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大全(16篇)

字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需要做一些計劃和安排。注意選擇適當?shù)目偨Y(jié)角度和重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案例和經(jīng)驗分享,希望能為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和創(chuàng)意。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一
    學生在二年級的(下冊)已經(jīng)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及特征。掌握了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一次的方法,這是學生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的基礎,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是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分別沿著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即連續(xù)平移兩次。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圖形與變化內(nèi)容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并為第三學段深入探究圖形與變化的內(nèi)容打下基礎。
    教材86頁例題3是把圖形在方格紙上沿水平與豎起方向連續(xù)平移兩次,一是讓學生體會圖形平移特征,能夠說明白平移的方法;二是讓學生在方格紙上把例題圖沿著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各平移一次,畫出平移后的圖形,重點在畫。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二
    平移變換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1)圖形平移前后的形狀和大小沒有變化,只是位置發(fā)生變化;。
    (2)圖形平移后,對應點連成的線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線上)。
    (3)多次平移相當于一次平移。
    (4)多次對稱后的圖形等于平移后的圖形。
    (5)平移是由方向,距離決定的。
    (6)經(jīng)過平移,對應線段平行(或共線)且相等,對應角相等,對應點所連接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的條件:確定一個平移運動的條件是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生活中物體的平移和旋轉(zhuǎn)。
    2、在觀察與操作過程中,初步把握平移與旋轉(zhuǎn)的特點。
    3、在觀察與操作的過程中感受物體的平移與旋轉(zhuǎn),樹立“聯(lián)系”、“運動”的觀點。
    4、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感受物體平移與旋轉(zhuǎn)的特點,運動前后物體本身(形狀、大小、方向)未發(fā)生變化。
    教學難點:
    使學生感受物體平移與旋轉(zhuǎn)的特點,能夠正確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請看,這是哪?。浚ㄊ吧接螛穲@)。
    1、分析運動方式,明確平移與旋轉(zhuǎn)。
    看,這是什么游樂項目?(學生先說,再出示游戲名稱)。
    (出示:激流勇進、勇敢者轉(zhuǎn)盤、彈射塔、滑翔索道、摩天輪、旋轉(zhuǎn)木馬)。
    哪位同學愿意任選一個游樂項目給大家介紹一下它上面的船或者是車廂是怎樣運動的呢?介紹的同時能不能用動作把船或車廂是怎么運動的比劃出來。
    (我來介紹……,……是向……方向直直的運動的)。
    學生肯定說不清楚,追問,鼓勵說完整話。再找一生說。鼓勵。
    【學生邊說邊用手勢。】。
    同學們介紹了這么多游樂項目,能根據(jù)這些項目運動的不同特點把它們分分類嗎?
    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呢?
    【直直運動的為一類;旋轉(zhuǎn)的為一類】。
    你能給這兩類不同的運動方式各起一個名字嗎?
    【生匯報】在數(shù)學界,像這種物體沿一個方向直直的運動叫平移;而這種物體繞著一個點或一根軸轉(zhuǎn)動的運動方式叫旋轉(zhuǎn)。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與旋轉(zhuǎn)(板書課題)。
    2、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平移與旋轉(zhuǎn)。
    出示練習:你知道我是怎樣運動的嗎?
    預設:推拉窗戶——我看見窗。
    戶在做平移運動。
    旋轉(zhuǎn)門——我看見旋轉(zhuǎn)門在做旋轉(zhuǎn)運動。
    射箭——箭在平移。
    齒輪——哪個齒輪在旋轉(zhuǎn)?大齒輪在做旋轉(zhuǎn)運動,小齒輪也在做旋轉(zhuǎn)運動。
    同學們真聰明,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段小片,看,出示直升飛機。
    直升飛機——起飛時飛機的螺旋槳在做旋轉(zhuǎn)運動,起飛后飛機機身在空中平移,追問,機身只會平移嗎?播放機身旋轉(zhuǎn)視頻。
    同學們判斷的可真準確,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旗桿】我邀請今天發(fā)言最積極的同學來當光榮的升旗手,其他同學認真看,在升國旗的過程中也藏著好多數(shù)學現(xiàn)象,看看誰發(fā)現(xiàn)的最多。
    升國旗——國旗平移,繩子平移,滑輪旋轉(zhuǎn),手平移。
    聰明,作為獎勵,我請你們看看我最愛玩的小游戲。
    黃金礦工(轆轆)——抓手(旋轉(zhuǎn)、平移)把手(旋轉(zhuǎn))手(旋轉(zhuǎn))錢(平移、旋轉(zhuǎn))繩子(平移)。
    看了這么多的平移與旋轉(zhuǎn)現(xiàn)象,你能說說平移和旋轉(zhuǎn)這兩種運動方式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嗎?
