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在的地方,烏普薩拉(Uppsala)市,“瑞典的第四大城市,位于斯德哥爾摩以北70公里處,人口約180,000人。該市不僅是瑞典的工業(yè)、軍事中心和鐵路樞紐,而且是瑞典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中心。”網(wǎng)上搜到的關于烏市的介紹大都是Uppsala University(簡稱UU)的介紹里附帶的,作為北歐最古老的大學UU所在地,Uppsala是一個大學城,除了UU還有瑞典農(nóng)大。
雖然號稱第四大城市,Uppsala在中國人看來其實很小,在建筑上絕對比不過國內的任何一個縣城,市中心就十字交叉的兩條街,不寬,公交車開出十幾分鐘就是郊外了。甚至有人把這里叫做鄉(xiāng)下,要到了首都才是“進城”了:)不過小歸小,卻是什么都有,光中餐館就有七八家,中國人也很多,多到垃圾房里的分類垃圾桶上除了瑞典文和英文還有中文指示……
廢話不說,開始介紹衣食住行。
衣——我?guī)Я艘淮蠖裈恤,赤橙黃綠藍挨著換,便宜又舒服。當?shù)厝艘彩且轮S便,偶爾見到一身正裝的,都是出席正式場合的。不過年輕mm也有打扮時髦的,和日韓潮流差不多。好玩的是上周日在樹林里見到一群里面T恤短褲外套燕尾服的男人在玩球,估計是個主題俱樂部吧。
食——買了材料自己做中餐。調料什么的從國內帶來,當然中國店也有的賣。不便的是食品包裝都是瑞典文,雖然也認識了一些,但碰到又不認識字又看不到內容的東西就沒辦法了,偶爾想嘗試一下新東西就可能買到完全不喜歡吃的。
另外一個特色是完全不擔心食物不干凈,嚴格的食品安全條理和干凈的自然環(huán)境讓人很放心。老外是東西掉到地上都揀起來吃的,我們沒修煉到那層次,不過水果蔬菜也是隨便沖沖就吃的。而且因為法律規(guī)定野生的果子都可以隨便采的,我就當自己是神農(nóng),在外看到貌似可以吃的果子就往嘴里塞:)嘗到過不少苦櫻桃和酸李子,最成功的是找到表面光滑的桑葚,不知道該不該叫桑葚,不過它的漿汁和桑葚的一樣,我就是看到地上的紫色才抬頭看到它的,而且味道和桑葚一模一樣!
住——目前還沒有租到大房子,雖然向往有自己的浴室廚房和更大的空間,但是現(xiàn)在的地方也不錯:廚房浴室衛(wèi)生間都有人打掃,廁紙擦手紙和洗滌劑也不用自己去添:)像我這樣的懶人是很喜歡的。
行——現(xiàn)在是夏季,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每人一輛,周末踩上半個小時去便宜的超市,前天還踩著去了宜家,打算下次踩一個小時去另外一個超市。好在這里騎車很舒服,風景好,空氣好,到處都有專門的自行車道,而且司機開車都很小心,離拐彎和路口十米就開始減速,我這種學前車手也不怕撞車。
等到了冬天,路上積雪結冰,就要坐公交車了。雖然我總覺得十五克郎的車費太貴,但是相比起路上的危險和寒冷,也值了,況且一個半小時內再上車是免費的:)
基本生活就這樣了,在這個成了文盲的安靜城市,過簡單的幸福生活!
雖然號稱第四大城市,Uppsala在中國人看來其實很小,在建筑上絕對比不過國內的任何一個縣城,市中心就十字交叉的兩條街,不寬,公交車開出十幾分鐘就是郊外了。甚至有人把這里叫做鄉(xiāng)下,要到了首都才是“進城”了:)不過小歸小,卻是什么都有,光中餐館就有七八家,中國人也很多,多到垃圾房里的分類垃圾桶上除了瑞典文和英文還有中文指示……
廢話不說,開始介紹衣食住行。
衣——我?guī)Я艘淮蠖裈恤,赤橙黃綠藍挨著換,便宜又舒服。當?shù)厝艘彩且轮S便,偶爾見到一身正裝的,都是出席正式場合的。不過年輕mm也有打扮時髦的,和日韓潮流差不多。好玩的是上周日在樹林里見到一群里面T恤短褲外套燕尾服的男人在玩球,估計是個主題俱樂部吧。
食——買了材料自己做中餐。調料什么的從國內帶來,當然中國店也有的賣。不便的是食品包裝都是瑞典文,雖然也認識了一些,但碰到又不認識字又看不到內容的東西就沒辦法了,偶爾想嘗試一下新東西就可能買到完全不喜歡吃的。
另外一個特色是完全不擔心食物不干凈,嚴格的食品安全條理和干凈的自然環(huán)境讓人很放心。老外是東西掉到地上都揀起來吃的,我們沒修煉到那層次,不過水果蔬菜也是隨便沖沖就吃的。而且因為法律規(guī)定野生的果子都可以隨便采的,我就當自己是神農(nóng),在外看到貌似可以吃的果子就往嘴里塞:)嘗到過不少苦櫻桃和酸李子,最成功的是找到表面光滑的桑葚,不知道該不該叫桑葚,不過它的漿汁和桑葚的一樣,我就是看到地上的紫色才抬頭看到它的,而且味道和桑葚一模一樣!
住——目前還沒有租到大房子,雖然向往有自己的浴室廚房和更大的空間,但是現(xiàn)在的地方也不錯:廚房浴室衛(wèi)生間都有人打掃,廁紙擦手紙和洗滌劑也不用自己去添:)像我這樣的懶人是很喜歡的。
行——現(xiàn)在是夏季,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每人一輛,周末踩上半個小時去便宜的超市,前天還踩著去了宜家,打算下次踩一個小時去另外一個超市。好在這里騎車很舒服,風景好,空氣好,到處都有專門的自行車道,而且司機開車都很小心,離拐彎和路口十米就開始減速,我這種學前車手也不怕撞車。
等到了冬天,路上積雪結冰,就要坐公交車了。雖然我總覺得十五克郎的車費太貴,但是相比起路上的危險和寒冷,也值了,況且一個半小時內再上車是免費的:)
基本生活就這樣了,在這個成了文盲的安靜城市,過簡單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