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夠幫助教師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學資源,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評價方式,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https://example.com/教案3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一
1、認知目標:認識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2、技能目標:掌握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進行審美教育。教學重點:認識三原色,及三原色相互調和出來的三間色。
教學難點:
掌握運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方法。課時:1課時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美術作品、繪畫工具、紙杯一個、調色盤一個、色環(huán)。
學生準備:
繪畫工具、調色盤一個、紙杯一個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
老師:同學們,看一看自己帶來的顏料盒里面的12種顏色,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是不能用其他顏色調和出來的,但是,它們能調和出任何的其他顏色,他們是色彩王國的老祖宗,我們稱它們?yōu)槿?BR>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三原色與三間色。
2、新課講授。
老師:橙、綠、紫這三種顏色叫做三間色。
老師:調和兩種原色時,其中一種原色添加的量不同,調出來的間色色相也會不同,同學們試驗一下,老師輔導。
3、學生感受練習(3~5分鐘)4、欣賞作品。
老師:我們一起欣賞,用三原色、三間色裝飾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六、布置作業(yè):
要求:1、自制抽拉玩具,做做色彩游戲,可以同桌兩個人合作,參考書本第一頁的左側。2、可以用三原色與三間色畫一幅你們喜歡的色彩圖畫。
七、互相評價。
八、小結:
老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種顏色?三間色是哪三種顏色?
第2課好朋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知無論哪個種族的人都是人類大家庭的成員。
2、了解不同種族人的相貌特征,服裝打扮及風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欣賞圖片和大家討論,了解不同人種的特征。
2、抓住外形特征,用線條和色彩來表現不同的人種教學教學準備:
奧運會的五環(huán)標志,各種族人物圖片、了解不同人種的風俗習慣,彩筆。
教學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師出示奧運會的五環(huán)標志:這是什么標志?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2.引導學生觀察不同人種的特征,可以從相貌、服裝等處進行分析。
答案:由于地面上各處自然環(huán)境不同,在溫度、雨量、陽光等存在差異,又隨著人類社會和人類本身體形的發(fā)展,就分化出了現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種。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保護皮下的血管、神經和肌肉免受紫外線的襲擊。所以長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種變成了黑種人,他們的頭發(fā)卷曲、覆蓋頭部,有隔熱作用。而長期居住在高緯寒冷地區(qū)的人群,鼻子狹窄,使冷空氣較慢進入氣管和肺部。他們體形比熱帶地區(qū)要粗壯,膚色也較淺。這些特征代代相傳,以至人類在地面上分衍成明顯體質差異的種族。
3.游戲:你知道嗎?
師來表演不同的“問好”形式?
請學生有肢體語言來表示不同人種的風俗,其它同學猜一猜以小組為單位,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你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以小組為單位,欣賞同學們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介紹我了解的種族。著重介紹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服裝打扮、風俗習慣創(chuàng)造與表現。
學生以“各種族朋友”為題,畫人物肖像教師示范,并強調注意點:
抓住特征、概括特征、夸張?zhí)卣鳎ㄗ⒅丶毠?jié))學生嘗試用各種方法大膽表現。老師提示:
用簡練的線條和色彩來表現。
表現時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飾特點。
三、反思與評價。
1.分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賞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如果??,那就更好了?!?.課后學生可以舉辦一個各種族的服裝秀。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二
1.觀察欣賞樹葉的不同形態(tài)、顏色,初步嘗試對樹葉進行輪廓勾勒及葉脈刻畫。
2.學習用宣紙和噴壺進行噴印,感受宣紙噴印的特殊效果美,體驗不同繪畫形式帶來的樂趣。
1.人手一份:8k的宣紙、噴壺(內裝橙色或者黃色)、棉簽。
2.每組一份:黑色水粉顏料、顏料盤、抹布、各種形態(tài)樹葉。
3.教師示范:背景音樂和ppt。
一、欣賞秋天的樹葉。
1.欣賞秋天的樹葉。
2.說一說你的樹葉朋友是什么樣子的?它長得像什么?它的身上有些什么?
二、噴畫秋天的樹葉
1.噴印秋天的葉子
教師:大葉子是爸爸,它躺了下來,小一點的葉子是媽媽,它也躺下來了,最小的樹葉寶寶也找了空的地方躺下來,大家你不擠我,我不擠你,舒服地睡著了。
教師:秋風婆婆帶來了神奇的魔法瓶,它對著安靜的樹林吹呀吹,施展魔法,整片樹林變得黃黃的、紅紅的、更美了。
教師: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樹葉們在秋風婆婆的幫助下鉆到地底下,變成了樹葉小精靈。你發(fā)現了嗎?我們用棉簽把他們找出來。
三、棉簽畫:美麗的葉脈。
――用棉簽勾勒出樹葉的輪廓。
――找找哪里是樹葉精靈的頭和身體。
――添畫出飛舞的手和腳。
四、幼兒自主嘗試作畫。
1.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玩和表達。
――提醒幼兒樹葉擺放的時候不要擁擠,秋風婆婆的魔法瓶是在天空中施展魔法的,所以不要太靠近草地。
――形象化地勾勒樹葉精靈葉脈。
――作畫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差異進行指導。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
1.說說你最喜歡哪個樹葉小精靈,為什么?
2.教師: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秋天到了,小樹葉就在草地上睡著了,等春天來的時候,他們會變成精靈回到樹上去打扮大叔媽媽的哦,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找找樹葉小精靈。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三
1.通過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線畫出貝殼,并大膽用線條、圖案裝飾。
2.嘗試用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豐富畫面色彩。
3.學習把主要物體畫在中心位置,畫得最突出的構圖方法。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簡單的背景。
活動準備
1.課件
2.畫紙、蠟筆人手一份
3.黑板,已畫好的蝸牛輪廓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課室里,它"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這是什么小動物呢?你們猜一猜是誰?(蝸牛 )
二、利用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師:小朋友,蝸牛的樣子是怎樣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
和經驗進行講述,如貝殼--圓圓的,有美麗的花紋;身體--長長的,軟軟的等;)
2.教師:蝸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狀的?殼上還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非常美麗?。?BR> 教師:貝殼的顏色怎樣?(有棕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教師:蝸牛的身體又怎樣呢?(長長的、厚厚的)頭上有什么?(一對觸角、一雙眼睛、還有一個小嘴巴)
三、教師講解示范。
1、蝸牛長得這么可愛,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吧。你們想怎樣畫呢?(鼓勵幼兒大膽把想法說出來)
2、示范蝸牛的畫法:
教師:那我們今天就畫一只美麗的大蝸牛吧。
先在畫紙的正中間,用螺旋線畫出蝸牛的殼,再畫上身體、觸角、眼睛、嘴巴。
教師:蝸牛小時候很小的,后來它慢慢地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地跟著長大,終于長成了一個大大的殼。(提示幼兒:不要繞得太多,老師覺得繞4圈就最合適,線與線之間不要太密)再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在畫紙上占的位置。引導幼兒把一只蝸牛畫在紙的中心位置,畫得大大的,讓人一眼就能發(fā)現畫紙上有一只大蝸牛。
教師:接著,畫蝸牛長長的、厚厚的身體,還有一對觸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
教師:蝸牛喜歡美麗的殼,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梢韵扔镁€條把貝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
教師: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云朵形等。
學習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師:接著,我們給蝸牛穿一件美麗的衣服。用兩種鮮艷的顏色
交替使用涂色,這樣看上去很有規(guī)律,也很美麗!
(4)學習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
教師:除了這種方法,還可以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綠色在蝸牛的身體上涂上一小部分,接著我用淺綠色疊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淺綠色,這樣蝸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麗了。(教師在黑板上示范)
(5)添畫簡單的背景
四、欣賞優(yōu)秀作品,交代繪畫要求。
1、展示幾幅優(yōu)秀作品,讓幼兒欣賞。
2、教師交代繪畫的內容和要求。
(1)先在畫紙正中間畫一只大蝸牛,接著裝飾一下貝殼,最后才涂上顏色。
(2)要選用一些鮮艷的顏色來著色。
(3)畫畫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五、幼兒繪畫,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繪畫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六、作品評價
比一比誰畫的蝸牛最美麗。
(視活動具體情況選擇以下3項,可全選,也可選其1或其2進行描述)
活動建議
1、在幼兒下筆畫之前,可以先讓幼兒在畫紙上徒手畫一只大蝸牛,讓幼兒感受大蝸牛在紙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筆畫。
2、在講解兩種顏色交替涂色時,如果教師能在黑板上示范講解,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這種涂色方法,效果會更好。
活動延伸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環(huán)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環(huán)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習用品,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說到漂亮的風景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三、講授新課。
首先和大家復習一下前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么什么叫寫生?哪位學生說一說?(寫生就是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么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xiāng)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
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里,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fā)現美。
2、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xié)調??梢杂糜彤嫲?,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yè)。
3、教師講解寫生風景的步驟及方法。
(一)帶領學生觀察風景。
(二)用鉛筆勾形,注意透視和比例關系。
(三)進行圖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yè)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展示,評出優(yōu)秀作業(yè)。
五、總結談話。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五
1. 大膽的表達對波洛克作品的認識和感受,感受畫面中運用的顏色和線條。
2. 學習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自由、大膽地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的快樂。
1.課件、音樂
2.各種作畫工具與材料,袖套、圍裙。
1. 欣賞《會聚:第八號》
(1) 整體感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對畫面的感受。
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
(2) 拉近畫面,近距離的欣賞。
a師:現在我們走近一些你在畫中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幼兒在畫中有沒有看到人物、動物或者自己熟悉的東西。
b師: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顏色?你覺得顏色美嗎?線條給你什么感覺?
c師:猜一猜這樣的一幅畫是用什么樣的作畫工具畫出來的?
2. 播放波洛克作畫過程的圖片、介紹波洛克作畫的方式。
a師:(播放ppt)這么特別的一幅畫是一位美國的畫家波洛克畫的。他是怎樣作畫的?他的作畫方式與別的畫家有什么不同?(播放ppt)
小結:他的這種作畫方式很特別,使用滴流的方法來作畫,形成一種流派叫抽象派。
b(播放《會聚:第八號》)師:它的這幅畫就是一副抽象派的畫,畫家們畫完畫都會給自己的作品取一個名字,如果讓你給這幅畫取名字,你會給它取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波洛克給它取了什么名字。
3. 介紹作畫工具及使用方法。
(1)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不同的作畫工具,請你們也來學學波洛克的畫。
(刷子、滴管、麻繩、顏料)
(2) 強調作畫要求:選擇一種顏色上底色,然后再畫好的底色上進行滴管畫和麻繩畫,用麻繩是要注意不能將麻繩另一端的雪花片放進顏料里。
(3) 指導要點:刷子刷色---繩子飛舞---滴管滴色
4. 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 引導幼兒大膽隨意的在作品上創(chuàng)作。
(2) 重點:使用滴管作畫的方法――“停一停、走一走”
5. 展示幼兒作品,欣賞交流。
師:(1)你喜歡同伴的哪幅作品?為什么?