    【平移是物體沿一個方向直直的運動,旋轉(zhuǎn)是物體在做繞圈的運動?!?。
    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抓住了平移與旋轉(zhuǎn)的本質(zhì)區(qū)別。
    3、聯(lián)系生活,舉出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zhuǎn)。
    那你能不能舉出生活中哪些物體在做平移或旋轉(zhuǎn)運動???配合著手勢向同學們說清楚他們是怎樣運動的。(學生舉出大量生活實例)(完整話)。
    看來,在生活中你們都是善于觀察的有心人,希望你們堅持下去。下面我們就要利用我們手中文具進行創(chuàng)造了。
    二、拓展提升。
    1、動手創(chuàng)造我能行請你利用手中的文具創(chuàng)造出平移或旋轉(zhuǎn)運動。
    (鉛筆、尺子、橡皮、筆袋、書……)。
    (1)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2)上臺展示并解說。
    (3)四人小組內(nèi)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時間)。
    2、動手設計我最棒。
    預設:推拉式的——省地。
    對外對開的——得考慮護窗。
    對里對開的——占用空間。
    向斜下推開的——得考慮護窗。
    我家窗戶外面還想裝一個這樣的護欄,這回我應該安怎么樣打開的窗戶更好一些呢?(推拉式的)。
    三、課堂反饋。
    1、學習紙(帶方格紙)。
    下面哪些魚可以通過平移與黑色小魚重合?請把它們涂上陰影。
    學生展臺反饋。(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欣賞設計師利用平移與旋轉(zhuǎn)設計出的圖案,感受藝術(shù)美。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四
    本節(jié)課主要是教會學生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后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平移到指定位置并能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jīng)初步感知生活中平移現(xiàn)象,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進行平移。
    在教學時,我也是充分利用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平移知識和經(jīng)驗,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數(shù)一數(shù)、移一移、畫一畫等具體實踐操作活動,進行平移,然后和例題的結(jié)果進行對照。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出進行平移的步驟和要注意的問題:找對應點,數(shù)清方格數(shù),畫出平移方向的箭頭等。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效果還可以。在后面的練習中,學生完成得也不錯,但也有幾個學生在判斷平移的距離時有些問題,我在評講學生的練習時又著重補充強調(diào)了:先看清平移的方向,標出對應點,數(shù)清平移的方格數(shù)等等,有點效果。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五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舊引新。
    1、課件出示升降觀光電梯、電纜車、直線馬路上的汽車、滑梯等圖片,并通過講臺演示粉筆盒的移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相關(guān)物體的運動的現(xiàn)象有什么特征?(物體沿直線移動,方向和大小不改變,只是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2、教師談話引題:數(shù)學中把這種物體沿直線方向移動,物體移動方向、大小不變,只是位置改變的現(xiàn)象就我們二年級時學習的“平移”。物體平移中有兩個重要問題: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距離。所以我們今天再來繼續(xù)學習“平移”的知識。
    (二)引導探索,認知平移特征。
    1、認知平移的方向與距離。
    (2)匯報交流(圖形沿??方向平移了??格,圖形平移前后相距??格,圖形的位置變了,形狀大小和方向沒變)——重點引導學生說清楚圖形平移的方向、距離。
    (3)教師小結(jié):物體圖形的平移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離。圖形平移中位置變了,形狀大小和方向都沒變。圖形平移的距離是圖形平移前后對應點之間的距離,而不是圖形平移前后間的距離。誰大誰小?(前者大于后者)。
    2、畫平移圖形。
    (2)學生匯報交流畫法,結(jié)合課件展示。
    (3)小結(jié)平移圖形的畫法步驟:1)選點:選取確定圖形形狀大小的關(guān)鍵點;2)描點:根據(jù)要求平移方向和距離(平移規(guī)定格數(shù))描出平移對應的關(guān)鍵點;3)連線成形:依次連接各平移對應關(guān)鍵點即得到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習鞏固,強化新知。
    1.學生獨立完成習題二十一第1題,說出平移方向和距離。
    2.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并說畫法;。
    (四)總結(jié)歸納,引導學生談收獲。
    通過質(zhì)疑匯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哪些收獲?”回顧、反饋本課所學知識。教師小結(jié)。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六
    將同一點平移兩次,結(jié)果可用一次平移表示,即,因此所有平移的集是一個群,稱為平移群。這個群和空間同構(gòu),又是歐幾里德群的正規(guī)子群。
    在仿射幾何,平移是將物件的每點向同一方向移動相同距離。
    它是等距同構(gòu),是仿射空間中仿射變換的一種。它可以視為將同一個向量加到每點上,或?qū)⒆鴺讼到y(tǒng)的中心移動所得的結(jié)果。即是說,若是一個已知的向量,是空間中一點,平移。
    將同一點平移兩次,結(jié)果可用一次平移表示,即,因此所有平移的集是一個群,稱為平移群。這個群和空間同構(gòu),又是歐幾里德群的正規(guī)子群。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七
    1、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和實例,感知平移現(xiàn)象。能直觀地分辨常見的平移現(xiàn)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經(jīng)歷觀察、操作等過程,感受圖形的美,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會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體會平移的本質(zhì)特征。
    2、物體沿著直線運動,把這樣的直線運動叫做平移現(xiàn)象。
    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環(huán)節(jié)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應用設計意圖。
    一、知識鋪墊。
    學生觀察教師示范:
    1、這個物體在做什么運動?
    2、物體從一個位置沿著直線運動到另一個位置,這種現(xiàn)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談話,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復習平移的知識。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3。
    (1)怎樣數(shù)出圖形平移的格數(shù)?
