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校園的讀后感(模板13篇)

字號:

    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那么如何寫一篇有深度和價值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可以先回憶起自己讀書時的心理變化和閱讀過程中的感受,思考書中的關鍵問題和主題思想,然后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現(xiàn)實生活,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與書中的內容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觀點和見解。接著,我們可以通過描寫書中的場景、人物形象和故事發(fā)展,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將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更加深入地傳遞給讀者。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引用書中的精彩語句或者對比不同章節(jié)的寫作風格等手法來豐富我們的讀后感,使其更加生動有趣。閱讀下面這些讀后感,或許能夠幫助你更好地進行讀后感的寫作。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一
    每年三月,老師總把雷鋒的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我總認為這雷鋒只活在老師的神話里;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電視里播了一次又一次,我雖被感動過,但總覺著電視里的事與我很遙遠;每次寫作文,總會寫同舟共濟、患難與共、攜手共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總會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心底總覺著這樣的大話只能出現(xiàn)在冠冕堂皇的作文里。可是今年一開學,聽說我校一名學生暑假做飯時液化氣爆炸燒傷了,學校號召為燒傷同學捐款,我看到本班同學很積極踴躍,紅的綠的票子一會兒就堆滿了講臺,連家中十分貧困的王同學都捐了五十元,我震驚了:這從不舍得買吃買喝,還會為省錢不吃中飯的他竟然這么有愛心,立刻我想起了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現(xiàn)在我讀了《我們是好伙伴》一書,書中畢明哲幫助殘疾同學的故事、隴海大院中鄰里守望相助的故事、板凳媽媽幫助孤兒的故事,我覺得這樣的故事很真,很感人,就像發(fā)生在我身邊。這些故事似一縷愛心的陽光射入我心靈,驅趕了我的冷漠,讓我意識到,要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伸出援手,用真誠的微笑、親切的問候關愛身邊的留守兒童,用理解和尊重去關愛身邊的殘疾人,奉獻一份善意和愛心,讓每個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和社會的溫暖。
    捧著書,細回味,長感嘆,一個個故事,一縷縷陽光,照在我們身上,照亮我們的校園,讓我們爭做陽光少年,擁有自信、勇敢、合作、感恩、互幫互助的品質,做個合格的華泰人!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二
    讀完了《陽關校園――我們是好伙伴》,我深有感觸,尤其是對于那篇九齡堂藥鋪的訪談。孔子云:“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無信不立,誠信乃做人最基本的美德。曾子殺彘、商鞅立木等無數(shù)例子都在向我們闡述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應該做到誠實守信,這是我們必不可缺的優(yōu)良品質?!敝挥袚碛姓\信的人才能在人群之中受到歡迎,從而能在社會之中立足。
    當我讀完“九齡堂藥鋪”的故事時,我一時感慨頗深,陳雜無味的心緒泛上心頭。這家有這三百六十多年歷史的草藥鋪,歷經了時代的更移,歲月的變遷,看著四周林林總總的店鋪從隆重開張到慘淡倒閉,而它一如既往、從未改變。是什么,使它傳承了上百年依然屹立不敗、芳香自來?是那融化在方家人骨里、血液里真誠待人、行善積德的家風。為什么它能聲名遠揚?難道僅僅是因為醫(yī)術卓越或是藥材珍稀嗎?我想并不全是,更重要的是誠信。記得零八年時,報道了“三鹿奶粉”事件,震驚全國上下。曾經名譽萬千、飛黃騰達的三鹿集團一夜之間落敗、名聲掃地。為了一己私欲,害得上萬幼嬰無辜地遭受病痛的折磨,使數(shù)以千計的家庭離散。為了一片樹葉而放棄一整座森林,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舍棄無價的誠信,既害人又不利己。牙牙學語的孩童都知道“凡出言,信為先”,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被外界的諸多事物誘惑后,反而忘記了這最基本的道理。
