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案應該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以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所編寫的教案,希望可以為大家的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指導。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一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搜集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過程。
教學流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三、細讀課文。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五、作業(yè)設(shè)計。
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二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現(xiàn)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jié)果怎樣?。
c、同桌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shù)目茖W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xiàn)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jié)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xiàn)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huán)節(jié)?
c、實驗的結(jié)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guān)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shè)計:
蜜蜂。
捉
做記號做事嚴謹。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三
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1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四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五
1、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并能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shè)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法布爾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呢?(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板書:聽說)。
3、法布爾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明他不盲信,講究事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設(shè)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感悟文本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但也常常是三年級孩子的一個難點。為了降低難度,讓學生更好地感悟“聽說”一詞的含義,特在此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在聯(lián)系實際的深刻體會中感悟“聽說”所蘊含的法布爾求實的作風。
三、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他所做的事。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抽生匯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ò鍟鹤矫鄯渥鲇浱柦信畠旱茸邇衫锒嗦贩棚w蜜蜂)。
【設(shè)計意圖】對于較復雜的'內(nèi)容,交給學生用一定的句式組織語言,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把語言的實踐與內(nèi)容的感悟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實踐中通過同桌互說的形式,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訓練提高的機會。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再在小組里討論一下。然后全班匯報。(體會法布爾嚴謹?shù)目谱黠L)。
【設(shè)計意圖】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落之一。也是充分體現(xiàn)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作風的段落。在自讀自悟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小組討論與全班交流可以讓學生在生與生、師與生的合作學習與交流中,逐步學會閱讀。
4、讀到這里你想對法布爾說些什么?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心中的情感早已溢滿于胸,噴薄欲出了。此環(huán)節(jié)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好地表達自己個性化閱讀體驗的機會。更讓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得到一次升華。
5、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我”會這樣推測呢?(同桌同學討論)。
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法布爾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激動)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指生讀,大家評議。)。
【設(shè)計意圖】抓住朗讀訓練點,充分地進行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在讀中感悟人物內(nèi)心。
10、已經(jīng)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jié)論呢?為什么?
11、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結(jié)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jié)論的句子。(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12、誰來讀一讀這一句。并請說一說你這樣讀的原因。(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準確無誤、確確實實讀”的意思。)。
【設(shè)計意圖】這是文中的第二個朗讀訓練點,在朗讀中將詞語的理解溶入了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體驗之中。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多元化的解讀中,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四、反復朗讀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同學們,讀到這里,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么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shè)計意圖】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個結(jié)論并沒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現(xiàn),此時,通過對第一自然段的改讀,及在教師引導下的一句三讀,使學生從中得到了感的遷移,情的激發(fā),智的啟迪。從而體察作者透過文字傳遞的感情。
五、學習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爾還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齊讀最后一段)。
2、在這個結(jié)論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無法解釋的是(能辨認方向的本能。)。
3、對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4、根據(jù)學生的提問,著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舉例說明。
【設(shè)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氨菊n正好適合對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開發(fā)、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熏陶的培養(yǎng),因此,緊扣末尾這一結(jié)論,引導學生質(zhì)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學生去主動發(fā)現(xiàn)、自主地探究。
六、拓展延伸:
看來,自然界的確有無數(shù)解不開的奧秘。由于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xiàn)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后,有一種研究結(jié)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教師講述奧地利生物學家費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感興趣,可以去查查資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設(shè)計意圖】資料的適時補充,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距離孩子年代久遠的事實,從而更好地感悟法布爾求實嚴謹?shù)目茖W作風。
七、作業(yè)布置:
1、把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課外閱讀:《昆蟲記》《木木的昆蟲日記》。
《蜜蜂》我上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主要是了解做試驗的過程及試驗得出的結(jié)論。
(1)我首先以開火車的游戲方式復習課文詞語。接著提問,“我”為什么要做試驗,引讀第一自然段。通過理解聽說,聽說說明了什么?并板書:聽說!將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框出來!但由于疏忽,遺漏了此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板書沒達到理想的效果。
(2)接著我讓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做試驗的句子,并引導學生用先——然后——接著——最后——概括做實試驗的步驟,試問能去掉中間一個步驟嗎,以此讓學生體會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很容易理解!
(3)當蜜蜂飛回來時,作者和小女兒的心情怎樣?(激動,驚喜,意外等),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讀小女兒說的話。我只是從語言方面讓學生去體會心情激動,其實還可以從動作,神態(tài),去體會,如果換中方式來問:你從哪里看出小女兒很激動?這樣也許學生理解會更深,朗讀的效果會更好一點。
(4)在本文教學中,我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摧測,準確無誤,本能等”通過對詞語的理解,更好去理解課文!近反義詞一直是我們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在讓學生理解詞語的同時,讓他們說出這個詞的近義詞,這個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太多,以后還要加強。
總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多思考,勤總結(jié),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學問勤中得,學無止境,只要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我一定會在教學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六
1.會認10個生字詞,初讀課文,學習1、2自然段。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
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學習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弄清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
引導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jié)、延伸:
1.看著板書,小結(jié),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七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學會8個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生字字形的掌握。
1、出示課題:蜜蜂引路教生字“蜜、蜂”?!懊邸弊⒁庵虚g部分的筆順?!胺洹弊x準后鼻音,字形上與“鋒”區(qū)別。指導書寫。教師范寫,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各寫一個。
2、“引路”什么意思?
3、讀課題,說說你看了課題后想要說什么?