(2)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故事?
下面我就 “幼兒園美術活動材料的有效投放反思” 和“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這兩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幼兒園美術活動材料的有效投放反思:
本次活動在第一次預教后,課題組成員通過研討評論與我互動,對我的教學策略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議:
1.運用卡紙拓印沒有讓幼兒的作品有特別的美感,改為使用白色卡紙直接作畫。
2.幼兒進行滴管和麻繩作畫時顏料要運用濃的。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體會到玩色和使用各種繪畫工具的快樂,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動作能力的發(fā)展。我結合課題組成員們的的建議,進行了第二次的教案預設反思并修改。通過借助多種作畫工具,進一步嘗試滴撒的方法,在滴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色彩的搭配,表現出豐富的點、線、面。幼兒能夠運用教師投放的材料大膽的作畫,使作品富有創(chuàng)意。
二、“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反思
在本次活動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有做的好的.一方面,也有不足的一方面,征對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反思。
本次活動選擇了幼兒平常沒有經常接觸的抽象畫,欣賞抽象畫應該從整體上去感受,讓幼兒用語言去表述??烧f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引導是關鍵。孩子對畫面的局部的欣賞比較關注,欣賞一幅畫,并不僅停留在像什么,要更深層次的挖掘,老師的提問設計很重要。如何層層深入的引導幼兒進行欣賞是關鍵,在本次活動中欣賞波洛克作品,引導幼兒對線條、色調等展開交流,感受其作品的風格,產生對滴撒法作畫的興趣。通過對波洛克作畫圖片的觀察,初步了解滴撒的方法;同時通過探索、嘗試多種工具滴撒的方法,為幼兒作畫做好鋪墊。
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之處:
欣賞波洛克作品及嘗試他的作畫方法,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可以有很多的延伸活動??梢詮牟煌慕嵌热バ蕾p他的作品(比如從欣賞者的心情,畫家作畫時的心情,顏色也代表著心情、一種顏色代表著一種心情等多角度的去欣賞),也可以嘗試波洛克的其他作畫方法,用木棒、筆沾顏料滴到畫紙上或用樹枝、泥沙等工具作畫,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效果,不一樣的感受。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六
春天是花的季節(jié),花的海洋,如何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需要老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引導小朋友觀察花的結構(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狀與色彩)與花的形態(tài)(花的高低、前后、大?。?,在此基礎上畫出美麗的鮮花并進行有趣的裝飾。當我選擇作畫工具時,我選擇了線描畫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要作畫形式,有四個因素吧,線描畫是最簡單、最直接表現物象的繪畫手段。第一,線描畫使用工具簡單,一支筆,一張紙,無論是在家里、課堂里,沒有太多的限制,是孩子們感覺快樂的事情。第二,線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用不同的線組合不同的造型使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體驗與快樂。第三,孩子們可以運用線的豐富表現性,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表達、自由發(fā)揮、自由探索,創(chuàng)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第四,變化無窮的線產生變化無窮的美,原始、可愛的稚拙美,跳躍、變化的韻律美,變形、夸張地裝飾美。小朋友的作品將顯示出線描畫的魅力。
1、通過觀察花的結構和形態(tài),學習用點、線、面進行有趣的裝飾。
2、能感受美,表現美,體會畫畫的快樂。
教師:4k紙兩張,繪制幾朵花朵,一瓶花
幼兒:16k 和8k紙兩種、記號筆、每組有花數朵
一、 引導幼兒觀察花的結構,欣賞花的形態(tài)
在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瓶花,你覺得花漂亮嗎?美在哪兒?
(1) 花蕊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花紋來畫?為什么?
(2) 花瓣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花紋裝飾?
(3) 花梗是怎樣的?
小結: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想法真不錯。
(4) 請小組長把花插到大花瓶里,你們看現在的花多了,更美了,這些花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大小、高低、前后)
二、 學習花的畫法
(1) 我們來畫一瓶盛開的鮮花,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老師示范)
(2) 第二朵花畫在哪里?(請小朋友擺一擺)
(3) 第三朵花放在哪里?……
(4) 還有什么沒有畫?應該怎樣畫?
(5) 把花插在你喜歡或你設計的花瓶里。
三、 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 結束:
告訴老師或小朋友,你想把這瓶花送給誰?為什么?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七
1、嘗試用廢棄的蛋殼進行拼貼,并且用排刷均勻涂色,進行印畫的技能。
2、感受蛋殼粘貼畫特殊的花紋,操作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利用雞蛋殼的碎片質感來拼貼畫面,注意使畫面簡潔,作品構思巧妙,顏色自然搭配。
蛋殼、水粉顏料、雙面膠帶、抹布,畫好的各種圖案
一、出示一個熟的雞蛋,引起幼兒興趣。
二、教幼兒了解蛋殼的作用。
提問:小朋友們吃了雞蛋剩下的蛋殼,你們把他怎么樣了呢?(讓幼兒自己說一說)
三、教幼兒學做蛋殼畫。
1、出示做好的蛋殼畫,讓幼兒欣賞,知道蛋殼出可能做成美麗的工藝品。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出示畫有魚外型的畫紙,先在魚中均勻的涂上膠水。
――將蛋殼一塊一塊的粘魚的畫上,壓平粘好。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
1、提醒幼兒蛋殼粘貼在輪廓線里,蛋殼不能疊在一起,刷顏料要少一點且均勻。
2、要幼兒耐心、仔細的操作,小心蛋殼會刺到手。
3、保持活動室的清潔與衛(wèi)生。
4、這個蛋殼印的畫和我們平時印的.畫是不是一樣呢?(出示平時的印畫一張比較)
小結:蛋殼印的畫的花紋很特殊,是一塊一塊的,有空隙。
五、展示幼兒作品
1、幼兒交流。
2、小結:我們今天用了廢舊的蛋殼來裝飾了一幅幅漂亮的畫,生活中還有很多廢舊的像開心果殼、瓜子殼都可以裝飾,希望小朋友去收集,下次我們再來嘗試。
《綱要》中說到:活動的取材要是孩子所熟悉的,要來源于生活。蛋,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喜歡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評價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同時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八
1. 了解美術檔案袋的意義,初步學習裝幀設計。
2.完成美術學習資料搜集、標簽制作、分類編號、展 示作品等整個學習過程。
3. 了解設計與學習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美術設計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從這個“積累”的過程中學會取優(yōu)除劣,能夠自己客觀地認識 到自己的作品怎樣是好的,怎樣是不太好的,這也是學生對自 己的勞動成果進行客觀評價的過程。從整理一搜集一交流一出 成果一自我愉悅,產生自豪感這樣一個過程中,可以看出孩子 們的收獲后的喜悅及成就感是來自于自己所積累的作品,但實 際上,是孩子們在不斷積累搜集的過程中逐漸地體驗到成功的 快感,因而對孩子來說,檔案袋評價是過程與結果相輔相成 的。小小一個美術檔案袋,雖然不是很精美,卻都是獨一無二 的,無不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忠實地記錄下了他們 成長的歷程,充分展示學生個性。
2.重點、難點。
重點:美術檔案袋的制作過程。
難點:如何制作能突出個性的美術檔案袋。
三、課前準備
(學生)自己優(yōu)秀的美術作業(yè)、制作美術檔案袋的工具 與材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美術檔案袋的示范作業(yè),以及教 學示范演示的課件及其他工具材料。
四、教學過程
1.導人。
教師展示一個未經裝飾的檔案袋,提問:這個袋子有
學生討論美術檔案袋的作用。
2.探究。
(1)欣賞一些具有個性化特征的美術學習檔案袋。(展示課件)
(2)學生談談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問:如何設計制作一個美術檔案袋?(小組討論)
3.制作步驟。
(1)選擇自己滿意的作業(yè)。
(2 )將作業(yè)按時間先后的順序,進行編號或分類。
(3)選用文件袋,作為美術檔案袋。
(4)制作標簽,注明姓名、班級、學號、建檔日期。
(5)搜集自己的評語、同學的評語、老師的評語或者 家長的評語。
(6)美術作業(yè)和各種評語按編號或分類,放進美術檔 案袋中。
4.布置作業(yè)。
設計制作一個體現個性和美觀的美術檔案袋封面。
5.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組員討論,共同擬訂和完善各自的美術學習檔案袋設計 方案,并補充一些學生互評工作。
學生分頭按設計方案進行標簽設計制作、選擇作品、分 類編號、匯總作業(yè)等工作。
6.作業(yè)講評。
作業(yè)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作品展示(運用實物投影),開 展欣賞評述。
7.課后拓展。
欣賞各類電腦檔案袋作品及各類設計優(yōu)美的檔案袋,并 鼓勵學生積極設計制作其他學科的學習記錄袋,不斷提高美 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九
1、了解魚類身體的基本特征,能創(chuàng)作不同姿態(tài)的卡通魚形象。
2、感受不同魚類色彩花紋的魅力,能裝飾并涂染出色彩鮮明的圖案。
3、體驗自然,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萌發(fā)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演示多媒體ppt課件一套、各種形態(tài)魚的范例、白紙長卷、油畫棒、水粉顏料、小桶、刷子、擦手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我是朱老師,今天我和你們一起來參加繪畫活動。在畫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大海是一個廣闊而神奇的地方,我請小朋友們仔細地看、靜靜地聽,一起了解來自海洋深處的秘密。
2、觀看多媒體ppt課件,聆聽畫外音解說。
(1)了解海底魚的種類、外形。
(2)感受海底魚類的色彩、花紋。
魚兒身體上有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有的像夜空中的星星、有的像朵朵嬌艷的梅花、有的像明亮的彩帶、有的像描繪的地圖、有的像鼓起的刺球….
