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英年早逝的的奇佐

字號:


    郭嘉
    郭嘉(170—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郡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是曹操眾多謀士中最為年輕,且謀略奇特的一位,被曹操譽為“奇佐”。他用獨特的謀略和智慧,為曹操勢力的發(fā)展和統(tǒng)一北方,做出了重要貢獻。
    審時度勢 棄暗投明
    郭嘉少年時就立下了宏偉志愿。適逢天下大亂,社會動蕩不安,于是他便隱匿名跡,閉門苦讀,獲得了廣博的知識,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平時喜歡結(jié)交一些英杰之士,而很少與那些庸庸碌碌的人交往,所以當時知道他的人很少,只得到一些喜歡品評人物的人士的稱許。在他27歲那年,便到京師洛陽供職。
    建安初年(196年),袁紹占有黃河以北數(shù)州之地,又以禮賢下士著稱。郭嘉慕名前往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拜見袁紹,成為袁紹的部屬。在鄴城住了一段時間后,郭嘉以為袁紹不知田人之術,又好謀而無斷,很難成就“霸王之業(yè)”,開始考慮重新選擇有遠見的君主。他對袁紹的謀士辛評、郭圖等人說:“智謀之士對君主要謹慎地選擇,然后再去輔佐他,方能成就大業(yè),立功揚名。袁紹只知道效仿周公姬旦的禮賢下士,卻不知道用人的方法。他的為人又多端寡要,好謀無決,要想與他共度大難,完成霸王之業(yè),怕很困難?!毙猎u、郭圖對郭嘉這番話不以為然。郭嘉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鄴城,另謀他就。
    此時的曹操尚不能與袁紹相比,他求賢若渴,廣招天下英才,他要求謀士荀或替他發(fā)現(xiàn)和舉薦人才。茍或早就知道同郡人郭嘉雖年歲不大,卻足智多謀,就向曹操推薦了他。于是曹操派人召見郭嘉,與他暢談古今天下大事,十分投機,真是相見恨晚。曹操高興地說:“能使我成就大業(yè)的,一定是此人了!”郭嘉也慶幸自己遇到了賢明之君,興奮地說:“曹將軍真是我想投奔的明主啊!”不久,曹操上表朝廷,任命27歲的郭嘉為軍祭酒,參謀軍政。自此,郭嘉就跟隨曹操東征西戰(zhàn),謀劃軍機。
    縱論十勝 頻出奇策
    曹操面對強敵袁紹,有心想征討,又擔心自己實力不濟,便征詢荀或、郭嘉的意見。他問郭嘉:“袁紹擁有冀州兵眾,又兼有青、并之地,地廣兵強。我想討伐他,卻擔心實力不濟,你認為該怎樣做呢?”郭嘉認真地為曹操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和目前的形勢,他說:“當年楚漢相爭之時,高祖劉邦的實力遠遠比不上項羽,而高祖劉邦以智獲勝。項羽勢力很強,最終卻在烏江邊自殺而死。我考’慮,袁紹有十敗,而曹公你有十勝。袁紹雖兵力強盛,也無濟于事,終將會被消滅。袁紹禮儀繁多,天下民不聊生,而您卻順乎民意,社會安定,這是道勝;袁紹的舉動屬于叛逆,而您卻奉獻帝之名號令天下,這是義勝;袁紹施政過于寬松,使豪強貴族有恃無恐,而您卻注意抑制豪強貴族的勢力,這是治勝;袁紹表面上寬宏大量,實際上氣度狹小,用人又不放心,不信任,而且用人惟親,而您卻求賢若渴,廣招天下英才,惟才是舉,用人不疑,不分親疏遠近,這是度勝;袁紹優(yōu)柔寡斷,往往錯失良機,而您卻處事果斷,善于隨機應變,這是謀勝。”
    郭嘉接著說:“袁紹依仗門第,高談闊論,沽名釣譽,追隨他的都是一些只圖虛名而沒有實際本領的人,而您曹公以仁義和誠心待人,勤儉樸素,不圖虛名,對有功人員的賞賜毫不吝惜,所以天下有識之士都愿意輔佐您,這是德勝;袁紹放縱豪強,貪婪成性,民怨甚重,卻只是在表面上假仁假義,而曹公您雖不拘小節(jié),但在大事上卻十分清醒,考慮周到,您注重發(fā)展生產(chǎn),恢復經(jīng)濟,安定社會,造福百姓,與四海人土交接,恩惠有加,這是仁勝;袁紹的部屬間爭權奪利,讒言惑亂,而您卻用人有方,內(nèi)部團結(jié),上下一心,這是明勝;袁紹是非不分,而您卻以禮和法治國,是非分明,這是文勝;袁紹喜歡虛張聲勢,卻不知用兵之道,而您卻善于以少勝多,用兵如神,全軍將士都很欽佩,令敵人畏懼,這是武勝。曹將軍您有此十勝,還怕不能戰(zhàn)勝袁紹嗎?”
