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簡工博
國內大學陸續(xù)開學,而有不少家長正忙著為孩子出國留學作準備。記者走訪部分留學中介、咨詢公司發(fā)現,留學咨詢十分紅火,個別咨詢公司和中介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yè)務量同比增加50%。
記者了解到,目前教育部予以資格認定的上海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僅15家。大部分從事留學中介、咨詢的機構,都以“留學咨詢”之名開展業(yè)務,但他們的服務品質卻不一定都合格。
“捷徑”還是“冤枉路”?
聽到電話那頭一陣忙音,來自福州的張先生意識到自己花的錢很可能打了水漂。
高考之后,看著孩子并不理想的成績單,張先生下了狠心,決定把孩子送出國。張先生出身農家,一路打拼過上了城市生活,但“高等教育”依然是他的一個心結,他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不要再吃我吃過的苦”。
幾經打聽,他找到上海一家名為“祥泰”的留學中介公司,簽署協(xié)議:由該機構為孩子聯系一家合適的國外大學,他先期支付了500美元“定金”。這家中介公司開出了一張全英文的發(fā)票,雖然張先生并不認得其中內容,卻想當然地認為這家機構“有本事”。
一開始,張先生還能與對方電話聯系,被告知“正在辦”,后來連電話也沒辦法打通了。張先生趕去一查,這家機構連工商登記都沒有,網上查詢發(fā)現,這家公司的同名機構居然是一家房產公司,“還好在孩子出國前就發(fā)現了問題”。
記者了解到,本市曾有市民花了21萬元,通過留學中介前往德國“不萊梅港學院”就讀,兩年后學校面臨破產倒閉,當事人才發(fā)現自己就讀的不萊梅港學院并非宣傳材料所說的正規(guī)公立大學——不萊梅港國際大學,而是一個私立的繼續(xù)教育機構,文憑也不被認可。
“現在的留學機構太多了,真真假假搞不清楚。”2009年出國留學的趙先生通過網絡搜索找到一家號稱 “全國最大”的留學中介機構,一名中年女老師為其提供一對一服務,當時收費為2.9萬元。盡管這一價格不菲,但對方拿出多個簽證成功的案例讓趙先生吃下定心丸:“我們和領事館很熟的。”
但此后從選學校到找導師,幾乎所有工作都是趙先生自己完成的,中介方的“老師”從未主動與他聯系。他申請的學校當年12月就要截止申請,但直到12月初,中介方都沒把申請材料做完。多次電話催討之后,張先生終于拿到了自己的材料,一看卻發(fā)現就連基本的單詞都錯字連篇。
張先生送材料時故意用英文和自己聯系的“老師”對話,竟發(fā)現對方幾乎不會英文!當張先生對這家機構的服務提出不滿要求退款時,對方卻表示張先生已申請到滿意的學校,說明自己的服務是成功的。根據張先生提供的信息,記者發(fā)現這家機構至今仍在營業(yè)。
國內大學陸續(xù)開學,而有不少家長正忙著為孩子出國留學作準備。記者走訪部分留學中介、咨詢公司發(fā)現,留學咨詢十分紅火,個別咨詢公司和中介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yè)務量同比增加50%。
記者了解到,目前教育部予以資格認定的上海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僅15家。大部分從事留學中介、咨詢的機構,都以“留學咨詢”之名開展業(yè)務,但他們的服務品質卻不一定都合格。
“捷徑”還是“冤枉路”?
聽到電話那頭一陣忙音,來自福州的張先生意識到自己花的錢很可能打了水漂。
高考之后,看著孩子并不理想的成績單,張先生下了狠心,決定把孩子送出國。張先生出身農家,一路打拼過上了城市生活,但“高等教育”依然是他的一個心結,他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不要再吃我吃過的苦”。
幾經打聽,他找到上海一家名為“祥泰”的留學中介公司,簽署協(xié)議:由該機構為孩子聯系一家合適的國外大學,他先期支付了500美元“定金”。這家中介公司開出了一張全英文的發(fā)票,雖然張先生并不認得其中內容,卻想當然地認為這家機構“有本事”。
一開始,張先生還能與對方電話聯系,被告知“正在辦”,后來連電話也沒辦法打通了。張先生趕去一查,這家機構連工商登記都沒有,網上查詢發(fā)現,這家公司的同名機構居然是一家房產公司,“還好在孩子出國前就發(fā)現了問題”。
記者了解到,本市曾有市民花了21萬元,通過留學中介前往德國“不萊梅港學院”就讀,兩年后學校面臨破產倒閉,當事人才發(fā)現自己就讀的不萊梅港學院并非宣傳材料所說的正規(guī)公立大學——不萊梅港國際大學,而是一個私立的繼續(xù)教育機構,文憑也不被認可。
“現在的留學機構太多了,真真假假搞不清楚。”2009年出國留學的趙先生通過網絡搜索找到一家號稱 “全國最大”的留學中介機構,一名中年女老師為其提供一對一服務,當時收費為2.9萬元。盡管這一價格不菲,但對方拿出多個簽證成功的案例讓趙先生吃下定心丸:“我們和領事館很熟的。”
但此后從選學校到找導師,幾乎所有工作都是趙先生自己完成的,中介方的“老師”從未主動與他聯系。他申請的學校當年12月就要截止申請,但直到12月初,中介方都沒把申請材料做完。多次電話催討之后,張先生終于拿到了自己的材料,一看卻發(fā)現就連基本的單詞都錯字連篇。
張先生送材料時故意用英文和自己聯系的“老師”對話,竟發(fā)現對方幾乎不會英文!當張先生對這家機構的服務提出不滿要求退款時,對方卻表示張先生已申請到滿意的學校,說明自己的服務是成功的。根據張先生提供的信息,記者發(fā)現這家機構至今仍在營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