    小結(jié):平移的關(guān)鍵:根據(jù)箭頭觀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對應點的方法確定平移的格數(shù)。
    (2)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2、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的方法步驟。
    (1)找出原圖形的關(guān)鍵點(如頂點或端點)。
    (2)按要求分別描出各關(guān)鍵點平移后的對應點。
    (3)按原圖將各對應點順次鏈接。
    3、平移的特點:形狀,大小不變,位置變。
    三、鞏固應用p87做一做。
    四、總結(jié)。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八
    第一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統(tǒng)計在數(shù)學中的意義,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中橫、縱坐標及單位的意義,能看懂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學會用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jù)統(tǒng)計的結(jié)果分析得出相關(guān)的結(jié)論。
    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細心運算,學習數(shù)學研究的一般性方法,體會由數(shù)字規(guī)律得到相關(guān)結(jié)論的邏輯關(guān)系,從而提高判斷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第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會數(shù)字的分布規(guī)律,體現(xiàn)數(shù)學的美感和對于實際問題的探究型研究方法,體會數(shù)學的魅力和奧妙,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標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小同學們集中注意力,開始學習,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
    二、導入新課。
    1.師生互動:請每一位小同學把自己的生日寫在一張小紙條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圖表,請每一位小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與黑板上一樣的圖表,請班干部在講臺前統(tǒng)計各個季節(jié)生日的同學人數(shù),老師在黑板上、同學們在坐標紙上同時完成生日的條形統(tǒng)計圖。
    2.教師講解:做統(tǒng)計圖時的注意事項,第一步,認真紀錄每一個數(shù)據(jù);第二步,統(tǒng)計每一個范圍內(nèi)的數(shù)據(jù)個數(shù);第三步,在方格紙上認真畫出條形圖;第四步,由統(tǒng)計圖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明確橫坐標、縱坐標分別代表的數(shù)學涵義及單位量的大小。
    重點:細心、準確、無誤、美觀。
    難點:對于數(shù)據(jù)的分析,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別,理解最大值與最小值。
    三、例題講解。
    本例題通過師生互動完成班級內(nèi)同學們的生日分布條形統(tǒng)計圖,旨在要同學們在縝密的數(shù)學思維背景下理解統(tǒng)計的涵義,基于一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的數(shù)理分析過程,了解通過統(tǒng)計的方法掌握某一數(shù)據(jù)的變化規(guī)律和內(nèi)涵,進行科學的分析。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當中橫坐標、縱坐標的數(shù)學意義與單位量與數(shù)據(jù)量的大小關(guān)系及單位。
    四、習題鞏固。
    習題一:四年級舉行的特色運動會,調(diào)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些特色體育項目。
    習題二:班級要設立圖書角,調(diào)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類圖書。
    習題三:調(diào)查并統(tǒng)計班級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情況。
    五、拓展及小結(jié)。
    1.基于某一類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的表示,本節(jié)課僅利用條形統(tǒng)計圖作例,說明對于數(shù)據(jù)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對于數(shù)據(jù)的更有效分析,從而得出相關(guān)結(jié)論,采取相應措施,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產(chǎn)生活的緊密結(jié)合性。
    2.有關(guān)條形統(tǒng)計圖的優(yōu)勢:體現(xiàn)每組中的具體數(shù)據(jù);易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別。
    3.統(tǒng)計圖有很多種,后續(xù)課堂還會學習到:扇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請同學們先有一個印象。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九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jù)條件提出問題。
    組織學生提問并對簡單地問題直接解答。
    (2)根據(jù)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
    通過補充條件,繼續(xù)提問。
    1.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F(xiàn)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學生可以自己進行條件的補充。
    二、新授。
    1.小組4人對黑板上的題目進行分配解答。
    引導學生對黑板上的問題進行解答,請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并進行脫式計算。
    1.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你是怎樣解答的?
    教師巡視并對學生的敘述進行指導。
    1.全班匯報: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匯報,并且互相補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義的敘述。
    =27+85。
    =113(人)。
    (2)987÷3×66÷3×987。
    =329×6=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種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數(shù),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總?cè)藬?shù)。(實際上就是原來學習的乘除混合應用題,不知道單一量的情況下求總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應用題。)。
    第二種方法,因為是照這樣計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數(shù)可以看作是一樣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幾倍,6天接待的總?cè)藬?shù)也是3天接待的總?cè)藬?shù)的幾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數(shù)去乘算出來的2倍。等等。
    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強調(diào):可用線段圖幫助理解。
    教師要注意這種方法的敘述,方法不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主要掌握運算順序。
    4.鞏固練習。
    先個人編題,再兩人交換。
    小組合作,減少重復練習。
    (2)p5/做一做1、2。
    三、小結(jié)。
    學生就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匯報。
    這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報選擇性地板書。(尤其是關(guān)于運算順序的)。
    運算順序為已有知識基礎,讓學生進行回憶概括。
    四、作業(yè)。
    p8/1-4。
    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一)。
    1.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
    =27+85=329×6=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運算順序: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課后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p6/例3p10/例4(含有兩級運算或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找出條件,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從圖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二、新授。
    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問題。
    同桌兩人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24÷2,前兩個24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買門票需要多少錢。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24÷2,再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
    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個綜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號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
    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學生總結(jié)運算順序。
    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等等。
    小組討論,獨立完成。
    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你是怎樣解答的?
