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部分為公務員行測考試中的核心題型,表現(xiàn)為題量大、題型固定、難度高等特點。為備考2010年中央、國家機關(guān)公務員錄用考試,國家公務員網(wǎng)老師特將國考中言語理解出題頻率較高的題型予以匯總,并給予技巧點撥,希望廣大考生能從中有所體會,把握出題規(guī)律、理順知識脈絡、掌握復習技巧、考出理想成績。
語句銜接題是片段閱讀部分的一個特殊題型,題型來自于高中語文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此題的難點主要涉及語言的表達效果,情境性較強,難度較大。把握語言連貫的基本規(guī)則與要求,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是突破此難點的有效方法。
語句銜接題核心就是“連貫”,所謂“連貫”,是指語言的表達,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組合與銜接,做到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
公務員考試中的語句銜接題又劃分為兩個重要類型:1。選句填空題2。語句排序題
選句填空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主要是結(jié)合前文與后文分析句子的層次和邏輯關(guān)系,由此確立語言的情感、語氣和中心。選句填空題有的是選擇總起句,有的選擇結(jié)語,也有的選擇過渡句。這就和高中語文知識聯(lián)系比較密切了,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抓關(guān)鍵詞、對應點或者關(guān)聯(lián)詞等等。
語句排序題,就是將給出的幾個句子進行排序,是句子表義連貫。破解這類試題主要有三種方法:
1. 順序正確:
最基本的句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心理順序、邏輯順序。
2. 句式統(tǒng)一:要選擇與上下文諧調(diào)一致的句式,句式整齊,結(jié)構(gòu)統(tǒng)一。
3. 話題統(tǒng)一:一般說來,銜接題的材料往往保持共同的話題,以某一陳述對象為中心,或保持陳述主體的一致。
真題一:2008年國考11題:
1. 將以下6個句子重新排列組合:
①任何心理活動,任何創(chuàng)作,也許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別人是很困難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③作者的回顧,事后的創(chuàng)作談,能在多大程度上與實際創(chuàng)作情狀復合,是值得懷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見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腳兩次伸進同一條河里。
⑥比方說這篇小說寫過這么久了,盡管我現(xiàn)在能盡力回憶當時寫作的心境,但時過境遷,當時的心境是絕對不可能再完整準確地重現(xiàn)了。
排列組合最連貫的是( )。
A. ③⑥⑤②④① B. ⑤①⑥③②④
C. ①⑥③⑤②④ D. ②④⑥③⑤①
1. D 本題屬于語句排序題。雖然6個句子的邏輯順序被打亂了,但是作為一個思維過程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其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是必然存在的。考生須通過閱讀理解和判斷推理,確定各個句子在思維過程中的地位和性質(zhì),理清語句排列的邏輯順序。閱讀可知,句①是作者關(guān)于“心理活動”和“創(chuàng)作活動”的觀點,其他各句則是論證觀點的論據(jù)。根據(jù)這個思路去分析,則句②④說的是心理活動,句③⑥說的是創(chuàng)作活動,句⑤是一句哲理名言。按照論證的一般結(jié)構(gòu)進行組合,6個句子的邏輯順序可以是:先說心理活動②④,后談創(chuàng)作活動⑥③,再用哲理名言⑤加以佐證,最后得出觀點①。排列組合最連貫的是:②④⑥③⑤①。所以,正確選項是D。
真題二:2006年國考卷(一)第19題:
2. 每個人都有命運不公平和身處逆境的時候,這時我們應該相信: 。許
多事情剛開始時,絲毫看不見結(jié)果,更談不上被社會所承認。要想成功就應付諸努
力,既不要煩惱,也不要焦急,踏踏實實地工作就會得到快樂。而一味盯著成功的
果實,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頭來只會半途而廢,甚至一無所獲。
