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范文(13篇)

字號:

    教案可以作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jù),同時也是對教學過程進行評估和反思的重要工具。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內(nèi)容和要求。接下來是一些經(jīng)典教案的介紹,供大家學習參考。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一
    一、通過聆聽《星光圓舞曲》、《會跳舞的洋娃娃》、《號手與鼓手》,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jié)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學習用甜美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快樂的小笛子》、《法國號》,用動作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三、能結(jié)合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難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一、表演《法國號》
    二、聆聽《號手與鼓手》
    三、表演《快樂的小笛子》
    四、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星光圓舞曲》
    一、《星光圓舞曲》是美國作曲家布雷納德創(chuàng)作的。樂曲為g大調(diào),三八拍子,進行曲速度,其結(jié)構(gòu)變奏式。
    二、小提琴曲《會跳舞的洋娃娃》的產(chǎn)生有著不平常的經(jīng)歷,它出自兩位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爾蒂尼和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
    這是一首有濃郁的兒童情趣的鋼琴小品,最初是波爾蒂尼為了教學寫的練習曲。開始時,它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一個偶然的機會,奧地利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發(fā)現(xiàn)了它,這首曲子的情調(diào)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將安改編成了一首小提琴的獨奏曲。從此,《會跳舞的洋娃娃》就成為小提琴演奏家喜愛的一首名曲。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用干凈而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法國號》
    二、聆聽樂曲《號手與鼓手》,感受分辨喇叭、鼓聲,能體會樂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學生聽音樂律動。
    二、復習歌曲《小蜻蜒》
    三、聆聽《號手與鼓手》
    1、完整初聽樂曲,聽到喇叭聲音請你舉手來表示。
    2、請你說說:聽了樂曲,你感覺心情怎么樣?(是高興的還是悲傷、激動?)
    3、復聽樂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動作。
    4、聽音樂分組表演。
    四、表演《法國號》
    1、聽彈奏樂曲,學生隨著音樂做動作,用拍手、拍腿、拍腿或跺腳、拍手、拍手等用動作感受節(jié)拍,注意強弱弱的節(jié)拍感。
    2、師范唱,讓學生體會樂曲的情緒。
    3、用模唱法學習歌曲,先用“l(fā)u”來模唱。
    4、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5、隨琴聲輕聲唱歌。
    6、指導學生用干凈而富有彈性的聲音來唱,師注意用范唱來感染來感染學生?!拔税桶汀钡谝粋€字要唱得強,似號聲,“巴”要唱得輕巧,“誰在唱歌”要唱得連貫,用連、斷的對比表現(xiàn)這首歌。
    7、邊唱邊用手半握拳狀在桌子上擊出強弱。第一拍用空心拳擊桌面為強,第二、三拍用手指點桌面為弱。
    8、學生自編動作來表演歌曲。
    9、小結(jié)。
    課后反思:新課標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應(yīng)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或許我們關(guān)注的只是幾個極好或極差的學生,中間的學生常常被我們所遺忘。每個孩子都享受音樂的權(quán)利,只是我們的老師給他們創(chuàng)設(shè)的音樂活動太少、給他們參與的機會太少。今天的音樂課,每個孩子都參與到了課堂當中,而且參與的很精彩,參與的很融洽,參與的很開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我們每一個孩子從音樂中感受到了合作,感受到了快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用優(yōu)美抒情的效果來演唱《快樂的小笛子》
