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語文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六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篇一
    《打電話》是人教版五下第三組中的第四篇課文。這一單元是各種文學體裁的集中展示,《打電話》作為相聲文稿入選其內(nèi)。學生對相聲并不陌生,但接觸、學習相聲稿還是第一次。相聲稿正如相聲這種藝術(shù)形式所要表現(xiàn)的意義一樣,語言通俗易懂、明快動聽、形象具體、生動活潑、用詞俏皮、豐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間充滿幽默、夸張、詼諧、諷刺,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而笑后又有一番啟示留心頭:打電話要直奔主題、言簡意賅,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如果啰嗦,不僅損害自身形象而且影響別人辦事,還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這一意義是這篇相聲所要傳達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落實的,因此是教學的重點。
    作者運用怎樣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則是學習的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一下幾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進一步提高默讀速度,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3.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shù)特點。
    4..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5.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shù),能對相聲感興趣。
    學習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學習難點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一個掛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平常說話呀,要講究藝術(shù)。楊氏之子與孔君平的對話,風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晏子的能言善辯讓我們領(lǐng)略了機智應(yīng)對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來學習《打電話》一文,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1)導(dǎo)語: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呢?(盡量地節(jié)約時間)
    (2)如果你要給你的好朋友打電話,約他晚上六點半在某電影院門口見面,一塊看電影,你會怎么說呢?
    (3)模擬計時表演。
    (兩個學生上臺模擬表演,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_______ 分鐘
    小結(jié)板書:簡練、得體、明白。
    (4)這么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了兩個多小時,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了解相聲主要內(nèi)容。
    (1)學生自學,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學,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兒啷
    (3)交流:這個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通順。
    (1)找一個小伙伴分角色練習對話,并互相評價。
    (2)擂臺賽:各小組推薦兩人,競賽讀。(教師、他生當評委)
    1.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么特點?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2.歸納: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事,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嗦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小組練習:小組內(nèi)練習表演《打電話》
    4.集體推薦兩人上臺表演相聲《打電話》,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_______ 小時
    小結(jié)板書:啰嗦、耗時、誤事。
    5.暢所欲言:通過觀看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
    6.小結(jié):說話太啰嗦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片斷瀏覽,體會相聲特點。
    2.學生談自己對相聲語言特點的感受。
    3.教師小結(jié):通俗易懂發(fā),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4.欣賞表演,進一步感受相聲藝術(shù)的魅力。
    播放事先錄制的該相聲表演錄像,一邊欣賞一邊感受相聲藝術(shù)的魅力。
    5.小結(jié):相聲不僅是說,還是唱,相聲以反映現(xiàn)實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相聲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聲是笑的藝術(shù),又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shù),可以讓人們在笑聲中得到啟迪……
    知識歸納:(檢測)
    第13課 《打電話》
    生字詞
    讀讀
    記記
    詞語
    積累
    雅俗共賞 不見不散
    多音字
    dē (嘚兒啷)
    嘚
    dēi(嘚兒)
    特色句
    (修辭手法、中心句、關(guān)聯(lián)詞語、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重點句等)
    關(guān)聯(lián)詞:
    有個別人好像跟電話有濃厚的感情,只要拿起來,他就說個沒完。(條件)
    標點符號的用法:
    1、“嗞嗞……”(省略號:表示重復(fù)詞語的省略)
    2、“喂……喂……喂……”(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
    3、哎呀,我沒聽……(省略號:表示語言的中斷)
    4、嘚兒啷……你們幾位怎么回事?(省略號:表示重復(fù)詞語的省略)
    5、開會嗎?……不開會。(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
    6、討論嗎?……不討論。(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
    7、不——對。(破折號:表示語音延長)
    8、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灘險彎又多……(破折號:表示語音延長;省略號: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話里有省略)
    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我的理解:姓氏中根本沒有姓啰的,編創(chuàng)者有意以“啰唆”命名人物名字,暗示此人說話絮絮叨叨,重復(fù)繁瑣,增強了語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對文中打電話人的諷刺意味。
