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專業(yè)13篇)

字號: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通過寫作表達個人的感受和思考。7.在寫讀后感時,可以對書中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發(fā)展、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以下是一些讀者對這本書的讀后感寫的精彩觀點,或許能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一
    《紅高粱》是我讀的第一本書,很平淡的感覺,甚至覺得內(nèi)容很丑陋。其實記憶已經(jīng)不是很深刻了,可能因為只顧著想象里面一段描述日本兵逼著孫五活剝羅漢大爺?shù)膱雒?,割完耳朵,又割生殖器,之后又剝了皮,當時描述的場景讓我心驚膽戰(zhàn),可還是忍不住去想象會是怎么樣的一個場面,自己在場的話看了會不會得精神病,一直不停地想。之后的內(nèi)容,幾乎是一邊還殘留著那個場景的恐懼,一邊往后看的。
    《豐乳肥臀》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雖然有時候感覺有些段落太過繁雜,或者場景切換得太快跟不上思路,但順著總體思路摸索下去,還是很震撼人心的。故事的一開頭就很吸引人:一個普通鄉(xiāng)鎮(zhèn)的一家以打鐵為生的普通家庭的普通產(chǎn)婦臨盆,于此同時,要生產(chǎn)的還有家里的一頭驢。因為產(chǎn)婦之前生過7個女兒,而驢是第一次生產(chǎn),因此全家的接生重點竟然放在了一頭牲畜身上而不是一個人身上。直到最后,驢難產(chǎn)經(jīng)過請獸醫(yī)幫忙后順產(chǎn)了一頭騾子,產(chǎn)婦因難產(chǎn)而奄奄一息,最后請了接生婆,生出了一女一男,女孩被認為是多余的;男孩,也就是男主角,被接生婆宣告死亡后又被闖進來的日本人救活了。從此開始了他漫長而又痛苦的人生。
    以前看過關(guān)于的小說或者故事,都是講主角如何的參軍,如果英勇的為祖國奮斗打勝仗,看得心血澎湃。而看這部從普通民眾視野寫出的小說,卻感到戰(zhàn)爭的無奈。無論是哪邊贏了,人民該活的還是要活下去,紅軍贏了,你掌權(quán),可我還是照樣種我的菜吃我的飯;地主贏了,我還是一樣,甚至地主會把投影機給村民們放電影,還會讓村民們見識到人也能像小鳥一樣地在天上飛翔。
    戰(zhàn)爭并不能拯救任何人,人性的拯救才是最重要的。作者從日本侵略一直講到日本投降,解放戰(zhàn)爭,繼而到大生產(chǎn)運動以及等等,我對歷史并不了解,可我能看到小說中描繪人性的丑陋。戰(zhàn)爭并不是最讓人痛苦的,痛苦的是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人性轉(zhuǎn)變!大生產(chǎn)時,文中的三姐自吹自噓,把牛的精子射到母羊里,把兔的精子射到牛里,期待著像騾子一樣的變種出現(xiàn)。大饑荒年代,每個人都吃不飽餓得前背貼后背,可還存在著狼心狗肺的人利用炊事員的職務吃飽喝足后把熱乎乎的饅頭當做誘餌誘奸了毫無反抗之力的女人。文中的四姐因家庭貧困自愿賣身做妓女,積累了無數(shù)的珠寶后收手不干想回家孝敬母親過上好日子,最后卻被公社的人挖去了珠寶進行了,被鐵拳狠狠地錘在了臉上。男主角唯唯諾諾,膽小懦弱,連母親死后,入土為安以后,還被一位“公家人”逼著要他挖出母親進行火葬,聲稱國家的神圣領(lǐng)土不許隨便亂埋尸體,而之后不到的幾個小時,有一年輕小伙跌入附近的沼澤池里,陷了進去,救不上來,卻沒有“公家人”出現(xiàn)說不許亂埋尸體,兩者形成了強大的反差。
    總之,這是一部很沉重的小說,每往前一步,似乎都帶著沉重的腳鐐前進,社會在進步,人性的道德底線卻沒有跟著發(fā)展。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二
    我很喜歡莫言,可是我的老婆不喜歡,說他的小說沒有美感,難以卒讀。
    的確,莫言的小說“看上去很丑”,里面的形象都不怎么光鮮,甚至文學傳統(tǒng)里一向光明的母親形象,在他的筆下,也大打折扣。比如《歡樂》里的母親,說話漏風,形容邋遢,甚至滿身虱子,連老鼠都肆無忌憚地爬過她的身體。而他的鄉(xiāng)親,在他的筆下,都是滿嘴“豬屎牙”,長相難看,言辭鄙俗。他甚至詛咒他周遭的綠色,說它是最骯臟的顏色。
    可是,他的小說在暴露這些真實的外在的“丑陋”之后,所留下的些微的內(nèi)在的美,不是更真實和可貴嗎?比如言情小說網(wǎng)《歡樂》里的母親,雖然形象委瑣,怕媳婦而且迷信,但是為了送她的小兒子上復讀班,去向人乞討;而且乞討時講述真實的情況,而不是撒謊來欺騙他人的同情;當她的兒子說她“丟人”時,憤怒地打了他。這不是美嗎?在那一刻,這個母親的形象,不比那個所謂的“風流倜儻”,綽號“大學生”的小兒子“永樂”美多了嗎?甚至在“他”看來可惡的哥嫂,在生活的重壓下,仍讓他再復讀一年(已經(jīng)是第五年了),這不是人性的美嗎?讓他感到少有的溫暖,讓他欣賞自己的乳房,對所有人,包括他的母親和藹可親的魚翠翠,不美嗎?在都市小說的末尾,附上的中學生習作,正是通常所謂的“在生活中提煉出的美”??墒窃谶@些文字里,哪里有她母親真實的形象,哪里有她滿腹的艱辛?這樣的美,是“隔”了一層的美,比正文里的“眾多卑微,丑陋掩蓋著的美”,深度差多了。