    二、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感受樂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聽《號手與鼓手》律動,穩(wěn)定情緒。
    二、復習歌曲《法國號》,要求用富有彈性而甜美的聲音來演唱。
    三、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再聽樂曲,問: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音樂中的洋娃娃是怎么跳舞的,請你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3、復聽樂曲,一部分小朋友隨著音樂做動作。用手半握拳敲擊節(jié)拍。一部分學生可隨著音樂用手指按圖譜劃動,感受樂曲的快慢。
    四、表演《快樂的小笛子》
    1、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
    2、聽唱法學習《快樂的小笛子》。師范唱,學生們跟著教師的歌聲唱。
    3、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4小節(jié)一句跟著教師的琴聲學唱歌曲,注意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得歌曲演唱達到優(yōu)美抒情的效果。
    5、歌曲處理:歌中一字多音要唱準確,“叮叮咚”要唱得輕快。
    6、選擇碰鐘敲擊每小節(jié)的第一拍為歌曲伴奏。
    7、創(chuàng)編動作,一組表演唱,一組敲擊碰鈴唱。
    五、課堂小結(jié):
    課后反思:開始學唱歌曲,在學唱過程中遇到休止符,同學們很難掌握,總是把前面的音拖長,休止符沒有表現(xiàn)出來,于是,我放慢速度教唱有休止符的小節(jié),讓學生理解休止符的含義,在音樂中表示停頓的地方,在生活中遇到紅燈要停一停,在音樂中遇到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一、鞏固歌曲《快樂的小笛子》,用優(yōu)美抒情的聲音來表演。
    二、聆聽《星光圓舞曲》,感受鋼琴的音色。
    三、感受音的長短,聽辨音的強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快樂的小笛子》,要求學生用優(yōu)美抒情的歌聲來表達。
    二、復習《法國號》,要求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唱。
    三、感受音的長短。
    1、用比較的方法說說:瀑布流水與房檐滴水哪個長,哪個短?
    2、用碰鈴和木魚敲一敲,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
    3、結(jié)合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感受理解音的長短。
    4、將學生分成小組,對課本上的思考題進行思考討論,并且用筆在紙上畫出長短線條。
    四、聆聽《星光圓舞曲》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感受鋼琴的`音色,讓學生說說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2、再聽樂曲,說出樂器的名稱,邊聽音樂邊用手指敲擊節(jié)拍。
    3、復聽樂曲,隨著音樂用動作表示出三拍子。
    五、編創(chuàng)與活動:走走跳跳
    1、學生圍成一圓圈,教師手持鼓站在圓圈中,教師敲敲,學生走和跳,鼓聲強跳,鼓聲弱走。
    2、師用強弱分明的力度來敲,第一組用強音__,第二組用弱音__,便于學生反映在動作上。
    3、改變方法:學生隨師的擊鼓聲轉(zhuǎn)方向,鼓聲強時順時針走,鼓聲弱時逆時針走。
    4、讓學生獻計獻策,怎么樣才能讓活動更有趣,讓學生動腦參與到編創(chuàng)活動中。
    5、根據(jù)學生的想法走走跳跳。
    6、小結(jié)評價。
    課后反思:在學習休止符過程中,同學們能理解,但是實際演唱時總出錯,于是當遇到四分休止符時,讓學生點一下頭,剛開始同學們動作比較生硬,慢慢練習,同學們掌握了休止符的運用。
    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我們思考,就能想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摸索,使我們的教學更具特色。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二
    :在聆聽《勞動最光榮》中能聽辨出音樂力度的變化,簡述音樂表現(xiàn)給自己的感受。
    :聆聽音樂,聽辨音樂力度。
    :聆聽音樂,聽辨音樂的力度。
    :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發(fā)聲練習。
    3、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聆聽《勞動最光榮》
    結(jié)合教材中的插圖,選擇適當?shù)幕脽羝?、錄像片啟發(fā)學生。
    提示:這首音樂表現(xiàn)了哪些內(nèi)容?在節(jié)奏上有什麼特點?