1、聽錄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討論后,教師簡介列寧的生平。
(1)理解莫斯科養(yǎng)蜂附近談天字音重點:斯(注意讀準平舌音。)字形重點:養(yǎng)(與“美”區(qū)別)、斯(與“期”區(qū)別)詞義重點:教師簡介“莫斯科”。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教師簡筆畫:莫斯科小山房子并隨即理解“附近”詞語的意思。
(3)請小朋友結(jié)合板畫,說說列寧的住處。
1、說說下面字的偏旁。引()旁,共()畫。斯()旁,共()畫。蜜(0旁,共()畫。
2、抄寫本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
設(shè)計理念:
注重讀中理解,朗讀感悟,進行探究性學習,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從小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
設(shè)計特色:
重點詞句,主動發(fā)展,積極思考,進行探究性教學。
1、指名認讀生字,并重點指導書寫生字“附、派”。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并小結(jié)。
導:列寧想和養(yǎng)蜂人交談什么事,他為什么這一回要親自去?找到蜂人了嗎?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并說明原因,列寧為什么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兩個原因)。
2、理解“經(jīng)常、常常”
出示句子:兩個帶點詞意思一樣嗎?
a、列寧常常請養(yǎng)蜂的人來談天。
b、經(jīng)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導: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找到了嗎?是怎樣找到的?
1、帶著問題,學生輕聲自讀課文第三段,并用劃線畫出有關(guān)詞句。
(一邊走一看,看見: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同桌,小組討論并糾正。
2、老師巡視,加入討論并糾正。
3、小組再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第三段并由組員回答:老師板書: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注意發(fā)現(xiàn):花叢中的蜜蜂。
仔細觀察:蜜蜂—園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之間的相互。
作出判斷:養(yǎng)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里。
馬上驗證:果然就是要找的養(yǎng)蜂人。
4、再由幾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小組讀,齊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理解:“附近,果然”兩個詞語的意思。
5、聽伴音朗讀,學生戴頭飾表演(實踐活動)。
(明確主次角色:聽——看——畫;老師巡視)。
6、學生展示:畫線路圖,并口頭說一說:列寧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畫簡筆圖。
7、小結(jié):列寧由于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終于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導:列寧找到養(yǎng)蜂人,他們見面后是怎么樣的?
1、出示掛圖:看——想。圖上畫著誰?他們的表情怎樣?會說些什么話?
生回答:
2、課文是怎樣寫的,我們齊讀、、、、、、
生讀;養(yǎng)蜂人的話。
導:列寧是怎樣回答的?
生接著讀列寧說的話。重讀“向?qū)А薄邦I(lǐng)”并理解。
3、同桌對讀,分角色讀,并口頭交際。(續(xù)編故事)。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八
年級:四年級(第一學期)。
課型:綜合課。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課,教育學生愛護蜜蜂,學習蜜蜂的優(yōu)良品質(zhì),音樂教案-小蜜蜂。
1234|5-|15|31|5432|1-||。
(師)同學們好(生)老師您好老師您好!
本課教學內(nèi)容有:學習音樂知識。
節(jié)奏練習。
視唱練習。
學唱歌曲。
頓音記號。
1234|5432|1-|10||。
mi。
ma。
要求:聲音圓潤,連貫。
xx|x-|xxxx|1-||。
54|3-|2342|1-|。
七.。
(師)同學們:我們見過蜜蜂嗎?它對人類有什么貢獻?(生)“見過”蜜蜂能釀蜜,幼兒教案《音樂教案-小蜜蜂》。(師)對,蜜蜂勤勤懇懇為人類做貢獻,我們應該愛護小蜜蜂,好不好?下面我們就學習一首表現(xiàn)小蜜蜂的歌曲《小蜜蜂》。(出示大歌片)。
1、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
2、用什么感情演唱?
師:你們眼睛看著大歌片,耳朵聽老師演唱,心里想著這兩個問題。(范唱后提問)。
(生甲)表現(xiàn)了兒童愛護蜜蜂。
(生乙)用親切的感情去演唱。
隨琴默唱二遍。
師彈琴輕聲視唱。
大聲視唱。
聲音要輕。
唱足時值。
通過學習《小蜜蜂》一課,我們要愛護小蜜蜂,學習小蜜蜂辛勤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zhì)。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九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難的事情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就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了解由于列寧仔細觀察,善于聯(lián)想和科學分析而找到了養(yǎng)蜂的人。
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fā),引起聯(lián)想,認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準備:微課:列寧與養(yǎng)蜂人事件背景介紹。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6課《蜜蜂引路》,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書:蜜蜂引路。
學生匯報。板書:人物事情。
二、教學課文。
“驚訝”是什么意思?養(yǎng)蜂人見到列寧為什么會感到驚訝?應該怎么讀出驚訝的語氣?(指名讀,評議,)。
列寧的話要讀的親切,風趣,誰來讀?
“向?qū)А敝傅牡氖鞘裁?
師:雙方見面,列寧終于找到了那個養(yǎng)蜂人,這是整個事情的結(jié)果。(板書:結(jié)果)。
列寧是怎樣一步步的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學習后匯報,教師貼圖。師生交流:為什么要這樣貼。
3、學生同桌交流列寧邊走邊想,找到養(yǎng)蜂人的經(jīng)過。
學生在班級里說。
課文中哪個詞證明列寧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樣?(果然)。
(齊讀)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師:好,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生:說)。
生: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著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了嗎?于是列寧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總是和養(yǎng)蜂人住在一起的,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列寧就是這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小朋友,你們很聰明,不僅讀懂了課文,還像列寧一樣會觀察,會思考,列寧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的找到了養(yǎng)蜂人。這是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板書:經(jīng)過)。
列寧為什么要尋找養(yǎng)蜂人呢?請同學們一起來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ppt出示):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呢?用波浪線劃出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的原因。并用上“因為…….所以…..”句式說一說。
學生自學后匯報。
師總結(jié):
這就是整件事情的起因。板書:起因。像這種記人寫事文章除了要寫明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外,一般在開頭還會交代時間和地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就是記人寫事文章的“六要素”。弄清了文章的六要素就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師:同學們想,蜜蜂真的能當向?qū)?,能引路?(點課題)。
生:不能。
師:那么,列寧是靠什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想一想再來說說。
除了文章必須有“六要素”之外,這類文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通過文中的人物或事情能夠讓我們明白什么或?qū)W到什么?師:一個是偉大的領(lǐng)袖,一個是平凡的'養(yǎng)蜂人,是什么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呢?請聽老師介紹事情背景。(微課介紹列寧與養(yǎng)蜂人活動背景)。
聽了介紹,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三、拓展遷移。
下面我們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提煉記敘文“六要素”方法來學習有關(guān)列寧的其他兩個故事。
附:《誰打碎了花瓶》《按次序理發(fā)》。
問題:
2、你從文章中列寧身上學到了什么?
