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匠的讀后感(優(yōu)秀14篇)

字號:

    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記錄下對書中人物、情節(jié)或主題的深入思考。寫讀后感需要我們具有批判性的思維,能夠提煉和總結作品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讀后感案例,歡迎大家共同探討和交流。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一
    作為一名剛?cè)虢逃袠I(yè)的新老師,這書讓我們新教師受益匪淺,文字的表述并沒有讓你覺得很難讀懂,反而很吸引人,作者用一個一個小故事,小典故引導我們新教師做一名有方向感、約束感、責任感、上進感、專業(yè)感、奮斗感、親和感以及智慧感的老師。讀著讀著,就仿佛身邊有一位前輩老師在傳授他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心得,幫助我們新老師少走彎路。
    第一章節(jié)告訴我們要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作者在書中寫到:“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如果你想在教師這個行業(yè)里成為物質(zhì)上的大亨,那么我真誠地勸告你,最好趕緊離開這個行業(yè),你想在精神的天堂里尋求物欲的膨脹,那將會無功而退。”的確,教育這一行,得到物質(zhì)以及財富遠不能滿足虛榮的心,你若沖著在教育這行業(yè)成為富翁,那真的趁著自己年輕要考慮清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必須要做一個選擇,帕瓦羅蒂的選擇,一個洗廁所女工的選擇,無論什么行業(yè),要學會自己做選擇,做一個能符合實際的選擇,并且自己要用心去做,投入堅持去做,那么,你也就成功了!不管當初我們是因為什么原因選擇教育,既然選擇了,我們就用心去做,“當你投入地工作的時候,你就會感受這份工作的意義和樂趣,正像你投入地戀愛時,會覺得戀人是那么可愛,連那些缺點,也一并為你所疼,為你所愛?!弊髡叩脑掞L趣幽默,常常給人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
    正視教育的幸福感,可能現(xiàn)在教師更多的是對教育的抱怨,作者也在書中提到自己在教育中的幸福,一個學生不愿意跟自己最親近的父母抱怨,哭訴,反而跟自己的老師,那種幸福感真的難以言喻,“我時常覺得,以和學生純潔相處為主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幸運。和學生在一起,可以完全放下虛假的面具。和學生交往,是一種愜意的事,是一個永遠美麗的童話,有一天你贏得了孩子的心,那心是純金的,無任何雜質(zhì)”。對呀,“每個孩子的心靈就像荷葉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年輕的你要盡一切可能,想辦法呵護她、保護她……”這是一群可愛的孩子們,能微笑著傾聽學生講述,微笑著贊許,微笑著撫摩孩子的頭,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
    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yè)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边@是多么美好的希望,讓我們懷揣著愛,投身到幸福的教育中,感受教育的幸福!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二
    “一個人有很多種活法,歸根到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還是富貴立身?我們知道南轅北轍的故事,它告訴我們選擇方向的重要性,方向錯誤,你越努力,離目標也就越遠。人,只有在選擇正確的情況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人生路上的選擇,第一位的,不是做什么職業(yè),而是問一問自己,你選擇“精神立身”還是“富貴立身”?”
    上面這段話是我摘抄自《不做教書匠》中的句子。一個人有很多種活法,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似乎太深奧了,因為我們也不知道,什么才算活對了。我覺得人活著就要學會讓自己滿足,不要后悔,不要浪費寶貴的生命。
    我自己從來沒想過能踏入教育的行業(yè),在我看來,老師這個行業(yè)頗具挑戰(zhàn)性。而且,它非常的具有意義。
    一個不愛孩子的人,那我覺得她可以放棄這個職業(yè)。孩子是什么?孩子就是一面鏡子,他是單純的,人生來并無善惡,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的塑造自己的性格。就像一塊原始的石頭,在河水中幾經(jīng)磨練才能安然的躺在河堤上曬著陽光,感受歲月靜好帶來的溫暖。我覺得,老師可以是那涓涓細水反復淬煉石頭使之化為美玉的人。師之道,不先在高遠,不先在深厚,而是先練就耐心。
    耐心什么?耐心就是日復一日的勸導,日復一日的練習。日復一日的沉穩(wěn)。
    我想,這種愛不僅是深刻的,更是持之以恒的,需要你以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為基石,這是一種必須的耐心。
    把耐心作為基石,用愛去感受教育,才是教育的立足之本。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三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位哲學家讓弟子們在麥田里行走,并摘下一顆最大的麥穗,前提是只許進不許退。結果,當哲學家說"時間到了"的時候,很多弟子兩手空空。因為他們總在比較中,總以為前面的機會還很多,沒有必要過早決定,于是一次次的錯失良機。直到此時,弟子們才恍然大悟:人要追求生命中最大的麥穗,就有把眼前的那個握在手中,才是最實實在在的。
