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王維的詩句(熱門24篇)

字號:

    總結可以幫助我們回顧過去,規(guī)劃未來。編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對全過程進行全面的思考和總結??偨Y范文中的觀點和建議,或許能給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一些啟示。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一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杜R湖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段即ㄌ锛摇?。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稓w嵩山作》。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肚嘞?過青溪水作》。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蹲镁婆c裴迪》。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短以葱小?。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朝因折楊柳,相見洛陽隅?!峨s詩》。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段魇┰仭?。
    雙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峨s詩》。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短飯@樂七首·其四》。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渡骄蛹词隆贰?BR>    厭見千門萬戶,經(jīng)過北里南鄰。——《田園樂七首·其一》。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隴頭吟》。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顏容十五余?!堵尻柵畠盒小?。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抖韺ρ浐邮考摇?。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田園樂七首·其五》。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栋资癁?。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短飯@樂七首·其二》。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断⒎蛉恕?。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短飯@樂七首·其三》。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書事》。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端汪胛銤撀涞谶€鄉(xiāng)/送別》。
    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端托瞎鹬荨?。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二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4、《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5、《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7、《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8、《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9、《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10、《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11、《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12、《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三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
    5、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山居即事》。
    6、籬間犬迎吠,出屋候荊扉。歲晏輸井稅,山村人夜歸。--《贈劉藍田》。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四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郭門隱楓岸,侯吏趨蘆洲。
    何異臨川郡,還勞康樂侯。
    鐃吹發(fā)夏口,使君居上頭。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已見寒梅發(fā),復聞啼鳥聲。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君寵益嬌態(tài),君憐無是非。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北闕獻書寢不報,南山種田時不登。
    蒼茫秦川盡,日落桃林塞。
    前經(jīng)洛陽陌,宛洛故人稀。
    與君伯氏別,又欲與君離。
    鐃吹發(fā)西江,秋空多清響。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谿口。
    且此登山復臨水,莫問春風動楊柳。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讀書復騎謝,帶劍游淮陰。
    寥落云外山,迢遞舟中賞。
    地迥古城蕪,月明寒潮廣。
    何處寄想思,南風搖五兩。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君行無幾日,當復隔山陂。
    想君行縣日,其出從如云。
    古木官渡平,秋城鄴宮故。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
    時賽敬亭神,復解罟師網(wǎng)。
    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遙思魏公子,復憶李將軍。
    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畫君年少時,如今君已老。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洞門高閣靄馀輝,桃李陰陰柳絮飛。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jīng)。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濟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
    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shù)附書。
    天官動將星,漢上柳條青。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fā)何人。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厭見千門萬戶,經(jīng)過北里南鄰。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
    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范蠡常好之,廬山我心也。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故人離別盡,淇上轉驂騑。企予悲送遠,惆悵睢陽路。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五
    2、白鷺雙飛去,黃花數(shù)點新?!鲎栽げ芪幕蕖毒旁乱蝗涨逑乐小贰?BR>    3、靜涵青蘋舞藻荇,閑立白鷺浮鴛鴦?!鲎阅纤巍り懹巍垛S》。
    4、錦石照碧山,兩邊白鷺鷥?!鲎蕴啤だ畎住稕艽ㄋ妥宓苠T》。
    5、衣冠白鷺下,帟幕翠云長。——出自唐·李隆基《千秋節(jié)宴》。
    6、釣渚青鳧沒,村田白鷺翔?!鲎蕴啤けR照鄰《初夏日幽莊》。
    7、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出自唐·李白《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8、白鷺立清灘,與我俱得意?!鲎阅纤巍り懹巍肚锱d》。
    9、入眼青山看不厭,傍船白鷺自相親?!鲎越稹⒅对乱狗褐邸?。
    10、白鷺煙分光的'的,微漣風定翠湉湉?!鲎蕴啤ざ拍痢稇宴娏昱f游四首》。
    11、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12、白鷺江心立,烏龜水底鉆?!鲎栽ね跽堋赌峡伦印?。
    15、高臺聊望清秋色,片水堪留白鷺鷥。——出自唐·賈島《投元郎中》。
    16、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鲎蕴啤だ畎住顿浶怯钗奶丶娉蚀奘逃?。
    17、水淺魚稀白鷺饑,勞心瞪目待魚時。——出自唐·白居易《池上寓興二絕》。
    18、白鷺夸瘦捷,插腳還欹傾?!鲎运巍ぬK軾《新灘》。
    19、閑出黃金勒,前飛白鷺鶿。——出自唐·李洞《感知上刑部鄭侍郎》。
    20、中宵把火行人發(fā),驚起雙棲白鷺鷥?!鲎蕴啤ぐ拙右住扼鑽s東池》。
    21、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鲎蕴啤けR仝《白鷺鷥》。
    22、獨媚青春柳,宜看白鷺濤?!鲎蕴啤り惒浴栋兹整惤蕖?。
    23、白鷺亦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鲎蕴啤だ畎住段枨柁o·白鳩辭》。
    24、磬動青林晚,人驚白鷺飛。——出自唐·劉得仁《晚游慈恩寺》。
    25、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鲎运巍ぬK軾《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26、我游東亭不見君,沙上行將白鷺群。——出自唐·李白《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
    28、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鲎蕴啤だ畎住栋坐F辭》。
    29、怪生白鷺飛無數(shù),水落灘生易取魚?!鲎阅纤巍り懹巍侗眻@雜詠》。
    30、花間醉任黃鶯語,亭上吟從白鷺窺?!鲎蕴啤ろf莊《長年》。
    31、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鲎阅媳背な捑V《采蓮曲》。
    32、怪來馬上詩情好,印破青山白鷺飛?!鲎蕴啤ろf莊《題吉澗盧拾遺莊》。
    33、莫恨幽情無與共,一雙白鷺導吾前?!鲎阅纤巍り懹巍逗稀贰?BR>    34、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鲎蕴啤ね踅ā洞鲃僭~》。
    35、白鷺同孤潔,清波共渺茫?!鲎蕴啤む嵐取都那八抠Z員外嵩》。
    37、白鷺一溪影,桃花何處灣?——出自清·屈大均《江皋》。
    39、白鷺前身真釣叟,青山今日是詩人?!鲎运巍ぐ子耋浮吨壑型硖鞫住?。
    40、白鷺沙洲晚,青龍水寺寒?!鲎蕴啤ゐㄈ弧端完P小師還金陵》。
    41、說與門前白鷺群,也宜從此斷知聞?!鲎运巍ぬ聘栋槨?。
    42、綿綿紅蓼水,飏飏白鷺鶿?!鲎蕴啤ぴ 逗蜆诽烨镱}曲江》。
    43、梳風白鷺起,拂水彩鴛翔?!鲎蕴啤だ畹略!稇浧饺s詠·憶春雨》。
    44、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48、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鲎蕴啤だ畎住兜墙鹆暌背俏鞅敝x安墩》。
    49、全家穩(wěn)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出自南宋·陸游《登賞心亭》。
    50、白鷺獨飄山面雪,紅蕖全謝鏡心香?!鲎蕴啤⒓妗秹魵w故園》。
    51、白鷺寒更浴,孤云晴未還?!鲎蕴啤ご奘铩稘}陽東溪懷古》。
    52、浩歌不恨無人和,但惜驚飛白鷺群。——出自南宋·陸游《攜一尊尋春湖上》。
    53、歸巷烏衣秋縹緲,點州白鷺雪分明。——出自宋·艾可叔《金陵晚眺》。
    5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鲎蕴啤だ畎住兜墙鹆犋P凰臺》。
    55、花深遠岸黃鶯鬧,雨急春塘白鷺閑?!鲎蕴啤ろf莊《題姑蘇凌處士莊》。
    56、洲前白鷺幾時飛?芳草王孫歸未歸?——出自清·余懷《白鷺洲》。
    57、曙色黃金闕,寒聲白鷺潮?!鲎蕴啤ゎ櫅r《送從兄使新羅》。
    58、昔溯黃牛峽,曾經(jīng)白鷺洲?!鲎阅纤巍り懹巍锻醭芍o事挽歌辭》。
    59、西望白鷺洲,蘆花似朝霜?!鲎蕴啤だ畎住断茨_亭》。
    60、曉驚白鷺聯(lián)翩雪,浪蹙青茭瀲滟煙?!鲎蕴啤り悩恕督闲小?。
    62、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出自宋·徐元杰《湖上》。
    63、風斷黃龍府,云移白鷺洲?!鲎运巍り惻c義《感事》。
    64、白鷺棲脂粉,赪魴躍綺羅?!鲎蕴啤ち洪B《觀王美人海圖障子》。
    65、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鲎悦鳌钌鳌冻鼋肌?。
    66、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出自唐·李白《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67、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68、縣門斜掩無人吏,看畫雙飛白鷺鷥?!鲎蕴啤ね踅ā堕L安縣后亭看畫》。
    69、應嫌白鷺無仙骨,長伴漁翁宿葦洲。——出自唐·鄭谷《鶴》。
    71、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鲎蕴啤だ畎住栋橔\》。
    72、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鲎运巍ぬK舜欽《過蘇州》。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六
    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出自于:《鹿柴》。
    4、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蹙S·出自于:《觀獵》。
    5、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出自于:《送別》。
    6、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出自于:《觀獵》。
    7、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王維·出自于:《青溪》。
    8、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蹙S·出自于:《送別》。
    9、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蹙S·出自于:《山中》。
    10、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蹙S·出自于:《觀獵》。
    11、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蹙S·出自于:《山中》。
    1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蹙S·出自于:《觀獵》。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蹙S·出自于:《竹里館》。
    14、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蹙S·出自于:《終南山》。
    15、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蹙S·出自于:《鳥鳴澗》。
    16、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蹙S·出自于:《終南山》。
    17、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蹙S·出自于:《辛夷塢》。
    1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蹙S·出自于:《鳥鳴澗》。
    19、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蹙S·出自于:《竹里館》。
    20、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王維·出自于:《終南山》。
    21、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蹙S·出自于:《終南山》。
    2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維·出自于:《新晴野望》。
    2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出自于:《山居秋暝》。
    2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蹙S·出自于:《漢江臨泛》。
    25、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蹙S·出自于:《歸嵩山作》。
    26、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出自于:《過香積寺》。
    27、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王維·出自于:《送康太守》。
    28、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蹙S·出自于:《送康太守》。
    29、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蹙S·出自于:《歸嵩山作》。
    30、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王維·出自于:《雜詩三首》。
    31、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蹙S·出自于:《漢江臨泛》。
    32、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蹙S·出自于:《渭川田家》。
    3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出自于:《使至塞上》。
    34、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蹙S·出自于:《山居即事》。
    35、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蹙S·出自于:《歸嵩山作》。
    36、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蹙S·出自于:《過香積寺》。
    37、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出自于:《山居秋暝》。
    38、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蹙S·出自于:《酬張少府》。
    39、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王維·出自于:《歸嵩山作》。
    40、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蹙S·出自于:《山居秋暝》。
    41、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蹙S·出自于:《終南別業(yè)》。
    42、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王維·出自于:《終南別業(yè)》。
    43、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蹙S·出自于:《終南別業(yè)》。
    44、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蹙S·出自于:《過香積寺》。
    45、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王維·出自于:《渭川田家》。
    46、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蹙S·出自于:《終南別業(yè)》。
    47、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蹙S·出自于:《山居秋暝》。
    48、郭門臨渡頭,村樹連谿口?!蹙S·出自于:《新晴野望》。
    49、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蹙S·出自于:《渭川田家》。
    50、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王維·出自于:《雜詩三首》。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七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5、《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6、《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7、《春中田園作》。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思遠客。
    8、《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9、《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10、《少年行》。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11、《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12、《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g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13、《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14、《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15、《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16、《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17、《田園樂》。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18、《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19、《贈郭給事》。
    洞門高閣靄余暉,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20、《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21、《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22、《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zhàn)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
    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
    自從棄z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立功勛!
