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歷史重難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最早的一場思想文化解放運動;促進了當時和后來的社會歷史的發(fā)展。
    A:儒家:孔子,《春秋》,思想核心是“仁”有利于抑制統(tǒng)治者的暴政。孟子主要的思想是“仁政”、“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民貴君輕”;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道家:老子,《道德經(jīng)》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主張“無為而治”,莊子《逍遙游》。 C:墨家:墨子“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儉”。
    D:法家:集大成者是韓非子,韓非子的學說后來成為秦代的官學,對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2)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
    A:代表人物:董仲舒,他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精華發(fā)展儒學,提出“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等主張。
    B:董仲舒的思想主張得到了漢武帝的重視,從此,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延續(xù)了兩千多年。
    (3)宋明理學
    A:代表人物:二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理學的形成標志著儒家思想的成熟。
    B:理學以道體為核心,以窮理為精髓,以去人欲為存養(yǎng)功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實質(zhì),以成圣為目標。
    C:理學使儒學真正擺脫了幾百年來佛教和道教的沖擊,重新恢復了權威和信心。元代,朱子學成為官學。
    (4)明清之際儒學思想
    A:李贄:挑戰(zhàn)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打破對孔子的迷信。強調(diào)個性發(fā)展,抨擊封建社會的一些傳統(tǒng)的觀念。李贄將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tǒng)思想,其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zhàn)斗精神。
    B: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經(jīng)濟上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繼承傳統(tǒng)儒學,構建具有時代色彩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相關鏈接: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歷史)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全國各省市高考文綜試題匯總

    北京
    

    上海
    

    重慶
    

    天津
    

    山東
    

    浙江
    

    福建
    

    廣東
    

    廣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江蘇
    

    河北
    

    陜西
    

    內(nèi)蒙古
    

    山西
    

    貴州
    

    青海
    

    西藏
    

    新疆
    

    四川
    

    寧夏
    

    甘肅
    

    海南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安徽
    

    江西
    

    云南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