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7篇)

字號:

    回憶錄是一種回顧個人或歷史事件,記錄經歷和感悟的書籍。總結的時候要注意結構的合理和邏輯的清晰。以下是一些總結范文,供您參考和借鑒。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一
    2、用拍手、敲擊節(jié)拍的方法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3、增進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熱愛,提高與同伴協(xié)調一致為故事打節(jié)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1、一到十的漢字卡片。
    3、古詩聯(lián)唱伴奏音樂。
    4、積木兩塊。
    一、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師出示一到十的漢字卡片,引導幼兒認讀。
    師:你們認識這些字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古時候啊有一個詩人很偉大,他把這十個數字啊寫到了一首古詩中,老師把這首古詩讀給你們聽,請你們找一找這十個數藏到了哪里。這首古詩的題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古詩。
    師:你聽到詩歌中都有哪些數字?猜猜這樣的詩又叫什么詩?(強調這樣的詩又叫數字詩)。
    師:老師再來讀一遍這首古詩,請你找一找,除了有數字,你還聽到詩歌中說了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我們一起來看圖說一說吧!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看一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著人家呢,這兒有四五家人家,仔細看這些房子上還有什么???對,是煙囪,做飯了,煙囪里就會飄出白煙。想一想,詩歌中是怎么說的???不記得沒關系,老師再來讀一讀這首詩歌,請你找一找,哪一句寫的是這些有煙囪的小房子,(煙村四五家)這些房子錯落有致,可真漂亮!
    這幅圖上還有什么???遠處好像也有房子呢!這些房子它的屋頂是尖尖的呢,這樣的房子叫亭子,來我們一起讀一讀。詩歌中是怎么說的呢?(亭臺——六七——座)對啊,亭子我們說是一座一座的。這些亭子可真古樸美麗!
    對啊,這邊還有大樹呢,這些大樹枝繁葉茂。大樹底下遍地盛開著美麗的花朵。詩歌中是怎么說這些美麗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現(xiàn)在請你來做一朵花兒,美美地開著。
    圖上還有兩個小朋友,你覺得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看到小山村的美麗風景啊,可能決定去逛一逛,瞧一瞧。這么美的風景他們一走就走了多遠?詩中是怎么說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氣真好,我出門走走、逛逛,不知不覺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遠處的小村莊里,有四、五戶人家已經冒起了炊煙。我走著走著,又看到路邊有六、七座古樸美麗的亭子,嗯?什么東西可真香?。≡瓉硎锹愤呴_著許多美麗的小花呢!
    師:這幅圖畫真美??!《一去二三里》這首古詩說的就是圖上的意思,詩人用短短的四句話說出了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F(xiàn)在我們來試著朗誦這首古詩吧?。ê⒆永收b古詩一遍,強調題目要念,題目和古詩第一句一樣)。
    教師提要求:我們朗誦古詩的時候要慢一些、這首詩寫出了這么美麗的景色,那你看到美麗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樣的???那我們就用愉快的心情來朗誦這首古詩。(孩子朗誦古詩第二遍)。
    (孩子試著做動作)那煙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準備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誦古詩第三遍,邊念邊做動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們表走邊看美麗的風景讓他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感嘆,一首詩就出來了。現(xiàn)在啊,老師就請一個小朋友來做一回小詩人,一邊走一邊來朗誦這首古詩。(引導幼兒做動作,讀出古詩韻味。請一到兩個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個小詩人呢!
    三、教師用多種游戲的方式幫助幼兒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律之美。
    師:小朋友,古詩我們慢慢讀來還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實呀,我們還可以變一種方式來讀古詩呢!還記得我們之前唱過的《靜夜思》嗎?我們就把它唱出來吧!
    嗯,小朋友們唱的可真好,這樣唱出來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們還有更多的方法來讀這首古詩,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還可以怎么讀這首古詩。(教師邊用積木打著拍子邊朗誦詩歌)。
    原來古詩有這么多種有趣的朗誦方法,小朋友們可以下課之后試著用老師這樣打拍子的方法讀古詩,你也可以想想還可以用別的來朗讀今天學的這首古詩!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認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流利、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嘗試認字、激發(fā)興趣。
    2.有些還不會的,我們就請拼音寶寶幫忙,同桌兩人一起把他讀一讀???。
    (12個生字請3個人分別帶領大家讀,讀的時候強調三、四和十的音以及一在第四聲前要讀第二聲。)。
    4.齊讀。
    二、師生互動,游戲識字。
    游戲一、小朋友們的識字本領真厲害,接下來我們來玩?zhèn)€游戲。叫做“老師報數、你拿卡片”。
    馬上把抽屜里的生字卡片拿出來,按順序排好。比一比,看那兩個小朋友合作的最快最好。老師也把卡片擺好。
    接下來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玩,其他小朋友我們坐在位置上一起拿,看誰拿的準。
    都拿對了,接下來同桌兩個人一起玩一玩?!拔覉髷?,你拿卡片”。???游戲二、接下來再玩一個游戲,叫“分組游戲”
    出示掛圖,我們來看:這里在舉行什么比賽???(籃球比賽、看這里有籃球筐)。
    有幾個人參加?(10)。
    真聰明,那么我們拿起卡片趕快分一分,看哪兩個小朋友合作分得最快。(有的小朋友一個人分藍隊,一個分紅隊。有的一起分,有的小朋友還用上了我報數,你來拿的方法)。
    分的真快,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藍隊是…紅隊是…,都對了嗎?
