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匯總16篇)

字號:

    在寫總結時,我們需要提煉出重要的經驗和教訓,并且把它們轉化為實際行動。寫總結時避免主觀情緒的干擾,客觀客觀評估自己的表現(xiàn)。接下來是一些總結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一
    6月x日,幼兒園開展了端午主題活動之快樂包粽子活動,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齊親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則自由參觀,有的小朋友還用心參與進來呢,大家都體驗到了包粽子的快樂。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端午節(jié)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透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好處,了解了我國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幼兒園里的老師們也早早的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們認識了棕葉、糯米、黑芝麻餡料、火腿腸等材料,然后在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包裹粽子。
    代老師先給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著。演示完畢后,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粽葉間”,幾分鐘后,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粽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貌,但蘊含著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透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明白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好處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fā)展了幼兒的動手潛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二
    20xx年x月x日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下午16.40開始,我們(2)班全體同學在食堂二樓組織開展了親手包粽子,共度端午,互贈祝福的活動。
    親自動手切實鍛煉同學們的動手和學習能力,很好地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這樣的輕松環(huán)境中,除了了解了更過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容,學習掌握了粽子的制作工藝。也有效地增強了同學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大家參與活動積極且主動,都很愿意在節(jié)日中用自己包的粽子來向班里的同學傳遞問候、送上祝福。身處活動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深深地感受來自集體的那一份溫暖,班級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整個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此間也不乏出現(xiàn)了一些以后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考慮不十分細致。在材料準備時雖然想到了要大家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整齊有序。但由于事前并未對次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向同學表達,實際活動的現(xiàn)場,大家對于材料并未注意,很容易就亂了秩序。造成了材料的混搭和無序造成了浪費。以后活動的組織,也應對這些不好操控的細節(jié)加以把握,做到有條不紊。
    其次,對于購買食材數(shù)量的要求不仔細。粽葉和糯米的數(shù)量沒有仔細要求,以至于后來粽葉用完了,留下了多于的糯米。其他的材料,如少量的肉類和一些粽餡也有剩余。由于時間關系,不能再補買粽葉加工,造成了浪費。在以后的活動中,在預算時也可以討論商定,得處最好的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在端午來臨之時,我們組織了這樣的活動,讓大家親自動手包粽子,品嘗自己的粽子,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溫暖。我們測繪2班是一個大家庭,熱熱鬧鬧地過了一個開心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三
    東關社區(qū)第二屆包粽子比賽活動方案為迎接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增強社區(qū)居民、鄰里之間的和諧關系,社區(qū)決定開展“粽葉飄香、情滿社區(qū)”,以趣味活動的方式開展包粽子比賽活動。
    一、活動主題。
    主題:“迎端午、包粽子、弘揚民族精神,慶節(jié)日、品粽子、傳承中華傳統(tǒng)”
    二、組織策劃。
    居委會干部負責動員、宣傳及活動具體實施。
    報名時間、對象。
    時間:5月10日-20日。
    對象:以本社區(qū)居民參與為主,其他社區(qū)人員也可報名,參賽人數(shù)在80人以內,已報名的順序報滿截止,控制規(guī)模以確保活動有序開展。
    四、比賽時間、地點。
    時間:暫定205月28日-30日。
    地點:東關社區(qū)廣場。
    五、比賽設置準備事項。
    1、設鄰里組、家庭組、個人組、集體組四個組。
    2、食材準備:糯米200斤、芝麻10斤、綠豆10斤、食用油一桶、液化氣一瓶、棕蘗張及包棕子用具等.
