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數學考點 倍角三角形

字號:


    倍角三角形中的一個結論
    湖北省黃石市下陸中學 宋毓彬
    
    例1(天津市中考題)在△ABC中,∠A、∠B、∠C所對應的邊分別用a、b、c表示。
    ⑴如圖1,在△ABC中,∠A=2∠B,且∠A=60°。求證:a2=b(b+c)
    ⑵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等于另一個內角的2倍,我們稱這樣的三角形為“倍角三角形”。本題第一問中的三角形是一個特殊的倍角三角形,那么對于任意的倍角△ABC,如圖2,∠A=2∠B,關系式a2=b(b+c)是否仍然成立?并證明你的結論。
     
    ?
    分析:⑴在△ABC中,∠A=2∠B,且∠A=60°,△ABC為Rt△,∠C=90°。
    ?
    證法1:Rt△ACB中a=c,b=c,
    所以a2=(c)2=
    ,b(b+c)=c(c+c)=,
    所以a2=b(b+c)。
    ⑵對于任意的倍角△ABC,∠A=2∠B,關系式a2=b(b+c)仍然成立。
    如圖2,延長BA至D,使AD=AC=b,連CD。
    則∠CAB=2∠D,∴∠B=∠D,BC=CD=a,
    由△ADC∽△CDB?? ,即。
    所以a2=b(b+c)。
    ?
    由以上的證明,可以得到關于倍角三角形的一個結論:一個三角形中有一個角等于另一個角的兩倍,2倍角所對邊的平方等于一倍角所對邊乘該邊與第三邊的和。
    (例2中另外兩種證法同樣可證得a
    2=b(b+c)。)
    ?
    例2(2009年全國初中數學聯(lián)賽)在△ABC中,最大角∠A是最小角∠C的2倍,且AB=7,AC=8。則BC=(?? )
    (A)7?? (B)10?? (C)??? (D)7
    ?
    分析:此題由例1中的結論,則BC2=7(7+8)=105,所以BC=
    。
    ?
    以下還可以提供幾種解法供參考。
    解法一:分割法。
    如圖1,作∠CAB的平分線AD交BC于D。
    
    △ABC∽△DBA, ==,
    ∴解得∴ x+y=
    ?
    評析:解法一的思路是常規(guī)思路,平分倍角構造相似三角形,通過相似比得到方程組求出線段長,進而求出BC的長。但這種方法中,二元二次方程組的計算較為復雜。
    ?
    解法二:構造法。
    如圖2,延長CA至點D,使AD=AB。
    
    則∠D=∠ABD=∠CAB=∠C,
    △CBD∽△DAB,=
    ∴BD2=AB·CD=7×(8+7)=105,BD=
    又∠C=∠D,∴BC=BD=
    ?
    評析:利用二倍角為外角構造等腰三角形也是常見的作輔助線的技巧。BD為相似三角形比例中項,與方法一相比,計算相對簡單。
    ?
    解法三:綜合法
    作∠CAB的平分線AD交BC于D。作BE∥AD。
      
    △ADC∽△BAE,=,①
    △ADC∽△EBC,=,②
    ①×②,=,(x+y)2=7×15,x+y=
    。
    解析:由△ADC∽△BAE,BE∥AD,方法三事實上已將方法一、方法二統(tǒng)一了起來。所反映的本質是相同的。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