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北高考語文文學類閱讀:季羨林的缺憾人生

字號:

?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祝福廣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發(fā)揮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績!同時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季羨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① 季先生的《學海浮槎》,記錄了他中學生活的一個細節(jié),讀后,令我眼前一亮。
    ②在學習方面,我現(xiàn)在開始買英文書讀。??買英文書,只有一個地方,就是日本東京的丸善書店。??每次接到丸善書店的回信,我就像過年一般地歡喜。我立即約上一個比較要好的同學,午飯后,立刻出發(fā),沿著膠濟鐵路,步行走向頗遠的商埠,到郵政總局去取書,當然不會忘記帶上兩三元大洋。走在鐵路上的時候如果適逢有火車開過,我們就把一枚銅元放在鐵軌上,火車一過,拿來一看,已經軋成了扁的,這個銅元當然就作廢了,這完全是損人而不利人的惡作劇。要知道,當時我們才十五六歲,正是頑皮的時候,不足深責的。
    ③少年的天真、活潑、頑皮,在這里表現(xiàn)得充分無遺,假若季羨林能以這種心態(tài)度過他的青春歲月,呈現(xiàn)在我們今天面前的,將會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形象。
    ④可惜,那只是短暫的返璞歸真。須知,這是在濟南城,不是在老家官莊,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環(huán)境變了,季羨林的個性也隨之發(fā)生改變。怎么變?朝哪一方向變?季羨林晚年總結,他說:從我小時候的作風看,我本是一個外向的人,然而,后來怎么就轉成了內向呢?這個問題,過去從未細想,現(xiàn)在回顧在濟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觸,也就順便給它一個解答。我認為,“三字經”中有兩句話:“性相近,習相遠”,可以作為參考,古人說得對,“習”是能改造“性”的。我六歲離開父母,童心的發(fā)展在無形中受到了阻礙。試想,我能躺在一個父母之外的人的懷抱中,撒嬌打滾嗎?不,不能,這是難以想像的。叔父當然對我好,但他“望子成龍”,要求十分嚴格。課余除了抓學習,還是抓學習,偶爾有一點示愛,比如給我從鄉(xiāng)下帶回幾只小兔,也讓人感到距離,那種只能身感,不能言傳的距離。說到嬸母,我不能說她虐待我,那樣說不真實;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視,在她可能是不經意,在我卻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叔父有個女兒,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顯不一樣。比如說,做衣服,有時就給她做,不給我做。偏心自己的親生女兒,這是人之常情,不足為怪。實事求是地說,拿一個母親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叔嬸,本來就是不現(xiàn)實的。話又說回來,要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有大人的開通,這是不可能的。一件兩件,我也許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經得多了,難免潛移默化,影響到自己的價值取向以至性情。
    ⑤季羨林的終生遺憾,是在母親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沒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這期間,他讀完初中,上高中,停學一年,再讀,娶妻,生女,高中畢業(yè),上大學,寒暑假回濟南??如此漫長的過程,如此曲折精彩的變化,竟然沒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羨林事后捶胸頓足,懊悔不迭,可以說,他一輩子浸泡在悔恨里。
    ⑥終生遺憾,應該還有婚姻。且慢,季羨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對妻子評價很高嗎?請看他文章開頭的敘述:“我因為是季家的獨根獨苗,身上負有傳宗接代的重大任務,所以十八歲就結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話下。德華長我四歲。對我們家來說,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輩子勤勤懇懇,有時候還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幾年不在家;公公又極難侍候,家里又窮,經濟朝不保夕。在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爾對我流露一點,我實在說不清楚?!弊⒁猓@里說的是妻子的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也正因為這一點,季羨林對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離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請看下列事實:季羨林1929年結婚,次年離家上清華,1934年畢業(yè),回濟南教書,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個春秋。1946年回國,進北大,按說,他應該把家屬接來同住的,那時一沒有戶口障礙,二沒有經濟之虞,但是———他沒有!直到1962年,德華才遷來北京。算算看,從結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長達31年! ⑦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滿。朱光潛先生說:“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像的田地?!奔鞠壬谴竺靼兹耍瑢σ磺性缫褏⑼?,所以他有一篇隨筆,
    題目就叫“不完滿才是人生”。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文章第二段寫季羨林少年時期在到郵局取書時把銅錢放鐵軌上讓火車軋,目的是為了說明他是一個“損己而不利人”的搗蛋鬼。 B.作者評價季羨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潑、頑皮的性格,就會成為另外一種“形象”,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輝煌。
    C.童年時期的季羨林生活在濟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邊,環(huán)境的改變,使季羨林的個性也隨著發(fā)生了改變。
    D.嬸母對自己親生女兒的偏心對季羨林的價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對此耿耿于懷。
    E.季羨林與妻子一生分多聚少,晚年回憶中季羨林對賢妻良母的妻子懷有深深的敬重和愧疚之情。
    (2)季羨林的人生遺憾有哪些?請根據文意簡要概括。(6分)
    (3)簡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6分)
    (4)文章最后引用朱光潛先生的話和季老先生的一篇隨筆的題目結尾有何作用?朱光潛先生的話和季老的“不完滿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請聯(lián)系實際簡要探究一下。(8分)
    《季羨林的缺憾人生》答案:
    (1)CE(A“說明了他是一個‘損人不利人’的搗蛋鬼”,是為了表現(xiàn)他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少年生活。B無中生有,“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輝煌”在文中沒有依據。D“耿耿于懷”錯誤,因為季老說這是“人之常情,不足為怪”。)
    (2)①童年沒有在父母膝下歡娛,寄居在叔父家中,改變了自己的性格。②整整八年沒有回家看望母親,母親去世,懊悔不迭。③夫妻聚少離多,對不起自己的妻子。(三個要點,每點2分)
    (3)①文章第三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3分)上承季老少年時代天真、活潑、頑皮個性,下啟季老一生中三件遺憾之事。(3分)
    (4)作用:總結了全文,照應了文題“缺憾人生”;深化了主題(升華了主題)
    人生總有缺陷、不完滿,才能夠敦促人去追求。朱光潛先生的 “缺陷”說和季羨林先生的“不完滿”說,都說明了人生是有缺陷的。既然有缺陷就需要去努力填充生活的“缺陷”,就需要去奮斗。這樣人們在生活中就有希望、有想象的余地。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這話表面看去,不通已極。但是實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類所過的生活——比好一點,是神仙的生活,比壞一點,就是豬的生活——便呆板單調已極,因為倘若件件事都盡美盡善了,自然沒有希望發(fā)生,更沒有努力奮斗的必要。人生最可樂的就是活動所生的感覺,就是奮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們如何能嘗創(chuàng)造成功的快慰?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像的田地。換句話說,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BR>    (意思相近即可,不要求與答案完全一致)
    ?  相關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湖北高考語文試題 湖北高考數學試題 湖北高考英語試題 湖北高考理綜試題 湖北高考文綜試題
湖北高考語文答案 湖北高考數學答案 湖北高考英語答案 湖北高考理綜答案 湖北高考文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