    3、做好比賽場地和觀眾區(qū)域的布置安排。
    六、比賽規(guī)則。
    1、設評委5人:涂芝蘭王宜人戴繼中余清明劉轉枝。
    2、每組選手按分發(fā)配置的食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
    3、包好的粽子以不露陷、包扎嚴密、形狀規(guī)則為有效數(shù)計算成績。
    4、以“數(shù)量、速度、質量、美觀”作為評判標準,評選一等獎壹名、二等獎兩名、紀念獎若干名。
    5、比賽包的粽子部分分發(fā)給選手,部分送給社區(qū)留守、空巢老人和特校兒童。
    八、主持人及解說:李芳。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四
    5月28日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填下午16.40開始,我們07測繪(2)班全體同學在南區(qū)一食堂二樓組織開展了親手包粽子,共度端午,互贈祝福的活動。
    活動提出:
    大學生的我們多半都離家比較遠,正逢周四端午節(jié),短假期中大多數(shù)同學并不能回家。于是,經班委商議,恰逢絕大多數(shù)同學假期留校,將班上在校的同學組織起來,開展包粽子活動。而且要求每人均是自己親自動手學習,用這樣的方式營造班集體為單位度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氛圍,讓身處學校的同學也能感受一份節(jié)日的問候與溫暖。
    活動組織與開展:
    首先,提出了關于這次活動的構想后,通過班委會,分析了相關的事項以及具體策劃內容,進而確定了活動方案。
    其次,方案中,把時間定于星期四下午16:40開始,即端午節(jié)當天進行此次活動,以其更好地感受著節(jié)日濃濃的氛圍?;顒拥攸c定在了學生人流量相對較少的一食堂二樓。一開始,我們有些擔心在端午節(jié)當天,借用食堂的器具和場地會不會被允許,實際交流商談中,一食堂的工作人員在了解活動意義在于大家以其動手包粽子過節(jié),就欣然的答應了,而且也愿意提供幫助,親自教授包粽子的方法。對于不熟練或是不會包粽子的我們是個學習實踐的好機會。班上同學也對自己包粽子表示了極大的興趣。
    總結。
    在工作人員熱心幫助下,完成了對粽葉、糯米和粽餡的前期加工準備工作。
    活動影響:
    優(yōu)點:
    親自動手切實鍛煉同學們的動手和學習能力,很好地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這樣的輕松環(huán)境中,除了了解了更過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容,學習掌握了粽子的制作工藝。也有效地增強了同學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大家參與活動積極且主動,都很愿意在節(jié)日中用自己包的粽子來向班里的'同學傳遞問候、送上祝福。身處活動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深深地感受來自集體的那一份溫暖,班級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不足與改進:
    整個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此間也不乏出現(xiàn)了一些以后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考慮不十分細致。在材料準備時雖然想到了要大家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整齊有序。但由于事前并未對次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向同學表達,實際活動的現(xiàn)場,大家對于材料并未注意,很容易就亂了秩序。造成了材料的混搭和無序造成了浪費。以后活動的組織,也應對這些不好操控的細節(jié)加以把握,做到有條不紊。
    其次,對于購買食材數(shù)量的要求不仔細。粽葉和糯米的數(shù)量沒有仔細要求,以至于后來粽葉用完了,留下了多于的糯米。其他的材料,如少量的肉類和一些粽餡也有剩余。由于時間關系,不能再補買粽葉加工,造成了浪費。在以后的活動中,在預算時也可以討論商定,得處最好的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結語:
    在端午來臨之時,我們組織了這樣的活動,讓大家親自動手包粽子,品嘗自己的粽子,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溫暖。我們測繪2班是一個大家庭,熱熱鬧鬧地過了一個開心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五
    參加對象:全縣21個鄉(xiāng)鎮(zhèn)各選派一名選手,民和鎮(zhèn)各社區(qū)分別推薦一名選手參賽。
    二、活動要求。
    1、各鄉(xiāng)鎮(zhèn)在6月5日之前把參賽選手的姓名、性別、年齡報縣文明辦鄭紅處;
    2、比賽用的粽繩、粽葉由各選手自帶;
    3、賽前參賽選手務必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三、比賽規(guī)則。
    1、每位選手分發(fā)5斤糯米,比賽時間為30分鐘;比賽結束名次評出后,未包完糯米的選手可繼續(xù)包扎,每位選手所包的粽子歸選手所得。
    2、包扎的粽子形狀不限,以不露餡撒漏、包扎嚴密、大小均勻、形狀規(guī)則為有效數(shù)計算成績。
    3、以“速度、數(shù)量、質量、美觀”作為評判標準。如兩名選手同時包扎完成,按個數(shù)多少取勝。如個數(shù)相同,取粽子外形美觀、結實、大小均勻的為勝。
    四、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
    二等獎:3名。
