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包含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步驟,方便教師掌握教學進度和內容。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反思和總結,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這些教案范文涵蓋了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內容,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一
1、鞏固漢語拼音,區(qū)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5、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6、激發(fā)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7、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反義詞和讀句說句。
教具準備。
掛圖、制作帶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義詞生字卡。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區(qū)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寫。
1、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的老朋友聲母和韻母,還記得嗎?
(2)依次出示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3)引導學生評價并隨時糾正讀音。
2、找一找。
(1)教師貼畫,兩座房子,分別寫著聲母和與韻母。
聲母韻母。
(2)游戲。
送聲母、韻母回家。(學生一個個為他們找到家)。
(3)貼完后,指讀,評價。
3、寫一寫。
(1)學習小組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聲母和韻母。
(2)各組同學合作給拼音分類。
(3)按要求把聲母、韻母抄在四線格里。
(4)同桌互相檢查。
(5)師生共同評價。
(二)、我會連。
1、游戲。
(1)做“反話游戲”,同學聽到老師的話,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動作。
(2)老師說,同學做。
(3)哪位小朋友還能說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來。(如: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自由發(fā)言。)。
2、學生對字游戲。
3、學生把成對子的詞卡貼在黑板上,當小老師帶讀。
4、動手用尺連線。
(三)、我會讀。
1、游戲“識字接龍”。
每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生字卡,同桌為一組,一個同學擺出識字卡,另一個同學迅速讀出字音。
2、還可以自由組合,合作玩游戲。
3、把自己認為是一類的擺在一起。(學生自由討論,動手擺一擺。)。
4、請學生上臺操作,當小老師指讀。
5、全班齊讀。
(四)、我會連。
1、出示題目。
(1)學生先自己試讀,不會讀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師請教。
(2)教師指名,學生說一說。
(3)指名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4)學生自由選擇詞語說話。
2、試著連一連。
(1)學生在書上做練習。
(2)學習組長檢查。
(3)教師巡視輔導。
(五)、擴展活動。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五、作業(yè)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2、激發(fā)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讀讀說說。
1、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在家里,爸爸媽媽和你經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學生自由發(fā)言。
(3)出示書上的句子,學生讀一讀。
小組互相讀。
2、看圖說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動的圖畫。
(2)同學們看看,圖上畫的是誰?在做什么?
()踢()。
()洗()。
()讀()。
(3)同桌討論后,指名說。
(二)、我會認。
1、出示“姓氏花”。
進行有趣的識字練習,請大家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同學聽,看誰得多。
2、學生交流。
(1)教師巡視。
(2)學生小組討論,不斷擴展識字面。
3、做練習。
(1)明確要求:看到認識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涂好后,讀給大家聽一聽。
(3)如果同桌又教給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激勵:看看誰的花開得最美。
(1)請同學上臺交流識字方法。
(2)出示課本外的姓氏,請學生讀一讀,涂一涂。
(三)、讀讀背背。
1、示圖,你看見了鵝,想說些什么?
(1)指名發(fā)言。
(2)這只漂亮的大白鵝被一位小詩人看見了,他像你們一樣,高興地贊美這只大白鵝。
2、出示古詩。
(1)教師范讀。
(2)誰來和老師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3)學生試讀。
(4)組織學生評價。
你為什么這樣讀?引導學生體會“鵝”快活、可愛的樣子,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3、教師帶讀,學生自由讀,比賽背。
(四)、練習。
1、我能看拼音寫筆畫,寫漢字。
hengshupienadian。
()()()()。
2、把意思相反的字連起來。
上左出大。
右下小人。
3、加一筆,成新字。
大———()木———()二———()。
五、作業(yè)布置: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爸爸媽媽聽,看誰得多。
六、板書設計:hengshupienadian。
()()()()()。
七、課后反思: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二
1.剛才我們幫小動物摘了蘋果,它們可感謝大家了,還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蘋果。
2.出示裝蘋果的.筐(筐里裝滿了蘋果,正面寫上詞語)。
a、我們來看一看它們送給我們的蘋果吧(學生自由練讀)。
b、合作讀: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說說都有哪些蘋果嗎?
c、個別讀:現在我要把這些蘋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讀準它,就能得到它哦。
4、擴展練習:你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來說一句話嗎?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三
1.通過認字,引導學生發(fā)現識字方法。
2.通過讀句子,發(fā)現多音字;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優(yōu)秀段篇。
4.口語交際,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自主識字,主動積累詞匯。
自主識字,主動積累詞匯。
預設過程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語文園地!語文園地的主人在向我們致意呢!我們來看看本期園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語文園地四)
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自主識字。
1.請大家翻開書,讀一讀“我的發(fā)現”這部分的漢字,看一看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a:我發(fā)現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關。
學生b:我發(fā)現月字旁的字和身體有關。
學生c:我發(fā)現足字旁的字和腳有關。
學生d:我發(fā)現提手旁的字和手有關。
2.我們讀一讀這些字。
3.指名讀要求會認的字:擦、抄、拾、摔、拔、攔、摸(老師出示生字卡片),練習擴詞,說句子,還可以讓學生做動作來理解意思。
4.教師小結:形聲字分兩半。形一半,聲一半,形旁相同是同類,形旁不同意思變。從這些漢字,我們可以看出偏旁總是跟字的意思有些關系。你還能說出一些偏旁表義的漢字來嗎?(蚊、螞、蜻)(趕、起)(認、說、話)
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1)教師出示題板,學生觀察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別的嗎?(有的字下面加了點)
(2)教師范讀,聽一聽,你發(fā)現了什么?(帶點的字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讀,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4)指名讀,齊讀。
2.沒見過浪花的同學別著急,讀一讀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師范讀。
4.學生試讀,把句子讀通順、連貫。
5.請同學接龍讀短文。
6.說一說,現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浪花怎樣?(可愛、淘氣)
7.齊讀,指名讀。(指導朗讀),露出可愛的笑容,帶著微笑讀短文。讀了短文,讓別人聽了好像真的見到了淘氣的浪花。
8.配樂朗讀短文。
口語交際:續(xù)講故事
1.出示插圖。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散步,兩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現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了。小松鼠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來是想干什么呢?老師講到這兒,講不下去了,請同學們幫幫忙,仔細看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個故事續(xù)講完,看誰講得好。
提示:小松鼠可能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會怎么說?
怎樣幫助小松鼠
(1)自由發(fā)揮講,講給同桌聽。
(2)小組內交流。
(3)指名上臺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講的故事什么地方說得好。
(4)評價(學著評價同學的優(yōu)點,再補充自己的看法)。
過渡:大家講得真好,講得更生動,老師都聽得入迷了?,F在請聰明的你把自己講的故事畫一畫,看誰畫得好。
(1)學生自由畫畫,老師巡視。
(2)先畫好的同學放在實物投影儀下讓同學們欣賞,評價。
(3)小組交流。
(4)評出“小畫家”。
根據自己畫的畫,把這個故事完整的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第一課時我使用了課件教學,我出示了《語文園地四》中“我的.發(fā)現”部分的字,讓學生在這些字中尋找規(guī)律,在偏旁規(guī)律的基礎上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字的區(qū)別以及怎樣記住這些字,將所有出現的字擴詞,在講述動詞時還可以借用肢體語言來讓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更加深刻。初步教會他們形聲和形義兩種字。在“我會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自由朗讀句子并仔細觀察,看一看句子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想一想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在具體的實例中教學會比單個的枯燥講解理解的更加透徹些。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四
《人有兩個寶》是根據我國大教育學家陶行知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一首兒歌。共六行三句話。課文中的手腦與生活緊密聯系,語言樸實,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口語習慣。另外圖文并茂,學生容易朗讀。
《升國旗》是一首清新自然,簡潔易懂的兒童詩。描寫了小學生升國旗的莊嚴儀式。它告訴孩子們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升國旗時要奏國歌,我們要敬禮等知識。短短三句話,包含尊敬國旗,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江南夏天,碧綠的荷葉,美麗的荷花,采蓮人采摘蓮蓬和魚戲蓮葉間的動人生活情境。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艷,形象逼真,展開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可謂有情、有景、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熏陶兒童美的情操。
《我叫“神舟號”》采用了擬人化手法,通過嫦娥姐姐與“神舟號”飛船的對話,說明這艘飛船是中國制造的,正在進行飛行試驗。本文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全文,并融入神話傳說,字里行間洋溢著自豪之情,讓人感到中國的科技發(fā)展碩果累累,前程無限。在教學中要進行有效的激勵,從而促使學生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本單元有三大教學目標。
(一)思想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二)知識目標:學習本單元2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
的2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三)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說和寫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
認識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多種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墩n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共提出10點要求,歸納起來可分四個方面:
一是情感態(tài)度與習慣,主要是喜歡讀書,愛護圖書;
二是學習基本的讀書技能,主要是朗讀、默讀;
四是注意積累和背誦。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的起步階段,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
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多讀精講,注重積累。就低年級而言,朗讀和背誦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師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如繪畫、配音、分角色表演朗讀、動作表演朗讀等)引導兒童在自悟自得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達到入境入情。要力避繁瑣、單調、枯燥的技術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在此基礎上鼓勵兒童多背誦,強化語言積累。一方面要尊重并鼓勵兒童說出個人的獨特的閱讀感受,要鼓勵兒童質疑問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此外,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要指導兒童選擇好的讀物,給兒童創(chuàng)設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五
1.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感悟到漢字的構字特點,感悟偏旁表義的作用,使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會寫4個字。
3.通過猜猜畫畫,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4.豐富學生的詞匯,進行詞語積累。
5.借助拼音學習古詩,擴大閱讀量,積累語言。
6.通過對事情結果的設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能力,激起學生樂于表達的情感。
1.感悟漢字偏旁表義的作用。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會寫4個字。
3.在讀讀、想想、畫畫、說說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喜愛語文,樂于積累、樂于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朗讀錄音帶、配樂帶、錄音機。
3.課文插圖。
4.卡通人物:樂樂。
2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有趣的漢字。
1.看老師做動作猜字:做“跑”的動作,學生猜字后板書:跑。做“跳”的動作,猜出后板書“跳”,做“走路”的動作,猜字。
2.讀一讀,想想這三個字和什么有關。
3.小結:漢字中,帶有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腳有關。
4.投影“抱、打、捉”三字。
1.指名讀音。
2.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想想它們和什么有關。
3.小結:這幾個字都有提手旁,它們都和手有關。
5.總結:我們的漢字真奇妙,有許多字的偏旁能表示出字的意思,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點識字或選字組詞。
6.你能說出幾個相同偏旁的字,再說說它們和什么有關嗎?