    (寫作順序、 文體的特點、段落劃分等)
    1、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shù),本段相聲采用了夸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啰里啰唆、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通過這件事告訴人們,打電話與人交流要言簡意賅,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2、文中打電話人的說話特點就是啰嗦,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用時長,別人不到半分鐘就能說完的事情,他打了兩個多小時。本來是約人看戲,結(jié)果電話沒打完,戲已經(jīng)散場。二是從語言上看,他打電話的目的就是越人看戲,說了五六句,還沒說出要找誰;說了二十來句了,還沒有進入正題,廢話連篇。
    該段相聲諷刺了一個在公共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一句話就能說清的事情,他卻東拉西扯地花了兩個多小時,既耽誤了自己的事情,也耽誤了別人的時間。
    1、課外去搜集、了解更多的相關(guān)資料,體會相聲的語言特點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2、欣賞經(jīng)典相聲視頻,與同學合作表演,進一步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shù)魅力。
    語文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篇二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文言文兩則》里的一則文言文。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孩子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課文寫得有趣生動,學生喜讀易學。
    對于本文學習,我主要采用了學生多讀理解、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借助課文注釋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適當點撥、講解,不逐字逐句地串講、對譯。教學時,由問題入手,層層深入,分析問題,探究解決。重視熟讀能誦,讀出古文的韻味,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自學古文的興趣。
    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dǎo),學生為主體”,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引導(dǎo)學生主動地求知,快樂地學習。
    (一)引用經(jīng)典,導(dǎo)入新課。
    1、溫故舊知識,了解孔子。
    2、讀孔子名言。
    3、釋題。用辯組詞,弄清楚辯論者是誰,辯論的話題是什么?從課題明白課文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1、 聽課文朗讀,注意聽清句子的停頓,朗讀的節(jié)奏。
    2、自由朗讀,讀通,讀出韻味。
    3、老師指名學生朗讀,師生評價。
    4、老師指導(dǎo)難讀的句子
    (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2、學生交流,老師點撥。
    3、課文講的是兩個小孩在爭辯太陽的什么問題。
    4、兩個小孩的理由各是什么?
    5、讓學生上臺辯論,讀出辯論的語氣。
    6、分角色朗讀。
    7、評價課文中的人物。
    8、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和討論,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示?
    9、讀孔子名言。
    為了讓學生能直觀地理解,我設(shè)計了少而精的板書語言,使古文內(nèi)容更為清晰。
    25 兩小兒辯日
    日始出 日中
    一兒 近大 遠小 善于觀察
    一兒 遠涼 近熱
    孔子 不能決 實事求是
    辯論太陽
    遠
    近
    理由
    小兒甲
    中午
    早上
    遠小近大(大小)
    善于觀察
    小兒乙
    早上
    中午
    遠冷近熱(溫度)
    孔
    子
    不能決
    實事求是
    (一樣)
    語文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篇三
    1、讀懂例文,引導(dǎo)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fā)現(xiàn),做生活的有心人。
    2、寫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語句通順,表達清楚。
    3、展開聯(lián)想,生動形象地介紹,比比誰寫的發(fā)現(xiàn)最有意思。
    重點:寫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要把話說清楚,讓人聽明白。
    難點:展開聯(lián)想,生動形象地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布置學生用課余時間在草叢、樹林、池塘甚至泥土里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
    習作指導(dǎo)
    1、同學們,春天來了,一只小綠鳥飛來了,它隨著順天的腳步,發(fā)現(xiàn)春天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呀,師播放課件出示。
    2、這是小綠鳥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你們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能說給大家聽聽嗎?師板書習作3發(fā)現(xiàn)
    導(dǎo)入:大家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我們書上的劉常寧同學也和大家一樣,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他在小河邊玩耍,發(fā)現(xiàn)了許多讓他喜歡的東西,他還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了下來,寫出了《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這篇習作。師板書: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
    1、輕聲地、自由地讀讀他的文章,想想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板書:(螞蟻、甲蟲)
    2、你覺得這篇習作哪里最有意思,最有趣?
    生答,師板書:新土沙(老師邊畫直線邊說:這是看到的,邊畫波浪線說這是想象到的。)
    你能用老師的方法把描寫甲蟲的句子也分別用直線和波浪線畫出來嗎?
    請一生回答師邊板書:須天線
    須在動接受信息
    3、大家的欣賞水平真高!小作者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他發(fā)現(xiàn)的是幾乎會讓人視而不見的螞蟻和甲蟲,不僅如此,他還發(fā)現(xiàn)螞蟻[內(nèi)容來于y-y_課-件_園]洞口的一堆“新土”,還發(fā)現(xiàn)甲蟲頭上的“長長的須”而且這個須還是不停地動的。這些微乎其微的東西,都被作者看在了眼里,這是多么不容易的??!所以小作者還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
    師板書:觀察
    4、小作者還展開了聯(lián)想,那一堆新土像”細細的沙“,那甲蟲長長的須”像“電視機上的天線”想象它是不是在接受春天的信息。這些都是作者的想象。
    師板書:想象
    5、為什么作者能把螞蟻和甲蟲寫得你們有趣呢?