誰打碎了花瓶。
列寧8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玩兒。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來,打碎了。
孩子們正玩兒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在互相追趕。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列寧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么不高興,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封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的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
(一)閱讀短文,找出本文中的“六要素”。
(二)你能試著把“六要素”連起來,形成一段通順簡潔的話嗎?
(三)你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
“按次序理發(fā)”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fā)室理發(fā)。當時,這個理發(fā)室只有兩個理發(fā)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fā)。列寧進去后,大家連忙讓座,并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發(fā)?!彼f完后,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個位置上。
1、請試著說出本篇文章的記敘“六要素”都是什么?
2、你能試著把“六要素”連起來,形成一段通順簡潔的話嗎?
3、你從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
1.默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一)導入
2.學生從課前查閱到的資料里說說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3.蜜蜂還有一種辨別方向的能力,請同學們根據(jù)閱讀提示的要求自學課文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通。
2.默讀,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三)討論交流
1.全班交流
(1)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2)從“雖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堅持著”體會作者為了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3)從“起風了,陌生的景物”等與“20只蜜蜂中有17只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對比,理解蜜蜂這種本能。
2.從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總結(jié)、擴展
自然界中有許多奧秘等著同學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研究,希望同學們都具有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為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昆蟲記》這本書
(六) 板書設(shè)計
26* 蜜蜂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一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生字卡、搜集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二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三
1.默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步驟:
(一)導入。
2.學生從課前查閱到的資料里說說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3.蜜蜂還有一種辨別方向的能力,請同學們根據(jù)閱讀提示的要求自學課文。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通。
2.默讀,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三)討論交流。
1.全班交流。
(1)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2)從“雖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堅持著”體會作者為了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3)從“起風了,陌生的景物”等與“20只蜜蜂中有17只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對比,理解蜜蜂這種本能。
2.從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總結(jié)、擴展。
自然界中有許多奧秘等著同學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研究,希望同學們都具有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為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昆蟲記》這本書。
(六)板書設(shè)計。
26*蜜蜂。
教案點評:
《蜜蜂》是一篇略讀課文,注意采取學習運用《爬山虎的腳》一課的學習方法,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由學生通過閱讀,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交流討論使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抓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了解蜜蜂辨別方向的能力及生活習性,增強學生愛護昆蟲,愛護自然的意識。
探究活動。
觀察一種昆蟲或其他小動物,寫一篇觀察日記,或論述你的一點發(fā)現(xiàn)。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四
1、認識“彤、陪”。會寫“彤、霞、陪、揚”4個字。能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本課內(nèi)容。
3、背誦詩歌。
4、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太陽是大家的”,感受世界人民是一家。
1、誦讀感悟法。
2、自主識字法。
一、引入新課。
1、配樂朗讀課文《陽光》,學生聽后自由談感受。板書:太陽。
2、提問:太陽是誰的?
揭示課題,板書:大家的。
二、初讀識字,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自由閱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不懂的語句。
3、指名讀課文,正音。
三、指導朗讀,背誦。
1、自由朗讀,讀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2、同桌互讀,交流讀后感受。
3、指名讀,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指導背誦。
四、指導生字書寫。
五、朗讀感悟,理解詩意。
1、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從詩中你知道了什么?
3、朗讀三、四詩節(jié)。小伙伴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幾句話,猜猜她會說什么?先說給身邊的伙伴聽,再說給大家聽聽。
4、朗讀全文。
六、積累優(yōu)美詞句。
1、你對哪些詩句最感興趣?有感情地讀一讀。
2、摘抄詩句。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詩歌,理解“太陽是大家的”?!巴弊直疽糇x第二聲,在abb式詞組中變成第一聲,需重點強調(diào)。“陪”字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已學過”的“部”字,通過區(qū)別形近字來學習?!跋肌弊滞瑯有枰⒁馍舷碌谋壤P(guān)系,同時還要注意下半部分的正確寫法。聯(lián)系“假”字書寫。
為讓學生理解“太陽是大家的”,并根據(jù)教學難點:讀中感悟“太陽是大家的”所表達出的讓世界充滿愛的愿望。采用以下引導方法:
太陽做了哪些事?說一說。試仿照課文再寫幾句。
一天中太陽做了好多好事:
她把金光往鮮花上灑,她把,她。
讓學生展開想象,充分拓展思路,自由填寫交流,在交流充分時,師巧妙引導太陽是大家的”所表達出的'讓世界充滿愛的愿望,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陽光》。
2、學生聽后自由談感受。板書:太陽。
3、教師檢查預習。
4、教師指導朗讀,背誦。
5、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同桌互讀,交流讀后感受。
6、教師指導生字書寫。
7、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
板書設(shè)計太陽是大家的。
撒在鮮花上。
照耀著小朋友小朋友做游戲。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五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會寫“蜜蜂、辨認”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梳理并按順序說出實驗過程,感受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3.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寫字。
2.明確實驗內(nèi)容,解疑促讀。
1.板書課題。(齊讀: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除了采蜜外,蜜蜂還有什么本領(lǐng)?(做向?qū)?、辨認方向)。
2.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3.出示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設(shè)計意圖:。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蜜蜂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結(jié)合資料,初步了解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初讀課文,處理生字。
對于昆蟲,同學們了解得真多,說得也很流暢。大家讀課文讀得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學幫忙消滅“攔路虎”。
2.出示本課字詞,檢查認讀情況。
出示:。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設(shè)計意圖:。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詞語。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應該怎么寫。
說說文中的作者做了一項什么實驗,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
預設(shè):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1.讀課文,說說是什么原因讓作者想到做這樣的實驗的。
為什么法布爾一定要加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齊讀后回答)(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嚴謹)。
2.作者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請默讀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步驟可以分哪幾步。
3.學生畫,回答。(用“先……接著……然后……最后……”)師板書。
4.請同學們齊讀第2自然段法布爾做實驗的步驟,你從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5.請同學們再默讀第2自然段,從哪些句子或者詞語可以看出法布爾做事認真呢?