(三)寫字板。
觀察范字,注意間架結構,看清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安排才能寫好這四個字。
1.指導書寫。強調書寫筆順,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范寫。提醒學生:“寫”是上下結構,書寫時上小下大;“足”是獨體字,書寫時撇、捺要伸展,托住上邊的口。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不良的寫字姿勢,鼓勵學生寫好字。
3.自己找出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欣賞,互相學習。
4.評選寫字能手,請他說說寫字要注意的地方。
(四)照樣子說。
1.出示:高高的、胖胖的。
一片片、一只只。
觀察兩組詞語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小結:上面一組是前兩個字相同,下面一組是后兩個字相同;上面一組是形容樣子的,下面一組是說數量的。
3.學生仿照樣子說詞,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五)猜猜畫畫。
1.投影謎面,自由讀。
2.想一想:謎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3.畫一畫謎底。
(一)閱讀欣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中國的名山之一華山去旅游。讓我們閉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飛呀飛,飛到華山。
3.宋代詩人寇準跟你有同感,他把自己的感受寫在詩中,大家自由地讀一讀。
4.教師進行配樂朗讀,請學生欣賞。
5.學生朗讀,評讀。
6.學生配樂朗讀。
(二)語文生活。
2.小組討論結果。
3.各小組派代表在班里交流。要求每組的方法都不相同。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討論得很激烈。大家認為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兩只羊互不相讓,你頂我,我頂你,結果都掉下了河。一種是兩只山羊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過橋的辦法,如一只羊先退回去,讓另一只先過去;或一只羊橫站著,讓另一只羊從身上跨過去……結果它倆都順利地過了橋??磥?,只要多動腦筋,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你喜歡哪種結果?說說理由。
5.同桌演一演山羊過橋。
6.指名上臺表演。
7.評獎:聲音響亮獎、善于傾聽獎、方法獨特獎、最佳表演獎。
8.指名上臺講故事《過獨木橋》。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六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fā)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xiāng)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zhí)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七
1.認識家庭成員,借助拼音讀詞語,第二個字要讀輕聲。
2.總結一些特殊偏旁和表意字的關系,了解形聲字。
3.區(qū)別筆畫相似、寫法不同的字。
4.借助拼音把故事讀通順。
借助拼音讀故事。
總結表意字和形聲字的規(guī)律。
多媒體。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一)說說自己家人都有誰?
(二)教師出示詞語,讓學生認真讀一讀。
(三)看看圖中的小朋友還有什么家人,借助拼音讀詞語,注意第二個字要讀輕聲。
(四)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二、我的發(fā)現。
(一)出示兩組詞語,讓學生認讀。
(二)觀察這兩組詞語,說一說你都發(fā)現了什么?
指導:“明、晚、昨、時”都是日字旁的字,都和時間有關。
“媽、奶、姐、妹”都是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關。
(三)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三、字詞句運用。
(一)出示“了、才、長、山、兒、四、我、心”八個生字,自己讀一讀。
(二)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三)教師范寫生字,講注意點。
“了、才”,“了”是彎鉤,“才”是豎鉤,“長、山”,“長”是豎提,“山”是豎折;“兒、四”,“兒”是豎彎鉤,“四”是豎彎;“我、心”,“我”是斜鉤,“心”是臥鉤。
(四)學生范寫,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并逐一點評。
第二課時。
一、看圖寫詞語,再說一兩句話。
(一)認真觀察圖畫,看看圖畫上都有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說。
(二)發(fā)揮想象,試著讓學生說一兩句話。
(三)在田字格中寫一寫。
二、日月積累。
(一)出示句子,學生借助拼音熟讀。
(二)指名讀,教師領讀。
(三)學生試著說一說句子的意思。
(四)教師逐句講解意思。
(五)全班齊讀。
三、和大人一起讀。
(一)借助拼音把故事讀通順。
(二)標自然段。
(三)指名讀課文。
(四)“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在文中出現四次,朗讀時候聲音要洪亮,以表達猴子們著急的心情。
(五)月亮真的掉進水里了嗎?
(六)讀熟之后可以把故事向大家講一講。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八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兩塊內容。在教學時,我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輕松快樂中發(fā)現探索,在自主實踐中積累運用。
在“我的發(fā)現”,我盡量讓學生自已去探索發(fā)現,在總結規(guī)律時,我再適當地給予孩子們一定的幫助,主要讓學生自已能把這種“合一合”的識字方法自學而會。
在“日積月累”中,我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讓學生我一找每組字的異同點,讓他們選填出正確答案,并讓學生自己盡量給這些形近,同音字口頭組詞比賽,比一比哪組最正確、最多,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也非常積極主動,有興趣,也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這課的教學還有些不足之處:有些忽視了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這字詞他們無法區(qū)分,所以我在讓他們自已組成詞。但他們并無興趣,只是低頭做自己的事。我本想請會讀的學生帶讀這些詞語,這樣差生也會有興趣點,但是由于時間不夠,也就沒有讓學生跟讀了。在以后教學中,我想我也應該多多為差生設計一些好的學習環(huán)節(jié)。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學會游泳的基本理念。因此,對于《語文園地》的學習內容,更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本設計重點運用了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先自己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自我建構。經歷曲折是為了豐富經驗,使學生能夠在反復嘗試中收獲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快樂。
另外,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同于其他學科,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心理學指出,能力的形成需要的是規(guī)律性的知識和循序地訓練,小學生要想真正獲取語文學習的方法,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那首先就要經歷一個“舉三反一”的過程,即通過反復地訓練,歸納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要通過學生自己反復地練習而獲得,且熟記于心,以形成自己的素養(yǎng)。然而,再經歷一個“舉一反三”的過程,總結規(guī)律,然后自己去發(fā)現或在老師引導下去拓展,最終形成學生的綜合能力,把語文的學習過程系統(tǒng)地展現出來。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九
1.通過認識人體的器官,認識8個生字,8個生詞。
2.通過字詞句的運用,知道輕聲的幾種構詞方式,并能讀準確。知道帶有“點”筆畫的獨體字的筆順規(guī)則。
3.日積月累,通過誦讀《尋隱者不遇》,培養(yǎng)收集古詩詞的興趣。
1.了解輕聲詞的構詞方式,養(yǎng)成課外積累詞語的習慣。
2.日積月累,通過誦讀《尋隱者不遇》,培養(yǎng)收集古詩詞的興趣。
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游戲闖關,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玩?zhèn)€“我來指,你來說”的小游戲,好不好?
2.教師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學生認真觀察,快速說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稱。激勵學生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快又正確。
3.闖關游戲:讀詞語。
(1)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生瀏覽詞語卡片。
(2)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朗讀詞語,再相互之間比賽正確認讀詞語。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腳尖。
4.識記生字——眉、鼻、嘴。
(2)“眉”字的識記:眉毛是生長在額頭之下、眼睛之上的毛發(fā),所以“眉”的下面是“目”。出示:“眉”字的演變過程。
(3)“鼻”字的識記:人們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識記: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個“此”,就是“嘴”了。
5.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黑板上詞語出現最多的一個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帶有“月字旁”的字。
(3)小組合作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
(4)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帶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體某一部位。
7.小結。
二、游戲闖關,字詞句運用。
1.游戲闖關:摘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1)教師指出闖關要求,準確讀出蘋果上的'詞語即可得到蘋果。
(2)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膽子、粽子、鏡子、爸爸、媽媽、哥哥、故事、月亮、時候。
(3)學生先小組內合作將字音讀準,小組派代表讀詞語,正確讀出詞語摘一個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2.運用詞語造句。
(1)導學:同學們真是收獲滿滿啊,摘到了這么多蘋果。老師還能用兩三個蘋果上喜歡的詞語造句子呢。(老師示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兩三個詞語說話。
(3)集體交流,學生代表匯報,教師將說得比較好的句子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4)指導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在句子中的讀法。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3.全班同學展示匯報,說出自己知道的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
三、游戲闖關,書寫漢字。
1.導學:同學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真開心,接下來朱迪要帶領我們到動物城堡里的游樂園逛一逛。但是,我們要完成以下任務才能進去。
2.多媒體課件出示任務卡: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1)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主”字。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寫“主”字。
(2)師生同步競爭書寫“門”字??凑l寫的筆順正確。
(3)男女同學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賽書寫“書”字,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4)同桌之間競爭書寫“我”字。教師提示獨體字書寫時按照正確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進行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3.總結帶點字書寫規(guī)律。
(1)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這幾個字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點”。
(2)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guī)律:筆畫“點”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時先寫點;“點”在字的右上方時,后寫點。
(3)根據“點”的書寫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帶點的字。
四、回顧全文,布置作業(yè)。
1.導問:今天大家跟著朱迪玩得開心嗎?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今天有哪些收獲呢?
2.總結。
3.作業(yè)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
1、出示12張生字卡,指名讀,開火車讀。
2、游戲:在這12個字中,有六對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到他們?
(1)請6名學生分別上臺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卡擺在一起。
(2)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說它們是“兄弟”?
(3)全班交流。
3、擴展訓練:在你認識的字朋友中,還有這樣的“兄弟”嗎?
4、指導書寫。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一
“語文園地一”中的“交流平臺”,主要突出學生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情感的能力,從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導,層層深入;“詞句段運用”主要難點是仿寫句子,指導學生找出規(guī)律進行總結練習;最后在“日積月累”中對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的認知和理解、賞析再到課外的積累,都體現了對學生認知能力和積累能力的考察,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多發(fā)現,多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知識面較窄,有待拓寬,在平時生活和讀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多加積累。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二
1、學習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性,讓學生在讀中學,游戲中學習,合作中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讓身體更多的器官參與學習,從而獲得學習中的樂趣與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2、要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審美樂趣。
3、“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發(fā)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其能力表現的不同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健康地發(fā)展。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三
1、教師范讀《天上的小白羊》,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學。
4、指導朗讀。
5、朗讀比賽。
6、擴展訓練。
(1)討論:天上的白云有時象成群的小白羊,有時又象什么?
(2)全班交流。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四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八有五項練習,分別是“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等內容。這些內容著眼于學生識字能力,語文實踐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閱讀習慣,學會收集詞語,享受語文帶來的樂趣!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制作賀卡材料和工具。(學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
教學目標:
1.認識新字,鞏固識字寫字。
2.積累詞語,向父母表達新年的祝福。
教學重點:
1.鞏固識字、寫字,積累詞語。
2.學會寫祝福的話語。
學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過程:
識字加油站。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愛我嗎?我是一位老師。我是學校的一位老師。
二、講授新課。
1.師出示生詞卡片:學校、老師。
2.誰會大聲地讀給全班同學聽。
3.指名讀,開火車讀,抽讀。
4.同學們,你們愛媽媽嗎?媽媽是干什么的?