    以前,我認為莫言的“大雜燴”總裁小說文字還需要錘煉,那個時候我想到的還只是文字的“精練,美化”;現(xiàn)在看來,這個問題更具有挑戰(zhàn)性,那就是不應該美化,而是“真實化”?!按箅s燴”在某種形式上有所突破,展現(xiàn)出了部分的真實,但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以賽亞柏林說“真善美”其實并不是統(tǒng)一的,真的,往往不善,不美。但在更高的層次上,還是應該有所統(tǒng)一的。因為“假”的美,最終還是不美的。要美,還是離不開真。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三
    莫言的感覺與眾不同,他的感覺除排斥了傳統(tǒng)倫理與理性教條的制約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感覺具有北方農(nóng)村那種土生土長的,具有原始意味且發(fā)育不全的質(zhì)樸而又充滿靈氣的農(nóng)民式的感覺心態(tài),具有濃郁的我國民俗文化的認知特征。為恰切地表現(xiàn)這一感覺心態(tài),莫言的小說總是習慣以“童年視角”為感覺本體。
    《紅高粱》就是以十四歲的'豆官的感覺記憶作為線索,另加上“我”的感覺補充組合而成的。在《紅高粱》中有一個鮮明的意象就是紅高粱,它代表著莫言所向往的洋溢著生命力度的充滿狂歡色彩的酒神精神,是生命強力的象征。作品中多次寫到高密東北鄉(xiāng)人的生命強力。這部作品以紅高粱為名,而且第一章也以紅高粱命名,開篇就營造了一個紅高粱世界,到處彌漫著紅高梁的氣息,他們都是活生生的靈物。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喜食高粱的鄉(xiāng)親們也都具有了高粱般鮮明的性格:挺拔、堅韌、堅固、團結(jié)、偉岸、生氣蓬勃、狂放不羈、英勇無畏。作者結(jié)合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命運的變化,從不同角度、不同側(cè)面、不同重點來突出、渲染象征本體的寓義,使之緊密結(jié)合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并形成更多更深的聯(lián)系,從而也使象征體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作者除相當靜態(tài)地描寫了那些景致之外,還把象征景物的描寫同人物、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節(jié)奏結(jié)合起來,從而使象征寓義表現(xiàn)得豐富充沛、多姿多彩、酣暢淋漓。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四
    《蛙》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壯闊的農(nóng)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女工作50多年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jīng)歷,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
    之所以取名“蛙”,并不是因為文中充滿對蛙聲的描寫,而是因為它的諧音“娃”,突出了主題——生命的歌頌。
    在文中,姑姑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兩面的:送子娘娘和殺人妖魔。
    姑姑首先是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人稱“送子娘娘”;她也是堅決執(zhí)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干部,人們稱她為“殺人狂魔”。對于她來說必須做到統(tǒng)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脫的痛苦之中。
    讀《蛙》其實會感到殘酷:一是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的殘酷,另一是莫言客觀冷靜的書寫他人靈魂深處極致痛苦的殘酷。莫言的書因而有著廣泛的代表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蛙》里的一切無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節(jié)甚至刊物的名稱都在為生命鳴唱,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手法,把小說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也就是關(guān)照生命,歌贊生命,敬畏生命。
    正如弘一法師在圓寂之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腳下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后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
