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制定需要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分析,確保可行性和有效性。一個完美的方案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考慮到可能的風險。通過借鑒和參考這些方案范例,可以提高我們的方案制定能力和效果。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一
近日,市教委印發(fā)了《重慶市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明確了我市今年高考的考試時間、志愿填報、錄取照顧政策等內容。
據了解,全國統(tǒng)一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其中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8日上午和6月9日全天,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從2021年起,我市統(tǒng)一高考實行“3+1+2”模式:即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3科以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6科中選擇的3科。
在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中,物理、歷史為首選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須選擇其中1科報考;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科為再選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須選擇其中2科報考。
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8日上午和6月9日全天。
統(tǒng)一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tǒng)一考試的語文、數學、外語3科成績和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首選科目1科、再選科目2科成績組成,總分滿分為750分。其中,全國統(tǒng)一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滿分均為150分,總分滿分450分;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每科原始分值滿分均為100分,首選科目成績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轉換分(每科滿分仍為100分)計入總成績,總分滿分300分。
報考類型共設普通類、應用型本科和高職專科對口招生類、中高等職業(yè)教育貫通培養(yǎng)項目轉段招生類、單考單招類和高職擴招專項類。
另外,有五類人員不能報名,包括:
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錄取并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yè)的在校生;
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guī)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计趦鹊娜藛T;
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其他合報名條件的考生應按規(guī)定繳納相關費用。報名資格審核通過后,方可在我市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
今年,考生檔案由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組成。任何單位都不得擅自公布和對外提供考生成績。考生成績只能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考生可通過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門戶網和重慶招考信息網查詢成績。考生對成績有疑義的可申請成績復核,市教育考試院應制訂考生成績復核辦法及其程序并告知考生。
以上是有關重慶市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公布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二
(記者魏娜通訊員梁煒)昨日,省教育廳公布《湖北省普通高考改革方案》,與往屆高考相比,我省在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總分等基本面上沒有變化;值得注意的是,綜合素質評價首次成為高考錄取依據之一,部分科目首次設置了選考題。
根據高考改革方案,今年湖北的高考科目仍是3+文/理綜合,“3”為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綜合為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各科目考試次數仍為一年一次,時間仍在全國統(tǒng)一的6月7-8日,一次考完;考試時間長度不變,語文和文科/理科綜合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為120分鐘;各科目總分不變。語文、數學、外語為150分,文科/理科綜合為300分。
據悉,語文、數學、英語仍由我省自主命題;文科/理科綜合、外語小語種(日、德、法、俄)采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
省教育廳介紹,改革方案對往年高考方案進行了一些調整。
今年高考仍以分數為主要依據,但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提供給高校,作為錄取參考;試卷模式有微調,在部分科目設選考內容供考生選擇,反映了課改新要求;錄取中職生的高職統(tǒng)考,從紙筆測試模式改為技能操作考試為主,文化測試為輔。
省教育廳表示,在我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本科招生保持穩(wěn)定,高職招生作為改革突破口。本科統(tǒng)一高考以考試內容改革為重點,引領教學按照課程改革理念與要求健康發(fā)展,不主張對中學教學產生沖擊和負面影響。
對于考生和家長最為關心的考試科目,則保持“3+文/理綜合”模式不變;既保持了科目的`有效對接,也穩(wěn)定了教學和考生。
據悉,招收中職生的高職統(tǒng)考,將錄取依據由文化課成績?yōu)橹鞲臑閷I(yè)技能考試成績?yōu)橹鳎欣趫猿帜芰橹?,強化就業(yè)導向,增強技能型人才選拔培養(yǎng)的適應性。我省在全國率先舉辦的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經試點已獲成功。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三
從上海、浙江省率先進行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到許多省份相連開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新高考改革細節(jié)會有些不同,但是共同點是取消文理分科,實施高考錄取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綜合評價方案。所謂“兩依據、一參考”,是指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擇優(yōu)錄取的招生錄取機制。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四
2023年高考即將到來,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今年高考也有一些新變化。本文將從考試形式、科目設置、評價方式等方面介紹這些變化。
一、高考考試形式的變化。
1.高職擴招:2023年高職招生計劃將擴大,按照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到2022年職業(yè)教育毛入學比例要達到50%以上,其中高中階段職業(yè)教育入學比例要達到40%以上。高職擴招將給更多學生提供了選擇,也有助于緩解大學招生壓力。
2.選考科目調整:2023年高考將取消文科、理科分類,改為以選考科目組合的方式錄取,每個學生需選考3個科目,其中包括1個文綜或理綜科目和2個選修科目。這種考試形式更加靈活,可以更好地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
3.試卷形式改變: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2023年高考將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試卷形式,包括電子化考試、網絡考試等。這種形式的試卷不僅可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也有利于防止作弊現象的發(fā)生。
二、科目設置的變化。
1.科目分類調整:2023年高考將取消歷史、地理、政治三門科目,改為“一定科學思維能力”、歷史、地理、政治四個必修科目。這種變化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也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2.新增選修科目:2023年高考新增了航空航天、機器人專業(yè)的選修科目,這些科目屬于新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方向,在國家產業(yè)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選擇這些選修科目的學生將有更廣闊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
三、評價方式的變化。
