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規(guī)劃和安排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寫一篇完美的心得體會需要我們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調研,了解相關背景和資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近日,貴州省委組織部追授龍增剛同志“全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并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向龍增剛同志學習,學習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公仆情懷、實干精神和高尚情操。
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一絲不茍落實黨組織決定的政治品格值得我們學習。龍增剛,男,布依族,1968年5月出生,1989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到2019年8月13日去世,始終如一把黨的事業(yè)高于一切,始終牢記入黨時的誓言“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視事業(yè)如生命,在生命最后時刻仍然不忘我的工作,他的離世,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重于泰山。
他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心甘情愿與群眾共甘苦的公仆情懷值得我們學習。龍增剛始終認為“人民的事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在基層一線,他帶領干部群眾建水庫、修公路、抓發(fā)展、創(chuàng)和諧,造福了一方百姓,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愛戴。他心中始終裝著群眾,群眾就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為群眾公心處事,從不偏袒,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親友辦私事,從不違背原則打招呼,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困難和要求,始終以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他愛崗敬業(yè)、鞠躬盡瘁,對待事業(yè)和工作“安專迷”的實干精神值得我們學習。26年來,他始終以飽滿的精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只爭朝夕”忘我的拼搏實干精神,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期間走遍所在鄉(xiāng)鎮(zhèn)的家家戶戶,在機關工作期間走遍全縣99個村,一摞厚厚的工作筆記記錄著龍增剛與群眾情濃于水的“魚水情”,他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
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甘于奉獻、嚴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值得我們學習?!罢?,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無論在擔任縣建中鎮(zhèn)鎮(zhèn)長、鎮(zhèn)黨委書記,還是在擔任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龍增剛同志都是一如既往辦事公道,從不偏袒,清正廉潔,嚴守黨章黨規(guī),甘于奉獻,始終踐行“三嚴三實”,把47歲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黨的偉大事業(y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龍增剛以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公仆情懷、實干精神和高尚情操給予我們榜樣和正能量。我們應當自覺成為講政治規(guī)矩和政治紀律實踐者,學習黨章黨規(guī),學習系列講話精神,嚴格按照黨章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宗旨,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帶動作用,以實際行動,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中建功立業(yè),作龍增剛同志式的合格黨員。
延伸閱讀:市總工會組織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
12月11日,都勻市總工會組織召開干部職工會議集中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會議由黨組書記、副主席劉照信主持。
會上,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了州委州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向龍增剛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黔南組通〔2019〕92號)文件精神,認真回顧了龍增剛同志的生平事跡,并圍繞向龍增剛同志學什么、怎么做的主題展開了討論。
會上劉照信書記提出幾點要求:全會黨員干部職工一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重視,自覺參與各種集中學習和專題討論活動,扎實學習深刻領會龍增剛同志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精神本質,做到學深學透;二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與學習貫徹國家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踐行“三嚴三實”結合起來,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用龍增剛同志精神作為一項長期活動貫徹日常學習生活始終,在我會形成學典型、揚正氣、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此次學習活動與工作實際聯(lián)系起來,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和動力,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服務能力,扎實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和全面小康創(chuàng)建各項工作。
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深深被龍增剛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所感動,紛紛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暢談了學習感受,表示要以龍增剛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他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他一心為民、恪盡職守的擔當精神,學習他忠于事業(yè)、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學習他清正廉潔、永葆本色的整治品質,并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進工作的自覺行動;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以龍增剛同志為鏡子,對照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提升黨性修養(yǎng)、深化黨性鍛煉,扎扎實實、兢兢業(yè)業(yè)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做龍增剛同志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近日,廖俊波的先進事跡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fā)強烈反響。他扎根基層甘當“樵夫”的無私奉獻,心系群眾愿做鋪路人的公仆情懷,攻堅克難敢想敢拼的“闖將”精神,腳踏實地苦干實干的務實作風,感人肺腑,發(fā)人深思。
在廖俊波的諸多事跡中,有兩個細節(jié)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廖俊波在任政和縣委書記時,每有市領導來,他常常中途借故“開溜”,讓一線干部有機會和領導“面對面”匯報工作;一個是他經(jīng)常往群眾中間“湊”,對群眾不僅臉熟,還能隨口叫出“黃小妹”“袁云機”的名字。這一“溜”一“湊”,折射出廖俊波坦蕩無私的情懷和扎根群眾的初心。
反觀當下,少數(shù)領導干部往往對上級交辦的事考慮多,對群眾的事卻不很熱心;有的想方設法讓領導了解自己,對群眾的意見建議卻不屑一顧;個別的甚至熱衷于跟“有來頭”的人攀交情,以和他們交友為榮,而對群眾卻心不在焉,見到群眾聊不下去或不愿多說。這樣的干部表面上看聰明機靈,“有套路有手腕”,實際上卻本末倒置,傷害群眾感情,損害黨員干部形象。
在領導面前“溜”,是因為不唯上、不攬功、不掩才,面對成績,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線辛勤工作的干部,讓他們在領導面前“露臉”,是培養(yǎng),是歷練,更是無聲的鼓勵,就像一個默默無聞的園丁,滿園春色時,只在一旁笑。往群眾中間“湊”,是因為不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面對群眾唯恐做得不夠多,唯恐對不起肩上的責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焙腿罕姶虺梢黄?,對待他們?nèi)缬H人一般,正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矢志不渝的初心的指引。廖俊波以生動的實踐說明,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應該從哪里“溜”,應該往哪里“湊”。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學習了姜霜菊同志的先進事跡后,感觸很深。先進人物能夠在平凡的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們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通過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我覺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做到:
姜霜菊同志先進人物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于思考,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工余時間學習,鉆研技術和業(yè)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yè)務素質很快得到提高。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yè)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并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恒的學,結合現(xiàn)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姜霜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們顧不得照顧家里的親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通過學習先進,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們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姜霜菊同志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于他們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
一是要務實,就是要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求實效。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為標準。
二是要勤勉,就是要發(fā)揚“老黃?!钡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興夜寢,殫精竭慮。
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經(jīng)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敢于到艱苦崗位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為榮,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斗的作風。
對照先進的典型、榜樣,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應該保持一種激情,永遠做到對黨的事業(yè)、對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姜霜菊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撼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們的人格魅力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而他們所產(chǎn)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將轉化成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我要以兩位先進人物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兢兢業(yè)業(y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一個當時年僅20多歲的農(nóng)村大隊長,帶著數(shù)百個村民,鋼釬鑿、風鉆敲,前后歷經(jīng)30余年,在峭壁懸崖間挖出一條10公里的“天渠”。潺潺渠水,潤澤了當?shù)?200多人,使曾經(jīng)閉塞的貧困村面貌一新。
當?shù)厝斯芩小按蟀l(fā)渠”。村民們以最樸實而又最隆重的口頭命名方式,感謝他們的帶頭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平正仡佬族鄉(xiāng)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fā)。“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黔北深處,多為喀斯特地質。
黃大發(fā)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壩,海拔1250米,山高巖陡,雨水落地,就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須來回走兩個小時,爭水打架的事情時有發(fā)生,連“牛腳窩水”村民都要收集起來。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喂豬喂牛??h里的干部來草王壩考察,村民遞過來的水杯里,滿是渾黃。因為缺水,當?shù)刂荒芊N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當?shù)厝瞬妥郎系闹魇?。這種“苞沙飯”難以下咽,在喉嚨上直打轉轉。沒有水,別說發(fā)展產(chǎn)業(yè),村民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一些家庭吃鹽都需要賒賬。對于貧窮,黃大發(fā)比別人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幾歲時,母親就去世;父親抽大煙,敗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歲,黃大發(fā)便成了孤兒,滾草窩,吃百家飯長大。
對于擺脫貧困,他有著比別人更強的決心?!案F就窮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1958年當選草王壩大隊大隊長那年,黃大發(fā)下了決心?!斑@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草王壩村幾面大山的背后是螺絲水河。上世紀60年代開始,由當?shù)毓鐮款^,草王壩大隊、健康大隊、勝利大隊共同開建“紅旗大溝”,想引來這穩(wěn)定的水源。黃大發(fā)任指揮長。當時,修這條水渠,中間必須打通一條長116米的隧道,公社認為技術難度太大,黃大發(fā)就帶著群眾自己干。黃大發(fā)先用農(nóng)村土辦法確定水平線:豎起竹竿測量,人眼兩邊“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時候,黃大發(fā)用耳朵貼著山聽,指揮群眾往聲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繭。最終,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于缺乏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用黃泥巴敷成的渠壁難經(jīng)風雨,水渠修修補補十幾年,沒法再用,在上世紀70年代被廢棄?!皠傂耷臅r候我才幾歲,十幾年里父親經(jīng)常不在家里,都和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敗的時候,我已經(jīng)上中學了,那時候父親經(jīng)常在家里發(fā)呆,我知道他很傷心?!秉S大發(fā)的二兒子黃彬權說。但是,黃大發(fā)沒有放棄。
1976年,遵義縣水電局干部黃著文來到草王壩,住在黃大發(fā)家里。“小個子、有干勁,滿手的繭握手扎著疼?!边@是黃大發(fā)給黃著文的最初印象。徹夜長談中,黃大發(fā)再次表明了修渠的決心。
再次見到黃大發(fā),是1990年臘月,那天下著大雪,已經(jīng)成為遵義縣水電局副局長的黃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來訪的黃大發(fā)。“10多年了,但一眼還是認出了他。他穿著破解放鞋,沒有襪子,腳趾露在外,一身單衣凍得發(fā)抖。”黃大發(fā)的挎包里,裝著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請。
“修不通,我拿命來換”
水渠工程立項了,擺在黃大發(fā)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湊錢。按照當時的政策,修建這樣的工程,國家補助材料、匹配一定資金,村民要投工投勞,須自籌部分資金。算下來,全村900多人,要湊1.3萬元。當年,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僅為80元。黃大發(fā)召開村民大會,提出了每家每戶湊錢的要求。作為村支書,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熱情被再次點燃。當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錢了。第二天一大早,出村小路上滿是趕著牲口,背著雞蛋、黃豆、蜂蜜的村民,他們要到附近集市賣了換錢。
村民楊春友說:“盼水盼了幾十年,有機會修水渠,家里生活再苦都要支持?!币灿写迕穹磳?。以前那條半途而廢的水渠是村民心頭的傷疤,有的村民說:“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飯吃?!秉S大發(fā)回答:“修不通,我拿命來換?!逼拮有扉_美勸他,晚幾年,等大家經(jīng)濟條件好點再修。黃大發(fā)說:“修水這事等不得,再難也要上。水不通,大家經(jīng)濟怎么好得了?”第三天,1.3萬元湊齊。遵義縣水電局領導感動地說:這不是工程款,是草王壩群眾的心!