    三、激趣延伸、看圖讀詩。
    小朋友們都表現(xiàn)的很好,那我們來看下兒歌,這里也有剛才我們學過的生字。每個人找找看,讀讀看。
    接下來,顏老師帶你們去看下這首兒歌所寫的美麗景色,你們看,(出示掛圖)我們一起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有說有笑的,不知不覺得走了多遠?讀“一去二三里”
    走啊走,瞧,我們看到了一些小屋,還冒著煙讀“煙村四五家”
    你們看,遠處的山上有讀“亭臺六七座”
    看看,指著花讀“八九十枝花”
    兒歌里寫的景物都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相信小朋友們一定能把這首兒歌流利地讀出來,是嗎?(齊讀、男女生分讀,小組讀)。
    四、認識田字格,學習書寫。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了四線格是拼音寶寶們的家,那生字寶寶的家在哪里呢?
    (出示田字格)。
    田字格有首兒歌,聽老師來念一念,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我們認識了田字格,接下來,我們來幫“一、二、三”安個家,好嗎?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這個筆畫叫做“橫”。示范寫,學生在田字格上寫。
    看書觀察“二”和“三”的寫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橫的長短變化和在田字格里位置變化兩方面說)示范寫,學生練寫。
    歸納寫法:橫的寫法是從左到右,寫字的順序是從上到下。
    作業(yè):
    背古詩,書寫生字,認讀十二個字。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三
    1認識12個字,會寫2個字:一、二。認識筆畫“一”。
    2正確朗讀童謠,并能初步理解童謠的意思。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拓展識字形式,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情趣。
    師:你拍一,我拍一,我們一起做游戲。你拍二,我拍二,一二一二向前進……小朋友們,這首童謠你們一定很熟悉吧!這首童謠里有很多漢字是數字,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今天,老師要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古代的童謠,它里面也有很多數字。
    1、出示課題。
    2、學生自己看拼音,讀出生宇。
    3、齊讀課題:從課題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讀漢字:一、二、三,注意翹舌音和平舌音。
    5、認讀漢字去、里,區(qū)分n、l的發(fā)音。
    1、提出要求:(1)看拼音,讀通童謠。
    (2)邊拼邊用圓圈圈出生字,每個生字拼讀3遍。
    (3)再結合圖畫,讀懂童謠。
    2、自學情況反饋。
    (1)指名讀通,讀對童謠。
    (2)指名和開火車認讀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1、你指我數逐行讀童謠。如:“煙村四五家”一行,可以讓學生數數遠處隱隱約約的幾戶人家,再來讀讀這行童謠,幫助學生大概理解這行的意思。
    2、邊數邊讀整首童謠。
    3、用投影器出示童謠和圖畫,較有感情地讀童謠。
    引:小朋友在讀的時候,要想象像春天,你來到了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村莊,請你來贊美一下吧!
    4、分小組或男女生或大組比讀童謠,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5、質疑解難:請小朋友說說還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理解“一去二三里”:打比方解答:走在一條路上,大約有二三里路。二三里的路程,小朋友走,大概要花十分鐘左右。)。
    6、看投影中的童謠,再齊讀一遍童謠。
    1、認識田字格。讓學生清楚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稱(橫中線,
    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練練握筆姿勢及寫字姿勢。比比誰的姿勢最漂亮。
    3、認識筆畫“一”?!耙弧睆臋M中線的下面一點開始寫,收筆的時候是在橫中線上面,是一條斜線。
    2、師示范講解。
    3、請小老師來書空生字“一、二”,其余學生跟著書空。
    4、抄寫生字“一、二”(師在黑板上范寫)。
    5、指導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相應的課堂作業(yè)(機動)。
    六、用生字編句子。
    1、先與同2、桌互相準備3、。
    4、交流。
    (例句:一二三,靜下來。三二一,坐端正。
    我來這里,你去那里,老師不知道我們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等等。)。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田字格,寫好筆畫橫.
    教具準備。
    1.歌曲“拼音用處大”。
    2.課本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同學們在拼音王國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讓我們一起唱拼音歌。(復習韻母.聲母和正體認讀音節(jié).)今天我們來學“識字一”1一去二三里。
    (二)初讀課文識字。
    老師:請你打開書44頁,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學生:自讀,畫出不認識的字。
    老師:看看能能用拼音朋友幫助我們把這些字認識讀準。
    學生:認讀拼音識字。(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重點指導讀:三四六九。
    學生:組內互讀。小老師帶領同學認讀生字。
    老師:擴詞理解“里”字的意思。口頭組詞:家里、車里、公里。
    (三)指導書寫。
    學生:這三個字都有“橫”。認識筆畫”橫”,筆順從左到右。
    老師:一橫在漢字里念“一”。
    認識田字格,指導寫“一”,先觀察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老師:觀察“二”的兩個橫有什么不同。指導寫“二”。
    老師:先寫上面的一橫,再寫下面的一橫。
    學生:第一橫短,第二橫長。
    老師:觀察“三”的三橫長短變化。指導寫“三”,寫時我們要按先上后下的順序。
    學生:比“二”的橫要稍靠近些。
    (四)鞏固練習。
    老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找朋友”游戲。(鞏固音和形。)。
    學生:一個人拿音節(jié),一個人拿漢字,找朋友。
    找對了,全班齊讀.找錯了,幫助糾正.
    教學后記:。
    教學目標。
    1.復習所學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流利的背誦課文,讀準三四?六九的字音。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及相關圖片。
    2.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學生:自讀十個漢字、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小詩。
    老師:范讀,
    學生:自己讀,先拼讀再一行一行讀,一句一句讀,男、女生讀.
    老師:誰能指著圖說說“煙村”“亭臺”在哪?