    23、《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24、《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25、《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26、《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h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八
    3、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蹙S《春中田園作》。
    4、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蹙S《相思》。
    5、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蹙S《歸嵩山作》。
    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蹙S《渭城曲》。
    7、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8、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9、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10、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11、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王維《伊州歌》。
    12、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蹙S《竹里館》。
    1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蹙S《鹿柴》。
    14、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蹙S《送梓州李使君》。
    15、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16、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蹙S《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1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8、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蹙S《少年行四首》。
    19、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蹙S《終南別業(yè)》。
    20、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蹙S《田園樂七首·其四》。
    21、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王維《少年行四首》。
    22、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23、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蹙S《酬張少府》。
    24、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蹙S《送梓州李使君》。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九
    3、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蹙S《過香積寺》。
    4、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王維《歸嵩山作》。
    5、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6、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蹙S《過香積寺》。
    7、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8、想君行縣日,其出從如云。——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蹙S《使至塞上》。
    10、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蹙S《渭川田家》。
    11、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蹙S《送別》。
    12、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13、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蹙S《田園樂七首·其四》。
    14、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蹙S《送康太守》。
    15、地迥古城蕪,月明寒潮廣。——王維《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16、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蹙S《鳥鳴澗》。
    17、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18、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蹙S《積雨輞川莊作》。
    19、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蹙S《終南別業(yè)》。
    20、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蹙S《送沈子歸江東》。
    21、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蹙S《春中田園作》。
    2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蹙S《山居秋暝》。
    23、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蹙S《送沈子歸江東》。
    24、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蹙S《田園樂七首·其三》。
    25、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26、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蹙S《鳥鳴澗》。
    27、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蹙S《歸嵩山作》。
    2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蹙S《漢江臨泛》。
    29、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蹙S《竹里館》。
    30、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王維《少年行四首》。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
    《白鳩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古詩詞全文如下: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
    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
    首農(nóng)政,鳴陽春。
    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
    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
    闕五德,無司晨,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
    鷹鹯雕鶚,貪而好殺。
    鳳凰雖大圣,不愿以為臣。
    【譯文】。
    敲響鳴鐘,擊響朗鼓。高歌《白鳩》,跳起拂舞。
    白鳩毛羽潔白,誰可以與之為鄰,霜雪樣潔白的衣襟彌感珍貴。
    能平均公道地哺養(yǎng)七個子女,不搶食,食不噎,性情安馴。
    首推農(nóng)政,鳴賀陽春,催促農(nóng)耕。
    天子刻玉杖,上鏤白鳩之形賜與老年人。
    而白鷺羽毛雖然很白,但不純真,外型潔白,其心不仁。
    既沒有雞的五種德性,也不司晨而鳴,還胡亂啄我蘆葦下的紫鱗魚。
    鷹鹯雕鶚,這些猛禽,均貪而好殺。
    鳳凰雖然具有大圣德行,也不愿與之并列為臣。
    《欒家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譯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淺變化莫測。有時出現(xiàn)一深潭,有時出現(xiàn)一淺瀨。所謂瀨,就是指從石沙灘上急急溜瀉的流水。這流水雖然湍急,但明澈清淺,游魚歷歷可數(shù),鷺鷥常在這里覓食。它把腿腳靜靜插在水中,樹枝似的一動不動,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魚游到嘴邊,才猛然啄取。正當鷺鷥全神貫注地等候的時候,急流猛然與堅石相擊,濺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擊在鷺鷥身上,嚇得它撲漉一聲,展翅驚飛。當它明白過來這是一場虛驚之后,便又安詳?shù)仫w了下來,落在原處。于是,小溪又恢復了原有的寧靜。
    《出郊》作者為明代文學家楊慎。其古詩全文如下:[由整理]。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譯文】。
    山上的田,高高低低就像樓梯;山下的田,塊塊分割猶如棋盤。忽然一群白鷺飛過田野,點破了秧田里秧苗成片的綠色。
    《湖上》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徐元杰。其古詩全文如下: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譯文】。
    在那開滿了紅花的樹上,歡躍的群鶯在不停的鳴叫;西湖岸邊已長滿了青草,成群白鷺在平靜的湖面上翻飛。暖風晴和的天氣,人的心情也很好,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只只船兒盡興而歸。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譯文】。
    白鷺鷥拳著一條腿,單足立在冰涼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灑滿大江。白鷺鷥受人驚嚇以后,高飛而起,直向波濤洶涌的使君灘飛去。
    《白鷺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心閉且未去,獨立沙洲旁。
    【譯文】。
    一只白鷺鷥飛落在水面上,遠遠看去像落下來一團白霜。詩人看到這副畫面覺得心里悠閑,暫且佇立在這沙洲旁邊吧。
    《積雨輞川莊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古詩全文如下: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翻譯】。
    連日雨后,樹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我在山中修身養(yǎng)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我已經(jīng)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么還要猜疑我呢。
    1.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
    2.白鷺,你們像一場霧,彌漫在這個城市上空,彌漫在我的心間,彌漫在一片憂傷的河流上。
    3.白鷺,你震翅高飛吧,雖然我那般向往你們的世界,向往你們這些美如心顫的生靈,但我還是愿意你們震翅高飛,飛上天空,停歇在枝頭,那么優(yōu)雅又那么驕傲,就算是生命倒了盡頭,你們也要悄悄地藏在枝柯間,不要暴露在者現(xiàn)代化的城市面前,你們的亡靈也一定是美麗的,高潔的。
    4.白鷺,你雙腳修長,脖頸修長,嘴巴還是那么修長,還有那對飛翔的翅膀,也是那么修長,我枯瘦的十指,原本像那幾枝沒有葉芽的竹竿,正好用來寫詩,可是你卻比我這十指還有修長,因為修長,所以你從煙霞中飛來時,從林間飛來時,從陽光中飛來時,像是窈窕淑女,風情款款,卻又矜傲不改。你飛來時,我舉不起畫筆,勾勒不出你倚枝離枝那一剎那的風情;我填詞度曲的歌兒在喑啞掉了,唱不出你繞大樓高飛貼河面滑翔的那種神韻。
    5.在距離船大約300米處的岸邊,有一群白色的大鳥,它們在悠閑地漫步,不時翩翩起舞,在河面低飛戲水,場面蔚為大觀,形成“鳥從綠出,水天一色”的迷人景象?!斑@就是杜甫筆下的白鷺,”同行的濕地專家李先生說,“它們就是濕地里的白色精靈。”
    6.我豎起十指搭建一片樹林,白鷺,你潔白如雪的翅膀伸展開來,鋪滿陽光,我的十指就暗淡無光了。你掠過我的十指尖端,優(yōu)雅卻又驕傲地飛遠,只有那灑下的一點影子,落在我的手掌中,像一只夢中的曲子,勾起我無端的遐思。你可以高飛藍天,你可以優(yōu)雅美麗,你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我,永遠站在我十指的陰影下面,雙腳依靠著厚實的.土壤,思念著煙霞,無摸著這個炎熱的下午,仰望著你飛離去,飛出我的視野,最后飛出我的瞳孔,化成白云,留在了天上。
    7.白鷺是鳥類的一種,曲頸“s”形,細細的長喙象把剛勁的尖嘴鉗;鐵青色修長的細腿,常常喜歡單腳獨立;通體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美麗可愛。
    8.那天我到東溪邊,看到很多白鷺。白鷺,它們又飛回來了。它們在溪中戲水,它們在草上漫舞;它們在岸邊捕魚,它們在水里謀生……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有趣,幸福而又快樂!是啊,白鷺,它又飛回來了。
    9.大作家郭沫若寫過一首清新雅致的贊美白鷺的散文詩?!澳茄┌椎乃蛎侨淼牧骶€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分則嫌白,黛之一分則嫌黑。”
    10.“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边@是劉禹錫的《白鷺兒》。這首詞飽含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極,“高格”、“雪不敵”、“獨凝寂”、“孤眠”、“久立”,這些詞,盡現(xiàn)了白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習性。
    1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12.我站在河流對岸,站在橋上,站在樹林下面,舉起手里的相機,卻始終只能拍到你遠遠的身影。當我屏氣凝神,躡手躡腳靠近你的時候,你其實早已知道了我的到來,所以你回過頭來瞟了我一眼,輕輕震動翅膀飛走了,飛走了,帶走了我的向往,只留下一種情思,在我心底纏繞。我想要和你一起飛翔,但是我卻沒有翅膀,只能無奈嘆息。你是屬于天空的,我是屬于大地的,天空那么高那么遠那么干凈純粹,大地那么深那么樸實那么粗獷渾濁,所以你是輕靈的優(yōu)雅的,我是笨拙的鄙陋的。我只能用照相機,留下你的身影,留下一點點繞來繞去的思念。
    13.抬眼在藍天下,一只只白鷺正張開碩大輕巧的翅膀,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向不遠處的懸鈴木樹上飛去,忽又旋回飛向水塘中,停在水草堆上,穿來往去的玩耍。游客們往往禁不住停留腳步,住足觀看,或拿起數(shù)碼相機,舉手按動快門,拍下白鷺展翅飛翔,動人美麗的一刻......