5.指名說,師貼卡片:醫(yī)生。
6.生認讀新詞:醫(yī)生,學生找到相應生字卡片:醫(yī)生。
7.媽媽在哪個地方當醫(yī)生?
8.師板書:醫(yī)院,生找到相應生字卡:醫(yī)院。
(練讀以上生字,形式多樣,人人過關為主)。
9.同法學習生字詞:工廠、工人、軍隊、軍人。
三、指導書寫生字“工”“廠”。
1.師范寫,并指名說說書寫規(guī)則。
2.生練寫生字,先描后練,并積極展示。
四、師總結并拓展。
我們今天又學會了這么多新詞,學會寫2個生字,我們高興嗎?
字詞句運用。
一、談話導入。
1.師出示課件:生字寶寶開花了,你們想看嗎?
2.總結:生字寶寶真有趣,一個字可以組兩個詞。
3.誰會讀:皮(果皮)(樹皮)。
指名讀,開火車讀。
二、讀詞,學會組兩個詞。
1.出示卡片“法”,分小組討論組詞。
2.比賽組詞,看哪組又快又好,優(yōu)勝者得一面紅旗。
3.同法學其他生詞:旁邊、兩邊、許多、也許、到處、四處、學生、生氣。
4.全班開展讀詞比賽。
三、拓展。
師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學生組詞能力,組的詞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課件,欣賞賀卡。
(2)出示課件,請學生欣賞各種形式的賀卡。
師:你覺得這些賀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制作的?
2.計劃制作賀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誰贈送賀卡表示祝賀呢?你準備制作一張什么樣的賀卡?你想對贈送的人說句什么祝福的話?(學生暢所欲言,老師對學生的祝福語句加以指導)。
3.學生自制賀卡,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賀卡。
(1)介紹材料,并提出制作時產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盤中,保持衛(wèi)生。
(2)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裝飾。
(3)在賀卡上寫祝福的話。
4.做好的賀卡放在展示臺上,交流賀卡的制作。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問題直接交給學生,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有時教師的提示和誘導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組織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賀卡制作,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點撥,讓他們去發(fā)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刺激其思維的活躍性,培養(yǎng)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3、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4、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教學準備:字母卡片,相關的漢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連。
1、談話激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語文園地,里面有許多游覽區(qū),咱們先來到“我會連”這個游覽區(qū),誰連得又快又對,我就把“五角星”送給誰。
2、開火車讀準聲母。(重點指導讀準鼻音和邊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漢字,指導連線。
(1)學生自己連一連。
(2)同桌對一對,教師巡視。
(3)連錯的同學哪個字連錯了,請小朋友幫忙,教師引導學生評價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戲,鞏固漢字的讀音。
(1)師生合作。(出示相關的漢字)。
(2)學生與學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組進行)。
(二)、讀讀比比。
1、談話激趣:請你先讀一讀,仔細觀察,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2、學生邊讀邊觀察,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比較形近字的差異,練習說完整話。
(1)共同完成“了―子”、“十―葉”音形義的比較,再分別組詞。
(2)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3)小組派代表,自選一組讀讀、比比、說說,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4、出示這些漢字組成的詞,全班齊讀。
(三)、我會找。
2、同桌分工,幫圖上的小朋友撿蘋果。(每人先找同一個偏旁的字做上記號,再相互檢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蘋果,并讀一讀。
4、讀字。把10個紅蘋果貼在果樹上,學生做“摘蘋果”游戲,帶讀生字。
(四)、作業(yè)布置: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五)、板書設計:一棵蘋果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點: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2、出示詞語,學生自己練讀,四人小組互讀,教師巡視。
3、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1)指名“過橋”。(一人讀一排詞語)。
(2)四人小組接力“過橋”。(兩排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的詞語)。
(二)、讀讀說說。
1、談話激趣:過了“獨木橋”,我們又來到“我會讀讀說說”游覽區(qū)。讓我們讀什么?說什么呢?(讓學生自己發(fā)現)。
2、讀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
3、引導學生認識“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問:第一句講什么地方?(我家門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樹)。
(2)請同學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線畫出來,用橫線把“有什么”畫出來。
(3)指導讀句子。
4、練習說話。
(1)把第一、二句“變一變”、“說一說”。
(2)把第三句補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導用準數量詞)。
(3)擴展練習,補充句子。
()有。
()有(),有(),還有()。
(三)、讀讀背背。
1、看圖,說說這只公雞美嗎?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讀古詩《畫雞》。
(1)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指名讀,學生評價。
(4)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5)小組范讀,男女生比賽讀。
3、背誦古詩。
4、表演朗誦。
(四)、作業(yè)布置:1、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背誦古詩。
(五)、板書設計:
()有()。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六
1.引導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2.通過練習編童話故事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在讀讀、認認、背背中發(fā)現反義詞現象,積累語言。
4.通過連連認認的方法,認識“謊、笛”等8個生字。
1.學生搜集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fā)明、小竅門的資料。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自己喜愛的童話故事。搜集自己喜愛的動物圖片與資料。
3.寫有“日積月累”里內容的小黑板。
4.教師準備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fā)明的資料制成課件。
5.教師準備“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最佳表達獎”的獎狀。
6.教師準備一本孫幼軍寫的《小豬唏哩呼嚕》的書。
1.課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圓紙板,通常先在紙板上畫出一個相應直徑的圓,再用剪刀仔細剪下,花費時間較長。有同學想到用圓規(guī)畫圓,把賀規(guī)的筆尖改裝為小刀片,則成為一個很好的切圓片專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具的“缺點”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標,但在不同使用場合,有些缺點有可能成為“優(yōu)點”。德國一工廠生產的一種紙因嚴重化水無法使用,按常規(guī)只能打漿返工。有個工程師考慮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強,能否專門用這種紙來吸水呢?經過進一步“擴大缺點”制成了專用吸水紙,并申請了國家專利,增加了工廠收益。像這種“缺點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維的成果。
一般的門鎖鎖舌有斜口,這樣關門比較方便,但如果朝門縫中塞入硬片等卻容易把門撬開,防盜功能差,有個同學發(fā)明了“簡易防盜鎖”把門框上鎖孔內側焊個斜片,而鎖舌卻改成方形,這樣從結構上與原鎖反轉,關門照樣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門,由于鎖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開了,從而使防盜性能大大增加。
2.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fā)明、小竅門的資料。
3.教師小結,引出話題。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我們同學在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開燈,摸來摸去找不到開關;擦高樓上的玻璃,又麻煩又不安全??。大家仔細想一想,你曾遇到過哪些不便之處?在小組里把問題提出來,請組長做好記錄。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討論可以怎樣改進,然后推舉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討論時要暢所欲言,盡量從不同角度想辦法。最后我們要評選出“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
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了解每組學生的合作情況,隨機給予點撥指導。
三、全班交流,師生互動。
在學生表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話通順、連貫。說的同學要大方自然,口齒。
清楚。聽的同學要專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沒聽清楚的地方。
四、評選出“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頒發(fā)獎狀。
一、交流故事,激發(fā)興趣。
a.同學們已經讀過不少童話故事,課前我們請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個童話故事。請你們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簡要地說說大概,然后選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講。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d.教師挑選《小豬唏哩呼嚕》書里的一段故事讀給大家聽。
二、點撥角度,開闊思路。
a.教師結合同學交流的故事及《小豬唏哩呼?!返墓适录右渣c撥??醋髡咦プ×诉@種動物的什么特點展開想象的,拓展學生思路。
b.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動物圖片和資料。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展開聯想。
三、選擇動物,編寫故事。
a.學生選擇幾種動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
b.學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寫下來。
四、交流展示,互相學習。
1.教師和學生玩“對相反詞”游戲。教師說:“我說黑?!睂W生回答:“我說白。”?
2.教師出示小黑板:傲慢—謙虛懦弱—勇敢丑陋—美麗愚蠢—聰明。
3.學生小聲讀一讀,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4.同座討論從這兩行詞語中發(fā)現了什么。(發(fā)現上下兩個詞意思是相反的。)。
5.延伸拓展。請學生再說一些意思相反的詞。
一、讀讀背背。
1.教師出示寫有“讀讀背背”的小黑板,明確題目要求,看誰能很快地背下這些句子。
2.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背背這些句子。同座可以互相讀讀背背,也可以“對口令”似的讀讀背背,如,一個人背“千里之行”,另一個背“始于足下”。
3.全班交流學習成果,學習可以自由選擇匯報形式,可以獨自背,可以與人合作背。
4.集體讀、背。
二、連連認認。
1.教師板書學生已經認識的字:竹、說、海、木、書、怒、女、子。請學生讀一讀,組組詞。
2.教師板書拼音,請學生讀讀詞。
3.教師板書生字,讓學生邊看邊猜一猜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個字連成詞呢?
4.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這些詞語,再找一找合適的字,連一連線。同座可以互相幫助。
5.全班交流。請學生上黑板連一連線,再請學生做小老師帶大家讀讀詞語。
6.教師出示生字,用多種形式請學生認讀。
三、成語故事。
1.教師有聲有色地講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2.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這個故事。
3.請學生自己畫畫簡筆畫來想一想:那個人最后能不能撈到寶劍?為什么?
4.全班交流。先讀一讀這個故事,再說一說從這個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5.學生練習講個成語故事。
6.教師鼓勵學生講講自己知道的別的成語故事,課后還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語故事。
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談自己在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及解決的辦法。學生在思考怎么說的時候,可能會涉及到怎樣集合優(yōu)點的問題,怎樣取長補短的問題,怎樣全面看問題等,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剛學過的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所闡明的道理,以便從中受到新的啟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
這次習作要求想象作文,編寫動物童話。建議進行寫前啟發(fā),教師讓學生講一講自己讀過的動物童話,做好寫前激趣和拓展思路的工作。把學生帶入動物童話的王國,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動物的朋友,自己就生活在他們中間,有很多故事要講。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的想象空間。
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學成語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懂故事內容,理解寓意。如有讀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小組里或和同桌討論,然后結合實際說說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七
2、出示蘋果樹貼圖(樹上貼三種蘋果: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三種蘋果背面貼著帶有“亻、口、言”的字,在蘋果樹的下面貼出分別寫著“亻、口、言”的三個筐)。樹上的蘋果可真多,我們趕快去幫他們吧。
a.哪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摘蘋果?并把它貼到相應的筐上。
b.當一當小老師帶大家認一認這字。
c.找出三組字各組的字形特點(小組讀——全班讀)。
3、擴展練習:這棵樹還會長出哪些蘋果?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鼓勵在生活中識字。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采用偏旁歸類的方法復習生字.
2、通過詞語搭配練習,學習準確運用詞語,積累詞語.