    學生:一邊讀詩,一邊看圖,指出“煙村”“亭臺”的位置。
    老師:看圖試背古詩。
    學生:自己看圖試背、互相背詩、指名背。
    作業(yè)布置:。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帶有“一”至“十”漢字的詞語,誰愿意跟同學說說?先在小組里交流。
    2..課后,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五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10個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
    識字、寫字、誦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結合識字教學的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2個教學目標:1、學會10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2、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應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通過自己的研讀、教師的導讀、同伴的評讀來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讀好詩句。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為此在寫字前應讓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初步掌握運筆方法,并讓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嘗試以及教師的示范指導來寫好第一個漢字一。因此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如導入新課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好奇來做文章,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學生引入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讓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開始學習。
    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不斷地在自讀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有人說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在誦讀古詩時,可讓學生在試試、學學、比比等活動中,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誦讀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的樂趣。在研讀時,引導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小山村,說說看到了什么景物,進行美讀。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設置引人入勝的游戲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禮物、生字果、小乞鵝等,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來認字。本課時先寫一個“一”,讓學生初步認識田字格,充分地說橫筆的寫法,分散寫字的難點,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寫字,鞏固生字。
    1、認識10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2、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課件、卡片、生字果。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1、(《小燕子》歌曲律動。)今天,燕子姐姐又來到了我們一(2)班,(課件)看,她們還為我們帶來了漂亮的禮物,是什么呢?趕快打開來看看!(燕子禮物)只要你能讀出上面的音節(jié),就能打開來看到里面的禮物了!(復習本課生字的12個音節(jié)。)。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一)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禮物,它又飛起來,不一會兒就飛到了一座小山村,原來呀,它們的家就在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鄉(xiāng)看看嗎?(放課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鄉(xiāng),你覺得這里怎么樣?
    4、小朋友學習的熱情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興了,你看,他來幫助我們了。
    請小朋友打開書,咱們一起來做兩件事兒,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兒,請你找出生字果上的這十二個漢字,用圓圈圈出來,大聲地讀一讀。第二件事兒,請小朋友借助拼音大聲讀一讀這首詩,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跟著人家一起讀,做得到嗎?看誰練習得最認真,開始。讀好了,讀給你的餓同桌聽。
    5、會讀了嗎?誰能讀給燕子姐姐聽呀?
    6、指名讀,評議正音。(有兩個生字寶寶的名字不太容易區(qū)分,稍不注意就會喊錯,你知道它們是誰嗎?(四和十)請找出四和十,你能區(qū)分嗎?還有哪個字是平舌呢?哪個是特別韻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來讀一讀。)。
    7、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二)、借助畫面,了解詩意,誦讀古詩。
    1、小朋友朗讀得那么認真,老師都聽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見了那座美麗的山村?你們也看見了嗎?看見的小朋友舉手,還有些小朋友挺誠實沒看見,這樣吧,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竅門,小朋友讀書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組小聲讀一讀,試一試看。
    2、誰告訴老師,你在讀的時候都看見了哪些景物呢?你是讀哪一行詩看到的?課堂交流。(課件,隨機朗讀訓練。)。
    煙村四五家:有幾戶人家在做飯,炊煙裊裊,誰也看到了?你讀的真好,老師好象聞到飯的香味。還有誰也能讓老師聞到飯的香味?男孩子讀,女孩子讀。
    亭臺六七座:你覺得這些亭子怎么樣?怪不得你讀得這么美,看到這么美的亭子,你想干什么?恩,你已經坐在亭子里了,還有誰也想去坐一坐?想坐的小朋友一塊兒讀。
    八九十枝花:喜歡這些花嗎?為什么?你能讀一讀,讓老師和小朋友也喜歡嗎?誰和她比一比?開火車讀?雙組賽讀。
    一去二三里:那么美麗的地方,離我們不太遠,相當于這里到塘橋的路,所以課題說?這是詩人在告訴我們,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一起讀一讀。
    3、小朋友說得那么好,老師仿佛看到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讓我們再一起夸一夸燕子姐姐的家鄉(xiāng),能背的可以背誦,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1、小朋友,朗誦到這里,你發(fā)現(xiàn)這首詩有什么特點?對,在這首詩里詩人巧妙地把十個數字藏在里面,你能找出來讀一讀嗎?誰當小老師讀?(指名讀卡片1-10)。
    3、怎么,他們還是不開心?原來他們聽不懂中文,哎,我們小朋友也很會說英語,一起用英語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4、哇!瞧,他們可高興了,唱起來了,讓我們一起唱吧!跳吧!(課件,音樂)。
    5、燕子姐姐看到我們小朋友那么能干,給我們送果子來了,誰能讀得又準確又響亮,就把果子送給他?。〒屪x生字,去、里你是怎么記住的?)。
    6、燕子姐姐的禮物送完了,現(xiàn)在我們也給燕子姐姐準備點禮物,好嗎?送什么好呢?就寫個一字吧!看!這是什么格子?中間兩條線是什么?一的筆畫是橫,你能說說怎么寫好這一橫嗎?(指導寫“一”)。
    四、總結全課。
    2、燕子姐姐可滿意了,聽,她在跟我們說什么?(seeyoulater!)。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六
    1、通過看圖和朗讀課文,會讀12個生字。
    2、體會煙村的小,煙村的美,書寫“一”,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
    1、認字寫字。
    2、辨認“八、九”、“九、兒”。
    cai課件。
    第一課時。
    1、導語一年級的小朋友可真棒,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掌握了所有的拼音,認識了許多漢字,我們向在坐的老師們展示一下吧!