“干部干,群眾看?!秉S大發(fā)說。從材料運輸?shù)綄嵉厥┕?,年?旬的黃大發(fā)總是沖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來回步行36公里到鄉(xiāng)鎮(zhèn)背回來的。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親自到縣城“押運”回來的。有一次運水泥車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黃大發(fā)擔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黨員帶起頭,大家一起干”
修建水渠要經(jīng)過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10多處峻嶺,大土灣巖、擦耳巖和灰洞巖最為險要,要從懸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過。在修擦耳巖段時,一處倒懸的崖壁無法測量,專業(yè)施工人員都不敢下去。黃大發(fā)二話不說,把麻繩系在自己身上,讓人拉著吊下懸崖,像半空中飄飛的鷹。吊到懸崖背后,大家看不到他了,嚇得大氣都不敢出。這時候,黃大發(fā)在下面大喊了幾聲,證明自己沒事,大家這才放了心。
一尺一尺敲。中午,大家圍在一起,找?guī)装迅刹顸c燃取暖,烤土豆當午飯。為了早一天通水,有些群眾甚至晚上就睡在渠上。修渠期間,黃大發(fā)的女兒和孫子相繼因病去世。有一年年關將近,黃大發(fā)把家里的豬賣掉得了100多元錢,徐開美以為是給女兒買藥的錢,結果黃大發(fā)拿去墊錢買了修渠炸藥。
“埋怨有什么辦法,家里扯他后退,他怎么干得了工作?”徐開美說。“這水渠是工程奇跡”
1994年,水渠的主渠貫通。清清粼粼的水,第一次滿滿當當?shù)亓鬟M了草王壩村,流進了亙古干旱的坡地。村里孩子們跟著水流跑,村民們捧著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從來沒見過黃大發(fā)流淚的村民發(fā)現(xiàn),老支書躲在一個角落里,哭了。這眼淚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1995年,一條跨3個村、10余個村民組,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終于完工。群眾以黃大發(fā)的名字命名這條渠,叫它“大發(fā)渠”?!凹词褂矛F(xiàn)在的眼光看,這水渠仍是工程奇跡?!秉S著文說。
村民徐國樹家“坡改梯”后有了4畝梯田,全部種上了水稻。,畝產(chǎn)達到1000多斤。他一直記得打出米那天,家里煮了滿滿一大鍋、足足5斤多米飯。從米下鍋起,一家人什么都不干,圍著灶臺坐著,等著,笑著。揭開蓋的那一刻,一股從沒有過的清香,扎扎實實地鉆入鼻子,直入胃里,沁入心里……“真是吃得肚子好脹,好高興!”多年后回憶起那頓飽飯,徐國樹念念不忘。
村里的稻田從240畝增加到720畝,每年收稻谷80萬斤,村民從此吃飯不愁。還有村民種上了高粱,收獲后賣給附近茅臺酒廠,帶來了更多收入。接下來,黃大發(fā)要實現(xiàn)他修學校、通路、通電的夢想。村民徐國棋記得,水渠修通后,黃大發(fā)把大家喊來開院壩會,商量集資修建學校的事。“如果有文化,渠早就修成功了。我們村文化低,出去都直不起腰桿,娃兒不讀書哪來出息?”全村群眾又一次咬緊牙關,全力投工投勞建學校。而今,過去,草王壩走出了20來個大學生。
接下來是修路。團結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條泥巴小道,要趟過兩條河,翻過一處懸崖。一發(fā)大水,村莊即成孤島,1990年至1995年,有5個村民涉水溺亡。1995年春節(jié)剛過,黃大發(fā)只身前往遵義縣,向有關部門申請修建通村公路。政府補助的資金用于購買炸藥等,村民在黃大發(fā)帶領下投工投勞。修渠的情景再現(xiàn)山村。每天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齊心協(xié)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鋪通。
19,村里通電工程啟動。黃大發(fā)帶頭拿出100元,村民再次湊錢1萬元。為節(jié)約電桿錢,每2戶村民“承包”一根電桿,上山砍樹;一圈上百斤重的電線,村民挽在肩頭往前拉……草王壩村,終于亮起了電燈。村民夏時江,購買了村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7月1日,黃大發(fā)和100多名村民一起,在夏時江家收看了香港回歸慶典,大伙兒鼓掌把手心都拍紅了。
“我終于可以交上答卷了”
帶領群眾奮斗50多年,黃大發(fā)走遍了村莊周邊的山山水水,但最遠只到過80公里外的遵義市。不抽煙、不喝酒;不吃雞鴨魚,不管家中事。這位82歲的老支書把一輩子的時間都交給了村里工作,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領著大伙兒干”上,將鄉(xiāng)親們帶上致富路。
村民徐國樹家養(yǎng)了9年的山羊,現(xiàn)在有60只,去年賣羊收入2萬多元。他說“有了水,才養(yǎng)羊;有了羊,才有錢”,靠著養(yǎng)羊收入,他把2個子女培養(yǎng)成大學生。脫貧的熱情涌動在草王壩的家家戶戶。新擴并的團結村還有許多貧困家庭,去年,老支書黃大發(fā)參加政府的脫貧攻堅考察,認定了辣椒和柚子產(chǎn)業(yè)。經(jīng)過論證,當?shù)卣疀Q定將之作為扶貧攻堅重點產(chǎn)業(yè)進行推廣。黃大發(fā)到村民家里做動員工作,讓兩大產(chǎn)業(yè)順利落地?!八羞@樣的號召力,我們相信他?!贝迕顸S兵旺說。
遵義有關領導了解到這位80歲的老支書有個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去省城看一看于是決定滿足他這個心愿。時任平正鄉(xiāng)辦公室主任的徐飛回憶那天他們來到村里發(fā)現(xiàn)黃大發(fā)和老伴已經(jīng)穿戴整齊在村口等著了。到了貴陽老支書既沒有提出到風景名勝去逛逛也沒有要求去商場轉轉而是提出去貴州省委看看。
站在省委大門口,黃大發(fā)注視著飄揚的五星紅旗,看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的石碑,一言不發(fā)地站立著……就這樣,默默站立了10多分鐘,黃大發(fā)回身對陪同人員說:心愿了了,可以回家了。陪同人員問:到別處看看吧?黃大發(fā)把頭一搖:“黨組織信任我,把草王壩村交給了我,現(xiàn)在,渠通了、電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BR> 又一個春天,來到了草王壩。但見田間地頭,黃大發(fā)率領群眾新栽下的柚子樹抽出新芽,翠綠欲滴。這塊幾代***人奮斗的紅色土地上,生機盎然。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看到李培斌這個名字,你可能會問李培斌是誰啊?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李培斌個人的先進事跡,談談自己的個人的。
心得體會。
歡迎借鑒!
在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zhèn)司法所,所長李培斌的辦公室總是最“熱鬧”的。鄰居打架、兩口子鬧離婚、老人無人贍養(yǎng)……村民們懷揣著自己的“心結”,來到李培斌辦公室找他調解,人多時甚至還會在門口排起長隊。
然而現(xiàn)在,李培斌的辦公室卻靜悄悄的。一本記了一半的學習筆記攤開在桌上,血壓計和降壓藥堆放在一旁,兩盆綠植的葉子已經(jīng)蔫得打了卷兒。一起待調節(jié)糾紛的當事人電話,被工整地抄錄在臺歷上,時間永久定格在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早晨,因過度勞累,年僅50歲的李培斌突發(fā)心臟病,與世長辭?!拔矣袝r覺得李所長并沒有走,還會在我出門前叮囑我出現(xiàn)場要注意些啥。”陽高縣龍泉鎮(zhèn)司法所司法助理員魯學虎凝望窗外,仿佛又看到李培斌那高高胖胖的身影坐在田埂上,臉上掛著一抹憨憨的笑。
“龍泉穩(wěn),陽高穩(wěn)?!饼埲?zhèn)是陽高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全鎮(zhèn)有29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是一個有著11.3萬人口的大鎮(zhèn)。在陽高縣,李培斌是領導的“穩(wěn)壓器”,鄉(xiāng)親的“出氣筒”。“有事找李司法”,成了陽高縣流傳的一句口頭語。
“李培斌是個一身正氣的人,危急時刻他肯定奮不顧身沖上去。”陽高縣龍泉鎮(zhèn)興隆巷村書記燕續(xù)明說?;貞浧甬斈甏謇锇l(fā)生的一起沖突,燕續(xù)明現(xiàn)在仍心有余悸。《法制日報》記者跟隨他來到了興隆巷一戶人家門口,鮮紅色的大門格外顯眼?!斑@里就是當年發(fā)生糾紛的地方,幸虧李培斌趕過來,才有驚無險?!毖嗬m(xù)明說。
原來,興隆巷村有一對夫妻,幾年前因感情不和,妻子常住娘家,丈夫因此心懷怨恨。有一天,丈夫帶著一幫人,驅車找到岳父家,想強行帶妻子回家,因此與岳父家人發(fā)生激烈沖突。見此情景,村支書趕緊給李培斌打電話,讓他趕過去調解。李培斌趕到現(xiàn)場,看到的場景讓他暗自吃了一驚:七八個光頭青年,有的手持木棒,有的手拿菜刀,惡言惡語,氣勢洶洶,弄不好就要出人命。
看到李培斌來了,幾個青年惡狠狠地威脅他說:“狗拿耗子,誰讓你多管閑事,小心收拾你?!崩钆啾蠛敛晃窇?強硬地說:“我是司法所的,這事必須管。我啥都見過,啥也不怕。如果你們把我打死了,我是烈士,你們就是兇犯!”最終,李培斌大義凜然的氣勢把這群光頭青年壓了回去,一場一觸即發(fā)的流血沖突就這樣被安全化解。
在李培斌的調解生涯中,類似見刀見血的兇險場景并不鮮見。陽高縣馬家皂鄉(xiāng)定安營村的村民李亮,至今仍舊對李培斌心懷愧疚。幾年前,因村支書催其交計劃生育費,李亮酒后拿了一把板斧沖進村委會鬧事?!罢l要我的錢,我就要誰的命?!崩盍翐]舞著手里的斧頭,瞪著通紅的眼睛,滿嘴酒氣,暴跳如雷。李培斌趕到時,李亮的斧頭直逼村支書,情況十分危急。李培斌毫不猶豫沖上前去制止,李亮竟揮動板斧向他砍來。李培斌情急之下邊躲邊用手一擋,斧頭落在了他的左手上,頓時鮮血直流。他不顧疼痛,拼盡全身力氣制服了李亮。但是一道一寸多長的傷疤從此就留在了李培斌的手上?!澳翘於嗵澚死钏痉?要不就出人命了?!崩盍潦潞蟪錆M歉意地說。
聽說記者到陽高縣龍泉鎮(zhèn)富貴村采訪李培斌的事跡,79歲的袁桂如老人早早就站在村口等著了。老人至今仍住著幾十年前的青磚房,院墻破爛不堪,還不到一米高,幾塊木頭搭起來就全當是門了。在老伴和四個兒子都去世后,李培斌成了老人唯一可以依靠的人。“李培斌就像我的親人一樣,如今他比我先走了,我又沒人管了,連說話的人都沒有了。”老人話還沒說完,布滿皺紋的臉上早已老淚縱橫。
袁桂如和李培斌相識,還要追溯到8年前。
老人的二兒子張建國因搶劫罪被判2019年,服刑期間患上腦萎縮。釋放后,太原一監(jiān)把張建國送回家,卻被他母親拒之門外。情急之下,太原一監(jiān)找到李培斌,請求調解。
接案后,李培斌馬上趕到張建國家了解情況,眼前所見讓他心如刀絞。原來,張建國的母親并不是不想要兒子,而是她實在沒有辦法讓兒子回家。作為一個孤寡老人,袁桂如的生活本身就十分艱難,這時再添上一個患病的兒子,老人實在無能為力。
“兒是娘的心頭肉,當媽的咋能不讓兒子回家呢?可這情況你也看到了,我們娘倆兒咋活啊!回到監(jiān)獄,他好歹還有一碗飯吃?!甭犕昀先说闹v述,李培斌的鼻子一陣陣發(fā)酸?!澳茸寖鹤舆M家,生活困難我來想辦法,黨和政府不會不管您的。”聽了李培斌的話,老人摟住兒子失聲痛哭。
通過與太原一監(jiān)協(xié)商,李培斌為張建國解決了3萬元醫(yī)療費、生活費。同時,他把此事向龍泉鎮(zhèn)黨委作了匯報,幫助張建國母子辦理了農(nóng)村低保,逢年過節(jié)帶些現(xiàn)金、面粉、衣服去登門看望,還從縣殘聯(lián)為張建國爭取了一把輪椅和陽光家園補助金720元。
30多年來,李培斌成功調解了數(shù)以千計的民事糾紛,制止了上百次群體性械斗,使50多對瀕臨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30多位遭受遺棄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在他的悉心關懷下,20多名失足青年改邪歸正,60多名刑釋解教人員和20多名社區(qū)矯正人員痛改前非,迷途知返。
“我這份工作是有遺傳基因的,我爺爺和父親都做過村干部。在我的記憶中,他們經(jīng)常幫助鄉(xiāng)鄰們解決糾紛。我當時覺得,他們真有能耐。”李培斌生前在一次報告中這樣說道。在近30年的調解生涯中,李培斌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調解法則,起名叫做“人民調解十法”:用情感染法、以柔克剛法、先守后攻法、正義震懾法、親情促動法、群眾抨擊法、穩(wěn)定大局法、感化教育法、誠信擔保法、類同案推代教育法。這套調解法則已經(jīng)在全省司法系統(tǒng)推廣,成了人民調解工作的“活教材”。
在調解過程中,李培斌還總結出“三心三勤”的心得經(jīng)驗?!叭摹?就是要有換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負責的責任心,把小事情當大事業(yè)做的事業(yè)心。“三勤”,就是耳勤、嘴勤、腿勤。有了這“三心三勤”,再靈活運用“人民調解十法”,再大的疙瘩也能解開。
幾年前,陽高縣培仁學校三年級學生張某課間向后座的同學扔鉛筆,無意中扎傷了同學童某的右眼。受害人家長痛哭流涕,多次來到學校,要求解決孩子的醫(yī)藥費問題。然而張家經(jīng)濟困難,沒有能力賠償。
“李所長接到此案后,深入雙方家庭,耐心細致地做兩家的思想工作?!迸嗳蕦W校副校長蘭天德回憶說,起初受害人要求賠償10萬元,否則誓不罷休。而張某的爺爺則表示一分錢也拿不出。一個月里,李培斌走訪雙方及學校20多次,反復勸說,雙方態(tài)度一天天變化。最后,當事人和培仁學校三方達成協(xié)議,由傷害家長賠付受害人5000元,學校出資3.7萬元,這起校園傷害案得到和平解決。
“在師傅那兒,很多頭疼的事情都可以調解?!崩钆啾蟮摹巴降堋濒攲W虎說,2019年10月14日中午,龍泉鎮(zhèn)道北養(yǎng)豬場的老景找到魯學虎,說他淹了后院鄰居的房子,引起了糾紛,想請李所長前去說和。當天下午,正在大同參加全市司法所長培訓會的李培斌接到了魯學虎的電話。李培斌讓魯學虎第二天上午接他回去,給老景的糾紛做調解。然而魯學虎怎么也沒想到,這竟成了他和師傅之間永遠不能兌現(xiàn)的“約定”。
黨的xx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龍泉司法所原所長李培斌同志的事跡經(jīng)本報及多家媒體報道后,在山西持續(xù)引發(fā)反響。11月25日,山西省委辦公廳下發(fā)通知,要求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向李培斌同志學習的活動。
通知指出,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李培斌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始終做到心中有黨,把牢政治方向,強化組織意識,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他滿懷真情、服務群眾的愛民情懷,始終做到心中有民、扎根基層、默默無聞、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學習他推動和諧、維護穩(wěn)定的擔當精神,始終做到心中有責,堅持維護法律,秉持正義,認真履行職責,促進社會發(fā)展穩(wěn)定;學習他淡泊名利,嚴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終做到心中有戒,守紀律講規(guī)矩,甘于清貧,無私奉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要以李培斌同志為榜樣,切實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堅持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切實保障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通知要求,要迅速在廣大干部中掀起學習李培斌同志的熱潮,教育引導廣大干部增強宗旨意識,加強黨性修養(yǎng),改進工作作風,緊緊圍繞激發(fā)發(fā)展活力、推動“六大發(fā)展”、實施“六權治本”,重塑山西形象,進一步振奮精神,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真抓實干,為開創(chuàng)弊革風清、富民強省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哎,我的二兒子不要我咧!”2019年10月25日,山西大同陽高縣龍泉鎮(zhèn)司法所所長李培斌年過七旬的老母親又一次撥打了兒子的電話,可是仍舊無法接通?!皨?不是跟您說了二哥出遠門了嘛,您打電話給二嫂吧!”老人的女兒在一旁趕緊安慰一臉焦急的母親。老人不知道,二兒子李培斌永遠不能再接聽她的電話、喊她一聲娘了。2019年10月15日,因過度勞累,李培斌突發(fā)心臟病,與他摯愛的親人不辭而別。
在龍泉鎮(zhèn)司法所墻上,張貼著李培斌的人生。
格言。
:心裝百姓事,胸懷為民情。他還在墻上張貼承諾:手機24小時開通,隨時等候矛盾糾紛報案,3分鐘之內(nèi)行動,盡快趕赴現(xiàn)場,解紛止爭,防止矛盾激化。工作31年來,化解矛盾糾紛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心里裝著工作、裝著百姓、裝著家人,可是唯獨沒有他自己。
“培斌的手機24小時開著,一天到晚響個不停,吵得孩子沒法休息!”說起李培斌的手機,他的妻子杜潤梅略帶埋怨地說。在李培斌家里,《法制日報》記者看到了這部他生前使用的手機。這是一部略顯過時的黑色三星手機,屏幕上有一些劃痕,褐色的皮革手機套邊緣已經(jīng)磨破了皮。
“我常常跟他講,您中午把手機關了打個盹兒,他無論如何都不肯,于是每次剛迷糊一會兒就被電話鈴吵醒?!崩钆啾蟮摹巴降堋薄埲?zhèn)司法所司法助理員魯學虎說。
“培斌實在是太忙了,吃不上飯是經(jīng)常的事?!倍艥櫭氛f,李培斌無論吃飯還是睡覺,時刻都繃著工作弦,就連生病時仍放不下手中的工作。2019年,調解完一起工傷糾紛后,李培斌急性膽結石發(fā)作,被送到市里做手術。住院期間,他仍然通過電話聯(lián)系還未調解處理完的當事人,忍著疼痛勸完這個勸那個。主刀大夫對他說:“你是長期著急上火引發(fā)的膽結石,今后無論如何切記不能著急?!崩钆啾笏斓卮饝???墒浅鲈旱诙?他就趕到了龍泉鎮(zhèn)東關村因建大棚征地引起糾紛的現(xiàn)場,當時他的腰上還纏著繃帶。整整3天3夜,他挨家挨戶了解情況,召集有關人員座談討論,個別談話。在調解過程中,因為傷口疼痛,再加上身體虛弱,李培斌臉色煞白、滿頭虛汗,有幾次差點兒虛脫。最終,矛盾調解成功了,李培斌卻又一次住進了醫(yī)院。
“我現(xiàn)在最后悔的,就是沒有照顧好他的身體!”妻子杜潤梅紅著眼圈說,雖然培斌看上去胖胖壯壯的,不像有病的樣子,但是他患有非常嚴重的高血壓。因為工作忙,所以一直沒有好好治療,十多年來病越拖越嚴重。
“有一次我急眼了,把家里的門鎖上,跟他說不去醫(yī)院看病就別出門!可是他掏出手機跟我說,不是我不想去,你看人家著急找我去調解呢,不能讓人家等著啊!”說到這里,杜潤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水奪眶而出。
在龍泉鎮(zhèn)司法廳,記者見到了李培斌生前的“專車”。這是一輛銀灰色的朗逸轎車,是2019年他當選xx大代表后,山西省司法廳考慮到他經(jīng)常大同、陽高兩地跑,給他特配的一輛工作用車。
“3年了,這輛車他一共沒用上十次。他總是說司法所經(jīng)費少,舍不得油錢,所以就近辦事就走著去,遠了就騎那輛摩托車去。”魯學虎指著司法廳院里一角停放的一輛嘉陵牌白色摩托車說。
“有一次我看見他大冷天騎著摩托車調解回來,戴著一副白手套,凍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毙◆斦f,當時他心里酸酸的,想勸“師傅”下次坐公車,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由于李培斌不會開車,魯學虎成了他的“專職司機”?,F(xiàn)在,魯學虎一見到這輛車,就會想起李培斌坐在車上的時光?!澳菚r我開著車,師傅坐在后面說要打個盹兒休息一下。我給他放上一段他最愛聽的晉劇,他笑瞇瞇地合上眼睛聽著,到不了5分鐘后座就響起了呼嚕聲。”
李培斌去世后,家人和同事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筆永遠無法報銷的費用。在辦公室和家里的抽屜里,散落了一大堆舊發(fā)票單據(jù)。有北京的、太原的,有油票、有出租車票,還有繳納特殊黨費的收據(jù)等等,粗略一算上萬元。除了這些單據(jù),還有各種榮譽證書、獎章和獎杯,整整裝滿了3個大紙箱?!八麜迅鞣N證書、獎牌擦拭得干干凈凈,整理得整整齊齊,放在一起。在他眼里,這些榮譽比生命還重要?!濒攲W虎說。