    三等獎:6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六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在我國,這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插艾草。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種過法。今年的這個端午節(jié),是是目前為止我過到的最快樂的一個端午節(jié)。六月六號、雨、端午節(jié)。我們十多位同學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來到位于杭州靈隱寺旁邊的小竹里客棧,體驗了自己動手包粽子,畫彩蛋的樂趣。
    剛到那里,一條雪白的,但造型有點怪異的狗狗就親熱地迎了上來,給人的感覺是夏天到了,它也脫下了棉襖,穿起了短上衣,沙灘褲,我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小白,一條會吃草的狗狗。老板娘也親熱地上來和我們打招呼。等待的時間在我們和小白玩的時候很快就過去了,大家到齊以后,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今天的手工勞動—包粽子。對了,還有一位外國叔叔,看到我們這么開心,也忍不住走了過來,和我們一起互動。同學蔡選的外婆給我們上起了課,如何選粽葉,怎樣放糯米,怎樣打繩結。看是步驟很簡單,等我們拿起粽葉的時候,一個個都傻眼了,看外婆包起來包起來這么輕松,怎么粽葉到了我們手上就這么不聽話呢?看我們一個個笨手笨腳的樣子,邊上的爸爸媽媽們急了,也湊上來和我們一起動手,無奈他們自己水平也不咋地。就聽見耳邊傳來一陣陣“外婆,你來幫我一下”“外婆,我繩子扎不好”的大呼小叫聲。終于,第一個由小記者親手打造的粽子出爐了,可那造型有點怪怪的,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粽子完全不一樣,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大家使出吃奶的勁,和手中的粽葉作斗爭,動作快的同學完成了四五個,最少的也完成了一個。
    來不及體會完工的喜悅,大家又抓過放在桌子上的雞蛋,拿起彩筆開始畫彩蛋了,有的畫笑臉,有的畫星星,反正就是怎樣開心怎樣畫。當家長們宣布活動結束的時候,好幾個同學異口同聲地說:“讓我們在玩一會吧”如果沒有親自動手,肯定是體會不到其中的快樂的。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七
    今天下午,包粽子的時間終于到了,同學們興奮極了,拿出先前準備好的材料,拉好桌椅,找到了各自的小組,開始包粽子。
    在老師的一聲令下,我們開始做粽子了。包粽子看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特難,尤其是包粽葉最難!疊粽葉、做造型、放餡料、扎草繩、剪粽葉這些都特講究,稍一不小心,餡料就漏光光了。所以我包粽子的時候都把粽子的底部用另外一片粽葉包的嚴嚴實實。我做的是牛角粽,做一個粽子只要一片粽葉,特省,但也特難。底下那個洞總是堵不上,裝了就漏,漏了又裝,一小時下來,才做了四個,而且都不美觀,一個像毽子,一個像石頭,一個像紙團,一個像不規(guī)則的多角方塊。我看了看別人的粽子,也奇形怪狀,真是什么樣子的都有。包粽子包到中間,也是包到高潮的時候,我們都不管是什么小組的了,圍著滿教室亂跑,見到想要的材料就拿,對方也很慷慨的給了我們。
    當放學的鈴聲敲響,同學們高高的舉起了自己的“戰(zhàn)利品”。有的同學高興,自己包了許多粽子,也有的同學悲哀,自己一個都沒有包成。同學們拍完自己的“戰(zhàn)利品”后,開心地背上了自己的粽子,回家去了。
    通過這次包粽子活動,我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也收獲了一份快樂,更重要的事,我們傳承了老祖宗的技藝。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八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四大節(jié)日之一,幼兒對端午節(jié)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jié),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幼兒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jié)。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jié)的習俗切入,讓幼兒去尋找端午節(jié)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jié)是詩人節(jié),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看著孩子們一個個投入的樣子,我想我們的活動是成功的。孩子們自己挑選材料,自己設計龍頭,在裝飾的時候,孩子們還主動合作,終于,在他們忙碌的工作中一艘艘龍舟成型了,孩子們愛不釋手的拿著,還爭相擺弄,嘴里還不停的說“我的龍舟最厲害了,要是比賽肯定得第一”。當然也有部分孩子由于時間關系還沒有來得及完成,臉上有些許失望,但我告訴他們,我們可以在飯后、區(qū)域活動繼續(xù)完成,所以孩子們還是接受了我的建議。選擇孩子喜歡、感興趣的活動就會收到很好的活動效果,所以我們要抓住孩子的心理,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的愿望在我們的幫助和支持下得到實現(xiàn)。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幼兒園在活動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講文明.樹新風和獻愛心等具體要求,把節(jié)日活動與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緊密的結合起來,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工作和創(chuàng)建工作。