出示:二十只左右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預設(shè):“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說明法布爾觀察得仔細,用詞準確。
說明法布爾邊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起讀讀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爾做實驗的過程和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認真態(tài)度。
設(shè)計意圖:。
了解實驗過程,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法布爾認真觀察、動腦思考的精神。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法布爾的實驗及其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
法布爾的實驗結(jié)論是什么呢?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讀課文,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第二課時。
精讀描寫作者的實驗過程及結(jié)論的句子,感受他認真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寫了《昆蟲記》這本書,我們還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F(xiàn)在,我們再復習一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吧。
2.出示生字詞,學生齊讀。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篇課文講的是……(生答)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板書:做實驗)。
4.說說作者這樣做實驗的原因。
板書: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shè)計意圖:。
復習生字新詞,鞏固課文內(nèi)容,引出法布爾的實驗精神。
1.法布爾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實驗證明:蜜蜂飛回來了。(板書:飛回來)繼續(xù)默讀第3、4、5、6自然段實驗結(jié)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學生匯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出示:(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肚皮下面還沾著花粉呢?!?BR> 小女兒很激動,為什么?(沒想到)。
“兩點四十分”說明了什么?(女兒記錄時間的準確性,“我”用詞的準確性)。
出示:(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發(fā)現(xiàn)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
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么?(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huán)境沒有讓它們偏離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指導朗讀,讀出重點詞。
出示句子: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哪些詞語能體現(xiàn)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強?(確確實實、盡管……但……)。
課文第1自然段中還有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也強調(diào)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請你找出來。
(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guān)聯(lián)詞都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所以,實驗的結(jié)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這么強,但是為什么還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沒有飛回來?(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討論、匯報)。
設(shè)計意圖:。
通過重點詞句,研讀實驗結(jié)果,培養(yǎng)學生賞析語句的能力。
1.法布爾通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
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刮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看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為蜜蜂認路靠的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么是本能?當時法布爾為什么無法解釋?
板書:無法解釋的本能。
“本能”指人類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lǐng)。
3.由于法布爾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為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但蜜蜂的這種本能是否無法解釋呢?請看老師帶來的資料。
預設(shè):來源于他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4.從作者的實驗獲得成功的過程看,要想實驗取得成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1)對問題要考慮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設(shè)計意圖:。
研讀實驗結(jié)論,感受法布爾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
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山區(qū)的一戶農(nóng)家。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他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著嚴謹?shù)膽B(tài)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于自己的甜蜜!
14蜜蜂。
聽說——做實驗——飛回來。
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無法解釋的本能。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六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jié)、延伸:
1.看著板書,小結(jié),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七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nèi)容。
2.根據(jù)蜜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模仿和創(chuàng)編蜜蜂做工的動作。
3.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蜜蜂做工的順序,根據(jù)小蜜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掌握相應的節(jié)拍。
難點:學習辨聽分奏和合奏的聲音。
活動準備。
1.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2.播放無人聲伴奏音樂,熟悉樂曲旋律。
活動過程。
1.播放無人聲音樂引起幼兒興趣。聽聽誰來了?
2.不播放音樂,老師念歌詞幼兒聽。
(1)蜜蜂忙著干什么?
(2)請再聽一次小蜜蜂做工的順序記下來。
3.結(jié)合音樂,教師再次念歌詞。
(1)蜜蜂先是忙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蜜蜂做工時會發(fā)出聲音?
4.聽有歌詞的音樂。
蜜蜂采花粉,做蜜糖,運輸忙,造花房時發(fā)出什么聲音?(當幼兒回答正確后,模仿蜜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5.播放音樂,模仿或創(chuàng)編蜜蜂做工的動作。
6.合作游戲。
(1)請多位幼兒與老師合作多種搬運的動作。
(2)結(jié)伴合作游戲,會用眼睛注視同伴,用動作配合同伴。
7.學習看指揮,拍手練習,能及時根據(jù)指揮做出分奏和合奏反應。
活動延伸。
1.在音樂區(qū)提供歌曲錄音磁帶,讓幼兒自由播放,反復欣賞。
2.在語言區(qū)提供蜜蜂的圖片和相關(guān)圖書,讓幼兒自由觀察、欣賞及閱讀。
3.結(jié)合科學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及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活動反思:
《小蜜蜂》這首歌曲非常簡單,因此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孩子輕松愉快地學習這首歌曲。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孩子音樂學習行為的動力,興趣是產(chǎn)生情感的`基礎(chǔ),因此我將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作為主線。對于激發(fā)孩子興趣,采用了歌唱、游戲表演、等各種方法。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用角色表演,讓學生通過表演去熟悉音樂,感知音樂,并通過肢體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對音樂的理解。在角色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可隨著音樂舉手投足,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動中感受體驗、表現(xiàn)美?;顒幼允贾两K都興趣盎然。
小百科: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于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tǒng)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八
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1課時。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九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二十
1、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并能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難點: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一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搜集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過程。
教學流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三、細讀課文。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五、作業(yè)設(shè)計。
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二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現(xiàn)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jié)果怎樣?。
c、同桌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shù)目茖W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xiàn)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jié)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xiàn)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huán)節(jié)?
