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留學生漢語大賽展風采 4名選手全進40強》新聞由云南日報10月08日報道。
本報記者 楊凡
近日,在中央電視臺與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聯(lián)合主辦,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承辦的第四屆“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上,昆明賽區(qū)(預賽)選拔出的4名選手,全部進入40強獲得優(yōu)秀獎,昆明賽區(qū)(預賽)的承辦方云南師范大學也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其中,云南師范大學的英國留學生葛來和云南民族大學的巴西留學生施珍美,雖然未能走到最后,但憑著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深刻了解、對漢語言的精準掌握以及臨場的出色表現(xiàn),受到了評委、網(wǎng)民和觀眾的好評,被冠以英國“李白”和巴西“四鳳”的美稱。
英國“李白”——葛來
文質彬彬,是高而瘦的葛來給人的第一印象。深談,他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份儒雅與豪放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唐代詩人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昆明賽區(qū)(預賽)選拔賽中,葛來不論是用肢體語言還是用朗誦的形式,都能很好地把李白詩歌的內涵和韻味表達出來。一首《將進酒》讓他輕而易舉地拿到了昆明賽區(qū)(預賽)的首張“進京通行證”,令評委們折服的是他對李白及其詩歌背景的到位理解和展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葛來對中國古代詩歌的喜愛源于一位老師的影響。他說,以前他與一位哈爾濱的老師同住一樓,老師經(jīng)常播放《唐詩》、《宋詞》的朗誦磁帶。受其影響,他開始每天堅持聽和朗誦《唐詩》或《宋詞》,一學期后普通話水平提高了很多,漸漸地他學會了將詩歌中人物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領會,懂得了怎么樣用語言來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本報記者 楊凡
近日,在中央電視臺與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聯(lián)合主辦,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承辦的第四屆“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上,昆明賽區(qū)(預賽)選拔出的4名選手,全部進入40強獲得優(yōu)秀獎,昆明賽區(qū)(預賽)的承辦方云南師范大學也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其中,云南師范大學的英國留學生葛來和云南民族大學的巴西留學生施珍美,雖然未能走到最后,但憑著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深刻了解、對漢語言的精準掌握以及臨場的出色表現(xiàn),受到了評委、網(wǎng)民和觀眾的好評,被冠以英國“李白”和巴西“四鳳”的美稱。
英國“李白”——葛來
文質彬彬,是高而瘦的葛來給人的第一印象。深談,他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份儒雅與豪放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唐代詩人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昆明賽區(qū)(預賽)選拔賽中,葛來不論是用肢體語言還是用朗誦的形式,都能很好地把李白詩歌的內涵和韻味表達出來。一首《將進酒》讓他輕而易舉地拿到了昆明賽區(qū)(預賽)的首張“進京通行證”,令評委們折服的是他對李白及其詩歌背景的到位理解和展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葛來對中國古代詩歌的喜愛源于一位老師的影響。他說,以前他與一位哈爾濱的老師同住一樓,老師經(jīng)常播放《唐詩》、《宋詞》的朗誦磁帶。受其影響,他開始每天堅持聽和朗誦《唐詩》或《宋詞》,一學期后普通話水平提高了很多,漸漸地他學會了將詩歌中人物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領會,懂得了怎么樣用語言來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