    3、小組討論并用簡短的語言說一說音樂表現(xiàn)的的故事。
    4、復聽時要求學生邊聽邊隨著音樂做動作,注意音樂采用了什么方法讓你感到音樂由遠至近?讓學生感受漸強、漸弱的運用在樂曲中的效果。
    5、選擇打擊樂器進行參與或伴奏。
    三、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三
    1.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2.認識常用課堂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3.聽賞歌曲《吹蘆笙》。
    1.能有興趣地聽喜樂,并知道《吹蘆笙》是表現(xiàn)哪個民族的兒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3.認識碰鈴與響板,并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cd
    (一)學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并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教師將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聲獨唱錄音。使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詞、節(jié)奏和情感。
    3.跟著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
    4.請幾級學生集體演唱,并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揚。
    (二)聽賞《吹蘆笙》
    1.教師播放歌曲《吹蘆笙》,引導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簡單介紹侗族及其吹奏樂器蘆笠的主要特點。
    3.引導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4.在聽賞幾遍以后,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
    (三)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1.教師向?qū)W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讓學生識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師將樂器發(fā)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如樂器數(shù)量不夠,可輪換進行。
    3.教師出示卡片
    碰鈴 dang dang dang dang
    響板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統(tǒng)習演奏。可分組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樂器交換。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四
    1、通過聽、唱、做一些兒歌游戲等音樂活動,使學生能初步感受多聲部音樂,并能完成簡單的兩聲部教學任務(wù)。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心動物、熱愛勞動的感情。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
    4、認識打擊樂器“響版”,并能為兒歌和歌曲伴奏。
    1、能初步分清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并能按節(jié)奏念準《青蛙合唱團》和《雞崽和鴨崽》,能初步感受和體驗聲部的交織。
    2、能用活潑、歡快的歌聲演唱歌曲《大母雞,花公雞》、《勞動最光榮》和《走路》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導入
    1、“小朋友,我和大家玩一個小游戲。誰能根據(jù)我的提示最先猜出答案,誰就是小贏家!”(猜青蛙)
    2、“對了,就是我們的小青蛙!你們知道柳州話的.青蛙怎么說嗎?(螞拐)”恩,不僅僅是我們柳州,這也是西南地區(qū)的方言。”
    3、今天,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螞拐歌》
    三、感受歌曲
    1、跟著音樂按節(jié)拍拍手。
    2、初聽歌曲,請同學們邊聽邊想,并說說聽后的感覺。
    四、讀歌詞
    1、師帶讀
    2、生讀
    五、學唱歌曲
    1、默唱
    2、輕聲唱
    3、指導唱
    4、有感情地唱
    5、分組唱
    6、分男女聲唱
    六、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螞拐歌》
    三、音樂游戲《青蛙合唱團》
    1、認識音符:師出示,“_”和“__”,讓學生分辨認識。
    2、為“_”配上聲音:跳,為“__”配上“呱呱”,
    3、把書上的節(jié)奏譜連起來讀,師先示范,邊讀邊用響版伴奏
    __ _| _ _ | __ _| _ _| __ _| __ _|
    小青 蛙 跳 跳 大青 蛙 呱 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
    4、請生跟讀
    師指導學生分清楚__和_
    6、生完整的讀
    7、創(chuàng)編歌詞,“請小朋友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也填進我們的節(jié)奏中,試著讀一讀”
    8、生創(chuàng)編成果展示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聽,這是誰的叫聲?(老師學公雞、母雞叫)”你們也來學一學好嗎?”
    “大母雞和花公雞的本領(lǐng)可大了,你們聽……”
    三、聽范唱
    1、生聽,說說它們的本領(lǐng)是什么?
