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備考:南朝興替

字號:


    2012年全國各地中考已陸續(xù)結束,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歷史知識點以供參考:
    南朝興替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東晉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個朝代的總稱。自公元420年東晉王朝滅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現(xiàn)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而它們存在的時間都相對較短。其中最長的不過五十九年,最短的僅有二十三年,是我國歷史上朝代更迭較快的一段時間。此時,中國正處于南北分裂的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南朝與北方的北齊、北魏、北周等朝代合稱為“南北朝”。
    南朝簡介
    南朝繼承了東晉的領土,其范圍為中國南方——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qū)。其中:劉宋最大,北疆達到黃河;南陳最小,只有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狹小國土。
    南朝歷史作用
    南朝是繼東晉之后,由漢族在南方建立起來的朝廷。雖然南朝的4個政權各自存在都只有幾十年,但作為漢族政權在南方的統(tǒng)治,為漢族文化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qū)的傳播作出貢獻,同時在南方興起了建康、會稽、江陵等大城市,南方工商業(yè)也得到發(fā)展。所以,南朝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客觀上為華夏文明的發(fā)展和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南朝是中國詩史上詩運轉關的重要時期。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說:“詩至于宋,性情漸隱,聲色大開,詩運一轉關也。”與魏晉詩人不同,南朝詩人更崇尚聲色,追求藝術形式的完善與華美。梁蕭子顯所說“若無新變,不能代雄”(《南齊書·文學傳論》),就是這種追求新變趨勢的理論總結。謝靈運所開創(chuàng)的山水詩,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他的創(chuàng)作,不僅把詩歌從“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來,而且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技巧和表現(xiàn)力,并影響了一代詩風。鮑照的樂府詩,唱出了廣大寒士的心聲,他在詩歌藝術上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也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山水詩的出現(xiàn),不僅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為中國詩歌增加了一種題材,而且開啟了南朝一代新的詩歌風貌。繼陶淵明的田園詩之后,山水詩標志著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和諧,標志著一種新的自然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的產生。
    南朝的經濟
    南朝相對北朝,局面安定。各個王朝都對經濟進行了大開發(fā),使得南方人口大量增加。464年,宋國戶口90萬8千余,人口468萬
    

    ?
    南朝青瓷托盞
    余。發(fā)達地區(qū)如會稽郡,人口就有35萬。
    南朝時,南方的商業(yè)和手工業(yè)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另外,閩江、珠江流域也得到了初步的開發(fā)。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