    郭嘉從袁、曹雙方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民心及個人素質(zhì)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曹操認為郭嘉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要想實現(xiàn)十勝的最終目標,還要有領先超人的智慧和艱苦的斗爭。
    196年冬,袁術與呂布聯(lián)合,進攻徐州牧劉備。劉備戰(zhàn)敗,投奔曹操。謀士程昱建議除掉劉備。郭嘉卻認為不能殺害劉備。他說:“曹公現(xiàn)在求賢若渴,劉備也是—代英才,如果今天殺了他,曹公一定會落下嫉賢妒能的壞名聲。天下有識之士也會認為投奔曹操不可靠,而重新?lián)裰鞫轮?。到時候,誰來輔佐曹公平定天下呢?”曹操認為郭嘉言之有理,便對劉備以禮相待,授豫州牧之職。但劉備對曹操權傾朝廷不滿,伺機離開。適逢曹操擬派人阻攔袁術北上,劉備乘機承擔此任。郭嘉得知此事急忙勸曹操不能放劉備出走,但成命難收,只好作罷。果然,劉備突襲徐州刺史車胄,公開反曹。
    198年,袁紹率部攻打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公孫瓚,圍攻易京(今河北雄縣)。郭嘉向曹操建議說:“袁紹正攻打幽州,我們可乘此機會東取呂布,如果不先擊敗呂布,等袁紹奪取幽州后再回師南下,呂布和他互相呼應,會對我們構(gòu)成很大威脅?!辈懿贅O為贊同這一策略,親自率兵東征呂布,三戰(zhàn)三勝。呂布節(jié)節(jié)敗退,退保下邳(今江蘇睢寧縣西北)相持。曹軍因連續(xù)作戰(zhàn),軍隊疲乏,曹操準備撤退。郭嘉和荀攸都加以勸阻。郭嘉對曹操說:“當年楚漢戰(zhàn)爭,項羽身經(jīng)70余戰(zhàn),不曾戰(zhàn)敗,但是因為一朝失勢,國亡身死,這是因為他有勇而無謀?,F(xiàn)在呂布屢戰(zhàn)屢敗,內(nèi)外交困。而呂布的威力遠不及項羽,但所面臨的困難卻超過項羽。如果我們乘勝追擊,呂布只有束手就擒。如果此時退兵,肯定前功盡棄。”曹操考慮再三,采納了郭嘉、荀攸的建議,指揮部隊對下邳發(fā)起了更猛烈的攻勢。并且挖掘渠道,引來沂水、泗水灌城。不久,城墻被水沖刷潰壞,宋憲等縛綁陳宮,出城投降。呂布率領部分殘兵敗將退守白門樓,結(jié)果束手就擒。郭嘉獻計破城,為曹操清除了一個后患,解除了對袁紹作戰(zhàn)的后顧之憂。
    200年,曹操在官渡以少勝多,出奇兵突襲烏巢,擊敗了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同年,劉備因參與圖謀反曹而事發(fā),曹操大怒之下準備東征劉備。諸將都說:“與您曹公爭奪天下的人是袁紹,如今袁紹剛南來,您卻置之不顧而向東出擊,如果袁紹從背后襲擊,又怎么辦呢?”曹操舉棋不定,向郭嘉問計。郭嘉說:“袁紹性格多疑,行動遲緩,就是前來進攻,也不會太快。劉備剛起兵不久,如果迅速攻擊,他一定會失敗。這是關系到生死存亡的機會,—千萬不可錯過!”曹操采納了郭嘉的建議,領兵討伐劉備,劉備大敗,投奔袁紹。劉備的妻子和部將關羽被曹操俘獲。袁紹果然按兵不動。