    2、復聽,學學公雞和母雞的叫聲
    3、出示課題
    四、感受歌曲
    1、跟音樂節(jié)拍拍手
    2、用不同的掌聲來表示公雞和母雞
    五、讀歌詞
    1、師帶讀
    2、生讀
    3、分角色讀
    六、學唱歌曲
    1、默唱
    2、輕聲唱
    3、指導唱
    4、有感情地唱
    5、分組唱
    6、分男女聲唱
    七、表演唱
    八、小結(jié)
    第四課時
    一、用歡快,天真的感情演唱歌曲《大母雞,花公雞》
    二、學習兒歌《雞崽和鴨崽》
    1、聆聽、分辨、模仿(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請學生聽一聽辨一辨、學一學)
    2、新課教學
    (1)、教師示范表演兒歌(一手拿小雞的手偶,一手拿小鴨的手偶,)
    (2)、游戲《雞崽和鴨崽》,(師范讀,請學生分別扮演小雞和小鴨,跟老師一起表演)
    (3)、分角色學習兒歌(師指導學生學好十六分音符及后十六分音符,咬字的清晰及節(jié)奏準確)
    (4)、交換學習
    (5)、分角色讀一次
    (6)、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全班一起表演《雞崽和鴨崽》
    三、創(chuàng)編、模擬組合
    1、播放錄音,小組討論(把自己喜歡的動物及動物的叫聲放進兒歌中,看誰編的最棒)
    2、創(chuàng)編成果展示,師生互評
    3、小節(jié)下課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五
    1、通過表演《云》,感受并表現(xiàn)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
    2、能夠看圖為歌曲填上適當?shù)脑~,并能準確地讀拍。
    感受并表現(xiàn)歌曲。
    能夠準確的讀拍。
    錄音機、電子琴。
    1、 聽音樂進教室。
    2、 發(fā)聲練習。
    3、 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1、 完整地聽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教師用動作提示學生拍擊節(jié)拍,即教師拍三下(拍手、點手心、點手心),學生便會跟上邊聽邊感受節(jié)拍的強弱。
    2、復聽錄音范唱。
    3、聽錄音或教師范唱,輕輕地跟唱歌詞,教師注意糾正字音,使學生正確地演唱歌曲。
    4、 分小組聽錄音,邊唱邊編創(chuàng)動作。提示:編自己的動作表現(xiàn)云。
    5、 隨著錄音伴奏,邊唱邊表演。
    6、 編創(chuàng)與活動。
    小結(jié)。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六
    1、通過聆聽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劃線條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1、能發(fā)揮想象力,用打擊樂或身邊的物體與同學共同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心中的大海。
    教學重點:發(fā)揮想象力,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音樂。
    教學難點:發(fā)揮想象力,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音樂。
    教學準備:錄音機、打擊樂器。
    1、聽音樂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并復習歌曲。
    1、聆聽《大海搖籃》。
    (1)完整地聆聽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內(nèi)容?你的心情怎樣?
    (2)復聽歌曲,邊聽邊用筆劃線條,表示自己聽到的感受。
    (3)將歌曲、樂曲相比較,用簡練的話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2、聆聽《海上風暴》。
    (1)完整地聆聽管弦樂曲。提示:這段音樂告訴我們大海有了什么變化,你的心情怎樣?試著模仿其中的一個聲音,讓同學相互評價。
    (2)復聽。邊聽邊用筆劃線條表示自己對這段音樂的感受。
    3、編創(chuàng)與活動。
    小結(jié)。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七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長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長教學過程:
    1.導入。
    2.欣賞《長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保衛(wèi)黃河》,并嘗試進行輪唱。
    2.在欣賞《黃河船夫曲》時能體會民歌與勞動的關(guān)系以及民歌的質(zhì)樸、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fā)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guān)黃河的相關(guān)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交流知道的有關(guān)黃河的情況。