    匯報。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幾名保潔員;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幾名保潔員,然后再用減法計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幾名保潔員。
    =90÷30。
    =3(名)。
    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是的不同點,以及運算順序的不同。
    學生進行小結(jié)。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小結(jié)進行板書。
    三、鞏固練習。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書上的后,可以變化條件,如“買2副手套”等等。)。
    教師在練習的過程中應抓住學生的關(guān)鍵語言進行知識的鞏固。
    四、作業(yè)。
    p8-9/5-9。
    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二)。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區(qū)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潔員,下午要。
    (1)24+24+24÷2(2)24×2+24÷2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
    =48+12=60(元)=9-6=90÷30。
    =60(元)=3(名)=3(名)。
    運算順序: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運算順序: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
    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面的。
    課后小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p11/例5(強化小括號的作用)、歸納運算順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在學生的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
    3.在練習中總結(jié)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回憶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回顧學習過的四則運算順序。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
    兩名學生板演。
    全班學生進行檢驗。
    上面的兩道題數(shù)字、符號以及數(shù)字的順序都沒有改變,為什么兩題的計算結(jié)果卻不一樣?
    這幾天我們一直都在說“四則運算”,到底什么是四則運算呢?
    學生針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tǒng)稱四則運算。(板書)。
    誰能把我們學習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幫我們大家來總結(jié)一下?
    學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練習。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師巡視糾正。
    四、作業(yè)。
    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三)。
    (1)42+6×(12-4)(2)42+6×12-4運算順序:
    =42+6×8=42+72-4(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
    =42+48=114-4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110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
    號里面的。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tǒng)稱四則運算。
    課后小結(jié):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p13/例6(0的運算)。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關(guān)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0不能做除數(shù)及原因。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7)0÷76=。
    (8)235+0=。
    (9)99-0=。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將上面的口算進行分類。
    請你們根據(jù)分類的結(jié)果說一說關(guān)于0的運算都有哪些。
    學生分類后進行概括總結(jié)關(guān)于0的運算。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關(guān)于0的運算你還有什么想問的或想說的嗎?
    學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數(shù)。
    小組討論:0能否做除數(shù)?全班辯論。各自講明自己的理由。
    教師小結(jié):0不能做除數(shù)。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shù)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shù)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結(jié)。
    學生小結(jié)關(guān)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jié)。
    四、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guān)于“0”的運算。
    100+0=100235+0=235一個數(shù)加上0,還得原數(shù)。0能否做除數(shù)?
    0+319=3190+568=5680不能做除數(shù)。
    99-0=99154-0=154一個數(shù)減去0,還得這個數(shù)。
    0×29=00×78=0一個數(shù)乘0或0乘一個數(shù),還得0。
    0÷76=00÷23=00除以一個非0的數(shù),,還得0。
    課后小結(jié):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十
    平移和旋轉(zhuǎn)是物體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學習這兩部分內(nèi)容,將有助于學生了解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感知他們的作用,并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的觀念。教材將平移和旋轉(zhuǎn)安排在兩課時,本節(jié)課把它們安排在一節(jié)課上,目的是加強兩種變換的`對比。這節(jié)課我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直觀形象來幫助學生形成概念。
    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活動的游樂場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同時讓學生借助肢體動作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平移和旋轉(zhuǎn)的感知。之后,又讓學生玩一玩含有平移和旋轉(zhuǎn)現(xiàn)象的玩具,激發(fā)興趣,深化理解。學生在大量直觀形象的操作活動中較好的形成了概念。
    二、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
    課的導入是動態(tài)出示學生喜聞樂見、親身經(jīng)歷過的游樂項目:小火車、觀纜車、摩天輪、大風車、滑梯、轉(zhuǎn)椅,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轉(zhuǎn)現(xiàn)象。在學生認識了平移和旋轉(zhuǎn)現(xiàn)象之后,我又啟發(fā)學生尋找生活的平移和旋轉(zhuǎn)現(xiàn)象,如:司機開車轉(zhuǎn)動方向盤師旋轉(zhuǎn);開抽屜是平移;拉拉鎖是平移;直升飛機的螺旋槳是旋轉(zhuǎn);鐘表上的針在旋轉(zhuǎn)等,巧妙的拉進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轉(zhuǎn)的特征。實際教學中,老師還借助推拉窗戶和拉窗簾的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了平移是物體整體的移動,平移過程中,物體的形狀、方向都不發(fā)生變化。
    三、巧妙突破平移距離的難點。
    判斷圖形在方格紙上開始位置至終止位置間的平移格數(shù)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學生常常為認為兩個圖形中間空了幾格,就是平移了幾格。新課程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皩τ跀?shù)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shù),學生是很難想到只要去數(shù)某個部分移動的格數(shù)就可以了。因此,教學中,我將問題情境化,童趣化,設計了兩只小鳥的比較,很自然的把學生的注意引向了點的移動。通過兩個點平移的距離相等,啟發(fā)到船上所有的點平移的距離相等。發(fā)現(xiàn):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格,只需看某個點移動了多少格。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生的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
    3、習中總結(jié)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教學用具:四則運算運算順序歸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憶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回顧學習過的四則運算順序。
    前面我們學習了幾種不同的四則運算,你們還記得嗎?誰能說說你在前面都學會了哪些四則運算順序?(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兩名學生板演。全班學生進行檢驗。
    學生針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tǒng)稱四則運算。(板書)。
    誰能把我們學習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幫大家來總結(jié)一下?(學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練習p12/做一做1、2p14/4(教師巡視糾正。)。
    四、作業(yè)p14—15/2、3、5—7。
    板書設計:四則運算。
    (1)42+6×(12-4)(2)42+6×12-4。
    =42+6×8=42+72-4。
    =42+48=114-4。
    =90=110。
    運算順序:(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tǒng)稱四則運算。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十二
    p13例6(0的運算)。
    1、使學生掌握關(guān)于0的運算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0不能做除數(shù)及原因。
    3、復習鞏固《四則運算》的知識。
    0不能做除數(shù)及原因。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上周一直在學習四則運算,主要講了四則混合運算,不知道你們的掌握情況怎么樣?現(xiàn)在我們就來做幾道題。
    課件顯示:
    (2)8×7÷2。
    (3)2+3+6×5。
    (4)72÷9-1×3。
    (5)(9+11)×5。
    做好評比!