c、實驗的結(jié)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guān)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shè)計:
蜜蜂。
捉
做記號做事嚴謹。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三
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1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四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五
1、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并能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shè)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法布爾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呢?(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板書:聽說)。
3、法布爾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明他不盲信,講究事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設(shè)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感悟文本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但也常常是三年級孩子的一個難點。為了降低難度,讓學生更好地感悟“聽說”一詞的含義,特在此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在聯(lián)系實際的深刻體會中感悟“聽說”所蘊含的法布爾求實的作風。
三、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他所做的事。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抽生匯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ò鍟鹤矫鄯渥鲇浱柦信畠旱茸邇衫锒嗦贩棚w蜜蜂)。
【設(shè)計意圖】對于較復雜的'內(nèi)容,交給學生用一定的句式組織語言,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把語言的實踐與內(nèi)容的感悟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實踐中通過同桌互說的形式,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訓練提高的機會。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再在小組里討論一下。然后全班匯報。(體會法布爾嚴謹?shù)目谱黠L)。
【設(shè)計意圖】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落之一。也是充分體現(xiàn)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作風的段落。在自讀自悟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小組討論與全班交流可以讓學生在生與生、師與生的合作學習與交流中,逐步學會閱讀。
4、讀到這里你想對法布爾說些什么?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心中的情感早已溢滿于胸,噴薄欲出了。此環(huán)節(jié)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好地表達自己個性化閱讀體驗的機會。更讓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得到一次升華。
5、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我”會這樣推測呢?(同桌同學討論)。
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法布爾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激動)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指生讀,大家評議。)。
【設(shè)計意圖】抓住朗讀訓練點,充分地進行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在讀中感悟人物內(nèi)心。
10、已經(jīng)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jié)論呢?為什么?
11、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結(jié)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jié)論的句子。(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12、誰來讀一讀這一句。并請說一說你這樣讀的原因。(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準確無誤、確確實實讀”的意思。)。
【設(shè)計意圖】這是文中的第二個朗讀訓練點,在朗讀中將詞語的理解溶入了學生個性化的朗讀體驗之中。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多元化的解讀中,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四、反復朗讀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同學們,讀到這里,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么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shè)計意圖】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個結(jié)論并沒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現(xiàn),此時,通過對第一自然段的改讀,及在教師引導下的一句三讀,使學生從中得到了感的遷移,情的激發(fā),智的啟迪。從而體察作者透過文字傳遞的感情。
五、學習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爾還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齊讀最后一段)。
2、在這個結(jié)論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無法解釋的是(能辨認方向的本能。)。
3、對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4、根據(jù)學生的提問,著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舉例說明。
【設(shè)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氨菊n正好適合對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開發(fā)、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熏陶的培養(yǎng),因此,緊扣末尾這一結(jié)論,引導學生質(zhì)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學生去主動發(fā)現(xiàn)、自主地探究。
六、拓展延伸:
看來,自然界的確有無數(shù)解不開的奧秘。由于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xiàn)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后,有一種研究結(jié)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教師講述奧地利生物學家費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感興趣,可以去查查資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設(shè)計意圖】資料的適時補充,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距離孩子年代久遠的事實,從而更好地感悟法布爾求實嚴謹?shù)目茖W作風。
七、作業(yè)布置:
1、把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課外閱讀:《昆蟲記》《木木的昆蟲日記》。
《蜜蜂》我上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主要是了解做試驗的過程及試驗得出的結(jié)論。
(1)我首先以開火車的游戲方式復習課文詞語。接著提問,“我”為什么要做試驗,引讀第一自然段。通過理解聽說,聽說說明了什么?并板書:聽說!將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框出來!但由于疏忽,遺漏了此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板書沒達到理想的效果。
(2)接著我讓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做試驗的句子,并引導學生用先——然后——接著——最后——概括做實試驗的步驟,試問能去掉中間一個步驟嗎,以此讓學生體會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很容易理解!
(3)當蜜蜂飛回來時,作者和小女兒的心情怎樣?(激動,驚喜,意外等),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讀小女兒說的話。我只是從語言方面讓學生去體會心情激動,其實還可以從動作,神態(tài),去體會,如果換中方式來問:你從哪里看出小女兒很激動?這樣也許學生理解會更深,朗讀的效果會更好一點。
(4)在本文教學中,我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摧測,準確無誤,本能等”通過對詞語的理解,更好去理解課文!近反義詞一直是我們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在讓學生理解詞語的同時,讓他們說出這個詞的近義詞,這個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太多,以后還要加強。
總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多思考,勤總結(jié),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進一步提高。學問勤中得,學無止境,只要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我一定會在教學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六
1.會認10個生字詞,初讀課文,學習1、2自然段。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
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學習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弄清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
引導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jié)、延伸:
1.看著板書,小結(jié),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七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學會8個生字,理解“引路、附近”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生字字形的掌握。
1、出示課題:蜜蜂引路教生字“蜜、蜂”?!懊邸弊⒁庵虚g部分的筆順?!胺洹弊x準后鼻音,字形上與“鋒”區(qū)別。指導書寫。教師范寫,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各寫一個。
2、“引路”什么意思?
3、讀課題,說說你看了課題后想要說什么?
1、聽錄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討論后,教師簡介列寧的生平。
(1)理解莫斯科養(yǎng)蜂附近談天字音重點:斯(注意讀準平舌音。)字形重點:養(yǎng)(與“美”區(qū)別)、斯(與“期”區(qū)別)詞義重點:教師簡介“莫斯科”。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教師簡筆畫:莫斯科小山房子并隨即理解“附近”詞語的意思。
(3)請小朋友結(jié)合板畫,說說列寧的住處。
1、說說下面字的偏旁。引()旁,共()畫。斯()旁,共()畫。蜜(0旁,共()畫。
2、抄寫本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
設(shè)計理念:
注重讀中理解,朗讀感悟,進行探究性學習,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從小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
設(shè)計特色:
重點詞句,主動發(fā)展,積極思考,進行探究性教學。
1、指名認讀生字,并重點指導書寫生字“附、派”。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并小結(jié)。
導:列寧想和養(yǎng)蜂人交談什么事,他為什么這一回要親自去?找到蜂人了嗎?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并說明原因,列寧為什么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兩個原因)。
2、理解“經(jīng)常、常常”
出示句子:兩個帶點詞意思一樣嗎?
a、列寧常常請養(yǎng)蜂的人來談天。
b、經(jīng)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導: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找到了嗎?是怎樣找到的?