    英明的選擇、果斷的決定,才能讓人生的幸福變得干脆。但往往在日復一日的猶豫和比較中,我們"這山望著那山高",最后蹉跎了歲月。我想走入特教的很多老師可能和我一樣不是懷著一顆對特教的愛而來的,為什么報考了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可能為了能順利地留在城里,可能為了避免普校繁重的升學壓力,可能為了離家近點等等。但是當選擇變成現(xiàn)實之后,之前選擇的原因都成為過去,不管你喜不喜歡、愿不愿意,既然現(xiàn)在你從事了特教,就要排除雜念,全身心地投入目前的工作中。
    這是對學生、家長負責的表現(xiàn),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xiàn)。家長把自己的飽受命運摧殘的心肝寶貝交付到你手中,把對孩子的歉疚、對未來的希望、對缺陷的補償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就更應該認真對待這項工作,告訴自己要傾其所能,努力做到問心無愧。人生在世,"一個人的活法有很多種,歸根到底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精神立身或者富貴立身".選擇了教育就意味著告別了"富貴立身",那么要做到"精神立身",唯有"握緊自己手中的麥穗",明白自己是干什么,這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方向感。
    一本書,可以是一面鏡子。《不做教書匠》當之無愧。
    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四
    這次師徒結對,讓我有幸拜讀了管建剛校長寫的《不做教書匠》這本書。粗粗一讀,已經(jīng)讓我感慨頗多,受益非淺。《不做教書匠》一書中,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觀點,讓人感受很深,我們時??梢钥吹较裾渲橐粯屿陟诎l(fā)光的思想:做教師,就是做學問!
    古人曾經(jīng)說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币虼?,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比如每天的點名、作業(yè)批改、找學生談話、備課、上課……雖然我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做的又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組成了學校的“大事”,我們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zhuǎn),學校才能在此基礎上謀求新的發(fā)展。我們每一位教師就是一顆鏍絲釘,只有每一顆鏍絲釘都發(fā)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學校的宏偉建筑才會褶褶生輝。
    教師這份工作,人們都說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在我們普通教師看來,還是很辛苦的職業(yè)。但管老師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字里行間給我們教師指明了方向??戳诉@本書后,我明白了快樂來自對所做的事的投入,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使工作快樂起來的奧秘就是投入地工作。工作的樂趣往往蘊藏在你做事的態(tài)度里,而非工作本身。
    要么教育之水把你冷卻,過那種冷卻的平庸的生活,要么就用你生命的激情與烈焰把教育這鍋水煮沸,沸騰的教育將帶來一個充沛的,充滿活力與生機、樂趣與魅力的教育人生。要想把教育這一鍋水煮沸,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入地工作,富有創(chuàng)意地工作,你的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是屬于自己的智慧和結晶,那么你將對你的每一堂課充滿情感,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你都能感受到教學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課堂上和學生親切平等的學習生活,學生學習中閃現(xiàn)的智慧火花,以及你靈動生成的一個成效極佳的教學場景,都將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教育的樂趣來自思考,當你把思考變成文字,當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閱讀和支持,你將獲得樂趣,并且將樂此不疲,充滿自信與自豪,這些文字將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質(zhì)量。
    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yè)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BR>    《不做教書匠》,就是我們大家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我想,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我想我會一直閱讀這本書,直到教育的終點線......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五
    拜讀了管校長的《不做教書匠》,頗有感觸。這是一部充滿人情味的,讓人感動,又能催人奮進的著作。不做“教書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做一名有約束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奮斗感的教師;做一名有專業(yè)感的教師;做一名有親和感的教師;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師?!保ā恫蛔鼋虝场罚┲灰覀冃闹杏薪逃?,心中有學生,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地學習著,工作著,始終跟著時代的腳步在前進,我們就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這是最重要的!