燕北塞外,寒風凜冽。記者來到李培斌的家里,見到了四年前他建起來的“新房”。這是位于縣城郊外的3間磚木結構的平房,加上院子總面積大約50多平方米,家里的人多了空間顯得很局促。在院子里,堆放著尚未用完的磚頭和木料,廁所還沒有建,只是用鐵皮圍了一個空間,里面放了一個塑料桶。
就是這樣的3間平房,還是李培斌借錢建起來的。李培斌工作31年,輾轉3個鄉(xiāng)鎮(zhèn),租房居住了28年。近兩年在大隊和熱心群眾反復鼓動下,才建起現(xiàn)在的這3間房,總支出6萬元,其中向親戚借款就達5萬6千元,至今尚未清償完。而他微薄的工資除幫助更困難的群眾外,還拿出不少用于補貼工作開支。近年來,他自籌資金2.48萬元建立法律服務中心,在全鎮(zhèn)每所小學開辦了“校園法律服務專欄”,幫助企業(yè)、村莊規(guī)范法律服務陣地。
李培斌的妻子杜潤梅,至今仍然沒有正式工作。當選xx大代表后,不斷有人鼓動李培斌說:“你現(xiàn)在出了名,應該去找領導解決一下妻子工作,你就算不為自己,也該為子女著想?!崩钆啾髨詻Q地說:“黨代表不能代表私利,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爹也沒給我留下什么?!?BR> 在李培斌的家里,一共有七八個大大小小的腌菜缸,里面有蘿卜、茄子、大白菜,還有大蒜?!皫煾嫡f,買鮮菜太貴,所以就做成腌菜,吃的時間也長?!濒攲W虎說,李培斌去大同市參加司法所長培訓之前,一大早買了一堆胡蘿卜白菜,打算回來做成腌菜??墒菦]想到,他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石頭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五千年的歷史積淀,使石頭煥發(fā)出斑斕的色彩,同時也映照著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這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的財富。廖俊波同志,政治意志堅定,將黨的方針政策帶到百姓身邊,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轉化為行動,他用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性、群眾性、意志力和廉潔性,折射出了一顆“五彩石”的耀眼光芒。我們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學習他石頭般的精神。
做一顆紅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擁有堅定的政治意志。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公仆,自199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以來,廖俊波同志一直循著黨的紅色印記,謹記使命、剛正不阿,腳踏實地勾畫著人生軌跡。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绷慰〔ㄍ菊斡X悟好、思想素質高,指引著他為黨和人民作出重要貢獻。黨員干部是我們黨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的載體,須如廖俊波同志一般堅定政治信念,保持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將黨的方針政策、精神理念實踐到工作中。
做一顆金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無論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說到底,黨建設大業(yè)的最終目的還是服務群眾。廖俊波同志深刻領悟到這一目標任務,抓住了貧窮這一群眾生活的尾巴,時刻想著“如何讓老區(qū)人民盡快脫貧增收”,堅持“賺錢的事讓群眾干,不賺錢的事讓黨委政府干”,實現(xiàn)了當?shù)厝罕姶笃撠?,他用智慧和汗水,奏響了服務群眾之歌。服務群眾理應如此,廣大黨員干部在服務群眾過程中應瞄準群眾生活的重點、難點,圍繞發(fā)展經(jīng)濟、增收致富的主線,帶領群眾走出貧困的陰影。
做一顆綠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不忘初心真抓實干。紙上談兵終無用,行動力上見成效。在履職盡責、服務百姓過程中,廖俊波同志用“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撲下身子真抓實干,敢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始終做到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努力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黨員干部肩上的責任和使命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真刀真槍落實到行動中,要如廖俊波同志一樣“能在現(xiàn)場就不在會場”,用行動力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做一顆白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清正廉潔清白做人。為官做人,清廉為上。廖俊波同志為官27年,從未為一己或親屬的私利動用手中的權力,始終嚴守廉潔底線,做人光明磊落,不僅對自己嚴要求,還叮囑身邊的人多付出、多奉獻,不搞特殊,他以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贏得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廣泛贊譽。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黨員領導干部要抵擋住金錢、權力、美色的誘惑,像廖俊波同志那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自覺踐行共產(chǎn)黨人價值觀,始終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家園。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七
9月4日晚,我們獅子坪支行全體員工在辦公室觀看了有關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跡,熒屏上的一幕幕,讓我對廖俊波同志的認識從無到有,從熟悉到感動。感動于他那心系百姓、夙夜在公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動于他那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的工作作風,感動于他那在困難前奮勇爭先,苦中作樂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廖俊波同志的一言一行向我們充分地詮釋了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合格黨員,什么是為人民服務,給我們以深刻的心靈啟迪和靈魂洗禮。
廖俊波同志雖然走了,但他的俊波精神永駐,他一生為黨和人民奉獻的豐功偉績長存,災難奪去了一個勤勤懇懇為百姓服務的好公仆、一個殫精竭慮致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好書記、一個為黨和國家樹立優(yōu)秀典范的好兒子,但我們將秉著俊波同志所傳遞的精神去完善自己,服務人民。
觀看中印象深刻的是:廖俊波女兒問“爸爸,你是全鎮(zhèn)最大的人嗎?”俊波說“不,我是全鎮(zhèn)最小的人,是為人民服務的人”,“爸爸,那你是服務員嗎?”“是啊,爸爸就是服務員”廖俊波的這番話,不僅體現(xiàn)了在他心中他自己的位置——人民的公仆,也體現(xiàn)了群眾是在他心中的位置——群眾是衣食父母。是啊,作為一名農(nóng)信人,我們又何嘗不是扮演著服務員的角色,人生舞臺上屬于你的角色很多,但想做好每一個角色,需要正確認識自我。如果,我們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應該俯下身子時而趾高氣揚,應該下鄉(xiāng)入戶時而足不出戶,應該虛心學習時而是驕傲自大,那么我們與群眾的距離會越來越遠,與優(yōu)秀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正確認識自我位置,不僅對于個人對于我們盧氏農(nóng)商行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自我認識中才能自我修正進而自我完善。
入基層,聽民意是每位干部群眾本著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應該做的,而廖俊波的的務實作風,深得政和縣人民心。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現(xiàn)在我們干部隊伍缺少這種深入百姓、訪問民意替百姓解決切實困難的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無論是作為一名黨員還是一名農(nóng)信人都應該像俊波同志看齊,做到知行合一,求真務實,爭做合格黨員,合格農(nóng)信人。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對于我們服務行業(yè)來說只有得到客戶認可,客戶滿意,客戶說好,那才是真的好,服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那我們的客戶很快會被更好的競爭對手搶走,我們應該像廖俊波那樣,深入到群眾的家中,牢記群眾所需,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經(jīng)常與我們的客戶溝通交流,拉進與客戶距離,讓客戶從心里認可和接受我們的服務,服務說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客戶認可的是我們的服務質量,更是服務的人,好的服務就是要拉近人與人的信任、心與心的距離。廖俊波同志一心為民收獲了民心,取得了百姓的愛戴,我們金融行業(yè)要研究廖俊波的先進事跡,學習他的精神價值,提高我們自身的親和力和信任度,以便工作取得更好的開展。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八
按照__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先進事跡,現(xiàn)將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學習狀況。
1、個人學習狀況。在鄉(xiāng)黨委的要求以及村黨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我對學習的認識,透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主動,在學習活動中,透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專題片《大山佐證》,并認真撰寫觀后感。
2、楊善洲生平簡介。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跡,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干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chǎn)黨員和老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二、學習收獲。
(1)透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好處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xiàn)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完成黨的執(zhí)政任務和執(zhí)政使命。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余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nóng)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我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我。他堅信共產(chǎn)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持續(xù)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夢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2)透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具體要求。
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支書助理的共產(chǎn)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我的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我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yè)務潛力,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群眾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xiàn)象。
(3)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我的黨性,提高了自我的水平。
透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持續(xù)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就務必堅定夢想信念。堅定夢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夢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決定每個人的事業(yè)成敗。體此刻具體工作實際中,則是牢記宗旨,愛崗敬業(yè)。始終持續(xù)強烈的事業(yè)心、職責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實在在辦好每一件事情。
(4)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高貴品質。
做過9年石匠、工農(nóng)干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持續(xù)著淳樸的農(nóng)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nóng)民一齊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nóng)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忙,下鄉(xiāng)不給農(nóng)民添負擔。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他一向認為,與農(nóng)民群眾一齊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nóng)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nóng)民在一齊了解到的狀況最真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間,楊善洲理解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個性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職責幫群眾辦實事?!睏钌浦拚f,“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之后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透過學習我更加明白了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選取了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yè),就要對自我的選取無怨無悔,不記名利,用心進取,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的更新自我的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素質,不斷完善自我。
(5)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透過學習,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就應嚴格要求自我,從工作態(tài)度,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凈化社會風氣的表率。我們要學習楊善洲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楊善洲的先進事跡一代,我們務必要有頑強的意志,務必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tài),勤勉敬業(yè)。要培養(yǎng)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儉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煉意志,承擔挑戰(zhàn)性工作加強業(yè)務潛力。要持續(xù)創(chuàng)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要養(yǎng)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
總之,學習楊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我,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九
按照__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先進事跡,現(xiàn)將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學習情景。
1、個人學習情景。在鄉(xiāng)黨委的要求以及村黨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我對學習的認識,經(jīng)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主動,在學習活動中,經(jīng)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專題片《大山佐證》,并認真撰寫觀后感。
2、楊善洲生平簡介。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跡,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干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chǎn)黨員和老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二、學習收獲。