    2.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1)簡介《黃河船夫曲》。
    (2)欣賞男聲獨唱《黃河船夫曲》。
    (3)跟錄音輕聲哼唱,并初步學會這首歌曲。
    3.學唱歌曲《保衛(wèi)黃河》。
    (1)聽賞歌曲錄音。
    (2)隨范唱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3)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wèi)黃河》(輪唱)。
    (4)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聽出歌曲中運用了“輪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領(lǐng)悟到采用輪唱是為了更形象地表現(xiàn)抗日浪潮遍布中華大地、此起彼伏的壯觀場面。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復習歌曲《長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黃河大合唱》,對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練、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長教學過程:
    1.導人:介紹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2.師生共同閱讀課本上的連環(huán)畫:了解一下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BR>    3.按照課本上的要求,聽賞《黃河大合唱》的錄音資料。
    3.復習歌曲《長教學內(nèi)容: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diào)、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音樂姐妹藝術(shù)的收集、欣賞、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教學過程:
    這一活動是充分發(fā)揮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極好時機,可用多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小組擂臺賽、游藝會、班級文藝節(jié)目展演等。
    這一活動除可由教師主持外,也可由幾名學生來主持,師生要共同參與,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大多節(jié)目應(yīng)采用小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幾個由個人表演的節(jié)目。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八
    演唱童謠《小白船》,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月亮船在夜空中蕩漾的生動形象和美好神奇的意境。體會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和寬廣的節(jié)奏。
    運用自學、小組交流等方式,在聽、奏、創(chuàng)等活動體驗中,學習歌曲《小白船》并用口風琴吹奏歌曲第二部分旋律。
    能為體會三拍子歌曲與兩拍子歌曲在情緒上的不同。
    能用抒情優(yōu)美的情緒演唱歌曲《小白船》。
    能用口風琴正確吹奏《小白船》第二段的旋律。
    學生演唱三拍子的閃爍的小星
    說說兩個版本的不同感受。
    初聽歌曲范唱,知道歌曲抒情優(yōu)美的情緒特征及節(jié)拍特點(3/4)
    再聽歌曲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為歌曲打節(jié)拍
    學唱旋律
    用口風琴吹奏紅色部分旋律
    師生合作演奏歌曲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歌詞(學生點評)
    共同朗讀第二段歌詞
    演唱全曲
    學生聽老師范唱,說說跟原唱的區(qū)別(燈塔做減慢,最后一句做減弱)
    學生說說這樣處理歌曲的用意
    學生再次演唱全曲
    欣賞德國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月光曲》
    教學反思:
    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歌曲所描繪的情境,在整個課件的設(shè)計中我都注重了一個教學氛圍的營造。用深藍的底子墜滿閃爍的小星,給孩子們一個美麗的夜空。孩子在學唱歌曲時情境相結(jié)合,更能激發(fā)他們的想像,更好的感受音樂。在課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的按節(jié)奏朗讀歌謠,目的是想讓學生體會二拍子與三拍子不同的韻律感,讓學生選擇歌謠的意思用那種節(jié)拍更能體現(xiàn)從而也引導出了本課《小白船》的三拍子韻律。歌曲感受的環(huán)節(jié),我通過生動的圖片,意境的創(chuàng)設(shè)引導孩子們進入歌曲的意境當中,學生從哼鳴過渡到演唱環(huán)節(jié)十分自然,情緒也在教師不斷的激發(fā)中一步到位,歌曲的演唱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是通過學生的討論來完成對歌曲速度、聲音、情緒上的選擇,并通過反復演唱來達到最好的效果。