    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這項工作固然需要經(jīng)驗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決斷。一個教師是否具備專業(yè)水準正在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實踐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設想和意圖在智慧、愉悅的實踐中得以完成??梢钥隙ǖ卣f,一個愛敲教鞭的教師還不具備專業(yè)水準,一個愛發(fā)脾氣的教師也不具備專業(yè)水準。具有專業(yè)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們能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能從人的心靈深處出發(fā),找到教育的契機和力量。他們還具備創(chuàng)生教育資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個例子、一個樣本,他們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學個性的方法來。嚴格意義上講,教師不是知識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
    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所有的學生,都十分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盞盞燭光。我感謝這本書,它讓教師們從中汲取力量,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實踐中去。
    我國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之漁。當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話,即“教是為了不教”,并把它視為教學的最高境界。國外教育界提出“遷移而教,為遷移而學”??梢娭匾晫W生的后天學習、后天發(fā)展,是最科學的教學方法?;仡欁约旱慕虒W,大部分時間只是老師所說的教書匠了。
    我想,教師只要立身不做教書匠,以管老師所說的始終保持目標感、約束感、責任感、積極感、學力感與專業(yè)感,孜孜不倦地學習、思考、實踐,就一定會感到教育的快樂,做一位心中永遠有追求的教師,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調(diào)整心態(tài),勇于實踐,讓我們在責任和方向中快樂成長,豪情滿懷地向著我們的夢想進發(fā)!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六
    《教書匠》這本書講述了講述的是弗蘭克邁考特,這位偉大的教書匠從教30年的苦澀與甘甜。走上講臺的第一天,童年受盡饑餓的邁考特,撿起學生擲落在地的三明治撿起并吃下,結果令路過的校長大為光火;第二天,他又因出言不慎,招致眾多將行的投訴。但邁考特真誠而執(zhí)著的擁抱學生,與學生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將自己作為學生成長的`最好素材……這個本來似乎糟糕透頂?shù)慕虝?,終于贏得學生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20年后,成為美國“最佳教師”。
    讀過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邁考特先生并非用老套內(nèi)容去教授學生,而是用現(xiàn)實中的實例去教育他的學生,教他們怎么做人,而從中學生們得到的并非單純的理論知識,而是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引導下,每件事情都變得有意義,而同樣正是因為邁考特先生這種對學生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讓他擁有了可以與學生親密交談的資本。他的學生可以在他面前毫不拘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講出自己的困惑,來幫助這位和藹的老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豐富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讓這些渴望得到知識學到更多,讓那些厭惡學習的學生們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他一直都在用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去面對他的學生,因為他們年輕,他們會犯一些錯誤,但是作為一個教書匠,你要用你的大度去寬恕和容忍他們的錯誤,讓你的學生有所進步,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明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社會人,如何做一個有用的社會人,而不是去抱怨,去發(fā)泄。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七
    《教書匠》這本書我可以相信它是一本小說,但很難相信它是一部自傳,因為我不相信有人會那么真實地描述自己的經(jīng)歷隱私,從而懷疑書里的邁考特先生是不是作者本人,或者只是借用了作者名字和身份的一個虛構人物。
    不管怎么樣,開始讀這本書時我就對它產(chǎn)生了興趣,盡管我始終懷疑邁先生在語法和寫作的課堂上教授的東西的真實性:大段不加偽裝地給學生講自己屈辱苦難的童年、一些情史和失敗的婚姻、將菜譜當成詩歌念、讓中學生討論一首兒歌“小鮑。皮普”這樣奇怪的事、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自己家吃晚飯的故事、在上課時間帶學生到廣場舉辦美食宴會、閱讀米米。謝拉頓(美食雜志編輯)的美食評論好像那是文學家的名著。這真是個出格的老師,默默忍受學生的敵意(師生之間總是有敵意的,特別是我們都曾經(jīng)有過青春期。),擔心教育委員會的批評之下竟然出格了30年,最終成了為美國“最佳教師”。