    生答師隨機板書仔細(觀察)展開(想象)
    同學們。只要你認真觀察,并把看到的事物展開合理的想象,就能寫得很有意思。寫得有趣了。
    1、出示習作要求,誰來說說你打算寫哪里的發(fā)現(xiàn)?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建議同學們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清楚。出示課件(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的;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現(xiàn)的東西是什么樣的;想到了什么?)
    3、 集體交流,互相評議。
    4、先指名一名學生交流,教師相對進行評價。再指名一名學生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5、師小結(jié): 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比劉常寧同學還要會觀察,想象力比他還豐富,但人家能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變成文字。你們能嗎?好,我們先來看看本次的習作要求。根據(jù)今天的習作,老師編了個順口溜:“爭做生活有心人,處處留心細觀察。如能合理展想象,作文肯定我最棒。”題目可以自己定,如果你感興趣,也可以為習作配畫。
    學生練習寫稿,教師來回巡視,指導(dǎo)幫助習作有困難的同學。
    習作講評
    一、品讀共賞,評一評。讓學生品讀自己的習作,再進行自我評價,然后引導(dǎo)其他學生參與評價。
    二、小組交流,議一議。先夸一夸別人習作中的閃光點,再互相提出中肯的改進建議。
    三、自我潤色,改一改。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建議和自己的體會,自我修改習作,并把修改后的習作認真工整地抄進作文本里。
    螞蟻新土沙
    習作3(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甲蟲須天線
    須在動接受信息
    (仔細觀察)
    (展開想象)
    語文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篇四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白鵝》以活潑、詼諧、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只高傲的白鵝的形象。以“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這一過渡段統(tǒng)領(lǐng)全文,進行了細致刻畫,而反語的應(yīng)用,更顯得這只鵝雖然固執(zhí)迂腐,卻率真質(zhì)樸,憨態(tài)可居。
    《白鵝》是第四單元的第一篇例文,對于指導(dǎo)學生閱讀寫作地位十分重要。學習這篇課文主要目標是引導(dǎo)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擬人、對比、反語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在閱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初步模仿進行練筆。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dǎo)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教學難點是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是啊,課文是例子,淺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挖掘,簡化課堂煩瑣的環(huán)節(jié),騰出時間訓練學生,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習作的熟練技能。在四十分鐘里通過不斷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思維,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chǔ)。三、教法與學法
    因此本課將采用讀品結(jié)合法和讀寫結(jié)合法等方法為主進行教學,指導(dǎo)學生采用讀悟結(jié)合法進行仿寫。
    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能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引入新課時,播放鵝的情境動態(tài),引導(dǎo)學生描述鵝的形象,背誦古詩《鵝》。 這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入文本做好了鋪墊。
    七歲的駱賓王眼里的白鵝真美, 豐子愷先生筆下的白鵝又有什么特點呢?自由讀文,想一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口頭填空:好一只( )的白鵝。(高傲、傲慢、從容不適、一絲不茍、架字十足、有著老爺脾氣、需要人侍候……)。(學生可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也可以用在行自我提煉后的詞語概括。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巧妙的渡過了詞語積累關(guān),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鵝某方面的特點。既整體感知白鵝形象,又順理成章的抓住了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高傲”和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豐老先生是從哪幾方面寫白鵝高傲的特點?用波浪線劃出過渡句,從這句話里你知道了什么? 請學生談體會,老師小結(jié):整篇課文都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來寫。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僅連接第一段的內(nèi)容,還告訴我們后面幾個自然段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幾方面寫出了鵝高傲的特點。
    相機板書:叫聲 步態(tài) 吃相
