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夏天到日本看美女[2]——日本女人的婚戀觀

字號:

日本歷來的教育是男女有別:男人應該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女人做賢妻良母。
    以前的日本女人大多數是賢妻良母,安份守己在家做家務,兢兢業(yè)業(yè)伺候好丈夫。男人選擇妻子的標準是賢妻良母;女人選擇男人的標準是責任心要強,像一位大丈夫,這是老一輩的婚戀狀況。
    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日本女人的婚戀觀有了很多變化?,F在日本的家庭結構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已經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種是賢妻良母式的妻子和責任心強的丈夫,這樣的家庭結構占一半。另一種是女人需要溫情的丈夫;還有一種是大家平等。
    女人需要溫情的丈夫,有許多社會根源。尤其是職業(yè)婦女,她們不但要求男人“三高”:學歷高、工資高、身材高,還有一條最根本的是,需要男人像女人一樣做家務。因為結婚有了孩子,要養(yǎng)育孩子、做家務和工作,這樣很累,會影響她們的事業(yè)。有成就的職業(yè)婦女不愿意結婚有了孩子而放棄自己的事業(yè),那么必須要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夫婦共同做家務。
    由于要照顧孩子,公司的各種集會和對上司的周旋也相對少了。當孩子從托兒所出來后還要上小學,于是接下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像他這樣的男人在家里體驗“專業(yè)主夫”的生活,被稱為“良夫賢父”。妻子有這樣的丈夫,大家都很羨慕。
    那么妻子是怎么想的呢?她們很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應該做的事情。”
    在廣告公司做的川島先生,有6歲的女兒和4歲的兒子。他們一起起床后,吃完早飯,送他們去托兒所,然后他才坐車到公司上班。因為妻子容子是在大手商社,每天早晨6點就出門了,早出晚歸。一年又有十天去海外出差,丈夫每次都很親切地送她出去。家務事基本上由他做,連托兒所家長會也是他出席。
    現在丈夫成立了八個人的廣告制作公司。他說:“以前因為家有事,我經常遲到或早退?,F在在自己公司,就無所謂了?!毕襁@種模范丈夫雖然在日本不是很多,但和以前的大丈夫相比,他們的觀念已經起了實質性的變化。這些丈夫也非常理解妻子,愿意為妻子共同承擔家務,沒有什么怨言。
    近年輕的日本女性的熱門話題是:丈夫能像母親般的溫情來愛妻子,幫她治療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為什么許多女人需要溫情的丈夫?
    那是一些父母離婚的子女,她們需要一個能夠體貼、關心她的丈夫。
    26歲在企業(yè)當秘書的夕子,她認為已經找到了一位溫情的、屬于治療型的丈夫。雙方父母都已經見過面,結婚的場所都已經訂好,但是不久她卻放棄了這門婚姻。
    原來男友是體育運動部的學生,初次見面感覺很好,知識很豐富,也很親切,帶她一起去買西裝等。后來夕子發(fā)現了他有些浮氣,有時給他打電話時,他態(tài)度很兇、不高興地說:“不要常來電話?!焙髞碛职l(fā)現他特別主觀。
    夕子說:“美國男人交女朋友時,雖然自己有主見,但總是為女友著想。日本男人卻不是這樣。”在談戀愛時,男友就給夕子造成心靈上的不快,結婚以后也是大男子主義,所以夕子決定取消婚姻。
    結婚一年,已經有了一個孩子的A子,雖然離家很近,但是她不常到家里去,那是為什么?因為父親是家庭中頑固的“專政暴君”。在家里常常發(fā)火,扔東西,家庭使她產生了“男性恐怖癥”的心理。大學畢業(yè)后到了大手綜合商社,她沒有馬上結婚,她有“男性恐怖癥”和男尊女卑的思想,和男朋友見面時沒有激情。
    父親希望她找一個意志很強的男人。在她26歲時,找到了一位像父親性格一樣的男友。然而不久,她從心理上感到反感,也影響了身體健康。一吃飯胃就痛,后來往了院。住院時有一位男友對她很熱情,她覺得這位男友性格很好,不到半年就和他結婚了。結婚以后完全不像想象的那樣,她要工作,又要做家務,而丈夫什么也不做,為此他們分居了。 她是生下孩子就離婚,5年后再結婚,找
    一位在編輯部工作的鄉(xiāng)川小姐也是幾次離婚了,原因不是丈夫暴力或丈夫有外遇。她說,離婚的原因不是一句話能夠說清的,是由日常生活中許多不愉快的事積累而成的。
    一位淺井女士30歲離婚時說:“我需要實現我的理想,這是最主要的。”當孩子出世后,丈夫要她放棄當音樂家的夢,找一份安定的工作。妻子說:“那是不行的?!闭煞蚍磳⒆舆M托兒所,要她在家里做家務,結婚5年后,她就離婚了。
    女人的婚戀觀是隨著社會的變革而逐漸改變,陳舊的觀念和個人意志,有時無法駕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