    抽讀卡片:。
    a、拼音。
    b、熟字:入、幾、家。
    2、為了使大家認識掌握更多的漢字,我們進入到識字課型的學習,板書:識字(一)。
    1、聽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他們的家鄉(xiāng)太美了,編輯叔叔阿姨們把它編入我們的課本里。
    3、讀課題。
    為了讓大家能來親眼目睹,豆立和姐姐請畫家把它繪成一幅山水畫。
    這就是那座小村莊,你看到了什么?(注意觀察順序有……有……有……還有……)。
    討論說,指名說。
    1、小詩中又是怎樣描寫如詩好畫的美景呢?自由小聲朗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2、同座兩個小朋友互讀,用橫線畫出圖上有的景物。
    1、愿意把小詩讀給大家聽。
    2、游戲。
    a、去拼音讀生字的游戲。
    b、看拼音找生字的游戲。
    1、同學們再讀一二行詩,看誰能讀出山村的幽美。
    2、自由讀。
    3、齊讀。
    4、引讀,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那里住著幾戶人家傍晚炊煙潦繞著村子,顯得幽美而寧靜。
    5、配音樂朗誦。
    6、再讀短文一遍、你就是豆豆和姐姐,向告訴別人你住多么多么美好的地方?
    1、認識田字格,正方形,中間有兩條線把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小正方形。
    2、左上方叫左上格,左下方叫左下格。
    3、橫在中間的這條線中一一。
    4、手勢表示。(手腦并用)。
    5、指導書寫。
    6、評議。
    7、練習書寫。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能用上這些表示數字的漢字。你能說幾個嗎?
    (日歷、班牌、報紙)。
    2、游戲。
    情境圖游戲。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七
    1、理解古詩大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古詩的情景,發(fā)現(xiàn)古詩蘊含的數字規(guī)律。
    3、能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電子大書、課件動畫等。
    一、欣賞圖片。
    師:老師今天要帶大家去一個非常幽靜、美麗的地方。教師出示電子大書,請大家猜猜這是什么地方?(小山村)請大家說一說看到了什么?(畫的內容比較多,引導由近處往遠處看)。
    鼓勵幼兒說出看到的美麗景色。
    二、學習古詩。
    師:宋朝詩人邵康節(jié),看到這幅美麗的景色也贊嘆不已,于是寫下了一首詩來贊美它。
    教師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教師逐句給幼兒解釋古詩大意。重點理解詞匯“煙村”“亭臺”。
    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三、繪畫活動。
    請幼兒根據古詩的大意,將這個美麗的小山村畫下來。
    請幼兒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可以先復習《我們一起跳房子》等含有數字的兒歌,然后再引入本次活動。
    可以讓幼兒多接觸一些含數字類的古詩。例如:鄭板橋的《詠雪詩》。
    區(qū)角活動。
    語言區(qū):制作可以插入文字的古詩圖片或圖書,即讓幼兒在適當位置插入1至10,然后念故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將幼兒畫好的作品貼在主題墻上。
    家園同步。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到有中國古代小鎮(zhèn)特色的地方游玩,讓幼兒增長見識、拓展視野。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八
    1.通過看圖和朗讀課文,會讀12個生字。
    2.體會煙村的小,煙村的美,書寫“一”,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
    1.認字寫字。
    2.辨認“八、九”、“九、兒”。
    cai課件。
    1.導語一年級的小朋友可真棒,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掌握了所有的拼音,認識了許多漢字,我們向在坐的老師們展示一下吧!
    抽讀卡片:。
    a.拼音sanyanjiacunzhijiuyizhisiwushi。
    b.熟字入、幾、家。
    2.為了使大家認識掌握更多的漢字,我們進入到識字課型的學習,板書:識字(一)。
    1.聽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他們的家鄉(xiāng)太美了,編輯叔叔阿姨們把它編入我們的課本里。
    3.讀課題。
    為了讓大家能來親眼目睹,豆立和姐姐請畫家把它繪成一幅山水畫。
    這就是那座小村莊,你看到了什么?(注意觀察順序有……有……有……還有……)。
    討論說,指名說。
    1.小詩中又是怎樣描寫如詩好畫的美景呢?自由小聲朗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2.同座兩個小朋友互讀,用橫線畫出圖上有的景物。
    1.愿意把小詩讀給大家聽。
    2.游戲。
    a.去拼音讀生字的游戲。
    b.看拼音找生字的游戲。
    1.同學們再讀一二行詩,看誰能讀出山村的幽美。
    2.自由讀。
    3.齊讀。
    4.引讀,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那里住著幾戶人家傍晚炊煙潦繞著村子,顯得幽美而寧靜。
    5.配音樂朗誦。
    6.再讀短文一遍、你就是豆豆和姐姐,向告訴別人你住多么多么美好的地方?
    1.認識田字格,正方形,中間有兩條線把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小正方形。
    2.左上方叫左上格,左下方叫左下格。
    3.橫在中間的這條線中一一。
    4.手勢表示。(手腦并用)。
    5.指導書寫。
    6.評議。
    7.練習書寫。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能用上這些表示數字的漢字。你能說幾個嗎?