1.綜合評價:2023年高考將采用“綜合評價”方式,包括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成績以及高考加分項等方面的綜合評價。這種綜合評價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素質,也符合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2.加分項變化:2023年高考中,加分項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取消志愿服務加分項,新增科研、創(chuàng)新等領域的加分項。這種變化有助于更好地激勵學生參與科研和創(chuàng)新活動,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總之,2023年高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考試形式、科目設置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這些變化將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更好地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同時也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廣大考生積極適應這些變化,迎接新的挑戰(zhàn)。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五
皖版“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制定正在推進中,有望在今年上學期末下學期前公布;加快推進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建設,力爭2022年實現全省中小學校全覆蓋;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1月22日上午,省政協(xié)委員、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針對社會各界關心的教育熱點話題,一一給予回應。
[高考改革]。
早在2016年11月,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兩大配套方案出臺,即《安徽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安徽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今后,我省高中生可按照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興趣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6門科目中“自由搭配”3門參加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并且,我省將探索等級性考試“多考制”,擇其高分錄取。配套方案中也明確了時間表,根據要求,新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將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與我省高考改革時間一致。
“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研制,我們正在按照國家的部署,向前推進。按照原定計劃,安徽省會在2018年上學期末、下學期前向社會公布?!崩詈推浇榻B道,2017年,上海、浙江率先步入考試科目“3+3”的“新高考”時代,承擔起國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試的使命。今年,又將有四個省進行試點。國家會根據試點情況,對工作部署進行調整,目前,安徽正按照國家部署進行方案研制,基本框架在形成過程中,之后還有一系列程序,比如公眾參與、風險評估、聽取各方意見等等?!拔覀円欢〞鶕暝缰赖脑瓌t,告知學生和家長。也就是說,如果是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開始實施綜合改革方案的話,我們一定會在他們秋季入學之前公布方案,請學生和家長放心?!?BR> [智慧學校]。
我省今年提出將加快推進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建設,這也讓社會各界關注。
據悉,智慧學校是綜合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學校的主流場景和教育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深度融合,以面向師生個性化服務為理念,促進教學、學習、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與系統(tǒng)重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決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診斷、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園生態(tài)。
“智慧教育,是未來發(fā)展的新趨勢,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很重視?!崩詈推礁嬖V記者,就在省“兩會”召開前,全省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公布了首批38所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校名單。
在公布的首批38所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校名單中,包括了合肥一中、合肥八中、合肥南門小學、合肥師范附小、合肥屯溪路小學等5所中小學。其中,合肥南門小學遠程為天堂寨同心小學及中心校、教學點進行網絡授課,在“一對一”幫扶結對中,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校內的平板電腦進行在線實時溝通、交流。
“通過智慧學校建設,我們也希望補齊農村偏遠地區(qū)的教育資源短缺的短板,天堂寨小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崩詈推秸f,“按照計劃,2018年,全省38所示范校和326所實驗校同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也就是首批364所。力爭2022年實現全省中小學校全覆蓋?!?BR> [高中教育]。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高中階段教育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普通高中教育,另一個為中職教育?!捌占案咧须A段教育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增加數量,而是要數量、結構、質量同步提高?!痹诶詈推娇磥?,高中階段有學上已經不是問題,而是需要讓學校結構更合理,讓學生享受高質量教育。
對于消除義務教育階段66人以上超大班額的問題,李和平表示,也是在辦好公平優(yōu)質教育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時間表,將在今年全部消除?!?BR> 早在2017年5月,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fā)并實施了《安徽省控制和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專項規(guī)劃》,明確了各縣(區(qū))各年度大班額和超大班額控制目標。其中,明確提出全省力爭到2018年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控制在3%以內,2020年之后大班額比例逐年降低。同時將年度目標達成情況納入對政府的目標工作考核。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六
按照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3個類別,分本科、???個層次編制在渝招生計劃。普通類招生計劃按照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分別編制,藝術類、體育類招生計劃不分物理、歷史編制。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含參照執(zhí)行院校)、高水平藝術團等可不編制分省招生計劃。
(二)批次及志愿設置。
按照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3個類別分別設置批次,各批次實行專業(yè)(類)平行志愿(以下簡稱專業(yè)平行志愿)或院校順序志愿。
專業(yè)平行志愿以“1個專業(yè)(類)+1個學?!睘?個志愿;院校順序志愿以“1個學校+6個專業(yè)(類)”為1個志愿,并設置是否服從專業(yè)調劑選項。
1.普通類。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職??铺崆芭?、高職??婆?個批次。
(1)本科提前批,分為a段和b段。本科提前批a段包括有面試、體檢(體測)等特殊要求的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2個院校順序志愿;本科提前批b段包括其他按規(guī)定可納入提前批次錄取的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2)本科批。除本科提前批及有關特殊類型以外的其他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含地方專項、少數民族預科、民族班等),設置96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3)高職??铺崆芭?。有面試、體檢(體測)等特殊要求及其他按規(guī)定可納入提前批次錄取的??普猩鷮I(yè)及計劃,設置2個院校順序志愿。
(4)高職??婆?。除高職??铺崆芭酝獾钠渌麑?普猩鷮I(yè)及計劃,設置96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2.藝術類。設置藝術本科提前批、藝術本科批、藝術??婆?個批次。
(1)藝術本科提前批。獨立設置藝術院校(含參照執(zhí)行院校)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1個院校志愿。
(2)藝術本科批,分為a段和b段。藝術本科批a段包括認定我市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的藝術類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藝術本科批b段包括除藝術本科提前批以外的由招生高校單獨組織??嫉乃囆g類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2個院校順序志愿。
(3)藝術??婆?。認定我市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的藝術類專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3.體育類。設置體育本科批、體育??婆?個批次。