    運籌帷幄 巧破二袁
    孫策繼承了其父孫堅的遺業(yè),馳騁疆場,東征西殺,轉(zhuǎn)戰(zhàn)數(shù)年,在江東創(chuàng)立了基業(yè)。當他得知曹操與袁紹在官渡鏖戰(zhàn),相持不下,決定北渡長江,乘虛襲擊許都,迎接獻帝南渡。消息傳到曹營,眾人都惶恐不安,擔心腹背受敵。郭嘉經(jīng)過分析和推測,認為對孫策的行動不必擔憂。他說:“孫策剛平定江東六郡,殺了許多英雄豪杰,這些豪杰的部下一定會替他們報仇。孫策為人輕浮,缺少戒備,雖擁兵百萬,但凝聚力不強,如果遇到戰(zhàn)爭,他一定十分孤立。我認為,他—定會被人行刺而死。大家不必憂慮?!北娙寺犃诉@番話,都將信將疑。
    吳郡太守許貢因建議漢帝召孫策回京,說他“若放于外,必作世患”。孫策聽了以后十分生氣,便殺了許貢。他的小兒子與門客逃了出來,藏匿在長江岸邊,伺機報仇。不久,孫策率軍北伐,行至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市東南),宿營駐扎。孫策平時就喜歡狩獵,這次他又單槍匹馬外出游獵,與許貢的門客不期而遇,孫策雖全力拼殺,但自己仍身受重傷。部將護送他回到了營地,因為傷勢嚴重,當晚就死了,年方26歲。孫策的死訊傳到曹營,人們想起郭嘉先前的話,都欽佩他料事如神。
    官渡之戰(zhàn)后,袁紹積郁成疾,吐血身亡。他的幾個兒子因爭權奪利而明爭暗斗。郭嘉隨曹操進軍黎陽,征討袁譚、袁尚。曹軍連戰(zhàn)連勝,袁氏兄弟退守鄴城,,曹軍眾將都想乘勝再戰(zhàn),一舉平定冀州。郭嘉卻建議停止進攻,撤軍南征劉表。他說:“袁尚與袁譚勢力相當。審配、逢紀輔佐袁尚,辛評、郭圖為袁譚獻策。他們兩個—直在爭權奪利。如果我們繼續(xù)進攻,會迫使他們聯(lián)合起來對付我們;現(xiàn)在我們不去理他,他們肯定又會互相爭斗,發(fā)生火并。所以,我們不如大軍南下,佯攻劉表,以觀其變。二虎相斗,必有一傷。等他們自相殘殺,力量消耗之后,我們再出兵攻打,那時,平定冀州易如反掌?!北娙硕颊J為郭嘉見解獨到,分析精辟。荀攸也支持此議。曹操稱贊說“此計妙極!”203年八月,曹操引兵退出黎陽,南下至西千,作出進攻劉表的姿態(tài)。袁氏兄弟見曹操退兵,南討劉表,喜出望外。很快,就因為爭奪冀州而大打出手,兵戎相見。袁譚被袁尚打敗,退守平原(今山東平原縣西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派辛毗向曹操求助。
    曹操見袁氏兄弟火并,心中大喜,他答應袁譚出兵替他救援,袁尚聞訊十分驚慌,放棄鄴城敗逃幽州投奔袁熙。曹操奪取鄴城之后,再度北進攻打袁譚。在南皮殺死袁譚后,繼續(xù)揮師北進,攻擊幽州。袁熙、袁尚逃至遼西烏桓,曹操一舉平定冀州。平定冀州后,曹操因為郭嘉謀策功高,上表朝廷,封他為洧陽亭侯。他又建議曹操召見當?shù)刂耸浚o他們加官進爵,以收買河北地區(qū)人心,并鞏固了曹操在這一地區(qū)的統(tǒng)治。
    遠征烏桓 決勝千里
    烏桓是居住在我國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袁紹生前與烏桓的關系十分密切。袁尚、袁熙等被曹軍打敗,便向北逃人烏桓,想借助烏桓的力量繼續(xù)與曹操相抗衡。