3、了解重疊詞在表達上的不同;通過謎語學會讀注音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
鞏固學過的字,進行詞句、說話訓練.
教學準備:。
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要來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會動腦筋!好不好?
二、我會說。
1、出示題目.小朋友你們記得這些偏旁嗎?
2、請告訴老師這些是什么偏旁?
3、你們認識帶這些偏旁的字嗎?有哪些?
4、小組準備說.
5、全班匯報.
三、我會連。
1、指名認讀詞語.
2、指名連詞.
3、全班齊讀.
四、讀讀說說。
1、指名說。
2、全班一起說。
3、照樣子完成練習。
4、你還認識哪些這樣的詞語?
五、我會猜。
1、小聲自讀謎語.
2、同桌互猜.
3、指名回答.
4、說說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5、選小老師領讀謎語.
6、你們還認識哪些謎語?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九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2.正確、規(guī)范、整潔地書寫“主、書、門”等帶點的字。體驗“點”在不同位置不同筆順的書寫規(guī)則。(重點)
3.能正確認讀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感受輕聲音節(jié)詞語的讀法。(難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詞卡。(學生)
一、游戲闖關,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玩?zhèn)€“我來指,你來說”的小游戲,好不好?
2.教師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學生認真觀察,快速說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稱。激勵學生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快又正確。
4.闖關游戲:讀詞語。
(1)教師說明闖關游戲要求:準確讀出城堡大門上的詞語,并把它貼到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
(2)多媒體課件出示:城堡大門,貼滿詞卡的圖片。學生瀏覽詞語卡片。
(3)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正確朗讀詞語,再相互之間比賽正確認讀詞語。
詞語: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腳尖
(4)讀準字音的學生獲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貼在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一名同學在黑板上貼出,其他同學當小評委,觀察是否正確。)
5.識記生字――眉、鼻、嘴。
(2)“眉”字的識記:眉毛是生長在額頭之下、眼睛之上的毛發(fā),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體課件出示:“眉”字的演變過程。
(3)“鼻”字的識記:人們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識記: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個“此”,就是“嘴”了。
6.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黑板上詞語出現最多的一個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脖、臂、肚、腿、腳。
(3)小組合作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胳膊、腦、肩膀、膽、膚、胖……
(4)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帶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體某一部位。
7.小結:通過游戲互動,學生們正確地認讀與身體部位相關的詞語,闖關成功。多媒體課件展示:城堡大門開啟。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小組合作讀詞語、歸類識字等多種方法,總結帶有“月字旁”的字與身體有關,突破“趣味識字”的難點,由此構建起“做游戲――認名稱――學生字”的體系。
二、游戲闖關,字詞句運用
1.過渡:同學們在朱迪的帶領下繼續(xù)往前走,閉上眼睛,伴隨著音樂,走呀,走呀……快睜開眼睛看啊(多媒體課件),城堡的果園里種滿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一定很甜。
2.游戲闖關:摘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1)教師指出闖關要求,準確讀出蘋果上的詞語即可得到蘋果。
(2)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膽子、粽子、鏡子、爸爸、媽媽、哥哥、故事、月亮、時候。
(3)學生先小組內合作將字音讀準,小組派代表讀詞語,正確讀出詞語摘一個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3.運用詞語造句。
(1)導學:同學們真是收獲滿滿啊,摘到了這么多蘋果。老師還能用兩三個蘋果上喜歡的詞語造句子呢。(老師示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例如:小的時候,每天睡覺之前媽媽會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從前,我膽子很小,爸爸給我講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漸漸地我也變得勇敢了。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兩三個詞語說話。
預設:中秋節(jié)的時候月亮又大又圓,像一個大玉盤。
我很喜歡吃媽媽包的糯米粽子。
(3)集體交流,學生代表匯報,教師將說得比較好的句子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4)指導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在句子中的讀法。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4.全班同學展示匯報,說出自己知道的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
預設:爺爺、奶奶、蚊子、黃瓜、狐貍、漂亮、葡萄。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比拼,字詞句的運用,學生們準確地認讀詞語,并總結帶有輕聲音節(jié)詞語的規(guī)律。
三、游戲闖關,書寫漢字
1.導學:同學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真開心,接下來朱迪要帶領我們到動物城堡里的游樂園逛一逛。但是,我們要完成以下任務才能進去。
2.多媒體課件出示任務卡: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1)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主”字。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寫“主”字。
(2)師生同步競爭書寫“門”字??凑l寫的筆順正確。
(3)男女同學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賽書寫“書”字,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4)同桌之間競爭書寫“我”字。教師提示獨體字書寫時按照正確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進行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3.總結帶點字書寫規(guī)律。
(1)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這幾個字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點”。
(2)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guī)律:筆畫“點”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時先寫點;“點”在字的右上方時,后寫點。
(3)根據“點”的書寫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帶點的字。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闖關、師生競賽、男女生比拼、同桌互動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在寫字卡上按照正確筆順書寫帶點的漢字,并且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guī)律。
四、回顧全文,布置作業(yè)
1.導問:今天大家跟著朱迪玩得開心嗎?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今天有哪些收獲呢?
2.總結:本節(jié)課朱迪帶我們來到了動物城,通過闖關游戲,我們認讀了帶有“月字旁”的生字,準確地讀出了帶有輕聲的詞語,還能用兩三個詞語寫一句話,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了帶有筆畫點的漢字。我們不僅玩得開心,還收獲了很多知識。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跟朱迪說再見吧!
3.作業(yè)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設計意圖:總結回顧本節(jié)課的收獲,引導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再次感受學習收獲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總結的好習慣。作業(yè)的布置加強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來識記漢字。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2)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熱鬧的賽詩會。
(3)揭示課題:誦讀詩歌比賽。齊讀題目《尋隱者不遇》。
2.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教師提出誦讀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之間借助拼音讀,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學生匯報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訂正。
3.精讀古詩,熟讀成誦。
(1)導學:同學們已經讀準了字音,接下來我們展開一次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的聲音最洪亮,句子讀得正確、流暢。
(2)多種方式誦讀:小組比賽讀、同桌互讀、男女生賽讀、邊評邊讀、齊讀。
(3)指導學生通過二人對話的方式識記詩歌內容。
(4)分角色朗讀詩歌。教師扮演詩人,學生扮演童子。師生合作以對話的方式進行誦讀。
(5)學生自由背誦,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6)教師抽背,鼓勵同學正確、流利地背誦古詩。
4.小結:我們跟隨著朱迪參加了賽詩會,并且運用了多種方法誦讀詩歌。希望同學們學會運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誦讀詩歌。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主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以多種方法練習朗讀,在讀中感悟,在情景中靈活運用方法,做到了學以致用。
1.導問:我們參加了快樂賽詩會,朱迪還給大家請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2.多媒體課件出示:《妞妞趕牛》的圖片。
3.導學:從圖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誰?在做什么?揭示主題。
預設: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趕牛。
4.學生初步了解內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重難點發(fā)音的生字。
5.朗讀表演:教師示范讀繞口令。
6.結合圖畫演示,師生逐句學習繞口令,正確讀準字音。
7.多種方式誦讀:小組比賽讀、同桌互讀。在自然輕松的活動氛圍中,感受繞口令內容、字詞的發(fā)音等。
8.角色競賽,分角色、分小組,和同伴朗讀。學生有
韻律快速讀繞口令,教師對朗讀方法予以糾正指導。
9.活動小結:今天我們快樂地學習了繞口令《妞妞趕?!?,說一說你哪一句讀得最好。通過復述,讓學生對不同語句進行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對《妞妞趕?!穬热莸恼J知。
10.延伸活動: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讀這首繞口令。
設計意圖:繞口令是漢族傳統(tǒng)的語言游戲,將聲調極易混的字,組成反復、繞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jié)奏感強,妙趣橫生。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學生在認識了相近字音的漢字,了解了內容的基礎上,對讀繞口令的韻律感、語速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第一課時設計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從認到讀,從讀到寫,在活動中有規(guī)律地進行學習。第一環(huán)節(jié)以認讀為主,并在認讀中總結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根據總結的經驗進行拓展練習。第二環(huán)節(jié)以讀為主,在讀的過程中對帶有輕聲字的詞語有一定的認知,了解帶有輕聲字詞語的讀法和規(guī)律,并拓展練習運用兩三個詞語造句。第三環(huán)節(jié)以寫為主,在正確、美觀的書寫漢字的基礎上能夠發(fā)現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同一個筆畫出現在不同位置,書寫的筆順不同。
第二課時設計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兩個環(huán)節(jié)以讀為主。第一環(huán)節(jié)熟讀成誦,不僅會讀,在讀的過程中還以多種方式誦讀詩歌。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多種方式的練習,對讀繞口令的韻律感、語速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學生在認讀漢字的過程中,善于發(fā)現、學會觀察、總結,把總結的方法運用到語文學習中,并且在讀中感受、在讀中認知,在讀中感受中國語言魅力與博大精深。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二十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會正確區(qū)分韻母an、ang生字;掌握“白、回、國”的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2.能力目標:通過讀、寫背積累有關天氣的詞語和有關春天的四字詞語;熟讀背誦大小寫字母歌和《祖國多么廣大》;正確閱讀《誰和誰好》。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二、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字詞。(教師正音)。
2、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fā)現?(都和天氣有關)。
3、你還知道哪些和天氣有關的詞語呢?(霧霾、風暴、閃電、狂風……)。
4、集體齊讀字詞。
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記一記。
(1)出示字母表。
(2)學習字母表應注意哪幾點?(大寫字母、小寫字母、字母的順序)。
(3)讀小寫字母,對應認識大寫字母。
(4)找找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樣?(ccooppssvvwwxxzz)。
(5)背誦字母表。
(6)學唱字母歌。
2、讀一讀,寫一寫。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教師泛讀,學生跟讀,自己正音。
(3)按照韻母給這些生字分類并書寫。(教師指導)。
(4)集體讀生字。
3、讀一讀。
(1)學生自由朗讀兒歌。注意讀準“興、嶺、島、盛”四個字。
(2)大興安嶺、長江、海南島同一季節(jié)景色有什么不同?(出示圖片)。
(3)學生齊讀兒歌,教師指導背誦。
4、小組齊讀字詞。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書寫提示。
1、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教師抽查學生,然后泛讀。
2、學生上臺書寫筆順。教師檢查,學生書空。
(注意三個字:都是先外后內再封口)。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指導)。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四字詞語。
2、你有什么發(fā)現?(都和春天有關。)。
3、你還知道哪些和春天有關的四字詞語?