(3)欣賞卡通魚圖片。
就是因為魚兒長得那么可愛有趣,叔叔阿姨們?yōu)槲覀儎?chuàng)作了許許多多生動的卡通魚形象。你們認識他們嗎?有的嘴巴像鋸子、有的戴著項鏈提著包、有的吹著喇叭、有的在刷牙….聰明的魚兒們好像人類會做的事情它們都會做。
(二)基本部分。
1、總結觀賞內容,進一步鞏固認識。
剛才我們共同觀看了關于海底世界的影片,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魚兒。它們有的大、有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圓、有的方,有的胖有的瘦;它們身體各個部位長得各不相同,魚兒的身體有那幾個部分呢?(頭、身體、魚尾和魚鰭);魚兒的身體上還長有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
2、與幼兒一起分享范例圖片。
最后我們還看到了許多聰明、可愛的卡通魚兒,它們也分男女來少,也穿衣戴帽,人類會做的事情他們也會做。老師看了以后很受啟發(fā),也畫了一些魚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1)展示形形色色魚的范例供幼兒自由挑選。幼兒討論,說說魚兒的形狀、各部分的特征、身體上的花紋和色彩,并給魚兒起名字。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魚兒的特征。
(3)請幼兒將自己的魚兒送到“大?!崩铩#▽Ⅳ~兒圖片粘貼到由藍色的皺紋紙布置的“大?!鄙希?。
2、分步驟啟發(fā)幼兒想象并創(chuàng)作魚兒身體的各個部分。
(1)請幼兒在長卷上大膽、隨意地畫出一個較大的形狀。讓我們一起將它變成一條漂亮的魚寶寶吧。
選擇任意一端分出魚頭,眼睛長在頭部兩側,嘴巴在頭部前方。啟發(fā)幼兒在魚頭部創(chuàng)作出各式各樣的眼睛、嘴巴。如圓的、長的、大的、小的眼睛,大嘴巴、厚嘴唇、小嘴巴、尖嘴巴、鋸子形的嘴、鉤子狀的嘴等;啟發(fā)幼兒給自己的魚寶寶穿上花裙子(在身體后方創(chuàng)作各種式樣的尾鰭);在魚的身體上方和胸部創(chuàng)作獨特的背鰭及胸鰭形狀;啟發(fā)幼兒給自己的魚寶寶穿上漂亮的花衣服(身體上創(chuàng)作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用油畫棒為魚兒涂色。突出表現魚兒身體上圖案的色彩搭配。
(2)啟發(fā)幼兒為魚兒添畫飾品并能說一說、畫一畫魚兒在干什么。如:戴帽子的魚先生、看書的魚寶寶、唱歌的魚姐姐、吃漢堡的魚弟弟、抽煙的魚爺爺、背包的魚姑娘、上學的魚哥哥、彈琴的魚老師等等。
3、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作更多造型不同的魚兒。
說一說、畫一畫它們在一起做什么。共同組成一幅趣味魚樂園。提醒幼兒構圖中注意大小、疏密相結合。(多媒體圖片音樂循環(huán)播放)。
4、啟發(fā)幼兒豐富畫面背景。如:海藻、珊瑚等。
5、用水彩顏料涂刷背景色。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藍色的水寶寶,請小朋友們用小刷子將水寶寶請到自己的畫面當中,變成一片藍色的海洋。(幼兒會驚奇的發(fā)現畫面色彩上出現了油水分離的效果)水寶寶可有禮貌了,碰見魚兒就讓開了。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好整理工作,擦擦小手和桌子。
2、請幼兒欣賞大家共同創(chuàng)作的畫面,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德情感,萌發(fā)保護自然的意識。
3、幼兒模仿小魚兒游水進入盥洗室洗手。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十二屬相的文化知識以及郵票的一般常識;設計有趣的屬相郵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創(chuàng)作設計郵票的過程中通過音樂、游戲、欣賞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屬相知識時,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獨特的民族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關注中國民間藝術文化。
2、了解郵票的組合和表現形式,嘗試在方寸之間表現、感受設計之美。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設計有趣味性的屬相郵票。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室。
學生:畫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組織教學,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利用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氣氛,師生共同欣賞《西游記》主題曲,在歡快的旋律下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中的這幾個動物叫什么名字嗎?”
2、出示十二生肖圖片,提問:“這十二種動物合起來叫什么”?學生猜謎語引入課題。
(三)教師板書:有趣的屬相。
二、聯(lián)系生活、知識探究。
(一)學生通過做動作的游戲相互展示自己的屬相。活躍課堂氣氛。
(二)課件展示十二屬相的故事:通過視頻播放“十二屬相的故事”,學生們了解屬相的相關知識。
(三)提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你們在哪里見過屬相呢?”
(四)師生總結:春節(jié)、郵票、衣服、鑰匙鏈、窗戶、包裝等。
三、作品欣賞、分析比較。
課件展示十二屬相的郵票,學生通過圖片欣賞,進一步感受屬相郵票的特點,大量優(yōu)秀作品的欣賞,只有憑借多媒體技術才可以做到,本環(huán)節(jié)拓展了學生的想象力,為后面的繪畫做好鋪墊。
(一)提問思考:“屬相郵票設計主要有哪幾部分組成的?”
(圖案、文字、面值金額、國籍標志、發(fā)行地)。
(二)觀察,郵票中的動物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有什么不同?
(小豬變形了,身上還添加上花紋了。老鼠的耳朵比現實中老鼠的夸張了。馬簡化了,小兔子變成擬人化了,它們比現實生活中的動物色彩鮮艷了、造型也夸張了。)。
(三)通過作品的對比,學生直觀的感受生肖郵票的多種藝術表現形式。
1、觀察課件比較生肖郵票雞、虎都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2、思考:生肖郵票鼠、羊和你見過的鼠、羊有什么區(qū)別?
3、從形象、顏色、圖案方面說說各自的特點?
(三)學生思考:郵票的制作方法。課件展示郵票的制作方法。
四、創(chuàng)作實踐、巡回指導。
(一)教師提出作業(yè)要求:展開想象的翅膀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做一名小小的設計師,為親人、朋友和自己設計一枚郵票。
注意:票面紋樣的構圖要生動、飽滿。色彩鮮艷,富有裝飾性。文字以藝術形式精心設計。畫面干凈、整潔,注意衛(wèi)生。
(二)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輔導,在學生繪畫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繼續(xù)在大屏幕中循環(huán)播放優(yōu)秀學生作品,隨時可以給學生以啟發(fā)幫助,渲染課堂氣氛,感染學生情緒,以飽滿的激情去創(chuàng)作表現。
五、郵票展覽,欣賞評價。
課件展示生肖郵票展的背景,渲染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繼續(xù)以飽滿的熱情去欣賞評價作品。
(一)郵票參展的學生自我介紹。
(二)全班同學互相評價,說一說:“哪枚郵票最吸引你?為什么?”
(三)教師評價。
六、課堂總結、課后拓展。
總結課程內容,領略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欣賞并親手制作了生肖郵票??隙▽W生本節(jié)課學生的客堂表現,希望課后認真觀察生活,感受藝術的魅力,用手中的彩筆表現生活中美好事物。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一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優(yōu)美的,感性的,斑斕的。大自然的色彩豐富美麗,而紅黃藍三原色可以調配出許許多多的顏色來。用彩色鉛筆、油畫棒、彩色粉筆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顏色畫出來,把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現出來。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大自然,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2、用水粉顏料做調色游戲,認識大自然的色彩。
3、學習用幾種基本的顏色調配許多顏色。
重、難點:
色彩調配的方法,對顏料習性的掌握。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自然的圖片若干,顏料,彩筆,幾種蔬果切面,范作等。
學生:收集的與大自然有關的圖片,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水罐、抹布、作業(yè)紙等。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1、觀看大自然的風光圖片或記錄片。(如四季美景)。
認識各種顏色,認識紅黃藍三原色,橙、綠、紫三間色,大自然太迷人啦,這么豐富,美麗的色彩你能分辨出來嗎?2、交流各自帶來的圖片資料,小組討論自己的觀后感。
3、談談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絢麗的日出,那風花雪月,那秋蟲的顏色,那霞光的天空,裝飾性很強的舞臺化妝——臉譜。
4、“猜猜看”色彩游戲。觀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誰找到的顏色多。
——討論及反思。
1、大自然的顏色在陰天和晴天一樣嗎?2、白天看到的顏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3、陽光下的噴水池旁會出現彩虹嗎?(大自然的光和色會玩魔術)。
——展示及介紹:
做一幅色彩游戲圖??捎盟垲伭稀⑺使P、油畫棒、彩色鉛筆。調色游戲(幾種基本的顏色可以調處許許多多顏色來)。
1、水彩筆、油畫棒涂色并進行變色練習。
2、也可用彩色鉛筆先涂一層顏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種色,就會產生第三種顏色!
用彩色鉛筆、油畫棒、彩色粉筆或水粉色畫大自然的顏色。
1、可做一“七彩花園”的情境設定,認識一些大自然常見花卉,借助圖片及學生的記憶描述。教師可將不同色彩形狀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紅,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陽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園范作幾張,從不同角度描繪大自然。
在作業(yè)紙上畫各色花卉,并添畫小草、蘑菇或小昆蟲,空中可添畫太陽、云彩、小鳥、蜻蜓、蝴蝶等。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蓋章游戲,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錯的載體??蛇x擇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襯紙看不同的效果,玩過再添畫。
3、介紹點畫法、平涂法,重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涂色方法??扇芜x表現方式,試著用顏料盒中的幾種色彩,調出大自然美麗、豐富的色彩。
——小結與評價。
1、作業(yè)小組及班級觀摩,互評。
2、講講自己的畫,互相找亮點,互相評價。
3、喜歡哪些顏色,不喜歡哪些顏色?為什么?(設計的環(huán)節(jié)較多,可根據課時需要選擇性運用)。
第二課七彩生活。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及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本課是上一課的延續(xù),”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沒的眼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導他們多關注生活,從而去創(chuàng)造生活,美化生活,領會生活的多姿多彩。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七彩生活的回顧,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相互混合后的不同效果。
3、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調色游戲,完成一張隨意畫。
重、難點:
能認識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調配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生活圖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紙,顏料,彩筆,美麗的生活用品實物等。
學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斕的照片或圖片,彩筆、油畫棒或水粉顏料,2-3支毛筆,調色盤等。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詩歌誦讀。
“赤橙黃綠青藍紫,我們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學習去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在前頭”
2、說說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舉例說一說七彩生活(互相討論后回答)。
如建筑物有七彩的,熱氣球是五顏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繽紛的,衣服是漂亮的,家具是很美很實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樣的,跳舞的人們是美麗的,汽車外面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觀看各自的圖片,照片,說說生活中最打動你的地方。
4、喜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為什么?
