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期末試卷2(九下)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書寫。(4分)
    請你在答題中努力做到書寫正確、工整。閱卷者將根據(jù)卷面書寫情況給你記分。
    二、積累與運用。(21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鍥而不舍 / 膽怯 在水之湄 / 門楣 反裘負薪 / 虬須
    B.忐忑不安 / 倒坍 引頸受戮 / 侮辱 宛在水中坻 / 抵觸
    C.猝然而逝 / 簇新 吹毛求疵 / 次序 不屑一顧 / 箱篋
    D.罄竹難書 / 德馨 居心叵測 / 惻隱 心曠神怡 / 誆騙
    2、閱讀下面的詩歌,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3分)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 (yì)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 (sè) 晚來風急
    垂下頭 (lú)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2分)
    ①身教重于言教,老師要求學生做什么,首先自己要 。
    ②銀港大酒店造型獨特的建筑群從外觀上給人 的感覺。
    ③我們班的肖華同學喜歡學別人說話的腔調,學得 。
    A.身臨其境 心曠神怡 惟妙惟肖 B.身臨其境 心曠神怡 栩栩如生
    C.以身作則 賞心悅目 栩栩如生 D.以身作則 賞心悅目 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不闖紅燈,是衡量一個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
    B.在節(jié)約型社會里,人們有效利用資源進一步增強。
    C.網(wǎng)絡作為傳媒,必須承擔社會教育責任。
    D.堅決打擊制作、銷售盜版音像制品的行為,切實維持知識產(chǎn)權。
    5、下列四句話,分別出自作品中的一位人物之口,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2分)
    ①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②難道我可以讓我的靈魂背上毀誓的罪名嗎?不,把整個的威尼斯給我,我都不答應。
    ③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④我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
    A.①魯 迅 ②夏洛克 ③諸葛亮 ④范 進
    B.①孔乙己 ②夏洛克 ③劉 備 ④胡屠戶
    C.①魯 迅 ②鮑西婭 ③諸葛亮 ④范 進
    D.①孔乙己 ②鮑西婭 ③劉 備 ④胡屠戶
    6、古詩文填空。 (8分)
    ①過盡千帆皆不是, 。
    ② ,左牽黃,右擎蒼。
    ③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場秋點兵。
    ④ ,再而衰,三而竭。 (《曹劌論戰(zhàn)》)
    ⑤ ,君子好逑。 (《關雎》)
    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
    ⑦天下亭臺樓閣,因詩文而聞名的很多,如黃鶴樓、岳陽樓、醉翁亭、滕王閣等。請任選一座,寫出與之相關的連續(xù)兩句。
    7、綜合性學習。(2分)
    浙江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素為海內矚目。如果現(xiàn)在請你宣傳浙江的旅游勝地。如杭州的西湖、寧波的天一閣、溫州的雁蕩山等。請選擇你所熟悉的一處,為其寫一則宣傳語。(不超過20字)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一)摸 書(12分)
    馮驥才
    名叫莫拉的這位老婦人嗜書如命。她認真地對我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書里?!?BR>    “世界上沒有的一切也在書里,把宇宙放在書里還有富余?!蔽艺f。
    她笑了,點點頭表示同意,又說:“我收藏了四千多本書,每天晚上必須用眼掃一遍,才肯關燈睡覺?!?BR>    她真有趣。我說:“書,有時候不需要讀,摸一摸就很美,很滿足了?!?BR>    她大叫:“我也這樣,常摸書?!彼淇斓靥摂M著摸書的動作。爍爍目光真誠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談話是個相互尋找與自我尋找的過程。這談話使我高興,因為既遇到知己,又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美妙的習慣,就是摸書。
    閑時,從書架抽下幾本新新舊舊的書來,或許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腦,或許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囈語,或許是人類某種思維興衰全過程的記錄——這全憑一時興趣,心血來潮。有的書早已讀過,或再三讀過;有的書買來就立在架上,此時也并非想讀,不過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讀的書是一片密封著的誘惑人的世界,里邊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開來讀是種享受,放在手中不輕易去打開也是一種享受。而那些讀過的書,都早已成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個個朋友,我熟悉它們的情感與情感方式,它們每個珍貴的細節(jié),包括曾把我熄滅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話……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溫、再體驗,這就夠了,何必再去讀呢!