    白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分,覺得哪句最有趣,就讀一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dǎo)學生品讀詞句,組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及教師的點撥,讓學生在語言文字學習中體會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根據(jù)學生喜好相機引導(dǎo)點撥,精讀一部分,其他兩部分略讀。
    a 如描寫白鵝叫聲部分:通過“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等詞語十分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白鵝叫聲的特點,作者完全把鵝當作了人來寫,是多么生動有趣?。∫龑?dǎo)學生邊讀邊勾畫詞語,用手腕模仿鵝厲聲大叫的樣子,動筆寫下批注。調(diào)動形象思維參與解讀文本,從形態(tài)、聲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既培養(yǎng)了學習方法和習慣,又豐富了語言積累。
    b 如描寫白鵝步態(tài)的部分: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了白鵝步態(tài)的特點?交流反饋,體會作者通過鴨和鵝比較的方法突出鵝的步態(tài)特點。 從課文寫鵝“步調(diào)從容、大模大樣”以及鴨“步調(diào)急速、局促不安”等詞語中,想象出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并演一演。改變學習方式,變靜止的學習為動態(tài)的表演,富有創(chuàng)意,進一步感悟作者觀察的細致和用詞的.準確,運用對比、擬人來突出特點的表達方法;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師生合作學習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提高效率。
    c 如白鵝吃相的部分:請學生找出認為有趣的句子讀一讀,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說自己的想法。根據(jù)學生反饋小結(jié):看來大家已經(jīng)體會到了這種寫法的作用,鵝的“缺點”其實也是作者所要贊美的優(yōu)點。這種明貶實褒的寫法就是反語。除此之外,還用了擬人對比。作者這樣寫。既突出了鵝的特點,又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
    至此,孩子已在抓住白鵝叫聲、步態(tài)、吃相的關(guān)鍵詞的基礎(chǔ)上了解了內(nèi)容,稍加整理,加上標點,就組成了一首兒歌。
    白鵝
    叫聲厲囂勇盡職
    步態(tài)傲慢似凈角
    吃相從容架子足
    白鵝高傲世上絕
    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自編兒歌,孩子們的兒歌更富有童趣。
    如:
    白鵝高傲自大,
    叫聲高吭囂張,
    步態(tài)大模大樣,
    吃飯架子十足。
    又如:
    白鵝高傲又自大,
    叫聲嚴肅似呵斥,
    步態(tài)從容似凈角,
    吃飯架子像老爺。
    新課標提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語文實踐最重要,最關(guān)鍵的就是“用”。積累詞語是為了“用”,學習方法還是為了“用”。只有通過不斷的模仿和反復(fù)的實踐才能學會運用。學以致用,從閱讀到寫作,一脈相承。因此我設(shè)計了以下練習。
    (1)、課文用準確的詞語和生動的事例寫出了鵝的高傲。你喜歡的小動物有什么特點呢?完成“快樂寫話卡”。
    第一組:好一只驕傲的大白鵝!
    好一只_ _的小烏龜!
    好一只_ _的_ _!
    設(shè)計理念:這組練習的目的十分簡單,便于學生抓住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特點。
    第二組:以小烏龜為例
    爬得慢
    小烏龜 慢吞吞 游得慢
    吃食慢
    小烏龜 慢吞吞的脾氣,不僅______慢,______慢,連______也慢吞吞的。
    設(shè)計理念:這組練習意在指導(dǎo)學生抓住小動物的特點從幾方面寫具體。
    第三組:
    鵝老爺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并且厲聲叫罵。
    龜爺爺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胡子都快要急白了。
    猴小弟爬上假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狗先生耐不住寂寞,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shè)計理念:該練習題很靈活,適應(yīng)較高層次學生練習,既可以靈活運用本課的詞語,進行語言重組,又可以拓展思維,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鼓勵同學之間互相修改,增強互動。
    (2)、請把快樂寫話卡整理成一篇小短文,請好朋友幫你提意見。
    如:好一只______的烏龜!小烏龜慢吞吞的脾氣,不僅______慢,______慢,連______也慢吞吞的。______( ),連( )、( )、( )也______。它伸長了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shè)計理念:至此學生已完成習作初稿,將在接下來的三篇課文的學習中繼續(xù)學習抓住特點寫生動寫有趣,把自己的小文章寫得更精彩。
    語文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篇五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dǎo)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fā)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課文中的對話、感情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讀中悟,悟中讀”是我突破重難點的基本方法。在課堂中采用簡筆畫、貼圖、做實驗、講故事、表演等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讀、想、說、做,調(diào)動各種感官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運用談話、質(zhì)疑、想象、拓展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
    1、讀過哪些寓言、成語故事?知道了什么?