    我也是帶著不解看完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始終覺得邁老師在課堂上浪費學生的時間,如果我的語文老師像他這樣講課,考試準是過不了關的。直到在倒數(shù)第二章讀到這句話時,我喜歡并且相信上了這個老師:“教育到底是什么我們在這所學校做什么你們可以說你們努力讓自己畢業(yè),以便上大學或者為工作作準備。但是,同學們,教育不僅僅只是這些。我問過自己:我究竟在這個教室做什么我為自己列了個公式。在黑板的左邊,我寫了個大寫的f。在黑板的右邊,我又寫了個大寫的f。從左到右,我畫了個箭頭,從‘害怕’(fear)到‘自由’(freedom)。我認為不會有人獲得完全的自由,但是我要對你們做的就是將害怕趕入角落。”
    看到這里我想到自己被所受的16年教育同化了,其實我是認同教育并不是為了應試的觀念的,在我步入社會以前最不喜歡最害怕的人就是一些老師。我有時就覺得學校就是個大監(jiān)獄,老師就是看守的人,把所孩子的白天都關在教室里,以免他們出去惹禍,學習就是訓化的手段,你不需要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你所學到的內(nèi)容,也不急于去應用,只需要應試,去面對緊張的考試。不要對所學的實用性和真實性提出質(zhì)疑,你不過是個孩子,教材可都是教育專家編寫的,那些老學究的杰作,你所要做的就是服從,聽講,完成大量的家庭作業(yè),通過一個個考試,這就是教育。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所謂的“文化課”成了主流,其他課程沒有存在價值,勞技課發(fā)過教材,可從來沒人教,孩子們不需要勞動技能,需要應試;音樂美術課是罕見的保留科目,可是別指望能學到什么東西,時間短暫而且內(nèi)容單調(diào)。
    相比之下,我喜歡邁考特這樣的老師,他不為應試教育所折服,他鼓勵學生表達自我,盡管他對自己的工作無奈,對所教的叛逆青少年們沒有辦法,但是他堅持教下去了,按照他從f(fear)到f(freedom)的原則教了30多年。我不贊同他教的內(nèi)容,也不喜歡他的個人生活,但我敬佩他的教育精神。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八
    《教書匠》這本書我可以相信它是一本小說,但很難相信它是一部自傳,因為我不相信有人會那么真實地描述自己的經(jīng)歷隱私,從而懷疑書里的邁考特先生是不是作者本人,或者只是借用了作者名字和身份的一個虛構人物。
    不管怎么樣,開始讀這本書時我就對它產(chǎn)生了興趣,盡管我始終懷疑邁先生在語法和寫作的課堂上教授的東西的真實性:大段不加偽裝地給學生講自己屈辱苦難的童年、一些情史和失敗的婚姻、將菜譜當成詩歌念、讓中學生討論一首兒歌“小鮑.皮普”這樣奇怪的事、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自己家吃晚飯的故事、在上課時間帶學生到廣場舉辦美食宴會、閱讀米米.謝拉頓(美食雜志編輯)的美食評論好像那是文學家的名著.....這真是個出格的老師,默默忍受學生的敵意(師生之間總是有敵意的,特別是我們都曾經(jīng)有過青春期。),擔心教育委員會的批評之下竟然出格了30年,最終成了為美國“最佳教師”。
    我也是帶著不解看完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始終覺得邁老師在課堂上浪費學生的時間,如果我的語文老師像他這樣講課,考試準是過不了關的。直到在倒數(shù)第二章讀到這句話時,我喜歡并且相信上了這個老師:“教育到底是什么?我們在這所學校做什么?你們可以說你們努力讓自己畢業(yè),以便上大學或者為工作作準備。但是,同學們,教育不僅僅只是這些。我問過自己:我究竟在這個教室做什么?我為自己列了個公式。在黑板的左邊,我寫了個大寫的f。在黑板的右邊,我又寫了個大寫的f。從左到右,我畫了個箭頭,從‘害怕’(fear)到‘自由’(freedom)。我認為不會有人獲得完全的自由,但是我要對你們做的就是將害怕趕入角落?!?BR>    看到這里我想到自己被所受的16年教育同化了,其實我是認同教育并不是為了應試的觀念的,在我步入社會以前最不喜歡最害怕的人就是一些老師。我有時就覺得學校就是個大監(jiān)獄,老師就是看守的人,把所孩子的白天都關在教室里,以免他們出去惹禍,學習就是訓化的手段,你不需要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你所學到的內(nèi)容,也不急于去應用,只需要應試,去面對緊張的考試。不要對所學的實用性和真實性提出質(zhì)疑,你不過是個孩子,教材可都是教育專家編寫的,那些老學究的杰作,你所要做的就是服從,聽講,完成大量的家庭作業(yè),通過一個個考試,這就是教育。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所謂的“文化課”成了主流,其他課程沒有存在價值,勞技課發(fā)過教材,可從來沒人教,孩子們不需要勞動技能,需要應試;音樂美術課是罕見的保留科目,可是別指望能學到什么東西,時間短暫而且內(nèi)容單調(diào)。
    相比之下,我喜歡邁考特這樣的老師,他不為應試教育所折服,他鼓勵學生表達自我,盡管他對自己的工作無奈,對所教的叛逆青少年們沒有辦法,但是他堅持教下去了,按照他從f(fear)到f(freedom)的原則教了30多年。我不贊同他教的內(nèi)容,也不喜歡他的個人生活,但我敬佩他的教育精神。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九
    “實踐是孕育思想之花果的肥沃土壤”(第149頁)。我極為贊同,并深有感觸。
    20xx年年底,我開始了自己的閱讀生活。過去的兩三年里,我讀書只是為了求量,根本談不上系統(tǒng)性、目的性,逮住一本是一本,胡吃海塞地吞咽,看得腦子亂哄哄的。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口里蹦出來的都是書中這個大家、那個學者的觀點,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自己卻不自知。
    出糗多了,就有了自知之明。羞愧的我就特別渴望擁有自己的見解,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當時我苦無良策,還是選擇了讀書。那時自己一直相信,讀書就能讀出明白來,讀出明白也就能活出明白來。