本課通過歌曲的教學來激發(fā)學生想像力是我教學的一個設(shè)計重點。我從孩子們喜歡的話題入手,讓孩子們自由發(fā)言,討論,通過圖片的配合介紹激發(fā)學生展開想像,通過讓孩子們欣賞課外歌曲《飛向月球》激發(fā)他們探究的興趣,也達到了較好的效果。最后讓孩子們自由揮灑畫筆畫出自己的想像,做到聽——唱——演——畫步步結(jié)合。從學生的反映來看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星光圓舞曲》、《會跳舞的洋娃娃》、《號手和鼓手》,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jié)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覺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學習用甜美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布娃娃彈琴》、《法國號》,用動作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三.能結(jié)合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驗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教學重難點:
    演唱《布娃娃彈琴》、《法國號》,用動作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表演《法國號》。
    1.用模唱法學習歌曲產(chǎn)《法國號》。
    2.演唱時聲音干凈而富有彈性?!拔税桶汀钡谝粋€字“嗡”要唱得強,似號聲,“巴”要唱得輕巧,“誰在唱歌”要唱得連貫,用連、斷的對比表現(xiàn)這首歌。
    3.邊唱邊用手半握拳狀在桌子上擊出強弱。第一拍用空心拳擊桌面為強,第二、三拍用手指點擊桌面為弱。
    4.學生自編動作表演歌曲。
    二.聆聽《號手與鼓手》。
    1.完整初聽樂曲,聽到喇叭舉手表示。
    2.復聽樂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動作。
    3.分組表演。
    三.表演《布娃娃彈琴》。
    1.用聽唱法學習《布娃娃彈琴》。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
    2.聽教師范唱,學生們跟著老師的歌聲擊拍。
    3.4小節(jié)一句跟著老師的琴聲學唱歌曲。歌中兩處“321與232”一字多音要唱準確,“叮叮咚”要唱得輕快。
    4.注意學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得歌曲演唱達到優(yōu)美抒情的效果。
    5.可選擇碰鐘敲擊每小節(jié)的第一拍為歌曲伴奏。
    四.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音樂中的洋娃娃怎樣跳舞,請你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3.復吸樂曲,一部分同學隨著音樂做動作。用手半握拳敲擊節(jié)拍。一部分學生可隨著音樂用手指按圖譜劃動,感受樂曲的快慢。
    五.聆聽《星光圓舞曲》。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感受鋼琴的音色。
    2.說出樂器的名稱,邊聽音樂邊用手指敲擊節(jié)拍。
    3.隨著音樂用動作表示出三拍子的感受。
    六.編創(chuàng)與活動。
    1.音的長短是本課的知識點。結(jié)合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感覺理解音的長短。
    2.用比較的方法說也瀑布流水與房檐滴水哪個長,哪個短。
    3.用打擊樂敲擊,就出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
    4.將學生分成小組,對課本上的思考題進行討論,并且用筆在紙上畫出長短線條。
    七.編創(chuàng)與活動:走走跳跳。
    走走跳跳是一個聽辨強弱的游戲。
    活動方法:
    1.學生圍成一個圓圈,教師手持鼓站在圓圈中,教師敲鼓,學生走和跳,鼓聲強跳,鼓聲弱走。
    2.教師擊鼓的速度可慢些,強弱要分明,教師可四音為一組,如強xxxx弱xxxx便于學生反映在動作上。
    3.還可以讓學生隨教師的擊鼓聲轉(zhuǎn)方向,鼓聲強時順時針走,弱時逆時針走。
    4.教師可發(fā)動學生獻計獻策,怎樣活動更有趣。讓學生動腦到編創(chuàng)活動中。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十
    教學內(nèi)容。
    聆聽《杜鵑圓舞曲》。
    教學目標。
    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春天。
    教學重難點。
    感受歌曲情緒。
    教材分析:
    《杜鵑圓舞曲》是根據(jù)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chuàng)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移植的手風琴曲。
    約納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國學習音樂,他寫過一些音樂作品,但以這首《杜鵑圓舞曲》流傳最廣,也使得約納森名傳于世。