    (從課外閱讀入手,讓學生談讀后感受,既激發(fā)鼓勵了學生課外閱讀,了解了學生學情,又為后面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做好鋪墊!)
    2、今天學習一個有趣的寓言成語故事,相信學完之后你們一定也會有所收獲!
    (再次為突破難點作出提示,也給學生學習目標以引導(dǎo)。)
    3、板書課題:坐井觀天、誰解釋一下課題?看了課題有什么問題沒有?
    (質(zhì)疑課題,讓學生學會思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一起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教師范讀全文
    (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讓我感受到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范讀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繪聲繪色的朗讀感染學生,從而更加激發(fā)學生的讀文學文的興趣。)
    2、同桌讀,比比誰讀得正確、通順。
    3、生字寶寶出來和讀書認真的同學交朋友。
    點名讀生字“沿、際、信”
    提示容易寫錯的“沿”的“ ”,復(fù)習“際”的“ ”的筆畫
    4、讀了課文之后,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讀后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善于思考,敢于質(zhì)疑問難的思維習慣。)
    5、理解“井沿”
    師畫簡筆畫(一口井),點名貼圖(青蛙和小鳥),他們該待在什么地方?
    6、再讀課文2—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鳥說些什么?
    (這是一個很自然、開放、跨度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能看出學生水平的問題。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睂τ诖藛栴},有的學生可能會照著書本念幾句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對話,有的學生可能就能用一、兩句話概括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內(nèi)容。比如:“青蛙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卻說天大得很?!庇只颉扒嗤芎托▲B在爭論天有多大?!币簿褪钦f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答。此問題對于老師而言也是一個更高的挑戰(zhàn)。要抓住學生的回答點,引申以下教學。)
    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天大?
    理解“一百多里、無邊無際”
    (結(jié)合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小鳥都飛過了哪些地方?(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還可以說( )無邊無際?
    指導(dǎo)2—5自然段感情朗讀,讀出天的“大”
    ②為什么青蛙和小鳥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做小實驗)
    (溯源讓學生明白青蛙為什么笑小鳥,小鳥為什么笑青蛙?也為學生讀好6、7自然段做好鋪墊。)
    指導(dǎo)6、7自然段感情朗讀
    7、聽聽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吧!
    男女分角色朗讀對話
    表演讀對話
    1、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想象思維、思維活度的訓練。)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適時點明:我們平時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給學生一個理性的高度。)
    3、教師講述《夜郎自大》的故事。
    (此舉不僅是拓展,也給學生一個講故事的示范。)
    你也來講講課外讀過的寓言、成語故事吧!
    (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激勵學生課外閱讀。)
    12 坐井觀天
    小鳥 天 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青蛙 天 井口大 眼界狹小
    列寧說:“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童話的——如果你給兒童講童話時,其中的雞兒、貓兒不會說人話,那么兒童便不會對它發(fā)生興趣。”《坐井觀天》是一個寓言故事,也是一個成語故事,在學生眼里它可能更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怎樣讓學生在興致盎然中有所發(fā)展呢?我力求老課文加入新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應(yīng)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在課堂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激勵課外閱讀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語感、加強積累;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發(fā)揮想象,激活訓練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有趣的童話故事里飛翔,積淀厚實的語文素養(yǎng),沉淀健全的人格與生命!
    語文說課稿 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篇六
    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睹藁ü媚铩芬晃氖且黄錆M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活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愿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1、認識7個生字,會寫“需、幫”兩個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
    2、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了解益蟲的一些科學知識。
    3、閱讀、朗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七星瓢蟲”和“蚜蟲”,了解益蟲和害蟲的概念。并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1、教法: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jié)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我采用自讀感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匯報交流等學習方式,努力構(gòu)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2、學法:抓住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這一特點,我采用重點扶學第二自然段,然后小結(jié)學法,再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合作自學第三、四自然段,進行匯報。這樣能讓學生懂得自學的方法,達到我會學。
    課前積累:
    請大家讀一讀這個詞。你能仿照這個例子再說幾個詞語嗎?(齊讀)
    (一)導(dǎo)入:
    同學們讀得太好了,棉花姑娘都忍不住為你們鼓掌了呢!看,他來了,我們一起把他請到黑板上來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鞏固識字:
    1、上課之前,老師想先帶大家到棉花田里去采棉花,看,每朵棉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讀對了才能把棉花摘走呢!你們有信心嗎?