(1)經(jīng)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xiàn)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完成黨的執(zhí)政任務和執(zhí)政使命。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余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nóng)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我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我。他堅信共產(chǎn)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堅持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夢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2)經(jīng)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具體要求。
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支書助理的共產(chǎn)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我的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我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yè)務本事,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團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xiàn)象。
(3)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我的黨性,提高了自我的水平。
經(jīng)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堅持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夢想信念。堅定夢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夢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決定每個人的事業(yè)成敗。體此刻具體工作實際中,則是牢記宗旨,愛崗敬業(yè)。始終堅持強烈的事業(yè)心、職責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實在在辦好每一件事情。
(4)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高貴品質。
做過9年石匠、工農(nóng)干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堅持著淳樸的農(nóng)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nóng)民一齊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nóng)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忙,下鄉(xiāng)不給農(nóng)民添負擔。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他一向認為,與農(nóng)民群眾一齊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nóng)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nóng)民在一齊了解到的情景最真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理解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異常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拔抑皇窃诒M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職責幫群眾辦實事?!睏钌浦拚f,“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之后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經(jīng)過學習我更加明白了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yè),就要對自我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記名利,進取進取,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的更新自我的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素質,不斷完善自我。
(5)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經(jīng)過學習,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應當嚴格要求自我,從工作態(tài)度,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凈化社會風氣的表率。我們要學習楊善洲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疤┥讲蛔屚寥溃誓艹善浯?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楊善洲的先進事跡一代,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tài),勤勉敬業(yè)。要培養(yǎng)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儉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煉意志,承擔挑戰(zhàn)性工作加強業(yè)務本事。要堅持創(chuàng)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要養(yǎng)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
總之,學習楊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我,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
按照xx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先進事跡,現(xiàn)將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學習情況。
1、個人學習情況。在鄉(xiāng)黨委的要求以及村黨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通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主動,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專題片《大山佐證》,并認真撰寫觀后感。
2、楊善洲生平簡介。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跡,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干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chǎn)黨員和老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二、學習收獲。
(1)通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xiàn)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完成黨的執(zhí)政任務和執(zhí)政使命。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余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nóng)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chǎn)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2)通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具體要求。
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支書助理的共產(chǎn)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yè)務能力,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xiàn)象。
(3)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己的黨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決定每個人的事業(yè)成敗。體現(xiàn)在具體工作實際中,則是牢記宗旨,愛崗敬業(yè)。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實在在辦好每一件事情。
(4)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高貴品質。
做過9年石匠、工農(nóng)干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保持著淳樸的農(nóng)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nóng)民一起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nóng)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助,下鄉(xiāng)不給農(nóng)民添負擔。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他一直認為,與農(nóng)民群眾一起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nóng)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nóng)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況最真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特別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拔抑皇窃诒M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楊善洲說,“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白了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記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完善自己。
(5)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通過學習,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從工作態(tài)度,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凈化社會風氣的表率。我們要學習楊善洲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疤┥讲蛔屚寥?,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楊善洲的先進事跡一代,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tài),勤勉敬業(yè)。要培養(yǎng)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煉意志,承擔挑戰(zhàn)性工作加強業(yè)務能力。要保持創(chuàng)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要養(yǎng)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
總之,學習楊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一
8月中旬,渤海某海域,云翻浪卷,遼寧艦逆風疾馳?!捌鹇浼芙笠砦层^放好,安全帶鎖緊!”飛行員艾群向塔臺報告,“嘭!”隨著最后一架戰(zhàn)機呼嘯而落,尾鉤牢牢掛住阻攔索,轟鳴巨響中一道新的著艦痕跡“刻”在了飛行甲板上——我軍新一批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駕駛著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成功完成了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考核,并通過航母飛行資質認證。
現(xiàn)場指揮的海軍領導介紹,這批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成功著艦,實現(xiàn)了由軍地協(xié)作向部隊自主培訓的重大轉變,標志著我海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自主培養(yǎng)體系日趨完善,是海軍航母建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幾年來,面對風險挑戰(zhàn)多、安全壓力大等情況,海軍各相關單位始終把航母事業(yè)舉過頭頂,把該批次飛行員上艦作為飛行訓練的重中之重,精心籌劃、穩(wěn)扎穩(wěn)打,嚴把飛行員選拔關、改裝質量關、風險管控關,科學優(yōu)化訓練流程,確保了各項訓練任務有序推進。
據(jù)了解,這批飛行員和在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英勇犧牲的張超烈士同一批次選調到艦載航空兵部隊,他們主動投身到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事業(yè),在訓練中,面對困難銳意進取,遇到挫折勇于攀登,地面苦練,空中精飛,在較短時間內(nèi)掌握了過硬的飛行技術和本領,實現(xiàn)了從一名普通飛行員向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蛻變。
飛行員艾群在爬下飛機時向戰(zhàn)友們展示張超生前所用手電筒,并說:“這是張超的?!?BR> 面對訓練任務重、安全風險高等困難,航母部隊官兵自覺叫響“學英雄張超、做英雄傳人、建標桿部隊”口號,嚴格訓練秩序,嚴把技術規(guī)范,嚴控安全風險,結合這批飛行員晝間上艦資格認證,同時組織已獲得資質的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進行了艦基起降技術保持和提高訓練,母艦同步開展了長時連續(xù)航行,艦載直升機夜間著母艦訓練、飛行甲板損管及醫(yī)學救援和夜間航空保障流程驗證等訓練演練。
海軍副司令丁毅中將為取得航母資質認證的艦載機飛行員頒發(fā)證書。
遼寧艦此次海上訓練,在飛行員隊伍規(guī)模、艦載機駐艦數(shù)量、艦載戰(zhàn)斗機訓練架次和強度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組織艦載機多批次、多課目、多機種同場組訓,多項任務統(tǒng)籌并行,航母官兵崗位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實際檢驗了航母飛行組織指揮流程,航母部隊的戰(zhàn)斗力又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4月27日,29歲的解放軍一級飛行員張超在完成兩架次的海上超低空訓練后,執(zhí)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但電傳飛行控制系統(tǒng)在滑行時突發(fā)故障,導致殲—15機頭超過80度角上仰,張超因事故犧牲。
隨后,海軍將艦載機飛行員訓練暫停了近兩個月,直到6月中旬。新華社報道,“6月16日,渤海灣畔,一架架殲—15飛機再次展翅海天間”,并稱此次事故沒有影響解放軍航母艦載機事業(yè)的前進步伐。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二
龔xx既是開國少將甘祖昌的夫人,又是xx縣琴亭鎮(zhèn)金城社區(qū)的一名年逾90、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這位平凡樸素而有著堅定信念,充滿活力的長者,發(fā)揚著甘將軍“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寶貴精神。
龔xx至今還依然活躍在老百姓中間,關心社區(qū)的和諧發(fā)展,幫助身邊的困難群體,關愛下一代的教育成長,倡導新風文明。人們敬重她,愛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龔xx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堅定信仰的典范,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淡泊名利、一心為公”的精神,是將軍夫人永恒的堅守。
滄海桑田,春風化雨。龔xx老人幾十年如一日,踐行著入黨誓言。無論是在農(nóng)村學校教書,還是離休之后的社區(qū)生活,龔xx總是能用她身上的正能量來詮釋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懷。
在新時期,追尋紅色記憶,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堅定共產(chǎn)黨員的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追求,是全社會共同的心愿。
我們要向龔xx學習,學習她堅定信念、永葆本色的堅強黨性;學習她服務群眾、一心為民的質樸情懷;學習她忠于職守、矢志不渝的執(zhí)著追求;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她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三
貴州遵義老支書黃大發(fā)無悔人生的故事深深的感動了我,從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老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感受到了一個老村官的堅韌的毅力和敢為人先的魄力,切身體會了我們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看,他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排除萬難,造福群眾。埋下希望的種子,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jié)。
像這樣的村官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雖不起眼,但都心系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交出了一份份不平凡的答卷。
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定將持之以恒。作為一名黨員,我定不斷鞭策自己位群眾服務,為事業(yè)奉獻青春,用我的理想和激情換取收獲和自信。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近日,貴州省委組織部追授龍增剛同志“全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并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向龍增剛同志學習,學習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公仆情懷、實干精神和高尚情操。
