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東北大學計算機考研導師選擇經驗分享

字號:


    ? ? 一個本科師弟報考東北大學,打電話問我計算機專業(yè)哪些導師水平比較高。對于我們這些外??歼^來的學生來說,選擇導師真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有難度的事情。導師的水平和帶學生的態(tài)度,對兩年碩士學習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跟了一個好導師,不但能夠得到高水平的指導,在畢業(yè)找工作或者出國深造時還能得到導師的幫助。相反,有些不負責任或者水平太差的導師,別說指導了,連給學生安排個座位配個電腦都做不到。東大的本校生經過了四年的學習,對專業(yè)內的老師都很了解了,甚至有些很早就已經在某個老師手下開始做項目。可是對我們這些外校生來說,只能通過學院主頁上少得可憐的信息中猜測每個導師的情況。自從開始讀研以后,我對整個東北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情況漸漸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寫下這個帖子,除了回答我?guī)煹艿膯栴},也希望對以后從外校報考東北大學計算機同學們在選擇導師時有所幫助。
    從信息學院的主頁上可以查到,計算機系目前有四個研究所,分別是(1)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及應用研究所,(2)計算機系統(tǒng)研究所,(3)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研究所,(4)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
    其中(1)里面的導師基本都是東軟的,因此選擇這些導師的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會去東軟做項目。這種狀況有利有弊。利是可以在研究生階段就積累一定的項目經驗,而且畢業(yè)時如果想進東軟工作應該是水到渠成。弊是這些導師都很忙對學生的指導比較少,學生基本就相當于一個省錢的勞動力。
    其余三個研究所都是東大校內的老師。很多外??歼^來的學生在選擇這些老師時,由于對老師本人和研究方向都不了解,唯一能參考的就是老師的職稱,也就是盡量選擇那些教授,而非副教授。這種方法還是比較可行的。當然,這也不絕對。有很多年輕的副教授,能力水平很強,只是由于年齡的關系暫時還沒有評上教授。相反,有些教授,本身水平未必很高,或者水平很高但是年紀大了責任心下降。如果想做出準確的判斷,就只有對導師本人的科研學術成就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行。
    下面首先推薦幾個大家公認的牛導師:
    于戈教授。研究方向,數據庫。985計算機首席教授。
    王國仁教授。研究方向,數據庫。杰出青年基金,長江學者。
    王興偉教授。研究方向,網絡。杰出青年基金。
    張斌教授。研究方向,服務計算。院長。
    王義教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統(tǒng)。****學者。
    朱靜波教授。研究方向,自然語言處理。
    不過這些導師是不太容易收外校來的學生的,因為東大本校的保研生很早就把這些導師的名額占滿了。我選導師的時候,曾經聯系過上述其中一位(名字就不說了),就因為沒有名額被客氣地回絕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我也知道有外校來的同學跟了上述導師,我估計這位同學必有過人之處。
    那么,如果沒有機會選擇以上這些公認的牛導師,那么在選擇其他導師時,究竟該如何判斷一個導師的水平呢?
    下面我就介紹一些可以參考的指標:
    首先是導師承擔的項目情況。
    一般來講,承擔項目數目比較多,經費比較多的導師是可以優(yōu)先考慮的。有了項目,研究生的學習才有了課題,有了經費,研究生的學習才有了物質基礎(實驗設備,電腦等)。一般來講,項目比較多的老師,科研水平自然也比較高,否則也沒有辦法申請到項目。項目分為兩種,一種叫縱向項目,即國家投入的項目,比如 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等。這類項目研究的性質比較強,所做的工作比較前沿。另一種是橫向項目,即公司出錢做的項目。這類項目通常比較實用,有點類似于小的IT公司里做的事情。很難說哪種類型的項目好,但是,無論哪種項目,都需要老師有相當的水平和能力才能申請到。此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只有項目的其負責人才有意義的,而參與人的分量就大打折扣了。因為很多項目在申請時,需要組建一個團體,湊夠一定人數,所以許多項目里掛名的老師作為參與人是什么也不做,也分不到多少錢的。因此,如果你看到有某個導師,參與了許多項目,而沒有作為負責人主持過項目,那意義就不大了。當然,另一個問題是如何知道一個老師的項目情況呢?這個比較難統(tǒng)計。很多老師都會把自己的項目情況列在學院主頁導師查詢的相應鏈接里。如果沒有列上的,就只能自己去打聽了。
    其次是導師發(fā)表高水平論文的情況。