    (1)在海邊的樹林里我們看見了很多小鳥,其中最多的是白鷺。它們有一身雪白的羽毛。它們有時像怕冷的老頭子,縮著脖子站在樹樁上;有時像水上飛機一樣在海面上疾飛;還有的在海邊的淺灘上覓食,像小雞在啄米,看著它們的脖子一點一點的,感覺好可愛!
    (2)經(jīng)過汶河邊,河水更加清澈平靜。紅爪白羽的白鷺在湖面上揮舞著雙翅。對面小島上全是郁郁蔥蔥的樹木,粗壯有力的枝干,給汶河增添了許多的生機;湖邊那依依多情的柳樹,隨風飄蕩,舒展自己那婀娜的舞姿。湖面上的各種小游船,慢慢劃過,留下條條曲線。
    (3)鳥是世界上盡善盡美之物了,沒有比我們更俊俏的了。江南青青的水稻田里,一兩只白鷺,蜷著一條腿,縮著頸,或低飛于黃昏的空中,背襯以黛青的山和油綠的梯田,多美的一幅畫呀!賦予了生活多少詩意。不僅如此,鳥類在抑制農(nóng)林蟲害,鼠害,調節(jié)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為人類提供生活用品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
    (4)玉勝村有許多稻田,每到收獲季節(jié),常常見到稻田地里一條條碩大的水牛一邊悠閑地甩著尾巴,一邊吃著田埂上的青草。白鷺也張開了雪白的翅膀,不辭辛苦地飛到田里吃昆蟲、小魚、小蝦,一只膽大包天的白鷺竟然飛到水牛的背上調皮地走來走去。傍晚時分,火燒云把白鷺染成了金色,白鷺成群結對的飛回了自己的巢穴,牧童也趕著牛,踏著黃昏的余暉回到各自回家。
    (5)站在高高的西塞山上往下看,大部分美麗的景色都映入眼簾,微風輕輕拂過詩人的臉頰讓您感覺神清氣爽。山下那無名小溪,白鷺展翅高飛,像一位美麗的舞蹈家,給著寧靜的西塞山添加了許多生機。
    (6)遠遠望去,雄偉高大的西塞山前,有小白點似的東西在躍動。細細一看,原來是身體輕盈的白鷺??!他們正撲閃著翅膀向遠方飛去,傳遞著新的希望。
    (7)春天到了,西塞山山明水秀,連綿起伏。在蒙蒙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朦朦朧朧,更加富有詩情畫意了。山邊有一條潺潺流淌的河流,清澈見底。只見幾只白鷺展開潔白的羽毛飛翔著,有的拍了拍翅膀直沖云霄,有的在西塞山上環(huán)繞了幾圈,不肯離去,好像在留念西塞山的美景,還有的飛了一會兒又停在河邊的桃樹上。
    (8)我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旅程。透過車窗,霧散了,千萬束金光撒在大地上,風像一塊可愛的抹布,輕輕一揮,霧悄無聲息地走了。車窗外的水塘里停著幾只酷似白鷺的鳥,它渾身雪白,一雙烏黑透亮的眼睛機警地看著我們,突然又展翅高飛,離開我們的視線。水塘邊上長滿了荊條,是那么茂盛,那么艷麗,生命力那么的頑強,在寸草不生的鹽堿灘遍地都是。
    (9)既然說是尚湖,那就不可能沒有湖。放眼望去,湖面上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見底,干凈得像一面銅鏡。湖中還有一片水上森林,那高大粗壯的樹木站在水面上,像一個個神氣筆挺的衛(wèi)兵,如果你去坐水上森林的竹筏,那個劃船的船夫就會帶著你進到里面,這時你會看見樹上的一個個鳥窩,偶爾還會看見一只只白色的鳥,據(jù)船夫介紹那種鳥叫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只有在尚湖水上森林才有,仔細看那白鷺,那全身潔白美麗的羽毛真是與眾不同!
    (10)春天到了,春風吹遍大地,小河解凍了,河水嘩啦啦地流著,柳樹姑娘舒展著頭發(fā),風一吹,就悠悠的飄蕩起來,偏偏起舞的,種子發(fā)芽了,從泥土里露出了小腦袋,樹青了,草綠了,各種各樣的山花爭香怒放,滿坡的綠色做底,紅黃藍綠紫青白點綴,小鳥在枝頭唧唧地叫著,白鷺在山前自由自在地飛翔。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一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蹙S《渭城曲》。
    4)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王維《待儲光羲不至》。
    5)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蹙S《積雨輞川莊作》。
    6)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7)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蹙S《積雨輞川莊作》。
    8)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蹙S《送梓州李使君》。
    9)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10)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蹙S《積雨輞川莊作》。
    拓展: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賞析。
    首聯(lián)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詩人視野所及,先寫空林煙火,一個“遲”字,不僅把陰雨天的炊煙寫得十分真切傳神,而且透露了詩人閑散安逸的心境;再寫農(nóng)家早炊、餉田以至田頭野餐,展現(xiàn)一系列人物的.活動畫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氣息,使人想見農(nóng)婦田夫那怡然自樂的心情。
    頷聯(lián)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tài)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lián)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tài),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唐人李肇因見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的詩句,便譏笑王維“好取人文章嘉句”(《國史補》卷上);明人胡應麟力辟其說:“摩詰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預偷來者?此正嘉祐用摩詰詩?!保ā对娝挕染帯肪砦澹┌?,嘉祐與摩詰同時而稍晚,誰襲用誰的詩句,這很難說;然而,從藝術上看,兩人詩句還是有高下的。宋人葉夢得認為王維添加的兩個疊詞使詩句更加精彩?!澳庇袕V闊意,“陰陰”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陰陰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畫面就顯得開闊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積雨天氣空蒙迷茫的色調和氣氛。
    如果說,首聯(lián)所寫農(nóng)家無憂無慮的勞動生活已引起詩人的濃厚興趣和欣羨之情,那么,面對這黃鸝、白鷺的自由自在的飛鳴,詩人自會更加陶醉不已。而且這兩聯(lián)中,人物活動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觀事物的簡單摹擬,而是經(jīng)過詩人心靈的感應和過濾,染上了鮮明的主觀色彩,體現(xiàn)了詩人的個性。對于“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的王維來說,置身于這世外桃源般的輞川山莊,真可謂得其所哉了,這不能不使他感到無窮的樂趣。下面兩聯(lián)就是抒寫詩人隱居山林的禪寂生活之樂的。
    “山中習……露葵?!边@一句寫了詩人獨處空山之中,幽棲松林之下,參木槿而悟人生短暫,采露葵以供清齋素食。這情調,在一般世人看來,未免過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厭倦塵世喧囂的詩人,卻從中領略到極大的興味,比起那紛紛擾擾、爾虞我詐的名利場,不啻天壤云泥。
    尾聯(lián)中詩人在這里借用了《莊子·寓言》和《列子·黃帝》中的兩個典故,快慰地宣稱自己早已去心機絕俗念,隨緣任遇,與世無爭,再也不被人猜忌,足可以免除塵世煩惱,悠悠然耽于山林之樂了。這兩個充滿老莊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兩相結合,十分恰切地表現(xiàn)了作者遠離塵囂、澹泊自然的心境,而這種心境,正是上聯(lián)所寫“清齋”“習靜”的結果。
    這首七律,形象鮮明,興味深遠,表現(xiàn)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流露出詩人對淳樸田園生活的深深眷愛,是王維田園詩的一首代表作。從前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說成“空古準今”的極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認為“淡雅幽寂,莫過右丞《積雨》”,贊賞這首詩的深邃意境和超邁風格,藝術見解還是不錯的。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二
    2、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王維《渭川田家》。
    3、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4、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蹙S《雜詩三首·其二》。
    5、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蹙S《漢江臨泛》。
    6、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蹙S《相思》。
    7、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蹙S《歸嵩山作》。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蹙S《鳥鳴澗》。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薄蹙S《送元二使安西》。
    10、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蹙S《積雨輞川莊作》。
    11、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蹙S《漢江臨泛》。
    12、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蹙S《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13、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4、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蹙S《田園樂七首·其三》。
    15、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16、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蹙S《終南山》。
    17、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蹙S《觀獵》。
    18、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蹙S《送別》。
    19、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蹙S《使至塞上》。
    20、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蹙S《送別》。
    21、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蹙S《畫》。
    22、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蹙S《青溪》。
    23、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蹙S《送沈子歸江東》。
    24、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王維《歸嵩山作》。
    25、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蹙S《送別》。
    26、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27、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蹙S《送沈子歸江東》。
    28、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yè)》。
    29、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30、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31、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蹙S《田園樂七首·其五》。
    32、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33、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蹙S《辛夷塢》。
    34、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蹙S《新晴野望》。
    35、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蹙S《山中》。
    36、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
    3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8、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蹙S《鹿柴》。
    39、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蹙S《送梓州李使君》。
    40、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41、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蹙S《少年行四首》。
    42、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蹙S《觀獵》。
    43、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蹙S《觀獵》。