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一絲不茍落實黨組織決定的政治品格值得我們學習。龍增剛,男,布依族,1968年5月出生,1989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到2019年8月13日去世,始終如一把黨的事業(yè)高于一切,始終牢記入黨時的誓言“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視事業(yè)如生命,在生命最后時刻仍然不忘我的工作,他的離世,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重于泰山。
他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心甘情愿與群眾共甘苦的公仆情懷值得我們學習。龍增剛始終認為“人民的事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在基層一線,他帶領干部群眾建水庫、修公路、抓發(fā)展、創(chuàng)和諧,造福了一方百姓,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愛戴。他心中始終裝著群眾,群眾就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為群眾公心處事,從不偏袒,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親友辦私事,從不違背原則打招呼,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困難和要求,始終以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他愛崗敬業(yè)、鞠躬盡瘁,對待事業(yè)和工作“安專迷”的實干精神值得我們學習。26年來,他始終以飽滿的精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只爭朝夕”忘我的拼搏實干精神,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期間走遍所在鄉(xiāng)鎮(zhèn)的家家戶戶,在機關工作期間走遍全縣99個村,一摞厚厚的工作筆記記錄著龍增剛與群眾情濃于水的“魚水情”,他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
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甘于奉獻、嚴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值得我們學習?!罢?,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無論在擔任縣建中鎮(zhèn)鎮(zhèn)長、鎮(zhèn)黨委書記,還是在擔任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龍增剛同志都是一如既往辦事公道,從不偏袒,清正廉潔,嚴守黨章黨規(guī),甘于奉獻,始終踐行“三嚴三實”,把47歲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黨的偉大事業(y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龍增剛以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公仆情懷、實干精神和高尚情操給予我們榜樣和正能量。我們應當自覺成為講政治規(guī)矩和政治紀律實踐者,學習黨章黨規(guī),學習系列講話精神,嚴格按照黨章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宗旨,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帶動作用,以實際行動,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中建功立業(yè),作龍增剛同志式的合格黨員。
延伸閱讀:市總工會組織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
12月11日,都勻市總工會組織召開干部職工會議集中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會議由黨組書記、副主席劉照信主持。
會上,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了州委州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向龍增剛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黔南組通〔2019〕92號)文件精神,認真回顧了龍增剛同志的生平事跡,并圍繞向龍增剛同志學什么、怎么做的主題展開了討論。
會上劉照信書記提出幾點要求:全會黨員干部職工一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重視,自覺參與各種集中學習和專題討論活動,扎實學習深刻領會龍增剛同志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精神本質,做到學深學透;二是要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與學習貫徹國家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踐行“三嚴三實”結合起來,將學習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跡、用龍增剛同志精神作為一項長期活動貫徹日常學習生活始終,在我會形成學典型、揚正氣、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此次學習活動與工作實際聯(lián)系起來,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和動力,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服務能力,扎實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和全面小康創(chuàng)建各項工作。
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深深被龍增剛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所感動,紛紛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暢談了學習感受,表示要以龍增剛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他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他一心為民、恪盡職守的擔當精神,學習他忠于事業(yè)、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學習他清正廉潔、永葆本色的整治品質,并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進工作的自覺行動;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以龍增剛同志為鏡子,對照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提升黨性修養(yǎng)、深化黨性鍛煉,扎扎實實、兢兢業(yè)業(yè)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做龍增剛同志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近日,廖俊波的先進事跡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fā)強烈反響。他扎根基層甘當“樵夫”的無私奉獻,心系群眾愿做鋪路人的公仆情懷,攻堅克難敢想敢拼的“闖將”精神,腳踏實地苦干實干的務實作風,感人肺腑,發(fā)人深思。
在廖俊波的諸多事跡中,有兩個細節(jié)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廖俊波在任政和縣委書記時,每有市領導來,他常常中途借故“開溜”,讓一線干部有機會和領導“面對面”匯報工作;一個是他經(jīng)常往群眾中間“湊”,對群眾不僅臉熟,還能隨口叫出“黃小妹”“袁云機”的名字。這一“溜”一“湊”,折射出廖俊波坦蕩無私的情懷和扎根群眾的初心。
反觀當下,少數(shù)領導干部往往對上級交辦的事考慮多,對群眾的事卻不很熱心;有的想方設法讓領導了解自己,對群眾的意見建議卻不屑一顧;個別的甚至熱衷于跟“有來頭”的人攀交情,以和他們交友為榮,而對群眾卻心不在焉,見到群眾聊不下去或不愿多說。這樣的干部表面上看聰明機靈,“有套路有手腕”,實際上卻本末倒置,傷害群眾感情,損害黨員干部形象。
在領導面前“溜”,是因為不唯上、不攬功、不掩才,面對成績,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線辛勤工作的干部,讓他們在領導面前“露臉”,是培養(yǎng),是歷練,更是無聲的鼓勵,就像一個默默無聞的園丁,滿園春色時,只在一旁笑。往群眾中間“湊”,是因為不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面對群眾唯恐做得不夠多,唯恐對不起肩上的責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焙腿罕姶虺梢黄?,對待他們?nèi)缬H人一般,正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矢志不渝的初心的指引。廖俊波以生動的實踐說明,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應該從哪里“溜”,應該往哪里“湊”。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學習了姜霜菊同志的先進事跡后,感觸很深。先進人物能夠在平凡的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們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通過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我覺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做到:
姜霜菊同志先進人物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于思考,他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工余時間學習,鉆研技術和業(yè)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yè)務素質很快得到提高。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yè)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并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恒的學,結合現(xiàn)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姜霜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們顧不得照顧家里的親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通過學習先進,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們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姜霜菊同志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于他們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
一是要務實,就是要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求實效。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為標準。
二是要勤勉,就是要發(fā)揚“老黃?!钡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興夜寢,殫精竭慮。
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經(jīng)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敢于到艱苦崗位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為榮,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斗的作風。
對照先進的典型、榜樣,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應該保持一種激情,永遠做到對黨的事業(yè)、對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姜霜菊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撼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們的人格魅力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而他們所產(chǎn)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將轉化成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我要以兩位先進人物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兢兢業(yè)業(y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一個當時年僅20多歲的農(nóng)村大隊長,帶著數(shù)百個村民,鋼釬鑿、風鉆敲,前后歷經(jīng)30余年,在峭壁懸崖間挖出一條10公里的“天渠”。潺潺渠水,潤澤了當?shù)?200多人,使曾經(jīng)閉塞的貧困村面貌一新。
當?shù)厝斯芩小按蟀l(fā)渠”。村民們以最樸實而又最隆重的口頭命名方式,感謝他們的帶頭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平正仡佬族鄉(xiāng)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fā)。“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黔北深處,多為喀斯特地質。
黃大發(fā)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壩,海拔1250米,山高巖陡,雨水落地,就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須來回走兩個小時,爭水打架的事情時有發(fā)生,連“牛腳窩水”村民都要收集起來。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喂豬喂牛??h里的干部來草王壩考察,村民遞過來的水杯里,滿是渾黃。因為缺水,當?shù)刂荒芊N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當?shù)厝瞬妥郎系闹魇?。這種“苞沙飯”難以下咽,在喉嚨上直打轉轉。沒有水,別說發(fā)展產(chǎn)業(yè),村民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一些家庭吃鹽都需要賒賬。對于貧窮,黃大發(fā)比別人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幾歲時,母親就去世;父親抽大煙,敗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歲,黃大發(fā)便成了孤兒,滾草窩,吃百家飯長大。
對于擺脫貧困,他有著比別人更強的決心?!案F就窮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1958年當選草王壩大隊大隊長那年,黃大發(fā)下了決心?!斑@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草王壩村幾面大山的背后是螺絲水河。上世紀60年代開始,由當?shù)毓鐮款^,草王壩大隊、健康大隊、勝利大隊共同開建“紅旗大溝”,想引來這穩(wěn)定的水源。黃大發(fā)任指揮長。當時,修這條水渠,中間必須打通一條長116米的隧道,公社認為技術難度太大,黃大發(fā)就帶著群眾自己干。黃大發(fā)先用農(nóng)村土辦法確定水平線:豎起竹竿測量,人眼兩邊“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時候,黃大發(fā)用耳朵貼著山聽,指揮群眾往聲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繭。最終,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于缺乏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用黃泥巴敷成的渠壁難經(jīng)風雨,水渠修修補補十幾年,沒法再用,在上世紀70年代被廢棄?!皠傂耷臅r候我才幾歲,十幾年里父親經(jīng)常不在家里,都和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敗的時候,我已經(jīng)上中學了,那時候父親經(jīng)常在家里發(fā)呆,我知道他很傷心?!秉S大發(fā)的二兒子黃彬權說。但是,黃大發(fā)沒有放棄。
1976年,遵義縣水電局干部黃著文來到草王壩,住在黃大發(fā)家里。“小個子、有干勁,滿手的繭握手扎著疼?!边@是黃大發(fā)給黃著文的最初印象。徹夜長談中,黃大發(fā)再次表明了修渠的決心。
再次見到黃大發(fā),是1990年臘月,那天下著大雪,已經(jīng)成為遵義縣水電局副局長的黃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來訪的黃大發(fā)。“10多年了,但一眼還是認出了他。他穿著破解放鞋,沒有襪子,腳趾露在外,一身單衣凍得發(fā)抖。”黃大發(fā)的挎包里,裝著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請。
“修不通,我拿命來換”
水渠工程立項了,擺在黃大發(fā)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湊錢。按照當時的政策,修建這樣的工程,國家補助材料、匹配一定資金,村民要投工投勞,須自籌部分資金。算下來,全村900多人,要湊1.3萬元。當年,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僅為80元。黃大發(fā)召開村民大會,提出了每家每戶湊錢的要求。作為村支書,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熱情被再次點燃。當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錢了。第二天一大早,出村小路上滿是趕著牲口,背著雞蛋、黃豆、蜂蜜的村民,他們要到附近集市賣了換錢。
村民楊春友說:“盼水盼了幾十年,有機會修水渠,家里生活再苦都要支持?!币灿写迕穹磳?。以前那條半途而廢的水渠是村民心頭的傷疤,有的村民說:“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飯吃?!秉S大發(fā)回答:“修不通,我拿命來換?!逼拮有扉_美勸他,晚幾年,等大家經(jīng)濟條件好點再修。黃大發(fā)說:“修水這事等不得,再難也要上。水不通,大家經(jīng)濟怎么好得了?”第三天,1.3萬元湊齊。遵義縣水電局領導感動地說:這不是工程款,是草王壩群眾的心!