填入橫線上最恰當?shù)氖?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C。冬天已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 B 從“要想成功就應付諸努力,既不要煩惱,也不要焦急,踏踏實實地工作就會
得到快樂。而一味盯著成功的果實,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頭來只會半途而
廢,甚至一無所獲”可知作者是在強調(diào)要付出努力,才能沖出困境。
真題三:2006年國考卷(二)第20題:
3. 高爾夫球運動剛剛興起時,有個奇怪現(xiàn)象:幾乎所有的高爾夫球手都喜歡用舊球, 特別是有劃痕的球。原來,有劃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著更優(yōu)秀的飛行能力。于是, 根據(jù)空氣動力學原理,科學家設(shè)計出了表面有凹點的高爾夫球。這些凹點,讓高爾 夫球的平穩(wěn)性和距離性比光滑的球更有優(yōu)勢。從此, 。填入橫線上最
恰當?shù)氖? )。
A。高爾夫球手不再喜歡使用舊球
B。高爾夫球運動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C。有凹點的高爾夫球成為比賽的統(tǒng)一用球
D。越來越多的廠家生產(chǎn)出帶凹點的高爾夫球
3. C “這些凹點,讓高爾夫球的平穩(wěn)性和距離性比光滑的球更有優(yōu)勢”說明了有凹 點的高爾夫球的優(yōu)勢所在。正是這些優(yōu)勢使得有凹點的高爾夫球成為比賽的統(tǒng)一用
球。A、B選項明顯錯誤,D項的推導沒有任何根據(jù)。
真題四:2006年國考卷(二)第24題:
4. 通過社會的認可獲得對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這原本無可厚非。但在一個浮躁的時代里, 過多的一夜成名被認同為最快捷的成功方式,現(xiàn)實的浮躁在某種程度上也縱容了一 些年輕人的冒險心理。對于還沒有來得及面對生離死別的年輕人來說,還很難真正 理解生命的責任。但一個生命的產(chǎn)生和消失,對于一個家庭的意義卻十分深遠,所 以說, 。填入橫線上最恰當?shù)氖? )。
A。年輕人不能無所顧忌地外出冒險
B。沒有家庭的團圓就沒有社會的安定
C。珍惜生命是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D。沒有人可以隨意將生命置于無謂的犧牲
4. D A、B項的意思文中并沒有提到;“對于還沒有來得及面對生離死別的年輕人來說,還很難真正理解生命的責任。但一個生命的產(chǎn)生和消失,對于一個家庭的意義卻十分深遠”,強調(diào)的是年輕人對于家庭很重要,沒有提到年輕人珍惜生命是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真題五:2004年國考卷第22題(A)卷:
5. 放棄了宗教的人,若沒有代替宗教的東西,_________。不過幸好除了宗教還有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一條比宗教提供的途徑更為直接的途徑,通過哲學而熟悉的更高價值,比通過宗教而獲得的更高價值,甚至要純粹得多,因為后者混雜著想象和迷信。
填入橫線上最恰當?shù)氖? )。
A。便會很自然地去尋找哲學的幫助
B。只好把自己限于塵世事務,而與精神事務絕緣
C。也不會感到生活有太大的變化
D。他們照樣可以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怡和
5. B 本題中第二句“不過幸好除了宗教還有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獲……”是一個轉(zhuǎn)折
句,故A應排除,又因第一句為假設(shè)句,橫線處應為“放棄了宗教的人,若沒有代
替宗教的東西……”這一假設(shè)情況出現(xiàn)的結(jié)果,故只有B項符合題意。
真題六:2004年國考卷第24題(A)卷:
6. 所謂科學精神,不過是哲學上的多元主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哲學上的多元主義,就是___________否認有什么事物第一原因和宇宙、人類的終極目的。
填入橫線上最恰當?shù)氖? )。
A。否認絕對真理的存在 B。認為這個世界無須認識
C。政治上權(quán)威主義的根據(jù) D。一種絕對化的主張
6. A 題干中“ 和宇宙、人類的終極目的”是一個動賓短語,所填詞語應與
“宇宙、人類的終級目的”是并列關(guān)系。再聯(lián)系上下文可知只有A項符合題意。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