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教案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合作精神。通過研究不同教案的編寫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
目標。
1、能從自己識字的實際出發(fā),恰當選擇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學會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詞,給“怪、當年、片刻之間、瞥”找到近義詞。
3、能照例句擴寫句子。
4、能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練習中的短文。
教學。
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選擇恰當?shù)姆椒ú樽值?;擴寫句子;找出重點段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用詞的確切性;根據(jù)句子意思確定擴寫什么內容。
教
具
投影片。
教
學
過
程
第1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1題。
1、讀準字音。
2、獨立完成寫詞語。
3、同桌互查。訂正。
4、師根據(jù)巡視的情況作點評。
二、指導完成第2題。
1、自由讀這段話,想:這段話的意思。
2、集體交流。
3、獨立填表。
4、交流表格內容,并說出依據(jù)。
三、指導完成第3題。
1、回顧這一類題該怎么做?
(1)辨析詞語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時間里發(fā)生,出乎意料。)。
(2)讀句子,理解語意。
(3)選詞填空。
(4)再讀句子,看詞義和語義是否吻合。
2、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第2小題,交流反饋。(“可是”表示轉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進一步。)。
3、質疑問難。
四、指導完成第4題。
1、讀題,明要求。
2、找出帶點詞的近義詞。
3、比較哪個更確切。
4、說說給我們的啟示,體會用詞的準確。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第1-4題。
第2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5題。
1、讀題,明要求。
2、學習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選一句口頭練習擴句。
4、交流。
5、小結:擴句的意義。
二、指導完成第6題。
1、回顧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2、自由讀短文。給短文分段,找出重點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大娘讓共產(chǎn)黨員買車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們向小吳投去崇敬的目光。
3、細讀重點段。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去理解。
(1)大娘為什么要問:“誰是共產(chǎn)黨員?”
4、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三、作業(yè):《作業(yè)本》第5題。
教
學
后
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二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5.反饋。
(1)檢查背誦。
(2)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教學第七題。
一.審題。
1.揭示說話的話題,讓學生弄清話題的意思,知道說話時該針對著什么話題說。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圖下的兩個問題。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啟發(fā)學生弄清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2.指導說話。
(1)你長大了想當什么?
(2)你為什么想干這個工作?
(3)聯(lián)系自己,展開想象。
(4)提供句式:我長大了想當,因為()。
我長大了想當(),因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三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背誦。
(2)指名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兒歌。
(2)指名試讀。
教師范讀。
(3)教師結合插圖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區(qū)別4組形近字。
3.讀一讀句子,初步了解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4.熟記成語。
5.讀背《臘梅花》。
6.寫好上下結構的字。
7.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會用幾句連貫的話表達自己的愿望,再練習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練習5。
作業(yè)設計:
課內:填表、組詞、寫字、說話、寫話、讀背。
課外:讀背。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臉”,讓學生讀準字音。
(2)教給學生音序查字法。
a.在“漢語拼音索引”里找到大寫字母l。
b.在l的下面找到音節(jié)lian,看清后面的頁碼。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五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jù)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jù)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lián)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六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
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七
練習四。
擬3課時。
累計。
第8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本單元的生字。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6個詞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養(yǎng)成復習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難點:認識6個詞語,練習把句子說完整。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1、審題。
(1)學生借助拼音讀題目。
(2)講清要求:認識一個新筆畫,按筆順寫字。
2、教師指導,學生描紅。(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學習字詞句。
1、指導觀察圖畫,自讀生字詞。
2、指名認讀“蘋果”一詞注意“ping”是后鼻音。
3、說說蘋果是什麼樣子。
4、指名將蘋果與拼音、詞語用直線連起來。
5、請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與步驟,借助拼音學習詞語。
6、句子訓練。
(1)你愛吃哪些水果,為什麼?
(2)自己試著用“我喜歡吃的水果有——,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實施修改意見。
易錯筆順重點指導。
出示句式指導。
變換內容,拓展練習。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八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九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3頁練習三。
教學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兩位數(shù)減整十數(shù)或一位數(shù)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
復習.