——欣賞及介紹。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場景圖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愛的卡通氣球,明快流暢的建筑,溫馨的房間。
2、畫畫七彩的生活,介紹幾種繪畫方式。如彩筆畫、油棒畫、水粉畫,撕貼畫等。如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蓋后的不同效果。(介紹擠色方法,調色方法及涂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它的效果。或用油畫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畫,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效果?。ㄓ退蛛x)。
介紹用五彩油畫棒在紙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蓋,再刮色出現五彩效果的刮畫法。介紹彩紙撕貼畫的方法,選定目標,撕出外形加以拼貼。
——練習與體會: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線圖例。
如汽車、房子、玩具、床、花瓶、臺燈等。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用自己選定的方法畫生活,畫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也可用顏料試著組織一幅彩色畫面。如能適當加以創(chuàng)造,會比現實生活還美麗。
3、完成作業(yè)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蓋后的不同效果。
——小結與評價。
1、課堂小結,作業(yè)互相觀摩。
2、說說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生活,唱一些快樂的歌,并做做游戲,感受生活“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3、設法自己去裝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二
1.了解書簽的作用并感受書簽的美,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2.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愿意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書簽。
3.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分享創(chuàng)作的快樂。
1.實物書簽、彩帶人手一條、打孔機、彩色卡紙、彩筆、剪刀、鉛畫紙、輕音樂(自備)。
2.教學課件《各種各樣的書簽》。
一、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漂亮的書簽,初步了解書簽的作用。
小結:書簽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用來做標記,幫助我們更快地找到書的頁碼,為我們節(jié)省時間。
2.欣賞多種形式的書簽,引導幼兒找一找、看一看說說自己的感受。
提問:我們看到了這么多書簽,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小結:原來書簽的制作材料不一樣,給我們帶來的感覺也不一樣,書簽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形狀和圖案呢!
3.展示教學課件,欣賞不同形狀、圖案的書簽。
我們一起來欣賞書簽的形狀和圖案,有山水、人物、動物和一定能表現美的事物等等。
小結:小朋友們喜歡書簽嗎?為什么?老師也很喜歡書簽,因為書簽是一種袖珍的工藝品,它不僅可以用來做標記,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豐富我們的知識。它還是一種很好的禮品、獎品和紀念品呢!
二、幼兒討論制作書簽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
1.幼兒分組討論書簽內容。
2.個別幼兒上臺講述。
小結:現在我們都來當設計師,設計一張你覺得最美的書簽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吧。
三、教師示范講解一種制作書簽的新方法。
1.將長方形鉛畫紙對折。
2.靠對邊折畫出小月牙形,剪去月牙。
3.打開后用彩筆裝飾。
四、幼兒操作,鼓勵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及不同的'制作方法,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播放輕音樂,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提示幼兒根據材料的特點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做2~3個書簽,幫助個別幼兒選擇材料,克服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困難,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快樂。
五、幫助幼兒將制作好的書簽打孔,幼兒給書簽系上彩帶。
六、組織幼兒欣賞、評價漂亮的書簽并相互欣賞,分享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
1.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提問:你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書簽?你是怎么做的?
2.請幼兒互評作品,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同伴作品中有創(chuàng)意和有趣的地方。
提問:你喜歡哪個書簽?為什么?你還有什么建議?
3.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書簽作品,拓展幼兒創(chuàng)作空間?;顒友由欤?BR> 1.在美工區(qū)投放各種各樣的書簽或圖片,引導幼兒想象、創(chuàng)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書簽”作品裝扮活動室。
3.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材料進行親子小制作。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三
1、幼兒收集了解蒙古族的生活風俗和帽子的特征。
2、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學習折疊和裝飾蒙古帽。
3、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教育幼兒熱愛少數民族。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折帽子的白紙、棉簽、廣告色、卡紙剪的各種幾何圖形、膠粘紙、雙面膠等。
1、談話:
——小朋友們你們收集了少數民族蒙古族的一些資料,那你們知道了什么?
那他們生活在哪?生活在內蒙古是自治區(qū)。
他們那有什么?大草原,
他們住在蒙古包里,是游牧民族,騎馬放牧,所以也叫騎在馬背上的民族。
他們喜歡穿什么?什么樣?他們喜歡穿蒙古袍,帶首飾、腰帶和穿靴子。蒙古袍身長寬大、高領長袖,在騎馬放牧時能護膝防寒,晚上能當被蓋;長長的袖筒冬天可護手持韁,夏天可防蚊叮咬;寬寬的腰帶在騎馬時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穩(wěn)定。男士的衣服多是藍棕色,女士是紅色、綠色和紫色。
他們喜歡吃什么?牛、羊肉,這是考全羊。
蒙古人最高的禮節(jié)是獻哈達,他們喜歡的樂器是馬頭琴。在重大節(jié)日時要舉行摔角和射箭比賽,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蒙古人在所有的服飾中最珍惜和尊重的是帽子,帽子在摘下來時要放在高處,如果無意中誰的帽子掉下就不撿它,這是惡運離開的預兆,是好事兒。同樣的道理,丟帽子的人也不專門去尋找帽子的。
2、幼兒觀看課件進一步了解蒙古族帽子的特征。
——戴帽是蒙古族習慣。
各地區(qū)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有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制成,外邊裝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有的是帶翻檐尖頂帽。蒙古族服飾帽子上有刺繡圖案,圖案有都卷草紋等不同的圖案,象征吉祥、團結祝福,(犄紋,代表五畜興旺。云紋,有吉祥如意的含義。)有的用瑪瑙、翡翠、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裝飾,看起來富麗華貴。
3、出示折紙圖。
小朋友們看這是折蒙古帽的`圖示,今天我們來折蒙古帽并來裝飾這個蒙古帽。
——那怎樣折呢?請看有幾步?
師邊問邊講邊示范講解折疊方法。
4、裝飾蒙古帽,
——怎樣裝飾呢?
——用卷草紋圖案和珠子,進行裝飾,沒有珠子怎么辦?
——引導幼兒用彩色卡紙當珠子進行裝飾。(要求要有排列規(guī)律;卷草紋可以畫出來,用棉簽和廣告色進行繪畫;披肩用手工紙等)。
5、出示裝飾好的蒙古帽引起幼兒興趣。
——看這是老師裝飾的蒙古帽(看怎樣裝飾的,沒有珠子怎么辦,用膠貼紙和卡紙粘成一串串的當做珠子,用棉簽畫上卷草紋圖案),今天我班還來了兩位客人請看他們在這兒,他們說蒙古帽已經裝飾好戴在頭上了,請小朋友看一下,請幼兒園欣賞女士帽和男士帽,并讓幼兒知道男士帽在演出時也是帶一串串珠子的。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一會你們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折和裝飾自己喜歡的蒙古帽。
6、請幼兒看折紙圖示,自己折帽子,然后再裝飾蒙古帽。
——教師進行輔導。
7、幼兒照鏡子欣賞自己的帽子并展示自己裝飾的帽子,互相欣賞和評價。
8、戴帽子跳舞。
——聽我是草原小騎手的歌曲跳舞。
師:小朋友我們都有一頂漂亮的蒙古帽,請小朋友戴在頭上我們來跳一個蒙古舞《我是草原小騎手》。
本教學活動強調幼兒主體的探索,以折紙作品本身有意味的形式吸引幼兒探究學習,形成了伙伴之間互相激發(fā)的群體氛圍,豐富了個體的良好情感體驗。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四
1.認識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2.能大膽畫出各種線條.
活動準備:。
畫好各種線條做以備示范,黑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教師出示線條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漂亮的線條嗎?他們叫什么名字?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范直線的畫法.
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才會畫的漂亮.
2.教師示范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教師示范波浪線的畫法。
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教師示范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創(chuàng)造表現。
1.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2.在教師的指導下畫出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3.在操作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哪些線條.
將幼兒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五
3、鍛煉手眼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等顏色的碎卡紙(樹葉);
2、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畫紙(每張上畫有一棵數,供小朋友貼樹葉);
3、小籃子(裝碎卡紙用)。
4、漿糊小碟子。
5、范畫3張(其中1張已貼好樹葉)。
6、毛巾5條(擦手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示范和講解。
3、請個別幼兒來貼。
引導幼兒手臟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指導。?。
2、幼兒操作。指導幼兒用各種顏色的樹葉貼在指定的地方。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六
二、??班況分析:
本班幼兒為大班幼兒,大班幼兒已經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對于畫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水平,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技巧,對于各種物體的形態(tài)的掌握較好。但在幾次的欣賞活動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于畫面上的情節(jié)能富有想象的描繪,但對畫面物體的形態(tài)和特征的概括卻有很大的難度。這說明幼兒在欣賞中沒有掌握運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體現出來。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有趣的夸張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夸張的畫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態(tài)、特征。并理解如此設計的目的。力求使孩子運用夸張的技法描繪人物動作,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的特點,并初步感受夸張藝術表現形式的美。
三、??活動目標:
2、??通過欣賞,初步嘗試夸張畫的練習。
四、??活動重點:能夠通過欣賞感知畫面人物表情、形態(tài)上的夸張?zhí)帲⒗斫馄渌磉_的含義。
活動難點:能夠通過欣賞,尋找可夸張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體現出來。
五、??幼兒經驗準備:
1、??欣賞過卡通畫作品,并能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能夠表現人物特點。
六、??環(huán)境材料:
1、??夸張畫“兩個人”
2、??彩筆、畫紙。
七、??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huán)節(jié):
1、出示夸張畫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啟發(fā)幼兒從畫面尋找原因,并進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兒對欣賞產生興趣,即可以啟brp/p發(fā)幼兒從人物表情,動作上去猜想和判斷,那他們猜想、判斷的依據就是他們觀察到的夸張之處。)。
2、出示夸張畫2,提問:“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勵幼兒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張畫1和夸張畫2的聯(lián)系。(啟發(fā)幼兒從人物的情節(jié)夸張?zhí)幦嬎脊适碌脑蚧蚪Y果)。
3、幼兒講一講“兩個人”的故事,并引導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4、教師介紹夸張畫,并引導喲額再次尋找畫面的夸張?zhí)?,提問:“他們?yōu)槭裁窗炎飚嫷倪@么大?”“他們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理解夸張的作用,為幼兒的創(chuàng)作做鋪墊,完成教學重點。)。
(二)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
1、啟發(fā)幼兒回憶生活中一些情節(jié)中人物的特點,并找到可以夸張的因素,引發(fā)幼兒想一想自己要創(chuàng)作一張什么樣的夸張畫。
2、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三)分享作品環(huán)節(jié):
講一講我的故事。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七
3、嘗試與同伴共同使用繪畫材料,共享操作空間
1.圖片"星空"
2.畫紙每組一張,蠟筆每組一盒活動過程:
小結:梵高老爺爺用了深藍色、藍色、黃色等,色彩很美,對比也很強烈,給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覺。
2、從線條上觀察作品師:"這幅畫里有哪些線條呢?哪兒用了波浪線呢?還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三、引導幼兒整體感受作品師:"你看了這幅畫,有什么感覺?"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四、 合作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星空。
師:"對了,找空的地方畫,一組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這幅畫,看看哪一組的星空最美。"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師帶領幼兒展示每組小朋友的作品并請個別幼兒說說畫中有什么。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一
1、認知目標:認識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2、技能目標:掌握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進行審美教育。教學重點:認識三原色,及三原色相互調和出來的三間色。
教學難點:
掌握運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方法。課時:1課時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美術作品、繪畫工具、紙杯一個、調色盤一個、色環(huán)。
學生準備:
繪畫工具、調色盤一個、紙杯一個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
老師:同學們,看一看自己帶來的顏料盒里面的12種顏色,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是不能用其他顏色調和出來的,但是,它們能調和出任何的其他顏色,他們是色彩王國的老祖宗,我們稱它們?yōu)槿?BR>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三原色與三間色。
2、新課講授。
老師:橙、綠、紫這三種顏色叫做三間色。
老師:調和兩種原色時,其中一種原色添加的量不同,調出來的間色色相也會不同,同學們試驗一下,老師輔導。
3、學生感受練習(3~5分鐘)4、欣賞作品。
老師:我們一起欣賞,用三原色、三間色裝飾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六、布置作業(yè):
要求:1、自制抽拉玩具,做做色彩游戲,可以同桌兩個人合作,參考書本第一頁的左側。2、可以用三原色與三間色畫一幅你們喜歡的色彩圖畫。
七、互相評價。
八、小結:
老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種顏色?三間色是哪三種顏色?