(1)體育本科批。體育類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2)體育??婆?。體育類??普猩鷮I(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4.強基計劃、香港高校自主招生、民族傳統(tǒng)體育和運動訓練專業(yè)單獨招生、飛行技術招生等安排在普通類本科提前批a段前進行。
高校專項、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安排在招生高校普通計劃所在批次前投檔錄取。
保送生、殘疾單招、消防單招等按照相關招生規(guī)定投檔錄取。
5.凡兼報普通類志愿的藝術類、體育類考生,錄取時先按照藝術類、體育類志愿投檔,在其所填報的藝術類、體育類志愿錄取結束后,未被藝術類、體育類錄取的,轉入普通類并按照普通類錄取進程參與相應批次投檔。
6.各批次投檔后未完成的計劃,向符合條件的考生公開征集志愿。
(三)錄取控制分數線劃定。
1.普通類。根據考生文化成績(含統(tǒng)一高考總成績和政策性加分,下同),按照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綜合生源等情況,按照選考物理、歷史分別劃定普通類本科、??其浫∽畹涂刂品謹稻€。同時,按照選考物理、歷史分別劃定特殊類型資格線,用于強基計劃、高校專項、高水平藝術團等特殊類型招生。
2.藝術類、體育類。根據藝術類各類別、體育類考生文化成績及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按照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綜合生源等情況,分別劃定藝術類各類別本科、專科和體育類本科、??其浫∽畹涂刂莆幕謹稻€及專業(yè)分數線。根據藝術類各類別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劃定相應類別??假Y格線。
(四)志愿填報。
1.時間安排。填報志愿時間集中安排在統(tǒng)一高考成績公布后進行。各批次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及相關要求,根據錄取進程提前公布。
2.填報方式。實行網上填報志愿,考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登錄指定網站及填報系統(tǒng)完成填報??忌顖笾驹笐煽忌救俗灾魍瓿?,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代替考生填報志愿。
3.相關要求??忌顖笾驹疙毞纤罡咝U猩媱濐悇e和專業(yè)(類)的選考科目要求。按“物理”編制的招生專業(yè)及計劃,僅限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填報;按“歷史”編制的招生專業(yè)及計劃,僅限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填報。
考生填報志愿還須符合相應的資格條件。填報藝術類、體育類專業(yè)志愿的考生應專業(yè)考試合格;填報綜合評價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的考生須經過相應測試選拔程序和資格公示;填報國家專項、高校專項、地方專項、高中貧困畢業(yè)生專項等專項計劃的考生須具備相應的專項資格;填報少數民族預科、民族班、定向招生等的考生須滿足民族、戶籍等條件。
報考軍隊、公安、定向培養(yǎng)士官招生等的考生,填報志愿后需參加相應的面試、體檢、體能測試、考核(考察)等,合格后方具備投檔資格。
考生填報志愿前,應充分了解所填報高校招生章程相關規(guī)定以及公布招生計劃中的備注信息等,因填報志愿不符合要求未被投檔或錄取的,責任由考生自負。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七
2022年安徽高考錄取查詢時間暫未公布,朋友們可參考2021年安徽高考錄取查詢時間。
選擇冷門專業(yè)有哪些注意事項。
1、要有足夠的學習動力。
不管你選擇這專業(yè)是因為調劑、還是因為興趣,都要對學習這學科有足夠的動力。你不一定非要對這學科有濃厚的興趣,但一定要有好感,而且這個好感可以促使你認真完成未來四年的學業(yè)。大學不同于高中,大學學習壓力不大,空閑時間多,最重要的是沒有老師和家長逼迫學習,所以學習主要靠自覺。
2、對未來有明確的規(guī)劃。
既然你選擇了冷門專業(yè),就要提前為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做好打算。因此,一個明確的未來規(guī)劃就非常必要。首先,你要對所選專業(yè)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明確它的就業(yè)方向和發(fā)展?jié)摿ΑP枰男╊~外知識來學好這學科?要到哪個行業(yè)實習?要不要考研?需要考取哪些證件?這些雖然不需要馬上明確起來,但要有一定的認識。
3、利用院校優(yōu)勢選專業(yè)。
同樣一個專業(yè),無論冷門或熱門,就讀的高校將對你專業(yè)的學習以及將來的就業(yè)產生直接的影響。相對來講,熱門專業(yè)可能在任何一個學校都能得到較好的學習與就業(yè)資源,而冷門專業(yè)則可能選擇相應的優(yōu)勢院校會更有優(yōu)勢。也就是說,你選擇的這個專業(yè),哪個學校在這方面更強,它就更值得你去考慮。
4、對專業(yè)有足夠的了解。
不管是挖掘學習動力,還是制定規(guī)劃,都是在對所選專業(yè)有足夠了解的大前提之下。如果你選了這專業(yè)后,發(fā)現實際和預期相差太大,就會有很大問題。雖然有些學??梢陨暾垞Q專業(yè),但都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允許。因此,切忌先入為主、盲目選擇。
志愿填報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專業(yè)(類)+院校。
采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yè)(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tǒng)一錄取模式。
模式特點:專業(yè)平行志愿是同一類別、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yè)(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yè)(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yōu)先、遵循志愿”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直接投檔到某院校某專業(yè)(類),不存在專業(yè)服從調劑,不用擔心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yè)??忌瓤蛇x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yè),也可選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yè),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yè)下的不同高校。
院校+專業(yè)組。
由院校根據人才培養(yǎng)需要和不同專業(yè)(含專業(yè)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的基本單位。
模式特點:一所院??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yè)組,每個院校專業(yè)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yè),同一院校專業(yè)組內各專業(yè)的科目要求需相同。同一院??颇恳笙嗤膶I(yè)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yè)組中,但這些院校專業(yè)組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填報須知:該模式以一個院校加一個專業(yè)組為一個志愿單位,將每一個志愿細化到專業(yè)組。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選擇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yè)組作為志愿,專業(yè)調劑限于同一專業(yè)組內調劑。
平行志愿。
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模式特點: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分數高的學生先投檔。某一個考生投檔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夠a院校提檔線;如不夠,再看b院校;如此類推,直到檢索到考生分數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將其投檔至該院校。
填報須知: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d......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且a校有計劃余額,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填報時,應在各志愿院校之間拉開適當梯度。
順序志愿。
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每個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
模式特點: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滿足考生的志愿要求。投檔時對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錄取原則、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例如考生將a校放在第二志愿,如果a校一志愿已經招滿且不預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額,那么無論該生分數多高,檔案都不會投向a校。
高考如何填寫志愿。
高考志愿(不含藝術、體育類專業(yè))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績之后填報,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報截止時間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含自主招生志愿)填報截止時間為6月28日12∶00,??浦驹冈?月2日12∶00前完成填報。對口招生的職教師資和高職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完成填報。
主要填的都是號碼,我們4102河北是分批次填1653報的內:
提前批,本科一批容a,本科一批b,本科二批a......
