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從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看其教育方式

字號:

   師資力量
    美國大學如IIT上課的老師分為professor、instructor等等,不僅有專職的老師,也會聘請業(yè)界專家到大學做客座教授。
    課程設置
    美國大學一般每學期設置2-3門課程,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學習、閱讀、思考和參與社會實踐,而且這些課程緊跟社會需求,學生畢業(yè)后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崗位和職責要求。當然如果想要盡快修夠學分拿到學位每學期就需要多修幾門課,如我們需要在十個月的時間里修夠33學分,每學期就需要修5-6門課。
    授課方式
    美國大學授課方式靈活,以課堂討論和案例教學為主,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美國大學課堂上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觀點和理念的碰撞,老師不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啟發(fā)學生自己領悟和學習知識。比如,在《戰(zhàn)略競爭力》這門課上,老師每節(jié)課都會布置案例,要求我們閱讀、思考、回答問題、課堂討論和做講解(presentation),這既是作業(yè)也是課堂內容之一。
    教育目標和側重點
    美國大學重視自主能力、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美國學生比較獨立、自信,也具有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一節(jié)公共管理課上,老師開篇第一句就問我們“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具備什么?”“領導者的命令應該如何下達?”一下子就調動了我們的積極性。但是,美國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也容易自由散漫,所以近年來美國教育也一直在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學生學習方式
    美國學生以自學為主,這是因為美國老師經(jīng)常布置海量的閱讀材料和大量的作業(yè)。比如某幾本書的幾個章節(jié),二十幾頁的案例分析等等,這樣繁重的課業(yè)任務僅靠個體是難以完成的,所以在美國分小組學習討論是最好也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老師非常鼓勵多小組的分享和辯論,這種教育方式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環(huán)境
    美國大學都是敞開式的,沒有柵欄圈起來的地域限制,學校與城市完全融合交錯在一起。以IIT為例, 快速軌道交通(The Red Line)就在學生活動中心(MTCC)的上方穿越,教學樓分散在31-35街的幾個區(qū)域。美國大學的技術力量非常雄厚,以PPT等電子教學為主,無線網(wǎng)絡覆蓋整個校園,學生的作業(yè)只要沒有特別要求,必須全部通過學校門戶網(wǎng)站的“黑板”系統(tǒng)在線回答和提交,老師的修改意見也通過郵件或者“黑板”系統(tǒng)反饋給同學們。美國大學設施完備,有體育館、游游館和各類球館、咖啡廳、酒吧等等,各類體育運動設施全部免費。
    美國的教育方式受其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重理性和崇尚自我個性的思維方式影響甚深,所以多年來一直把創(chuàng)新作為重要內容,但是美國學生在掌握知識上相對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