第2課好朋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知無論哪個種族的人都是人類大家庭的成員。
2、了解不同種族人的相貌特征,服裝打扮及風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欣賞圖片和大家討論,了解不同人種的特征。
2、抓住外形特征,用線條和色彩來表現不同的人種教學教學準備:
奧運會的五環(huán)標志,各種族人物圖片、了解不同人種的風俗習慣,彩筆。
教學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師出示奧運會的五環(huán)標志:這是什么標志?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2.引導學生觀察不同人種的特征,可以從相貌、服裝等處進行分析。
答案:由于地面上各處自然環(huán)境不同,在溫度、雨量、陽光等存在差異,又隨著人類社會和人類本身體形的發(fā)展,就分化出了現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種。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保護皮下的血管、神經和肌肉免受紫外線的襲擊。所以長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種變成了黑種人,他們的頭發(fā)卷曲、覆蓋頭部,有隔熱作用。而長期居住在高緯寒冷地區(qū)的人群,鼻子狹窄,使冷空氣較慢進入氣管和肺部。他們體形比熱帶地區(qū)要粗壯,膚色也較淺。這些特征代代相傳,以至人類在地面上分衍成明顯體質差異的種族。
3.游戲:你知道嗎?
師來表演不同的“問好”形式?
請學生有肢體語言來表示不同人種的風俗,其它同學猜一猜以小組為單位,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你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以小組為單位,欣賞同學們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資料。介紹我了解的種族。著重介紹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服裝打扮、風俗習慣創(chuàng)造與表現。
學生以“各種族朋友”為題,畫人物肖像教師示范,并強調注意點:
抓住特征、概括特征、夸張?zhí)卣鳎ㄗ⒅丶毠?jié))學生嘗試用各種方法大膽表現。老師提示:
用簡練的線條和色彩來表現。
表現時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飾特點。
三、反思與評價。
1.分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賞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如果??,那就更好了?!?.課后學生可以舉辦一個各種族的服裝秀。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二
1.觀察欣賞樹葉的不同形態(tài)、顏色,初步嘗試對樹葉進行輪廓勾勒及葉脈刻畫。
2.學習用宣紙和噴壺進行噴印,感受宣紙噴印的特殊效果美,體驗不同繪畫形式帶來的樂趣。
1.人手一份:8k的宣紙、噴壺(內裝橙色或者黃色)、棉簽。
2.每組一份:黑色水粉顏料、顏料盤、抹布、各種形態(tài)樹葉。
3.教師示范:背景音樂和ppt。
一、欣賞秋天的樹葉。
1.欣賞秋天的樹葉。
2.說一說你的樹葉朋友是什么樣子的?它長得像什么?它的身上有些什么?
二、噴畫秋天的樹葉
1.噴印秋天的葉子
教師:大葉子是爸爸,它躺了下來,小一點的葉子是媽媽,它也躺下來了,最小的樹葉寶寶也找了空的地方躺下來,大家你不擠我,我不擠你,舒服地睡著了。
教師:秋風婆婆帶來了神奇的魔法瓶,它對著安靜的樹林吹呀吹,施展魔法,整片樹林變得黃黃的、紅紅的、更美了。
教師: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樹葉們在秋風婆婆的幫助下鉆到地底下,變成了樹葉小精靈。你發(fā)現了嗎?我們用棉簽把他們找出來。
三、棉簽畫:美麗的葉脈。
――用棉簽勾勒出樹葉的輪廓。
――找找哪里是樹葉精靈的頭和身體。
――添畫出飛舞的手和腳。
四、幼兒自主嘗試作畫。
1.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玩和表達。
――提醒幼兒樹葉擺放的時候不要擁擠,秋風婆婆的魔法瓶是在天空中施展魔法的,所以不要太靠近草地。
――形象化地勾勒樹葉精靈葉脈。
――作畫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差異進行指導。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
1.說說你最喜歡哪個樹葉小精靈,為什么?
2.教師: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秋天到了,小樹葉就在草地上睡著了,等春天來的時候,他們會變成精靈回到樹上去打扮大叔媽媽的哦,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找找樹葉小精靈。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三
1.通過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線畫出貝殼,并大膽用線條、圖案裝飾。
2.嘗試用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豐富畫面色彩。
3.學習把主要物體畫在中心位置,畫得最突出的構圖方法。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簡單的背景。
活動準備
1.課件
2.畫紙、蠟筆人手一份
3.黑板,已畫好的蝸牛輪廓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課室里,它"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這是什么小動物呢?你們猜一猜是誰?(蝸牛 )
二、利用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師:小朋友,蝸牛的樣子是怎樣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
和經驗進行講述,如貝殼--圓圓的,有美麗的花紋;身體--長長的,軟軟的等;)
2.教師:蝸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狀的?殼上還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非常美麗?。?BR> 教師:貝殼的顏色怎樣?(有棕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教師:蝸牛的身體又怎樣呢?(長長的、厚厚的)頭上有什么?(一對觸角、一雙眼睛、還有一個小嘴巴)
三、教師講解示范。
1、蝸牛長得這么可愛,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吧。你們想怎樣畫呢?(鼓勵幼兒大膽把想法說出來)
2、示范蝸牛的畫法:
教師:那我們今天就畫一只美麗的大蝸牛吧。
先在畫紙的正中間,用螺旋線畫出蝸牛的殼,再畫上身體、觸角、眼睛、嘴巴。
教師:蝸牛小時候很小的,后來它慢慢地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地跟著長大,終于長成了一個大大的殼。(提示幼兒:不要繞得太多,老師覺得繞4圈就最合適,線與線之間不要太密)再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在畫紙上占的位置。引導幼兒把一只蝸牛畫在紙的中心位置,畫得大大的,讓人一眼就能發(fā)現畫紙上有一只大蝸牛。
教師:接著,畫蝸牛長長的、厚厚的身體,還有一對觸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
教師:蝸牛喜歡美麗的殼,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梢韵扔镁€條把貝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
教師: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云朵形等。
學習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師:接著,我們給蝸牛穿一件美麗的衣服。用兩種鮮艷的顏色
交替使用涂色,這樣看上去很有規(guī)律,也很美麗!
(4)學習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
教師:除了這種方法,還可以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綠色在蝸牛的身體上涂上一小部分,接著我用淺綠色疊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淺綠色,這樣蝸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麗了。(教師在黑板上示范)
(5)添畫簡單的背景
四、欣賞優(yōu)秀作品,交代繪畫要求。
1、展示幾幅優(yōu)秀作品,讓幼兒欣賞。
2、教師交代繪畫的內容和要求。
(1)先在畫紙正中間畫一只大蝸牛,接著裝飾一下貝殼,最后才涂上顏色。
(2)要選用一些鮮艷的顏色來著色。
(3)畫畫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五、幼兒繪畫,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繪畫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六、作品評價
比一比誰畫的蝸牛最美麗。
(視活動具體情況選擇以下3項,可全選,也可選其1或其2進行描述)
活動建議
1、在幼兒下筆畫之前,可以先讓幼兒在畫紙上徒手畫一只大蝸牛,讓幼兒感受大蝸牛在紙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筆畫。
2、在講解兩種顏色交替涂色時,如果教師能在黑板上示范講解,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這種涂色方法,效果會更好。
活動延伸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環(huán)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環(huán)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習用品,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說到漂亮的風景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三、講授新課。
首先和大家復習一下前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么什么叫寫生?哪位學生說一說?(寫生就是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么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xiāng)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
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里,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fā)現美。
2、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xié)調??梢杂糜彤嫲?,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yè)。
3、教師講解寫生風景的步驟及方法。
(一)帶領學生觀察風景。
(二)用鉛筆勾形,注意透視和比例關系。
(三)進行圖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yè)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展示,評出優(yōu)秀作業(yè)。
五、總結談話。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五
1. 大膽的表達對波洛克作品的認識和感受,感受畫面中運用的顏色和線條。
2. 學習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自由、大膽地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的快樂。
1.課件、音樂
2.各種作畫工具與材料,袖套、圍裙。
1. 欣賞《會聚:第八號》
(1) 整體感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對畫面的感受。
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
(2) 拉近畫面,近距離的欣賞。
a師:現在我們走近一些你在畫中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幼兒在畫中有沒有看到人物、動物或者自己熟悉的東西。
b師: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顏色?你覺得顏色美嗎?線條給你什么感覺?
c師:猜一猜這樣的一幅畫是用什么樣的作畫工具畫出來的?
2. 播放波洛克作畫過程的圖片、介紹波洛克作畫的方式。
a師:(播放ppt)這么特別的一幅畫是一位美國的畫家波洛克畫的。他是怎樣作畫的?他的作畫方式與別的畫家有什么不同?(播放ppt)
小結:他的這種作畫方式很特別,使用滴流的方法來作畫,形成一種流派叫抽象派。
b(播放《會聚:第八號》)師:它的這幅畫就是一副抽象派的畫,畫家們畫完畫都會給自己的作品取一個名字,如果讓你給這幅畫取名字,你會給它取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波洛克給它取了什么名字。
3. 介紹作畫工具及使用方法。
(1)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不同的作畫工具,請你們也來學學波洛克的畫。
(刷子、滴管、麻繩、顏料)
(2) 強調作畫要求:選擇一種顏色上底色,然后再畫好的底色上進行滴管畫和麻繩畫,用麻繩是要注意不能將麻繩另一端的雪花片放進顏料里。
(3) 指導要點:刷子刷色---繩子飛舞---滴管滴色
4. 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 引導幼兒大膽隨意的在作品上創(chuàng)作。
(2) 重點:使用滴管作畫的方法――“停一停、走一走”
5. 展示幼兒作品,欣賞交流。
師:(1)你喜歡同伴的哪幅作品?為什么?
