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擒虎
韓擒虎(公元538—公元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縣東)人,隋朝名將。韓雄子。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仕北周,襲父爵,以軍功遷和州刺史。入隋,文帝欲圖江南,特拜擒虎為廬州總管,委以平陳之任。伐陳為先鋒,直搗金陵,執(zhí)陳后主。進位上柱國,封壽光縣公,終涼州刺史。

韓擒虎半身像
開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韓擒虎乘陳軍歡度年節(jié)、疏于守備之機,率銳卒500出廬江由橫江口(今安徽和縣東南)夜渡長江。陳軍守將皆醉,韓擒虎一舉襲占陳沿江要采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襲占采石后,韓擒虎即命令主力部隊渡過長江,揮軍逼近建康。初四,陳后主察覺事態(tài)不利,下詔親帥陳軍拒敵。命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lǐng)軍魯廣達并為都督;又派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軍堅守白下(今南京城北金川門外),抵御六合方面隋軍;以散騎常侍皋文奏率部鎮(zhèn)守南豫州(治姑熟,今安徽當涂)。正月初七,韓擒虎進攻姑蘇(今安徽當涂),半日而克。陳軍因懼韓擒虎勇猛善戰(zhàn),陳將樊巡、魯世真、田瑞等相繼投降。江南百姓久聞其威名,紛至軍門拜見。隋文帝聞訊后大喜,為此宴賜群臣。陳后主令陳軍放棄鐘山(今南京紫金山)、石頭(今南京城西清涼山)山險不守,命諸軍屯于都城內(nèi)外。十五日,陳鎮(zhèn)東大將軍任忠率軍自吳興(今浙江湖州南)入援建康,駐守朱雀門(建康城南門)。十七日,賀若弼軍進據(jù)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屯于山南白土岡東;韓擒虎與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貴池西南)的總管杜彥合軍步騎2萬,進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軍總管宇文述率軍3萬渡江,進占石頭。至此,隋軍對建康已形成合圍。陳后主面對隋軍攻勢,不采納部將任忠、蕭摩訶的建議,致使建康附近10余萬陳軍無所作為。二十日,陳軍奉命倉促出戰(zhàn),在白土岡南北列陣20里,首尾進退互不相知。賀若弼軍初戰(zhàn)不利,然后猛攻陳軍薄弱部分,陳軍全線潰退。時建康城內(nèi)空虛,韓擒虎率精騎500批亢搗虛奔襲建康。進至石子岡(今南京雨花臺)時,陳將任忠迎降,陳后主遣領(lǐng)軍蔡征守朱雀航(在今南京秦淮河上),聞韓擒虎軍至,眾懼而潰。韓擒虎軍直入朱雀門,陳軍還欲作戰(zhàn),任忠說:“老夫尚降,諸君何事”(《隋書·韓擒虎列傳》)!陳軍見任忠已降,皆散走,韓擒虎迅速占領(lǐng)建康,陳俘后主,陳朝滅亡。當夜,賀若弼軍也從北掖門入城。二十二日,楊廣到建康,令陳叔寶用手書招降上游諸將。周羅喉、陳慧紀等均降。二十九日,隋文帝詔令使節(jié)巡撫陳各州郡。二月,吳州(治今江蘇蘇州)等地守將拒不投降,被宇文述、燕榮軍擊破。嶺南數(shù)郡共奉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冼夫人為主,保境拒守。文帝詔遣柱國韋洸等前往安撫,嶺南各州皆歸于隋。至此,隋朝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結(jié)束了西晉末年以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開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公元592年12月26日),韓擒虎去世,時年五十五歲。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