    當一本舊書拿在手里,它給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僅它的內容,一切一切,都與今天相去遙遠。那封面的風格,版式的內頁,印刷的字體,都帶著那時代獨有的氣息與永難回復的風韻,并從磨損變黃的紙頁中生動地散發(fā)出來。也許這書沒有多少耐讀的內涵,也沒有多少經(jīng)久不衰的思想價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舊器物。它的文化價值反成為第一位的了。這文化的意味無法讀出來,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說,她過世的丈夫是個書蟲子。她藏書及其嗜好,一半來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終日在書房里,讀書之外,便是把那些書搬來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八褡頋h泡在酒缸里,這才叫真醉了呢!”她說這話的神氣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畫里。
    我忽然想到一句話:“人與書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讀。”但我沒說,因為她早已懂得了。
    8、根據(jù)“世上所有的一切也在書里”這句話,這“世上所有的一切”是指什么?從文中找出具體語句來說明。(3分)
    9、如何理解“世上沒有的一切也在書里;把宇宙放在書里還有富?!边@句話?(2分)
    10、文中劃線句語句不通順,請修改。(1分)
    11、本文表達了作者熱愛書的感情。作者為什么不以“愛書”為題,而以“摸書”為題?請簡要回答。(2分)
    12、文中語句對比鮮明、哲理深刻,如“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書里”,“世界上沒有的一切也在書里”。請從本文中再找出一個這樣的語句。(1分)
    13、文章結尾說:“人與書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讀?!苯Y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理解。(3分)
    (二)植物也有“喜怒哀樂”(共9分)
    最初,人類以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樂這樣高級的情感。后來,科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少動物也具有這樣的情感。近年來,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植物其實也有喜怒哀樂。
    ①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顏色的。②各種植物不但自身有美麗的外衣,而且有著良好的視覺,它能辨別各種波段的可見光,盡可能地吸收自己喜愛的光線。③近年來,農(nóng)業(yè)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用紅光照射農(nóng)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藍光照射植物,則蛋白質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進茄子的生長。所以,根據(jù)植物對顏色的喜好和具體的生產(chǎn)需要,農(nóng)作物種植者可以給植物加蓋不同顏色的塑料薄膜。同樣,在培育觀賞植物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顏色的習性。一些生物科學家開始研究植物喜好顏色的習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門叫“光生物學”的科學。
    植物不但喜好顏色,而且喜好聲音??茖W家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可以對各種各樣的音樂做出不同的反應。如果植物伴隨著音樂成長,根系和葉綠素都會增多。玉米和大豆“聽”了《藍色狂想曲》,心情舒暢,發(fā)芽特別快。不同的植物對音樂的欣賞也是很挑剔的,胡蘿卜、甘藍和馬鈴薯偏愛音樂家威爾第、瓦格納的音樂,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則喜歡莫扎特的音樂。有些植物寧愿不聽音樂,也不愿意聽不喜歡的音樂,為了表示厭惡,它們會付出死亡的代價。比如玫瑰這種高雅的植物在聽到搖滾樂后就會加速花朵的凋謝,而牽?;ǜ鼮椤皠偭摇?,聽到搖滾樂的4個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植物還有強烈的同情心。美國某一研究中心曾經(jīng)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實驗。實驗之一,科學家把活的小蝦從一個容器中緩緩倒入滾燙的開水鍋中,再把在一旁“目睹”這一悲劇的植物的葉片和測試儀連接起來。當小蝦快掉入開水鍋時,植物的“情感曲線”開始波動,好像人類焦急時的表現(xiàn)。當小蝦掉入開水鍋的時候,植物的“情感曲線”突然上升,好像被嚇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類悲痛時的表現(xiàn)。實驗之二,在有兩株植物的房間進入了6個人,其中一個人掐斷了一株植物,然后6個人離開,研究者把測試儀和沒有“被害”的植物葉片連接起來。過了一會兒,6個人分別在不同時間進入房間,其他5個沒有掐斷植物的人進入房間的時候,沒有“被害”的植物表現(xiàn)平靜。當掐斷植物的“罪犯”進入房間的時候,沒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線”出現(xiàn)大的波動,就像人們發(fā)怒一樣。