(鳥語花香、萬紫千紅、春光明媚……)。
4、小組齊讀。
三、布置作業(yè)。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誰和誰好》。
四、課堂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一
1、鞏固漢語拼音,區(qū)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5、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6、激發(fā)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7、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反義詞和讀句說句。
教具準備。
掛圖、制作帶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義詞生字卡。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區(qū)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寫。
1、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的老朋友聲母和韻母,還記得嗎?
(2)依次出示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3)引導學生評價并隨時糾正讀音。
2、找一找。
(1)教師貼畫,兩座房子,分別寫著聲母和與韻母。
聲母韻母。
(2)游戲。
送聲母、韻母回家。(學生一個個為他們找到家)。
(3)貼完后,指讀,評價。
3、寫一寫。
(1)學習小組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聲母和韻母。
(2)各組同學合作給拼音分類。
(3)按要求把聲母、韻母抄在四線格里。
(4)同桌互相檢查。
(5)師生共同評價。
(二)、我會連。
1、游戲。
(1)做“反話游戲”,同學聽到老師的話,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動作。
(2)老師說,同學做。
(3)哪位小朋友還能說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來。(如: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自由發(fā)言。)。
2、學生對字游戲。
3、學生把成對子的詞卡貼在黑板上,當小老師帶讀。
4、動手用尺連線。
(三)、我會讀。
1、游戲“識字接龍”。
每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生字卡,同桌為一組,一個同學擺出識字卡,另一個同學迅速讀出字音。
2、還可以自由組合,合作玩游戲。
3、把自己認為是一類的擺在一起。(學生自由討論,動手擺一擺。)。
4、請學生上臺操作,當小老師指讀。
5、全班齊讀。
(四)、我會連。
1、出示題目。
(1)學生先自己試讀,不會讀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師請教。
(2)教師指名,學生說一說。
(3)指名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4)學生自由選擇詞語說話。
2、試著連一連。
(1)學生在書上做練習。
(2)學習組長檢查。
(3)教師巡視輔導。
(五)、擴展活動。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五、作業(yè)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2、激發(fā)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讀讀說說。
1、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在家里,爸爸媽媽和你經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學生自由發(fā)言。
(3)出示書上的句子,學生讀一讀。
小組互相讀。
2、看圖說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動的圖畫。
(2)同學們看看,圖上畫的是誰?在做什么?
()踢()。
()洗()。
()讀()。
(3)同桌討論后,指名說。
(二)、我會認。
1、出示“姓氏花”。
進行有趣的識字練習,請大家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同學聽,看誰得多。
2、學生交流。
(1)教師巡視。
(2)學生小組討論,不斷擴展識字面。
3、做練習。
(1)明確要求:看到認識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涂好后,讀給大家聽一聽。
(3)如果同桌又教給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激勵:看看誰的花開得最美。
(1)請同學上臺交流識字方法。
(2)出示課本外的姓氏,請學生讀一讀,涂一涂。
(三)、讀讀背背。
1、示圖,你看見了鵝,想說些什么?
(1)指名發(fā)言。
(2)這只漂亮的大白鵝被一位小詩人看見了,他像你們一樣,高興地贊美這只大白鵝。
2、出示古詩。
(1)教師范讀。
(2)誰來和老師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3)學生試讀。
(4)組織學生評價。
你為什么這樣讀?引導學生體會“鵝”快活、可愛的樣子,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3、教師帶讀,學生自由讀,比賽背。
(四)、練習。
1、我能看拼音寫筆畫,寫漢字。
hengshupienadian。
()()()()。
2、把意思相反的字連起來。
上左出大。
右下小人。
3、加一筆,成新字。
大———()木———()二———()。
五、作業(yè)布置: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爸爸媽媽聽,看誰得多。
六、板書設計:hengshupienadian。
()()()()()。
七、課后反思: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二
1.剛才我們幫小動物摘了蘋果,它們可感謝大家了,還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蘋果。
2.出示裝蘋果的.筐(筐里裝滿了蘋果,正面寫上詞語)。
a、我們來看一看它們送給我們的蘋果吧(學生自由練讀)。
b、合作讀: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說說都有哪些蘋果嗎?
c、個別讀:現在我要把這些蘋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讀準它,就能得到它哦。
4、擴展練習:你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來說一句話嗎?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三
1.通過認字,引導學生發(fā)現識字方法。
2.通過讀句子,發(fā)現多音字;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優(yōu)秀段篇。
4.口語交際,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自主識字,主動積累詞匯。
自主識字,主動積累詞匯。
預設過程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語文園地!語文園地的主人在向我們致意呢!我們來看看本期園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語文園地四)
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自主識字。
1.請大家翻開書,讀一讀“我的發(fā)現”這部分的漢字,看一看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a:我發(fā)現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關。
學生b:我發(fā)現月字旁的字和身體有關。
學生c:我發(fā)現足字旁的字和腳有關。
學生d:我發(fā)現提手旁的字和手有關。
2.我們讀一讀這些字。
3.指名讀要求會認的字:擦、抄、拾、摔、拔、攔、摸(老師出示生字卡片),練習擴詞,說句子,還可以讓學生做動作來理解意思。
4.教師小結:形聲字分兩半。形一半,聲一半,形旁相同是同類,形旁不同意思變。從這些漢字,我們可以看出偏旁總是跟字的意思有些關系。你還能說出一些偏旁表義的漢字來嗎?(蚊、螞、蜻)(趕、起)(認、說、話)
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1)教師出示題板,學生觀察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別的嗎?(有的字下面加了點)
(2)教師范讀,聽一聽,你發(fā)現了什么?(帶點的字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讀,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4)指名讀,齊讀。
2.沒見過浪花的同學別著急,讀一讀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師范讀。
4.學生試讀,把句子讀通順、連貫。
5.請同學接龍讀短文。
6.說一說,現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浪花怎樣?(可愛、淘氣)
7.齊讀,指名讀。(指導朗讀),露出可愛的笑容,帶著微笑讀短文。讀了短文,讓別人聽了好像真的見到了淘氣的浪花。
8.配樂朗讀短文。
口語交際:續(xù)講故事
1.出示插圖。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散步,兩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現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了。小松鼠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來是想干什么呢?老師講到這兒,講不下去了,請同學們幫幫忙,仔細看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個故事續(xù)講完,看誰講得好。
提示:小松鼠可能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會怎么說?
怎樣幫助小松鼠
(1)自由發(fā)揮講,講給同桌聽。
(2)小組內交流。
(3)指名上臺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講的故事什么地方說得好。
(4)評價(學著評價同學的優(yōu)點,再補充自己的看法)。
過渡:大家講得真好,講得更生動,老師都聽得入迷了?,F在請聰明的你把自己講的故事畫一畫,看誰畫得好。
(1)學生自由畫畫,老師巡視。
(2)先畫好的同學放在實物投影儀下讓同學們欣賞,評價。
(3)小組交流。
(4)評出“小畫家”。
根據自己畫的畫,把這個故事完整的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第一課時我使用了課件教學,我出示了《語文園地四》中“我的.發(fā)現”部分的字,讓學生在這些字中尋找規(guī)律,在偏旁規(guī)律的基礎上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字的區(qū)別以及怎樣記住這些字,將所有出現的字擴詞,在講述動詞時還可以借用肢體語言來讓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更加深刻。初步教會他們形聲和形義兩種字。在“我會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自由朗讀句子并仔細觀察,看一看句子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想一想多音字的不同用法。在具體的實例中教學會比單個的枯燥講解理解的更加透徹些。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四
《人有兩個寶》是根據我國大教育學家陶行知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一首兒歌。共六行三句話。課文中的手腦與生活緊密聯系,語言樸實,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口語習慣。另外圖文并茂,學生容易朗讀。
《升國旗》是一首清新自然,簡潔易懂的兒童詩。描寫了小學生升國旗的莊嚴儀式。它告訴孩子們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升國旗時要奏國歌,我們要敬禮等知識。短短三句話,包含尊敬國旗,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江南夏天,碧綠的荷葉,美麗的荷花,采蓮人采摘蓮蓬和魚戲蓮葉間的動人生活情境。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艷,形象逼真,展開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可謂有情、有景、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熏陶兒童美的情操。
《我叫“神舟號”》采用了擬人化手法,通過嫦娥姐姐與“神舟號”飛船的對話,說明這艘飛船是中國制造的,正在進行飛行試驗。本文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全文,并融入神話傳說,字里行間洋溢著自豪之情,讓人感到中國的科技發(fā)展碩果累累,前程無限。在教學中要進行有效的激勵,從而促使學生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本單元有三大教學目標。
(一)思想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二)知識目標:學習本單元2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
的26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三)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說和寫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
認識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多種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墩n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共提出10點要求,歸納起來可分四個方面:
一是情感態(tài)度與習慣,主要是喜歡讀書,愛護圖書;
二是學習基本的讀書技能,主要是朗讀、默讀;
四是注意積累和背誦。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的起步階段,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
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多讀精講,注重積累。就低年級而言,朗讀和背誦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師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如繪畫、配音、分角色表演朗讀、動作表演朗讀等)引導兒童在自悟自得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達到入境入情。要力避繁瑣、單調、枯燥的技術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在此基礎上鼓勵兒童多背誦,強化語言積累。一方面要尊重并鼓勵兒童說出個人的獨特的閱讀感受,要鼓勵兒童質疑問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此外,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要指導兒童選擇好的讀物,給兒童創(chuàng)設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五
1.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感悟到漢字的構字特點,感悟偏旁表義的作用,使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會寫4個字。
3.通過猜猜畫畫,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4.豐富學生的詞匯,進行詞語積累。
5.借助拼音學習古詩,擴大閱讀量,積累語言。
6.通過對事情結果的設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能力,激起學生樂于表達的情感。
1.感悟漢字偏旁表義的作用。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會寫4個字。
3.在讀讀、想想、畫畫、說說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喜愛語文,樂于積累、樂于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朗讀錄音帶、配樂帶、錄音機。
3.課文插圖。
4.卡通人物:樂樂。
2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有趣的漢字。
1.看老師做動作猜字:做“跑”的動作,學生猜字后板書:跑。做“跳”的動作,猜出后板書“跳”,做“走路”的動作,猜字。
2.讀一讀,想想這三個字和什么有關。
3.小結:漢字中,帶有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腳有關。
4.投影“抱、打、捉”三字。
1.指名讀音。
2.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想想它們和什么有關。
3.小結:這幾個字都有提手旁,它們都和手有關。
5.總結:我們的漢字真奇妙,有許多字的偏旁能表示出字的意思,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點識字或選字組詞。
6.你能說出幾個相同偏旁的字,再說說它們和什么有關嗎?