    44、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蹙S《秋夜曲》。
    45、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蹙S《伊州歌》。
    46、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蹙S《少年行四首》。
    47、朝仍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蹙S《西施詠》。
    4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蹙S《山居秋暝》。
    49、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
    5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渭城曲》。
    51、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蹙S《終南山》。
    52、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王維《觀獵》。
    53、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酬張少府》。
    54、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蹙S《積雨輞川莊作》。
    55、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蹙S《過香積寺》。
    5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蹙S《漢江臨泛》。
    57、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蹙S《積雨輞川莊作》。
    58、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59、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蹙S《竹里館》。
    60、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蹙S《終南山》。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三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是王維為友人所寫的借詠物來抒情的詩作。首句介紹了紅豆的產(chǎn)地,那里也是友人的所在之地,暗含著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語言單純,卻極富想象力。然后又以設問的形式,蘊意深遠,相思濃厚。第三句,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囑咐有人勿相忘,其實卻是在暗示各自珍重,以及詩人對友人的深深惦念之情。而且以采擷植物來寄托相思之意是比較常用的手法。最后一句,點名了紅豆的相思之意,且用一個“最”字將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這首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來修飾,語言頗為樸實,但其懷思飽滿,韻律柔美,語句婉轉而多情,是難得的作品。
    王維的字是摩詰,摩詰“摩”的意思是臟的意思,而“詰”的意思則是勻稱,也就是無垢的意思。所以摩詰為凈名、無垢塵,也就是純凈,沒有污染的意思。
    說到王維的字就不得不提維摩詰這個佛陀的俗家弟子。維摩詰雖然身處塵世,但是卻精通佛理,修為極高。有一次,他生病在家,佛陀知道維摩詰不是真的生病,便派有第一智慧之稱的文殊菩薩前去探望。維摩詰見到文殊菩薩之后就與文殊菩薩大談佛理,義理深奧。在此之后,文殊菩薩和其他人對維摩詰就更加地尊敬了。
    王維以“摩詰”為字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對維摩詰的敬仰之心,以及不斷向維摩詰學習的志向。
    王維取摩詰為字除了是向維摩詰不斷靠近外,也是證明了王維心中對佛的虔誠。王維有一個綽號,世人稱之為“詩佛”。王維早年就信佛,在晚年受到政治打擊后就以佛為心靈寄托了。他的名和字都與佛教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佛理已經(jīng)深深地影響了王維的思想和生活。在王維的詩中,都蘊含著佛教的哲理和禪意。
    王維的字是摩詰,為無垢純凈之意。王維的字與佛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他是虔誠的佛教徒。
    王維的詩在中國的詩壇中有著極深的影響力,而他的詩大多數(shù)主要描寫的都是山水田園的生活。他尤其善于在描寫自然的美景之時,將他的閑情逸致融入進去,使兩者達到完美地結合。
    王維的山水詩的特點就是篇幅短小,一篇山水詩有時只有二十多字,語言簡潔而優(yōu)美,雖然用詞簡樸但是感情濃郁。另外,其音節(jié)也比較舒緩,與詩人所表達的清幽的自然景色以及悠閑的生活、心情是相一致的。
    王維在山水詩上所形成的成就,與當時動蕩的政局有著莫大的關系。王維成名于少年之時,詩、畫、樂,無所不精,因此王維總是心懷天下,總想著要建功立業(yè)。但是皇帝昏聵,奸臣當?shù)?,致使朝堂昏暗。特別是在歷經(jīng)了安史之亂后,王維大受打擊。至此后,王維日漸消沉,專心于悟道禮佛,佛理與山水就成為了他的精神寄托。而他在心緒上的轉變,最先反映在他的詩作之上。所以,世人推崇王維的山水詩,固然是因為其高超的詩作技巧,但其中蘊含的消極思想與閑情逸致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王維的山水詩中有不少的名句流傳于世,他的山水詩在詩壇中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四
    《相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創(chuàng)作的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絕。此詩寫相思之情,卻全篇不離紅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關合相思之情。首句寫紅豆產(chǎn)地;次句以“發(fā)幾枝”一問,語極樸實,而又極富形象性,設問自然,則暗逗情懷;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點明其相思屬性,且用一“最”字推達極致,則“多采擷”的'理由自見,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全詩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語淺而情深,相傳當時即為人譜曲傳唱,流行江南。
    作品原文。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五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執(zhí)政,擢為右拾遺,次年遷監(jiān)察御史,后奉命出塞,為涼州河西節(jié)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隱居。安史之亂被捕后被迫出任偽職,戰(zhàn)亂平息后下獄。因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fā)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后兼遷中書舍人,終尚書右丞。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jù)《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shù)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jīng)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贝藭r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王維,盛唐時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李白因其詩超拔出塵,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而被稱為“詩仙”;杜甫詩沉郁頓挫,以現(xiàn)實主義手法感時傷懷,憂國憂民,有圣賢之風,後人尊其為“詩圣”;王維在中國詩歌史上贏得了“詩佛”稱號,顯而易見,其詩歌創(chuàng)作跟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苑咸在《酬王維》中稱王維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焙鷳搿对娝挕分幸舱f“太白五言絕,自是天仙口語,右丞卻入禪宗。”王維把禪學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在他筆下出現(xiàn)的常是清凈淡遠的山水田園,空寂幽靜的禪宗意境。
    佛教在東漢末年自印度傳入中土。為了能在中土扎根并生長繁衍下去,佛教與中國固有的儒丶道等傳統(tǒng)文化雜交融合,在南朝時期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禪宗。由於中國是詩歌的國度,禪宗從一開始就染上了神秘的詩意色彩,和詩學結下不解之緣,并對中國詩學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它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古典詩歌簡淡含蓄的基本藝術風范,深化了中國古典詩歌抒情寫意的民族特徵,并開拓了中國山水詩的意境,造就了眾多禪意山水詩人。王維便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一位。
    王維的信仰佛教,跟他的家庭有很大關系。王維生長在一個佛教氣氛很濃的家庭,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其母的薰陶下,王維年輕時即信奉佛教,但儒家的仁政學說,和積極用世精神仍在其思想上占據(jù)主導地位。
    然而在歷經(jīng)一系列政治上的失意與挫折後,佛禪理念在他的信仰中,終於占據(jù)了支配地位,以至篤志奉佛,在禪誦中尋找寄托,在大自然中獲得解脫。王維以禪誦和游樂山水來擺脫惡濁的政治,排遣內心的郁悶,保持心靈的澄靜,又以澄凈的心靈去體悟自然,在對自然的吟詠中,表達對禪理的深切體會。
    一丶禪理入詩,不著痕跡。
    王維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在這些以山水田園風物為描寫物件的作品里,寓含著禪理丶禪趣丶禪悅。與一般的枯燥晦澀的佛偈不同的是,詩人把禪學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從生動具體的形象畫面里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傾向,創(chuàng)造了一個詩情畫意,與禪理融為一體的藝術境界。
    讀者可從詩人所描繪的山水田園自然美景中,去獲得審美的愉悅;另一方面,又因其寓含有禪理禪趣,讀者亦可結合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丶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進一步去探究詩中禪的幽趣玄理,引發(fā)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層思考。
    要做到詩禪融為一體,了然無痕,詩人不僅要在佛禪方面有比較高深的造詣,更要讓禪意理趣滲透到自己思想深處,成為一種無意識的存在,才能在詩作中毫無功利性地丶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來。而王維正是此道高手,表面上看他在詩里似乎只是在游山玩水丶聽松看云,不涉絲毫寺廟經(jīng)書,靜下心來才發(fā)覺,詩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傳來佛語梵音。
    禪宗有“任性”丶“無住”的思想。“任性”即不矯情;“無住”,對一切境遇不生悲喜憂樂之情,不粘不著,不“住”於心?!读鎵?jīng)》云:“我此法門以無住為本。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利欺爭之時,并將為空。”王維將這種隨緣任運的思想不經(jīng)意地表現(xiàn)在一些山水詩中。如《終南別業(yè)》寫隱居終南山期間悠然自得地情懷,極盡詩人淡泊清閑丶隨遇而安丶無往不適的意致,蘊含著耐人尋味的禪意理趣: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純以無所用心取勝,將自己領悟到的禪理與欣賞自然結合在一起。
    趙殿成注道:“觀其詩,知其蟬蛻塵埃之中,浮游萬物之表也?!痹娙藬[脫了一切塵累,泯滅了一切俗念,興致一來,即獨自出游,漫無目的,隨意而行,有水看水,有云看云,即遇山林野老,照樣與之談笑。此詩從頷聯(lián)起透出濃濃的禪意,“興來”就獨自出游,任其自然,其中的快樂并不需要向別人宣揚,自己明白就行。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就游玩來講,一般游人走到這里可能會意興闌珊丶郁郁不樂,那樣的話就沒有禪家“任性”丶“無住”的蹤影了。而王維呢?要動即動,要停即停,要行即行,要止即止,一切都任心自在,隨順自然,獨自超脫,不為物拘。既然行到溪源頭,那就坐下,仰看輕云出岫,一樣享受清靜幽寂的山林野趣。
    “行到水窮處”,似乎已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卻沒想到“坐看云起時”,一下子豁然開朗,直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個全新的境界脫穎而出。自然界水丶云的變化象徵著人生窮通之理,而詩人能安然地欣賞它的變化而無動於衷,則表明了他對身外世界無牽無掛的超然出塵的人生態(tài)度和寧靜的心緒,傳達出隨遇而安的自然和諧之境,深得物我兩忘的禪趣。
    徐增在《說唐詩》中評這首詩說:“行到水窮處,去不得處,我亦便止,倘有云起,我便坐而看云起。坐久當還,偶值林叟,便與談論山間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則不能以定還期矣。於佛法看來,總是個無我,行無所事。行到事大死,坐起是得活,偶然是任運,此真好道人行履,謂之好道不虛也。”
    王維在這首詩中所表達的對一切外境之物不生執(zhí)著取舍之意,無所依礙,泛若不系之舟,正是禪宗核心?!督K南別業(yè)》融入了禪趣,而這首《孟城坳》則是包蘊了禪理:
    新家孟城口,
    古木余衰柳。
    來者復為誰?
