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寫作指導

字號:

   議論文的寫作
    一、議論文的概念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tài)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 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jù)和論證。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 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論據(jù)基本要求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 邏輯。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么作論據(jù)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后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 一個總論點,然后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后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弓I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 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 學生經常采用的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后一一作答,逐層深 人,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可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后 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
    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 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錯誤觀點。新聞報刊中的評論、雜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屬于議論文的 范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fā)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 講道理、辨是非,以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語 言精練、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二、議論文三要素
    (一)論 點
    論點是指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事件,現(xiàn)象,人物,觀念等〉所持的見解和主張。
    (1)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 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只要研究這些論點的關系,就可以分出主從。
    (2)如何找中心論點。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 子。論點位置:文章標題、文章開頭、文章結尾、文章中間,有的則需要讀者概括。
    (二)論 據(jù)
    論據(jù)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jù)。
    (1)事實論據(jù)。事實在議論文中論據(jù)作用十分明顯,分析事實,看出道理,檢驗它與文章在邏輯上是 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shù)據(jù),可靠的史實等父
    (2)道理論據(jù)。作為論據(jù)的道理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它們是對大量事 實抽象,概括的結果。
    (三)論 證
    議論文中的論點和論據(jù)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論證是運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 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邏輯關系紐帶。論點是解決“需要證明什么”,論據(jù)是解決“用什么來證明”,論證是解決 “怎樣證明”。
    1.論證的方法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 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jù)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采用“以子之矛,攻 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
    這些方法在多數(shù)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2.論證方式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
    (1)立論。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
    (2)駁論。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和問題發(fā)表議論,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三、如何寫好議論文
    (一)正確地確定中心論點
    正確地確定中心論點,也就是寫議論文常說的立論或立意。在議論文中立論和選題是不可分割的 兩個方面。選題是立論的基礎,立論是選題的思想升華。如果說選題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問題,選擇議論 作文的方向;那么立論就是經過思考醞釀,提出解決問題的論斷和結論。在考試中,選題是寫作的前提, 立論是寫作的關鍵,也是寫作的難點。一篇文章的中心論點確定了,對整篇文章就可起到綱舉目張的作 用。成功的議論文中心論點的確定,應具備的基本要求是針對性、準確性、新穎性和前瞻性。
    1.要有針對性
    任何議論文都應有很強的針對性。所謂針對性,主要是指能夠有的放矢、針砭時弊、面對矛盾,幫助 人們正確認識一些事物,能夠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對矛盾的解決有實實在在的幫助。而不是無病呻 吟、夸夸其談、搞文字游戲、八股文。
    2.要有準確性
    立論在找準了針對的問題后,首先是準確性。立論違背了準確性,就會失去人們的信賴,甚至直接 導致人們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混亂,釀成錯誤的輿論導向。立論的準確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概念、論斷要準確。概念不準確就容易產生歧義,論斷不準確就容易引起思想混亂。例如:近幾 年“老板”一詞相當流行。不僅私人企業(yè)的經理被稱為老板,國有企業(yè)甚至國家機關的領導干部也被稱 為“老板”。其實,“老板”這一概念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在舊社會雇工稱工廠、商店的所有者為老板。改 革開放的今天,這個稱謂即使可以沿用,也只適合私營企業(yè)的所有者,而對國有企業(yè)的管理者顯然是不 適合的,對國家機關的領導干部就更不適合了。社會上將這一概念混淆了,使一些國有企業(yè)和國家機關 的領導者也錯誤地把自己視為一言九鼎、一手遮天、唯我獨尊的“老板”,而勞動大眾卻毫無地位可言。 這樣勢必會日益淡化國有企業(yè)的性質,淡化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淡化和混淆管理者與生產者,公仆與主 人的關系。
    (2)提法、表述要有“度”。世界上很多事情難就難在對“度”的把握上。立論準確,在文字的提法和 表述上也必須掌握好“度”。如孤立地強調矛盾的某一方面,很容易導致片面性。如有人提出“知識就是 人才”,其實這句話是不準確的。人才的范疇很廣,比如有一些一技之長,一些有藝術天賦的人,并不一 定與知識相連,應該是一切對國家的建設有用之人都是人才。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