    (日歷、班牌、報紙)。
    2.游戲。
    情境圖游戲。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九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具有韻律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項目,培養(yǎng)兒童通過朗讀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優(yōu)美景色。本課是識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要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同時培養(yǎng)兒童學習漢語言文字的興趣。本課可以分二課時教學。
    本課課題《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題: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詩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鄉(xiāng)村炊煙裊裊,山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路旁有盛開的各色鮮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優(yōu)美。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學生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1、認識十二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生初步感受童謠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其中識字是重點,感受童謠意境是難點。
    課前學生自我拼讀課文;制作與教學環(huán)節(jié)配合的cai課件;生字卡片;圖片。
    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以下幾步教學程序。同時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程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1、導語激趣。
    用游戲形式復習拼音,設計這一道復習題的目的是復習學過的韻母和音節(jié),這些韻母和音節(jié)都和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生字有關,給學生學習本科生字打下基礎。
    2、交流學習一至十。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個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數字字樣;出示籃球圖,上面寫有一至十的漢字字樣——這樣設計主要十為了建立數字與漢字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對這幾個漢字的認識情況,同時鞏固漢字的讀音。并鼓勵學生提前認識字,交給學生認識字的方法,激發(fā)識字的興趣。
    3、題目中認識“去”和“里”。
    這樣識字不光可以讓學生牢牢地記住“去”和“里”,還可以便于學生理解它們的意思(“一去”是一路走去,“一里”大概繞學校操場走一圈)。
    4、詩中記字,正確讀詩。
    一路走出二三里,圖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和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在朗讀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不同形式的讀不僅讓學生熟記本課生字,同時也讓他們初步感受到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5、拓展練習。
    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字——學會觀察生活、使用漢字,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詠雪詩》的出示,更是讓學生從課文中走出來,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6、作業(yè)。
    把你今天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你最喜歡的`人——更加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展示自己的欲望。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體親自實踐的過程。在課堂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多種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識字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反復再現(xiàn)生字,使識字效果得以鞏固,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在朗讀教學中,采用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同時,我也體會到要想做一個優(yōu)秀的任課教師必須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如胡宇陽同學不小心踢斷多媒體連接線造成課件無法使用的情況時,我的思路受到影響,說的話有些出現(xiàn)了語病、過渡不自然等現(xiàn)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鍛煉自己過硬的心理素質。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
    我讓學生從1數到10,再倒數一次。(意在了解學生1~10的讀音情況,著重區(qū)別四和十的讀音。)。
    二、看圖說話。
    1、課件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自由說說你看到什么?(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根據學生的反饋來板書簡筆畫再現(xiàn)插圖。(加深學生對插圖的印象,同時調動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三、識字教學。
    1、讓學生找找詩句中表示數目的漢字,并反饋。(通過找一找,圈一圈,很自然地過度到生字的教學。)。
    2、拼讀音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都是很枯燥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我讓我們班的“小老師”操縱電腦,教一教其他小朋友。展開競賽,誰讀得好的就當“小老師”來點一點鼠標。小孩都有表現(xiàn)欲,所以他們讀得比什么時候都認真,拼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也輕松地過了。)。
    3、去拼音認讀生字:
    一是讓小朋友開火車認讀生字,二是師生共同作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在游戲愿意學習,樂于學習。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學生對枯燥的東西比較難以接受,而把識字變成他們平時最喜歡玩的游戲,那樣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會特別深刻。)。
    四、課間休息。
    我讓學生動動身子,動動手等。玩一玩“一二一”的游戲。(低年段小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叫他們一坐40分鐘并且都在學習,比較難,所以,課間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五、閱讀詩文。
    根據課標的精神,所以這節(jié)課我把主要的時間都用在了閱讀的教學上。為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看圖聽讀:自己聽一聽,邊聽邊看,感受詩句的美麗。讓學生充分領略音樂美、語言美。
    2、多種形式閱讀:師生對接讀(半句、一句),同桌對接讀,組內開展擂臺賽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學生年齡小,對于同一樣東西很容易厭倦,因此,多種形式閱讀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文的美,體現(xiàn)山村的美景。)。
    3、配樂朗讀表演。讓學生邊朗誦表聽音樂邊表演詩文內容。(為了再現(xiàn)韻文的意境美,讓學生自己去表達對韻文的理解,用自己能表現(xiàn)的方式表演出來,學生很高興,一下子就來興趣了,紛紛走出位子去表演。并且很形象很有創(chuàng)意。有些動作都出乎意料。)。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一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
    認識田字格,寫好筆畫橫.
    1.歌曲“拼音用處大”。
    2.課本生字卡。
    (一)導入。
    老師:同學們在拼音王國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讓我們一起唱拼音歌。(復習韻母.聲母和正體認讀音節(jié).) 今天我們來學“識字一”1 一去二三里。
    (二)初讀課文識字。
    老師:請你打開書44頁,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學生:自讀,畫出不認識的字。
    老師:看看能能用拼音朋友幫助我們把這些字認識讀準。
    學生:認讀拼音識字。(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重點指導讀:三 四 六 九
    學生:組內互讀。小老師帶領同學認讀生字。
    老師:擴詞理解“里”字的意思??陬^組詞:家里、車里、公里。
    (三)指導書寫。
    學生:這三個字都有“橫”。認識筆畫”橫”,筆順從左到右
    老師:一橫在漢字里念“一”。
    認識田字格,指導寫“一”,先觀察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老師:觀察“二”的兩個橫有什么不同。指導寫“二”。
    老師:先寫上面的一橫,再寫下面的一橫。
    學生:第一橫短,第二橫長。
    老師:觀察“三”的三橫長短變化。指導寫“三”,寫時我們要按先上后下的順序。
    學生:比“二”的橫要稍靠近些。
    (四)鞏固練習。
    老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找朋友”游戲。(鞏固音和形。)
    學生:一個人拿音節(jié),一個人拿漢字,找朋友。
    找對了,全班齊讀.找錯了,幫助糾正.
    1.一去二三里(第二課時)
    1.復習所學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流利的背誦課文,讀準三 四 六 九 的字音
    1.生字卡片及相關圖片。
    2.教學掛圖。
    (一)復習導入。
    學生:自讀十個漢字、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小詩。
    老師:范讀,
    學生:自己讀,先拼讀再一行一行讀,一句一句讀,男、女生讀.