“干部干,群眾看?!秉S大發(fā)說。從材料運輸?shù)綄嵉厥┕?,年?旬的黃大發(fā)總是沖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來回步行36公里到鄉(xiāng)鎮(zhèn)背回來的。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親自到縣城“押運”回來的。有一次運水泥車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黃大發(fā)擔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黨員帶起頭,大家一起干”
修建水渠要經(jīng)過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10多處峻嶺,大土灣巖、擦耳巖和灰洞巖最為險要,要從懸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過。在修擦耳巖段時,一處倒懸的崖壁無法測量,專業(yè)施工人員都不敢下去。黃大發(fā)二話不說,把麻繩系在自己身上,讓人拉著吊下懸崖,像半空中飄飛的鷹。吊到懸崖背后,大家看不到他了,嚇得大氣都不敢出。這時候,黃大發(fā)在下面大喊了幾聲,證明自己沒事,大家這才放了心。
一尺一尺敲。中午,大家圍在一起,找?guī)装迅刹顸c燃取暖,烤土豆當午飯。為了早一天通水,有些群眾甚至晚上就睡在渠上。修渠期間,黃大發(fā)的女兒和孫子相繼因病去世。有一年年關將近,黃大發(fā)把家里的豬賣掉得了100多元錢,徐開美以為是給女兒買藥的錢,結果黃大發(fā)拿去墊錢買了修渠炸藥。
“埋怨有什么辦法,家里扯他后退,他怎么干得了工作?”徐開美說。“這水渠是工程奇跡”
1994年,水渠的主渠貫通。清清粼粼的水,第一次滿滿當當?shù)亓鬟M了草王壩村,流進了亙古干旱的坡地。村里孩子們跟著水流跑,村民們捧著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從來沒見過黃大發(fā)流淚的村民發(fā)現(xiàn),老支書躲在一個角落里,哭了。這眼淚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1995年,一條跨3個村、10余個村民組,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終于完工。群眾以黃大發(fā)的名字命名這條渠,叫它“大發(fā)渠”?!凹词褂矛F(xiàn)在的眼光看,這水渠仍是工程奇跡?!秉S著文說。
村民徐國樹家“坡改梯”后有了4畝梯田,全部種上了水稻。,畝產(chǎn)達到1000多斤。他一直記得打出米那天,家里煮了滿滿一大鍋、足足5斤多米飯。從米下鍋起,一家人什么都不干,圍著灶臺坐著,等著,笑著。揭開蓋的那一刻,一股從沒有過的清香,扎扎實實地鉆入鼻子,直入胃里,沁入心里……“真是吃得肚子好脹,好高興!”多年后回憶起那頓飽飯,徐國樹念念不忘。
村里的稻田從240畝增加到720畝,每年收稻谷80萬斤,村民從此吃飯不愁。還有村民種上了高粱,收獲后賣給附近茅臺酒廠,帶來了更多收入。接下來,黃大發(fā)要實現(xiàn)他修學校、通路、通電的夢想。村民徐國棋記得,水渠修通后,黃大發(fā)把大家喊來開院壩會,商量集資修建學校的事。“如果有文化,渠早就修成功了。我們村文化低,出去都直不起腰桿,娃兒不讀書哪來出息?”全村群眾又一次咬緊牙關,全力投工投勞建學校。而今,過去,草王壩走出了20來個大學生。
接下來是修路。團結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條泥巴小道,要趟過兩條河,翻過一處懸崖。一發(fā)大水,村莊即成孤島,1990年至1995年,有5個村民涉水溺亡。1995年春節(jié)剛過,黃大發(fā)只身前往遵義縣,向有關部門申請修建通村公路。政府補助的資金用于購買炸藥等,村民在黃大發(fā)帶領下投工投勞。修渠的情景再現(xiàn)山村。每天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齊心協(xié)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鋪通。
19,村里通電工程啟動。黃大發(fā)帶頭拿出100元,村民再次湊錢1萬元。為節(jié)約電桿錢,每2戶村民“承包”一根電桿,上山砍樹;一圈上百斤重的電線,村民挽在肩頭往前拉……草王壩村,終于亮起了電燈。村民夏時江,購買了村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7月1日,黃大發(fā)和100多名村民一起,在夏時江家收看了香港回歸慶典,大伙兒鼓掌把手心都拍紅了。
“我終于可以交上答卷了”
帶領群眾奮斗50多年,黃大發(fā)走遍了村莊周邊的山山水水,但最遠只到過80公里外的遵義市。不抽煙、不喝酒;不吃雞鴨魚,不管家中事。這位82歲的老支書把一輩子的時間都交給了村里工作,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領著大伙兒干”上,將鄉(xiāng)親們帶上致富路。
村民徐國樹家養(yǎng)了9年的山羊,現(xiàn)在有60只,去年賣羊收入2萬多元。他說“有了水,才養(yǎng)羊;有了羊,才有錢”,靠著養(yǎng)羊收入,他把2個子女培養(yǎng)成大學生。脫貧的熱情涌動在草王壩的家家戶戶。新擴并的團結村還有許多貧困家庭,去年,老支書黃大發(fā)參加政府的脫貧攻堅考察,認定了辣椒和柚子產(chǎn)業(yè)。經(jīng)過論證,當?shù)卣疀Q定將之作為扶貧攻堅重點產(chǎn)業(yè)進行推廣。黃大發(fā)到村民家里做動員工作,讓兩大產(chǎn)業(yè)順利落地?!八羞@樣的號召力,我們相信他?!贝迕顸S兵旺說。
遵義有關領導了解到這位80歲的老支書有個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去省城看一看于是決定滿足他這個心愿。時任平正鄉(xiāng)辦公室主任的徐飛回憶那天他們來到村里發(fā)現(xiàn)黃大發(fā)和老伴已經(jīng)穿戴整齊在村口等著了。到了貴陽老支書既沒有提出到風景名勝去逛逛也沒有要求去商場轉轉而是提出去貴州省委看看。
站在省委大門口,黃大發(fā)注視著飄揚的五星紅旗,看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的石碑,一言不發(fā)地站立著……就這樣,默默站立了10多分鐘,黃大發(fā)回身對陪同人員說:心愿了了,可以回家了。陪同人員問:到別處看看吧?黃大發(fā)把頭一搖:“黨組織信任我,把草王壩村交給了我,現(xiàn)在,渠通了、電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BR> 又一個春天,來到了草王壩。但見田間地頭,黃大發(fā)率領群眾新栽下的柚子樹抽出新芽,翠綠欲滴。這塊幾代***人奮斗的紅色土地上,生機盎然。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看到李培斌這個名字,你可能會問李培斌是誰啊?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李培斌個人的先進事跡,談談自己的個人的。
心得體會。
歡迎借鑒!
在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zhèn)司法所,所長李培斌的辦公室總是最“熱鬧”的。鄰居打架、兩口子鬧離婚、老人無人贍養(yǎng)……村民們懷揣著自己的“心結”,來到李培斌辦公室找他調解,人多時甚至還會在門口排起長隊。
然而現(xiàn)在,李培斌的辦公室卻靜悄悄的。一本記了一半的學習筆記攤開在桌上,血壓計和降壓藥堆放在一旁,兩盆綠植的葉子已經(jīng)蔫得打了卷兒。一起待調節(jié)糾紛的當事人電話,被工整地抄錄在臺歷上,時間永久定格在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早晨,因過度勞累,年僅50歲的李培斌突發(fā)心臟病,與世長辭?!拔矣袝r覺得李所長并沒有走,還會在我出門前叮囑我出現(xiàn)場要注意些啥。”陽高縣龍泉鎮(zhèn)司法所司法助理員魯學虎凝望窗外,仿佛又看到李培斌那高高胖胖的身影坐在田埂上,臉上掛著一抹憨憨的笑。
“龍泉穩(wěn),陽高穩(wěn)?!饼埲?zhèn)是陽高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全鎮(zhèn)有29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是一個有著11.3萬人口的大鎮(zhèn)。在陽高縣,李培斌是領導的“穩(wěn)壓器”,鄉(xiāng)親的“出氣筒”。“有事找李司法”,成了陽高縣流傳的一句口頭語。
“李培斌是個一身正氣的人,危急時刻他肯定奮不顧身沖上去。”陽高縣龍泉鎮(zhèn)興隆巷村書記燕續(xù)明說?;貞浧甬斈甏謇锇l(fā)生的一起沖突,燕續(xù)明現(xiàn)在仍心有余悸。《法制日報》記者跟隨他來到了興隆巷一戶人家門口,鮮紅色的大門格外顯眼?!斑@里就是當年發(fā)生糾紛的地方,幸虧李培斌趕過來,才有驚無險?!毖嗬m(xù)明說。
原來,興隆巷村有一對夫妻,幾年前因感情不和,妻子常住娘家,丈夫因此心懷怨恨。有一天,丈夫帶著一幫人,驅車找到岳父家,想強行帶妻子回家,因此與岳父家人發(fā)生激烈沖突。見此情景,村支書趕緊給李培斌打電話,讓他趕過去調解。李培斌趕到現(xiàn)場,看到的場景讓他暗自吃了一驚:七八個光頭青年,有的手持木棒,有的手拿菜刀,惡言惡語,氣勢洶洶,弄不好就要出人命。
看到李培斌來了,幾個青年惡狠狠地威脅他說:“狗拿耗子,誰讓你多管閑事,小心收拾你?!崩钆啾蠛敛晃窇?強硬地說:“我是司法所的,這事必須管。我啥都見過,啥也不怕。如果你們把我打死了,我是烈士,你們就是兇犯!”最終,李培斌大義凜然的氣勢把這群光頭青年壓了回去,一場一觸即發(fā)的流血沖突就這樣被安全化解。
在李培斌的調解生涯中,類似見刀見血的兇險場景并不鮮見。陽高縣馬家皂鄉(xiāng)定安營村的村民李亮,至今仍舊對李培斌心懷愧疚。幾年前,因村支書催其交計劃生育費,李亮酒后拿了一把板斧沖進村委會鬧事?!罢l要我的錢,我就要誰的命?!崩盍翐]舞著手里的斧頭,瞪著通紅的眼睛,滿嘴酒氣,暴跳如雷。李培斌趕到時,李亮的斧頭直逼村支書,情況十分危急。李培斌毫不猶豫沖上前去制止,李亮竟揮動板斧向他砍來。李培斌情急之下邊躲邊用手一擋,斧頭落在了他的左手上,頓時鮮血直流。他不顧疼痛,拼盡全身力氣制服了李亮。但是一道一寸多長的傷疤從此就留在了李培斌的手上?!澳翘於嗵澚死钏痉?要不就出人命了?!崩盍潦潞蟪錆M歉意地說。
聽說記者到陽高縣龍泉鎮(zhèn)富貴村采訪李培斌的事跡,79歲的袁桂如老人早早就站在村口等著了。老人至今仍住著幾十年前的青磚房,院墻破爛不堪,還不到一米高,幾塊木頭搭起來就全當是門了。在老伴和四個兒子都去世后,李培斌成了老人唯一可以依靠的人。“李培斌就像我的親人一樣,如今他比我先走了,我又沒人管了,連說話的人都沒有了。”老人話還沒說完,布滿皺紋的臉上早已老淚縱橫。
袁桂如和李培斌相識,還要追溯到8年前。
老人的二兒子張建國因搶劫罪被判2019年,服刑期間患上腦萎縮。釋放后,太原一監(jiān)把張建國送回家,卻被他母親拒之門外。情急之下,太原一監(jiān)找到李培斌,請求調解。
接案后,李培斌馬上趕到張建國家了解情況,眼前所見讓他心如刀絞。原來,張建國的母親并不是不想要兒子,而是她實在沒有辦法讓兒子回家。作為一個孤寡老人,袁桂如的生活本身就十分艱難,這時再添上一個患病的兒子,老人實在無能為力。
“兒是娘的心頭肉,當媽的咋能不讓兒子回家呢?可這情況你也看到了,我們娘倆兒咋活啊!回到監(jiān)獄,他好歹還有一碗飯吃?!甭犕昀先说闹v述,李培斌的鼻子一陣陣發(fā)酸?!澳茸寖鹤舆M家,生活困難我來想辦法,黨和政府不會不管您的。”聽了李培斌的話,老人摟住兒子失聲痛哭。
通過與太原一監(jiān)協(xié)商,李培斌為張建國解決了3萬元醫(yī)療費、生活費。同時,他把此事向龍泉鎮(zhèn)黨委作了匯報,幫助張建國母子辦理了農(nóng)村低保,逢年過節(jié)帶些現(xiàn)金、面粉、衣服去登門看望,還從縣殘聯(lián)為張建國爭取了一把輪椅和陽光家園補助金720元。
30多年來,李培斌成功調解了數(shù)以千計的民事糾紛,制止了上百次群體性械斗,使50多對瀕臨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30多位遭受遺棄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在他的悉心關懷下,20多名失足青年改邪歸正,60多名刑釋解教人員和20多名社區(qū)矯正人員痛改前非,迷途知返。
“我這份工作是有遺傳基因的,我爺爺和父親都做過村干部。在我的記憶中,他們經(jīng)常幫助鄉(xiāng)鄰們解決糾紛。我當時覺得,他們真有能耐。”李培斌生前在一次報告中這樣說道。在近30年的調解生涯中,李培斌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調解法則,起名叫做“人民調解十法”:用情感染法、以柔克剛法、先守后攻法、正義震懾法、親情促動法、群眾抨擊法、穩(wěn)定大局法、感化教育法、誠信擔保法、類同案推代教育法。這套調解法則已經(jīng)在全省司法系統(tǒng)推廣,成了人民調解工作的“活教材”。
在調解過程中,李培斌還總結出“三心三勤”的心得經(jīng)驗?!叭摹?就是要有換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負責的責任心,把小事情當大事業(yè)做的事業(yè)心。“三勤”,就是耳勤、嘴勤、腿勤。有了這“三心三勤”,再靈活運用“人民調解十法”,再大的疙瘩也能解開。
幾年前,陽高縣培仁學校三年級學生張某課間向后座的同學扔鉛筆,無意中扎傷了同學童某的右眼。受害人家長痛哭流涕,多次來到學校,要求解決孩子的醫(yī)藥費問題。然而張家經(jīng)濟困難,沒有能力賠償。
“李所長接到此案后,深入雙方家庭,耐心細致地做兩家的思想工作?!迸嗳蕦W校副校長蘭天德回憶說,起初受害人要求賠償10萬元,否則誓不罷休。而張某的爺爺則表示一分錢也拿不出。一個月里,李培斌走訪雙方及學校20多次,反復勸說,雙方態(tài)度一天天變化。最后,當事人和培仁學校三方達成協(xié)議,由傷害家長賠付受害人5000元,學校出資3.7萬元,這起校園傷害案得到和平解決。
“在師傅那兒,很多頭疼的事情都可以調解?!崩钆啾蟮摹巴降堋濒攲W虎說,2019年10月14日中午,龍泉鎮(zhèn)道北養(yǎng)豬場的老景找到魯學虎,說他淹了后院鄰居的房子,引起了糾紛,想請李所長前去說和。當天下午,正在大同參加全市司法所長培訓會的李培斌接到了魯學虎的電話。李培斌讓魯學虎第二天上午接他回去,給老景的糾紛做調解。然而魯學虎怎么也沒想到,這竟成了他和師傅之間永遠不能兌現(xiàn)的“約定”。
黨的xx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龍泉司法所原所長李培斌同志的事跡經(jīng)本報及多家媒體報道后,在山西持續(xù)引發(fā)反響。11月25日,山西省委辦公廳下發(fā)通知,要求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向李培斌同志學習的活動。
通知指出,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李培斌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始終做到心中有黨,把牢政治方向,強化組織意識,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他滿懷真情、服務群眾的愛民情懷,始終做到心中有民、扎根基層、默默無聞、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學習他推動和諧、維護穩(wěn)定的擔當精神,始終做到心中有責,堅持維護法律,秉持正義,認真履行職責,促進社會發(fā)展穩(wěn)定;學習他淡泊名利,嚴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終做到心中有戒,守紀律講規(guī)矩,甘于清貧,無私奉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要以李培斌同志為榜樣,切實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堅持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切實保障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通知要求,要迅速在廣大干部中掀起學習李培斌同志的熱潮,教育引導廣大干部增強宗旨意識,加強黨性修養(yǎng),改進工作作風,緊緊圍繞激發(fā)發(fā)展活力、推動“六大發(fā)展”、實施“六權治本”,重塑山西形象,進一步振奮精神,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真抓實干,為開創(chuàng)弊革風清、富民強省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哎,我的二兒子不要我咧!”2019年10月25日,山西大同陽高縣龍泉鎮(zhèn)司法所所長李培斌年過七旬的老母親又一次撥打了兒子的電話,可是仍舊無法接通?!皨?不是跟您說了二哥出遠門了嘛,您打電話給二嫂吧!”老人的女兒在一旁趕緊安慰一臉焦急的母親。老人不知道,二兒子李培斌永遠不能再接聽她的電話、喊她一聲娘了。2019年10月15日,因過度勞累,李培斌突發(fā)心臟病,與他摯愛的親人不辭而別。
在龍泉鎮(zhèn)司法所墻上,張貼著李培斌的人生。
格言。
:心裝百姓事,胸懷為民情。他還在墻上張貼承諾:手機24小時開通,隨時等候矛盾糾紛報案,3分鐘之內(nèi)行動,盡快趕赴現(xiàn)場,解紛止爭,防止矛盾激化。工作31年來,化解矛盾糾紛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心里裝著工作、裝著百姓、裝著家人,可是唯獨沒有他自己。
“培斌的手機24小時開著,一天到晚響個不停,吵得孩子沒法休息!”說起李培斌的手機,他的妻子杜潤梅略帶埋怨地說。在李培斌家里,《法制日報》記者看到了這部他生前使用的手機。這是一部略顯過時的黑色三星手機,屏幕上有一些劃痕,褐色的皮革手機套邊緣已經(jīng)磨破了皮。
“我常常跟他講,您中午把手機關了打個盹兒,他無論如何都不肯,于是每次剛迷糊一會兒就被電話鈴吵醒?!崩钆啾蟮摹巴降堋薄埲?zhèn)司法所司法助理員魯學虎說。
“培斌實在是太忙了,吃不上飯是經(jīng)常的事?!倍艥櫭氛f,李培斌無論吃飯還是睡覺,時刻都繃著工作弦,就連生病時仍放不下手中的工作。2019年,調解完一起工傷糾紛后,李培斌急性膽結石發(fā)作,被送到市里做手術。住院期間,他仍然通過電話聯(lián)系還未調解處理完的當事人,忍著疼痛勸完這個勸那個。主刀大夫對他說:“你是長期著急上火引發(fā)的膽結石,今后無論如何切記不能著急?!崩钆啾笏斓卮饝???墒浅鲈旱诙?他就趕到了龍泉鎮(zhèn)東關村因建大棚征地引起糾紛的現(xiàn)場,當時他的腰上還纏著繃帶。整整3天3夜,他挨家挨戶了解情況,召集有關人員座談討論,個別談話。在調解過程中,因為傷口疼痛,再加上身體虛弱,李培斌臉色煞白、滿頭虛汗,有幾次差點兒虛脫。最終,矛盾調解成功了,李培斌卻又一次住進了醫(yī)院。
“我現(xiàn)在最后悔的,就是沒有照顧好他的身體!”妻子杜潤梅紅著眼圈說,雖然培斌看上去胖胖壯壯的,不像有病的樣子,但是他患有非常嚴重的高血壓。因為工作忙,所以一直沒有好好治療,十多年來病越拖越嚴重。
“有一次我急眼了,把家里的門鎖上,跟他說不去醫(yī)院看病就別出門!可是他掏出手機跟我說,不是我不想去,你看人家著急找我去調解呢,不能讓人家等著啊!”說到這里,杜潤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水奪眶而出。
在龍泉鎮(zhèn)司法廳,記者見到了李培斌生前的“專車”。這是一輛銀灰色的朗逸轎車,是2019年他當選xx大代表后,山西省司法廳考慮到他經(jīng)常大同、陽高兩地跑,給他特配的一輛工作用車。
“3年了,這輛車他一共沒用上十次。他總是說司法所經(jīng)費少,舍不得油錢,所以就近辦事就走著去,遠了就騎那輛摩托車去。”魯學虎指著司法廳院里一角停放的一輛嘉陵牌白色摩托車說。
“有一次我看見他大冷天騎著摩托車調解回來,戴著一副白手套,凍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毙◆斦f,當時他心里酸酸的,想勸“師傅”下次坐公車,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由于李培斌不會開車,魯學虎成了他的“專職司機”?,F(xiàn)在,魯學虎一見到這輛車,就會想起李培斌坐在車上的時光?!澳菚r我開著車,師傅坐在后面說要打個盹兒休息一下。我給他放上一段他最愛聽的晉劇,他笑瞇瞇地合上眼睛聽著,到不了5分鐘后座就響起了呼嚕聲。”
李培斌去世后,家人和同事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筆永遠無法報銷的費用。在辦公室和家里的抽屜里,散落了一大堆舊發(fā)票單據(jù)。有北京的、太原的,有油票、有出租車票,還有繳納特殊黨費的收據(jù)等等,粗略一算上萬元。除了這些單據(jù),還有各種榮譽證書、獎章和獎杯,整整裝滿了3個大紙箱?!八麜迅鞣N證書、獎牌擦拭得干干凈凈,整理得整整齊齊,放在一起。在他眼里,這些榮譽比生命還重要?!濒攲W虎說。
燕北塞外,寒風凜冽。記者來到李培斌的家里,見到了四年前他建起來的“新房”。這是位于縣城郊外的3間磚木結構的平房,加上院子總面積大約50多平方米,家里的人多了空間顯得很局促。在院子里,堆放著尚未用完的磚頭和木料,廁所還沒有建,只是用鐵皮圍了一個空間,里面放了一個塑料桶。
就是這樣的3間平房,還是李培斌借錢建起來的。李培斌工作31年,輾轉3個鄉(xiāng)鎮(zhèn),租房居住了28年。近兩年在大隊和熱心群眾反復鼓動下,才建起現(xiàn)在的這3間房,總支出6萬元,其中向親戚借款就達5萬6千元,至今尚未清償完。而他微薄的工資除幫助更困難的群眾外,還拿出不少用于補貼工作開支。近年來,他自籌資金2.48萬元建立法律服務中心,在全鎮(zhèn)每所小學開辦了“校園法律服務專欄”,幫助企業(yè)、村莊規(guī)范法律服務陣地。