1、帶著問題,學生輕聲自讀課文第三段,并用劃線畫出有關(guān)詞句。
(一邊走一看,看見: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同桌,小組討論并糾正。
2、老師巡視,加入討論并糾正。
3、小組再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第三段并由組員回答:老師板書:花叢,蜜蜂、園子、小房子)。
注意發(fā)現(xiàn):花叢中的蜜蜂。
仔細觀察:蜜蜂—園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之間的相互。
作出判斷:養(yǎng)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里。
馬上驗證:果然就是要找的養(yǎng)蜂人。
4、再由幾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小組讀,齊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理解:“附近,果然”兩個詞語的意思。
5、聽伴音朗讀,學生戴頭飾表演(實踐活動)。
(明確主次角色:聽——看——畫;老師巡視)。
6、學生展示:畫線路圖,并口頭說一說:列寧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畫簡筆圖。
7、小結(jié):列寧由于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終于在蜜蜂這個小向?qū)У摹爸敢隆闭业搅损B(yǎng)蜂人。
老師板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導:列寧找到養(yǎng)蜂人,他們見面后是怎么樣的?
1、出示掛圖:看——想。圖上畫著誰?他們的表情怎樣?會說些什么話?
生回答:
2、課文是怎樣寫的,我們齊讀、、、、、、
生讀;養(yǎng)蜂人的話。
導:列寧是怎樣回答的?
生接著讀列寧說的話。重讀“向?qū)А薄邦I(lǐng)”并理解。
3、同桌對讀,分角色讀,并口頭交際。(續(xù)編故事)。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八
年級:四年級(第一學期)。
課型:綜合課。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課,教育學生愛護蜜蜂,學習蜜蜂的優(yōu)良品質(zhì),音樂教案-小蜜蜂。
1234|5-|15|31|5432|1-||。
(師)同學們好(生)老師您好老師您好!
本課教學內(nèi)容有:學習音樂知識。
節(jié)奏練習。
視唱練習。
學唱歌曲。
頓音記號。
1234|5432|1-|10||。
mi。
ma。
要求:聲音圓潤,連貫。
xx|x-|xxxx|1-||。
54|3-|2342|1-|。
七.。
(師)同學們:我們見過蜜蜂嗎?它對人類有什么貢獻?(生)“見過”蜜蜂能釀蜜,幼兒教案《音樂教案-小蜜蜂》。(師)對,蜜蜂勤勤懇懇為人類做貢獻,我們應該愛護小蜜蜂,好不好?下面我們就學習一首表現(xiàn)小蜜蜂的歌曲《小蜜蜂》。(出示大歌片)。
1、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
2、用什么感情演唱?
師:你們眼睛看著大歌片,耳朵聽老師演唱,心里想著這兩個問題。(范唱后提問)。
(生甲)表現(xiàn)了兒童愛護蜜蜂。
(生乙)用親切的感情去演唱。
隨琴默唱二遍。
師彈琴輕聲視唱。
大聲視唱。
聲音要輕。
唱足時值。
通過學習《小蜜蜂》一課,我們要愛護小蜜蜂,學習小蜜蜂辛勤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zhì)。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九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難的事情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就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了解由于列寧仔細觀察,善于聯(lián)想和科學分析而找到了養(yǎng)蜂的人。
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fā),引起聯(lián)想,認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準備:微課:列寧與養(yǎng)蜂人事件背景介紹。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6課《蜜蜂引路》,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書:蜜蜂引路。
學生匯報。板書:人物事情。
二、教學課文。
“驚訝”是什么意思?養(yǎng)蜂人見到列寧為什么會感到驚訝?應該怎么讀出驚訝的語氣?(指名讀,評議,)。
列寧的話要讀的親切,風趣,誰來讀?
“向?qū)А敝傅牡氖鞘裁?
師:雙方見面,列寧終于找到了那個養(yǎng)蜂人,這是整個事情的結(jié)果。(板書:結(jié)果)。
列寧是怎樣一步步的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學習后匯報,教師貼圖。師生交流:為什么要這樣貼。
3、學生同桌交流列寧邊走邊想,找到養(yǎng)蜂人的經(jīng)過。
學生在班級里說。
課文中哪個詞證明列寧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樣?(果然)。
(齊讀)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師:好,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生:說)。
生: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著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了嗎?于是列寧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總是和養(yǎng)蜂人住在一起的,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列寧就是這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小朋友,你們很聰明,不僅讀懂了課文,還像列寧一樣會觀察,會思考,列寧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的找到了養(yǎng)蜂人。這是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板書:經(jīng)過)。
列寧為什么要尋找養(yǎng)蜂人呢?請同學們一起來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ppt出示):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呢?用波浪線劃出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的原因。并用上“因為…….所以…..”句式說一說。
學生自學后匯報。
師總結(jié):
這就是整件事情的起因。板書:起因。像這種記人寫事文章除了要寫明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外,一般在開頭還會交代時間和地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就是記人寫事文章的“六要素”。弄清了文章的六要素就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師:同學們想,蜜蜂真的能當向?qū)?,能引路?(點課題)。
生:不能。
師:那么,列寧是靠什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想一想再來說說。
除了文章必須有“六要素”之外,這類文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通過文中的人物或事情能夠讓我們明白什么或?qū)W到什么?師:一個是偉大的領(lǐng)袖,一個是平凡的'養(yǎng)蜂人,是什么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呢?請聽老師介紹事情背景。(微課介紹列寧與養(yǎng)蜂人活動背景)。
聽了介紹,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三、拓展遷移。
下面我們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提煉記敘文“六要素”方法來學習有關(guān)列寧的其他兩個故事。
附:《誰打碎了花瓶》《按次序理發(fā)》。
問題:
2、你從文章中列寧身上學到了什么?
誰打碎了花瓶。
列寧8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玩兒。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來,打碎了。
孩子們正玩兒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在互相追趕。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列寧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么不高興,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封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的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
(一)閱讀短文,找出本文中的“六要素”。
(二)你能試著把“六要素”連起來,形成一段通順簡潔的話嗎?