    老師:誰能指著圖說說“煙村”“亭臺”在哪?
    學生:一邊讀詩,一邊看圖,指出“煙村”“亭臺”的位置。
    老師:看圖試背古詩。
    學生:自己看圖試背、互相背詩、指名背。
    作業(yè)布置: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帶有“一”至“十”漢字的詞語,誰愿意跟同學說說?先在小組里交流。
    2..課后,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二
    《一去二三里》這篇識字課文巧妙地把一至十數的數字鑲嵌其中。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2個生字,認識“橫”筆畫,會寫“一”“二”“三””這3個字。
    3.知道詩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優(yōu)美的畫面。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難點:了解這首詩表達的意境.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1、 數數拍手游戲。
    2、 師:1-10是十個有趣的數字,古代有位詩人把它們寫進了一首詩,咱們一起去讀一讀吧!
    1、 請小朋友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想:讀音的時候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2、 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隨機提示“一”的變調。
    3、 圖文對照:再讀課文,然后在圖上找一找煙村、亭臺、花朵,指給你的學習伙伴看一看,還可以和他一塊兒交流一下。
    4、 假如你就是畫中的孩子,你想怎樣告訴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讀古詩或著簡述詩的大意)
    5、 教師范讀(配樂朗誦):小朋友閉著眼睛體會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 交流感受
    7、 課間操
    9、 小節(jié)過渡,配樂齊讀古詩體會意境。
    游戲:
    (1) 分發(fā)籃球:把籃球送給小朋友,使他們球衣號碼與籃球上的數字相符。(學生移動鼠標在計算機中完成)
    (2) 找朋友:帶著數字頭飾的小朋友站在臺上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著相應生字卡片的小朋友應答著跑上臺:“你的朋友在這里?!比缓蟠蠹引R讀。
    (3) 用攀高峰:認讀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你還會說一(二、三、四……)什么?
    1、 出示田字格,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和小格的說法,再拍手配兒歌記一記。
    3、 認識筆畫“一”,教師范寫,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
    4、 練寫“一”字,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典型作業(yè)。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圖讀韻文識字。課文是一首古詩,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一幅幽靜美麗的鄉(xiāng)村田野畫面。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要求,突出教學重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效果卻不盡人意,具體表現(xiàn)在:
    一、指導看圖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插圖,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由近及遠)觀察、了解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憑借形象的畫面展開想象,說說看到這么美的景物,你想說些什么?學生發(fā)言較熱烈,當學生說到看到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時,我就馬上進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學的人文性??墒牵趯W生說話時,我沒有及時讓學生說出事物的特點,如:( )的小橋,(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可見說話訓練不到位。
    二、誦讀課文 理解字義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是先教給學生讀的方法,努力營造著一種讓學生想讀,要讀的氛圍,然后我再范讀,讓學生模仿老師邊讀邊想像,學生讀完后,我就及時地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始終保持讀的熱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導到學習生字上。但如果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我能及時地讓學生把朗讀與圖片結合起來理解古詩,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問:當你讀了這首古詩,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這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認識筆畫,指導寫字
    寫字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整個低年級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學時,我首先教給學生筆畫名稱,接著就指導書寫“一、二、三”三個字。我本以為這三個字非常簡單,只要學會一“橫”就什么都會了,卻忽略了剛開始學習寫字的一年級小朋友,對于他們來說是很困難的,何況要寫好一“橫”談何容易。我在教學時沒有范寫一個,書空一個,再臨摹一個,而是三個字一塊兒范寫、書空、再臨摹。這是我這節(jié)課最不成功的地方。
    總之,這節(jié)課對我來說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這對我以后的教學會有一定的啟發(fā)。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三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背誦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并且喜歡學習古詩。
    教材簡析:
    一、導入。
    二、學習生字。
    3、游戲:找朋友.“師:我的朋友在哪里?生:你的朋友在這里?!币黄鹱x。
    三、學習古詩。
    (一)讀準字音,掌握節(jié)奏。
    1.請小朋友們在書上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圈出來,仔細觀察讀音有什么變化。
    (出示帶拼音的十個字,練習拼讀)。
    4.學生自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
    5、引讀:一去——煙村——亭臺——八九——。
    6、展示讀。
    (二)了解詩意。
    2.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3.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4.關于這首小詩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背誦全詩。
    (1)根據圖片試背誦。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了,真了不起。
    四、寫字。
    1、認識田字格。
    2、指導寫字。
    五、學唱數字兒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教室,在操場,
    我的朋友在這里。
    教學反思:
    “三”和“山”
    “崔一諾,請再讀一遍這個字。”我指著“三”字說。
    “山?!惫蛔x錯了。
    “把舌頭放平,不要卷起來,跟老師讀:三.”我耐心的教他,幫他糾正。
    “山。”怎么還是不對。
    “三.”呵呵,我真是“不厭其煩”啊。
    “山?!焙喼碧邦B固”了,我只好請同學們幫忙:“大家一起來教崔一諾讀吧。”
    我伸出三個手指頭,問:“能告訴老師這是幾嗎?”