(三)寫字板。
觀察范字,注意間架結構,看清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安排才能寫好這四個字。
1.指導書寫。強調書寫筆順,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范寫。提醒學生:“寫”是上下結構,書寫時上小下大;“足”是獨體字,書寫時撇、捺要伸展,托住上邊的口。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不良的寫字姿勢,鼓勵學生寫好字。
3.自己找出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欣賞,互相學習。
4.評選寫字能手,請他說說寫字要注意的地方。
(四)照樣子說。
1.出示:高高的、胖胖的。
一片片、一只只。
觀察兩組詞語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小結:上面一組是前兩個字相同,下面一組是后兩個字相同;上面一組是形容樣子的,下面一組是說數量的。
3.學生仿照樣子說詞,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五)猜猜畫畫。
1.投影謎面,自由讀。
2.想一想:謎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3.畫一畫謎底。
(一)閱讀欣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中國的名山之一華山去旅游。讓我們閉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飛呀飛,飛到華山。
3.宋代詩人寇準跟你有同感,他把自己的感受寫在詩中,大家自由地讀一讀。
4.教師進行配樂朗讀,請學生欣賞。
5.學生朗讀,評讀。
6.學生配樂朗讀。
(二)語文生活。
2.小組討論結果。
3.各小組派代表在班里交流。要求每組的方法都不相同。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討論得很激烈。大家認為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兩只羊互不相讓,你頂我,我頂你,結果都掉下了河。一種是兩只山羊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過橋的辦法,如一只羊先退回去,讓另一只先過去;或一只羊橫站著,讓另一只羊從身上跨過去……結果它倆都順利地過了橋??磥?,只要多動腦筋,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你喜歡哪種結果?說說理由。
5.同桌演一演山羊過橋。
6.指名上臺表演。
7.評獎:聲音響亮獎、善于傾聽獎、方法獨特獎、最佳表演獎。
8.指名上臺講故事《過獨木橋》。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六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fā)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xiāng)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zhí)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七
1.認識家庭成員,借助拼音讀詞語,第二個字要讀輕聲。
2.總結一些特殊偏旁和表意字的關系,了解形聲字。
3.區(qū)別筆畫相似、寫法不同的字。
4.借助拼音把故事讀通順。
借助拼音讀故事。
總結表意字和形聲字的規(guī)律。
多媒體。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一)說說自己家人都有誰?
(二)教師出示詞語,讓學生認真讀一讀。
(三)看看圖中的小朋友還有什么家人,借助拼音讀詞語,注意第二個字要讀輕聲。
(四)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二、我的發(fā)現。
(一)出示兩組詞語,讓學生認讀。
(二)觀察這兩組詞語,說一說你都發(fā)現了什么?
指導:“明、晚、昨、時”都是日字旁的字,都和時間有關。
“媽、奶、姐、妹”都是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關。
(三)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三、字詞句運用。
(一)出示“了、才、長、山、兒、四、我、心”八個生字,自己讀一讀。
(二)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三)教師范寫生字,講注意點。
“了、才”,“了”是彎鉤,“才”是豎鉤,“長、山”,“長”是豎提,“山”是豎折;“兒、四”,“兒”是豎彎鉤,“四”是豎彎;“我、心”,“我”是斜鉤,“心”是臥鉤。
(四)學生范寫,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并逐一點評。
第二課時。
一、看圖寫詞語,再說一兩句話。
(一)認真觀察圖畫,看看圖畫上都有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說。
(二)發(fā)揮想象,試著讓學生說一兩句話。
(三)在田字格中寫一寫。
二、日月積累。
(一)出示句子,學生借助拼音熟讀。
(二)指名讀,教師領讀。
(三)學生試著說一說句子的意思。
(四)教師逐句講解意思。
(五)全班齊讀。
三、和大人一起讀。
(一)借助拼音把故事讀通順。
(二)標自然段。
(三)指名讀課文。
(四)“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在文中出現四次,朗讀時候聲音要洪亮,以表達猴子們著急的心情。
(五)月亮真的掉進水里了嗎?
(六)讀熟之后可以把故事向大家講一講。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八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兩塊內容。在教學時,我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輕松快樂中發(fā)現探索,在自主實踐中積累運用。
在“我的發(fā)現”,我盡量讓學生自已去探索發(fā)現,在總結規(guī)律時,我再適當地給予孩子們一定的幫助,主要讓學生自已能把這種“合一合”的識字方法自學而會。
在“日積月累”中,我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讓學生我一找每組字的異同點,讓他們選填出正確答案,并讓學生自己盡量給這些形近,同音字口頭組詞比賽,比一比哪組最正確、最多,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也非常積極主動,有興趣,也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這課的教學還有些不足之處:有些忽視了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這字詞他們無法區(qū)分,所以我在讓他們自已組成詞。但他們并無興趣,只是低頭做自己的事。我本想請會讀的學生帶讀這些詞語,這樣差生也會有興趣點,但是由于時間不夠,也就沒有讓學生跟讀了。在以后教學中,我想我也應該多多為差生設計一些好的學習環(huán)節(jié)。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學會游泳的基本理念。因此,對于《語文園地》的學習內容,更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本設計重點運用了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先自己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自我建構。經歷曲折是為了豐富經驗,使學生能夠在反復嘗試中收獲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快樂。
另外,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同于其他學科,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心理學指出,能力的形成需要的是規(guī)律性的知識和循序地訓練,小學生要想真正獲取語文學習的方法,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那首先就要經歷一個“舉三反一”的過程,即通過反復地訓練,歸納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要通過學生自己反復地練習而獲得,且熟記于心,以形成自己的素養(yǎng)。然而,再經歷一個“舉一反三”的過程,總結規(guī)律,然后自己去發(fā)現或在老師引導下去拓展,最終形成學生的綜合能力,把語文的學習過程系統(tǒng)地展現出來。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九
1.通過認識人體的器官,認識8個生字,8個生詞。
2.通過字詞句的運用,知道輕聲的幾種構詞方式,并能讀準確。知道帶有“點”筆畫的獨體字的筆順規(guī)則。
3.日積月累,通過誦讀《尋隱者不遇》,培養(yǎng)收集古詩詞的興趣。
1.了解輕聲詞的構詞方式,養(yǎng)成課外積累詞語的習慣。
2.日積月累,通過誦讀《尋隱者不遇》,培養(yǎng)收集古詩詞的興趣。
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游戲闖關,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玩?zhèn)€“我來指,你來說”的小游戲,好不好?
2.教師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學生認真觀察,快速說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稱。激勵學生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快又正確。
3.闖關游戲:讀詞語。
(1)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生瀏覽詞語卡片。
(2)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朗讀詞語,再相互之間比賽正確認讀詞語。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腳尖。
4.識記生字——眉、鼻、嘴。
(2)“眉”字的識記:眉毛是生長在額頭之下、眼睛之上的毛發(fā),所以“眉”的下面是“目”。出示:“眉”字的演變過程。
(3)“鼻”字的識記:人們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識記: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個“此”,就是“嘴”了。
5.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黑板上詞語出現最多的一個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帶有“月字旁”的字。
(3)小組合作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
(4)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帶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體某一部位。
7.小結。
二、游戲闖關,字詞句運用。
1.游戲闖關:摘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1)教師指出闖關要求,準確讀出蘋果上的'詞語即可得到蘋果。
(2)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膽子、粽子、鏡子、爸爸、媽媽、哥哥、故事、月亮、時候。
(3)學生先小組內合作將字音讀準,小組派代表讀詞語,正確讀出詞語摘一個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2.運用詞語造句。
(1)導學:同學們真是收獲滿滿啊,摘到了這么多蘋果。老師還能用兩三個蘋果上喜歡的詞語造句子呢。(老師示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兩三個詞語說話。
(3)集體交流,學生代表匯報,教師將說得比較好的句子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4)指導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在句子中的讀法。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3.全班同學展示匯報,說出自己知道的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
三、游戲闖關,書寫漢字。
1.導學:同學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真開心,接下來朱迪要帶領我們到動物城堡里的游樂園逛一逛。但是,我們要完成以下任務才能進去。
2.多媒體課件出示任務卡: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1)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主”字。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寫“主”字。
(2)師生同步競爭書寫“門”字??凑l寫的筆順正確。
(3)男女同學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賽書寫“書”字,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4)同桌之間競爭書寫“我”字。教師提示獨體字書寫時按照正確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進行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3.總結帶點字書寫規(guī)律。
(1)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這幾個字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點”。
(2)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guī)律:筆畫“點”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時先寫點;“點”在字的右上方時,后寫點。
(3)根據“點”的書寫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帶點的字。
四、回顧全文,布置作業(yè)。
1.導問:今天大家跟著朱迪玩得開心嗎?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今天有哪些收獲呢?
2.總結。
3.作業(yè)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
1、出示12張生字卡,指名讀,開火車讀。
2、游戲:在這12個字中,有六對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到他們?
(1)請6名學生分別上臺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卡擺在一起。
(2)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說它們是“兄弟”?
(3)全班交流。
3、擴展訓練:在你認識的字朋友中,還有這樣的“兄弟”嗎?
4、指導書寫。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一
“語文園地一”中的“交流平臺”,主要突出學生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情感的能力,從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導,層層深入;“詞句段運用”主要難點是仿寫句子,指導學生找出規(guī)律進行總結練習;最后在“日積月累”中對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的認知和理解、賞析再到課外的積累,都體現了對學生認知能力和積累能力的考察,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多發(fā)現,多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知識面較窄,有待拓寬,在平時生活和讀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多加積累。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二
1、學習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性,讓學生在讀中學,游戲中學習,合作中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讓身體更多的器官參與學習,從而獲得學習中的樂趣與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2、要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審美樂趣。
3、“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發(fā)現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其能力表現的不同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健康地發(fā)展。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三
1、教師范讀《天上的小白羊》,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學。
4、指導朗讀。
5、朗讀比賽。
6、擴展訓練。
(1)討論:天上的白云有時象成群的小白羊,有時又象什么?
(2)全班交流。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四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八有五項練習,分別是“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等內容。這些內容著眼于學生識字能力,語文實踐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閱讀習慣,學會收集詞語,享受語文帶來的樂趣!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制作賀卡材料和工具。(學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
教學目標:
1.認識新字,鞏固識字寫字。
2.積累詞語,向父母表達新年的祝福。
教學重點:
1.鞏固識字、寫字,積累詞語。
2.學會寫祝福的話語。
學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過程:
識字加油站。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愛我嗎?我是一位老師。我是學校的一位老師。
二、講授新課。
1.師出示生詞卡片:學校、老師。
2.誰會大聲地讀給全班同學聽。
3.指名讀,開火車讀,抽讀。
4.同學們,你們愛媽媽嗎?媽媽是干什么的?
5.指名說,師貼卡片:醫(yī)生。
6.生認讀新詞:醫(yī)生,學生找到相應生字卡片:醫(yī)生。
7.媽媽在哪個地方當醫(yī)生?