1.口算:。
83―20=76―50=65―30=。
83―3=76―5=65―3=。
先比一比每一組的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再算一算,每一個同學自選一組說說口算過程.
2.導人新課:。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或一位數(shù),今天我們要上一節(jié)練習課,做一組練習。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
(1)按老師教的方法,分別查“?!焙汀巴?。
(2)學生試填表格。
4.反饋。
(1)檢查學生查字典,填表情況。
(2)指出存在的問題,鞏固音序查字法。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出示:己――已。
a.按書寫筆順分別說說兩字的筆畫名稱。
b.說說它們異同。
c.口頭組詞。
3.同步驟學習其他幾組形近字。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一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lián)系課文《學會合。
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二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
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
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三
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同桌同學兩人一組比一比“看誰先到達終點。”老師還應另備幾組題供學生游戲計算。
2.練習三3。下面每題得數(shù)各是幾十多?
(1)先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組題:86―30和37―3。
讓學生討論一下它們的得數(shù)各是幾十多?你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完成剩下的三組題,老師巡視,對估算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集體交流估算結果。
(3)估算完之后可讓學生計算出這8道題的結果,并與估算結果進行比較。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四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
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
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
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
“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
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
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
的鼓舞、激勵)。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五
大聲自由朗讀。
同座位練習背誦。
集體背誦。
第三課時。
第六題。
審題。
揭示話題:
教師對有些同學進行贊美,揭示話題:
學會贊美。
初步體會到贊美的重要性,以及贊美要真誠。
幫助學生明確練習要求。
師生共同表演,學生學會贊美。
分小組表演。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六
[訓練內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guī)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規(guī)律。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guī)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要發(fā)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糾正)。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lián)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七
1通過閱讀短文,讓學生知道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隨處都能學習語文。
2繼續(xù)學習把句子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3練習寫好鋼筆字。
4熟記成語,積累詞匯。
5口語訓練,說漫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詞句訓練、口語交際。
難點: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練習4。
二:教學第一題:
1.誰來把第一題的題目要求讀一讀?(指名讀)。
處處留心就能發(fā)現(xiàn)“漢字的學問真不少”
2.練習:
讀短文思考:
1)我和楊雨恬在預習過程課文時,對哪個漢字產(chǎn)生了疑惑?
2)他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閱讀短文思考:“醒”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用酉作偏旁的漢字,大多與酒有關,“醒”原指醉酒后醒過來,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義。
4)說說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你都學會了哪些生字?
5)遇到類似的疑問,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學習。
(通過查找工具書,也可小組互動)。
第二課時。
教學第二題:
1讀讀背背。
2下面請大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認讀,
全對的請舉手。錯了的同學可要再接再厲啊。
3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自由練讀這8個成語,讀準每個音。
4來把你會讀的詞語帶著大家一起讀一讀?(指名讀)。
5開火車讀。齊讀。
6同桌商量這8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誰背得最快。
指名背。齊背。同桌互背。
教學第三題:
1寫好鋼筆字。
2教師范寫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狀也不同。
3筆筆誰的鋼筆字寫得最棒。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說漫畫》。
設計意圖:
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BR> 本次教學設計在遵守此原則的基礎上,力圖體現(xiàn)以下目標:
教學目標:
1、看懂漫畫,通過編故事和形式和同學交流,并通過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畫的特點。
2、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在說話的同時,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感受語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注意口語交際中學生的情感調動,努力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正確的觀點。
(教師上課,師生問好,等到學生完全做好準備,教師才開始正式的教學)。
一、組織教學,引出要求1:
(蝦米歌)師:一個小蝦米。生:咦!
師:臥在淺水中。生:噢?
師:彎腰又駝背,生:哈哈!
師:我們坐起來。生:不學小蝦米!
請評價一下,我們的對話怎么樣?