(三)你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
“按次序理發(fā)”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fā)室理發(fā)。當時,這個理發(fā)室只有兩個理發(fā)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fā)。列寧進去后,大家連忙讓座,并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發(fā)?!彼f完后,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個位置上。
1、請試著說出本篇文章的記敘“六要素”都是什么?
2、你能試著把“六要素”連起來,形成一段通順簡潔的話嗎?
3、你從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
1.默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一)導入
2.學生從課前查閱到的資料里說說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3.蜜蜂還有一種辨別方向的能力,請同學們根據(jù)閱讀提示的要求自學課文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通。
2.默讀,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三)討論交流
1.全班交流
(1)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2)從“雖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堅持著”體會作者為了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3)從“起風了,陌生的景物”等與“20只蜜蜂中有17只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對比,理解蜜蜂這種本能。
2.從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總結(jié)、擴展
自然界中有許多奧秘等著同學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研究,希望同學們都具有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為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昆蟲記》這本書
(六) 板書設(shè)計
26* 蜜蜂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一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生字卡、搜集有關(guān)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jié)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lǐng)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luò)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二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三
1.默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步驟:
(一)導入。
2.學生從課前查閱到的資料里說說有關(guān)蜜蜂的知識。
3.蜜蜂還有一種辨別方向的能力,請同學們根據(jù)閱讀提示的要求自學課文。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通。
2.默讀,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三)討論交流。
1.全班交流。
(1)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2)從“雖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堅持著”體會作者為了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3)從“起風了,陌生的景物”等與“20只蜜蜂中有17只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對比,理解蜜蜂這種本能。
2.從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總結(jié)、擴展。
自然界中有許多奧秘等著同學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研究,希望同學們都具有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為科學不怕困難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昆蟲記》這本書。
(六)板書設(shè)計。
26*蜜蜂。
教案點評:
《蜜蜂》是一篇略讀課文,注意采取學習運用《爬山虎的腳》一課的學習方法,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由學生通過閱讀,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交流討論使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抓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了解蜜蜂辨別方向的能力及生活習性,增強學生愛護昆蟲,愛護自然的意識。
探究活動。
觀察一種昆蟲或其他小動物,寫一篇觀察日記,或論述你的一點發(fā)現(xiàn)。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四
1、認識“彤、陪”。會寫“彤、霞、陪、揚”4個字。能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本課內(nèi)容。
3、背誦詩歌。
4、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太陽是大家的”,感受世界人民是一家。
1、誦讀感悟法。
2、自主識字法。
一、引入新課。
1、配樂朗讀課文《陽光》,學生聽后自由談感受。板書:太陽。
2、提問:太陽是誰的?
揭示課題,板書:大家的。
二、初讀識字,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自由閱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不懂的語句。
3、指名讀課文,正音。
三、指導朗讀,背誦。
1、自由朗讀,讀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2、同桌互讀,交流讀后感受。
3、指名讀,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指導背誦。
四、指導生字書寫。
五、朗讀感悟,理解詩意。
1、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從詩中你知道了什么?
3、朗讀三、四詩節(jié)。小伙伴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幾句話,猜猜她會說什么?先說給身邊的伙伴聽,再說給大家聽聽。
4、朗讀全文。
六、積累優(yōu)美詞句。
1、你對哪些詩句最感興趣?有感情地讀一讀。
2、摘抄詩句。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詩歌,理解“太陽是大家的”?!巴弊直疽糇x第二聲,在abb式詞組中變成第一聲,需重點強調(diào)。“陪”字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已學過”的“部”字,通過區(qū)別形近字來學習?!跋肌弊滞瑯有枰⒁馍舷碌谋壤P(guān)系,同時還要注意下半部分的正確寫法。聯(lián)系“假”字書寫。
為讓學生理解“太陽是大家的”,并根據(jù)教學難點:讀中感悟“太陽是大家的”所表達出的讓世界充滿愛的愿望。采用以下引導方法:
太陽做了哪些事?說一說。試仿照課文再寫幾句。
一天中太陽做了好多好事:
她把金光往鮮花上灑,她把,她。
讓學生展開想象,充分拓展思路,自由填寫交流,在交流充分時,師巧妙引導太陽是大家的”所表達出的'讓世界充滿愛的愿望,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陽光》。
2、學生聽后自由談感受。板書:太陽。
3、教師檢查預習。
4、教師指導朗讀,背誦。
5、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同桌互讀,交流讀后感受。
6、教師指導生字書寫。
7、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
板書設(shè)計太陽是大家的。
撒在鮮花上。
照耀著小朋友小朋友做游戲。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五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會寫“蜜蜂、辨認”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梳理并按順序說出實驗過程,感受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3.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寫字。
2.明確實驗內(nèi)容,解疑促讀。
1.板書課題。(齊讀:蜜蜂)。
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除了采蜜外,蜜蜂還有什么本領(lǐng)?(做向?qū)?、辨認方向)。
2.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3.出示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設(shè)計意圖:。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蜜蜂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結(jié)合資料,初步了解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初讀課文,處理生字。
對于昆蟲,同學們了解得真多,說得也很流暢。大家讀課文讀得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學幫忙消滅“攔路虎”。
2.出示本課字詞,檢查認讀情況。
出示:。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設(shè)計意圖:。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鞏固生字、詞語。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jié)應該怎么寫。
說說文中的作者做了一項什么實驗,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
預設(shè):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1.讀課文,說說是什么原因讓作者想到做這樣的實驗的。
為什么法布爾一定要加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齊讀后回答)(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嚴謹)。
2.作者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請默讀第2~6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步驟可以分哪幾步。
3.學生畫,回答。(用“先……接著……然后……最后……”)師板書。
4.請同學們齊讀第2自然段法布爾做實驗的步驟,你從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5.請同學們再默讀第2自然段,從哪些句子或者詞語可以看出法布爾做事認真呢?