    “三個。”他回答得很干脆。
    “對。這個字也讀三,三個的三?!蔽亿s緊抓住這個突破口?!霸僮x一遍。”
    歡快的小火車又開動了……。
    這個小小的插曲,在帶給我緊張的同時也讓我深切體會到一個道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往往就是學生掌握新知識的突破口,如果我們能及時地找準它,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四
    一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課文,心中沖模了新奇感,對他們來說,文本就像一個好玩的迷宮,里面樂趣無窮。本課是一首古代童謠,詩歌語言簡潔,設計本課教學應著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孩子想象說話,指導學生感情朗讀,使文本語言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活化文本內容。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文中的12個字,會寫“一”“二”“三”這三個字。
    3、認識筆畫“一”。
    4、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
    (出示十位身穿球衣的小朋友,小朋友的衣服上印有1到10的數字)。
    今天老師請了幾個小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設計意圖:認讀十個阿拉伯數字,重在指導發(fā)音。]。
    1、這十個小朋友準備進行一次籃球比賽(出示十個分別印有一到十漢字的籃球),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號碼和他們籃球上的數字相符合。
    2、認讀十個漢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建立數字與漢字之間的關系]。
    3、揭示課題:古代有一位詩人,用這十個數字寫了一首童謠,想讀讀嗎?
    1、學生借助拼音認真讀課文,同桌互讀生字。
    2、利用識字卡片認讀生字,先由生自由說自己認識了哪個字,怎么認識的。
    3、游戲認讀。
    [設計意圖:在生字的認讀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識字形象,有趣。]。
    1、讀這首詩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
    2、利用插圖,理解“煙村”“亭臺”
    3、理解“煙村四五家”
    [設計意圖:詩的意境很重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
    4、結合插圖讀詩句。
    一邊讀詩句,一邊用手指圖。
    5、邊讀邊用手勢表示詩的意思。
    [設計意圖:加強詩句與意象的聯(lián)系。]。
    1、指導掌握詩的節(jié)奏。
    老師范讀詩文,學生聽,說說你發(fā)現(xiàn)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并做上記號。
    2、生自讀,師生交流。
    3、指導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
    [設計意圖:讀出詩的韻律美,進一步感受詩意。]。
    1、請學生閉上眼睛背誦全詩,邊背邊想象詩中的景象。
    2、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山村。
    1、認識田字格。
    用拍手歌幫助認記:“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BR>    2、出示漢字(“一二三”)你發(fā)現(xiàn)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都由橫組成)。
    3、識筆畫“一”。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橫的變化。
    4、指導書寫“一”、“二”、“三”。
    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
    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四就是四橫(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古時候有個故事,那里面的人就鬧了這么一個笑話。(師講這個小笑話)。
    [設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講故事告訴學生對待學習一定要認真。]。
    1、看圖填空。出示簡筆畫,讓學生選擇生字卡片填空。
    如:畫四條魚,五朵花,三支筆………讓學生挑選相應的漢子,貼在圖畫旁邊。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棵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有這一課的生字。
    [設計意圖:加強課文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和運用。]。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五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他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的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寫字,難點是分辨“八”和“入”。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師今天,我們用學會的漢語拼音本領去學習漢字和文章,你們有興趣嗎?
    1、請小朋友打開課文,自己拼拼拼音,讀讀這首詩。
    2、這首詩中有哪些數字?用鉛筆圈出來,拼拼拼音讀準他。
    3、出示生字卡片齊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4、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詩中再讀一讀,自由讀詩歌。
    5、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或者同桌一起讀一讀。
    6、指名讀請會讀一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會讀兩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全都會讀的小朋友讀一讀:
    師讀著讀著,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生自由說)。
    1、出示課文插圖,剛才腦子里看到這幅畫的小朋友請起立,掌聲表揚自己。你們不僅會讀課文,而且讀懂了課文,多能干呀!
    老師指著行走的孩子學生讀“一去二三里”。
    老師指著炊煙裊裊的房屋學生讀“煙村四五家”。
    老師指著亭子學生讀“亭臺六七座”。
    老師指著路邊的花學生讀“八九十枝花”。
    老師指著整幅畫學生讀整首詩。
    3、情趣練讀,讀出節(jié)奏感:
    老師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
    一學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另一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
    4、當小詩人有感情的讀一讀。試背。
    1、鞏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戲。
    2、鞏固字形和生字說再見的游戲。(讀卡片)。
    第二課時。
    1、唱對數歌。師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
    生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
    師我說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
    生你說二,我對二,孔雀開屏像把扇。
    師我說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
    生你說三,我對三,駱駝馱著兩座山。
    師我說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
    生你說四,我對四,刺猬滿身都是刺。
    師我說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
    生你說五,我對五,小鹿頭上長小樹。
    師我說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里游?
    生你說六,我對六,鴨子愛在水里游。
    師我說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
    生你說七,我對七,公雞叫人早早起。
    師我說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
    生你說八,我對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師我說九,誰對九,哪個會用頭頂球?
    生你說九,我對九,海獅會用頭頂球。
    師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有本事?
    生你說十,我對十,鸚鵡學話有本事。
    2、領獎游戲。老師出示卡片,指名學生上臺領獎:
    一生說我得了第一名。
    眾生說對對對,你得了第一名。
    3、讀《詠雪詩》。
    1、認識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他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認識筆畫“一”:
    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師范寫。
    3、寫字姿勢歌:
    寫字時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腳放平……。
    4、指導寫字:
    “一”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
    “二”兩橫上短下長,先寫上橫后寫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
    “三”第三橫長,第二橫寫在橫中線,橫與橫之間距離要勻稱。
    師范寫,學生描紅,再在田字格上練寫。
    5、把優(yōu)秀作業(yè)放在實物投影上讓學生看,并加星。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六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數字卡片
    兩課時
    師:從開學到現(xiàn)在,同學們在拼音樂園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在“認一認”里面,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去漢字王國里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現(xiàn)在就讓我們坐著小火車,開去漢字王國吧?。úシ呕疖嚤尘耙魳罚?BR>    2、師:通過大家剛才的描述,老師覺得小山村真美?。≡娙松塾簛淼竭@里,也感受到了小山村的美,于是就寫下了這首詩,師:請同學們小手準備,跟著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書空寫)
    3、我們先來感受一下這個小山村的寧靜和美麗(播放視頻)
    4、師:多美的景色,多美的小詩啊,老師忍不住想美美地讀上一遍呢!同學們,請先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老師范讀古詩)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大家覺得老師讀的美不美?。肯嘈拍銈円欢ㄆ炔患按牒屠蠋熞粯?,去美美的讀一讀了吧。
    師:那就請大家打開課本58頁,自己讀讀這首小詩,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5、師:拼音和漢字已經手拉手排好了隊,你能把它們連起來讀通順嗎?誰想來試試?