    《杜鵑圓舞曲》在曲調(diào)和節(jié)奏上,具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c大調(diào),中板。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律動:
    聆聽《杜鵑圓舞曲》模仿老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和情緒。
    二、聆聽《杜鵑圓舞曲》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聆聽全曲。
    提示: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蛴貌噬P畫在白紙上,聽后,展示給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yīng)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4.簡介作者——約納森。
    5.用聲音模仿杜鵑的叫聲。
    6.小結(jié)。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十一
    榮成市實驗小學一年級音樂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shè)計。
    課型。
    新授。
    課題。
    歌曲《乃喲乃》。
    課時。
    一課時。
    設(shè)計教師。
    教學目標設(shè)計1、學唱歌曲《乃喲乃》。2、跟著老師模唱歌譜。3、了解有關(guān)土家族的簡單知識。4、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這首歌曲。
    教學方法設(shè)計聽唱法、觀察法、律動法等。
    教學程序設(shè)計。
    教材處理設(shè)計。
    師生活動設(shè)計1、導入新課:2、范唱3、學唱歌曲:重點:1、學唱歌曲《乃喲乃》2、感受樂曲的情緒。3、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難點:用茶杯、碟子、碗準確地演奏歌曲《乃喲乃》。1、教師可簡單介紹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飾、聚集地、生活習慣等民族風情。2、要求學生安靜地聽,聽完后談一談自己對歌曲的感受,還可以評價一下教師的范唱。3、(1)教師范唱或放錄音,要求學生聽、記憶涂了顏色的小節(jié)。(2)教師范唱,請學生在有顏色的小節(jié)處拍手;教師范唱,學生在此小節(jié)處設(shè)計其他動作。
    教學程序設(shè)計。
    教材處理設(shè)計。
    師生互動設(shè)計4、課下活動:(3)學生跟著教師分樂句模唱歌詞數(shù)遍。(4)學生完整地演唱歌(5)請一位同學領(lǐng)唱,其他學生齊唱涂色的小節(jié)。(6)學生跟著教師模唱歌譜,學生重點記憶涂色小節(jié)。4、請同學們回家試著找可以發(fā)出domisol三個音的物體演奏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下節(jié)課請同學們戴著所選擇的“樂器”來演奏這首歌曲。
    板書設(shè)計。
    乃喲乃。
    課后反思。
    1、能夠用活潑、輕快的聲音中速演唱《乃喲乃》。2、能夠跟老師模唱歌曲。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十二
    1、仔細聆聽《杜鵑圓舞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春天,能用碰鈴為樂曲作簡單的伴奏。
    2、能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谷》第一段歌詞,并能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教學重難點。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碰鈴教學過程。
    一、境導入、引發(fā)興趣。
    1、播放《小燕子》,邊唱邊學小燕子飛進教室,飛到座位。
    2、春天來了,原本冷冷清清的大森林里又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了,杜鵑鳥也站在枝頭跳舞呢。
    二、感受體驗、理解表現(xiàn)。
    聆聽《杜鵑圓舞曲》。
    1、整聆聽全曲,初步感受樂曲情緒,說說音樂中的杜鵑鳥是怎么樣在跳舞的?
    2、細聆聽第一段,把你聽到的杜鵑鳥的叫聲學學給大家聽聽。
    3、感受三拍子的特點,用碰鈴給第一段音樂伴奏。
    4、在游戲中再次感受音樂。做一只歡快的杜鵑鳥,和著三拍子的音樂節(jié)奏做杜鵑鳥飛的動作,聽到輕快活潑的音樂時站起來飛,聽到優(yōu)美的音樂時坐下做杜鵑鳥飛的動作。比一比哪只小杜鵑的舞跳的最好看。
    三、學唱歌曲、體驗情感。
    熟悉《布谷》的旋律,唱會第一段歌詞。
    1、初次完整聆聽歌曲。森林里呀真熱鬧,這邊杜鵑鳥剛跳完舞,聽那邊又有誰在歌唱了?豎起耳朵仔細聽。
    2、再次聆聽歌曲,說說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感覺?你能把布谷鳥的叫聲學學給同學聽嗎?
    3、繼續(xù)聆聽歌曲,你能找出與《杜鵑圓舞曲》旋律相似的地方嗎?
    4、跟著歌曲錄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拍一拍。
    5、聽歌曲錄音,編一個布谷鳥飛的動作,合著音樂節(jié)拍,在第一段時站著做,第二段時坐著做,第三段時蹲著做。
    6、聽老師范唱歌曲,仔細看歌詞,說說哪些字唱的時間長?