    空悲昔人有。
    這是《輞川集》中的第一首。此時詩人移居孟城口新宅不久,他驟然想到了別墅主人的新舊更換。這一份產(chǎn)業(yè)先前曾為宋之問所有,想必亭臺池柳,繁華一時。待得轉賣到王維手里,面對著新主人的莊園已非昔日舊貌,雖有殘剩下來的衰柳可供記別,物之故主今又何在呢?是以世上一切緣生群品,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頹泯滅,沒有任何東西具有恒常的意義。
    古木衰柳的疏落之景,與人生無常的深長慨嘆,融為一體。而下半首“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兩句,則用觀察過去所得到的經(jīng)驗來推斷未來,轉入對其自身命運的沉思。想想雖然現(xiàn)在自己做了輞川別業(yè)的新主,宅第田園山水均為己有,然而人生苦短,幾十年光陰轉瞬即逝,到頭來別業(yè)又將歸屬他人,且不知這後來者又會是誰。
    正如清代徐增所評:“後之視今,亦猶吾之視昔,空悲昔人所有而已。”
    詩人站在現(xiàn)今立足點上感念往事,撫今追昔,從過去丶現(xiàn)在丶未來三個層面上,說命塵世歷經(jīng)滄桑之變,勝景難常,萬事俱空。綜貫這幾層意思,講的正是佛教“諸行無常”的法理。王維依其實際經(jīng)遇托興詠懷,將自己信解的宗教義理,巧妙地灌輸入這首小詩里面,達成了情丶理與景物三者交叉互融的效果。
    二丶虛實一理,象中寓理。
    比較中西方兩種繪畫藝術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西方油畫注重寫實,嚴謹客觀;而中國的水墨畫側重神韻,意在筆先。一為形似,一為神思。雖然中國畫不能像油畫那樣客觀真實地描繪景物的形色狀貌,但所繪虛實結合,形神兼?zhèn)?,因而具有油畫所不具備的神韻和氣象?BR>    虛與實是對立而統(tǒng)一的一對美學范疇。在文藝作品中,所謂虛,是指通過聯(lián)想或想像對審美形象所作的間接性的藝術描寫;所謂實,是指對審美形象所進行的具體的直接性的藝術描寫。在中國山水畫中,除了落筆之處的實繪外,往往留有許多空白,用以表現(xiàn)水面丶云霧丶天空等,或者什麼也不表現(xiàn),僅僅是為了在視覺上突出畫面中心內容,所謂“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保沃毓狻懂嬭b》)。
    藝術的語言是相通的。詩與畫在表現(xiàn)藝術上有共通之處,畫理往往可用於詩理。就山水詩而言,實寫可以描繪物的形態(tài),虛寫則有助於傳達出物的神韻。實以引虛,虛中孕實,能使欣賞者回味無窮。好的作品,總是直接性與間接性的統(tǒng)一,虛與實丶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兼為詩人和畫家兩大身份的王維,歷來被推許為“詩中有畫”丶“畫中有詩”的高手。王維詩南宗山水畫之祖,開創(chuàng)了“意在筆先”的寫意派畫風,體現(xiàn)了先神後形的法則,而他的山水詩同樣具有寫意畫的藝術效果。
    《輞川集》中的二十首絕句,活脫脫就是二十禎寫意山水小品。詩人善從情景交融入手構思,略去景物的次要部分,突出其主要特徵和最動人處,力求寫出輞川山水的精神丶氣象及其豐富的個性色彩,表現(xiàn)自己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自然,也融入了詩人所追求的禪意。來看《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山中,澗戶丶芙蓉花,眼前能看到的似乎就是這些東西,其他地方均為空白。就詩的審美層面看,詩人以極其平淡的筆調,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幽獨世界,在絕無人跡的山澗旁,火紅的芙蓉花默默地開放,又默默地凋落。
    這里一方面可以將芙蓉花的孤高,看作詩人追求超塵脫俗之精神境界的象徵,表達了詩人對此超塵脫俗的丶精神境界的陶醉與贊頌;另一方面,這里也借花開花落的“象”,寄寓了佛家“無我”的禪理。
    這生長在靜寂無人之山澗的芙蓉花,其存在完全依循著自然的律動,花開花落,生生死死,都順應著自然的本性,既沒有綻放的歡樂,也沒有凋謝的悲哀。絢麗之極,終歸平淡。這正是禪家所贊譽的“亦空亦有,色空一如”的境界。
    王維往往善於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寄情於物,達到物我交融,情景合一,
    借寫景以寫情,虛中蘊實,象中寓理,從而描繪出雖虛幻卻又逼真的意境,表達出不同的感受。如《山居秋暝》中,“空山”二字既描繪了秋雨初霽丶夜靜山空的實景,又點明了詩人此時寧靜閑適,恬淡自如的心境。頸聯(lián)實寫竹喧丶蓮動,間接卻描繪了人的活動,從字面上看,是見物不見人,但實實在在又有人在活動著。這樣描寫,令人有更多的想像馀地,無形之中擴展了詩的內涵。
    此外又如借明月之象表心之澄澈,借白云之象表心之閑淡,借柴扉之象表心之隱逸,借鐘聲之象表心之清靜,借林之象表心之空寂……虛實相生的意境,隱約迷離的感情,給王維的詩抹上了一層禪的色彩。
    三丶“空丶閑丶靜”的禪境與詩境美。
    王維山水詩中所蘊含的禪意,集中地體現(xiàn)為閑靜空寂的境界。這不難理解,空寂地境界是禪宗所追求的一種“樂境”。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最好的去處自然是絕無人間煙火的山水之間,借助寂靜清幽的山林來摒心絕慮,忘卻塵世紛擾,從而進入空寂的禪境。在這里,“閑靜空寂”既是禪境的寫照,也是自然山水的寫照。王維以“澄凈”的心境觀照空山寂林,進入除塵凈慮的“寂靜界”,直覺體驗山林之樂。仍以《山居秋暝》為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是“空”的,雨是“新”的,既“靜”且“凈”,雨後空山清湛靜謐,晚景宜人。皎潔的月光朗照松林,樹影斑駁,姍姍可愛。林中一股清泉,漫過山石流淌,發(fā)出淙淙的悅耳之聲,以聲襯靜,更烘托出山林的閑靜。幽靜的世界中傳出一點枝葉的窸窣碎響,目光到處,原來是洗衣浣紗的少女歸來了;山澗中有荷花涌動,因為沿水而下的漁舟推動了視覺丶聽覺丶感覺器官,并加以綜合運用,出色地描繪了一幅色彩絢爛而又幽雅靜謐的雨後秋山圖。尾聯(lián)的“隨意春芳歇”,正是“無念”丶“無作意”丶於此無所住心的生動寫照。
    

轉載自 XuefEN.cOm.cN
    王維喜用“空”丶“閑”丶“靜”等字樣。“空”,并非指空無一物,而是詩人以虛靜的心境觀照山林時,所獲得的那種空明潔凈的總體印象,是“心靜如空”時的一種空靈清靜的審美體驗?!伴e”并不是指無所事事,而是詩人隨遇而安丶淡泊于名利的心情的生動寫照?!办o”也不是死寂無聲,靜中有動,靜中有聲,是禪宗推舉的般若靜觀。王維有眾多詩句描寫了這種閑靜空寂的境界。這里再舉兩首: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鹿柴》)。
    前一首《鳥鳴澗》,詩中雖是有動有聲,然而絕非噪鬧,恰是一種空丶靜之境,以動態(tài)托靜態(tài)?!叭碎e”丶“夜靜”丶“花落”丶“山空”,是心境亦是處境,在空曠寧靜之中,明月乍出,有光而無聲,卻“驚”動了山鳥,雖著一“驚”字,依然是靜的延伸。桂花輕輕飛落,山鳥啼鳴宛轉,更顯出春澗的幽深。這是靈動的靜氛,傳出了不著一物的空靜心境,這也是宇宙精靈恒在狀態(tài)的通然了悟,明月千古復萬古,山鳥“時鳴春澗中”,亙古與時下打成一片,高妙的銜接組合,令人深深地感覺到“見心”丶“見性”的玄冥禪意。
    第二首是《輞川集》中的《鹿柴》,所寫的完全是一種空明寂靜的意境:
    空山里靜寂無人,只能聽到人語的回響,那回響仿佛來自天邊。林深幽暗,一抹殘陽透過密林照在青苔上,這點亮色使深林與青苔的幽暗愈發(fā)深重,更襯托出空山的寂靜之深。這正是王維所追求的那種遠離塵囂,空而又寂的境界。
    動靜相形,喧寂相襯,這就是詩人從禪宗那里借鑒來的藝術辯證法。同時,這也是宴坐靜觀的禪所必然帶來的藝術思維方式,“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澄凈之心映照著大千世界的動靜喧寂。
    禪境是一種獨特的美。這種美就如同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驀然見到的“那人”,猶如迦葉尊者在靈山會上心有妙悟時的破顏一笑。這時,詩的意境實際上是表現(xiàn)為禪境。中國古典美學認為意境的高處,即是進入了不可思議的禪境。
    禪宗的悟道,忘卻心機,忘卻物我的境界,與意境的心物合一,物我神游是統(tǒng)一的。王維詩作的魅力所致,相當程度上在於不僅創(chuàng)造了意境,并且變化為禪境。正是由於王維得之於禪宗的影響,并將意境統(tǒng)一於禪境,從而在詩歌藝術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局面。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香菱學詩一事對王維詩作倍加推崇。事實上,早在唐代,人們便已將王維與李白丶杜甫并舉,認為他們分別代表著佛丶道丶儒三家風格。
    的確,禪宗思想陶冶了王維的精神生活,也對他的藝術思維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王維詩作的那種“澄澈精致”丶“深厚閑雅”的藝術特色正得力於他的禪學修養(yǎng)。他將深奧晦澀的禪意佛理巧妙地丶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山水詩中,并通過寓虛於實的手法將所感之情寄於所見之景中,借山水意象表現(xiàn)內心。禪境與詩境在他的筆下達到了美學層次上的統(tǒng)一。
    王維的詩歌藝術成就深深地影響了其身後眾多的習禪詩人,詩佛之稱,王維當之無愧!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譯文。
    新豐美酒一斗價值十千錢,出沒五陵的游俠多是少年。
    相逢時意氣投合為君痛飲,駿馬就拴在酒樓下垂柳邊。
    才從軍便作漢朝的羽林郎,一開始就隨將軍鏖戰(zhàn)漁陽。
    誰知道不能去邊關的痛苦,縱然戰(zhàn)死還留下俠骨芬芳。
    一個人就能拉開兩張雕弓,敵騎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從容調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敵酋無法逃生。
    朝廷君臣慶功大宴方告終,高高坐在云臺上談論戰(zhàn)功。
    天子親臨殿欄賜予列侯印,將軍佩著印綬走出明光宮。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七
    3、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蹙S《過香積寺》。
    4、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蹙S《歸嵩山作》。
    5、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蹙S《畫》。
    6、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蹙S《過香積寺》。
    7、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蹙S《觀獵》。
    8、想君行縣日,其出從如云?!蹙S《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蹙S《使至塞上》。
    10、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蹙S《渭川田家》。
    11、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蹙S《送別》。
    12、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蹙S《山居即事》。
    13、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蹙S《田園樂七首·其四》。
    14、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蹙S《送康太守》。
    15、地迥古城蕪,月明寒潮廣?!蹙S《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16、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蹙S《鳥鳴澗》。
    17、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18、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蹙S《積雨輞川莊作》。
    19、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維《終南別業(yè)》。
    20、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21、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蹙S《春中田園作》。
    2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蹙S《山居秋暝》。
    23、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蹙S《送沈子歸江東》。
    24、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蹙S《田園樂七首·其三》。
    25、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蹙S《積雨輞川莊作》。
    26、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蹙S《鳥鳴澗》。
    27、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王維《歸嵩山作》。
    2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泛》。
    29、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蹙S《竹里館》。
    30、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王維《少年行四首》。
    31、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蹙S《渭川田家》。
    32、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蹙S《送梓州李使君》。
    33、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蹙S《送別》。
    34、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蹙S《田園樂七首·其五》。