    注水豬肉、皮鞋果凍、地溝油等無良商品就像野草一般燒不盡,依然會冒頭瘋長。隨著這些觸目驚心的例子的出現(xiàn),人們不得不開始沉思反省。我回憶我曾讀過的一本書,內容大致是論中國產業(yè)和日本產業(yè)的差異,中國的產業(yè)少有像“九齡堂藥鋪”這樣經受得住歲月考驗的百年老店,能傳承下來的寥寥無幾。反之,日本的產業(yè)達到上百年歷史的不在少數(shù),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我想原因或許有許多,可不外乎的一點就是缺乏誠信。這也摻些水,那也做點假,滿是謊言和欺騙的產業(yè)就像玻璃一樣脆弱易碎。若人人都不誠信,整個社會就像鋪滿玻璃渣一般,人人都為了利益走得雙腳鮮血淋淋。荀子曰:“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頃,若是則可謂小人矣。”無誠信的行為帶來的利益只是暫時的,真正的利益是有誠信基礎的,“九齡堂藥鋪”便是一個極佳的模范,為人民帶來利益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來無窮的利益。
    由此可見,我們唯有將“誠信”二字踐行到底,做一個誠信的人,才會獲得成功,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之人。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三
    在假期里,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陽光少年》。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讓我深有感觸。
    《少年中國說》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得:“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边@段話告訴我們:少年如果不進步,國家就會不進步。國家的未來是靠少年的雙手來支撐的。
    這本書中,《7歲女孩感動世界》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美國小女孩凱瑟琳在電視上看了一檔紀錄片,介紹了非洲的瘧疾狀況。小女孩哭了,媽媽告訴她,有一種經過藥物處理的蚊帳能防止瘧疾的傳播。雖然這樣一頂蚊帳只要10美元,但是許多非洲家庭都買不起。小女孩就到小區(qū)、學校、教堂演講,號召大家為非洲兒童捐募。小女孩還給名人們、富商們寫信,許多人都買蚊帳捐助非洲兒童。比爾·蓋茨還出資請小女孩來拍攝一部名為《孩子救孩子》的紀錄片。
    一批又一批的防瘧疾的蚊帳來到非洲,讓越來越多非洲小孩免受瘧疾之害。
    nbn網(wǎng)站公布美國四位最杰出的致力于消滅瘧疾的人,其中就有凱瑟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自己有愛心,有行動,每個都能成為拯救生命的英雄。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我們可以做一個很平凡的人,但如果心中有愛,不管你奉獻多少,同樣能溫暖整個世界。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讀了一本《陽光校園》的書,明白了一個道理——愛需要傳遞。
    這本書講了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我覺得《我要將愛心傳遞下去》最感人。這個故事講到:張麗俠因為患有尿毒癥,收到來自社會的十七萬捐款。做完手術后,把剩下的錢捐給了先天性心臟病的向宏彬。小宏彬出院之后,他的爸爸又把剩下的錢又捐給肌無力兒童——尹浩。努力將愛心傳遞下去。只要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心,世界將會更加溫暖!
    每次上學或放學回家路上,總會看到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拄著拐杖在小區(qū)里徘徊,不時的翻翻垃圾桶。“這是在干嘛?”我百思不得其解地問媽媽,媽媽告訴我,那是一位撿廢品的老爺爺,因為他想找找看有沒有可以回收的東西。我很想幫助這個位爺爺,于是問媽媽:“我們家里有廢品能給他嗎?”“哎呀,真不巧,昨天剛剛都賣掉了呀”唉!沒辦法,我只好使出“必殺技”—收集。我跟媽媽約定好以后家里的廢品由我負責,只要看到能回收的廢品,就像看到寶貝一樣,連忙把它們洗干凈,整理好。我把紙盒、易拉罐、塑料瓶等全收集起來,到達一定數(shù)量后再把廢品悄悄地送到老爺爺家門口,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每次看到老爺爺笑瞇瞇地收走廢品,我心里像灌了蜜一樣甜。雖然這只一件小事,但是我知道:只要對他人有利,就可以去做。后來,聽媽媽說老爺爺收集廢品也可能是用來幫助別人的,因為他家里并不貧窮。哈哈我也成了傳遞愛的一員了!