李培斌的妻子杜潤梅,至今仍然沒有正式工作。當選xx大代表后,不斷有人鼓動李培斌說:“你現(xiàn)在出了名,應該去找領導解決一下妻子工作,你就算不為自己,也該為子女著想?!崩钆啾髨詻Q地說:“黨代表不能代表私利,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爹也沒給我留下什么?!?BR> 在李培斌的家里,一共有七八個大大小小的腌菜缸,里面有蘿卜、茄子、大白菜,還有大蒜?!皫煾嫡f,買鮮菜太貴,所以就做成腌菜,吃的時間也長?!濒攲W虎說,李培斌去大同市參加司法所長培訓之前,一大早買了一堆胡蘿卜白菜,打算回來做成腌菜??墒菦]想到,他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石頭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五千年的歷史積淀,使石頭煥發(fā)出斑斕的色彩,同時也映照著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這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的財富。廖俊波同志,政治意志堅定,將黨的方針政策帶到百姓身邊,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轉化為行動,他用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性、群眾性、意志力和廉潔性,折射出了一顆“五彩石”的耀眼光芒。我們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學習他石頭般的精神。
做一顆紅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擁有堅定的政治意志。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公仆,自199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以來,廖俊波同志一直循著黨的紅色印記,謹記使命、剛正不阿,腳踏實地勾畫著人生軌跡。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绷慰〔ㄍ菊斡X悟好、思想素質高,指引著他為黨和人民作出重要貢獻。黨員干部是我們黨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的載體,須如廖俊波同志一般堅定政治信念,保持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將黨的方針政策、精神理念實踐到工作中。
做一顆金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無論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說到底,黨建設大業(yè)的最終目的還是服務群眾。廖俊波同志深刻領悟到這一目標任務,抓住了貧窮這一群眾生活的尾巴,時刻想著“如何讓老區(qū)人民盡快脫貧增收”,堅持“賺錢的事讓群眾干,不賺錢的事讓黨委政府干”,實現(xiàn)了當?shù)厝罕姶笃撠?,他用智慧和汗水,奏響了服務群眾之歌。服務群眾理應如此,廣大黨員干部在服務群眾過程中應瞄準群眾生活的重點、難點,圍繞發(fā)展經(jīng)濟、增收致富的主線,帶領群眾走出貧困的陰影。
做一顆綠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不忘初心真抓實干。紙上談兵終無用,行動力上見成效。在履職盡責、服務百姓過程中,廖俊波同志用“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撲下身子真抓實干,敢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始終做到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努力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黨員干部肩上的責任和使命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真刀真槍落實到行動中,要如廖俊波同志一樣“能在現(xiàn)場就不在會場”,用行動力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做一顆白色的石頭,像廖俊波同志般清正廉潔清白做人。為官做人,清廉為上。廖俊波同志為官27年,從未為一己或親屬的私利動用手中的權力,始終嚴守廉潔底線,做人光明磊落,不僅對自己嚴要求,還叮囑身邊的人多付出、多奉獻,不搞特殊,他以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贏得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廣泛贊譽。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黨員領導干部要抵擋住金錢、權力、美色的誘惑,像廖俊波同志那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自覺踐行共產(chǎn)黨人價值觀,始終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家園。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七
9月4日晚,我們獅子坪支行全體員工在辦公室觀看了有關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跡,熒屏上的一幕幕,讓我對廖俊波同志的認識從無到有,從熟悉到感動。感動于他那心系百姓、夙夜在公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動于他那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的工作作風,感動于他那在困難前奮勇爭先,苦中作樂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廖俊波同志的一言一行向我們充分地詮釋了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合格黨員,什么是為人民服務,給我們以深刻的心靈啟迪和靈魂洗禮。
廖俊波同志雖然走了,但他的俊波精神永駐,他一生為黨和人民奉獻的豐功偉績長存,災難奪去了一個勤勤懇懇為百姓服務的好公仆、一個殫精竭慮致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好書記、一個為黨和國家樹立優(yōu)秀典范的好兒子,但我們將秉著俊波同志所傳遞的精神去完善自己,服務人民。
觀看中印象深刻的是:廖俊波女兒問“爸爸,你是全鎮(zhèn)最大的人嗎?”俊波說“不,我是全鎮(zhèn)最小的人,是為人民服務的人”,“爸爸,那你是服務員嗎?”“是啊,爸爸就是服務員”廖俊波的這番話,不僅體現(xiàn)了在他心中他自己的位置——人民的公仆,也體現(xiàn)了群眾是在他心中的位置——群眾是衣食父母。是啊,作為一名農(nóng)信人,我們又何嘗不是扮演著服務員的角色,人生舞臺上屬于你的角色很多,但想做好每一個角色,需要正確認識自我。如果,我們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應該俯下身子時而趾高氣揚,應該下鄉(xiāng)入戶時而足不出戶,應該虛心學習時而是驕傲自大,那么我們與群眾的距離會越來越遠,與優(yōu)秀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正確認識自我位置,不僅對于個人對于我們盧氏農(nóng)商行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自我認識中才能自我修正進而自我完善。
入基層,聽民意是每位干部群眾本著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應該做的,而廖俊波的的務實作風,深得政和縣人民心。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現(xiàn)在我們干部隊伍缺少這種深入百姓、訪問民意替百姓解決切實困難的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無論是作為一名黨員還是一名農(nóng)信人都應該像俊波同志看齊,做到知行合一,求真務實,爭做合格黨員,合格農(nóng)信人。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對于我們服務行業(yè)來說只有得到客戶認可,客戶滿意,客戶說好,那才是真的好,服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那我們的客戶很快會被更好的競爭對手搶走,我們應該像廖俊波那樣,深入到群眾的家中,牢記群眾所需,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經(jīng)常與我們的客戶溝通交流,拉進與客戶距離,讓客戶從心里認可和接受我們的服務,服務說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客戶認可的是我們的服務質量,更是服務的人,好的服務就是要拉近人與人的信任、心與心的距離。廖俊波同志一心為民收獲了民心,取得了百姓的愛戴,我們金融行業(yè)要研究廖俊波的先進事跡,學習他的精神價值,提高我們自身的親和力和信任度,以便工作取得更好的開展。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八
按照__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先進事跡,現(xiàn)將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學習狀況。
1、個人學習狀況。在鄉(xiāng)黨委的要求以及村黨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我對學習的認識,透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主動,在學習活動中,透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專題片《大山佐證》,并認真撰寫觀后感。
2、楊善洲生平簡介。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跡,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干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chǎn)黨員和老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二、學習收獲。
(1)透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好處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xiàn)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完成黨的執(zhí)政任務和執(zhí)政使命。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余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nóng)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我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我。他堅信共產(chǎn)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持續(xù)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夢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2)透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具體要求。
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支書助理的共產(chǎn)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我的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我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yè)務潛力,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群眾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xiàn)象。
(3)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我的黨性,提高了自我的水平。
透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持續(xù)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就務必堅定夢想信念。堅定夢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夢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決定每個人的事業(yè)成敗。體此刻具體工作實際中,則是牢記宗旨,愛崗敬業(yè)。始終持續(xù)強烈的事業(yè)心、職責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實在在辦好每一件事情。
(4)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高貴品質。
做過9年石匠、工農(nóng)干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持續(xù)著淳樸的農(nóng)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nóng)民一齊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nóng)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忙,下鄉(xiāng)不給農(nóng)民添負擔。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他一向認為,與農(nóng)民群眾一齊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nóng)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nóng)民在一齊了解到的狀況最真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間,楊善洲理解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個性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職責幫群眾辦實事?!睏钌浦拚f,“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之后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透過學習我更加明白了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選取了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yè),就要對自我的選取無怨無悔,不記名利,用心進取,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的更新自我的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素質,不斷完善自我。
(5)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透過學習,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就應嚴格要求自我,從工作態(tài)度,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凈化社會風氣的表率。我們要學習楊善洲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楊善洲的先進事跡一代,我們務必要有頑強的意志,務必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tài),勤勉敬業(yè)。要培養(yǎng)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儉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煉意志,承擔挑戰(zhàn)性工作加強業(yè)務潛力。要持續(xù)創(chuàng)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要養(yǎng)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
總之,學習楊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我,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九
按照__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先進事跡,現(xiàn)將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學習情景。
1、個人學習情景。在鄉(xiāng)黨委的要求以及村黨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我對學習的認識,經(jīng)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主動,在學習活動中,經(jīng)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專題片《大山佐證》,并認真撰寫觀后感。
2、楊善洲生平簡介。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跡,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干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chǎn)黨員和老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二、學習收獲。
(1)經(jīng)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xiàn)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完成黨的執(zhí)政任務和執(zhí)政使命。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余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nóng)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我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我。他堅信共產(chǎn)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堅持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夢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2)經(jīng)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具體要求。
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支書助理的共產(chǎn)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我的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我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yè)務本事,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團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xiàn)象。
(3)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我的黨性,提高了自我的水平。
經(jīng)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堅持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夢想信念。堅定夢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夢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決定每個人的事業(yè)成敗。體此刻具體工作實際中,則是牢記宗旨,愛崗敬業(yè)。始終堅持強烈的事業(yè)心、職責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實在在辦好每一件事情。