每個批次又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院校代碼。
院校下面又有六個專業(yè)代碼。
還有服從調劑選項。
由院校專業(yè)沒有系。關鍵是選擇院校和專業(yè)。只要認真,填報看似神秘其實很少有因填報而失誤的,那都得復查2遍呢。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八
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拉開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試,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臺,北京、廣東、江蘇、江西、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陸續(xù)公布實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試點區(qū),目前全國公布方案的省區(qū)市已達16個,其他省區(qū)市方案也將于年內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臺顯示出“全面系統(tǒng)的招生考試改革”已初具雛形,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縱觀各地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雖然在執(zhí)行時間、具體選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幾個趨勢:
取消文理分科,由“3+x”變?yōu)椤?+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綜或理綜,文科考生考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學、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養(yǎng)出的只是“半個人”,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不變的情況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選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
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其中,統(tǒng)一高考向“全國一張卷”回歸,20將有26省份使用統(tǒng)一命題試卷。此外,多地表示將給考生提供兩次外語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通過合格性考試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yè)資格的主要依據;而等級性考試則以等級呈現,其中3門將作為升學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針對“唯分數論”的做法,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狀況、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個人特長等。
錄取批次合并。北京、遼寧、江西等地將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并錄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計劃從20起僅設本科和??苾蓚€錄取批次。傳統(tǒng)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讓高校站在統(tǒng)一平臺上,有利于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yè),而不僅僅是跟著學校的“檔次”走。
意味著什么?增選擇、減壓力、提素質是目標。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數是論……高考的新變化把決定未來方向的權利交還到了學生自己手中。
“喜歡生物,但是因為物理成績不好,所以相比較之下,最終學了文科”“不知道想學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選了”……產生諸如此類的糾結、迷茫與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連接點往往只通過分數,而學生和學校雙方對彼此的愛好、特長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組合模式讓考生能‘考其所長’‘考其所好’?!北本┕I(yè)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蘭勁華說:“‘3+3’模式實際上就是引導高中學生在學習共同知識的基礎上,有側重地投入更多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學科特長,引導學生將學業(yè)興趣與未來專業(yè)有機結合。這有助于改變當下考生在專業(yè)選擇上的盲目性。”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壘,今后的高中生還可以自主選擇時段完成英語考試、選擇哪些科目參加合格性考試以及哪些科目計入高考成績?!耙荒甓嗫?、擇優(yōu)計分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集中應考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扭轉以應試為主的傳統(tǒng)思路,回歸學習的本質?!北本┐髮W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說。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濟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擔了普陀區(qū)長壽街道“一起‘暑’快樂”的`社區(qū)小朋友接待任務,他們策劃節(jié)目、購買道具、布置場地,異常忙碌卻又樂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從2014年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會實踐,作為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20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注冊,高二學生中已有91%參加了志愿服務。
“兩依據、一參考”、推行綜合素質評價,意味著分數不再是唯一標準。蔣承認為:“教育不能‘只見分不見人’,用一個‘總分’代替對學生方方面面的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僅作為招生參考,卻向學校和社會傳遞素質教育的明確導向?!?BR> 難在哪?授課方式、評價標準、選擇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實踐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難度,還需要根據試點經驗、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
“統(tǒng)考+選考”的“3+3”模式,給現有的高中教學模式帶來了新挑戰(zhàn)。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學業(yè)水平考試要‘選考’,學校就要提供‘選課’,不同課程的復雜的排列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學班級無法維持,走班制將成為授課的基本形式。但學校無法預估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多,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少,這就需要更多的師資力量,承擔教學任務,而這樣的條件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是難以達到的。此外,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的課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義,考勤機制和課堂管理將成為一大難題。”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兩依據、一參考”的評價機制,綜合素質評價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獨秀的局面,但在實際招錄中卻很難把握。做家務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動和科學調查哪一個考核分數應該更高?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當學生很多的時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認為,要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一方面教師要負責審核把關,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統(tǒng)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臺,便于公示和監(jiān)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難點,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癥”。應試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終目標,有些學生甚至上了大學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學。而今后,當高中生面臨選課、選考、選專業(yè)、選學校時,如何做好這些“選擇題”,提前規(guī)劃生涯教育,我們的學生、家長、學校都要不斷適應。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九
高考,迎來一次大變革(教育眼)。
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拉開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試,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臺,北京、廣東、江蘇、江西、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陸續(xù)公布實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試點區(qū),目前全國公布方案的省區(qū)市已達16個,其他省區(qū)市方案也將于年內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臺顯示出“全面系統(tǒng)的招生考試改革”已初具雛形,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縱觀各地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雖然在執(zhí)行時間、具體選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幾個趨勢:
取消文理分科,由“3+x”變?yōu)椤?+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綜或理綜,文科考生考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學、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養(yǎng)出的只是“半個人”,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不變的情況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選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
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其中,統(tǒng)一高考向“全國一張卷”回歸,20將有26省份使用統(tǒng)一命題試卷。此外,多地表示將給考生提供兩次外語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通過合格性考試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yè)資格的主要依據;而等級性考試則以等級呈現,其中3門將作為升學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針對“唯分數論”的做法,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狀況、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個人特長等。
