規(guī)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縱向可比是指同一企業(yè)不同時期發(fā)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注中說明。
    5.實質重于形式
    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yè)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僅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為企業(yè)的資產進行核算。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信息反映與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yè)判斷,企業(yè)應當根據所處環(huán)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
    7.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yè)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也不應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謹慎性的例子,包括在會計期末對各種可能發(fā)生損失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對未決訴訟達到一定標準時計提預計負債;對銷售保修義務計提預計負債;對企業(yè)未來或有收益不加確認等。
    8.及時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yè)對于已經發(fā)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貫徹及時性,一是要求及時收集會計信息;二是要求及時處理會計信息;三是要求及時傳遞會計信息。
    二、會計慣例
    我國會計實務中,會計慣例除前述八項質量特征外,主要還包括“收入與費用配比、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等兩項會計慣例。
    1、收入與費用配比
    收入與費用配比會計慣例要求企業(yè)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耗費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時期內的各項收入與其相關的耗費,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
    收入與費用配比會計慣例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因果配比,將營業(yè)收入與營業(yè)費用相配比,計算出營業(yè)利潤;二是時間配比,是指一定時期的收入與同期的費用配比,而不是將本期收入與上期費用配比。
    2、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指企業(yè)所發(fā)生的支出僅與一個會計期間的收益相關,如購買辦公用品的支出、支付的當月職工工資薪酬;資本性支出是指企業(yè)所發(fā)生的支出不僅僅與一個會計期間的收益相關,而是和一個以上的會計期間相關,例如企業(yè)購建廠房等。
    兩類不同性質的支出在對外會計報表中的列示不同:收益性支出應列入利潤表中,記入當期損益,以便正確計算企業(yè)當期的經營成果;資本性支出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作為企業(yè)支出反映,以真實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
    會計基礎延伸閱讀
    會計基礎之學科關系
    會計學與高等數學關系密切。各種會計方法和技術都離不開數學。會計學與統(tǒng)計的關系,都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數量化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