    35、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蹙S《終南別業(yè)》。
    36、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蹙S《終南別業(yè)》。
    37、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38、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蹙S《觀獵》。
    39、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維《青溪》。
    40、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41、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蹙S《田園樂七首·其五》。
    42、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蹙S《鹿柴》。
    43、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蹙S《終南山》。
    44、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蹙S《田園樂七首·其六》。
    45、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6、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47、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蹙S《終南山》。
    48、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蹙S《歸嵩山作》。
    49、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蹙S《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50、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蹙S《新晴野望》。
    51、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蹙S《觀獵》。
    52、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蹙S《送梓州李使君》。
    53、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王維《終南山》。
    54、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蹙S《雜詩三首》。
    55、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56、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yè)》。
    57、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蹙S《田園樂七首·其四》。
    58、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蹙S《漢江臨泛》。
    59、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蹙S《待儲光羲不至》。
    60、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61、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
    62、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蹙S《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63、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蹙S《積雨輞川莊作》。
    6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八
    3、錦石照碧山,兩邊白鷺鷥。唐;李白《涇川送族弟錞》。
    4、白鷺煙分光的的,微漣風定翠湉湉。唐;杜牧《懷鐘陵舊游四首》。
    5、白鷺雙飛去,黃花數(shù)點新。元;曹文晦《九月一日清溪道中》。
    6、閑出黃金勒,前飛白鷺鶿。唐;李洞《感知上刑部鄭侍郎》。
    7、莫恨幽情無與共,一雙白鷺導吾前。南宋;陸游《湖上》。
    8、浩歌不恨無人和,但惜驚飛白鷺群。南宋;陸游《攜一尊尋春湖上》。
    9、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唐;李白《白鳩辭》。
    10、卻羨沙頭雙白鷺,潛隨明月過匡君。清;趙執(zhí)信《望匡廬不可見》。
    11、風斷黃龍府,云移白鷺洲。宋;陳與義《感事》。
    12、高臺聊望清秋色,片水堪留白鷺鷥。唐;賈島《投元郎中》。
    13、徑往枯葭蒲,白鷺爭相先。南宋;姜夔《昔游詩其八》。
    15、白鷺同孤潔,清波共渺茫。唐;鄭谷《寄前水部賈員外嵩》。
    16、近人白鷺麾方去,隔岸青山喚不譍。宋;章甫《湖上吟》。
    18、下有一白鷺,日斜翹石磯。唐;吳融《溪邊》。
    20、獨媚青春柳,宜看白鷺濤。唐;陳昌言《白日麗江皋》。
    21、白鷺前身真釣叟,青山今日是詩人。宋;白玉蟾《舟中晚眺二首》。
    22、白鷺立清灘,與我俱得意。南宋;陸游《秋興》。
    23、白鷺沙洲晚,青龍水寺寒。唐;皎然《送關小師還金陵》。
    24、野樓疑海氣,白鷺似江濤。唐;駱賓王《蓬萊鎮(zhèn)》。
    25、晴山傍舟楫,白鷺驚絲桐。唐;李頎《與諸公游濟瀆泛舟》。
    26、白鷺夸瘦捷,插腳還欹傾。宋;蘇軾《新灘》。
    27、水淺魚稀白鷺饑,勞心瞪目待魚時。唐;白居易《池上寓興二絕》。
    28、丹楓偷落風無覺,白鷺微行魚不知。宋;白玉蟾《江口有懷二首》。
    29、應嫌白鷺無仙骨,長伴漁翁宿葦洲。唐;鄭谷《鶴》。
    30、莞然成獨笑,白鷺起滄洲。元;段成己《臨江仙暮秋感興》。
    31、莫須驚白鷺,為伴宿清溪。唐;杜甫《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
    32、鴛鴦浮弄嬋娟影,白鷺窺魚凝不知。北宋;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33、醉歌驚白鷺,半夜起沙灘。唐;李白《送殷淑三首》。
    34、昔泝黃牛峽,以往白鷺洲。南宋;陸游《王成之給事挽歌辭》。
    35、西望白鷺洲,蘆花似朝霜。唐;李白《洗腳亭》。
    36、說與門前白鷺群,也宜從此斷知聞。宋;唐庚《白鷺》。
    37、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38、青楓獨映搖前浦,白鷺閑飛過遠村。唐;李嘉祐《送朱中舍游江東》。
    39、寒光欲漲紅螺面,爛醉從歌白鷺巾。北宋;黃庭堅《次韻伯氏謝安石塘蓮花酒》。
    40、中宵把火行人發(fā),驚起雙棲白鷺鷥。唐;白居易《箬峴東池》。
    41、歸巷烏衣秋縹緲,點州白鷺雪分明。宋;艾可叔《金陵晚眺》。
    42、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43、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44、安得身為雙白鷺,飛上灘頭卻飛去。南宋;陸游《過筰橋道中龍祠小留》。
    45、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唐;盧照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46、山公取醉不關我,為愛尊前白鷺鶿。唐;皎然《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
    48、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鷺長在汀洲宿。唐;靈澈《聽鶯歌》。
    49、晚晴一賦畫不成,枉著風標夸白鷺。元;元好問《泛舟大明湖》。
    50、衣冠白鷺下,帟幕翠云長。唐;李隆基《千秋節(jié)宴》。
    51、怪生白鷺飛無數(shù),水落灘生易取魚。南宋;陸游《北園雜詠》。
    52、洲前白鷺幾時飛?芳草王孫歸未歸?出自清;余懷《白鷺洲》。
    53、梳風白鷺起,拂水彩鴛翔。唐;李德?!稇浧饺s詠;憶春雨》。
    54、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唐;李白《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55、幽云澹徘徊,白鷺飛左右。唐;李頎《裴尹東溪別業(yè)》。
    56、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唐;王建《戴勝詞》。
    57、青山隔岸迎人去,白鷺沖煙送酒來。宋;陳與義《題水西周三壁二首》。
    58、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宋;虞似良《橫溪堂春曉》。
    59、靜涵青蘋舞藻荇,閑立白鷺浮鴛鴦。南宋;陸游《怡齋》。
    60、余心憐白鷺,潭上日相依。唐;李德裕《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白鷺鶿》。
    61、襞箋嘲白鷺,無意喻梟鸞。唐;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
    62、全家穩(wěn)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南宋;陸游《登賞心亭》。
    63、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唐;杜牧《鶴》。
    64、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唐;李白《白鷺鶿》。
    65、曉驚白鷺聯(lián)翩雪,浪蹙青茭瀲滟煙。唐;陳標《江南行》。
    66、釣渚青鳧沒,村田白鷺翔。唐;盧照鄰《初夏日幽莊》。
    68、稻畦下白鷺,林樾應鳴鳩。北宋;黃庭堅《同錢志仲飯藉田錢孺文官舍》。
    69、白鷺獨飄山面雪,紅蕖全謝鏡心香。唐;劉兼《夢歸故園》。
    70、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杰《湖上》。
    71、花深遠岸黃鶯鬧,雨急春塘白鷺閑。唐;韋莊《題姑蘇凌處士莊》。
    72、綿綿紅蓼水,飏飏白鷺鶿。唐;元稹《和樂天秋題曲江》。
    73、雪迸起白鷺,錦跳驚紅鳣。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
    74、稻秧正青白鷺下,桑椹爛紫黃鸝鳴。南宋;陸游《小憩前平院戲書觸目》。
    75、吹笛驚白鷺,垂竿跳紫鱗。唐;岑參《與鄠縣源少府泛渼陂》。
    76、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宋;蘇舜欽《過蘇州》。
    77、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78、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79、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唐;王維《輞川集;欒家瀨》。
    80、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81、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明;楊慎《出郊》。
    82、亦有疏豁處,白鷺下綠疇。南宋;陸游《憶云門諸寺》。
    83、悠悠興廢不關心,惟有沙洲雙白鷺。宋;辛棄疾《玉樓春》。
    8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85、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唐;白居易《白鷺》。
    86、短蓑不怕雨,白鷺相爭飛。唐;孟郊《送淡公》。
    87、縣門斜掩無人吏,看畫雙飛白鷺鷥。唐;王建《長安縣后亭看畫》。
    88、二子有如雙白鷺,隔江相照雪衣明。宋;蘇軾《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仲》。
    89、入眼青山看不厭,傍船白鷺自相親。金;劉著《月夜泛舟》。
    90、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91、白鷺寒更浴,孤云晴未還。唐;崔曙《潁陽東溪懷古》。
    92、白鷺一溪影,桃花何處灣?出自清;屈大均《江皋》。
    9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
    94、莽莽滄波兼宿霧,紛紛白鷺落山陂。宋;陳與義《自黃巖縣舟行入臺州》。
    95、曙色黃金闕,寒聲白鷺潮。唐;顧況《送從兄使新羅》。
    96、輕鷗白鷺定吾友,翠柏幽篁是可人。北宋;黃庭堅《題宗室大年畫二首》。
    97、馮侯天馬壯不羈,韓侯白鷺下清池。北宋;王安石《和劉貢甫燕集之作》。
    98、花間醉任黃鶯語,亭上吟從白鷺窺。唐;韋莊《長年》。
    99、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唐;李嘉祐《句》。
    100、我游東亭不見君,沙上行將白鷺群。唐;李白《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
    101、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父》。
    102、好魚輸獺盡,白鷺鎮(zhèn)長饑。唐;李群玉《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103、磬動青林晚,人驚白鷺飛。唐;劉得仁《晚游慈恩寺》。
    104、白鷺棲脂粉,赪魴躍綺羅。唐;梁锽《觀王美人海圖障子》。
    106、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唐;李白《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107、怪來立刻詩情好,印破青山白鷺飛。唐;韋莊《題吉澗盧拾遺莊》。
    108、白鷺江心立,烏龜水底鉆。元;王哲《南柯子》。