幼兒園在節(jié)日期間大力宣傳端午節(jié)相關知識,著重宣傳愛國詩人屈原以及中華民族優(yōu)秀代表人物的事跡,讓居民群眾在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故事的同時,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fā)群眾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節(jié)日期間,幼兒園在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綜合整治工作的同時,積極發(fā)動居民打掃揚塵,清除衛(wèi)生死角,幼兒園居民居住環(huán)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進一步在轄區(qū)內掀起講文明、講衛(wèi)生的良好氛圍。召開以"xxxxxx"為主題的端午節(jié)活動會議,會上大力宣傳端午節(jié)相關知識,讓居民群眾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故事,并著重宣傳愛國詩人屈原以及中華民族優(yōu)秀代表人物的事跡,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fā)群眾的愛國主義精神。
    與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綜合整治工作相結合,積極發(fā)動居民打掃揚塵,清除衛(wèi)生死角,使幼兒園居民居住環(huán)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進一步在轄區(qū)內掀起講文明、講衛(wèi)生的良好氛圍。此次活動形式多樣,增強了群眾的環(huán)境意識、公德意識、法律意識和文明意識,使環(huán)境衛(wèi)生綜合整治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九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化,爭做漂亮學生”活動,以端午節(jié)的文化內涵為核心,開展了各項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綻開,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增加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人民的酷愛之情。
    1、為了更好的`完成活動任務,收到良好的活動能夠效果,我校高度重視,細心策劃,首先進行宣揚,為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深厚的節(jié)日氛圍。我們通過班會的形式,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及其意義。
    3、我們開展了以“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創(chuàng)編活動。同學們通過閱讀書籍和上網查詢,了解了端午節(jié)的相關學問,并配以插圖、剪貼畫,制作了一張張美觀大方的手抄報。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加深了對端午節(jié)的相識,進一步了解了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意義,更加認同、寵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愛國愛鄉(xiāng)情感,提高了科學文明素養(yǎng),弘揚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4、開展了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各班利用班會課,組織了學生參加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詞、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誦讀活動。
    5、開展端午親自包粽子活動,看誰的手兒巧,包的粽子最漂亮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傳統(tǒng)文化教化,樹立了民族意識,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學生動手實力的增加,又增進了學生與親人之間的親情,讓學生時時刻刻心懷感恩之心,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發(fā)展。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十
    今年的端午節(jié),幼兒園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也為了讓這些少年兒童能夠對端午節(jié)有所了解,舉辦了一場活動——端午詩詞會,在詩詞中,讓學生們能夠盡情的去享受端午節(jié)日的美好氣氛?,F(xiàn)在就對活動有如下的總結:
    首先,活動的開始,讓班主任們提前通知自己班的學生,讓學生自主參與進這個活動里來,參加活動的學生要做好關于端午詩詞的收集,等待活動的開啟。學生們積極報名,并提前一個禮拜利用各種方式去了解端午節(jié),并背誦詩詞,為活動做著準備。
    其次,學校也努力的設置活動需要的場景,并裝飾這個場景,做一個專屬于端午節(jié)的活動場景。在做這些準備的時候,學校的老師也在努力的排練節(jié)目,為端午節(jié)那一天的到來做著準備,是對這個節(jié)日的一個祝福,也是給學生們一個驚喜。
    最后活動正式開始,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學生參加詩詞的朗讀,每個學生都能對端午節(jié)有自己的見解,收集詩詞的同時,他們也同樣在了解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的起源以及有關端午節(jié)的歷史和人物,整個活動呈現(xiàn)一派欣榮,特別的高漲,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享受這個節(jié)日帶來的美好,大家團結在一起度過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生們爭先恐后的念著詩歌,一個念完接著一個,大家都努力的把這個詩詞會進行到底,努力為這個活動添磚加瓦。臺上一段詩詞的表演結束,老師們準備的表演也開始了,就這樣一段詩詞一段表演的進行著,直到活動結束,大家一起吃端午節(jié)最具象征的食物——粽子,活動就這樣圓滿的落幕了。
