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早報熱線來了一對氣呼呼的中年夫婦。
“講好中介費兩萬五,幫我大三的兒子申請到美國去讀語言學校,我們開車從義烏趕到杭州來交錢。就在打印合同的節(jié)骨眼上,中介突然跑出來說,不好意思,這個生意做不來,領導不答應,這個中介費要3萬。”
這個事情5月19日發(fā)生在杭州某出國留學中介,朱老板和老婆幾乎已經和工作人員吵起來了,最后不歡而散。
夫妻倆對記者抱怨,現(xiàn)在去美國的小孩真多啊,中介公司很忙。可是,哪里有這種坐地起價的?
要簽合同了
中介突然說要加5000元
夫妻倆為兒子申請的語言項目是去美國加州某大學學語言,學費 3800 美金包含學費住宿。
依據朱女士的回憶,她四月份經過熟人介紹,向該留學中介咨詢去美國留學的事情。朱女士的兒子在外省讀大三,學分已經全部修完,畢業(yè)證書要到大四才能拿到。
當時負責美國留學的翁顧問給朱女士建議:
像小朱這種情況,大學畢業(yè)證沒拿到,也沒有考過托福雅思,留學顧問可以幫小朱先申請到美國去讀語言學校學習,打好語言基礎。
既然是熟人介紹,翁顧問開出的中介費是3萬打9折,兩萬七。朱女士還價,希望是兩萬五,當時并沒談妥。
前幾天,朱女士再次和翁顧問溝通費用。
翁顧問電話里說:兩萬五,你們就過來好了。
朱女士問:你和領導請示過了?
對方說:請示過了。
朱女士連忙和老公說:趕緊把公司的事情弄好,馬上去杭州。
5月19日早上夫妻倆開著車直奔杭州,中途還去銀行取了現(xiàn)金兩萬五。
到了中介公司,翁顧問似乎也比較高興,不過還是問夫婦,中介費 26400 元行不行?
朱先生說:就多400元?無所謂,你們也辛苦的。
朱女士連忙提醒老公:你算錯了,不是多 400 元,是 1400 元!不行。
翁顧問也沒堅持。
接下來,大家談了一些申請上的細節(jié)問題,翁顧問似乎也比較高興,去打合同。
結果合同打了一個多鐘頭,還沒有音信。
很久,翁中介終于回來了,說:不好意思,我也覺得很難面對你們,但是領導堅持一定要3萬。
夫婦倆火了,怎么可以這樣的?
接下來,該留學中介先后出來兩名負責人,但都堅持,兩萬五不能做,最多最多,還是 9 折,兩萬七。要么就是這個價,要么就不辦了。
說“已經請示過領導”只是上層主管同意
執(zhí)行總裁不批就不能操作
昨天,記者聯(lián)系到該留學中介當天負責處理此事的負責人之一焦女士。她表示,確實有這么一件事情。
關于中介費的分歧,焦女士這樣解釋:
我們這里去美國, 3 萬人民幣中介費是起步價,兩萬五是沒有先例的。如果按照這個價格來操作,以后會亂套。留學顧問也不可能答應,因為她沒有這個權限。
這個留學顧問當時說兩萬五中介費一事“已經請示過領導”,當時只是她的上層主管。但最后這些都是要上報執(zhí)行總裁的,執(zhí)行總裁不批,這個價格就不可以操作。
作為留學顧問當然是希望能夠做成這一單生意,但她也應該只是讓朱先生夫婦過來再談一談,大家彼此沒有理解意思?;蛟S那對夫婦有誤解,覺得請他們過來,就是兩萬五可以成交。
記者問,公司一方為何是在雙方已經談好細節(jié)、已經打印合同時,才表示價格不能接受?
焦女士表示,需要打折的情況,簽合同時都要備注,執(zhí)行總裁要審批通過。當天的情況是,這份合同沒有得到通過。
“我們急著在九月之前落實兒子出國的事,這樣出爾反爾的公司我們覺得沒意思。”朱先生說,他們寧可換一家中介。
記者問,能否與翁顧問核對當時的細節(jié),焦女士表示此事由她對外答復。
記者又給翁顧問打了電話,希望了解情況。對方匆匆表示:“我的想法和我們對外宣傳口徑一樣,我的說法也一樣。”記者話沒講完,對方就掛電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