    109、刻成片玉白鷺鷥,欲捉纖鱗心自急。唐;盧仝《白鷺鷥》。
    110、黃鸝并坐交愁濕,白鷺群飛大劇干。唐;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111、鸕鶿密伺魚蝦便,白鷺不禁塵土涴。北宋;黃庭堅《演雅》。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十九
    3、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5、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督K南別業(yè)》。
    6、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畫》。
    8、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督K南別業(yè)》。
    1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
    13、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渡街兴蛣e》。
    14、畫君年少時,如今君已老。今時新識人,知君舊時好。《崔興宗寫真詠》。
    15、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逗唾Z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17、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山中》。
    18、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断嗨肌贰?BR>    19、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20、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蹲镁婆c裴迪》。
    21、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老將行》。
    22、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書事》。
    25、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fā)變垂髫。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秶@白發(fā)》。
    26、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督K南別業(yè)》。
    27、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端汪胛銤撀涞谶€鄉(xiāng)》。
    29、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桃源行》。
    30、不知棟里云,去作人間雨?!遁y川集》。
    32、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
    33、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吨窭镳^》。
    35、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送別》。
    36、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缎烈膲]》。
    37、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少年行》。
    39、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队^獵》。
    40、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肚镆骨?。
    41、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老將行》。
    42、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
    4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
    44、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45、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輞川六言》。
    47、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云,去作人間雨?!遁y川集文杏館》。
    5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53、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云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桃源行》。
    54、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春中田園作》。
    57、積雪滿阡陌。故人不可期?!堆┲袘浝铋贰?BR>    58、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秋夜獨坐》。
    59、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断⒎蛉恕贰?BR>    60、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竹里館》。
    62、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断⒎蛉恕贰?BR>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二十
    王維是唐朝有名的詩人,在他的詩中,縱使只有二十多個字,但是卻能在樸素、簡練的語言之間迸發(fā)出強烈的情感,《相思》就是其中的一首。
    《相思》是王維所作的一首通過詠物而抒發(fā)相思之情的詩。詩人雖然是抒發(fā)相思之情,但卻緊緊圍繞著紅豆來寫。紅豆又名相思格,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一直都是相思的象征,而這里的紅豆則是詩人對友人思念,是一種友人之間最赤誠的感情。所以用紅豆來寫相思,是最符合詩人相思之情的。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是王維為友人所寫的借詠物來抒情的詩作。首句介紹了紅豆的產(chǎn)地,那里也是友人的所在之地,暗含著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語言單純,卻極富想象力。然后又以設問的形式,蘊意深遠,相思濃厚。第三句,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囑咐有人勿相忘,其實卻是在暗示各自珍重,以及詩人對友人的深深惦念之情。而且以采擷植物來寄托相思之意是比較常用的手法。最后一句,點名了紅豆的相思之意,且用一個“最”字將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這首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來修飾,語言頗為樸實,但其懷思飽滿,韻律柔美,語句婉轉而多情,是難得的作品。
    拓展:
    王維字什么。
    王維的字是摩詰,摩詰“摩”的意思是臟的意思,而“詰”的意思則是勻稱,也就是無垢的意思。所以摩詰為凈名、無垢塵,也就是純凈,沒有污染的意思。
    說到王維的字就不得不提維摩詰這個佛陀的俗家弟子。維摩詰雖然身處塵世,但是卻精通佛理,修為極高。有一次,他生病在家,佛陀知道維摩詰不是真的生病,便派有第一智慧之稱的文殊菩薩前去探望。維摩詰見到文殊菩薩之后就與文殊菩薩大談佛理,義理深奧。在此之后,文殊菩薩和其他人對維摩詰就更加地尊敬了。
    王維以“摩詰”為字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對維摩詰的敬仰之心,以及不斷向維摩詰學習的志向。
    王維取摩詰為字除了是向維摩詰不斷靠近外,也是證明了王維心中對佛的虔誠。王維有一個綽號,世人稱之為“詩佛”。王維早年就信佛,在晚年受到政治打擊后就以佛為心靈寄托了。他的名和字都與佛教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佛理已經(jīng)深深地影響了王維的思想和生活。在王維的詩中,都蘊含著佛教的哲理和禪意。
    王維的字是摩詰,為無垢純凈之意。王維的字與佛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他是虔誠的佛教徒。
    王維的山水詩。
    王維的詩在中國的詩壇中有著極深的影響力,而他的詩大多數(shù)主要描寫的都是山水田園的生活。他尤其善于在描寫自然的美景之時,將他的閑情逸致融入進去,使兩者達到完美地結合。
    王維的山水詩的特點就是篇幅短小,一篇山水詩有時只有二十多字,語言簡潔而優(yōu)美,雖然用詞簡樸但是感情濃郁。另外,其音節(jié)也比較舒緩,與詩人所表達的清幽的`自然景色以及悠閑的生活、心情是相一致的。
    王維在山水詩上所形成的成就,與當時動蕩的政局有著莫大的關系。王維成名于少年之時,詩、畫、樂,無所不精,因此王維總是心懷天下,總想著要建功立業(yè)。但是皇帝昏聵,奸臣當?shù)?,致使朝堂昏暗。特別是在歷經(jīng)了安史之亂后,王維大受打擊。至此后,王維日漸消沉,專心于悟道禮佛,佛理與山水就成為了他的精神寄托。而他在心緒上的轉變,最先反映在他的詩作之上。所以,世人推崇王維的山水詩,固然是因為其高超的詩作技巧,但其中蘊含的消極思想與閑情逸致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王維的山水詩中有不少的名句流傳于世,他的山水詩在詩壇中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二十一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注釋:
    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qū)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2、采擷:采摘。
    3、相思:想念。
    參考翻譯:
    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芍^絕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絕句名篇經(jīng)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shù)甚多。王維《相思》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jù)說天寶之亂后,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jīng)常為人演唱它,聽者無不動容。
    紅豆產(chǎn)于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唐詩中常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愛范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蘇李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即著例。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南國”(南方)既是紅豆產(chǎn)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來發(fā)幾枝”輕聲一問,承得自然,寄語設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fā)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于情味的事物來寄托情思。“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對于梅樹的記憶,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鄉(xiāng)情。同樣,這里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征。這樣寫來,便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緊接著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擷植物來寄托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如漢代古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即著例?!霸妇嗖蓴X”似乎是說:“看見紅豆,想起我的一切吧?!卑凳具h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里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于言外。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宋人編《萬首唐人絕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襯離情之苦,因相思轉怕相思,當然也是某種境況下的人情狀態(tài)。用“多”字則表現(xiàn)了一種熱情飽滿、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調。此詩情高意真而不傷纖巧,與“多”字關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點題,“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相思之情,有雙關的妙用?!按宋镒钕嗨肌本拖笳f: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叫人忘不了呢。這是補充解釋何以“愿君多采擷”的理由。而讀者從話中可以體味到更多的東西。詩人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一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語中的含蘊。