    (二)回顧四則運算的概念、運算順序。
    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然后課件再次顯示關(guān)于四則運算的.概念以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加法。
    減法。
    乘法。
    除法。
    四
    則
    混
    合
    運
    算
    沒有括號的。
    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
    左
    右
    加減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減。
    有括號的:
    先算括號里面的。
    文本框:四則運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車進行快速口算。
    課件顯示:。
    (1)100+0=(2)0+56=。
    (3)0×78=(4)154-0=。
    (7)0÷76=(8)235+0=。
    (11)0×29=(12)9×0=。
    (2)舉例總結(jié)關(guān)于0的四則運算,在運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課件顯示。
    一個數(shù)加上0,還得原數(shù);
    被減數(shù)等于減數(shù),差是0;
    一個數(shù)減去0,還得原數(shù);
    一個數(shù)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shù),還得0;
    100+0=100。
    0+56=56。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數(shù)。
    課件顯示:
    0不能作除數(shù)。
    18÷9=?2×9=18。
    36÷6=?6×6=36。
    6÷0=??×0=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為找不到一個數(shù)同0相乘得到6。
    0÷0=??×0=0。
    0÷0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0乘以任何數(shù)都得0。
    (4)鞏固運用0不能作除數(shù)。
    考考你!判斷對錯。
    課件顯示:
    (1)128+0=128(2)0+45=45。
    (3)88+0=0(4)1×0=1。
    (5)0×97=0(6)0÷56=0。
    (7)16÷0=0(8)60-0=60。
    (9)0÷76=76(10)10÷0=10。
    (四)鞏固練習。
    1、應用題的解答。
    課件顯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題,照這樣計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口算題?
    2、判斷并改錯。
    =75。
    240÷40×3。
    =240÷120。
    =2。
    讓學生先判斷再自己改錯,提醒注意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運算順序!
    (五)做課堂練習,結(jié)課。
    做書《練習二》的第二題,以鞏固。
    五、作業(yè)設計。
    1、背會《四則運算》的概念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做《學習之友》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十三
    重新站在小學的水泥道上,望著蒙蒙細雨,怔了許久,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又在淋雨了。這個習慣似乎還是改不掉,笑了笑,一股悲傷在心中彌漫開來。
    至今,我還記得小學時那段快樂的時光,還有帶給我快樂的天使一般的女孩。
    那時我讀小學四年級,爸爸媽媽給我轉(zhuǎn)學了。那個時候我很內(nèi)向,不敢和不熟悉的人說話,總是一個人坐在教室后面的座位上,望著那些新同學在說笑?,F(xiàn)在想來,那個時候,那些說笑的同學可能在笑我像個啞巴吧,可我不敢去和她們一起說話。那時候,我感覺世上好像只有我一個人。
    有一天,天空莫名地下起了蒙蒙細雨,我望著天空,卻有一種想要到雨里淋一下的沖動。
    蒙蒙細雨吸引著我到秋千邊坐下來,閉著眼睛,感受著雨水飄落在我的頭發(fā)上的感覺,頸間是冰涼的濕意。一會兒,由手間傳出的溫暖使得我慢慢睜開了閉著的雙眼,我看見了一張秀氣的臉。她有著一頭長發(fā),有靈氣的眸子,還有微微上揚的嘴角。她開口問我:“能和稱一起玩嗎?”我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她就坐在我的旁邊,然后開始和我說話。聽著她說話,我的心里忽然感覺很溫暖,我覺得她就像個姐姐。一會兒,在她的帶動下,我們玩了起來。我在秋千上,她推著我蕩到伸手就能抓住云的地方,又跌落下來,每次看著天似乎伸手就能觸摸,卻又是那么遙不可及。我和她一起玩了很久,坐在同一個秋千上,蕩到同一個能觸摸天空的地方,看著她蕩漾的笑容,聽著她銀鈴般的笑聲,恍惚是夢境。