    207年二月,曹操召集手下文武眾將商討遠征烏桓三郡。眾將都擔心劉表會乘虛攻擊許都,不同意出兵遠征。郭嘉力排眾議,他分析了荊州形勢,認為劉表不會出兵,他說:“烏桓地處偏僻,警惕性肯定不高。我們乘其不備,突然襲擊,一定可以取勝。青、冀、幽、并四州受袁紹的影響很大,如果我們南征,袁尚一定會伺機反攻。而劉表對劉備心懷戒備,不會有太大的作為,我們根本不用擔心他。”曹操認為郭嘉分析很有道理,便率軍遠征烏桓,郭嘉隨軍謀畫方略。
    當年五月,大軍到達易縣(今河北雄縣西北),郭嘉對曹操說:“兵貴神速。而我軍輜重太多,行動遲緩,難以把握有利戰(zhàn)機,況且烏桓聞訊,必定會有防備?,F(xiàn)在應該留下輜重,輕裝前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方可取勝?!辈懿俨杉{了郭嘉的意見,留下輜重,輕裝前進,到達無終(今天津市薊縣)。曹軍在向?qū)ьI下,抄小路登徐無山(今河北玉田縣東北),越過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一帶),跨過白檀(今河北灤平縣東北),經(jīng)過平岡(今河北平泉縣),直指烏桓大本營柳城(今遼寧朝陽市南)。烏桓軍隊倉促應戰(zhàn),陣容不整,被曹軍打得落花流水,有20多萬人投降。袁尚、袁熙又逃往遼東。不久,遼東太守公孫康又將袁尚、袁熙殺死,把首級送給曹操。曹軍大獲全勝,從柳城班師,返回中原。
    英年早逝 名垂史冊
    207年,郭嘉隨曹操遠征烏桓歸來后,因為征途勞頓,操勞過度而臥病不起。曹操親臨探望,關懷備至。不久,這位才華橫溢、風華正茂的謀士就與世長辭了,年僅38歲。曹操極為悲痛,親自臨喪。他對郭嘉早逝十分惋惜和傷感,“上為朝廷惜悼良臣,下自悔恨喪失奇佐”。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的悲嘆。他非常痛心地對荀攸等人說:“你們的年齡都和我差不多,惟獨郭嘉年齡最小。平定戰(zhàn)亂后,我準備把未競的事業(yè)托付給他,不料他卻中年早逝,這也許是命里注定的吧?”接著曹操上表獻帝,請求給郭嘉增封加賞。表文說,軍祭酒郁陽侯郭嘉,隨軍征戰(zhàn)11年,臨敵應變,常有高見。臣操舉棋不定時,他常使我下定決心。在平定北方的過程中,他的功勞最高,不幸享年不長,事業(yè)終未得竟。他的功勛卓著,實在不可忘懷。請增邑800戶,合并以前的封邑共千戶,借以表彰死者,鼓勵后人。后來,獻帝迫謚他為貞侯。正值曹操躊躇滿志.意欲一統(tǒng)天下之時,他正急需像郭嘉這樣運籌帷幄,決勝干里的謀臣,而郭嘉卻在此時離他而去,這對他的雄心偉業(yè)不啻是—個沉重的打擊。后來的赤壁之戰(zhàn),成了曹操戎馬一生中最大的軍事失敗,當時郭嘉已經(jīng)去世。難怪曹操慨嘆道:“郭奉孝要能活到今天,不會讓我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BR>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