    又如曾國藩所說:人生在世,應該心存敬畏。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歸,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反之,若心無敬畏,則行無所止,于是膽大妄為,傷天害理,所以必自取滅亡。
    心存敬畏,常懷悲憫,我們的情感將更加豐富沉淀,我們的心靈將更加美好豐盈,我們的人生將更加從容不迫。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五
    莫言作品他的短篇小說,都很有味道。
    《冰雪美人》中的命運悲慘的孟喜喜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她傲嬌的臉美麗而冷漠。嘴角上翹像總是帶著的輕蔑一切的微笑,她不遵守學校的紀律,不害怕嚴肅的年級主任,一切事情都按照自己的個性來,我行我素,桀驁不馴。最終勒令退學,病死在了“我”叔叔的醫(yī)院中。我對她感到悲哀,又感到惋惜,而更多的是怒其不爭。反觀在我們的周圍,不也存在著很多像孟喜喜一樣的人嗎?我們實在是應當以她為戒,少一些狂傲,多一份謙虛,遵守紀律和底線。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努力使自己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奮斗,避免像書中的孟喜喜那樣走上一條不歸路。
    《掛像》這篇小說描寫了小說講的是在“xx”時期,東北高密鄉(xiāng)革委會主任的皮發(fā)紅命令村民過年時摘下家堂軸子(代表祖先、福蔭的畫)轉(zhuǎn)掛毛主席像,褻瀆祖先,遭報應被鬼打。更可笑的.是這種對領(lǐng)袖的盲目過度崇拜卻遭毛澤東本人的反感?!皰煜瘛边\用了的象征意義。諷刺了xx時期人們那種盲目的躁動、荒誕。借助了皮發(fā)紅這一形象那個瘋狂的年代人所固有的愚昧和荒誕人的價值極端顛覆。既可憐、可悲又可恨。
    《莫言作品》里其它作品也很精彩。每一篇都從不同的層面、角度以細膩的語言、鮮明的人物形象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在這里就不一一說了。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六
    前些日子,爸爸從六合帶回一本小說,小說名叫《蛙》,我心想,蛙有什么值得看的?我們農(nóng)村里青蛙多得是,可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一回是。
    《蛙.》描述的是姑姑—萬心由一名助產(chǎn)士最后成為一名計劃生育工作者,她專門與那些想超生的婦女們之間的斗爭。結(jié)果使得如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張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滿了不安與自責,每當夜晚,她聽到蛙的叫聲仿佛是成千上萬個嬰兒的哭啼聲和控訴。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慚愧。
    記得四年前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也有同樣的遭遇,媽媽因超生而東躲西-藏。我從小就一直待在媽媽身邊,從未離開過她的懷抱,我整天以淚洗面,后來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回來幫我掛了十天水。后來聽大人們說弟弟沒保住,而且房子又被拆了。媽媽回來以后我一點沒怪她,相反,我覺得媽媽是偉大的勇敢的!
    媽媽是幸運的,書中的王仁美因大出血而死亡,然而上天眷顧她的生命沒有輕易離去。媽媽回來時明顯瘦了許多,她看見別人的孩子總要抱一抱,我知道媽媽是在想念夭折的弟弟,每當這時我就心如刀割。2009年一個新生命降臨在我家,這個家又充滿了朝氣!
    《蛙》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萬心的共產(chǎn)黨員,她曾是高密東北鄉(xiāng)的送子觀音,但卻成為當?shù)赜媱澤叩幕鶎印?BR>    2006年是我們生命中最黯淡的一年,作為女人我不幸”懷孕了,計劃外的,也就是腹中的這個“孽種”開始了我們的惡夢。后來政府知道了,后來多次帶人上門,恐嚇,嚇的我們夫妻倆帶著腹中的這個“孽種”一路逃亡,輾轉(zhuǎn)蘇北,后來由于中央型前置胎盤又亡命與南京,由于整日東躲西-藏,每日都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最后在市幼剖腹產(chǎn)下奄奄一息的男嬰,三天之后不幸夭折了。此時鎮(zhèn)政府已慘無人的拆除了我家的樓房。這是何等的絕望讓人撕心裂肺。而后只要看到人家懷中的小孩便不由自主道要是我家的孩子在也這大了。丈夫勸我說你不要這樣了你可不要成為祥林嫂呀。的確這是祥林嫂念念不忘阿毛那句只能與丈夫抱頭痛哭蛙里發(fā)生著1也的確是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與爭奪,那些有著頑強的身體曾經(jīng)遭遇了怎樣的磨難,被追趕的孕婦張拳的老婆多么渴望跳到河里逃脫已生下她那快足月的孩子,——被救上時每一個人都看到了她雙腿間流下的鮮血及她和孩子都行將死亡,而對無情姑姑,這個女人留下了最真切的詛咒;“萬心,你不得好死!”