    許久,上課鈴聲響起,我們一起向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門口的時候,我叫住了她,紅著臉說出了我猶豫了很久的話:“我可以和你做永遠的好朋友嗎?”她望著我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我突然覺得,其實和別人交談并沒有什么難的,并沒有人會刻意地在乎我的每一句話,然后,嘲笑我,只不過是我自己多余的擔心而已。此后,我們就每天在一起吃飯,在一起做作業(yè)……但這樣的日子卻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遠去,而且越來越遠。我們慢慢長大了,時間改變了我和她,我們彼此之間竟變得陌生起來。
    從回憶中醒來,才發(fā)現(xiàn)操場的秋千上,不知什么時候又坐了兩個小女孩,如同當初的我和她。一個女孩指了指我,說:“那個姐姐哭了!”另一個卻說:“不是,你沒看見在下雨嗎?是雨水,不是淚水?!甭犞齻兊脑?,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面頰,真的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
    我轉(zhuǎn)身離開,留下一片腳印和一串回憶,讓那個遠方的她留在記憶的最深處,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結(jié)束了昨天的比賽,1班和2班輸了,我們班和3班贏了,今天開始爭奪冠亞軍了,我十分緊張,但信心十足。
    第三節(jié)課我整節(jié)課都沒心思上課,幸好第三節(jié)課是綜合實踐,我的心思都放在大課間的拔河比賽中了,好不容易等到下課,我們興奮的走到科技樓廣場等待比賽,但太緊張了,我必須上一趟廁所?;貋淼臅r候剛要開始。
    一開始是2班和3班比賽,比賽十分激烈,我們班站在右邊,哪個班站在我們那邊,我們就為那個班鼓掌加油。第一回合2班贏了。中場休息的時候,我也在為他們加油。第二回合1班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把繩扳回來,不出我所料,1班果然贏了第二回合。到了決勝負的時刻了,我們每個人心情都十分緊張,老師一吹哨子,兩個班都使勁地拉,臉蛋像兩個紅蘋果,關(guān)公的臉,繃得緊緊的?!凹佑?,加油”。大家都在為1班和2班加油。連老師都十分興奮,一個勁的喊加油。最終還是2班贏了。1班的人也愿賭服輸,沒什么爭議。
    終于輪到我們班和3班比賽。去年我們和3班比賽,我們班輸了。今年的比賽我們一定要爭回一口氣。比賽臨開始的時候,我們都信心十足,我從沒看到過我們班這么團結(jié),這在我意料之外。不管男男女女都在互相加油鼓勁,一片團結(jié)的景象。我們班好幾個女孩都在喊:“班長加油,為了我們班一定要加油啊?!蔽沂箘诺攸c了點頭,又把注意力集中在繩子上,心里默默地在喊加油加油。比賽開始了,我們使勁拉,3班的力氣和1班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啊。比起和1班比賽,哎。我?guī)缀踹B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臉紅得要命,這也許是我最狼狽的樣子了,但為了4班,沒所謂了。我們使勁拉繩子,繩子似乎很聽話,慢慢地往我們這邊走。到我們班快贏的時候,又被3班扯了過去,我的腳用力頂住地面,身體往后傾,使勁拉著繩子。
    我們班的人都在為我們加油,我們的信心一下子又回來了。我們又使出全身力氣,把繩子又扯過來。裁判一吹哨子,我們班贏啦。我們都歡呼起來。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們班的男孩都信心滿滿的。第二回合比賽還沒開始,3班好像發(fā)威了,使勁拉著繩子,我差點被他們拉了過去,比賽開始了,我站到了后面(繩子尾端的第二位),這次3班似乎比上次要用力,開始的時候繩子好想控制不住,老往3班那邊走。隨著加油聲的擴大,我們的士氣也在提高,使勁地往后拉,繩子終于過來了,但我們毫不放松警惕,要知道3班可不是一般的對手哦。我們使勁拉拉拉,隨著裁判的哨子聲,我們贏啦。我們興奮極了。在歡呼,在大笑。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高聲喊叫。
    可是3班輸了不服氣,她們那些女的簡直在指著我們罵,那是什么意思。以為我們好欺負啊,上次我們輸了也愿賭服輸,沒有罵過他們一句,可是他們敬酒不喝喝罰酒,偏要來惹我們。玩不起就別玩,輸了又賴賬,卑鄙小人。我第一次這么生氣的罵人:“玩不起就別玩,輸了又賴賬,算什么英雄,有什么不服氣的就光明正大的說,干嘛要在人別后指指點點,小人?!蔽覀儼嗫刹恢刮乙粋€人生氣,連平時不怎么出聲的彭洋也生氣了,幾乎每個人都不開心,本來贏了拔河比賽應該很開心才對,可現(xiàn)在,就因為3班的不服氣,造成了這個局面。我心里很不爽,回到教室以后破口大罵,發(fā)泄內(nèi)心的憤怒。
    放學的時候,同學們一直在議論這件事。我們出來的時候還沒放學,就在芒果樹下等老師。議論聲越來越大,心中的許多不憤都要發(fā)泄出來。突然,在候車的劉想飛奔過來,說:“班長,3班的楊前東輸了比賽不服氣用籃球砸鄧雪彤?!甭犃艘院?,我越來越恨3班的人。如果不是要帶隊,我一定會去和他理論的,氣死我了。
    學校里的桃花綻開了笑容,迎接著春姑娘的到來,給校園添上了一抹紅。
    走進桃樹,那一朵朵頂著晶瑩透明小水珠的桃花,在陽光照射下,全都變成了小精靈,一起眨著含笑的眼睛,向我致意!