    這次活動是通過詩詞讓學生們了解節(jié)日,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大家對端午節(jié)更加有深刻的印象,是能夠加深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而且也能讓少年的他們去把這個節(jié)日傳承下去,目的就是要告訴這群幼兒園生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需要他們,他們是新生的力量,祖國的強大因他們的強大而強大。
    這次活動開展順利,從開始到結束,都很讓人驚喜,以前沒有想到這個,現(xiàn)在真正去做了,才知道這樣的活動的意義很大,未來學??梢远酁閭鹘y(tǒng)節(jié)日準備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不論過去多久,都不要去忘記這些節(jié)日,他們承載著的是傳承和歷史。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十一
    20_年6月05日下午四時。
    二、活動地點。
    局培訓中心食堂一樓餐廳。
    1.包粽子所需原材料和用具由食堂負責準備,包括粽葉、大米、紅棗、細白線、剪刀等。
    2.活動共分為8個組,每組三人。按人員進場時間,按序編組,額滿為止。
    3.擔任裁判的同志不參加比賽。
    4.比賽結束后,由裁判組匯總比賽情況,評選出一等獎一個,獎品為夏涼被3條;二等獎兩個,獎品為高級圍裙各3條;三等獎五個,獎品為保健磁療拖鞋各3雙。
    5.比賽結束后全體人員參加飄香粽子品嘗活動。
    _市審計局工會委員會。
    20_年6月04日。
    一、參賽人數(shù):。
    每組選手三人,共24人。
    二、比賽時間:
    以哨聲為準,共15分鐘。
    三、質量要求:。
    1.粽子大小適中、均勻。
    2.四角不露餡(不漏沙)。
    3.捆扎整齊、不松線。
    4.每個粽子里有且只有一顆紅棗。
    四、評分標準:。
    1.以粽子數(shù)量定總分,每個粽子為1分,以總分定優(yōu)勝(包扎完整的計入數(shù)量)。
    2.整體大小不適中、個頭不均勻,扣1分。
    3.桌面、環(huán)境不衛(wèi)生、不整齊,扣1分。
    4.捆扎松線、或不整齊,每個扣0.1分。
    5.四角有露餡(漏沙),每角扣0.1分。
    五、裁判職責:
    以哨聲為號,哨聲后停止比賽,裁判計算數(shù)量,參賽選手清理桌面。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十二
    時至今日,端午節(jié)仍是我中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現(xiàn)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假期為一天。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ji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少先隊大隊部要求各中隊在開展“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活動之前,先向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lián)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知識。學校還利用周一朝會、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一)、五、六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演講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讓學生懂得了:我們在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并不是因為他投江自殺,而是因為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那種精神:面對著國家、民族的災難,而起身抗爭,始終保持一種民族的氣節(jié),一種清白。而且透過屈原,讓他們看到,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屈原。這就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維護。所以,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次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什么要紀念屈原,為什么要把一個端午節(jié)人為地和屈原聯(lián)系起來。
    (二)、三、四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傳統(tǒng)節(jié)日故事大家講”活動。
    各中隊利用班會、閱讀課等時間,在班上舉辦故事會。有的中隊輔導員大膽啟用了班干部,充分發(fā)揮他們班干部的職能,鍛煉了他們團結協(xié)作,共同組織策劃的能力。孩子們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精心組織策劃、準備著,把“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識競賽開展得有模有樣,還把同學們精心制作、準備的小巧手工作品頒發(fā)給知識競賽中的佼佼者,我覺得孩子們真能干!