    姑姑晚年充滿了負罪感,在一個夜晚她聽到了蛙鳴。仿佛成千上萬個嬰兒在哭泣和控訴——。
    感謝莫言,他的蛙提供給我們這個時代的譯質(zhì)力量,它們是珍貴的。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七
    很多人誤以為莫言是憑借該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實莫言獲得的是終身成就獎。在20時,《蛙》甚至還未有英語版和瑞典語版。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既可以表彰一部作品,也可以表彰一個作家的終身成就。以以往的獲獎情況來看,諾獎似乎越來越趨向于終身成就獎。略薩,特朗斯特羅姆,年莫言,門羅,都是表彰他們的終身成就,并非某一部作品。
    紅高粱。
    莫言1985年發(fā)表《透明的紅蘿卜》,自此引起文壇關(guān)注。小說描寫了一個無名無姓的黑孩子,他堅忍地活在苦痛的現(xiàn)實中,以一種自虐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強大。作品成功寫出了一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以及由此折射出來的外部世界。
    1986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紅高梁》,為莫言的成名之作。書中創(chuàng)造了莫言的文學王國“高密東北鄉(xiāng)”,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xiāng)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人生故事?!都t高梁》曾榮獲第4屆全國中篇小說獎,被譯成近二十種文字在全世界發(fā)行。據(jù)此改編的電影《紅高梁》獲第38屆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
    蛙
    《蛙》是莫言醞釀十余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初版于。小說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五封書信、四部長篇敘事和一部話劇組成,在藝術(shù)上極大拓展了小說的表現(xiàn)空間。整部作品以從事婦產(chǎn)科工作五十多年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jīng)歷為線索,用生動感人的細節(jié)和自我反省,展現(xiàn)了新中國六十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上的混亂景象,同時也深刻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jié)、矛盾的靈魂世界。本書獻給經(jīng)歷過計劃生育和在計劃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萬萬讀者。本書獲得中國最高文學獎——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被《南方周末》評選為20“文化原創(chuàng)榜年度圖書虛構(gòu)類致敬作品”,并入選多項年度好書排行榜。
    豐乳肥臀。
    《豐乳肥臀》是莫言早期創(chuàng)作中的一座高峰,也是篇幅最為飽滿的一部長篇力作。小說從抗日戰(zhàn)爭一直寫到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以汪洋恣肆的筆觸對波瀾壯闊的歷史進行了描繪。書中的母親艱難孕育了上官金童和他的八個姐姐,眾多兒女組成的龐大家族不可抗拒地被裹挾卷入了20世紀中國社會動蕩不安的歷史進程。小說通過描寫家庭來反映中國社會的變遷,表現(xiàn)了莫言對于女性的同情和贊頌。同時小說書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tài)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本書獲首屆“大家·紅河文學獎”。
    檀香刑。
    一場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爭,一樁駭人聽聞的血腥酷刑,一段纏綿悱惻的動人愛情,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貓腔表演,一部真正來自民間、充滿聲音的長篇小說!
    《檀香刑》是作家莫言瀝膽苦心磨礪出的長篇小說。在這部結(jié)構(gòu)精巧、語色濃郁的作品中,真實地再現(xiàn)了清末山東半島發(fā)生的一起民間反殖民的斗爭事件。帶頭領(lǐng)導這起反殖民斗爭的民間藝人孫丙最終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為主線,展示了中國王朝政治沒落中的諸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包括戊戌變法、義和團、外國殖民者的強取豪奪等等。
    小說圍繞著檀香刑的實施,將封建王權(quán)和權(quán)力斗爭的殘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凸顯了專制權(quán)力作用于個體上的歷史機制,成功地折射出專制權(quán)力賴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陰暗法則。
    小說刻畫了一大批鮮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氣質(zhì)的戲班班主孫丙、具有正義感的高密知縣錢丁、從京城刑部大堂告老還鄉(xiāng)的劊子手趙甲以及他們的女兒、干女兒、兒媳婦孫眉娘、殘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凱等等。
    【莫言其文】。
    面對著這樣的時代,一個作家應該保持冷靜的心態(tài),透過過剩的媒體制造的信息垃圾,透過浮躁的社會泡沫,去體驗觀察浸透了人類情感的樸實生活。只有樸實的、平凡人民的平凡生活才是生活的'主流,在這樣的生活中,默默涌動著真正的情感、真正的創(chuàng)造性和真正的人的精神,而這樣的生活,才是文學藝術(shù)的真正的資源。