錄取批次合并。北京、遼寧、江西等地將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并錄??;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計劃從20起僅設本科和??苾蓚€錄取批次。傳統(tǒng)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讓高校站在統(tǒng)一平臺上,有利于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yè),而不僅僅是跟著學校的“檔次”走。
意味著什么?增選擇、減壓力、提素質是目標。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數是論……高考的新變化把決定未來方向的權利交還到了學生自己手中。
“喜歡生物,但是因為物理成績不好,所以相比較之下,最終學了文科”“不知道想學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選了”……產生諸如此類的糾結、迷茫與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連接點往往只通過分數,而學生和學校雙方對彼此的愛好、特長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組合模式讓考生能‘考其所長’‘考其所好’?!北本┕I(yè)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蘭勁華說:“‘3+3’模式實際上就是引導高中學生在學習共同知識的基礎上,有側重地投入更多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學科特長,引導學生將學業(yè)興趣與未來專業(yè)有機結合。這有助于改變當下考生在專業(yè)選擇上的盲目性?!?BR>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壘,今后的高中生還可以自主選擇時段完成英語考試、選擇哪些科目參加合格性考試以及哪些科目計入高考成績?!耙荒甓嗫?、擇優(yōu)計分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集中應考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扭轉以應試為主的傳統(tǒng)思路,回歸學習的本質?!北本┐髮W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說。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濟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擔了普陀區(qū)長壽街道“一起‘暑’快樂”的社區(qū)小朋友接待任務,他們策劃節(jié)目、購買道具、布置場地,異常忙碌卻又樂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從2014年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會實踐,作為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20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注冊,高二學生中已有91%參加了志愿服務。
“兩依據、一參考”、推行綜合素質評價,意味著分數不再是唯一標準。蔣承認為:“教育不能‘只見分不見人’,用一個‘總分’代替對學生方方面面的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僅作為招生參考,卻向學校和社會傳遞素質教育的明確導向?!?BR> 難在哪?授課方式、評價標準、選擇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實踐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難度,還需要根據試點經驗、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
“統(tǒng)考+選考”的“3+3”模式,給現有的高中教學模式帶來了新挑戰(zhàn)。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學業(yè)水平考試要‘選考’,學校就要提供‘選課’,不同課程的復雜的排列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學班級無法維持,走班制將成為授課的基本形式。但學校無法預估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多,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少,這就需要更多的師資力量,承擔教學任務,而這樣的條件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是難以達到的。此外,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的課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義,考勤機制和課堂管理將成為一大難題?!?BR>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兩依據、一參考”的評價機制,綜合素質評價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獨秀的局面,但在實際招錄中卻很難把握。做家務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動和科學調查哪一個考核分數應該更高?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當學生很多的時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認為,要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一方面教師要負責審核把關,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統(tǒng)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臺,便于公示和監(jiān)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難點,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癥”。應試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終目標,有些學生甚至上了大學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學。而今后,當高中生面臨選課、選考、選專業(yè)、選學校時,如何做好這些“選擇題”,提前規(guī)劃生涯教育,我們的學生、家長、學校都要不斷適應。(記者丁雅誦)。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
“3+3”模式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但也帶來了等級賦分制所導致的學生避考物理的現象。
為了在增強選擇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避免棄難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學素養(yǎng)的下降,有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科目計120分,采用原始分計分。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
“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原來“6選3”選科的20種組合,銳減成為12種組合,物理、歷史分道揚鑣。對于高一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由20種選擇變成12種選擇,難度顯著降低。
但是根據已經實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經驗來看,12種組合全部開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在進行預選科的時候,避免成為小眾選科組合而被迫重新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選科,有哪些重要參考指標。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
(2)興趣: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yè)。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y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yè)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yè)。
選科并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yè)時,是有專業(yè)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yè)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門科目要求、有2門科目要求、有1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
物理、化學、地理三科的組合,將來大學里99.4%的專業(yè)都可以報考,但是如果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yè)只有52.9%。其他的學科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yè)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不選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在大學專業(yè)選擇范圍上都不會太受限。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一
高考,迎來一次大變革(教育眼)。
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拉開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試,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臺,北京、廣東、江蘇、江西、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陸續(xù)公布實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試點區(qū),目前全國公布方案的省區(qū)市已達16個,其他省區(qū)市方案也將于年內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臺顯示出“全面系統(tǒng)的招生考試改革”已初具雛形,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縱觀各地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雖然在執(zhí)行時間、具體選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幾個趨勢:
取消文理分科,由“3+x”變?yōu)椤?+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綜或理綜,文科考生考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學、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養(yǎng)出的只是“半個人”,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不變的情況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選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
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其中,統(tǒng)一高考向“全國一張卷”回歸,將有26省份使用統(tǒng)一命題試卷。此外,多地表示將給考生提供兩次外語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通過合格性考試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yè)資格的主要依據;而等級性考試則以等級呈現,其中3門將作為升學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針對“唯分數論”的做法,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狀況、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個人特長等。
