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帝,名司馬岳(公元322~344年),字世同。明帝子,成帝弟。成帝死后繼位。在位2年,病死,終年23歲,葬于崇平陵(今 江蘇省江寧縣蔣山)。
晉康帝司馬岳,初封吳王,后改封瑯王牙王。成帝于公元342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建元”。
司馬岳在位期間,重用庾泳、庾翼,防范北方后趙國君石虎的南下。公元344年9月,司馬岳得病,日益沉重。這時他還沒有指定嗣君,大臣們遙問帶兵在外的庾泳、庾翼兩人,兩庾認為應當立年齡大些的皇室成員為嗣君,而大臣何充卻建議立時僅兩歲的司馬岳長子司馬聃為太子,并得到不少人的附和。兩庾在外鞭長莫及,在朝大臣終于冊立司馬聃為太子。戊戌日,司馬岳病死于建康宮中的式乾殿。
司馬岳死后謚號為康帝。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