    三年過去了,成效并不大。
    20xx年3月初,開學后的第一周,我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設計了一個訪談調(diào)查的實踐活動。從訪談問題的設計、訪談對象的選擇、學生訪談過程的注意事項、活動小組的分工安排、訪談后感受的資料整理、分析以及最后結題報告的撰寫,我一點一滴地做到最后。靜下心來讀書,我可以毫不費力,但靜下心來做事,我從未有過。每次做事,我都是在腦子里過一遍,自認為懂得了,就動手草草地完成。
    就這樣,在一件又一件的做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我從封閉的讀書狀態(tài)中慢慢地走出來,開始積極地做事,并在做事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我發(fā)現(xiàn)我的心胸變得比以前開闊了。比如,以前自己的學習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讀書?,F(xiàn)在已擴展為三條:讀書、向身邊的人學習和做事。
    真地感謝這句話——。
    “實踐是孕育思想之花果的肥沃土壤”,它道出了我的心聲。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十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興站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我在讀《教書匠》這本書的一些感受。
    和體會。這本書可能許多在座的領導和老師都讀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
    多年的教師生涯,里面有與學校、教師、學生的酸甜苦辣,有一個教師的百味人。
    生。我讀后先是許久的思索,之后便是深深的震撼。從麥考特的經(jīng)歷中我學到了。
    書匠》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保持睿智,真誠待人,敢于質(zhì)疑。樹人者,必先。
    立己。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我們牢記在心,但這無形是給教師們提出了一。
    個要求,那就是努力塑造自己已達到具備這種能力。而這些的前提便是我們的睿。
    智、真誠與果敢。數(shù)幾尺講臺,幾十載生涯,我們揮灑的不止是汗水,還有青春;
    我們教會的不止是學生,還有自己。麥考特用自己獨特的睿智書寫著自己的教育。
    人生,用自己的真誠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包括教師還有學生,用自己的果敢。
    個舞臺,也是個明鏡之臺,它清楚的映照出我們自身,并時時激勵我們?nèi)ニ茉旌汀?BR>    提升自己。我作為一名踏上講臺不久的新教師,有迷茫,有困惑,我不知自己怎。
    智、真誠與果敢來走好我以后的道路,它會時時刻刻指引我迷途的方向,在我的心中樹立一座燈塔,指引我前方的路!
    再者,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面便是教書育人。我們究竟應該用。
    什么心態(tài)對待學生,用什么方法教育學生,《教書匠》給以我啟迪。書中麥考特。
    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歌唱,一起放飛年輕的夢想,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師生關。
    系??!教師與學生是兩個互補的群體,是人與人的對話,真心的對待和交流會搭。
    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梁。人人都曾年輕,年輕人都充滿夢想,學生時代正是絢爛夢。
    想萌芽與綻放的黃金期。學生是人,是放心把自己青春的一半交給我們的人,而。
    我要做就是把自己全部的心交給學生,毫無保留的為他們撐起一片天。學生是充。
    滿活力的,充滿活力的頭腦往往涌動的是新鮮的思想和觀念,因而我們的頭腦也。
    不能迂腐,我們的觀念也不可落后,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摒除古板的教。
    學觀念,時刻緊跟時代的步伐和學生的思維,才能真正接近學生,與他們打成一。
    片。之前我會擔憂,我的接近是否會被學生接受,是否有損一名教師的尊嚴。但。
    我最真誠的抒寫。謝謝大家!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十一
    從同事手里搶過美國教師邁考特的《教書匠》,緣于書封面的宣傳語“世界上最偉大的教書匠”,“每個學生需要至少熟讀10遍的溫馨文字”,“應該讓每一位老師都熟讀這部偉大作品,哪怕是以強制的手段”。這樣的文字足以打動我去感受一下美國同行別樣的教育生活。
    讀著讀著,我常常忍俊不禁地笑出聲來,我真的感嘆弗蘭克?邁考特這不動聲色、辛辣詼諧的語言,一個偉大的教書匠從教30年的苦澀與甘甜娓娓道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著令人過目難忘的精彩人生。
    邁考特在學生面前從來不講“師道尊嚴”,與學生平等相處真誠相待,讓他擁有了可以與學生親密交談的資本。他的學生可以在他面前毫不拘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講出自己的困惑,來幫助這位和藹的老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豐富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讓這些渴望得到知識學到更多,讓那些厭惡學習的學生們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尊重每一位學生,他能注意到每一個孩子的變化和表現(xiàn),并且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好的一面,鼓勵他繼續(xù)努力,哪怕他是位連父母都失去信心的孩子!
