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機動車會成為“馬路殺手”,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非機動車也同樣會給馬路的安全順暢帶來很多隱患。10月31日,廣州交警部門表示將針對非機動車進入禁行路段、與機動車搶道、沖紅燈、逆向行駛、橫過道路沒有下車推行等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對違反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的,將嚴格執(zhí)法,處以20至50元不等的處罰。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坊間熱議。有司機稱好,但有市民認為,規(guī)定過于苛刻,因為有時非機動車的違規(guī)行為實屬“迫于無奈”。
專項整治至今1個月,廣州的非機動車違法現(xiàn)象是否有所減少?記者就此展開了調(diào)查。
對違規(guī)非機動車罰款很難
沖紅燈、逆行、搶道……11月28日,記者在廣州多個繁華路段看見,這些被視為“交通陋習”的行為依然常見,有些電動自行車甚至專門走機動車道,儼然不把自己的“坐騎”視作非機動車。
已經(jīng)開了三年出租車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開車的時候遇到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行人和自行車非常頭疼:“在路上經(jīng)常有類似狀況出現(xiàn),綠化帶、隔離欄、兩臺靠站的大巴中間隨時都可能竄出一個人或是自行車來,把你嚇出一身冷汗。”針對種種不文明交通行為,廣州交警宣稱將對之處以罰款,其中非機動車逆向行駛或未在規(guī)定的車道內(nèi)行駛和醉駕非機動車將予以50元的罰款。而實際上,對違規(guī)的非機動車罰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廣州江泰路地鐵站附近,每天都會聚集大量的電動車,而電動車與私家車、公交車搶道、逆向行駛、橫過道路的現(xiàn)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江南大道南和江燕路的交界處,有四個紅綠燈,記者觀察到,闖紅燈的多數(shù)為電動車。29日下午5點15分,隨著下班的人群增加,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出現(xiàn),盡管道路兩邊都有順暢的非機動車道,但還是很多電動車走上了機動車道。記者眼見一位載著滿車貨物的電動車沒等綠燈,就直接從機動車道上橫穿馬路,由于下班時間私家車和公交車都較多,這輛電動車只好在馬路上走走停停地躲避,非常危險。
“搭車嗎?”此時一輛原本在馬路對面的電動車以為記者在等車,沒等紅燈就直接沖了過來。
——“你們太危險了,又逆行,又和機動車爭車道,不敢搭啊。”
——“沒事的,我們對這段路很熟,從來沒發(fā)生過事故。”
——“這樣開車沒人抓嗎?”
——“很少的,放心吧。”
攬客的電動車司機見記者不搭車,就轉(zhuǎn)向別的行人。
據(jù)周邊受訪居民稱,這個三岔路口經(jīng)常出現(xiàn)機動車與電動車摩擦事件,“雖然大事故沒有,但小事故是常有的,電動車太多,很危險。”附近一家鞋店的店員說。
無視信號燈行人“湊夠了”就走
在廣州一德路路口,由于臨近小飾品批發(fā)地,每天人流量非常大。盡管路口長期有一位交通協(xié)管員在此處指揮交通,但很多行人過馬路時,并不理會紅綠燈,上演著“中國式過馬路”——“湊夠了”就走。28日中午12點,有一位年輕婦女看著兩邊沒車,沒等綠燈就直接過馬路,急得協(xié)管員直吹口哨提醒。“那么多人闖紅燈,怎么罰?這條馬路不是很寬,有行人覺得直接走過去就幾秒的事情,不愿意等紅燈。”協(xié)管員說。
五山路也是廣州市區(qū)的交通繁忙之地,28日下午5點半,正值下班高峰期,公交車、自行車、電動車與行人交相混雜。就在師大后門附近,有位白領(lǐng)一手拿著便當,一手提著購物袋,用極其熟練的動作穿行在眾多車輛的空隙中,看到的人都不禁為她捏一把汗。而離師大后門站100米左右的天科路與天河路交界處,有3個紅綠燈路口,兩位交警在其中一個路口維持秩序。記者觀察到,交警一直緊張地指揮來往車輛,對行人無法一一兼顧。
在沒有交警執(zhí)勤的其它路口,記者觀察了不到10分鐘,就有大約20多名市民無視不遠處的紅綠燈,直接在車流中穿過,甚至有位推著小推車的中年人,車上堆著滿滿一車貨物。