    關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首先,這些發(fā)現(xiàn)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另外,這些發(fā)現(xiàn)還告誡人類要尊重所有生命,因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權利和情感。如果過分掠奪植物資源,植物可能最終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報復人類,所以人類要盡力保護好現(xiàn)有生態(tài)環(huán)境。
    14、第2段的第①句與②③兩句是怎樣的關系 (1分)
    15、科學家認為植物有同情心的兩個例子是什么?請概括敘述。(2分)
    16、最后一段中的兩個“這些發(fā)現(xiàn)”指代的內容是什么?(1分)
    17、文章從哪些方面說明植物有情感?(不超過15個字)(3分)
    18、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文章最后一句話的體會。(50字以內)(2分)
    (三)孔乙己那脫不下的長衫(6分)
    ①中學課本里魯迅先生的文章,讓我認識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幾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記憶里的是他那似乎永遠也脫不下的長衫??滓壹簾o疑是舊知識分子的一個典型代表。透過他那破舊的長衫,我們窺見的是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守舊,是那種既不愿意承認窘境又執(zhí)意恪守“清高”的心態(tài)。這,不得不讓我寄予極大的同情和憐憫,其間夾雜些許困惑。
    ②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雖不見了孔乙己的長衫,但類似的人卻遠沒絕跡。雖說一些人不再身著那灰布長衫,但在他們名牌服飾的里面還固執(zhí)地罩著那件脫不下的無形的“長衫”。
    ③很顯然,這“長衫”存在于人們的意識深處。它禁錮了思維方式的變化,妨礙了觀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視野不能開闊,目光流于短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何曾不見這“長衫”一如影子似的制約和束縛著我們?我們這個時代倡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而在一些人眼里,這只是一句書面的口號,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劑”。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舊,處處為自己考慮,不愿放棄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當作裝點門面的飾物。
    ④畢竟我們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必須迅即脫下那陳舊的“長衫”,做一個健步如飛的先行者,做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弄潮兒。遺憾的是,那些“長衫者”對瞬息萬變一日千里的形勢無動于衷,依舊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陳規(guī)陋習之中,甚至連承認那件長衫存在的勇氣都沒有。只要我們認真搜尋和思索一下周圍的人和事,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該死的“長衫”還繼續(xù)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現(xiàn)實生活的舞臺上仍然存在著那不死的身影。我們到底是以此為榮,還是以此為辱?
    ⑤孔乙己的時代早已消失。往昔漸去漸遠,思想常慮常新。只要觸及到關于思想、關于觀念的問題,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長衫。這互不關聯(lián)的東西所引發(fā)的思考,一直縈系于心??梢詳嘌裕瑥氐酌撓隆伴L衫”之日,便是時代進步之時。
    19、從全文看,當今社會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長衫”指的是什么?(2分)
    20、作者對穿著長衫的孔乙己的態(tài)度是復雜的:“同情和憐憫,其間夾雜些許困惑”。而對當今社會上的“長衫者”,作者的態(tài)度又是什么?(依據(jù)第④段內容歸納出兩個詞回答)(2分)
    21、本文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分)
    四、文言文閱讀。(18分)
    (一)(10分)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BR>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2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皆以美于徐公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期年之后 皆朝于齊
    2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臣之妻私臣 /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輟耕之壟上
    D.時時而間進 / 又何間焉