    器來伴奏,把菜譜唱出來,不但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而且讓他們擴大了詞匯量,認識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單詞以及拼寫,從而獲得啟發(fā),去思考更多更深入的問題,寫出發(fā)人深省的文章。我想這樣就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他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在我們中國,所有的教師都被教育:要做學習型教師、科研型教師、專家型教師??就是不能做“教書匠”,一個“匠”字似乎就認定你干的只是技工活兒,可有誰知道,這“匠心”要是真誠,要是執(zhí)著,那也是可以“獨具”,可以創(chuàng)造一片天地的。而且,只有有了一顆真誠而執(zhí)著的“匠心”,你才會是一個合格的教師,你才有資格談什么學習型、科研型、專家型??這是《教書匠》給我最大的感受。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十二
    起初拿起這本書,覺得沒什么新奇的,不做教書匠,這是我們多年前就提出的教育目標,每位教師都知道。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才真正體會到什么是教書匠,怎樣才是合格的教師。
    書中作者告訴我們:不切實際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情,才能更進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尤如在我為師的道路上亮起一盞燈,的確是受益多多。隨著閱讀的深入,漸漸明了作者的觀點是要求老師們用心做事,不做教書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終極目標。
    《不做教書匠》一書中,我們時??梢钥吹较裾渲橐粯屿陟诎l(fā)光的思想: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教師應當具有心靈的力量”。從教幾年來,雖然一直都在勤勤懇懇地工作,但是我很少感到有樂趣。教師這份工作,人們都說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在我們普通教師看來,還是很辛苦的職業(yè)。但管老師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字里行間給我們教師指明了方向??戳诉@本書后,我明白了快樂來自對所做的事的投入,要使教育人生充滿快樂,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樂起來,使工作快樂起來的奧秘就是投入地工作。工作的樂趣往往蘊藏在你做事的態(tài)度里,而非工作本身。
    要么教育之水把你冷卻,過那種冷卻的平庸的生活,要么就用你生命的激情與烈焰把教育這鍋水煮沸,沸騰的教育將帶來一個充沛的,充滿活力與生機、樂趣與魅力的教育人生。要想把教育這一鍋水煮沸,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投入地工作,富有創(chuàng)意地工作,你的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是屬于自己的智慧和結晶,那么你將對你的每一堂課充滿情感,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你都能感受到教學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課堂上和學生親切平等的學習生活,學生學習中閃現(xiàn)的智慧火花,以及你靈動生成的一個成效極佳的教學場景,都將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教育的樂趣來自思考,當你把思考變成文字,當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閱讀和支持,你將獲得樂趣,并且將樂此不疲,充滿自信與自豪,這些文字將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質(zhì)量。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段是“年輕的老師們,不管你經(jīng)受何種失敗,你不會貶值,只會升值。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收獲。對于一個勇敢的人來說,惟有失敗,真正給你帶來進步的思索?;蛟S這次評優(yōu)課你失敗了,或許這次論文評比你名落孫山了,或許這堂研討課你上砸了,或許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許你的教改實驗沒有預期的效果,或許這學期你的教有貶值,在這些磨練中你已經(jīng)升值,只是這些價值還沒有適當?shù)姆绞胶蜋C會展露出來,它需要在下一輪的實踐中帶給你驚喜?!?BR>    《不做教書匠》,就是我們大家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別忘了捧起它;當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時候,別忘了照照它。我想,它會給我們一種力量,一種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十三