“不是紅燈不該走嗎?”記者問。“我趕時間。”中年男子答道。
車道被占自行車只好與汽車爭搶
此前有輿論認為,廣州有多處紅燈時間停留過長,超出行人的耐心才會有那么多的闖燈違規(guī)行為。記者按下眼前的行人紅綠燈按鈕,然而足足過了145秒后才轉(zhuǎn)成綠燈,15秒后綠燈又轉(zhuǎn)成了紅燈。在等待的時間里,不時有自行車、行人無視紅綠燈的存在,直接沖到對面。市民小李告訴記者,自己一般會等紅綠燈,但是有時候事情比較急或者心情煩躁的時候,也會直接過馬路,“這個綠燈實在太久,大家都沒有耐心等了。”
對此,廣州交警科技設施處的高級工程師王世明表示:“我們也一直在優(yōu)化,主要是均衡車輛和行人的通行效率。我們會均衡兩者,在高峰期的時候會適當照顧一下車輛。”
除此之外,有市民抱怨,非機動車之所以常與機動車搶道,是因為非機動車道經(jīng)常成為機動車的停車站或被占用,沒有一條完整的非機動車道。在中山大道暨大至體育中心段的自行車道中,崗頂附近的一段是在人行道上劃出來的,由于人行道上人流極多,所以許多騎自行車的人紛紛與機動車“搶道”。
在中山大道、廣州大道、馬場路等路段,記者均發(fā)現(xiàn)了自行車道被占的情況,尤其是一些飯店、商鋪的門口,許多機動車都肆無忌憚地停放在自行車道上,對地面上的自行車道視而不見。受訪的當?shù)鼐用穹Q,很多時候正是因為自行車道被占,無奈之下他們才選擇與機動車搶道。
在天河區(qū)一帶執(zhí)法的交警鄒警官告訴記者,對非機動車的違規(guī)行為進行處罰并非新規(guī),其實在好幾年前就已經(jīng)有了相應的規(guī)定,“但執(zhí)法難度大,執(zhí)法成本高,好多交警不愿對行人、非機動車執(zhí)法,導致違法行為泛濫,所以這次才啟動執(zhí)法?,F(xiàn)在會加大力度,但并非見一個抓一個。”
根據(jù)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從今年1至10月份,全國因闖紅燈肇事導致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227起,造成798人死亡;因違反道路標志標線肇事導致涉及人員傷亡的事故共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因機動車未禮讓行人肇事造成429人死亡。
專項整治至今1個月,廣州的非機動車違法現(xiàn)象是否有所減少?記者就此展開了調(diào)查。
對違規(guī)非機動車罰款很難
沖紅燈、逆行、搶道……11月28日,記者在廣州多個繁華路段看見,這些被視為“交通陋習”的行為依然常見,有些電動自行車甚至專門走機動車道,儼然不把自己的“坐騎”視作非機動車。
已經(jīng)開了三年出租車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開車的時候遇到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行人和自行車非常頭疼:“在路上經(jīng)常有類似狀況出現(xiàn),綠化帶、隔離欄、兩臺靠站的大巴中間隨時都可能竄出一個人或是自行車來,把你嚇出一身冷汗。”針對種種不文明交通行為,廣州交警宣稱將對之處以罰款,其中非機動車逆向行駛或未在規(guī)定的車道內(nèi)行駛和醉駕非機動車將予以50元的罰款。而實際上,對違規(guī)的非機動車罰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廣州江泰路地鐵站附近,每天都會聚集大量的電動車,而電動車與私家車、公交車搶道、逆向行駛、橫過道路的現(xiàn)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江南大道南和江燕路的交界處,有四個紅綠燈,記者觀察到,闖紅燈的多數(shù)為電動車。29日下午5點15分,隨著下班的人群增加,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出現(xiàn),盡管道路兩邊都有順暢的非機動車道,但還是很多電動車走上了機動車道。記者眼見一位載著滿車貨物的電動車沒等綠燈,就直接從機動車道上橫穿馬路,由于下班時間私家車和公交車都較多,這輛電動車只好在馬路上走走停停地躲避,非常危險。
“搭車嗎?”此時一輛原本在馬路對面的電動車以為記者在等車,沒等紅燈就直接沖了過來。
——“你們太危險了,又逆行,又和機動車爭車道,不敢搭啊。”
——“沒事的,我們對這段路很熟,從來沒發(fā)生過事故。”
——“這樣開車沒人抓嗎?”