(2)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故事?
下面我就 “幼兒園美術活動材料的有效投放反思” 和“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這兩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幼兒園美術活動材料的有效投放反思:
本次活動在第一次預教后,課題組成員通過研討評論與我互動,對我的教學策略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議:
1.運用卡紙拓印沒有讓幼兒的作品有特別的美感,改為使用白色卡紙直接作畫。
2.幼兒進行滴管和麻繩作畫時顏料要運用濃的。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體會到玩色和使用各種繪畫工具的快樂,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動作能力的發(fā)展。我結合課題組成員們的的建議,進行了第二次的教案預設反思并修改。通過借助多種作畫工具,進一步嘗試滴撒的方法,在滴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色彩的搭配,表現出豐富的點、線、面。幼兒能夠運用教師投放的材料大膽的作畫,使作品富有創(chuàng)意。
二、“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反思
在本次活動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有做的好的.一方面,也有不足的一方面,征對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反思。
本次活動選擇了幼兒平常沒有經常接觸的抽象畫,欣賞抽象畫應該從整體上去感受,讓幼兒用語言去表述??烧f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引導是關鍵。孩子對畫面的局部的欣賞比較關注,欣賞一幅畫,并不僅停留在像什么,要更深層次的挖掘,老師的提問設計很重要。如何層層深入的引導幼兒進行欣賞是關鍵,在本次活動中欣賞波洛克作品,引導幼兒對線條、色調等展開交流,感受其作品的風格,產生對滴撒法作畫的興趣。通過對波洛克作畫圖片的觀察,初步了解滴撒的方法;同時通過探索、嘗試多種工具滴撒的方法,為幼兒作畫做好鋪墊。
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之處:
欣賞波洛克作品及嘗試他的作畫方法,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可以有很多的延伸活動??梢詮牟煌慕嵌热バ蕾p他的作品(比如從欣賞者的心情,畫家作畫時的心情,顏色也代表著心情、一種顏色代表著一種心情等多角度的去欣賞),也可以嘗試波洛克的其他作畫方法,用木棒、筆沾顏料滴到畫紙上或用樹枝、泥沙等工具作畫,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效果,不一樣的感受。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六
春天是花的季節(jié),花的海洋,如何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需要老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引導小朋友觀察花的結構(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狀與色彩)與花的形態(tài)(花的高低、前后、大?。?,在此基礎上畫出美麗的鮮花并進行有趣的裝飾。當我選擇作畫工具時,我選擇了線描畫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要作畫形式,有四個因素吧,線描畫是最簡單、最直接表現物象的繪畫手段。第一,線描畫使用工具簡單,一支筆,一張紙,無論是在家里、課堂里,沒有太多的限制,是孩子們感覺快樂的事情。第二,線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用不同的線組合不同的造型使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體驗與快樂。第三,孩子們可以運用線的豐富表現性,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表達、自由發(fā)揮、自由探索,創(chuàng)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第四,變化無窮的線產生變化無窮的美,原始、可愛的稚拙美,跳躍、變化的韻律美,變形、夸張地裝飾美。小朋友的作品將顯示出線描畫的魅力。
1、通過觀察花的結構和形態(tài),學習用點、線、面進行有趣的裝飾。
2、能感受美,表現美,體會畫畫的快樂。
教師:4k紙兩張,繪制幾朵花朵,一瓶花
幼兒:16k 和8k紙兩種、記號筆、每組有花數朵
一、 引導幼兒觀察花的結構,欣賞花的形態(tài)
在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瓶花,你覺得花漂亮嗎?美在哪兒?
(1) 花蕊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花紋來畫?為什么?
(2) 花瓣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花紋裝飾?
(3) 花梗是怎樣的?
小結: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想法真不錯。
(4) 請小組長把花插到大花瓶里,你們看現在的花多了,更美了,這些花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大小、高低、前后)
二、 學習花的畫法
(1) 我們來畫一瓶盛開的鮮花,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老師示范)
(2) 第二朵花畫在哪里?(請小朋友擺一擺)
(3) 第三朵花放在哪里?……
(4) 還有什么沒有畫?應該怎樣畫?
(5) 把花插在你喜歡或你設計的花瓶里。
三、 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 結束:
告訴老師或小朋友,你想把這瓶花送給誰?為什么?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七
1、嘗試用廢棄的蛋殼進行拼貼,并且用排刷均勻涂色,進行印畫的技能。
2、感受蛋殼粘貼畫特殊的花紋,操作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利用雞蛋殼的碎片質感來拼貼畫面,注意使畫面簡潔,作品構思巧妙,顏色自然搭配。
蛋殼、水粉顏料、雙面膠帶、抹布,畫好的各種圖案
一、出示一個熟的雞蛋,引起幼兒興趣。
二、教幼兒了解蛋殼的作用。
提問:小朋友們吃了雞蛋剩下的蛋殼,你們把他怎么樣了呢?(讓幼兒自己說一說)
三、教幼兒學做蛋殼畫。
1、出示做好的蛋殼畫,讓幼兒欣賞,知道蛋殼出可能做成美麗的工藝品。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出示畫有魚外型的畫紙,先在魚中均勻的涂上膠水。
――將蛋殼一塊一塊的粘魚的畫上,壓平粘好。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
1、提醒幼兒蛋殼粘貼在輪廓線里,蛋殼不能疊在一起,刷顏料要少一點且均勻。
2、要幼兒耐心、仔細的操作,小心蛋殼會刺到手。
3、保持活動室的清潔與衛(wèi)生。
4、這個蛋殼印的畫和我們平時印的.畫是不是一樣呢?(出示平時的印畫一張比較)
小結:蛋殼印的畫的花紋很特殊,是一塊一塊的,有空隙。
五、展示幼兒作品
1、幼兒交流。
2、小結:我們今天用了廢舊的蛋殼來裝飾了一幅幅漂亮的畫,生活中還有很多廢舊的像開心果殼、瓜子殼都可以裝飾,希望小朋友去收集,下次我們再來嘗試。
《綱要》中說到:活動的取材要是孩子所熟悉的,要來源于生活。蛋,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喜歡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評價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同時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八
1. 了解美術檔案袋的意義,初步學習裝幀設計。
2.完成美術學習資料搜集、標簽制作、分類編號、展 示作品等整個學習過程。
3. 了解設計與學習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美術設計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從這個“積累”的過程中學會取優(yōu)除劣,能夠自己客觀地認識 到自己的作品怎樣是好的,怎樣是不太好的,這也是學生對自 己的勞動成果進行客觀評價的過程。從整理一搜集一交流一出 成果一自我愉悅,產生自豪感這樣一個過程中,可以看出孩子 們的收獲后的喜悅及成就感是來自于自己所積累的作品,但實 際上,是孩子們在不斷積累搜集的過程中逐漸地體驗到成功的 快感,因而對孩子來說,檔案袋評價是過程與結果相輔相成 的。小小一個美術檔案袋,雖然不是很精美,卻都是獨一無二 的,無不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忠實地記錄下了他們 成長的歷程,充分展示學生個性。
2.重點、難點。
重點:美術檔案袋的制作過程。
難點:如何制作能突出個性的美術檔案袋。
三、課前準備
(學生)自己優(yōu)秀的美術作業(yè)、制作美術檔案袋的工具 與材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美術檔案袋的示范作業(yè),以及教 學示范演示的課件及其他工具材料。
四、教學過程
1.導人。
教師展示一個未經裝飾的檔案袋,提問:這個袋子有
學生討論美術檔案袋的作用。
2.探究。
(1)欣賞一些具有個性化特征的美術學習檔案袋。(展示課件)
(2)學生談談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問:如何設計制作一個美術檔案袋?(小組討論)
3.制作步驟。
(1)選擇自己滿意的作業(yè)。
(2 )將作業(yè)按時間先后的順序,進行編號或分類。
(3)選用文件袋,作為美術檔案袋。
(4)制作標簽,注明姓名、班級、學號、建檔日期。
(5)搜集自己的評語、同學的評語、老師的評語或者 家長的評語。
(6)美術作業(yè)和各種評語按編號或分類,放進美術檔 案袋中。
4.布置作業(yè)。
設計制作一個體現個性和美觀的美術檔案袋封面。
5.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組員討論,共同擬訂和完善各自的美術學習檔案袋設計 方案,并補充一些學生互評工作。
學生分頭按設計方案進行標簽設計制作、選擇作品、分 類編號、匯總作業(yè)等工作。
6.作業(yè)講評。
作業(yè)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作品展示(運用實物投影),開 展欣賞評述。
7.課后拓展。
欣賞各類電腦檔案袋作品及各類設計優(yōu)美的檔案袋,并 鼓勵學生積極設計制作其他學科的學習記錄袋,不斷提高美 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九
1、了解魚類身體的基本特征,能創(chuàng)作不同姿態(tài)的卡通魚形象。
2、感受不同魚類色彩花紋的魅力,能裝飾并涂染出色彩鮮明的圖案。
3、體驗自然,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萌發(fā)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演示多媒體ppt課件一套、各種形態(tài)魚的范例、白紙長卷、油畫棒、水粉顏料、小桶、刷子、擦手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我是朱老師,今天我和你們一起來參加繪畫活動。在畫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大海是一個廣闊而神奇的地方,我請小朋友們仔細地看、靜靜地聽,一起了解來自海洋深處的秘密。
2、觀看多媒體ppt課件,聆聽畫外音解說。
(1)了解海底魚的種類、外形。
(2)感受海底魚類的色彩、花紋。
魚兒身體上有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有的像夜空中的星星、有的像朵朵嬌艷的梅花、有的像明亮的彩帶、有的像描繪的地圖、有的像鼓起的刺球….