    24、翻譯: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2分)
    25、本文給你什么啟示?(2分)
    (二)(8分)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飲。項王、項伯東而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玨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鼻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26、下面各組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若入前為壽 / 若為傭耕 B.若屬皆且為所虜 /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C.請以劍舞 / 以塞忠諫之路 D.項王即日因留沛公飲 /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27、翻譯:范增數(shù)目項王。(2分)
    28、選段敘述的故事史稱什么?請寫出出自本文段的一個成語。(2分)
    29、根據(jù)文段及古代文化知識,選出下面標出人物位置正確的一組( )(2分)
    ①
    ②
    ⑤
    ③
    ④
    A.①范增 ②項羽 ③項伯 ④張良 ⑤沛公
    B.①范增 ②項伯 ③項羽 ④沛公 ⑤張良
    C.①沛公 ②項伯 ③項羽 ④范增 ⑤張良
    D.①項羽 ②項伯 ③范增 ④沛公 ⑤張良
    五、作文。(50分)
    生活處處是課堂,這些多姿多彩的課堂能開闊視野,增長才干;能鍛煉體魄,磨練意志,能使心靈得到凈化,智能得到開發(fā)……
    請以“這也是課堂”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600字以上。
    命題:初三語文備課組
    校對:初三語文備課組
    答案
    一、書寫。(4分)
    請你在答題中努力做到書寫正確、工整。閱卷者將根據(jù)卷面書寫情況給你記分。
    二、積累與運用。(21分)
    1、A(2分) 2、(3分) 屹 瑟 顱 3、D (2分) 4、C (2分) 5、B(2分)
    6、(8分) ①斜暉脈脈水悠悠 ②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③五十弦翻塞外聲
    ④一鼓作氣 ⑤窈窕淑女 ⑥苦其心志 ⑦略
    7、綜合性學習。(2分) 略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一)摸 書(12分)
    8、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腦、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囈語、人類某種思維興衰全過程的記錄。(3分) 9、書的內容豐富,范圍極廣,無所不包。(2分)
    10、那封面的風格,內頁的版式,印刷的字體,都帶著那時代獨有的氣息與永難回復的風韻,并從磨損變黃的紙頁中生動地散發(fā)出來。(1分)
    11、 以“摸書”為題能引起懸念,更具形象性,一個“摸”字含蓄地表達了愛書愛到入迷的程度。(2分) 12、“打開來讀是一種享受,不輕易打開也是一種享受?!?1分) 13、人與書的關系,不僅僅是讀與被讀的關系,書還是人的朋友,人的精神寄托個愛書是人生的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3分)
    (二)植物也有“喜怒哀樂”(共9分)
    14、②③兩句對第①句進行了解說。(或:第①句內容被②③兩句解說。或被說明與說明的關系。)(1分)
    15、(2分)第1個例子:小蝦遇難,植物的“情感曲線”有變化。
    第2個例子:見到掐斷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線”有大的波動。
    16、答:植物也有“喜怒哀樂”。(或:植物也有情感。)(2分)
    17、喜好顏色 喜好聲音 有(強烈的)同情心(3分)
    18、答案要求:聯(lián)系文章內容,從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和不損害后代人的需求這兩方面談出自己的體會。語言表達清楚明白。(2分)
    (三)孔乙己那脫不下的長衫(6分)
    19、“陳舊的思想與觀念”或“陳規(guī)陋習”。(2分)
    20、依據(jù)第④段內容且扣住“態(tài)度”一詞回答,如:“無奈”、“鄙視”、“痛恨”、“否定”等。(2分) 21、依據(jù)本文主要內容且扣住“觀點”一詞回答,如:只有拋棄陳舊的思想和觀念,時代才能進步。又如:擺脫陳規(guī)陋習的束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做時代的先行者、弄潮兒。(2分)
    四、文言文閱讀。(18分)
    (一)(10分)
    22、(4分)認為 指責 一周年 朝見 23、A(2分)
    24、能在公眾場合議論(君王的過失),使我聽到的,受到下等獎賞。(2分)
    25、要注意進諫藝術。要有廣闊的心胸接納別人的意見。偏聽則信,兼聽則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答出其一即可)(2分)
    (二)(8分)
    26、A(2分) 27、范增幾次用眼睛示意項王。(2分)
    28、鴻門宴(1分)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1分) 29、B(2分)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shù)學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