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報:歐美在進行隱秘的“帝國之戰(zhàn)”

字號:

法國《論壇報》近日發(fā)表該報評論部主編菲利普·馬比勒題為《帝國之戰(zhàn):歐洲對美國》的文章指出,許多事態(tài)都表明,大西洋兩岸兩個經濟集團之間正在發(fā)生激烈的對抗。全文如下:
    通常,人們都認為中國的崛起以及美國在經濟和文化上的相對衰落將預示著未來的一場帝國之戰(zhàn)。弗朗索瓦·朗格萊在其新著《帝國之戰(zhàn):中國與美國的對抗》中認為,在21世紀的這場競賽中,中國將在2020年至2030年成為全球第一強國。這樣的一場競賽已經十分深入人心,人們甚至可能因此而忽視了另一場更為古老、更為隱秘的戰(zhàn)爭,即歐洲與美國這兩個衰落的帝國間的戰(zhàn)爭。
    當前的許多事態(tài)都表明,在西方衰落的過程中,大西洋兩岸兩個經濟集團之間正在發(fā)生許多激烈的對抗:它們雖然在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上互為盟友,然而由于受到“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等國迅速崛起而帶來的沖擊,這兩大集團在經濟上卻出現(xiàn)了對抗。
    美歐之“戰(zhàn)”最明顯的表現(xiàn)當然體現(xiàn)在貨幣上。有關美國和華爾街在竭力阻止歐元成為美元替代貨幣的“陰謀論”幾乎天天不斷。誰都記得在2010年春希臘危機出現(xiàn)之前,對沖基金曾在紐約的一次晚餐會上決定要將歐元掀翻在地。而在此之前,歐元已經具備了成為美元替代貨幣的多種條件。
    從經濟角度看,由2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再加上俄羅斯、土耳其以及其他地中海沿岸國家,無論在市場規(guī)模上還是在購買力方面都稱得上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從政治角度看,歐盟由一些實行市場經濟的發(fā)達民主國家所組成,在企業(yè)和公民的權益保護方面絲毫不遜色于美國。
    目前希臘雖然出現(xiàn)一點問題,但只要整個歐洲能夠團結一心,消化這點債務完全是小事一樁,當然這一切主要取決于歐盟領導人說服民眾的能力。
    歐洲央行起初一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那些出現(xiàn)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提供援助。在反對無果的情況下,歐洲央行始終強調:這種來自歐盟外部的、用美國式思維來解決歐盟內部問題的方法是不足取的、也是危險的。
    事實上,在歐盟這一集團的沖擊下,美元已經越來越受到質疑。美元如今的依靠對象是中國,而中國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外匯儲備中美元的比重過大而受到牽制。這種博弈不可能長期持續(xù)。
    回到有關“陰謀論”這一話題,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美國人應當很樂意看到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的下臺,因為卡恩一直代表IMF批評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擁有的“初夜權”。
    從這個角度看,法國財政部長拉加德即便有朝一日成了卡恩的繼任者,她能不能在華盛頓繼續(xù)這一戰(zhàn)斗仍是個未知數(shù)。
    這場跨大西洋戰(zhàn)爭的另一個例證是上星期召開的“八國集團峰會電子論壇”(eG8論壇)。在此次會議上,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會見了美國一些因特網(wǎng)巨頭,如社交網(wǎng)站“臉譜”和“推特”以及搜索引擎谷歌等公司的老板們。薩科齊在會見時甚至在尊重個人隱私方面對他們說了一番教訓的話。
    不過,薩科齊并沒有說歐洲要設立和發(fā)展自己的谷歌和“臉譜”。他只是強調說,盡管歐洲擁有相關的人才和文化底蘊,但歐洲仍愿意把自己的文學和藝術資料庫的管理交給美國企業(yè)。不過,一旦有朝一日這些問題觸及到自身實力和身份認同感的時候,歐洲決不會聽任自己錯過歷史的列車。
    (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