    作家當然可以也必須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大膽地創(chuàng)新,大膽地運用種種藝術(shù)手段來處理生活,大膽地充當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叛徒,與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對抗,但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為代表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對現(xiàn)實生活所持的批判和懷疑精神,他們作品中貫注著的對人的命運的關(guān)懷和對現(xiàn)實的永不妥協(xié)的態(tài)度,則永遠是我們必須遵循的法則。我們必須具備這樣的對人的命運的關(guān)懷,必須在作品中傾注我們的真實情感,不是為了取悅某個階層,不是用虛情假意來刺激讀者的淚腺,而是要觸及人的靈魂,觸及時代的病灶。而要觸及到人的靈魂,觸及到時代的病灶,首先要觸及到自己的靈魂,觸及到自己的病灶。首先要以毫不留情的態(tài)度向自己問罪,不僅僅是懺悔。
    一個作家要有愛一切人,包括愛自己的敵人的勇氣,但一個作家不能愛自己,也不能可憐自己,寬容自己。應該把自己當做寫作過程中最大的、最不可饒恕的敵人。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里,在諸多的娛樂把真正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真正的文學批判和閱讀日益邊緣化的時代里,文學不應該奴顏婢膝地向人們心中的“娛樂鬼魂”獻媚,而是應該以自己無可替代的寶貴本質(zhì),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讀者當然在決定一部分作家,但真正的作家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讀者。
    我們所處的時代對于文學來說,也正如同狄更斯的描述,“這是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只要我們吸取土行孫和安泰的教訓,清醒地知道并牢記著自己的弱點,時刻不脫離大地,時刻不脫離人民大眾的平凡生活,就有可能寫出“深刻地揭示了人類共同的優(yōu)點和弱點,深刻地展示了人類的優(yōu)點所創(chuàng)造的輝煌和人類弱點所導致的悲劇,深刻展示人類靈魂的復雜性和善惡美丑之間的朦朧地帶并在這朦朧地帶投射進一線光明的作品”。這也是我對所謂偉大作品的定義。很可能我們窮其一生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但具有這樣的雄心,總比沒有這樣的雄心要好。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八
    前些日子,爸爸從六合帶回一本小說,小說名叫《蛙》,我心想,蛙有什么值得看的?我們農(nóng)村里青蛙多得是,可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一回是。
    《蛙》描述的是姑姑——萬心由——一名助產(chǎn)士最后成為一名計劃生育工作者,她專門與那些想超生的婦女們之間的斗爭。結(jié)果使得如她的侄媳王仁美和張拳的老婆家破人亡。最后,晚年的姑姑充滿了不安與自責,每當夜晚,她聽到蛙的叫聲仿佛是成千上萬個嬰兒的哭啼聲和控訴。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慚愧。
    記得四年前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也有同樣的遭遇,媽媽因超生而東躲西-藏。我從小就一直待在媽媽身邊,從未離開過她的懷抱,我整天以淚洗面,后來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回來幫我掛了十天水。后來聽大人們說弟弟沒保住,而且房子又被拆了。媽媽回來以后我一點沒怪她,相反,我覺得媽媽是偉大的勇敢的!
    媽媽是幸運的,書中的王仁美因大出血而死亡,然而上天眷顧她的生命沒有輕易離去。媽媽回來時明顯瘦了許多,她看見別人的孩子總要抱一抱,我知道媽媽是在想念夭折的弟弟,每當這時我就心如刀割。20xx年一個新生命降臨在我家,這個家又充滿了朝氣!
    中國作家莫言的小說《蛙》由四封信一個劇本構(gòu)成,講述了“我的姑姑”一位平凡的鄉(xiāng)村婦產(chǎn)科醫(yī)生六十年來落實計劃生育的故事,描繪了一幅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生育史。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九
    我是一邊躺在床上一邊淌著眼淚看完這部小說的。我從來沒想過看中國作家的小說能把我看過,畢竟古典小說里面的橋段在電視劇里看多了便麻木了,頂多為了古典小說的藝術(shù)成就動容;現(xiàn)當代小說雖然看得有點糾結(jié),但是不至于掉眼淚,畢竟看張愛玲我沒哭,看張恨水我沒哭,瓊瑤什么的我根本不看也不屑于看??创迳掀奖径鄦桃了估偾锏男≌f倒是讓我在純潔的故事情節(jié)中濕潤了眼睛。
    昨兒看莫言的《蛙》,看到王仁美死的時候眼淚居然不知不覺的便流了出來,我一直覺得大師是什么,大師就是不動聲色的讓你情不自禁。莫言平淡的語言,看似水到渠成的情節(jié),看似順理成章的死亡——他做好了鋪墊,沒有一件事情來的突兀,依舊讓我情不自禁。這部小說里面,我最欣賞的也是唯一欣賞的便是王仁美——可能是因為她的壽命相對較短,還沒來得及表露出人性的陰暗丑陋部分便魂歸九泉,留下美麗的側(cè)影在人世間,在蝌蚪的心里,雖然蝌蚪不久就和小獅子結(jié)了婚。說實話,這部小說里面最讓人難以認同又最難以讓人反對的便是姑姑。姑姑這個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典型,她酒神就充滿了矛盾,年輕時候還好,矛盾不夠尖銳,但是她的經(jīng)歷越多,活的時間越長,自身的矛盾便越突出。年輕時美麗善良天不怕地不怕,充滿了正義感,中年的時候簡直就是中了愚忠的毒藥,并且這毒藥已經(jīng)深入骨髓,浸透到姑姑每一寸肌膚,每一滴血液,每一次脈搏,無孔不入的毒藥讓她自身的矛盾不斷突出,最后的結(jié)局是從東北向女神的位置跌落到東北向瘟神的位置,她的毅力讓人佩服,但是她的手段卻讓人咋舌,不得不稱奇,卻萬萬不敢忍痛,手下畢竟有幾千條生命啊。在姑姑眼里,出了鍋門的是生命,享有國家的權(quán)利,沒出鍋門的呢就不值得一體,兩個字:做掉!堅決做掉,沒出鍋門的也是生命呀,又不是簡單的精子和卵細胞,更不是水里的蝌蚪,那也是命。姑姑知道,但是她在計劃生育的號召和愚忠的磨合下,用許多莫名其妙有義正言辭的借口取了那些可憐蟲的生命,同時還帶走了許多母親的生命。王仁美,王膽,哪一個該死?現(xiàn)在說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事實卻證明在死的規(guī)矩下還死了一大片人。姑姑老的了時候被自己手中愈加濃烈的血腥味搞得神經(jīng)兮兮,理所當然,人一定要為自己做出的事情付出代價,不管是自以為是的正義,還是忠肝義膽。畢竟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是客觀的,而人很多時候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里。