(根據(jù)評價,引出要求――注意語氣[板書])。
二、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說的欲望。
1、談談你此時的心情,可以根據(jù)早上你的經(jīng)歷、昨天的夢境來談。(指名說,盡量多說,教師及時做出評價。)。
2、引出要求――大方真實。[板書]。
3、談談你對張老師的看法?(根據(jù)學生實際,抒發(fā)內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發(fā)自內心。[板書]。
5、教師及時做出評價,幫助學生保持本次口語交際的參與熱情。
三、引入正題,進行“說漫畫”口語交際。
1、提問:同學們喜歡漫畫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不同的見解,可以喜歡也可不喜歡,但一定要講出自己的理由。)。
2、欣賞課文中的漫畫[實物投影展示](剛放出畫時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學生小聲議論也可,暗暗贊嘆也可。)。
3、談談你的感受。(鼓勵學生按口語交際的要求,大方的、真實的表達出發(fā)自內心的感受。)。
4、根據(jù)漫畫中小花狗的神態(tài)編故事,與同學交流。
四、總結,課堂延伸實踐活動。
1、再看圖,總結一下漫畫的特點,你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嗎?
2、根據(jù)回答,教師總結:漫畫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個字就可以表達出深刻的思想,讓人在會心一笑中受到啟發(fā)。
3、談談你還看過的漫畫有哪些?引出漫畫種類。
(卡通漫畫、生活漫畫)。
4、老師與學生同看漫畫,分享少年時的快樂。
(老師也準備了一些雜志《少年漫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分享少年時的快樂。)。
5、師生同看漫畫,個別交流。
6、集體交流一、兩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畫。(實物投影展示)。
五、提出希望。
短短40分鐘過去的太快了,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真的很快樂!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到……(引出口語交際的要求――發(fā)自內心、大方真實、注意語氣)下節(jié)課再見!
自己評價: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闭n上的學生反應不錯,熱情的參與口語交際,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他們的表現(xiàn)看出教師的引導對他們對漫畫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
目標。
1、能從自己識字的實際出發(fā),恰當選擇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學會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詞,給“怪、當年、片刻之間、瞥”找到近義詞。
3、能照例句擴寫句子。
4、能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練習中的短文。
教學。
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選擇恰當?shù)姆椒ú樽值?;擴寫句子;找出重點段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用詞的確切性;根據(jù)句子意思確定擴寫什么內容。
教
具
投影片。
教
學
過
程
第1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1題。
1、讀準字音。
2、獨立完成寫詞語。
3、同桌互查。訂正。
4、師根據(jù)巡視的情況作點評。
二、指導完成第2題。
1、自由讀這段話,想:這段話的意思。
2、集體交流。
3、獨立填表。
4、交流表格內容,并說出依據(jù)。
三、指導完成第3題。
1、回顧這一類題該怎么做?
(1)辨析詞語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時間里發(fā)生,出乎意料。)。
(2)讀句子,理解語意。
(3)選詞填空。
(4)再讀句子,看詞義和語義是否吻合。
2、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第2小題,交流反饋。(“可是”表示轉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進一步。)。
3、質疑問難。
四、指導完成第4題。
1、讀題,明要求。
2、找出帶點詞的近義詞。
3、比較哪個更確切。
4、說說給我們的啟示,體會用詞的準確。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第1-4題。
第2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5題。
1、讀題,明要求。
2、學習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選一句口頭練習擴句。
4、交流。
5、小結:擴句的意義。
二、指導完成第6題。
1、回顧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2、自由讀短文。給短文分段,找出重點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大娘讓共產(chǎn)黨員買車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們向小吳投去崇敬的目光。
3、細讀重點段。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去理解。
(1)大娘為什么要問:“誰是共產(chǎn)黨員?”