8.師板書:醫(yī)院,生找到相應生字卡:醫(yī)院。
(練讀以上生字,形式多樣,人人過關為主)。
9.同法學習生字詞:工廠、工人、軍隊、軍人。
三、指導書寫生字“工”“廠”。
1.師范寫,并指名說說書寫規(guī)則。
2.生練寫生字,先描后練,并積極展示。
四、師總結并拓展。
我們今天又學會了這么多新詞,學會寫2個生字,我們高興嗎?
字詞句運用。
一、談話導入。
1.師出示課件:生字寶寶開花了,你們想看嗎?
2.總結:生字寶寶真有趣,一個字可以組兩個詞。
3.誰會讀:皮(果皮)(樹皮)。
指名讀,開火車讀。
二、讀詞,學會組兩個詞。
1.出示卡片“法”,分小組討論組詞。
2.比賽組詞,看哪組又快又好,優(yōu)勝者得一面紅旗。
3.同法學其他生詞:旁邊、兩邊、許多、也許、到處、四處、學生、生氣。
4.全班開展讀詞比賽。
三、拓展。
師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學生組詞能力,組的詞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課件,欣賞賀卡。
(2)出示課件,請學生欣賞各種形式的賀卡。
師:你覺得這些賀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制作的?
2.計劃制作賀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誰贈送賀卡表示祝賀呢?你準備制作一張什么樣的賀卡?你想對贈送的人說句什么祝福的話?(學生暢所欲言,老師對學生的祝福語句加以指導)。
3.學生自制賀卡,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賀卡。
(1)介紹材料,并提出制作時產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盤中,保持衛(wèi)生。
(2)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裝飾。
(3)在賀卡上寫祝福的話。
4.做好的賀卡放在展示臺上,交流賀卡的制作。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問題直接交給學生,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有時教師的提示和誘導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組織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賀卡制作,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點撥,讓他們去發(fā)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刺激其思維的活躍性,培養(yǎng)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3、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4、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教學準備:字母卡片,相關的漢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比較形近的字和復習學過的字的偏旁。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連。
1、談話激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語文園地,里面有許多游覽區(qū),咱們先來到“我會連”這個游覽區(qū),誰連得又快又對,我就把“五角星”送給誰。
2、開火車讀準聲母。(重點指導讀準鼻音和邊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漢字,指導連線。
(1)學生自己連一連。
(2)同桌對一對,教師巡視。
(3)連錯的同學哪個字連錯了,請小朋友幫忙,教師引導學生評價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戲,鞏固漢字的讀音。
(1)師生合作。(出示相關的漢字)。
(2)學生與學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組進行)。
(二)、讀讀比比。
1、談話激趣:請你先讀一讀,仔細觀察,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2、學生邊讀邊觀察,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比較形近字的差異,練習說完整話。
(1)共同完成“了―子”、“十―葉”音形義的比較,再分別組詞。
(2)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3)小組派代表,自選一組讀讀、比比、說說,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4、出示這些漢字組成的詞,全班齊讀。
(三)、我會找。
2、同桌分工,幫圖上的小朋友撿蘋果。(每人先找同一個偏旁的字做上記號,再相互檢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蘋果,并讀一讀。
4、讀字。把10個紅蘋果貼在果樹上,學生做“摘蘋果”游戲,帶讀生字。
(四)、作業(yè)布置: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五)、板書設計:一棵蘋果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并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點: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2、出示詞語,學生自己練讀,四人小組互讀,教師巡視。
3、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1)指名“過橋”。(一人讀一排詞語)。
(2)四人小組接力“過橋”。(兩排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的詞語)。
(二)、讀讀說說。
1、談話激趣:過了“獨木橋”,我們又來到“我會讀讀說說”游覽區(qū)。讓我們讀什么?說什么呢?(讓學生自己發(fā)現)。
2、讀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
3、引導學生認識“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問:第一句講什么地方?(我家門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樹)。
(2)請同學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線畫出來,用橫線把“有什么”畫出來。
(3)指導讀句子。
4、練習說話。
(1)把第一、二句“變一變”、“說一說”。
(2)把第三句補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導用準數量詞)。
(3)擴展練習,補充句子。
()有。
()有(),有(),還有()。
(三)、讀讀背背。
1、看圖,說說這只公雞美嗎?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讀古詩《畫雞》。
(1)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指名讀,學生評價。
(4)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5)小組范讀,男女生比賽讀。
3、背誦古詩。
4、表演朗誦。
(四)、作業(yè)布置:1、回家復習漢語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背誦古詩。
(五)、板書設計:
()有()。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六
1.引導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2.通過練習編童話故事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在讀讀、認認、背背中發(fā)現反義詞現象,積累語言。
4.通過連連認認的方法,認識“謊、笛”等8個生字。
1.學生搜集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fā)明、小竅門的資料。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自己喜愛的童話故事。搜集自己喜愛的動物圖片與資料。
3.寫有“日積月累”里內容的小黑板。
4.教師準備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fā)明的資料制成課件。
5.教師準備“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最佳表達獎”的獎狀。
6.教師準備一本孫幼軍寫的《小豬唏哩呼嚕》的書。
1.課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圓紙板,通常先在紙板上畫出一個相應直徑的圓,再用剪刀仔細剪下,花費時間較長。有同學想到用圓規(guī)畫圓,把賀規(guī)的筆尖改裝為小刀片,則成為一個很好的切圓片專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具的“缺點”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標,但在不同使用場合,有些缺點有可能成為“優(yōu)點”。德國一工廠生產的一種紙因嚴重化水無法使用,按常規(guī)只能打漿返工。有個工程師考慮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強,能否專門用這種紙來吸水呢?經過進一步“擴大缺點”制成了專用吸水紙,并申請了國家專利,增加了工廠收益。像這種“缺點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維的成果。
一般的門鎖鎖舌有斜口,這樣關門比較方便,但如果朝門縫中塞入硬片等卻容易把門撬開,防盜功能差,有個同學發(fā)明了“簡易防盜鎖”把門框上鎖孔內側焊個斜片,而鎖舌卻改成方形,這樣從結構上與原鎖反轉,關門照樣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門,由于鎖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開了,從而使防盜性能大大增加。
2.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fā)明、小竅門的資料。
3.教師小結,引出話題。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我們同學在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開燈,摸來摸去找不到開關;擦高樓上的玻璃,又麻煩又不安全??。大家仔細想一想,你曾遇到過哪些不便之處?在小組里把問題提出來,請組長做好記錄。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討論可以怎樣改進,然后推舉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討論時要暢所欲言,盡量從不同角度想辦法。最后我們要評選出“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
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了解每組學生的合作情況,隨機給予點撥指導。
三、全班交流,師生互動。
在學生表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話通順、連貫。說的同學要大方自然,口齒。
清楚。聽的同學要專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沒聽清楚的地方。
四、評選出“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頒發(fā)獎狀。
一、交流故事,激發(fā)興趣。
a.同學們已經讀過不少童話故事,課前我們請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個童話故事。請你們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簡要地說說大概,然后選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講。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d.教師挑選《小豬唏哩呼嚕》書里的一段故事讀給大家聽。
二、點撥角度,開闊思路。
a.教師結合同學交流的故事及《小豬唏哩呼?!返墓适录右渣c撥??醋髡咦プ×诉@種動物的什么特點展開想象的,拓展學生思路。
b.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動物圖片和資料。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展開聯想。
三、選擇動物,編寫故事。
a.學生選擇幾種動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
b.學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寫下來。
四、交流展示,互相學習。
1.教師和學生玩“對相反詞”游戲。教師說:“我說黑?!睂W生回答:“我說白。”?
2.教師出示小黑板:傲慢—謙虛懦弱—勇敢丑陋—美麗愚蠢—聰明。
3.學生小聲讀一讀,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4.同座討論從這兩行詞語中發(fā)現了什么。(發(fā)現上下兩個詞意思是相反的。)。
5.延伸拓展。請學生再說一些意思相反的詞。
一、讀讀背背。
1.教師出示寫有“讀讀背背”的小黑板,明確題目要求,看誰能很快地背下這些句子。
2.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背背這些句子。同座可以互相讀讀背背,也可以“對口令”似的讀讀背背,如,一個人背“千里之行”,另一個背“始于足下”。
3.全班交流學習成果,學習可以自由選擇匯報形式,可以獨自背,可以與人合作背。
4.集體讀、背。
二、連連認認。
1.教師板書學生已經認識的字:竹、說、海、木、書、怒、女、子。請學生讀一讀,組組詞。
2.教師板書拼音,請學生讀讀詞。
3.教師板書生字,讓學生邊看邊猜一猜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個字連成詞呢?
4.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這些詞語,再找一找合適的字,連一連線。同座可以互相幫助。
5.全班交流。請學生上黑板連一連線,再請學生做小老師帶大家讀讀詞語。
6.教師出示生字,用多種形式請學生認讀。
三、成語故事。
1.教師有聲有色地講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2.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這個故事。
3.請學生自己畫畫簡筆畫來想一想:那個人最后能不能撈到寶劍?為什么?
4.全班交流。先讀一讀這個故事,再說一說從這個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5.學生練習講個成語故事。
6.教師鼓勵學生講講自己知道的別的成語故事,課后還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語故事。
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談自己在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及解決的辦法。學生在思考怎么說的時候,可能會涉及到怎樣集合優(yōu)點的問題,怎樣取長補短的問題,怎樣全面看問題等,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剛學過的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所闡明的道理,以便從中受到新的啟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
這次習作要求想象作文,編寫動物童話。建議進行寫前啟發(fā),教師讓學生講一講自己讀過的動物童話,做好寫前激趣和拓展思路的工作。把學生帶入動物童話的王國,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動物的朋友,自己就生活在他們中間,有很多故事要講。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的想象空間。
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學成語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懂故事內容,理解寓意。如有讀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小組里或和同桌討論,然后結合實際說說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七
2、出示蘋果樹貼圖(樹上貼三種蘋果: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三種蘋果背面貼著帶有“亻、口、言”的字,在蘋果樹的下面貼出分別寫著“亻、口、言”的三個筐)。樹上的蘋果可真多,我們趕快去幫他們吧。
a.哪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摘蘋果?并把它貼到相應的筐上。
b.當一當小老師帶大家認一認這字。
c.找出三組字各組的字形特點(小組讀——全班讀)。
3、擴展練習:這棵樹還會長出哪些蘋果?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鼓勵在生活中識字。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采用偏旁歸類的方法復習生字.
2、通過詞語搭配練習,學習準確運用詞語,積累詞語.