錄取批次合并。北京、遼寧、江西等地將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并錄??;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計劃從起僅設本科和??苾蓚€錄取批次。傳統(tǒng)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讓高校站在統(tǒng)一平臺上,有利于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yè),而不僅僅是跟著學校的“檔次”走。
意味著什么?增選擇、減壓力、提素質是目標。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數是論……高考的新變化把決定未來方向的權利交還到了學生自己手中。
“喜歡生物,但是因為物理成績不好,所以相比較之下,最終學了文科”“不知道想學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選了”……產生諸如此類的糾結、迷茫與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連接點往往只通過分數,而學生和學校雙方對彼此的愛好、特長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組合模式讓考生能‘考其所長’‘考其所好’?!北本┕I(yè)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蘭勁華說:“‘3+3’模式實際上就是引導高中學生在學習共同知識的基礎上,有側重地投入更多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學科特長,引導學生將學業(yè)興趣與未來專業(yè)有機結合。這有助于改變當下考生在專業(yè)選擇上的盲目性?!?BR>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壘,今后的高中生還可以自主選擇時段完成英語考試、選擇哪些科目參加合格性考試以及哪些科目計入高考成績?!耙荒甓嗫?、擇優(yōu)計分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集中應考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扭轉以應試為主的傳統(tǒng)思路,回歸學習的本質?!北本┐髮W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說。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濟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擔了普陀區(qū)長壽街道“一起‘暑’快樂”的社區(qū)小朋友接待任務,他們策劃節(jié)目、購買道具、布置場地,異常忙碌卻又樂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從20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會實踐,作為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注冊,高二學生中已有91%參加了志愿服務。
“兩依據、一參考”、推行綜合素質評價,意味著分數不再是唯一標準。蔣承認為:“教育不能‘只見分不見人’,用一個‘總分’代替對學生方方面面的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僅作為招生參考,卻向學校和社會傳遞素質教育的明確導向?!?BR> 難在哪?授課方式、評價標準、選擇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實踐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難度,還需要根據試點經驗、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
“統(tǒng)考+選考”的“3+3”模式,給現有的高中教學模式帶來了新挑戰(zhàn)。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學業(yè)水平考試要‘選考’,學校就要提供‘選課’,不同課程的復雜的排列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學班級無法維持,走班制將成為授課的基本形式。但學校無法預估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多,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少,這就需要更多的師資力量,承擔教學任務,而這樣的條件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是難以達到的。此外,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的課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義,考勤機制和課堂管理將成為一大難題?!?BR>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兩依據、一參考”的評價機制,綜合素質評價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獨秀的局面,但在實際招錄中卻很難把握。做家務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動和科學調查哪一個考核分數應該更高?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當學生很多的時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認為,要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一方面教師要負責審核把關,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統(tǒng)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臺,便于公示和監(jiān)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難點,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癥”。應試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終目標,有些學生甚至上了大學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學。而今后,當高中生面臨選課、選考、選專業(yè)、選學校時,如何做好這些“選擇題”,提前規(guī)劃生涯教育,我們的學生、家長、學校都要不斷適應。(記者丁雅誦)。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二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韓家慧劉雅睿)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關系到國家發(fā)展大計,關系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關系千萬學子的前途命運。我國于2014年出臺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改革考試科目設置,改革考生錄取機制,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北京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將取消本科三批。
上海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
廣東:不設文理科一年一科多考。
江蘇高考新方案實行“3+3”模式2021年高考開始實施。
江西:三本并入二本淡化公辦民辦。
浙江:不分文理滿分750分。
山東:2020年只統(tǒng)考語數外。
遼寧高考一本不再分ab段。
河北:高考改革2018啟動文理不分科英語可考兩次。
貴州將取消普通高中文理分科高考外語一年兩考。
湖南:將于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不分文理科。
海南:2017年啟動高考改革將不再分一本二本。
廣西:2019年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不分文理外語考兩次。
甘肅:高考改革啟動2019年開始實施。
寧夏:2019年起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西藏:2021年起將不再分文理科。
3月25日,記者從區(qū)教育廳了解到,西藏自治區(qū)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出臺。根據該《方案》,西藏將全面啟動普通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2021年起,西藏高考將不再分文理科,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成為參加“新”高考的第一批考生。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三
根據教育部總體部署和安排,廣東省作為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8省份之一,從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到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初步構建起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成長“立交橋”,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jiān)督有力的高??荚囌猩芾眢w制機制。
4個主要內容。
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種,堅持基礎性,突出選擇性,對兩種考試的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考試組織、考試對象、考試安排、成績呈現等作了清晰具體的明確。二是健全規(guī)范普通高中學生五大方面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建立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三是將普通高考分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兩類,對兩類高考的考試科目、考試安排、高考成績構成、選擇性考試科目選考要求、招生錄取方式等作了明確。四是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建立更加符合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規(guī)律和特點的人才選拔模式,促進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
4大變化。
一是考試科目組合有變化?,F行高考的考試招生分為文、理科兩大類,科目設置為“3+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為語文、數學、外語,數學分文、理科;文科綜合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高考綜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設置實行“3+1+2”的組合方式。其中:“3”為全國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且數學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門。二是計分方式有變化?,F行高考考生總成績750分,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各300分,均是直接采用卷面分。高考綜合改革后,考生總成績750分,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150分,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各100分,其中,物理、歷史2門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采用等級分。