    小獅子這個形象我就更不喜歡,或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覺得她對姑姑的好就是獻殷勤,她其貌不揚,還對蝌蚪有情,但是蝌蚪明顯不喜歡她的粉刺,所以他就對蝌蚪的姑姑下手。姑姑就是她的黨。姑姑說他不喜歡王肝,是因為王肝為了追求小獅子甘愿出賣朋友,甚至出賣自己的親妹妹,她還說王膽和王仁美都是王肝害死的。這一點我要為王肝打抱不平,他對小獅子一見鐘情還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小獅子看做東北鄉(xiāng)里一枝花。誰都知道愛情這個東西的力量是無可限量的,王肝巴心巴肝的對小獅子好,為了他甚至不惜出賣朋友和親妹妹,他不愛他的親妹妹嗎?作者只是省略了王肝在愛情和親情之間的掙扎,愛情有錯嗎?沒錯,因為小獅子愿意為蝌蚪孤獨一身——雖然不一定真的孤獨一生,連姑姑都嫁給了赫大手,她小獅子還不定怎么樣呢,所以愛情沒錯,那就是王肝錯了。多虧姑姑這個看王肝,撮合了小獅子和蝌蚪,以至于王肝看破紅塵,認識不值得被愛的,人要愛自己,想怎么愛就怎么愛。
    蝌蚪這個任務形象娿塑造得非常好。在他身上矛盾沒有表現(xiàn)得多么強烈,但是很明顯他身上的矛盾也非常多,應該非常強烈的矛盾為什么變得無聲無息了呢?因為任性的弱點,他帶著不斷流失的善良生活在姑姑的陰影之下,基本上他的命運掌握在姑姑手里。結(jié)婚,生孩子,移居北京,二婚等等。蝌蚪就是典型的那種將錯就錯的性格,他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事情的荒謬之處,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軟弱,想改卻不會改,因為等待姑姑或者小獅子或者任何一個朋友給自己一定借口,說白了就是做好準備等待別人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只要別人給出了這個臺階,不管是誰,他都是理所當然的走下來。或許,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都是蝌蚪這樣的,姑姑這中烈性子較少,王仁美這中膽大無心眼的人更少,將錯就錯的人占絕大多數(shù)。
    欣賞莫言的小說就是以為他筆下的人物沒有單純的哪一種,畢竟像王仁美那號人物短命,連在小說中都死的特別早。人性的弱點是誰都無法避免的,只是說真實是什么,真實就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十
    翻過莫言的作品幾次,常常束之高擱,一個原因是欣賞不了,他“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xiàn)代融為一體”,他的天馬行空的敘述讓我一時駕馭不了;再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他的語言的粗獷吧,常會出現(xiàn)一些令人臉紅的語言,是因為自己的拘謹還是什么的,現(xiàn)在再一次打開他的作品,再品來,真的是讓人學到了很多。
    酒國》中的丁鉤兒的經(jīng)歷、余一尺的不同,那個酒國市釀造學院的'勾兌專業(yè)的博士研究生李一斗的幾篇文章,和莫言的書信來往,那似乎是生活中的也好像是小說中的許多情節(jié):那個肉孩和紅燒嬰兒,那個神童和那個有鱗的小妖精,那個一尺英豪和小侏儒余一尺,那些形象似乎是生活中的,也好像是虛構(gòu)的,不能不讓人感受到很多,感受到小說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在其中也時時地透露著有些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雖然有些夸張,但也不能不令人深思。那其中的《采燕》讓我真正的了解了那些稱得上海市山珍的珍品的緣由,我們只看到了商店里賣的燕窩很貴,卻不知道燕窩的區(qū)別與它的真實來緣,而采燕中的岳母的叔用生命采集的最珍品的燕窩,卻是時時用命換來的,那個燕窩上還留著腦漿,在寫叔為了采集那個難得的燕窩讓身體可怕地拉長,變得好像一條蛇,在艱難中奮爭中身體又拉長了些,燕為了自己的窩與偷襲的人的無情抗爭,面叔只能任由成群的汗珠從他頭上滴下來,緊咬雙唇嘗到自己血的滋味,一個能從十幾米的高處飄然落地而不損傷自己身體的叔叔卻為了這個燕窩從懸崖墜落,在燕窩上留下自己的腦漿??吹竭@些,我們怎還忍心吃那些需要很多的生命為代價的東西呢可有些人卻是在吃著,一直奉為美味的吃著。
    真的應將束之高閣的莫言作品拿下來,用心地讀一讀,看一看,也能泰然地面對那些令人感到臉紅的語言,況且有些事兒為什么我們要臉紅,而應臉紅的是那些真的該感到臉紅的人。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十一
    蛙》延續(xù)了莫言對小說結(jié)構(gòu)、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zhí)著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shù)水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莫言《蛙》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蛙》為中國當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出版于20xx年,《蛙》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nóng)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chǎn)科工作50多年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jīng)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xiāng)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于中國社會的一隅。