出示:二十只左右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刮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預設(shè):“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說明法布爾觀察得仔細,用詞準確。
說明法布爾邊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起讀讀第2自然段,感受法布爾做實驗的過程和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認真態(tài)度。
設(shè)計意圖:。
了解實驗過程,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法布爾認真觀察、動腦思考的精神。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法布爾的實驗及其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
法布爾的實驗結(jié)論是什么呢?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讀課文,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第二課時。
精讀描寫作者的實驗過程及結(jié)論的句子,感受他認真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寫了《昆蟲記》這本書,我們還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F(xiàn)在,我們再復習一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吧。
2.出示生字詞,學生齊讀。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篇課文講的是……(生答)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板書:做實驗)。
4.說說作者這樣做實驗的原因。
板書: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設(shè)計意圖:。
復習生字新詞,鞏固課文內(nèi)容,引出法布爾的實驗精神。
1.法布爾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實驗證明:蜜蜂飛回來了。(板書:飛回來)繼續(xù)默讀第3、4、5、6自然段實驗結(jié)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學生匯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出示:(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肚皮下面還沾著花粉呢?!?BR> 小女兒很激動,為什么?(沒想到)。
“兩點四十分”說明了什么?(女兒記錄時間的準確性,“我”用詞的準確性)。
出示:(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發(fā)現(xiàn)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
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么?(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huán)境沒有讓它們偏離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指導朗讀,讀出重點詞。
出示句子: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哪些詞語能體現(xiàn)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強?(確確實實、盡管……但……)。
課文第1自然段中還有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也強調(diào)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請你找出來。
(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guān)聯(lián)詞都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所以,實驗的結(jié)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這么強,但是為什么還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沒有飛回來?(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討論、匯報)。
設(shè)計意圖:。
通過重點詞句,研讀實驗結(jié)果,培養(yǎng)學生賞析語句的能力。
1.法布爾通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
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為什么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刮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看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為蜜蜂認路靠的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么是本能?當時法布爾為什么無法解釋?
板書:無法解釋的本能。
“本能”指人類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lǐng)。
3.由于法布爾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為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但蜜蜂的這種本能是否無法解釋呢?請看老師帶來的資料。
預設(shè):來源于他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4.從作者的實驗獲得成功的過程看,要想實驗取得成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1)對問題要考慮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設(shè)計意圖:。
研讀實驗結(jié)論,感受法布爾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
法布爾出生于法國南部山區(qū)的一戶農(nóng)家。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他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著嚴謹?shù)膽B(tài)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于自己的甜蜜!
14蜜蜂。
聽說——做實驗——飛回來。
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無法解釋的本能。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六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問:這是什么昆蟲?(板書:蜜蜂)。
2.誰可以介紹一下蜜蜂?剛才你們說的情況都是自己親眼見過的嗎?法國有一位昆蟲學家也聽過蜜蜂的介紹,可是他卻要做個試驗。你們想知道他的試驗是怎樣進行的嗎?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4課吧!
3.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發(fā)準字音;
2.檢查字音,認讀生字;
3.生字游戲;
4.默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你是從哪知道的?
(三)細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理解:聽說(板書)。
2.默讀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樣做試驗的?請用“”點出作者所做的動作詞。(板書動作詞)。
3.自由讀,想象一下:作者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
4.同位一讀一演,看怎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演好?
5.展示演讀,其他學生評價。(板書:觀察)。
6.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結(jié)、延伸:
1.看著板書,小結(jié),說說:你認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2.上課前,大家介紹了蜜蜂可以采蜜,你們想親眼看一下嗎?(防錄像)。
板書:14蜜蜂。
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聽說試驗。
捉、放、做、叫、走。
打、放、(觀察)、想。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七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nèi)容。
2.根據(jù)蜜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模仿和創(chuàng)編蜜蜂做工的動作。
3.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蜜蜂做工的順序,根據(jù)小蜜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掌握相應的節(jié)拍。
難點:學習辨聽分奏和合奏的聲音。
活動準備。
1.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2.播放無人聲伴奏音樂,熟悉樂曲旋律。
活動過程。
1.播放無人聲音樂引起幼兒興趣。聽聽誰來了?
2.不播放音樂,老師念歌詞幼兒聽。
(1)蜜蜂忙著干什么?
(2)請再聽一次小蜜蜂做工的順序記下來。
3.結(jié)合音樂,教師再次念歌詞。
(1)蜜蜂先是忙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蜜蜂做工時會發(fā)出聲音?
4.聽有歌詞的音樂。
蜜蜂采花粉,做蜜糖,運輸忙,造花房時發(fā)出什么聲音?(當幼兒回答正確后,模仿蜜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5.播放音樂,模仿或創(chuàng)編蜜蜂做工的動作。
6.合作游戲。
(1)請多位幼兒與老師合作多種搬運的動作。
(2)結(jié)伴合作游戲,會用眼睛注視同伴,用動作配合同伴。
7.學習看指揮,拍手練習,能及時根據(jù)指揮做出分奏和合奏反應。
活動延伸。
1.在音樂區(qū)提供歌曲錄音磁帶,讓幼兒自由播放,反復欣賞。
2.在語言區(qū)提供蜜蜂的圖片和相關(guān)圖書,讓幼兒自由觀察、欣賞及閱讀。
3.結(jié)合科學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及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活動反思:
《小蜜蜂》這首歌曲非常簡單,因此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孩子輕松愉快地學習這首歌曲。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孩子音樂學習行為的動力,興趣是產(chǎn)生情感的`基礎(chǔ),因此我將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作為主線。對于激發(fā)孩子興趣,采用了歌唱、游戲表演、等各種方法。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用角色表演,讓學生通過表演去熟悉音樂,感知音樂,并通過肢體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對音樂的理解。在角色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可隨著音樂舉手投足,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動中感受體驗、表現(xiàn)美?;顒幼允贾两K都興趣盎然。
小百科: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于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tǒng)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八
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1課時。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qū)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十九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蜜蜂小學語文教案篇二十
1、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并能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難點: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