    “愛,不需要太多語言,用雙手努力實現(xiàn)”雖然我還小,能做的事情不多。相比7歲的小天使凱瑟琳,用自己的力量拯救百萬非洲兒童。我知道我不小了,我是社會的一員,什么都可以試試!
    最近我讀了《陽光校園》這本書。
    這本書共分為五個主題,分別為:“我能行”、“你真棒”、“一起做”、“我?guī)湍恪?、“謝謝你”。每一個主題都通過實例向我們介紹它的真實含義。
    兩彈元勛鄧稼先爺爺接到國家機密任務“研制核武器”時,隨口一句“我能行嗎?”表達出的不是疑問,而是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也是對國家和民族重任的擔當;我國首富馬云從小出生在一個普通人家,也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可是因為父親的鼓勵和欣賞,成就了今天的馬云;何炅媽媽的一句“沒有任何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自己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告訴我們只有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做大事,我國生物科學家屠呦呦在獲得諾貝爾獎后發(fā)表獲獎感言是說“青蒿素這項生物研究的成功,是多年研究集體攻關的成績,青蒿素研究獲獎是中國科學家集體的榮譽”更給我們說明了團隊的力量;一人有難,大家?guī)兔Γl(fā)生在我們鄭州隴海大院里的故事感動了我們全國人;海倫.凱勒在老師愛的關懷下,克服失明和失聰?shù)恼系K,完成了大學學業(yè),在老師愛的影響下,終生致力于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
    我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的,里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感動著我,我想起了媽媽小時候給我買的一套幼兒繪本《巴布工程師》,巴布工程隊每次要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他都會對他的團隊問一句“我們能行嗎?”記得那時媽媽每次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總是要我大聲的喊出來“是的,一定行!”。小的時候不明白媽媽的意思,今天我懂了,我之所以上學后能團結同學、上課積極發(fā)言,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是的,一定行!”。
    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我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我們老師的教育之恩。同學之間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助,讓我們的校園充滿陽光,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讓我們做一個陽光少年。
    在《陽光校園》中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場8。0級的地震,一場多么巨大的災難,由于它的降臨,數(shù)萬人失去了生命,十幾萬人被深深地埋在廢墟中,數(shù)萬人無家可歸。山崩地裂,房倒屋塌通訊中止,道路因山體滑坡完全終止,還有和頻發(fā)的強烈余震。這個悲劇發(fā)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的四川省汶川縣。
    這個災難讓中國無數(shù)的同胞們震撼了!短短幾個小時無數(shù)的地區(qū)派出了地震專家去支援,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以及志愿者們不顧安危,舍身忘我的奔向災區(qū)。他們不怕受傷,不怕犧牲,努力的解救著埋在廢墟中的每一個人。即使刮風下雨,即使面臨著強大的余震,即使有時吃不飽,睡不了,他們也毫不畏懼,絕不退縮。這一切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力量。
    我不僅想到,地震可以摧毀房屋,但不可以震垮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堅強人民;災難可以多走親人的生命,但割不斷血濃于水的同胞深情。它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悲痛時,也使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在重創(chuàng)中迸發(fā),在苦難中升華,鑄造了一座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豐碑。什么是抗震救災精神?是團結!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讀了這篇文章,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為我的民族而感到驕傲,我生活在這個國度里是幸福的。
    每到星期一時,那一支支壯闊的隊伍整整齊齊的站在操場上,準備著莊嚴的升旗儀式,胸前鮮艷的紅領巾更能襯托出這一種莊嚴的氣氛。