三是招生錄取模式有變化?,F行普通高考是由招生學校依據考生的高考總成績擇優(yōu)錄取考生。高考綜合改革后,即2021年起夏季高考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即由招生學校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擇優(yōu)錄取考生。四是投檔錄取模式有變化。現行高考的志愿設置是以一所學校為一個志愿單位,每所學校下可以填6個專業(yè)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從專業(yè)調劑選項。高考綜合改革后,夏季高考招生按照“院校專業(yè)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一所院校有若干個院校專業(yè)組,每一個院校專業(yè)組由若干個專業(yè)組成,同一個院校專業(yè)組內的所有專業(yè)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志愿填報及投檔以“院校專業(yè)組”為單位。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四
2021全國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全國第三批高考改革的8個省份(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教育廳或教育考試院了解到,以上8省份發(fā)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
8省份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實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yōu)?50分。
什么是“3+1+2”模式?“3+1+2”模式包括國家統(tǒng)一高考語文(漢語)、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3門科目,及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其中,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考生首先在歷史、物理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然后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
據了解,統(tǒng)一高考科目試題由教育部命制,選擇性考試科目試題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按等級賦分后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
6月7日擬開考,高考考試時間為3天。
8省份高考時間擬安排為2021年6月7日至9日,考試為期3天。
其中,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據悉,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擬安排為6月7日9:00—11:30語文,15:00—17:00數學;6月8日15:00—17:00外語。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為6月8日9:00—10:15物理/歷史;6月9日8:30—9:45化學,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時,各省份提醒考生,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如有調整,所在省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相應調整。
考生志愿填報以“院校專業(yè)組”為志愿填報單位。
記者梳理發(fā)現,2021年起,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等省份普通高校招生以“院校專業(yè)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將拆分若干院校專業(yè)組,1個院校專業(yè)組即為1個志愿。
據了解,“院校專業(yè)組”是高校招生專業(yè)的組合,是考生填報志愿和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每所高??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yè)組”,每個“院校專業(yè)組”內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專業(yè),同一高校院校專業(yè)組內各專業(yè)選考科目必須相同,選考科目要求不同的專業(yè)分別設置院校專業(yè)組。
此外,各省、各教育廳提醒廣大考生,增加選考科目后,考生填報志愿須符合擬報考學校專業(yè)的選考科目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報。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新高考改革政策的相關內容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五
1、不可直接套用傳統(tǒng)高考模式的錄取分數線。
八省市新高考再選科目實行賦分制,高考分數的分布會不同以往,高校錄取又以院校專業(yè)組(或專業(yè))為單位,“錄取線也會發(fā)生變化,直接套用會產生定位不準。
2、不可直接對照傳統(tǒng)高考模式的‘一分一段表。
八省市采用“3+1+2”科目設置,會根據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對考生分別排序。這與傳統(tǒng)高考文理分科排列相似,但因為考生還有2門再選科目不同,首選物理或歷史的考生數量不等同于過去理科或文科的數量,因此分數排序又有不同,“直接套用過去文理科排序也會掉坑,要根據上述不同進行科學的換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4篇《2021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讀新高考改革方案》,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六
取消文理分科、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納入高考……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guī)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一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在由試點省市走向全國。專家認為,20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的目標不難實現,但關鍵還要看考生和家長的獲得感。
9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高考改革方案的設計,以后高校錄取學生,需要依據三部分內容: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以及綜合評價。根據《意見》,上海市、浙江省作為全國高考綜合改革首批試點省市。6月,浙江、上海舉行了高考改革以來的首次“新高考”。陳寶生同時透露,到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今天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今天,十九大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會議討論向中外記者開放。陳寶生代表在討論十九大報告時說,過去的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試點已經落地,經評估取得成功,盡管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問題。今年,還有4個省要開始試點,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來。
他說,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guī)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一次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曾三次主持重大會議研究高考改革方案。
陳寶生介紹,為了促進教育公平,這5年我國實行了對農村和貧困地區(qū)的專項招生計劃,以及中西部招生協(xié)作計劃,多招收了37萬名大學生?!斑@37萬是什么概念呢?一個大學一年如果有個新增新生的話,那就是建了100多所大學?!?BR> 他說,中西部高校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由5年前的15.3%,降到了今天的4%以內。此外,到目前為止,30個省份出臺了支持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今年15萬名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報名參加高考,是5年前的36.5倍。
二、首推“院校專業(yè)組”
在上海公布的方案中,首次推出“院校專業(yè)組”作為新的錄取單元,一所高??梢愿鶕瞬排囵B(yǎng)需求,自主決定把招生專業(yè)打包成若干個專業(yè)組,但在同一專業(yè)組內,對考生選考的科目要求必須一致。
以同濟大學為例,今年所有專業(yè)歸類為三個院校專業(yè)組進行招生,第一組是要求考生選考物理,第二組是要求選考物理或者化學,第三組則不設選考科目限制。
在上海版方案中,每個本科錄取批次,考生都可以填報若干個院校專業(yè)組作為志愿,最多的是普通本科批次,可以填報24個,每個院校專業(yè)組內,又可以填報4個具體專業(yè)。
而在浙江版方案中,報考和錄取單元更加細化,不再有報哪個學校的說法,而是直接改為按專業(yè)填報志愿。以招生覆蓋面最大的普通本科批次為例,考生可以報考8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按成績分時分段選報。有高校招辦的老師形容說,過去的報考和錄取是吃桌飯,你可以選桌,但菜單是固定的,上海版方案改為更豐富的套餐可供選擇,而浙江直接變成自助餐。
北京市。
1、從20秋季入學高一起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
2、英語聽力考試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實行機考;。
3、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
4、自起,推進高等學??荚囌猩母?。
5、2020年調整統(tǒng)一高考科目,實行3+3,探索兩依據、一參考。
天津市。
1、取消文理分科;。
2、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英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探索兩依據、一參考多元錄取。
山東省。
1、英語科目使用全國卷,語文和數學使用全國卷,20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
2、2020年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
4、錄取兩依據、一參考。
廣東。
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實行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普通高考外語科目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參加兩次考試機會,學生選擇最好成績使用,以減輕學生集中應考壓力。
寧夏。
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新生中開始啟動實施。高考外語考試每年舉行兩次,一次安排在全國統(tǒng)一高考期間,另外一次考試時間根據教育部確定的時間安排。考生最多可申請參加本年度兩次外語考試,選擇一次較好成績作為其本年度高考外語考試成績。
河北。
外語科目考試次數發(fā)生了變化,由過去的只考一次變?yōu)樘峁﹥纱慰荚嚈C會,取兩次成績較高者計入考生總成績。河北將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新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20開始,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語數外分值150分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重慶。
重慶將在2018年上半年出臺并公布《重慶市普通高??荚囌猩C合改革方案》。從年(2018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將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制度。即:依據全國統(tǒng)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高??荚囌猩贫?。