    桃花猩紅的熱烈,粉紅的嫵媚,如點染了的胭脂,紅得耀眼,美得醉人。那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傲然挺立在枝頭,有的藏在葉子底下,它們都耐心地等待著根的喂養(yǎng),葉的撫育,時刻盼望出人頭地的一天,它們又仿佛是一群膽怯羞澀的小姑娘,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擁著,誰也不肯第一個綻開笑臉。半開著的,像一位純潔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著臉龐。那完全盛開的,更加動人,她開朗地向人們露出美麗的笑容。
    走進桃花叢中,恍若置身于鋪滿流霞的桃花源仙境之中,微風掠過,桃花呢喃細語,讓我心曠神怡,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心情一下子愉快了起來。
    桃花足有一人多高。雖然不是五彩繽紛,但是卻顯得那么端莊,淡雅。桃花的花瓣嫩嫩的,像剛出生嬰兒的皮膚。小的花跟指甲一般大,大的花卻和粉板擦的一半差不多大。在同一條枝干上,開滿了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桃花,仿佛要把梅花鹿一樣的枝頭壓垮了才肯罷休,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一球球,一簇簇,一片片,把殘留的一絲春寒都驅(qū)盡了。但奇怪的是,這桃花只開桃樹的一半,難道今年桃樹都流行這種頭發(fā),真搞不明白這樣有什么好看的。
    湊上去聞一聞,一開始有點臭,慢慢地就變香了,真是能夠和臭豆腐媲美了!桃花的葉子火紅火紅的,總是躲在桃花后面,好似一個靦腆的小姑娘。花兒好美,使人摘不得,葉子好紅,使人碰不得。她的美,永遠都說不完,道不盡。
    這就是校園里的一抹紅!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十四
    《數(shù)學課程標準》將“空間與圖形”安排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領域,強調(diào)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的想象能力。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18—19頁的《平移與平行》。本課是第二單元《線與角》的第2課時。該單元學習的內(nèi)容主要有:線段、射線與直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等概念以及平移與旋轉(zhuǎn)的相關(guān)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同時也為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其他知識奠定基礎。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處于生理、心理的發(fā)展期,情緒及心理素質(zhì)不穩(wěn)定,主動獲取知識、處理信息以及合作創(chuàng)造的能力不強,但有一定的自覺性和獨立完成動作的能力。
    認識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位置關(guān)系。(課文第18頁的內(nèi)容即19頁的“折一折”、“說一說”)。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的位置關(guān)系。
    2、借助實際情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行線的特征。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平行線的特征。難點:理解“同一平面”的含義。
    1課時。
    師:車怎么停了生:因為遇到紅燈了(讓學生知道生活中的安全知識:紅燈停綠燈行)(車繼續(xù)前行)。
    師:這是兩條汽車行駛后留下的車輪印,你能說說是怎樣的嗎?
    生:兩條直線、
    師:為什么你移動的這么慢,而且這么小心?生:因為這兩條線之間的距離永遠相等。
    師:那咱們?nèi)嘁黄鹪賮碛檬謩荼硎疽淮纹囬_過后留下來的車輪印好嗎?
    師:象這樣的兩條線或一組線(永不相交的直線)我們給他們起個名字平行線。
    板書:平行線。
    師:老師這里有幾條線你看是平行的嗎?(實物投影)。
    生1:第一組不是,一條是斜的,一條是直的。
    生2:如果延長的話他們會相交,所以他們不是平行的。(師用尺子把直線延長,驗證結(jié)論)。
    生3:第二組不是平行線。
    生4: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認為是,這是兩條直線,如果延長我們就看清楚了,兩條直線用不相交,距離相等。
    師:他說的對嗎,很完整,大家鼓勵他一下。(全班一起鼓掌)。
    師:剛剛我們知道了汽車開過后的車輪印是平行的,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學具中的格子紙和你手中的筆,把筆在格子紙的線條上平移,看看平移前后的兩根線條是怎樣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在方格紙上平移鉛筆的活動,通過對平移前后圖形的觀察與分析,引出了平行線。)。
    生:永不相交,距離相等。
    師:像車輪的兩條印和鉛筆平移前后的兩條線條我們把他們叫做互相平行。
    師:那怎樣的線才是互相平行呢?生:永不相交,距離相等。
    生:我認為還要在一個平面內(nèi),象這兩只筆演示不在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不相交但也不是平行的)。
    生2:大屏幕的上下的兩個邊。
    生3:兩個墻角所在的直線也是。(強調(diào)說清楚“兩條邊”“一組”“互相平行”)(體現(xiàn)事物的美)(讓學生能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平行線進行交流,進一步體會平行線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xiàn)事物的美)。
    師:老師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一起看一看。(課件出示:象棋盤,五線譜,房子)。
    師:在象棋盤中你找到了哪幾組平行線?誰來指給大家看一看。師:請同學們在圖中找兩組互相平行的線段,并用不同的顏色描出來。(引導發(fā)現(xiàn):在棋盤中橫著的都是互相平行的,豎著的也是,這兩組斜的也是)。
    師:小魚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魚圖形中的哪些的線段是互相平行的?(先同桌討論,再匯報)(注意線段的讀法)。
    3、既然我們知道了平行線,那現(xiàn)在考考你的眼力。(課件)注意()(強調(diào)延長)。
    師:生活中有了平行線,變得更加美麗了,你會畫平行線嗎?翻開書本自學畫平行線的方法,你可以邊看邊畫。(學生動手畫)。
    師:你覺得畫平行線最應該注意什么地方?(三角板的直角板靠緊,按住直尺)(邊總結(jié)注意點,教師邊在黑板上示范)。
    會畫了嗎?下課后,畫一組平行線。(通過前面的移一移,找一找,這時的孩子們對平行已建立了豐富的表象,讓學生利用自己對平行線的認識,去創(chuàng)造平行線,讓知識在操作、比較中內(nèi)化,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師:剛剛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平行線,接下來我們來繼續(xù)學習?,F(xiàn)在我們來做個折紙游戲。請同學們在長方形紙上折兩條折痕,然后打開,根據(jù)這兩條折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點交流延長后交疊還是平行,再次強調(diào)互相平行)。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匯報你們的折紙情況。
    生1:我的折法是這樣的(見圖1),我發(fā)現(xiàn)折出來的兩條折痕交疊在一起。
    生2:我折出來的折痕沒有交疊在一起(見圖2)。
    師:如果把這兩條折痕延長的話,這兩條折痕會交疊在一起嗎?