    假期中翻閱了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書從教師這個角度來談教育,讓人感觸頗深。
    求知應該是人世間最大的快樂,而許多學生感到的是無限的苦難。關鍵的問題是作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應該找到一種更好的教育方法,去啟迪孩子的心靈。我們都學過《拔苗助長》這個成語,其中的意思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產(chǎn)生的壓力就越大,升學的競爭讓我們一心想讓學生考出更好的成績。
    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心中。教師,是學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潛能的開發(fā)者。但是粗暴的教育只能讓孩子在我們希望的路上越走越遠。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和賞識。教育需要我們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尊重他們、欣賞他們,讓他們從我們這里獲得自信和尊嚴,自主地發(fā)掘自己的潛能,更好地獲得發(fā)展。
    要喚起孩子的無限潛能,首先要讓孩子找到一種感覺,一種好孩子的感覺。感覺對了,才會跟著感覺走,生命在好感覺中提升才會越走越順。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不斷在孩子的心靈里播種好孩子的種子。
    其次,要給孩子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要抓住每個細節(jié),讓學生時時能有好孩子的體驗。不要把孩子放在一起比,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個體,有所長也有所短,把一個孩子的短處與另一個孩子的長處比,比來比去,比掉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對孩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其實類似的苗子我們身邊常??梢钥匆?,比如一個孩子上課不夠?qū)P模泓c名批評了他,他有時會更不專心。美國電影《師生情》中有這樣一段:一位優(yōu)秀的白人老師在給一個長期受到種族歧視的黑人孩子上課時,耐心說:“孩子,老師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你不要緊張,仔細數(shù)數(shù)老師這只手究竟有幾個手指?”那孩子緩緩地抬起頭,漲紅了臉,盯著老師的五個手指,數(shù)了半天,終于鼓起勇氣,開口說:“三個?!薄疤昧?,你簡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數(shù)了兩個?!崩蠋煹墓膭钕窬煤档耐恋赜龅礁柿?,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成功誘發(fā)動力,對孩子幼小的心靈來說,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有努力的力量。積累小的成功才能化為大的勝利。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要吝嗇給孩子成功的機會,不要吝嗇給孩子的鼓勵。
    再次,讓孩子跳一跳,夠得著。一個蘋果掛得太高,孩子沒有信心摘,因為他拼命跳也夠不著。反之掛得低,孩子沒有興趣摘,因為唾手可得的東西沒有吸引了,沒有人會珍惜。所以我們要根據(jù)孩子的不同資質(zhì),給孩子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向前邁步。
    讓我們做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的欣賞者。我們要承認差異,但不是贊同差異,是允許孩子失敗、預約失敗、接受失敗、享受失敗,孩子就不會被失敗絆倒。我們要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的給孩子自信,及時的扶孩子一把,孩子就能透過失敗看到成功,透過黑暗看到光明。
    讓教育在欣賞中微笑。
    教書匠的讀后感篇十四
    我從小的理想就是長大后做一名教師,當師范畢業(yè)踏上這個工作崗位后,就想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然而,面對的是一群不知煩惱的孩子,面對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有好多次我都覺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該何去何從。我總是覺得青年人初出茅廬,應該是滿懷激情,洶涌澎湃地朝著自己的理想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在追逐夢想的同時卻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讀書的過程中,我常常忍俊不禁。邁考特的文筆非常幽默詼諧,而且特別喜歡自嘲,喜歡拿自己開涮。他在講自己三十載從教生涯中的苦澀與甘甜時。似乎是在講別人的故事,真實坦誠得令人吃驚。他的文字完全沒有把自己捧到為人師表的圣位上,寫自己的心理活動很真實,很坦白。讀著這樣毫無偽飾的自傳,就如春風拂面,讓人神清氣爽,我反而覺得他只是把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甘當教書匠。他很有個性,在我們眼里也許很另類,不按套路出牌,對學生、對家長、對校長都常有“驚人”之舉。