(3)欣賞卡通魚圖片。
就是因為魚兒長得那么可愛有趣,叔叔阿姨們?yōu)槲覀儎?chuàng)作了許許多多生動的卡通魚形象。你們認識他們嗎?有的嘴巴像鋸子、有的戴著項鏈提著包、有的吹著喇叭、有的在刷牙….聰明的魚兒們好像人類會做的事情它們都會做。
(二)基本部分。
1、總結觀賞內容,進一步鞏固認識。
剛才我們共同觀看了關于海底世界的影片,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魚兒。它們有的大、有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圓、有的方,有的胖有的瘦;它們身體各個部位長得各不相同,魚兒的身體有那幾個部分呢?(頭、身體、魚尾和魚鰭);魚兒的身體上還長有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
2、與幼兒一起分享范例圖片。
最后我們還看到了許多聰明、可愛的卡通魚兒,它們也分男女來少,也穿衣戴帽,人類會做的事情他們也會做。老師看了以后很受啟發(fā),也畫了一些魚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1)展示形形色色魚的范例供幼兒自由挑選。幼兒討論,說說魚兒的形狀、各部分的特征、身體上的花紋和色彩,并給魚兒起名字。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魚兒的特征。
(3)請幼兒將自己的魚兒送到“大?!崩铩#▽Ⅳ~兒圖片粘貼到由藍色的皺紋紙布置的“大?!鄙希?。
2、分步驟啟發(fā)幼兒想象并創(chuàng)作魚兒身體的各個部分。
(1)請幼兒在長卷上大膽、隨意地畫出一個較大的形狀。讓我們一起將它變成一條漂亮的魚寶寶吧。
選擇任意一端分出魚頭,眼睛長在頭部兩側,嘴巴在頭部前方。啟發(fā)幼兒在魚頭部創(chuàng)作出各式各樣的眼睛、嘴巴。如圓的、長的、大的、小的眼睛,大嘴巴、厚嘴唇、小嘴巴、尖嘴巴、鋸子形的嘴、鉤子狀的嘴等;啟發(fā)幼兒給自己的魚寶寶穿上花裙子(在身體后方創(chuàng)作各種式樣的尾鰭);在魚的身體上方和胸部創(chuàng)作獨特的背鰭及胸鰭形狀;啟發(fā)幼兒給自己的魚寶寶穿上漂亮的花衣服(身體上創(chuàng)作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用油畫棒為魚兒涂色。突出表現魚兒身體上圖案的色彩搭配。
(2)啟發(fā)幼兒為魚兒添畫飾品并能說一說、畫一畫魚兒在干什么。如:戴帽子的魚先生、看書的魚寶寶、唱歌的魚姐姐、吃漢堡的魚弟弟、抽煙的魚爺爺、背包的魚姑娘、上學的魚哥哥、彈琴的魚老師等等。
3、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作更多造型不同的魚兒。
說一說、畫一畫它們在一起做什么。共同組成一幅趣味魚樂園。提醒幼兒構圖中注意大小、疏密相結合。(多媒體圖片音樂循環(huán)播放)。
4、啟發(fā)幼兒豐富畫面背景。如:海藻、珊瑚等。
5、用水彩顏料涂刷背景色。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藍色的水寶寶,請小朋友們用小刷子將水寶寶請到自己的畫面當中,變成一片藍色的海洋。(幼兒會驚奇的發(fā)現畫面色彩上出現了油水分離的效果)水寶寶可有禮貌了,碰見魚兒就讓開了。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好整理工作,擦擦小手和桌子。
2、請幼兒欣賞大家共同創(chuàng)作的畫面,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德情感,萌發(fā)保護自然的意識。
3、幼兒模仿小魚兒游水進入盥洗室洗手。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十二屬相的文化知識以及郵票的一般常識;設計有趣的屬相郵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創(chuàng)作設計郵票的過程中通過音樂、游戲、欣賞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屬相知識時,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獨特的民族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關注中國民間藝術文化。
2、了解郵票的組合和表現形式,嘗試在方寸之間表現、感受設計之美。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設計有趣味性的屬相郵票。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室。
學生:畫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組織教學,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利用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氣氛,師生共同欣賞《西游記》主題曲,在歡快的旋律下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中的這幾個動物叫什么名字嗎?”
2、出示十二生肖圖片,提問:“這十二種動物合起來叫什么”?學生猜謎語引入課題。
(三)教師板書:有趣的屬相。
二、聯(lián)系生活、知識探究。
(一)學生通過做動作的游戲相互展示自己的屬相。活躍課堂氣氛。
(二)課件展示十二屬相的故事:通過視頻播放“十二屬相的故事”,學生們了解屬相的相關知識。
(三)提問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你們在哪里見過屬相呢?”
(四)師生總結:春節(jié)、郵票、衣服、鑰匙鏈、窗戶、包裝等。
三、作品欣賞、分析比較。
課件展示十二屬相的郵票,學生通過圖片欣賞,進一步感受屬相郵票的特點,大量優(yōu)秀作品的欣賞,只有憑借多媒體技術才可以做到,本環(huán)節(jié)拓展了學生的想象力,為后面的繪畫做好鋪墊。
(一)提問思考:“屬相郵票設計主要有哪幾部分組成的?”
(圖案、文字、面值金額、國籍標志、發(fā)行地)。
(二)觀察,郵票中的動物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有什么不同?
(小豬變形了,身上還添加上花紋了。老鼠的耳朵比現實中老鼠的夸張了。馬簡化了,小兔子變成擬人化了,它們比現實生活中的動物色彩鮮艷了、造型也夸張了。)。
(三)通過作品的對比,學生直觀的感受生肖郵票的多種藝術表現形式。
1、觀察課件比較生肖郵票雞、虎都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2、思考:生肖郵票鼠、羊和你見過的鼠、羊有什么區(qū)別?
3、從形象、顏色、圖案方面說說各自的特點?
(三)學生思考:郵票的制作方法。課件展示郵票的制作方法。
四、創(chuàng)作實踐、巡回指導。
(一)教師提出作業(yè)要求:展開想象的翅膀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做一名小小的設計師,為親人、朋友和自己設計一枚郵票。
注意:票面紋樣的構圖要生動、飽滿。色彩鮮艷,富有裝飾性。文字以藝術形式精心設計。畫面干凈、整潔,注意衛(wèi)生。
(二)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輔導,在學生繪畫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繼續(xù)在大屏幕中循環(huán)播放優(yōu)秀學生作品,隨時可以給學生以啟發(fā)幫助,渲染課堂氣氛,感染學生情緒,以飽滿的激情去創(chuàng)作表現。
五、郵票展覽,欣賞評價。
課件展示生肖郵票展的背景,渲染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繼續(xù)以飽滿的熱情去欣賞評價作品。
(一)郵票參展的學生自我介紹。
(二)全班同學互相評價,說一說:“哪枚郵票最吸引你?為什么?”
(三)教師評價。
六、課堂總結、課后拓展。
總結課程內容,領略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欣賞并親手制作了生肖郵票??隙▽W生本節(jié)課學生的客堂表現,希望課后認真觀察生活,感受藝術的魅力,用手中的彩筆表現生活中美好事物。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一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優(yōu)美的,感性的,斑斕的。大自然的色彩豐富美麗,而紅黃藍三原色可以調配出許許多多的顏色來。用彩色鉛筆、油畫棒、彩色粉筆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顏色畫出來,把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現出來。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大自然,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2、用水粉顏料做調色游戲,認識大自然的色彩。
3、學習用幾種基本的顏色調配許多顏色。
重、難點:
色彩調配的方法,對顏料習性的掌握。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自然的圖片若干,顏料,彩筆,幾種蔬果切面,范作等。
學生:收集的與大自然有關的圖片,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水罐、抹布、作業(yè)紙等。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1、觀看大自然的風光圖片或記錄片。(如四季美景)。
認識各種顏色,認識紅黃藍三原色,橙、綠、紫三間色,大自然太迷人啦,這么豐富,美麗的色彩你能分辨出來嗎?2、交流各自帶來的圖片資料,小組討論自己的觀后感。
3、談談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絢麗的日出,那風花雪月,那秋蟲的顏色,那霞光的天空,裝飾性很強的舞臺化妝——臉譜。
4、“猜猜看”色彩游戲。觀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誰找到的顏色多。
——討論及反思。
1、大自然的顏色在陰天和晴天一樣嗎?2、白天看到的顏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3、陽光下的噴水池旁會出現彩虹嗎?(大自然的光和色會玩魔術)。
——展示及介紹:
做一幅色彩游戲圖??捎盟垲伭稀⑺使P、油畫棒、彩色鉛筆。調色游戲(幾種基本的顏色可以調處許許多多顏色來)。
1、水彩筆、油畫棒涂色并進行變色練習。
2、也可用彩色鉛筆先涂一層顏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種色,就會產生第三種顏色!
用彩色鉛筆、油畫棒、彩色粉筆或水粉色畫大自然的顏色。
1、可做一“七彩花園”的情境設定,認識一些大自然常見花卉,借助圖片及學生的記憶描述。教師可將不同色彩形狀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紅,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陽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園范作幾張,從不同角度描繪大自然。
在作業(yè)紙上畫各色花卉,并添畫小草、蘑菇或小昆蟲,空中可添畫太陽、云彩、小鳥、蜻蜓、蝴蝶等。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蓋章游戲,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錯的載體??蛇x擇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襯紙看不同的效果,玩過再添畫。
3、介紹點畫法、平涂法,重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涂色方法??扇芜x表現方式,試著用顏料盒中的幾種色彩,調出大自然美麗、豐富的色彩。
——小結與評價。
1、作業(yè)小組及班級觀摩,互評。
2、講講自己的畫,互相找亮點,互相評價。
3、喜歡哪些顏色,不喜歡哪些顏色?為什么?(設計的環(huán)節(jié)較多,可根據課時需要選擇性運用)。
第二課七彩生活。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及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本課是上一課的延續(xù),”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沒的眼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導他們多關注生活,從而去創(chuàng)造生活,美化生活,領會生活的多姿多彩。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七彩生活的回顧,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相互混合后的不同效果。
3、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調色游戲,完成一張隨意畫。
重、難點:
能認識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調配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生活圖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紙,顏料,彩筆,美麗的生活用品實物等。
學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斕的照片或圖片,彩筆、油畫棒或水粉顏料,2-3支毛筆,調色盤等。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詩歌誦讀。
“赤橙黃綠青藍紫,我們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學習去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在前頭”
2、說說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舉例說一說七彩生活(互相討論后回答)。
如建筑物有七彩的,熱氣球是五顏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繽紛的,衣服是漂亮的,家具是很美很實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樣的,跳舞的人們是美麗的,汽車外面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觀看各自的圖片,照片,說說生活中最打動你的地方。
4、喜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為什么?
