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中考試題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 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初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中考的新初三學員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北京市中考說明》中關于“文言文閱讀”的考試的要求:
(1)理解文章中文言詞語的含義。
(2)了解句意,能將文言文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1、2識記能力3、理解概括能力
《北京市中考說明》文言文篇目
偏重寫人:
1.《曹劌論戰(zhàn)》
2.《扁鵲見蔡桓公》
3.《鄒忌諷齊王納諫》
4.《陳涉世家》(10年)
偏重寫事:
5.《桃花源記》(07年)
6.《記承天寺夜游》
7.《送東陽馬生序》
偏重寫景:
8.《岳陽樓記》(08年)
9.《小石潭記》
10.《醉翁亭記》
11.《三峽》
偏重議論:
12.《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09年)
13.《魚我所欲也》
14.《讀〈孟嘗君傳〉》
15.《陋室銘》
16.《 出師表 》(寫事議論)
識記—詞語、句子翻譯
1.準確掌握《中考說明》規(guī)定的 16篇文言文的翻譯,尤其是一些重點實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重點的句子(倒裝、被動、省略、判斷句等)
2.重點詞語分類總結,借助類型、用法的理解,記憶正確釋義。
識記能力
準確翻譯詞語句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詞語翻譯
(一)通假字:
孰視之:孰,同“熟”,仔細。
(二)古今異義詞:
1.今齊地方千里 地方 古: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 古:近侍,近臣。
3.明日,徐公來 明日 古:第二天。
4.能謗譏于市朝 謗譏 古:批評議論。
(三)詞類活用
1.鄒忌修八尺有余——修:長,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在早晨。服:穿戴。
3.私我也——私:偏愛。
4.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5.聞寡人之耳者——聞:使„„聽到。
6.吾妻之美我者——美:以„„為美,認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當面。
(四)其他重要實詞
1.鄒忌諷齊王納諫:諷,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納諫,接受規(guī)勸。
2.而形貌昳麗:光艷美麗。
3.窺鏡:照鏡子。
4.旦日:明天。這里指第二天。
5.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遠遠地不如。
6.四境之內:全國范圍內(的人)。
7.謗譏于市朝:謗,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刺。市朝,公共場合。
8.時時:不時,有時候。
9.間進:偶爾進諫。間,間或、偶爾。
10.期年:滿一年。
句子翻譯
(一)特殊句式: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判斷句
譯文: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2.忌不自信——賓語前置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
3.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省略句
譯文: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邊來,鄒忌同他坐著閑聊。
(二)其他重要語句翻譯。
1.朝服衣冠: 早晨穿戴好衣帽。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個美?孰與,用于比較。孰,誰,哪一個
3.又弗如遠甚: 又遠遠地不如。
4.皆以美于徐公: 都認為(我)比徐公美。以,以為,認為。
5.謗譏于市朝: 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缺點)。
6.皆朝于齊: 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7.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理解概括能力
在翻譯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容。
理解、概括的各種方法與現代文閱讀相同。
寫了什么:內容概括(人事景物情)
為什么寫:中心理解(情思理)
怎樣寫的:寫法特色(各種寫作方法)
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
寫了什么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鄒忌從妻、妾、客的謬贊自己比徐公還美這件事中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進諫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段)寫鄒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為例,諷諫齊王除蔽納諫——進諫的內容。
第三部分(第3、4段)寫齊威王虛心納諫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類比推理,由己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來諷諫齊王,收到很好效果。
1.鄒忌比美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2.威王受蔽 宮婦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內→求王威王除蔽及效果→國際效果 四國朝齊→戰(zhàn)勝于朝廷
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問:“門庭若市” “時時而間進” “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了什么? “門庭若市” 描寫了進諫人多的場面,說明在此之前,齊國的朝政等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時時而間進”一方面說明進諫者逐漸稀少,另一方面說明最初的進諫已經取得預期的效果,齊威王已根據人們的意見,改革了弊政。
“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齊威王已經完全糾正了缺點和錯誤,齊國政治清明。納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請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鄒忌:精細、善于反思、聰明,善于進諫,有自知之明,重客觀實際 齊威王:賢明,從善如流、果斷
為什么寫
本文中鄒忌以自己家庭親友間的事情和切身感受,運用類比推理諷勸齊王納諫除蔽,從而說明國君必須廣開言路,采納各方面的批評建議,興利除弊,才可以興國。
怎樣寫的
1.情節(jié)完整,人物生動。
如對鄒忌,著重用細節(jié)和對話,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又如,齊王只有兩個舉動,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個賢明的君主形象表現得生動傳神。
2.敘事簡潔,剪裁巧妙。
對鄒忌與徐公比美的情節(jié),作者作了繪聲繪色的描繪,對他的進諫,卻只作概括的敘述。對臣民的進諫,也突出重點,記敘“令初下”“數月之后”“期年之后”三個時期的不同情況,使讀者從中體會齊王納諫后的巨大變化,而對齊王最初受蔽之深,齊國積弊之多,以及具體如何改革等,都只從側面暗示,略而不寫,使文章的中心更為突出。
3.結構層次別致奇異。
文章從頭至尾一直用三層排比的手法來寫,呈現出一種別致、奇異的對稱美。 ①妻、妾、客是三層;
②“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層;
③“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百姓,又是三層。
④上、中、下賞,是三層:“令初下”“數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層。 ⑤鄒忌自以為美于徐公這一事件的發(fā)展在時間上“朝”“旦日”“明日”是三層。
⑥鄒忌的思想轉變過程也是三層:“孰視之,自以為不如”是第一層,“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是第二層,然后到“暮寢而思之”是第三層,找出了矛盾的焦點。
⑦全部事態(tài)的發(fā)展也是三層:鄒忌現身說法進行諷諫是第一層;齊威王“下令”廣泛征求意見是第二層,最后使鄰近的諸侯國都來入朝,“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是第三層。
拓展閱讀
《鄒忌諷齊王納諫》與《扁鵲見蔡桓公》比較閱讀
上述兩篇中鄒忌與扁鵲晉見的方式有何不同?結果有何差別?可以看出齊王與蔡桓公分別是怎樣的人?
《曹劌論戰(zhàn)》與《扁鵲見蔡桓公》比較閱讀
上述兩篇中曹劌與扁鵲晉見的方式有何不同?結果有何差別?可以看出魯莊公與蔡桓公分別是怎樣的人?
2013江蘇中考語文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語文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語文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數學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數學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數學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福建中考英語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化學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2013湖北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中考歷史試題
相關鏈接:
《 《 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
| 中考語文 | 中考作文 | 中考數學 | 中考英語 | 中考滿分作文 | 中考政治 | 中考物理 |
| 中考化學 | 中考歷史 | 中考生物 | 中考地理 | 中考英語作文 | 中考網址 | 中考時間 |
| 中考報名 | 中考資源 | 志愿填報 | 錄取查詢 | 中考成績查詢 | 分數線 | 心理輔導 |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