    7、跟琴學唱第一段歌詞。通過聽老師范唱和比較,說說自己是怎樣唱準節(jié)奏的。
    8、分組比賽。
    四、節(jié)奏創(chuàng)編,練習伴奏。
    2、在老師的啟發(fā)帶領(lǐng)下一齊創(chuàng)遍節(jié)奏。
    3、練習用碰鈴為歌曲伴奏。
    4、分組展示。
    人音版一年級新年好音樂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的:
    一.通過聆聽,《小青蛙》、《野蜂飛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xiàn)的動物,并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jié)束。
    三.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小蜻蜓》,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xiàn)優(yōu)美抒懷的音樂情緒。并能運用打擊樂器準確地為歌曲伴奏。
    四.能按節(jié)奏編創(chuàng)歌謠。
    五.聆聽《野蜂飛舞》,想像音樂中所表現(xiàn)的野蜂飛舞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現(xiàn)自己聽后的印象。
    教學重點:
    演唱《小蜻蜓》和《小青蛙找家》。
    教學難點:
    按節(jié)奏編創(chuàng)歌謠。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表演《小青蛙找家》。
    1.讓學生多聽范唱,輕輕地跟著歌聲拍手,跟唱準確。
    2.結(jié)合課本中的插圖,編講“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再范唱,小學生模唱。歌曲的第一句是敘述性的,要唱得輕快?!疤?、呱呱”的襯詞仿佛是小青蛙在急急呼喚,要唱出那種急切的心情,“跳”短促但速度不可加快?!斑伞笨山柚謩?---啟發(fā)學生向上滑,像蛙叫聲,要唱得明亮而有彈性,結(jié)束句要唱得連貫,一氣呵成,表現(xiàn)小青蛙找到“家”后的喜悅心情。
    3.歌曲學會后進行游戲的同時可選擇幾名學生擔任伴奏,木魚為“xx”,碰鐘為“x-”,注意敲擊的聲音與唱歌的聲音協(xié)調(diào)。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結(jié)合本課主題“小精靈”,啟發(fā)學生“你喜歡哪一種小動物?”“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2.讓學生先讀出課本上的兩句歌謠,體會其節(jié)奏,再按節(jié)奏節(jié)奏編創(chuàng)。
    3.將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的小動物編歌謠形成一組,并說給大家聽,看哪一組編創(chuàng)的歌謠好。
    三.聆聽《小青蛙》。
    1.聆聽二胡齊奏曲《小青蛙》時,導言:種子非常喜歡雨露,盼著喝飽了雨水發(fā)牙長大,那么小動物呢?它們也喜歡雨水嗎?我們今天就來聽一聽《小青蛙》這首樂曲。感受我國的民話樂器二胡是怎樣表現(xiàn)《小青蛙》的。
    2.初聽全曲。然后提示學生:“在樂曲聲中你聽到了小青蛙的叫聲了嗎?還模仿了哪個小動物的叫聲?你知道哪里描繪了青蛙活潑的跳動,哪里描寫了茫茫的夜色,還有狂風、云霧,你都感受到了嗎?請你再聽一次樂曲,當你聽到你認為是描寫了一定事物的音樂時,用動作來表現(xiàn)?!睆吐爼r,讓學生聽音樂隨意做動作,然后,讓學生把感受到的音樂用語言描繪成一個簡短的故事。
    3.提示學生哪兩段音樂相近似?然后讓學生在空格里填畫上顏色。
    4.讓學生欣賞童聲合唱曲《花蛤蟆》,以擴展學生的視野。
    四.聆聽《野蜂飛舞》。
    1.要示學生能安靜地聆聽管弦樂《野蜂飛舞》。結(jié)合課本兩面想像野蜂急促地上下飛舞的形象。
    2.還可以啟發(fā)學生自己畫一畫圖形譜,還可以隨著音樂模仿野蜂飛舞的動作體會音樂表現(xiàn)野蜂飛舞忽上忽下、聲音時強時弱的特點。
    3.可以講一講《薩丹王的故事》,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五.表演《小蜻蜓》。
    1.用模唱的方法學會歌曲《小蜻蜓》。
    2.指導學生演唱歌曲時,唱得柔和、抒情。注意唱足每個音的時值,更好地體現(xiàn)歌曲的抒情性。
    3.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從而讓學生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4.提示學生說出小蜻蜓的身體特征,學會歌曲后,參考動作或自編動作,并選擇編創(chuàng)好的動作,全體同學一齊做。使學生有信心在今后的更善于動腦編創(chuàng),激發(fā)學生的編創(chuàng)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