    生:不會。
    師:那么這兩條折痕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呢?
    生:這兩條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師:下面我們能不能用紙再折出兩條互相平行的折痕呢?(學生再次開始折紙。)。
    師:誰來介紹你的折法。
    生4:我的折法是豎著折的(見圖4),這兩條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生5:我的折法是斜著折的(見圖5),這兩條折痕也是互相平行的。(學生分別介紹自己的折法。)。
    師:剛才同學們介紹了折兩條平行的折痕的方法,那么你能驗證它們一定是互相平行的嗎?
    生:可以用鉛筆一點點移,就能發(fā)現(xiàn)是否互相平行。
    師:這個辦法好,但在移的時候注意鉛筆不能偏離方向。
    生:我有一個辦法,在紙上畫小方格,然后再數(shù)一數(shù)小方格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是否互相平行。
    生1:我有一個更方便的辦法,只要量一量兩條折痕的長度,如果一樣長,那么它們也是互相平行的。
    師2:看上去這是一個好辦法,對所有的情形都適合嗎?……。
    師:同學們介紹了很多驗證的方法,下面請你們自己選擇一種方法來驗證,然后再進行交流。(折一折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具體操作,進一步體會平行線的特征。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進行討論;然后可以鼓勵學生討論如何說明兩條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平移與平行(補充課題)。
    (1)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2)你還想了解哪些和線有關(guān)的知識呢?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十五
    1、經(jīng)歷對優(yōu)美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制作等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增強審美意識。
    2、認識和欣賞平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能運用平移進行一定的圖案設計。
    重點:觀察,分析圖形的結(jié)構(gòu)與形成過程,經(jīng)歷制作過程認識平移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
    平移教案2sp;難點:通過平移,遠離模仿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圖案設計。
    學生備好剪刀、紙、色筆、膠水、等。
    1、教師展示右圖的圖案。
    2、學生觀察,交流觀感。學生說出這是一幅天馬行空圖,天馬飛天圖;白馬與黑馬除了顏色差異外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等。
    3、學生思考并回答:。
    這個圖案可以由什么圖形平移形成?
    不考慮顏色,這個圖案是由一匹飛馬平移形成;若考慮顏色,由于白馬與黑馬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白馬與黑馬鑲嵌著,白馬與白馬之間、黑馬與黑馬之間是平移變換,而且白馬與黑色若不考慮顏色也是平移變換。
    教師:這個美麗的圖案是一匹飛馬利用平移形成的形成后再白黑相間涂上顏色,畫上線條就形成了大家贊賞的圖案,不僅整個圖案形成過程中利用了平移,就是圖中每一匹馬都可以由正方形上的平移得到的。
    1、師生分析每一匹馬怎樣在正方形上平移得到的。
    (1)學生觀察課本第37頁下圖一匹馬形成過程,在小組內(nèi)交流看法。
    (2)師生班上交流,統(tǒng)一認識。
    第一步畫好馬頭,剪下并向上平移;
    第二步畫好馬腳、剪下并向下平移;
    第三步畫好部分的馬翅膀,剪下并向右平移;
    第四步畫好前腳和馬尾,剪下并分別左、右平移;
    第五步畫好馬一只腳,剪下并向左平移。
    2、學生畫、剪、貼,在正方形(與課本正方形一樣大)上形成一匹巨馬,再剪下,同桌有一位同學把馬涂了顏色。
    各小組的同學把自己制作的飛馬拼成天馬飛天圖案。
    四小組展開自己操作成果,評判那一組制作認真、圖案更優(yōu)美。
    3、想一想,做一做;你能類似地設計一些圖案嗎?
    以小組為單位(一般4到6人),商定一個圖案,分析如何利用平移形成圖案的,大家理解了基本的設計思路,再每個同學獨設計出圖案。
    在班級交流時,選擇有代表性的設計,展示設計圖案說明設計的思路意圖和它所表達的意義。
    1、課本p346.7.
    2、補充作業(yè):。
    一、觀察下列圖案由什么圖形平移形成。
    二、選取下圖中的4個(1)或4個(2)或2個(1),2個(2)通過平移,能拼出怎樣的圖案?畫出平移形成的各種圖案。
    三、你能用若干個兩種顏色,形狀、大小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利用平移拼成表達某種含義的圖案,請畫出圖案,敘述它所表達的含義。
    答案:。
    一、1.整個圖案的三分之一所示的圖形2.三個窗花中一個。
    二、略。
    三、略。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內(nèi)容:
    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第一個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先把教科書中的復習題按下面的格式寫在黑板上.。
    20×312×4200×3。
    120×420xx×31200×4。
    二、新課。
    1.教學例9.。
    教師出示例題350x3,提問學生:這道題怎樣用筆算?
    教師再提問:還有更簡便的算法嗎?
    教師接著出示2500x3,讓學生用簡便方法試算.。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簡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六的第1題。
    有多少,哪些學生還沒有做完.然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六中的第3題.。
    學生做前教師提問:“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練習六中的第4題.。
    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然后集體訂正.。
    5.做練習六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