    (三)、一、二年級開展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制作”等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這些孩子年齡雖偏小,但在經驗豐富十足的輔導員們的耐心組織和引導下,“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各班輔導員還根據(jù)本班實際,讓孩子們以大組為單位,進行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制作”等比賽活動。該活動讓孩子們在動口、動手等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非常棒!
    由于天氣炎熱,我校在朝會、各班(隊)會廣泛開展了安全、衛(wèi)生健康知識宣傳,不準學生私自下河堰洗澡,不準未經家長許可而私自離家出走、到同學家串門、玩耍,還特別強調,要求家長在節(jié)假日注意學生校外安全及個人衛(wèi)生。另外還普及了日常衛(wèi)生保健知識,從科學角度為全校學生講解了懸白艾等端午傳統(tǒng)習俗,引導學生講文明、講科學、講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校充分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慶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我們教師有責任去弘揚傳統(tǒng)文化,而這個責任,就賦予給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tǒng)節(jié)慶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十三
    二、活動意義:
    一年一度的畢業(yè)季又如期而至,菁園黨建協(xié)會也即將送走10
    三、活動目的:
    一. 1.體現(xiàn)我校青年學生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 精神。
    2.能起到宣傳我校青年學生優(yōu)良的精神風貌。
    3.有助于培養(yǎng)我校學生勤儉節(jié)約,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優(yōu)
    良品質。
    四、活動對象:重慶交通大學學生菁園小區(qū)全體學生 五、活動形式:捐贈舊衣服
    六、活動時間:2017年5月7日至8日 七、活動地點:學生菁園小區(qū)小樹林 八、捐贈相關事宜及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1、前期宣傳:海報,橫幅,宣傳單,網上宣傳。
    空間、新聞等手段進行宣傳,以達到絕大多數(shù)同學和老師清楚了解捐贈活動。
    (二)收集舊衣服:
    1、在5月7日至8日(12:00~17:00)在菁園小樹林設置收集衣服的收集點,現(xiàn)場登記收集的舊衣服、捐贈者的具體信息,方便活動后期進行對捐贈者進行感謝。
    2、對于捐贈的舊衣服進行現(xiàn)場簡單歸類處理,分為女裝上身、女裝下身、男裝上身、男裝下身。
    3、收集衣服階段完成后,在5月9日至5月10日對進行捐贈衣服的捐贈者進行短信答謝,感謝各捐贈者的饋贈。 (三) 舊衣服后期處理:
    1、將舊衣服進行挑揀,對于舊衣服中破損程度較為嚴重的,不符合捐贈條件的舊衣服挑選出來,歸還給捐贈者,并予以說明。
    2、將舊衣服進行分批水洗晾干。
    3、將舊衣服進行精細歸類,歸類為男士175上下身、男士170上下身、女士165上下身、女士160上下身、另女士裙裝套裝等。
    4、將舊衣服打包整理好,時間規(guī)劃為5月10日至15日。 (四)、將舊衣服郵寄給接受單位:
    1、通過制作大幅表彰海報將捐贈者名單公布出來并附感謝信。
    2、在菁院小樹林將整個活動進行時的照片制作成照片墻,進行成果展示,讓大家感受捐贈的魅力以及同學們濃濃的愛心。
    九、經費預算:
    1.橫幅1條 :60元
    2.宣傳單(a4紙張)100份 :20元 3.便利貼5本 :25元
    一、活動主題:
    “粽葉飄香,自包米粽,歡度佳節(jié),互贈祝福”。
    二、活動目的`:
    1. 通過親手包粽子,讓公司同仁能夠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涵,了解更多
    的美食制-作-工-藝,比如包粽子的方法以及配料等等,以輕松愉快的方式享受過程。
    2. 在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讓公司同仁一起過節(jié),增進同事之間的交流,也互
    相送上節(jié)日的問候。
    3. 體驗勞動的樂趣,分享勞動成果,感受節(jié)日的氣息。
    三、活動時間:2012年6月21日12:30~15:00
    四、活動地點:公司大會議室
    五、活動流程:
    1. 前期準備:
    提出方案,討論具體事宜,如準備自制的數(shù)量(或人均準備多少數(shù)量),預計
    煮熟的數(shù)量,活動過程控制等。
    搜索相關資料,如制作方法,制作注意事項等。
    確定本次活動的費用預算。
    材料準備負責人,含所有自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器具等。
    2. 包粽子階段:
    組織公司同仁積極參與活動。
    鑒于公司同仁對包粽子的過程或了解或不了解,提供相應的視頻或者說明文檔
    供包粽子過程中學習借鑒。
    公司同仁可以給自己所包的粽子貼上標簽,畫上喜歡的logo,互相贈與。
    3. 活動后期:
    由負責人將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存放并幫助煮熟分發(fā)至各部門品嘗。
    由人事行政部負責清理剩余的材料以及打掃會議室。
    六、包粽子的步驟:
    若粽葉太小就用兩片放一起,把粽葉左上右下并列成一個大的,用剪刀把根部
    剪齊,折成漏斗狀,注意捏緊漏斗交界處。
    先在漏斗中放上一層糯米,然后加上一層餡,最后在加上一層糯米。
    漏斗放滿米后,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以不漏米為原則把粽子包嚴實。 用準備好的棉線把粽子繞圈扎緊,這樣粽子就包好了。
    七、粽的烹煮:
    煮粽子一定要水開后才放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后再用旺火煮3小時左右。 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八、粽子配茶的學問:
    如果吃白粽子,沒有任何餡料,可以搭配喝玫瑰花茶,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還能調理血液循環(huán),十分宜人。清淡的綠茶和薄荷茶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這兩種茶屬寒性,適合燥熱的甜膩粽。如果吃特別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等,就可以喝這兩款茶。如果吃特別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它們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膩,尤其是普洱茶,它是上乘的選擇,因為它屬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而菊花茶能降降吃粽子的火氣。咸甜的粽子如椒鹽、蛋黃等可配烏龍茶,因為烏龍茶是半發(fā)酵茶,有溫潤的美感,能襯出咸甜口味的幽遠口感。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十四
    這一天下午開始,我們(2)班全體同學在食堂二樓組織開展了親手包粽子,共度端午,互贈祝福的活動。
    親自動手切實鍛煉同學們的動手和學習能力,很好地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這樣的輕松環(huán)境中,除了了解了更過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容,學習掌握了粽子的制作工藝。也有效地增強了同學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大家參與活動積極且主動,都很愿意在節(jié)日中用自己包的粽子來向班里的同學傳遞問候、送上祝福。身處活動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深深地感受來自集體的那一份溫暖,班級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
    整個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此間也不乏出現(xiàn)了一些以后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考慮不十分細致。在材料準備時雖然想到了要大家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整齊有序。但由于事前并未對次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向同學表達,實際活動的現(xiàn)場,大家對于材料并未注意,很容易就亂了秩序。造成了材料的混搭和無序造成了浪費。以后活動的組織,也應對這些不好操控的細節(jié)加以把握,做到有條不紊。