4、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三、作業(yè):《作業(yè)本》第5題。
教
學
后
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二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5.反饋。
(1)檢查背誦。
(2)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教學第七題。
一.審題。
1.揭示說話的話題,讓學生弄清話題的意思,知道說話時該針對著什么話題說。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圖下的兩個問題。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啟發(fā)學生弄清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2.指導說話。
(1)你長大了想當什么?
(2)你為什么想干這個工作?
(3)聯(lián)系自己,展開想象。
(4)提供句式:我長大了想當,因為()。
我長大了想當(),因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三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背誦。
(2)指名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兒歌。
(2)指名試讀。
教師范讀。
(3)教師結合插圖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區(qū)別4組形近字。
3.讀一讀句子,初步了解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4.熟記成語。
5.讀背《臘梅花》。
6.寫好上下結構的字。
7.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會用幾句連貫的話表達自己的愿望,再練習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練習5。
作業(yè)設計:
課內:填表、組詞、寫字、說話、寫話、讀背。
課外:讀背。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臉”,讓學生讀準字音。
(2)教給學生音序查字法。
a.在“漢語拼音索引”里找到大寫字母l。
b.在l的下面找到音節(jié)lian,看清后面的頁碼。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五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jù)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jù)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lián)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六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
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七
練習四。
擬3課時。
累計。
第8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本單元的生字。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6個詞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養(yǎng)成復習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難點:認識6個詞語,練習把句子說完整。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1、審題。
(1)學生借助拼音讀題目。
(2)講清要求:認識一個新筆畫,按筆順寫字。
2、教師指導,學生描紅。(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學習字詞句。
1、指導觀察圖畫,自讀生字詞。
2、指名認讀“蘋果”一詞注意“ping”是后鼻音。
3、說說蘋果是什麼樣子。
4、指名將蘋果與拼音、詞語用直線連起來。
5、請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與步驟,借助拼音學習詞語。
6、句子訓練。
(1)你愛吃哪些水果,為什麼?
(2)自己試著用“我喜歡吃的水果有——,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實施修改意見。
易錯筆順重點指導。
出示句式指導。
變換內容,拓展練習。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八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九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3頁練習三。
教學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兩位數(shù)減整十數(shù)或一位數(shù)的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
復習.
1.口算:。
83―20=76―50=65―30=。
83―3=76―5=65―3=。
先比一比每一組的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再算一算,每一個同學自選一組說說口算過程.
2.導人新課:。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或一位數(shù),今天我們要上一節(jié)練習課,做一組練習。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
(1)按老師教的方法,分別查“?!焙汀巴?。
(2)學生試填表格。
4.反饋。
(1)檢查學生查字典,填表情況。
(2)指出存在的問題,鞏固音序查字法。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出示:己――已。
a.按書寫筆順分別說說兩字的筆畫名稱。
b.說說它們異同。
c.口頭組詞。
3.同步驟學習其他幾組形近字。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一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lián)系課文《學會合。
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二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
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
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三
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同桌同學兩人一組比一比“看誰先到達終點。”老師還應另備幾組題供學生游戲計算。
2.練習三3。下面每題得數(shù)各是幾十多?
(1)先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再出示第一組題:86―30和37―3。
讓學生討論一下它們的得數(shù)各是幾十多?你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完成剩下的三組題,老師巡視,對估算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集體交流估算結果。
(3)估算完之后可讓學生計算出這8道題的結果,并與估算結果進行比較。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四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
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
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
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
“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
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
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
的鼓舞、激勵)。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五
大聲自由朗讀。
同座位練習背誦。
集體背誦。
第三課時。
第六題。
審題。
揭示話題:
教師對有些同學進行贊美,揭示話題:
學會贊美。
初步體會到贊美的重要性,以及贊美要真誠。
幫助學生明確練習要求。
師生共同表演,學生學會贊美。
分小組表演。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六
[訓練內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guī)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規(guī)律。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guī)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要發(fā)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糾正)。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lián)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七
1通過閱讀短文,讓學生知道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隨處都能學習語文。
2繼續(xù)學習把句子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3練習寫好鋼筆字。
4熟記成語,積累詞匯。
5口語訓練,說漫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詞句訓練、口語交際。
難點: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練習4。
二:教學第一題:
1.誰來把第一題的題目要求讀一讀?(指名讀)。
處處留心就能發(fā)現(xiàn)“漢字的學問真不少”
2.練習:
讀短文思考:
1)我和楊雨恬在預習過程課文時,對哪個漢字產(chǎn)生了疑惑?
