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有超過700萬外地人

字號:

?  和記者通話時,劉女士一家住在哈爾濱的賓館里。外出多年,有時,故鄉(xiāng)更像是異鄉(xiāng)。
    劉女士:我來了以后沒地方住啊,我們在黑龍江的家那個地方已經(jīng)拆遷了,就因為我們長期在外地。在這個學校也是借讀,因為你也不屬于人家的學生,所以感到特別難受。你在北京的時候,人家拿你當外人;你到了戶籍地,依然拿你當外人。
    即將參加高考,第一次要對自己的命運負責的女兒,也有些猶豫不決。
    劉女士:一開始她說一定要考她理想的大學啊,但是我昨天到了之后跟她一見面,她說我不想復讀了,我不想在高三浪費時間了。所以現(xiàn)在我也沒考慮好,究竟該怎么辦。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北京將近2000萬常住人口中,有超過700萬外地人。而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中,外地學生的比重占到了30%,而十年前,這個比例還不到10%。由于涉及人數(shù)眾多,在北京,讓異地高考政策一下子放開不現(xiàn)實,也有可能導致新的不公。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認為,異地高考首要解決的是隨遷子女的教育和升學便利。
    葛劍雄:異地高考原來最早的目標是要讓這些在異地上學的人解決不方便,并不是全面開放的問題。大家的目標要實事求是,一步步來。合理是相對的,我們各方面利益都要兼顧,外來人口的權益要保證,本地人口的權益也要保證。
    權衡各方利益,循序漸進地推進異地高考,也是各界的共識。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現(xiàn)在有26個省已經(jīng)開始解決中考問題,有9個省今年開始解決高考問題,其他省份可能是在2014年解決。
    其實相對北京、上海這些沒有開放"異地高考"的城市來說,今年,全國近20個省份不同程度地放開"異地高考"。目前10個省份官方披露數(shù)據(jù)顯示,約4500名考生參加"異地高考",這一數(shù)字與912萬的高考人數(shù)相比,僅占千分之五的比重。
    異地高考無疑是邁向教育公平的一大步,但異地高考涉及到城市的承載力以及多方利益。像北京這樣的省市,客觀條件暫時還不允許對"異地高考"全面放開。怎樣做到既能防止"高考移民"這樣的投機行為,又能盡可能地保證教育公平,這的確需要我們的政策制定者細細研究。
    
北京高考語文試題 北京高考數(shù)學試題 北京高考英語試題 北京高考理綜試題 北京高考文綜試題
北京高考語文答案 北京高考數(shù)學答案 北京高考英語答案 北京高考理綜答案 北京高考文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