    其次,對于購買食材數(shù)量的要求不仔細。粽葉和糯米的數(shù)量沒有仔細要求,以至于后來粽葉用完了,留下了多于的糯米。其他的材料,如少量的肉類和一些粽餡也有剩余。由于時間關系,不能再補買粽葉加工,造成了浪費。在以后的活動中,在預算時也可以討論商定,得處最好的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在端午來臨之時,我們組織了這樣的活動,讓大家親自動手包粽子,品嘗自己的粽子,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溫暖。我們測繪2班是一個大家庭,熱熱鬧鬧地過了一個開心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十五
    20xx年6月19日下午四時。
    二、活動地點。
    局培訓中心食堂一樓餐廳。
    三、活動方案。
    1.包粽子所需原材料和用具由食堂負責準備,包括粽葉、大米、紅棗、細白線、剪刀等。
    2.活動共分為8個組,每組三人。按人員進場時間,按序編組,額滿為止。
    3.擔任裁判的同志不參加比賽。
    4.比賽結束后,由裁判組匯總比賽情況,評選出一等獎一個,獎品為夏涼被3條;二等獎兩個,獎品為高級圍裙各3條;三等獎五個,獎品為保健磁療拖鞋各3雙。
    5.比賽結束后全體人員參加飄香粽子品嘗活動。
    xx市審計局工會委員會。
    20xx年6月14日。
    一、參賽人數(shù):。
    每組選手三人,共24人。
    二、比賽時間:
    以哨聲為準,共15分鐘。
    三、質量要求:。
    1.粽子大小適中、均勻。
    2.四角不露餡(不漏沙)。
    3.捆扎整齊、不松線。
    4.每個粽子里有且只有一顆紅棗。
    四、評分標準:。
    1.以粽子數(shù)量定總分,每個粽子為1分,以總分定優(yōu)勝(包扎完整的計入數(shù)量)。
    2.整體大小不適中、個頭不均勻,扣1分。
    3.桌面、環(huán)境不衛(wèi)生、不整齊,扣1分。
    4.捆扎松線、或不整齊,每個扣0.1分。
    5.四角有露餡(漏沙),每角扣0.1分。
    五、裁判職責:
    以哨聲為號,哨聲后停止比賽,裁判計算數(shù)量,參賽選手清理桌面。
    端午節(jié)吃粽子活動總結篇十六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國人民的風俗習慣。粽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嗎?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名稱呢!有端陽節(jié)、女兒節(jié)、詩人節(jié)等。
    早上,媽媽準備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問媽媽:“媽媽,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嗎?”“是的,自從屈原跳江以后,人們?yōu)榱瞬蛔岕~、蝦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里,讓魚和蝦吃。流傳到現(xiàn)在,改成了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薄芭?。”我點點頭。
    吃完早飯,我和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出門去了。我發(fā)現(xiàn)家家戶戶門前都放著艾葉和菖蒲。我問媽媽:“艾葉和菖蒲是干什么的?”媽媽說:“因為艾葉和菖蒲能發(fā)出一種香氣,可以用來驅蟲和避邪。”“媽媽,端午節(jié)還有什么風俗習慣?”“端午節(jié)還有賽龍舟這樣的風俗。賽龍舟也是與屈原有關。因為楚國人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后來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賽龍舟也作為了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中午,爸爸燒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媽媽告訴我:“中午吃飯要吃五黃的?!薄笆裁?五環(huán)?奧運五環(huán)?”媽媽笑著說:“不是,是黃瓜、黃魚、黃酒、黃蜆、黃鱔,共有五種黃?!?BR>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媽、媽媽一起去福泰隆玩。媽媽說:“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你們一人挑一樣玩具吧。”“耶!”我和弟弟興奮極了。我們東跑西跑,終于,我們都選中了一樣玩具:弟弟要的是電動吹泡機,我想要的是電子積木。媽媽同意了,我們開心極了。后來,我發(fā)現(xiàn)能抽獎或者拿一個環(huán)保袋。媽媽說就拿個環(huán)保袋吧,可是我想抽獎。媽媽說:“也好?!蔽页榈搅艘粋€開心獎和一個二等獎。開心獎是一瓶礦泉水,二等獎是一件衣服。
    陣陣海浪,潮起潮落。人生應該有雄渾與壯美,像洶涌的海浪無所畏懼,人生也應該有歡樂與嬌美,像酣睡的大海恬靜平和。
    入夜,海水與天空都在酣睡,聆聽陣陣海浪之聲,人生、生活,大抵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