    《蛙》接近歷史現(xiàn)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xiāng)村醫(yī)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y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肮霉谩崩^承衣缽,開始在鄉(xiāng)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姑姑”接生的嬰兒遍布高密東北鄉(xiāng),可喪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布高密東北鄉(xiāng)。姑姑一面行醫(yī),一面帶領(lǐng)著自己的徒弟們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jīng)生育的男人結(jié)扎,讓已經(jīng)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chǎn),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锻堋肥且徊繉憣嵵髁x作品,它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山東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艱難推行過程。萬心矛盾地擁有著兩種身份:一種是鄉(xiāng)村醫(yī)生,一生接生嬰兒近萬名,人稱“送子娘娘”;另一種是堅決執(zhí)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干部,人又稱之“殺人妖魔”。對于萬心來說,卻必須做到統(tǒng)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脫的極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讀《蛙》,讀者會時時感到殘酷:一是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的殘酷,另一是莫言客觀冷靜地書寫他人靈魂深處極致痛苦的殘酷。
    《蛙》延續(xù)了莫言對小說結(jié)構(gòu)、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zhí)著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shù)水準,也是近幾年中國原創(chuàng)長篇小說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莫言的長篇小說《蛙》的中心詞是“計劃生育”,但這只是淺層表象,在這一中心詞背后,隱藏著的是莫言對生命(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頂禮膜拜。
    花了兩天時間一口氣把《蛙》讀完,實在地覺得是部引人入勝的好作品。姑姑、蝌蚪、小獅子、王仁美等人形象躍然紙上,個個角色或濃妝或淡抹幾乎都詮釋地恰到好處。小說到最后,也諷刺地寫出了社會的畸形。在中國乃至放眼世界,生殖崇拜都是一脈相承的。計劃生育稍稍地阻撓了這一腳步,但是只要國家在進步,人民生活安居樂業(yè),這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就源源不斷。
    小說把鏡頭定格在了農(nóng)村,更加突出了這一矛盾。通過蝌蚪與日本作家的來信來貫穿整個始終,雖然比較傳統(tǒng),但也很好地引出了姑姑這條線。特別是姑姑在小說中多次不同場合不同語氣,每每搬出與日本人作斗爭的事情,讓人會心一笑,可愛與可悲。比照現(xiàn)實,周遭也存在很多這樣的人,一件事從小講到大,每次都能恰如其分的表達。而故事的開始就新穎逗趣地寫到“命名”。名字在每個娃娃身上,可真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如此重要的事,在高密鄉(xiāng)這個地方,居然以如此普及如此詼諧的形勢存在,好像我們小時候隨口給別人起的外號。
    故事從一開始的陰暗到后來的荒誕,只是從蝌蚪與小獅子的來回高密鄉(xiāng)就完成了,又通過堂吉訶德來串燒,雖然我覺得銜接有點困難,尤其是蝌蚪性格的變化讓人驚訝,作為一名軍人,怎么會被一小破孩追跑,而這人早前還能用軍人的身份勸架?總之,最后我覺得是愈往荒誕發(fā)展,可通讀下來,也能與現(xiàn)實接軌,不得不說現(xiàn)實與荒誕也許只隔一線。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那部《百年孤獨》,通篇的荒誕奇幻,真真假假,演繹了觸目驚心的現(xiàn)實。
    總之,這也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小說,值得一看。
    看完了莫言的《蛙》,不愧是獲獎作品,寫的很好,對人物、事件的描述,生動、逼真,像是把現(xiàn)實的場景做了特寫放在了你的面前。這個作品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中國計劃生育在群眾生活中、在歷史中做了真實的記錄。
    因為我了解到一些計劃生育的實際情況,這部小說并沒有夸張,而現(xiàn)實情況其實更加夸張。對計劃生育這件事情,很難進行褒貶,對個人絕對是慘無人道,但是對國家看起來像是好的,事實上究竟是不是好的,歷史與未來也難以評判。但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追求、對根的延續(xù)這種情節(jié),又那么特殊,它并不是愚昧或者封建,而更像是一種本能的圖騰。通過計劃生育這個主線,又描述了人物心理,以及相關(guān)的社會變化。在平實的文字下,卻充滿了各種諷刺。
    尤其是老同學見面的寒暄與對白,太常見了,平時里,人們真的就是這樣說話,但是在這本書里,看起來卻是那么諷刺,感覺人與人之間怎么就變成了這樣呢?后面的話劇,一幕一幕,顯得更加怪誕與意識流,也扣住了主題“蛙”,這個粘膩與怪誕東西,與計劃生育之間莫名其妙的關(guān)系,讓人感覺計劃生育像蛙一樣奇怪、粘膩、甚至惡心,可能這個是對計劃生育這件事情無法訴說的形容。
    姑姑這個形象,是那個年代很多正面人物的理想代表,人們那時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個她這樣的人,作品表達了不同歷史背景下,人物命運的變化。人的思想意識決定人的命運,人的思想意識又來自外界對她的灌輸?這個就是人物的悲劇人生。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人即便有一些獨立思考能力,這個能力也是微弱的,更加容易受到影響和左右。真是個奇怪的世界,時代與人物彼此構(gòu)造對方,人物有時厭惡這個時代,想擺脫這個時代,又依賴這個時代,又構(gòu)成了這個時代,最終實際上還是最喜歡自己的這個時代。
    總之可以回味的地方很多,好的作品就是這樣,越想,就越覺得,好棒。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十二
    當我讀這本書的幾天里回了一趟老娘那里。老娘一遍給我做飯一遍絮絮叨叨的說起,好像這一陣國家有風聲要放開計劃生育了。
    我隨口說了一句,是啊,我覺得你們虧本了。
    老娘說,可不,氣死了,每天想起這個就生氣。
    我說算了算了,要是真把我送走再生個兒子,你們肯定得寵,到時候什么脾氣就不一定了,還能像我這么貼心啊。
    老娘嘟囔一句這倒是。
    可我自己想,這是什么世道呢?