    每當你仔細觀察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時,你會不由得想到,校園是我們的另一個家庭,在這個“家庭”中充滿了溫暖、關懷,每一座教學樓成為了這個“家庭”中的一部分。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家”中的一份子,這里的每一個人都給這個家?guī)砹藲g聲笑語,喜怒哀樂,讓這個“家”充滿了生氣。
    在這個“家”中,還讓我們學會了一些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學會感恩;助人為樂;做一個誠實,耿直的孩子;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樂趣;學會珍惜時間等等。
    讓我們珍惜眼前的美好,但不要忘了前人的品質和精神,我應當把他們的這種品質與精神發(fā)揚光大,因為他們造就了今天幸福美好的我們。
    很多人都說,人的一生不過就是與金錢相伴,每天拼死拼活地的工作、學習,為的只是幾張“毛爺爺”。可我不這么認為,如果你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那么人的一生就沒有意義了。其實,每個人的工作和學習更多的是在為集體做貢獻。說穿了,人生就是與集體相伴,在讀了《陽光校園》以后,我就更加堅定我的觀點了。
    那么,集體的準則是什么?書中每個主題就是一道準則。它們分別是信任、贊美、平等、關愛、感謝……這些不僅是集體準則,還是人生準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集體就是人生。
    有人說:“我是一個人生活的,不是集體的'一員?!辈?,無論你身在哪里,都是集體一員,而這個集體便是國家。無論身在哪里,你身上流著的血,你的生活習性,都在說明你屬于國家這個大集體,你是這個大集體的一員。
    但是,最普遍的集體還是家庭。每天帶給我們溫暖和快樂的小集體——家,無疑是最難忘、最喜愛的,每當家人要分開時,也是最傷心的。
    人生是什么?人生很簡單,可人生并不孤單。人生就是與集體相伴。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五
    清晨,我走進校園,第一眼就看到那些翠綠的樹。春天,杜鵑開了,紅火紅火的,似乎給綠地鋪上了一條紅地毯。秋天,金黃的桂花在綠油油小草的照映下顯得更加地美。還有那香甜的氣味實在讓人喜歡。
    一陣風吹來,樹葉發(fā)出了沙沙地響聲,這時我向操場望去,才發(fā)現(xiàn)里靜悄悄地??赡苁俏襾淼锰缌税?
    走進教室聽到同學們那讀書聲實在很好聽。
    我們的校園多么有趣!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六
    在《陽光校園》中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場8.0級的地震,一場多么巨大的災難,由于它的降臨,數(shù)萬人失去了生命,十幾萬人被深深地埋在廢墟中,數(shù)萬人無家可歸。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通訊中止,道路因山體滑坡完全終止,還有狂風暴雨和頻發(fā)的強烈余震。這個悲劇發(fā)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的四川省汶川縣。
    這個災難讓中國無數(shù)的同胞們震撼了!短短幾個小時無數(shù)的地區(qū)派出了地震專家去支援,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以及志愿者們不顧安危,舍身忘我的奔向災區(qū)。他們不怕受傷,不怕犧牲,努力的解救著埋在廢墟中的每一個人。即使刮風下雨,即使面臨著強大的余震,即使有時吃不飽,睡不了,他們也毫不畏懼,絕不退縮。這一切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力量。
    我不僅想到,地震可以摧毀房屋,但不可以震垮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堅強人民;災難可以多走親人的生命,但割不斷血濃于水的同胞深情。它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悲痛時,也使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在重創(chuàng)中迸發(fā),在苦難中升華,鑄造了一座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豐碑。什么是抗震救災精神?是團結!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讀了這篇文章,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為我的民族而感到驕傲,我生活在這個國度里是幸福的。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七
    今天,我讀了一本《陽光校園》的書,明白了一個道理-愛需要傳遞。
    這本書講了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我覺得《我要將愛心傳遞下去》最感人。這個故事講到:張麗俠因為患有尿毒癥,收到來自社會的十七萬捐款。做完手術后,把剩下的錢捐給了先天性心臟病的向宏彬。小宏彬出院之后,他的爸爸又把剩下的錢又捐給肌無力兒童-尹浩………努力將愛心傳遞下去。只要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心,世界將會更加溫暖!