    全詩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話兒不離紅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它“一氣呵成,亦須一氣讀下”,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無華,自然入妙。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二十二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寄河上段十六》。
    與君相見即相親,聞道君家在孟津。
    為見行舟試借問,客中時有洛陽人。
    3、《寄荊州張丞相》。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nóng)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4、《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5、《春日上方即事》。
    好讀高僧傳,時看辟谷方。
    鳩形將刻仗,龜殼用支床。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鳥藏。
    北窗桃李下,閑坐但焚香。
    6、《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7、《春日直門下省早朝》。
    騎省直明光,雞鳴謁建章。
    遙聞侍中佩,識令君香。
    玉漏隨銅史,天書拜夕郎。
    旌旗映閶闔,歌吹滿昭陽。
    官舍梅初紫,宮門柳欲黃。
    愿將遲日意,同與圣恩長。
    8、《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夜靜群動息。時聞隔林犬。
    卻憶山中時。人家澗西遠。
    9、《春園即事》。
    宿雨乘輕屐,春寒著弊袍。
    開畦分白水,間柳發(fā)紅桃。
    草際成棋局,林端舉桔槔。
    還持鹿皮幾,日暮隱蓬蒿。
    10、《春中田園作》。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11、《從軍行》。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應)馬嘶亂。
    爭渡金(一作黃)河水。
    12、《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教》。
    楊子談經(jīng)所,淮王載酒過。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
    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笙歌。
    13、《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教》。
    座客香貂滿,宮娃綺幔張。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
    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
    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14、《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城隅一分手,幾日還相見。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15、《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促織鳴已急,輕衣行向重。
    寒燈坐高館,秋雨聞疏鐘。
    白法調狂象,玄言問老龍。
    何人顧蓬徑,空愧求羊蹤。
    16、《李》。
    君子盈天階,小人甘自免。
    方隨煉金客,林上家絕t。
    背嶺花未開,入云樹深淺。
    清晝猶自眠,山鳥時一囀。
    17、《李陵詠》。
    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
    結發(fā)有奇策,少年成壯士。
    長驅塞上兒,深入單于壘。
    旌旗列相向,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戰(zhàn)聲煙塵里。
    將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
    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
    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
    18、《涼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戶,邊村少四鄰。
    婆娑依里社,簫鼓賽田神。
    灑酒澆芻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紛屢舞,羅襪自生塵。
    19、《涼州賽神》。
    涼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頭望虜塵。
    健兒擊鼓吹羌笛,共賽城東越騎神。
    20、《林園即事寄舍弟》。
    寓目一蕭散,銷憂冀俄頃。
    青草肅澄陂,白云移翠嶺。
    后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
    松含風里聲,花對池中影。
    地多齊后瘧,人帶荊州癭。
    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絕,發(fā)亂不能整。
    青簟日何長,閑門晝方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二十三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鎏帲和蹙S《渭城曲》。
    4)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鎏帲和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出處:王維《相思》。
    6)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出處:王維《山居秋暝》。
    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鎏帲和蹙S《山居秋暝》。
    8)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處: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9)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出處:王維《鳥鳴澗》。
    10)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鎏帲和蹙S《雜詩三首其二》。
    11)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鎏帲和蹙S《山居秋暝》。
    1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鎏帲和蹙S《觀獵》。
    13)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鎏帲和蹙S《畫》。
    14)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鎏帲和蹙S《鹿柴》。
    15)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鎏帲和蹙S《田園樂七首其六》。
    16)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鎏帲和蹙S《使至塞上》。
    17)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鎏帲和蹙S《渭城曲》。
    18)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出處:王維《相思》。
    19)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出處:王維《竹里館》。
    20)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出處:王維《竹里館》。
    21)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鎏帲和蹙S《送元二使安西》。
    2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鎏帲和蹙S《山居秋暝》。
    23)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鎏帲和蹙S《送梓州李使君》。
    24)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出處:王維《送別》。
    25)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鎏帲和蹙S《雜詩三首》。
    26)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出處: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五》。
    27)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出處: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28)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鎏帲和蹙S《田園樂七首其六》。
    29)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出處:王維《辛夷塢》。
    30)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出處:王維《田園樂七首其五》。
    31)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鎏帲和蹙S《山中》。
    33)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鎏帲和蹙S《少年行四首》。
    34)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鎏帲和蹙S《山中》。
    35)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鎏帲和蹙S《鳥鳴澗》。
    36)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鎏帲和蹙S《畫》。
    白鷺王維的詩句篇二十四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宋]辛棄疾。
    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任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
    [宋]洪適。
    漠漠水田飛白鷺。夏木陰陰,巧囀黃鸝語。金匱詩人新得句。江山應道來何暮。好向金門聯(lián)步武。何事雙旌,卻為丹丘駐。瓊斝十分須一舉。看看紫詔催歸去。
    [宋]徐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浮云萬里煙波客,惟有滄浪孺子知。
    [清]朱彝尊。
    白鷺飛邊舟一個,縈回幾曲方洲。
    晚涼重過曝衣樓。
    [宋]吳文英。
    煙空白鷺。乍飛下、似呼行人相語。細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認片帆來去。萬頃素云遮斷,十二紅簾鉤處。黯愁遠,向虹腰,時送斜陽凝佇。輕許。孤夢到,海上璣宮,玉冷深窗戶。遙指人間,隔江煙火,漠漠水葓搖暮。看葺斷磯殘釣,替卻珠歌雪舞。吟未了,去匆匆,清曉一闌煙雨。
    [唐]李白。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
    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
    [唐]顧非熊。
    朝客高清愛水禽,綠波雙鷺在園林。立當風里絲搖急,
    步繞池邊字印深。刷羽競生堪畫勢,依泉各有取魚心。
    [唐]雍陶。
    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立當青草人先見,
    行榜白蓮魚未知。一足獨拳寒雨里,數(shù)聲相叫早秋時。
    [元]王哲。
    白鷺江心立,烏龜水底鉆。紅雞悲翠竹間攢。四件將來,鍋內練成丹。五味調和美,重樓信任餐。充盈六腑得寧康。養(yǎng)就真神,跳躍入仙壇。
    11。
    [唐]劉長卿。
    亭亭常獨立,川上時延頸。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
    幽姿閑自媚,逸翮思一騁。如有長風吹,青云在俄頃。
    [唐]李德裕。
    余心憐白鷺,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風似雪飛。
    碧沙常獨立,清景自忘歸。所樂惟煙水,徘徊戀釣磯。
    [宋]汪炎昶。
    盡角聲中意欲迷,酒蘭客思晚凄凄。
    恍然生我紅塵外,滿眼滄洲白鷺棲。
    [宋]汪炎昶。
    云影天光匝釣磯,氈毳微展雪毛衣。
    不知妙得天然趣,只道驚人意欲飛。
    [宋]汪炎昶。
    遙空幾見落斜行,多在萍汀蓼岸傍。
    認得從身煙雨態(tài),數(shù)聲相伴戛斜陽。
    [唐]陸龜蒙。
    雪然飛下立蒼苔,應伴江鷗拒我來。
    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云媒。
    [宋]蘇轍。
    白鷺洲前水,奔騰亂馬牛。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宋]蘇轍。
    白鷺洲前水,奔騰亂馬牛。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