2)他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閱讀短文思考:“醒”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用酉作偏旁的漢字,大多與酒有關,“醒”原指醉酒后醒過來,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義。
4)說說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你都學會了哪些生字?
5)遇到類似的疑問,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學習。
(通過查找工具書,也可小組互動)。
第二課時。
教學第二題:
1讀讀背背。
2下面請大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認讀,
全對的請舉手。錯了的同學可要再接再厲啊。
3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自由練讀這8個成語,讀準每個音。
4來把你會讀的詞語帶著大家一起讀一讀?(指名讀)。
5開火車讀。齊讀。
6同桌商量這8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誰背得最快。
指名背。齊背。同桌互背。
教學第三題:
1寫好鋼筆字。
2教師范寫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狀也不同。
3筆筆誰的鋼筆字寫得最棒。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說漫畫》。
設計意圖:
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BR> 本次教學設計在遵守此原則的基礎上,力圖體現(xiàn)以下目標:
教學目標:
1、看懂漫畫,通過編故事和形式和同學交流,并通過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畫的特點。
2、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在說話的同時,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感受語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注意口語交際中學生的情感調動,努力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正確的觀點。
(教師上課,師生問好,等到學生完全做好準備,教師才開始正式的教學)。
一、組織教學,引出要求1:
(蝦米歌)師:一個小蝦米。生:咦!
師:臥在淺水中。生:噢?
師:彎腰又駝背,生:哈哈!
師:我們坐起來。生:不學小蝦米!
請評價一下,我們的對話怎么樣?
(根據(jù)評價,引出要求――注意語氣[板書])。
二、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說的欲望。
1、談談你此時的心情,可以根據(jù)早上你的經(jīng)歷、昨天的夢境來談。(指名說,盡量多說,教師及時做出評價。)。
2、引出要求――大方真實。[板書]。
3、談談你對張老師的看法?(根據(jù)學生實際,抒發(fā)內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發(fā)自內心。[板書]。
5、教師及時做出評價,幫助學生保持本次口語交際的參與熱情。
三、引入正題,進行“說漫畫”口語交際。
1、提問:同學們喜歡漫畫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不同的見解,可以喜歡也可不喜歡,但一定要講出自己的理由。)。
2、欣賞課文中的漫畫[實物投影展示](剛放出畫時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學生小聲議論也可,暗暗贊嘆也可。)。
3、談談你的感受。(鼓勵學生按口語交際的要求,大方的、真實的表達出發(fā)自內心的感受。)。
4、根據(jù)漫畫中小花狗的神態(tài)編故事,與同學交流。
四、總結,課堂延伸實踐活動。
1、再看圖,總結一下漫畫的特點,你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嗎?
2、根據(jù)回答,教師總結:漫畫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個字就可以表達出深刻的思想,讓人在會心一笑中受到啟發(fā)。
3、談談你還看過的漫畫有哪些?引出漫畫種類。
(卡通漫畫、生活漫畫)。
4、老師與學生同看漫畫,分享少年時的快樂。
(老師也準備了一些雜志《少年漫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分享少年時的快樂。)。
5、師生同看漫畫,個別交流。
6、集體交流一、兩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畫。(實物投影展示)。
五、提出希望。
短短40分鐘過去的太快了,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真的很快樂!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到……(引出口語交際的要求――發(fā)自內心、大方真實、注意語氣)下節(jié)課再見!
自己評價: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闭n上的學生反應不錯,熱情的參與口語交際,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他們的表現(xiàn)看出教師的引導對他們對漫畫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