    (指名讀,“一”變調,讀的很通順,如果把詩讀出節(jié)奏感就更好了)
    (出示課件,師范讀,生體會停頓)
    (生試讀)
    (點名讀)
    6、(齊讀前兩句)師:我們來到這個幽靜的小山村,不知不覺已經走了二三里路,誰來說說“煙村”是什么意思?(先出示圖片,讓學生說,有不到位的教師作補充)師:要讀出輕快的感覺,看到炊煙了,馬上都有好吃的了!然后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7、(齊讀后兩句)師:我們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了山上,這里有許多古色古香的亭子,我們先在這些小亭子里歇一會,順便還可以看看山里的風景呢?。ǔ鍪緢D片“亭臺”)誰來讀一讀這個詞?師:我聽出來了,你站在亭臺上欣賞遠處美麗的風景心情十分舒暢!然后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8、師:現(xiàn)在我們把自己想象成詩人,想象著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小山村,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讀出來,注意在前兩個字讀完后稍微停頓一下。(先請一位小詩人)(女生讀)(男生讀)
    1、師:詩人用這樣一首小詩,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了,小山村的寧靜、美麗讓我們舍不得離開。連本課要認識的10位生字寶寶,都躲在古詩里,不肯出來了。請同學們把田字格里的字在詩中用筆圈出來。
    (出示課件)你們圈對了嗎?圈對了就借助拼音大聲讀2遍。
    2、師:讀了這么多遍,有同學肯定都認識它們了。(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師:你們讀得真棒,都可以當識字大王啦。
    3、師:同學們,雖然我們不能真的到那個寧靜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仿佛讓自己走進了那個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今后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更多的古詩。
    1、認識田字格。
    2、認識筆畫橫,出示“一”。學生先觀察,教師范寫,邊寫邊說“起筆稍頓,行筆輕快,收筆果斷”,學生寫,展示,點評。
    3、認識筆畫“豎彎”,觀察“四”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師范寫,邊寫邊說寫字順序“先進人,后關門”,學生寫,展示,點評。
    4、認識筆畫“豎彎鉤”,觀察“七”的筆畫順序,教師范寫,邊寫邊說“長橫左低右高,豎彎鉤要圓轉”,學生寫,展示,點評。
    一去二三里課文教學設計篇十七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認字寫字。
    辨認八、入和九、幾。
    生字卡片、插圖、與本課數字有關的圖片。
    第一課時 總( )電( )
    1、復習六個復韻母(ai、iu、an、un、ing、er)、五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chi、si、yi、wu)和三個三拼音節(jié)(jia、zuo、hua)。
    2、激趣導入:開學到現(xiàn)在,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會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現(xiàn)在,讓我們向漢字王國出發(fā)吧!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板書課題。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1、教師范讀課文。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3、教師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不同的符號分別標出會讀的字和不會讀的字,同桌互幫互學。
    3、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表揚能自主識字的同學)
    4、教學生字。
    (1)讀一讀。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重點引導學生讀準四、十、三。
    變序抽取12張生字卡(帶拼音),開火車讀,比賽讀。
    (2)擺一擺。
    人人動手,把12張生字卡分成兩類擺一擺。
    小組交流:說說為什么這么擺。(一至十是數字,去與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課文的格式),請小朋友把12個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張字卡分別貼到相應的方格里)。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互相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
    (2)找好朋友互相讀讀聽聽,互相正音。
    (3)男女生競賽讀。
    課間活動:全班表演唱《數鴨子》。
    1、認識田字格。
    (1)談話: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3)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指導書寫一。
    (1)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梢頓。
    (2)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述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課的生字。比一比誰找得多。
    第二課時 總( )電( )
    1、我會認。
    (1)變序抽取字卡,學生自由讀。
    (2)做找朋友游戲。出示插圖二(圖上的漢字數字暫不寫)。游戲說明:老師隨意點圖畫,說我的朋友在哪里,學生要迅速舉起手中相對應的字卡,并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教師相機貼上數字卡。
    2、我會記。
    (1)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2)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辨析幾、九云、去人、入來記住九去八。
    3、我會用。
    (1)摘果子說詞語或句子。
    出示梨樹圖(上面掛著12個梨子,每個梨子后面有一個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領大家正確地把生字讀兩遍,并把這個字所在的詩句讀一遍。
    (2)選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條魚、兩個蘋果、一塊田、九本書等圖片,圖片下為相應的詞語填空題。
    指名選卡片填空,并帶大家齊讀。
    3、交流: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地方用上這一課的生字?
    1、全班齊讀課文兩遍。
    2、限時背誦課文:給五分鐘時間,學生各自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
    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
    4、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指名背誦,小組齊背,全班齊背。
    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變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變化這兩方面來說)
    3、教師示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示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1、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2、讀一讀,說一說,連一連。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一去二三里
    一 去 二 三 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