    每次上學或放學回家路上,總會看到有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拄著拐杖在小區(qū)里徘徊,不時的翻翻垃圾桶?!斑@是在干嘛?”我百思不得其解地問媽媽,媽媽告訴我,那是一位撿廢品的老爺爺,因為他想找找看有沒有可以回收的東西。我很想幫助這個位爺爺,于是問媽媽:“我們家里有廢品能給他嗎?”“哎呀,真不巧,昨天剛剛都賣掉了呀……”唉!沒辦法,我只好使出“必殺技”—收集。我跟媽媽約定好以后家里的廢品由我負責,只要看到能回收的廢品,就像看到寶貝一樣,連忙把它們洗干凈,整理好。我把紙盒、易拉罐、塑料瓶等全收集起來,到達一定數(shù)量后再把廢品悄悄地送到老爺爺家門口,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每次看到老爺爺笑瞇瞇地收走廢品,我心里像灌了蜜一樣甜。雖然這只一件小事,但是我知道:只要對他人有利,就可以去做。后來,聽媽媽說老爺爺收集廢品也可能是用來幫助別人的,因為他家里并不貧窮。哈哈我也成了傳遞愛的一員了!
    “愛,不需要太多語言,用雙手努力實現(xiàn)……”雖然我還小,能做的事情不多。相比7歲的小天使凱瑟琳,用自己的力量拯救百萬非洲兒童。我知道我不小了,我是社會的一員,什么都可以試試!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八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通訊中止,道路因山體滑坡完全終止,還有狂風暴雨和頻發(fā)的強烈余震這個悲劇發(fā)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的四川省汶川縣。
    這個災難讓中國無數(shù)的同胞們震撼了!短短幾個小時無數(shù)的地區(qū)派出了地震專家去支援,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以及志愿者們不顧安危,舍身忘我的奔向災區(qū)。他們不怕受傷,不怕犧牲,努力的解救著埋在廢墟中的每一個人。即使刮風下雨,即使面臨著強大的余震,即使有時吃不飽,睡不了,他們也毫不畏懼,絕不退縮。這一切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力量。
    我不僅想到,地震可以摧毀房屋,但不可以震垮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堅強人民;災難可以多走親人的生命,但割不斷血濃于水的同胞深情。它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悲痛時,也使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在重創(chuàng)中迸發(fā),在苦難中升華,鑄造了一座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豐碑。什么是抗震救災精神?是團結!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讀了這篇文章,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我為我的民族而感到驕傲,我生活在這個國度里是幸福的。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九
    進入校園,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學習勝地,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給人一種說不出的美感。校園,是我們每天懷著興奮的心情學習的'地方,下面,由我來介紹校園吧!
    往前走,正前面就是教學樓。教學樓里分布著六個年級的教室,里面每天都有很多同學在教室里學習,每天都有同學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的。
    從教學樓外往左走,便可以看見同學們上體育課、鍛煉身體的地方——操場。操場真大啊,周長大約300米;操場上的鍛煉工具真多啊,有籃球筐和健身器材;操場旁的環(huán)境真好啊,鮮花五彩繽紛,根莖粗細各異,長短不同。靠教學樓的地方有一個升旗臺,飄揚的國旗看著這么多同學在這么美麗的校園里學習,心里一定很開心。
    從操場往前走就到了食堂,同學們每天中午在削弱小的食堂里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飯后還可以到宿舍睡午覺。
    我們的校園功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同學們在這里一定會學習好,身體棒!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十
    讀了《陽光校園》這本書之后對我的感觸很大,書中不僅僅包含了我們身邊看到的和接觸到的東西,還讓我了解到了親情、友情、同學情的珍貴,更讓我明白了夢想努力的方向!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題一:我能行。
    我能行,看似多么簡單的一句話,可就是這三個字代表著一種信念,一種力量,一種自信?!蛾柟庑@》書中講述的兩彈元勛鄧稼先《我能行嗎》的故事給了我深深的感動,鄧稼先的一句“我能行嗎”,擔負起了國家和民族的重任,讓中國的核武器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先進,鄧稼先用幾十年的奮斗和努力告訴了全世界:我能行!我們能行!中國能行!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樹立起“我能行”的態(tài)度,用自己的行動讓“我能行”變?yōu)楝F(xiàn)實。
    小時候的我特別不自信,上幼兒園時不敢舉手發(fā)言總是躲在后面,也很少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爸爸媽媽為了鍛煉我,為我報了一個開放式的英語班,讓我多跟其他小朋友接觸,大膽的發(fā)言!他們一直鼓勵我說:你能行的!剛開始上課時我還是不自信,不發(fā)言,不和其他小朋友接觸。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爸爸媽媽和老師一直在鼓勵著我,我心中也默默的為自己打氣“我能行的”,上課我認真聽講,課后我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復習,于是有了第一次勇敢的舉手發(fā)言,交到了第一個朋友,第一次參加了英語演講比賽……我用自己的行動告知了自己“我能行”。現(xiàn)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了,每當我踏進美麗的校園,坐在書聲瑯瑯的教室時,總是會在心底對自己說一句“我能行”,這樣就會讓我充滿了信心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戰(zhàn)!