    2.看來大家都是采棉花的能手,那寫的本領(lǐng)怎么樣呢?老師來考考你。(只星雪幫請就)
    出示學習目標
    過度:聽說我們班同學朗讀的本領(lǐng)特別厲害,在座的老師也想來見識見識呢。
    整體感知:
    請大家打開語文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要求讀的時候加入自己的感受。
    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蚜蟲:看,這就是害得棉花姑娘生病的蚜蟲!(播放蚜蟲錄音)你覺得蚜蟲很怎么樣?請你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可惡的蚜蟲(指名讀、齊讀)
    你的語氣告訴我你非常討厭蚜蟲。
    你看,你都讀得咬牙切齒了。
    詞語讀好了,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把句子讀好。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老師仿佛聽到了棉花那哭泣的聲音?。?BR>    孩子們,請你閉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棉花姑娘,可惡的蚜蟲在你的身體里爬呀爬呀,他在吸你的血,吃你的肉。
    (1)這個時候棉花姑娘最希望什么?
    自由回答——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呀!這個句子中有一個詞最能體現(xiàn)棉花姑娘現(xiàn)在的心情。(盼望)學生讀。
    (2)課件出示:(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
    自主擴展:(),我多么盼望()!
    看來,最深刻的盼望都藏在了小朋友的心底。那么棉花姑娘盼望著、盼望著,
    學習2-5段
    1、棉花姑娘也盼望著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所以她不斷向身邊的人求助,可憐的棉花姑娘到底向誰求助了呢?(板書:燕子、啄木鳥、青蛙)
    2、它最先是向燕子求助,請同學們看到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用“——”劃出棉花姑娘的話,用“~~~~”劃出燕子的話,趕緊讀吧!
    3、匯報:
    4現(xiàn)在,老師要請兩個同學讀讀,一個讀棉花姑
    娘說的話,一個讀燕子的話,其他同學讀旁白,誰來試試?
    4、老師聽出來了,棉花姑娘和燕子都非常有禮貌。哪些詞能說明他們很有禮貌呢?
    是呀,請別人幫忙,要有請的語氣。請你帶著這種語氣再來讀讀棉花姑娘的話吧!全班齊讀棉花姑娘的話
    5、燕子幫到了棉花姑娘嗎?但是它卻說了一句“對不起”,真是只懂禮貌的燕子。誰再來讀讀燕子的話?(你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BR>    6.同樣,啄木鳥和青蛙也很有禮貌。那他們和棉花姑娘都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己來學習。注意用上我們學習第二段時用的方法。(出示幻燈片11)你喜歡誰,就讀那一段。
    7.展示:指名匯報所劃的句子。請女生變成棉花姑娘,男生變成青蛙(啄木鳥),分角色來讀讀。
    8、燕子、啄木鳥、青蛙都非常想幫棉花姑娘捉害蟲,可是它們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
    (板書:)燕子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
    啄木鳥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
    青蛙只會捉田里的害蟲
    你能用上因為所以再來說一說這幾句話嗎?
    第五段:
    1.三位都沒有幫上忙,忽然一群圓圓的小蟲飛來了,很快就把蚜蟲吃光了他們是誰呢?
    2.你能用書上的句子來介紹一下七星瓢蟲嗎?自由練讀一句、齊讀
    3.那么棉花姑娘以前見過七星瓢蟲嗎?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誰來驚奇的問問?(指名,一起來當當棉花姑娘問一問。)七星瓢蟲的本領(lǐng)可真大。小動物們還給她發(fā)了一張獎狀呢。齊讀。這是一個什么句式?你能把它變成被字句嗎?
    同學們,這么多動物醫(yī)生都想幫助棉花姑娘,你能分清楚他們的特長,來完成這道題嗎?
    5、學習6段
    a.善良的七星瓢蟲把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棉花姑娘有什么變化?長出了什么樣的葉子?(碧綠碧綠的葉子),你還能用碧綠碧綠形容什么?長出了什么樣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你還能用雪白雪白形容什么?老師也積累了一些這樣的詞語,一起來讀讀吧!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之后,變得更美了,老師都忍不住想夸夸他了,老師來讀讀第6段好嗎?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的心情怎樣?(生:開心)快樂是可以分享的,小朋友們就一起開心地朗讀第六自然段。
    板書:
    棉花姑娘
    燕子空中飛的
    啄木鳥樹干里的
    青蛙田里的
    七星瓢蟲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