    想了想,做出了他第一個管理行為:跑過去把三明治拿起來,在眾目睽睽之下,竟然吃了起來。全班一下被他鎮(zhèn)住了。一班頑皮少年,就這樣被他意外地征服住。讀到這里,我大笑起來,這個被學生稱為教書匠的邁考特真可愛,他就如此用自己獨特的招數(shù)“降服”了這幫乖戾不定的職高學生。
    邁考特一周上五天課,一天五節(jié),用他的話說累得像個活鬼。但他還是挖空心思讓自己的課堂有創(chuàng)意。他深諳這些個性張揚學生的心理,經(jīng)常把自己的故事一點一滴地講給學生聽:童年時父親的酗酒,在利默克貧民窟的苦難生活,在紐約碼頭當搬運工的不易,甚至自己的初戀故事。他的寫作課可以搬到公園上,可以用“約翰去商店”引發(fā)學生無窮的想象力。他用慧眼發(fā)現(xiàn)學生說謊的假條寫得如此流暢、觀點集中、言辭懇切,充盈著奇思妙想,是寫作課上生動的素材,就因勢利導讓學生以夏娃亞當給上帝寫假條為題,讓學生寫作,學生們又一次嘗到與眾不同的老師帶給他們的寫作樂趣,結果還有的學生寫猶大給耶穌的假條,而這一幕恰好被教育局長看見,邁考特原準備收拾行李辭職,沒想到卻受到局長的大力褒揚,他心花怒放。而學習關于菜譜的單詞。他更是“奇招連連”,不但把學生拉到廣場上課,而且讓學生們朗誦、吟唱菜譜,用樂器演奏菜譜,你想這樣新奇的教學怎么能不讓學生們興趣大增呢?再到后來。邁考特就是“無招勝有招”了,他的課堂寬松和諧,看似無心,任學生天馬行空,實則有意。那風箏的線還在他手里呢。他能讓頑劣不化的學生從心底發(fā)出“邁考特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這樣的話語;他用真情感化了初戀女友那惹是生非的兒子;從骨子里蔑視權威和規(guī)則的他最終贏得了學生的認可和家長的好評,當之無愧地被評為美國的優(yōu)秀教師。
    書中像這樣的故事俯拾皆是,令人過目難忘。在書中他以生動的故事,辛辣詼諧的文字,回顧了自己30載從教生涯的苦澀與甘甜,講述令人過目難忘的精彩人生。從不吝惜對自己的嘲諷,從不否認與學生似敵似友的關系,對規(guī)則和權威從骨子里透出蔑視,幽默和善良也從未在生命中缺席。看來一位知識豐富、見多識廣的教師。不僅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去推動教學,而且與學生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容易取得學生的信任,從而轉(zhuǎn)化為教師的影響力。邁考特從不向?qū)W生灌輸什么,而是在春風化雨間教會了他們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講自己的故事。
    邁考特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教書匠。他說過,每個班都有些天生就來考驗你的害人精,這些害人精就是要看著老師的頭發(fā)由黑變白。任憑他們?nèi)绾胃愎?,他每次都有出奇的做法,他奇怪的想法和做法正是他懂得換位思考,了解學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他從不向?qū)W生灌輸什么,而是在春風化雨間教會了他們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講自己的故事。他做的事情都是和學生有同感的事,于是便得到了學生的接納,從而贏得了學生的信賴。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對學生的教育,我總覺得我對學生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他們著想,我在對他們的未來負責,可結果呢?我的良苦用心學生并不理解,還對我埋怨不斷,教育效果并不好,有時還適得其反,我經(jīng)常在思考:孩子們?yōu)槭裁淳筒焕斫饫蠋煹男哪兀靠戳恕督虝场纷屛颐靼琢?,因為我沒有做到像邁考爾先生那樣做換位思考,我沒有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心理,不知道他們的真正需要。如果我經(jīng)常從“假如我是這個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想很多問題的處理方式我都要改變,有時雖然不能立即見到效果,但經(jīng)常這樣做,一定會讓我走進孩子的心理,讓學生接納我,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使教育更有效果。
    邁考特還讓我知道了一名老師如何面對各種學生千奇百怪的突發(fā)狀況,作為教師,更重要的是勇敢的面對學生,用那顆火熱的心真誠而執(zhí)著地擁抱學生,將知識、想象力、正直的品質(zhì)帶給學生,漸漸地讓愛的種子播撒在每個學生的心田。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有可能。這是個善變的年代。曾經(jīng)我說過作為一個人,你一定要擁有夢想而不能選擇隨波逐流,這話至今仍是我的生活真諦,只是在此,我要為它補完后半句:在追尋夢想的同時,你還要把握住自己的天賦,抓緊時間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們都知道人生很短暫,所以一定要力爭在死亡來臨之前找到那個屬于我們自己的位置,然后堅定地告訴自己:是的,就是這兒。
    我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