    注意這里我說的是“高水平論文”,而不是“論文”。以前我把發(fā)表論文看到很神秘,現在才知道,發(fā)論文其實不難,真正難得是發(fā)表高水平論文。我實驗室的師兄說,發(fā)表一篇頂級學術會議的論文比發(fā)表一百篇國內普通期刊的論文還有分量??墒?,對于還沒進實驗室的菜鳥來說,怎么才能識別一個老師發(fā)表的論文的質量呢。最近我剛剛學到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首先一個判斷標準是“總引用次數”,即一個老師發(fā)表過得每篇論文被其它論文引用的次數之和。道理很簡單,只有論文的水平高,有價值,才會被別的論文反復引用。另一個判斷標準復雜一些,叫“H-index”,具體的定義大家可以上網查。據說這個標準比總引用次數更能準確反映一個人的科研水平,至于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下面是我總結的計算機專業(yè)“總引用次數”高于50或“H-index”高于5的老師(按總引用次數排名)。前面的數字為“H-index”,后面的數字為“總引用次數”:
    1.王義 35 5744
    2.于戈 16 947
    3.王國仁 15 902
    4.王興偉 11 425
    5.朱靖波 8 407
    6.張斌 11 370
    7.楊曉春 8 339
    8.關楠 9 248
    9.申德榮 5 105
    10.趙海 5 98
    11.袁野 6 95
    12.王大玲 5 89
    13.鮑玉斌 5 64
    14.馬宗民 3 61
    15.畢遠國 3 55
    前6位就是上面推薦的公認比較牛的導師。
    其中排在首位的王義教授,總引用次數達到了五千多次,比所有其他上榜老師的總和還多,實在是很夸張。這是因為王義教授是從歐洲高水平大學回來的。
    于戈教授,王國仁教授,王興偉教授,張斌教授這幾位都是東北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中流砥柱,除了科研上的成就以外,也都擔任學校和學院的要職。
    排在第5的朱靜波教授的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理解,科研實力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最近還發(fā)在人工智能領域一個特別牛的頂級期刊上發(fā)表論文。
    排在第7的楊曉春教授的研究方向為數據庫,據說非常有實力,發(fā)表過SIGMOD,VLDB等許多高水平論文。
    第8位關楠是80后,是王義教授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發(fā)表過許多嵌入式系統(tǒng)方面的高水平論文,還曾經得過頂級會議的最佳論文獎。申德榮教授的研究方向是數據庫,她的研究組還完成了許多重要的項目,比如遼寧省的成人高考自動閱卷系統(tǒng)等等。
    趙海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嵌入式系統(tǒng),領銜一個嵌入式工程中心,在科研和實踐兩方面都頗有建樹。
    袁野副教授是80后,是王國仁教授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發(fā)表過許多數據庫方面的高水平論文。王大玲教授和鮑玉斌教授都是于戈教授的合作者,研究方向為數據庫,都是論文項目兩手硬的優(yōu)秀老師。
    馬宗民教授是從國外高水平院?;貋淼母咚窖芯空撸坏l(fā)表過許多高水平論文,還有多部英文專著。畢遠國副教授是80后,是趙海教授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曾經在加拿大留學,發(fā)表過許多高水平論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物聯網工程研究所的鄧慶緒教授,他原本也是計算機專業(yè)的老師,后來去了新成立的物聯網工程專業(yè)當所長,他的兩項指標分別為7和157。
    最后,選擇導師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是老師本身的品行以及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也就是老師在學生中的口碑。
    有些導師,對學生異??量蹋瑒虞m辱罵學生。在這樣的導師手下學習工作,即使做再有意思的項目,也會讓人很痛苦。而且,我覺得作為一個研究生,本來就更多應該靠自學,因此一個導師在品行方面對學生的影響是比在知識方面的教育更重要。不過,對一個導師品行的判斷,比對項目和論文水平的判斷要難得多。只有通過和導師本人或者其實驗室同學的接觸,才能慢慢體會到。
    這就是我對東北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優(yōu)秀碩士生導師情況的一點總結。當然,我上面沒有提到的老師中,有許多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而且,根據個人對職業(yè)前途規(guī)劃的不同,并不是只有那些最“牛”的導師才最適合自己??傊?,如果想在選擇導師時更加準確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導師,還需要同學們自己和導師多多溝通。
    
考研大綱 考研經驗 考研真題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