    今年寒假,老師讓我們每個同學制定寒假計劃,我選擇了我最缺少鍛煉的做家務作為我的寒假計劃,因為這對很少做家務的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第一天的家務疊被子、打掃衛(wèi)生、整理物品做的一團糟,可是我一點兒也不氣餒,今天的失敗為我今后的成功積累經驗,我告訴自己今天不行,明天一定行。三天后我自己疊的被子像“豆腐塊”一樣,物品也被我分門別類整理的僅僅有條,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十一
    這本書是由四位小作者在即將小學畢業(yè)時,記錄班級中的一些趣事。
    但我最喜歡的是第二位小作者寫的寫的《刻在樹干上的昨天》。主要寫的是:作者并沒有與她在小學中最最友好的朋友同一所學校,感到十分遺憾。后來,作者去了曾經專屬她和好朋友的'小樹林,想起了曾經和她一起哭過笑過的,陪伴她度過小學六年的好朋友。并且,作者還記得曾經把自己和兩位朋友的名字寫在泥土中,希望上帝讓他們的友誼成為永恒,而后來那些字跡已經被盛夏的風雨折磨得不見蹤影,但作者認為是上帝帶走了他們的心愿。但是作者不得不承認,那些把真心話刻在樹干上的舉動是昨天了,那一次,把她們的名字刻在松軟的泥土中也是昨天了。最后還寫出了作者的小樹林里堆積了太多的昨天與不舍。
    看完了這本書,我感慨萬千。我們也會畢業(yè),但是面對即將離去的小學生活我們只能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小學時光。
    當然,最后我還要向大家介紹這本搞笑而又讓你非同感想的書《陽光家族校園之水晶派》。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十二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學校發(fā)的書——《陽光校園》,書里主要說了五個主題,包括:“我能行、你真棒、一起做、我?guī)湍?、謝謝你”。里面還有很多好看的小故事,從這些小故事中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在主題一“我能行”里讓我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現(xiàn)在長大了,每天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可以做到了,比如穿衣、吃飯、刷牙、洗臉等,我還經常幫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做家務,比如端飯、掃地、擦窗戶、晾衣服等。
    在主題二“你真棒”里讓我知道,人和人之間是不同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都值得我們?yōu)樗c贊,向他學習!
    在主題三“一起做”里讓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我們四班是一個集體,是一個充滿朝氣、積極向上、凝聚力強的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每個人的進步和成長都離不開集體的幫助,我愛我的“大家”!
    在主題四“我?guī)湍恪崩铮屛抑牢覀儜搱F結友愛、互相幫助,我和我的同學們將要朝夕相處六年,同學的友情將伴隨我的一生,我們更應該團結在一起快樂健康成長!
    最后在主題五“謝謝你”中讓我知道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老師的教導之恩,別人對我的好,我都要記在心里,用自己的力量、知恩圖報,比如幫爸媽干活,幫老師擦黑板做事,在同學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把愛心傳遞下去!
    讀完這本書對我真是受益匪淺,我更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以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陽光校園的讀后感篇十三
    讀完《陽光校園》這本書后,我受益匪淺。書中有一篇文章的題目叫作《愛,在同一片藍天下》,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不錯,這些人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殘疾人。一行醒目的漢字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關愛殘疾人,人人有責。我們應該理解、尊關心和幫助殘疾人,而不是戲弄和嘲笑。
    《愛,在同一片藍天下》告訴我們,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給殘疾人更多關愛和幫助,做一個文明的使者,做一個可以傳遞愛和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