——欣賞及介紹。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場景圖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愛的卡通氣球,明快流暢的建筑,溫馨的房間。
2、畫畫七彩的生活,介紹幾種繪畫方式。如彩筆畫、油棒畫、水粉畫,撕貼畫等。如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蓋后的不同效果。(介紹擠色方法,調色方法及涂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它的效果。或用油畫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畫,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效果?。ㄓ退蛛x)。
介紹用五彩油畫棒在紙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蓋,再刮色出現五彩效果的刮畫法。介紹彩紙撕貼畫的方法,選定目標,撕出外形加以拼貼。
——練習與體會: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線圖例。
如汽車、房子、玩具、床、花瓶、臺燈等。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用自己選定的方法畫生活,畫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也可用顏料試著組織一幅彩色畫面。如能適當加以創(chuàng)造,會比現實生活還美麗。
3、完成作業(yè)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蓋后的不同效果。
——小結與評價。
1、課堂小結,作業(yè)互相觀摩。
2、說說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生活,唱一些快樂的歌,并做做游戲,感受生活“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3、設法自己去裝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二
1.了解書簽的作用并感受書簽的美,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2.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愿意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書簽。
3.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分享創(chuàng)作的快樂。
1.實物書簽、彩帶人手一條、打孔機、彩色卡紙、彩筆、剪刀、鉛畫紙、輕音樂(自備)。
2.教學課件《各種各樣的書簽》。
一、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漂亮的書簽,初步了解書簽的作用。
小結:書簽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用來做標記,幫助我們更快地找到書的頁碼,為我們節(jié)省時間。
2.欣賞多種形式的書簽,引導幼兒找一找、看一看說說自己的感受。
提問:我們看到了這么多書簽,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小結:原來書簽的制作材料不一樣,給我們帶來的感覺也不一樣,書簽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形狀和圖案呢!
3.展示教學課件,欣賞不同形狀、圖案的書簽。
我們一起來欣賞書簽的形狀和圖案,有山水、人物、動物和一定能表現美的事物等等。
小結:小朋友們喜歡書簽嗎?為什么?老師也很喜歡書簽,因為書簽是一種袖珍的工藝品,它不僅可以用來做標記,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豐富我們的知識。它還是一種很好的禮品、獎品和紀念品呢!
二、幼兒討論制作書簽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
1.幼兒分組討論書簽內容。
2.個別幼兒上臺講述。
小結:現在我們都來當設計師,設計一張你覺得最美的書簽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吧。
三、教師示范講解一種制作書簽的新方法。
1.將長方形鉛畫紙對折。
2.靠對邊折畫出小月牙形,剪去月牙。
3.打開后用彩筆裝飾。
四、幼兒操作,鼓勵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及不同的'制作方法,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播放輕音樂,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提示幼兒根據材料的特點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做2~3個書簽,幫助個別幼兒選擇材料,克服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困難,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快樂。
五、幫助幼兒將制作好的書簽打孔,幼兒給書簽系上彩帶。
六、組織幼兒欣賞、評價漂亮的書簽并相互欣賞,分享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
1.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提問:你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書簽?你是怎么做的?
2.請幼兒互評作品,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同伴作品中有創(chuàng)意和有趣的地方。
提問:你喜歡哪個書簽?為什么?你還有什么建議?
3.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書簽作品,拓展幼兒創(chuàng)作空間?;顒友由欤?BR> 1.在美工區(qū)投放各種各樣的書簽或圖片,引導幼兒想象、創(chuàng)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書簽”作品裝扮活動室。
3.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材料進行親子小制作。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三
1、幼兒收集了解蒙古族的生活風俗和帽子的特征。
2、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學習折疊和裝飾蒙古帽。
3、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教育幼兒熱愛少數民族。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折帽子的白紙、棉簽、廣告色、卡紙剪的各種幾何圖形、膠粘紙、雙面膠等。
1、談話:
——小朋友們你們收集了少數民族蒙古族的一些資料,那你們知道了什么?
那他們生活在哪?生活在內蒙古是自治區(qū)。
他們那有什么?大草原,
他們住在蒙古包里,是游牧民族,騎馬放牧,所以也叫騎在馬背上的民族。
他們喜歡穿什么?什么樣?他們喜歡穿蒙古袍,帶首飾、腰帶和穿靴子。蒙古袍身長寬大、高領長袖,在騎馬放牧時能護膝防寒,晚上能當被蓋;長長的袖筒冬天可護手持韁,夏天可防蚊叮咬;寬寬的腰帶在騎馬時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穩(wěn)定。男士的衣服多是藍棕色,女士是紅色、綠色和紫色。
他們喜歡吃什么?牛、羊肉,這是考全羊。
蒙古人最高的禮節(jié)是獻哈達,他們喜歡的樂器是馬頭琴。在重大節(jié)日時要舉行摔角和射箭比賽,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蒙古人在所有的服飾中最珍惜和尊重的是帽子,帽子在摘下來時要放在高處,如果無意中誰的帽子掉下就不撿它,這是惡運離開的預兆,是好事兒。同樣的道理,丟帽子的人也不專門去尋找帽子的。
2、幼兒觀看課件進一步了解蒙古族帽子的特征。
——戴帽是蒙古族習慣。
各地區(qū)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有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制成,外邊裝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有的是帶翻檐尖頂帽。蒙古族服飾帽子上有刺繡圖案,圖案有都卷草紋等不同的圖案,象征吉祥、團結祝福,(犄紋,代表五畜興旺。云紋,有吉祥如意的含義。)有的用瑪瑙、翡翠、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裝飾,看起來富麗華貴。
3、出示折紙圖。
小朋友們看這是折蒙古帽的`圖示,今天我們來折蒙古帽并來裝飾這個蒙古帽。
——那怎樣折呢?請看有幾步?
師邊問邊講邊示范講解折疊方法。
4、裝飾蒙古帽,
——怎樣裝飾呢?
——用卷草紋圖案和珠子,進行裝飾,沒有珠子怎么辦?
——引導幼兒用彩色卡紙當珠子進行裝飾。(要求要有排列規(guī)律;卷草紋可以畫出來,用棉簽和廣告色進行繪畫;披肩用手工紙等)。
5、出示裝飾好的蒙古帽引起幼兒興趣。
——看這是老師裝飾的蒙古帽(看怎樣裝飾的,沒有珠子怎么辦,用膠貼紙和卡紙粘成一串串的當做珠子,用棉簽畫上卷草紋圖案),今天我班還來了兩位客人請看他們在這兒,他們說蒙古帽已經裝飾好戴在頭上了,請小朋友看一下,請幼兒園欣賞女士帽和男士帽,并讓幼兒知道男士帽在演出時也是帶一串串珠子的。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一會你們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折和裝飾自己喜歡的蒙古帽。
6、請幼兒看折紙圖示,自己折帽子,然后再裝飾蒙古帽。
——教師進行輔導。
7、幼兒照鏡子欣賞自己的帽子并展示自己裝飾的帽子,互相欣賞和評價。
8、戴帽子跳舞。
——聽我是草原小騎手的歌曲跳舞。
師:小朋友我們都有一頂漂亮的蒙古帽,請小朋友戴在頭上我們來跳一個蒙古舞《我是草原小騎手》。
本教學活動強調幼兒主體的探索,以折紙作品本身有意味的形式吸引幼兒探究學習,形成了伙伴之間互相激發(fā)的群體氛圍,豐富了個體的良好情感體驗。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四
1.認識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2.能大膽畫出各種線條.
活動準備:。
畫好各種線條做以備示范,黑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教師出示線條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漂亮的線條嗎?他們叫什么名字?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范直線的畫法.
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才會畫的漂亮.
2.教師示范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教師示范波浪線的畫法。
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教師示范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創(chuàng)造表現。
1.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2.在教師的指導下畫出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3.在操作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哪些線條.
將幼兒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五
3、鍛煉手眼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等顏色的碎卡紙(樹葉);
2、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畫紙(每張上畫有一棵數,供小朋友貼樹葉);
3、小籃子(裝碎卡紙用)。
4、漿糊小碟子。
5、范畫3張(其中1張已貼好樹葉)。
6、毛巾5條(擦手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示范和講解。
3、請個別幼兒來貼。
引導幼兒手臟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指導。?。
2、幼兒操作。指導幼兒用各種顏色的樹葉貼在指定的地方。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六
二、??班況分析:
本班幼兒為大班幼兒,大班幼兒已經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對于畫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水平,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技巧,對于各種物體的形態(tài)的掌握較好。但在幾次的欣賞活動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于畫面上的情節(jié)能富有想象的描繪,但對畫面物體的形態(tài)和特征的概括卻有很大的難度。這說明幼兒在欣賞中沒有掌握運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體現出來。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有趣的夸張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夸張的畫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態(tài)、特征。并理解如此設計的目的。力求使孩子運用夸張的技法描繪人物動作,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的特點,并初步感受夸張藝術表現形式的美。
三、??活動目標:
2、??通過欣賞,初步嘗試夸張畫的練習。
四、??活動重點:能夠通過欣賞感知畫面人物表情、形態(tài)上的夸張?zhí)帲⒗斫馄渌磉_的含義。
活動難點:能夠通過欣賞,尋找可夸張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體現出來。
五、??幼兒經驗準備:
1、??欣賞過卡通畫作品,并能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能夠表現人物特點。
六、??環(huán)境材料:
1、??夸張畫“兩個人”
2、??彩筆、畫紙。
七、??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huán)節(jié):
1、出示夸張畫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啟發(fā)幼兒從畫面尋找原因,并進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兒對欣賞產生興趣,即可以啟brp/p發(fā)幼兒從人物表情,動作上去猜想和判斷,那他們猜想、判斷的依據就是他們觀察到的夸張之處。)。
2、出示夸張畫2,提問:“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勵幼兒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張畫1和夸張畫2的聯(lián)系。(啟發(fā)幼兒從人物的情節(jié)夸張?zhí)幦嬎脊适碌脑蚧蚪Y果)。
3、幼兒講一講“兩個人”的故事,并引導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4、教師介紹夸張畫,并引導喲額再次尋找畫面的夸張?zhí)?,提問:“他們?yōu)槭裁窗炎飚嫷倪@么大?”“他們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理解夸張的作用,為幼兒的創(chuàng)作做鋪墊,完成教學重點。)。
(二)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
1、啟發(fā)幼兒回憶生活中一些情節(jié)中人物的特點,并找到可以夸張的因素,引發(fā)幼兒想一想自己要創(chuàng)作一張什么樣的夸張畫。
2、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三)分享作品環(huán)節(jié):
講一講我的故事。
美術教師活動教案篇十七
3、嘗試與同伴共同使用繪畫材料,共享操作空間
1.圖片"星空"
2.畫紙每組一張,蠟筆每組一盒活動過程:
小結:梵高老爺爺用了深藍色、藍色、黃色等,色彩很美,對比也很強烈,給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覺。
2、從線條上觀察作品師:"這幅畫里有哪些線條呢?哪兒用了波浪線呢?還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三、引導幼兒整體感受作品師:"你看了這幅畫,有什么感覺?"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四、 合作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星空。
師:"對了,找空的地方畫,一組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這幅畫,看看哪一組的星空最美。"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師帶領幼兒展示每組小朋友的作品并請個別幼兒說說畫中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