(4)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高貴品質。
做過9年石匠、工農(nóng)干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堅持著淳樸的農(nóng)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nóng)民一齊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nóng)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忙,下鄉(xiāng)不給農(nóng)民添負擔。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他一向認為,與農(nóng)民群眾一齊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nóng)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nóng)民在一齊了解到的情景最真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理解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異常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拔抑皇窃诒M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職責幫群眾辦實事?!睏钌浦拚f,“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之后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經(jīng)過學習我更加明白了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yè),就要對自我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記名利,進取進取,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的更新自我的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素質,不斷完善自我。
(5)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經(jīng)過學習,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應當嚴格要求自我,從工作態(tài)度,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凈化社會風氣的表率。我們要學習楊善洲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疤┥讲蛔屚寥溃誓艹善浯?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楊善洲的先進事跡一代,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tài),勤勉敬業(yè)。要培養(yǎng)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儉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煉意志,承擔挑戰(zhàn)性工作加強業(yè)務本事。要堅持創(chuàng)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要養(yǎng)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
總之,學習楊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我,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
按照xx的要求,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先進事跡,現(xiàn)將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學習情況。
1、個人學習情況。在鄉(xiāng)黨委的要求以及村黨支部的精心組織下,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精神,深刻地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談出了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通過這次學習,對我開展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主動,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認真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專題片《大山佐證》,并認真撰寫觀后感。
2、楊善洲生平簡介。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chuàng)業(yè),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并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huán)境保護杰出貢獻獎”、“中華環(huán)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善洲同志六十年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為民,忘我工作,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了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了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以感人的事跡,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干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chǎn)黨員和老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是“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二、學習收獲。
(1)通過教育,認識了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意義和重要性。
開展學習楊善洲老書記教育活動,能夠使廣大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正確的理論、路線、綱領;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教育,能夠用廣大黨員的行動來體現(xiàn)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證黨員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完成黨的執(zhí)政任務和執(zhí)政使命。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余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nóng)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chǎn)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
(2)通過對學習楊善洲老書記的學習,明確了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具體要求。
經(jīng)過學習和討論,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支書助理的共產(chǎn)黨員在新時期的先進性,一是要立足本質、全心服務。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堅持黨的方向;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優(yōu)質高效,精益求精。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業(yè)務能力,爭創(chuàng)一流工作業(yè)績。三是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維護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黨組織的決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四是不計得失,樂于奉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抵制腐敗現(xiàn)象。
(3)學習楊善洲老書記增強了自己的黨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還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決定每個人的事業(yè)成敗。體現(xiàn)在具體工作實際中,則是牢記宗旨,愛崗敬業(yè)。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實實在在辦好每一件事情。
(4)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愛崗敬業(yè)、淡泊名利高貴品質。
做過9年石匠、工農(nóng)干部出身的楊善洲,當了保山地委書記,依然保持著淳樸的農(nóng)民本色。他臉色黝黑,雙手老繭,和農(nóng)民一起鋤田、栽秧,走家串戶體察農(nóng)民的困苦,給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給困難戶力所能及的幫助,下鄉(xiāng)不給農(nóng)民添負擔。
每次下鄉(xiāng),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他一直認為,與農(nóng)民群眾一起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nóng)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nóng)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況最真實。在擔任大亮山林場義務承包人的20年間,楊善洲接受的唯一報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補助,1996年,隨著物價上漲,林場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為楊善洲頒發(fā)特別貢獻獎,并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今年5月,楊善洲將其中的10萬元捐給了保山一中,6萬元捐給了林場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設?!拔抑皇窃诒M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楊善洲說,“實在干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著幫老百姓辦,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白了開展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跡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記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完善自己。
(5)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通過學習,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從工作態(tài)度,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凈化社會風氣的表率。我們要學習楊善洲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刻苦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疤┥讲蛔屚寥?,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楊善洲的先進事跡一代,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tài),勤勉敬業(yè)。要培養(yǎng)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煉意志,承擔挑戰(zhàn)性工作加強業(yè)務能力。要保持創(chuàng)新銳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要養(yǎng)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
總之,學習楊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終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并自重、自醒、自覺、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圖虛名。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一
8月中旬,渤海某海域,云翻浪卷,遼寧艦逆風疾馳?!捌鹇浼芙笠砦层^放好,安全帶鎖緊!”飛行員艾群向塔臺報告,“嘭!”隨著最后一架戰(zhàn)機呼嘯而落,尾鉤牢牢掛住阻攔索,轟鳴巨響中一道新的著艦痕跡“刻”在了飛行甲板上——我軍新一批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駕駛著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成功完成了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考核,并通過航母飛行資質認證。
現(xiàn)場指揮的海軍領導介紹,這批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成功著艦,實現(xiàn)了由軍地協(xié)作向部隊自主培訓的重大轉變,標志著我海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自主培養(yǎng)體系日趨完善,是海軍航母建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幾年來,面對風險挑戰(zhàn)多、安全壓力大等情況,海軍各相關單位始終把航母事業(yè)舉過頭頂,把該批次飛行員上艦作為飛行訓練的重中之重,精心籌劃、穩(wěn)扎穩(wěn)打,嚴把飛行員選拔關、改裝質量關、風險管控關,科學優(yōu)化訓練流程,確保了各項訓練任務有序推進。
據(jù)了解,這批飛行員和在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英勇犧牲的張超烈士同一批次選調到艦載航空兵部隊,他們主動投身到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事業(yè),在訓練中,面對困難銳意進取,遇到挫折勇于攀登,地面苦練,空中精飛,在較短時間內(nèi)掌握了過硬的飛行技術和本領,實現(xiàn)了從一名普通飛行員向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蛻變。
飛行員艾群在爬下飛機時向戰(zhàn)友們展示張超生前所用手電筒,并說:“這是張超的?!?BR> 面對訓練任務重、安全風險高等困難,航母部隊官兵自覺叫響“學英雄張超、做英雄傳人、建標桿部隊”口號,嚴格訓練秩序,嚴把技術規(guī)范,嚴控安全風險,結合這批飛行員晝間上艦資格認證,同時組織已獲得資質的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進行了艦基起降技術保持和提高訓練,母艦同步開展了長時連續(xù)航行,艦載直升機夜間著母艦訓練、飛行甲板損管及醫(yī)學救援和夜間航空保障流程驗證等訓練演練。
海軍副司令丁毅中將為取得航母資質認證的艦載機飛行員頒發(fā)證書。
遼寧艦此次海上訓練,在飛行員隊伍規(guī)模、艦載機駐艦數(shù)量、艦載戰(zhàn)斗機訓練架次和強度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組織艦載機多批次、多課目、多機種同場組訓,多項任務統(tǒng)籌并行,航母官兵崗位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實際檢驗了航母飛行組織指揮流程,航母部隊的戰(zhàn)斗力又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4月27日,29歲的解放軍一級飛行員張超在完成兩架次的海上超低空訓練后,執(zhí)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但電傳飛行控制系統(tǒng)在滑行時突發(fā)故障,導致殲—15機頭超過80度角上仰,張超因事故犧牲。
隨后,海軍將艦載機飛行員訓練暫停了近兩個月,直到6月中旬。新華社報道,“6月16日,渤海灣畔,一架架殲—15飛機再次展翅海天間”,并稱此次事故沒有影響解放軍航母艦載機事業(yè)的前進步伐。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二
龔xx既是開國少將甘祖昌的夫人,又是xx縣琴亭鎮(zhèn)金城社區(qū)的一名年逾90、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這位平凡樸素而有著堅定信念,充滿活力的長者,發(fā)揚著甘將軍“聯(lián)系群眾,一心為公,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寶貴精神。
龔xx至今還依然活躍在老百姓中間,關心社區(qū)的和諧發(fā)展,幫助身邊的困難群體,關愛下一代的教育成長,倡導新風文明。人們敬重她,愛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龔xx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堅定信仰的典范,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淡泊名利、一心為公”的精神,是將軍夫人永恒的堅守。
滄海桑田,春風化雨。龔xx老人幾十年如一日,踐行著入黨誓言。無論是在農(nóng)村學校教書,還是離休之后的社區(qū)生活,龔xx總是能用她身上的正能量來詮釋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懷。
在新時期,追尋紅色記憶,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堅定共產(chǎn)黨員的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追求,是全社會共同的心愿。
我們要向龔xx學習,學習她堅定信念、永葆本色的堅強黨性;學習她服務群眾、一心為民的質樸情懷;學習她忠于職守、矢志不渝的執(zhí)著追求;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她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
學習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三
貴州遵義老支書黃大發(fā)無悔人生的故事深深的感動了我,從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老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感受到了一個老村官的堅韌的毅力和敢為人先的魄力,切身體會了我們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看,他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排除萬難,造福群眾。埋下希望的種子,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jié)。
像這樣的村官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雖不起眼,但都心系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交出了一份份不平凡的答卷。
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定將持之以恒。作為一名黨員,我定不斷鞭策自己位群眾服務,為事業(yè)奉獻青春,用我的理想和激情換取收獲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