——“很少的,放心吧。”
攬客的電動車司機見記者不搭車,就轉(zhuǎn)向別的行人。
據(jù)周邊受訪居民稱,這個三岔路口經(jīng)常出現(xiàn)機動車與電動車摩擦事件,“雖然大事故沒有,但小事故是常有的,電動車太多,很危險。”附近一家鞋店的店員說。
無視信號燈行人“湊夠了”就走
在廣州一德路路口,由于臨近小飾品批發(fā)地,每天人流量非常大。盡管路口長期有一位交通協(xié)管員在此處指揮交通,但很多行人過馬路時,并不理會紅綠燈,上演著“中國式過馬路”——“湊夠了”就走。28日中午12點,有一位年輕婦女看著兩邊沒車,沒等綠燈就直接過馬路,急得協(xié)管員直吹口哨提醒。“那么多人闖紅燈,怎么罰?這條馬路不是很寬,有行人覺得直接走過去就幾秒的事情,不愿意等紅燈。”協(xié)管員說。
五山路也是廣州市區(qū)的交通繁忙之地,28日下午5點半,正值下班高峰期,公交車、自行車、電動車與行人交相混雜。就在師大后門附近,有位白領(lǐng)一手拿著便當,一手提著購物袋,用極其熟練的動作穿行在眾多車輛的空隙中,看到的人都不禁為她捏一把汗。而離師大后門站100米左右的天科路與天河路交界處,有3個紅綠燈路口,兩位交警在其中一個路口維持秩序。記者觀察到,交警一直緊張地指揮來往車輛,對行人無法一一兼顧。
在沒有交警執(zhí)勤的其它路口,記者觀察了不到10分鐘,就有大約20多名市民無視不遠處的紅綠燈,直接在車流中穿過,甚至有位推著小推車的中年人,車上堆著滿滿一車貨物。
“不是紅燈不該走嗎?”記者問。“我趕時間。”中年男子答道。
車道被占自行車只好與汽車爭搶
此前有輿論認為,廣州有多處紅燈時間停留過長,超出行人的耐心才會有那么多的闖燈違規(guī)行為。記者按下眼前的行人紅綠燈按鈕,然而足足過了145秒后才轉(zhuǎn)成綠燈,15秒后綠燈又轉(zhuǎn)成了紅燈。在等待的時間里,不時有自行車、行人無視紅綠燈的存在,直接沖到對面。市民小李告訴記者,自己一般會等紅綠燈,但是有時候事情比較急或者心情煩躁的時候,也會直接過馬路,“這個綠燈實在太久,大家都沒有耐心等了。”
對此,廣州交警科技設施處的高級工程師王世明表示:“我們也一直在優(yōu)化,主要是均衡車輛和行人的通行效率。我們會均衡兩者,在高峰期的時候會適當照顧一下車輛。”
除此之外,有市民抱怨,非機動車之所以常與機動車搶道,是因為非機動車道經(jīng)常成為機動車的停車站或被占用,沒有一條完整的非機動車道。在中山大道暨大至體育中心段的自行車道中,崗頂附近的一段是在人行道上劃出來的,由于人行道上人流極多,所以許多騎自行車的人紛紛與機動車“搶道”。
在中山大道、廣州大道、馬場路等路段,記者均發(fā)現(xiàn)了自行車道被占的情況,尤其是一些飯店、商鋪的門口,許多機動車都肆無忌憚地停放在自行車道上,對地面上的自行車道視而不見。受訪的當?shù)鼐用穹Q,很多時候正是因為自行車道被占,無奈之下他們才選擇與機動車搶道。
在天河區(qū)一帶執(zhí)法的交警鄒警官告訴記者,對非機動車的違規(guī)行為進行處罰并非新規(guī),其實在好幾年前就已經(jīng)有了相應的規(guī)定,“但執(zhí)法難度大,執(zhí)法成本高,好多交警不愿對行人、非機動車執(zhí)法,導致違法行為泛濫,所以這次才啟動執(zhí)法?,F(xiàn)在會加大力度,但并非見一個抓一個。”
根據(jù)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從今年1至10月份,全國因闖紅燈肇事導致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227起,造成798人死亡;因違反道路標志標線肇事導致涉及人員傷亡的事故共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因機動車未禮讓行人肇事造成429人死亡。
公務員時事政治 | 半月談時評 |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 公務員報考指南 | 歷年考試真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