    當年奶奶家極力讓我老娘生二胎,對外宣稱我掛了,就是想再添一個能續(xù)香火的男丁。老娘死活沒干。因此和丈夫及婆家的關(guān)系急轉(zhuǎn)直下,就差沒離婚了。于是,除了我爸,二叔生了倆,三叔生了倆,四叔生了倆。終于最小的是個男的,于是催我老娘無論如何生二胎的緊張氣氛就被緩和了。
    但是,跟只生了一個孩子就被強制帶了環(huán)還各種發(fā)炎各種掉落導致意外懷孕并且流產(chǎn)好幾次還要繼續(xù)被強制帶環(huán)的我娘那一輩,就算算上那些少的可憐的“獨生子女費”,也是強的多了。
    事物也許都有正反面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當年我一個人享盡了父母的愛(也許母80%父20%),但也算是被寵大的一代。且不說我那二叔,要離婚結(jié)果出了車禍,一段時間人不人鬼不鬼的而且兩個女兒都因為自己的親娘恨他?,F(xiàn)在雖然再婚并且生活的很好,但也付出了代價。我那三叔,不知做了什么事情,被打出自己的家,結(jié)果在奶奶家突發(fā)腦梗去世了。我那四叔,前妻雖然為了他生了二胎,卻被小三無情的頂替了。我那小弟弟長在后媽的家。有后媽就有后爸,從小就倔強暴力,到了現(xiàn)在也沒有好多少。新四嬸又生了個女娃。這次沒生倆。差強人意的生活著。我的爸媽是他們那輩男丁唯一家庭完整的原配家庭了吧。也許這就是一個娃的好處----離婚了不好分。
    繞遠了??傊@本書呢,和后來看的《豐乳肥臀》差不多是一個意思。郭嘉讓你往東,你就得往東,郭嘉讓你往西,你就得往西,也許這一輩子,就在來來回回的渡河中,渡過了。
    莫言作品讀后感中學生篇十三
    《蛙》為中國當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出版于20xx年,《蛙》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nóng)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chǎn)科工作50多年的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姑姑的人生經(jīng)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xiāng)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于中國社會的一隅。
    《蛙》接近歷史現(xiàn)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xiāng)村醫(yī)生“姑姑”的一生?!肮霉谩钡母赣H是八路軍的軍醫(y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xiāng)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肮霉谩苯由膵雰罕椴几呙軚|北鄉(xiāng),可喪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布高密東北鄉(xiāng)。姑姑一面行醫(yī),一面帶領(lǐng)著自己的徒弟們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jīng)生育的男人結(jié)扎,讓已經(jīng)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chǎn),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锻堋肥且徊繉憣嵵髁x作品,它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山東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艱難推行過程。萬心矛盾地擁有著兩種身份:一種是鄉(xiāng)村醫(yī)生,一生接生嬰兒近萬名,人稱“送子娘娘”;另一種是堅決執(zhí)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干部,人又稱之“殺人妖魔”。對于萬心來說,卻必須做到統(tǒng)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脫的極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讀《蛙》,讀者會時時感到殘酷:一是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的殘酷,另一是莫言客觀冷靜地書寫他人靈魂深處極致痛苦的殘酷。
    《蛙》延續(xù)了莫言對小說結(jié)構(gòu)、敘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zhí)著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shù)水準,也是近幾年中國原創(chuàng)長篇小說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莫言的長篇小說《蛙》的中心詞是“計劃生育”,但這只是淺層表象,在這一中心詞背后,隱藏著的是莫言對生命(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