3、了解重疊詞在表達上的不同;通過謎語學會讀注音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
鞏固學過的字,進行詞句、說話訓練.
教學準備:。
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要來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會動腦筋!好不好?
二、我會說。
1、出示題目.小朋友你們記得這些偏旁嗎?
2、請告訴老師這些是什么偏旁?
3、你們認識帶這些偏旁的字嗎?有哪些?
4、小組準備說.
5、全班匯報.
三、我會連。
1、指名認讀詞語.
2、指名連詞.
3、全班齊讀.
四、讀讀說說。
1、指名說。
2、全班一起說。
3、照樣子完成練習。
4、你還認識哪些這樣的詞語?
五、我會猜。
1、小聲自讀謎語.
2、同桌互猜.
3、指名回答.
4、說說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5、選小老師領讀謎語.
6、你們還認識哪些謎語?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十九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2.正確、規(guī)范、整潔地書寫“主、書、門”等帶點的字。體驗“點”在不同位置不同筆順的書寫規(guī)則。(重點)
3.能正確認讀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感受輕聲音節(jié)詞語的讀法。(難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詞卡。(學生)
一、游戲闖關,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玩?zhèn)€“我來指,你來說”的小游戲,好不好?
2.教師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學生認真觀察,快速說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稱。激勵學生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快又正確。
4.闖關游戲:讀詞語。
(1)教師說明闖關游戲要求:準確讀出城堡大門上的詞語,并把它貼到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
(2)多媒體課件出示:城堡大門,貼滿詞卡的圖片。學生瀏覽詞語卡片。
(3)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正確朗讀詞語,再相互之間比賽正確認讀詞語。
詞語: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腳尖
(4)讀準字音的學生獲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貼在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一名同學在黑板上貼出,其他同學當小評委,觀察是否正確。)
5.識記生字――眉、鼻、嘴。
(2)“眉”字的識記:眉毛是生長在額頭之下、眼睛之上的毛發(fā),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體課件出示:“眉”字的演變過程。
(3)“鼻”字的識記:人們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識記: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個“此”,就是“嘴”了。
6.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黑板上詞語出現最多的一個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脖、臂、肚、腿、腳。
(3)小組合作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胳膊、腦、肩膀、膽、膚、胖……
(4)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帶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體某一部位。
7.小結:通過游戲互動,學生們正確地認讀與身體部位相關的詞語,闖關成功。多媒體課件展示:城堡大門開啟。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小組合作讀詞語、歸類識字等多種方法,總結帶有“月字旁”的字與身體有關,突破“趣味識字”的難點,由此構建起“做游戲――認名稱――學生字”的體系。
二、游戲闖關,字詞句運用
1.過渡:同學們在朱迪的帶領下繼續(xù)往前走,閉上眼睛,伴隨著音樂,走呀,走呀……快睜開眼睛看啊(多媒體課件),城堡的果園里種滿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一定很甜。
2.游戲闖關:摘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1)教師指出闖關要求,準確讀出蘋果上的詞語即可得到蘋果。
(2)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膽子、粽子、鏡子、爸爸、媽媽、哥哥、故事、月亮、時候。
(3)學生先小組內合作將字音讀準,小組派代表讀詞語,正確讀出詞語摘一個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3.運用詞語造句。
(1)導學:同學們真是收獲滿滿啊,摘到了這么多蘋果。老師還能用兩三個蘋果上喜歡的詞語造句子呢。(老師示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例如:小的時候,每天睡覺之前媽媽會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從前,我膽子很小,爸爸給我講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漸漸地我也變得勇敢了。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兩三個詞語說話。
預設:中秋節(jié)的時候月亮又大又圓,像一個大玉盤。
我很喜歡吃媽媽包的糯米粽子。
(3)集體交流,學生代表匯報,教師將說得比較好的句子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4)指導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在句子中的讀法。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4.全班同學展示匯報,說出自己知道的帶有輕聲音節(jié)的詞語。
預設:爺爺、奶奶、蚊子、黃瓜、狐貍、漂亮、葡萄。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比拼,字詞句的運用,學生們準確地認讀詞語,并總結帶有輕聲音節(jié)詞語的規(guī)律。
三、游戲闖關,書寫漢字
1.導學:同學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真開心,接下來朱迪要帶領我們到動物城堡里的游樂園逛一逛。但是,我們要完成以下任務才能進去。
2.多媒體課件出示任務卡: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1)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主”字。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寫“主”字。
(2)師生同步競爭書寫“門”字??凑l寫的筆順正確。
(3)男女同學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賽書寫“書”字,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4)同桌之間競爭書寫“我”字。教師提示獨體字書寫時按照正確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進行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3.總結帶點字書寫規(guī)律。
(1)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這幾個字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點”。
(2)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guī)律:筆畫“點”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時先寫點;“點”在字的右上方時,后寫點。
(3)根據“點”的書寫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帶點的字。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闖關、師生競賽、男女生比拼、同桌互動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在寫字卡上按照正確筆順書寫帶點的漢字,并且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guī)律。
四、回顧全文,布置作業(yè)
1.導問:今天大家跟著朱迪玩得開心嗎?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今天有哪些收獲呢?
2.總結:本節(jié)課朱迪帶我們來到了動物城,通過闖關游戲,我們認讀了帶有“月字旁”的生字,準確地讀出了帶有輕聲的詞語,還能用兩三個詞語寫一句話,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了帶有筆畫點的漢字。我們不僅玩得開心,還收獲了很多知識。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跟朱迪說再見吧!
3.作業(yè)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設計意圖:總結回顧本節(jié)課的收獲,引導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再次感受學習收獲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總結的好習慣。作業(yè)的布置加強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來識記漢字。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2)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熱鬧的賽詩會。
(3)揭示課題:誦讀詩歌比賽。齊讀題目《尋隱者不遇》。
2.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教師提出誦讀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之間借助拼音讀,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學生匯報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訂正。
3.精讀古詩,熟讀成誦。
(1)導學:同學們已經讀準了字音,接下來我們展開一次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的聲音最洪亮,句子讀得正確、流暢。
(2)多種方式誦讀:小組比賽讀、同桌互讀、男女生賽讀、邊評邊讀、齊讀。
(3)指導學生通過二人對話的方式識記詩歌內容。
(4)分角色朗讀詩歌。教師扮演詩人,學生扮演童子。師生合作以對話的方式進行誦讀。
(5)學生自由背誦,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6)教師抽背,鼓勵同學正確、流利地背誦古詩。
4.小結:我們跟隨著朱迪參加了賽詩會,并且運用了多種方法誦讀詩歌。希望同學們學會運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誦讀詩歌。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主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以多種方法練習朗讀,在讀中感悟,在情景中靈活運用方法,做到了學以致用。
1.導問:我們參加了快樂賽詩會,朱迪還給大家請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2.多媒體課件出示:《妞妞趕牛》的圖片。
3.導學:從圖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誰?在做什么?揭示主題。
預設: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趕牛。
4.學生初步了解內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重難點發(fā)音的生字。
5.朗讀表演:教師示范讀繞口令。
6.結合圖畫演示,師生逐句學習繞口令,正確讀準字音。
7.多種方式誦讀:小組比賽讀、同桌互讀。在自然輕松的活動氛圍中,感受繞口令內容、字詞的發(fā)音等。
8.角色競賽,分角色、分小組,和同伴朗讀。學生有
韻律快速讀繞口令,教師對朗讀方法予以糾正指導。
9.活動小結:今天我們快樂地學習了繞口令《妞妞趕?!?,說一說你哪一句讀得最好。通過復述,讓學生對不同語句進行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對《妞妞趕?!穬热莸恼J知。
10.延伸活動: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讀這首繞口令。
設計意圖:繞口令是漢族傳統(tǒng)的語言游戲,將聲調極易混的字,組成反復、繞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jié)奏感強,妙趣橫生。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學生在認識了相近字音的漢字,了解了內容的基礎上,對讀繞口令的韻律感、語速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第一課時設計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從認到讀,從讀到寫,在活動中有規(guī)律地進行學習。第一環(huán)節(jié)以認讀為主,并在認讀中總結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根據總結的經驗進行拓展練習。第二環(huán)節(jié)以讀為主,在讀的過程中對帶有輕聲字的詞語有一定的認知,了解帶有輕聲字詞語的讀法和規(guī)律,并拓展練習運用兩三個詞語造句。第三環(huán)節(jié)以寫為主,在正確、美觀的書寫漢字的基礎上能夠發(fā)現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同一個筆畫出現在不同位置,書寫的筆順不同。
第二課時設計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兩個環(huán)節(jié)以讀為主。第一環(huán)節(jié)熟讀成誦,不僅會讀,在讀的過程中還以多種方式誦讀詩歌。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多種方式的練習,對讀繞口令的韻律感、語速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學生在認讀漢字的過程中,善于發(fā)現、學會觀察、總結,把總結的方法運用到語文學習中,并且在讀中感受、在讀中認知,在讀中感受中國語言魅力與博大精深。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二十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會正確區(qū)分韻母an、ang生字;掌握“白、回、國”的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2.能力目標:通過讀、寫背積累有關天氣的詞語和有關春天的四字詞語;熟讀背誦大小寫字母歌和《祖國多么廣大》;正確閱讀《誰和誰好》。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二、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字詞。(教師正音)。
2、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fā)現?(都和天氣有關)。
3、你還知道哪些和天氣有關的詞語呢?(霧霾、風暴、閃電、狂風……)。
4、集體齊讀字詞。
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記一記。
(1)出示字母表。
(2)學習字母表應注意哪幾點?(大寫字母、小寫字母、字母的順序)。
(3)讀小寫字母,對應認識大寫字母。
(4)找找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樣?(ccooppssvvwwxxzz)。
(5)背誦字母表。
(6)學唱字母歌。
2、讀一讀,寫一寫。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教師泛讀,學生跟讀,自己正音。
(3)按照韻母給這些生字分類并書寫。(教師指導)。
(4)集體讀生字。
3、讀一讀。
(1)學生自由朗讀兒歌。注意讀準“興、嶺、島、盛”四個字。
(2)大興安嶺、長江、海南島同一季節(jié)景色有什么不同?(出示圖片)。
(3)學生齊讀兒歌,教師指導背誦。
4、小組齊讀字詞。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書寫提示。
1、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教師抽查學生,然后泛讀。
2、學生上臺書寫筆順。教師檢查,學生書空。
(注意三個字:都是先外后內再封口)。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指導)。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四字詞語。
2、你有什么發(fā)現?(都和春天有關。)。
3、你還知道哪些和春天有關的四字詞語?
(鳥語花香、萬紫千紅、春光明媚……)。
4、小組齊讀。
三、布置作業(yè)。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誰和誰好》。
四、課堂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