高考總成績?yōu)槿珖y(tǒng)考科目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選考科目的總和。全國統(tǒng)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每科150分,由國家統(tǒng)一命題,考試不分文理科,考試時間在每年6月份。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每年4月、6月),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有科目,結果采取合格或等級方式呈現,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
其中,合格性考試用于核定學生高中畢業(yè)水平和能力,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有科目,原則上采取學完即考方式,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作為學生具備高中畢業(yè)學歷認定依據。等級性考試,作為高等學校錄取依據,采用“6選3”模式,即:考生根據所報考高校專業(yè)的具體“6選3”科目組合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自主選擇確定3個科目進行等級性考試,考試時間在每年3月底至4月初。各普通高校將提前向社會公布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的報考要求。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yè)和升學的重要參考。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將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個人綜合素質檔案,檔案中客觀真實、寫實性地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和標志性成果,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學探索、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招生高校評價和使用,各普通高校將按規(guī)定提前向社會公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辦法。
內蒙古。
內蒙古將于2018年從普通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全面實行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不分文理科。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將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
安徽。
2021年高考錄取考生總成績不分文理科、2018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將開始實施新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綜合素質評價辦法。
福建。
24日,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到2021年,福建省將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陜西。
陜西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2022年高三學生將參加《方案》實施后的首次高考??荚嚳颇堪ㄈ珖y(tǒng)一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的等級性考試。即“3+3”模式。
河南。
河南省將于2018年啟動普通高??荚囍贫染C合改革。有序出臺相關配套改革方案,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西藏。
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我區(qū)將全面啟動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2021年起,我區(qū)將深化統(tǒng)一高考考試科目改革,調整統(tǒng)一高考科目,高考將不再分文理科。
浙江。
1、必考科目語數外3門,每門滿分150分;。
2、選考科目實行7選3模式,每門滿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總成績滿分750分;。
4、語文、數學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2年有效;。
6、考生志愿由專業(yè)+學校組成,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yè)平行投檔。
廣西。
2022年起,廣西統(tǒng)一高考科目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將由“3個必考科目+3個選考科目”組成,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一年將有兩次考試機會。
上海。
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擴大綜合評價錄取試點范圍;年起推動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環(huán)節(jié)中開始使用;推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
青海。
2018年,啟動全省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在當年新入學的普通高中高一新生中實行新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辦法。
甘肅。
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海南。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實行3+3,選考實行6選3;。
4、從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錄取,從2020年起,海取批次僅設本科批和??婆?,分學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黑龍江。
方案提出,從2018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探索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遼寧。
2018年,遼寧省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將包括綜合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類,高考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等級性考試科目構成,滿分為750分。
貴州。
貴州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即從2021年開始高考實行“3+3”新模式。2020年前(含2020年),我省繼續(xù)實行現行高考方式。
湖南。
湖南將于2018年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即從2018年進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實施,到2021年高考時按新的制度錄取新生。
江蘇。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統(tǒng)考科目語數外保持不變,選考科目由6選2,調整為6選3;。
3、英語將實行聽力和口語一年兩考,筆試兩考還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小高考,13個科目均可考兩次;。
6、20起,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加3分投檔。
吉林。
1、取消文理分科;。
2、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等級性選考每年組織1次,高中生在校期間只參加1次等級性考試;。
4、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逐步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5、從2021年起,高校招生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探索一檔多投。
山西。
1、高考實行3+3模式;。
2、實行兩依據、一參考,錄取模式;。
3、外語一年兩考,較高一次成績計入總分。
云南。
1、不分文理;。
2、錄取批次三本二本不合并;。
3、6選3;。
4、英語可以考2次;。
江西。
1、不分文理科;。
2、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6選3;。
3、外語考試分為筆試和聽力測試,高中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
5、年起建立江西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藝術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
湖北。
1、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6選3;語數外用全國卷,自選3科用湖北卷。
3、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高考與高職招生分開;。
5、2021年實現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
6、探索分類投檔、分類錄取。
四川。
2016年起,普通高考開始分步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并恢復外語聽力考試;2017年起,普通高考各科全部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從2021年開始,統(tǒng)一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科滿分仍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總成績。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七
根據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來看,大體上分為兩種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這兩種模式之下,針對考試科目的選擇與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數十種排列組合方式可供大家選擇。
可以看出,除浙江多了一門技術學科外,“3+3”與“3+1+2”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對物理與歷史的選擇上。關于為何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在我看來是基于以下兩種考慮(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第一,在理科中,物理難度較大,在賦分制的前提下若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導致學校師資、教資力量非配不均。歷史同理,想要學好這門課必須有很強的綜合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畢竟昨天的政治就是今天的歷史,而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歷史。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八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實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yōu)?50分。
“3+1+2”模式包括國家統(tǒng)一高考語文(漢語)、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3門科目,及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其中,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考生首先在歷史、物理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然后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
據了解,統(tǒng)一高考科目試題由教育部命制,選擇性考試科目試題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按等級賦分后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
八省新一輪高考將采用“3+1+2”模式,根據計劃,八省新一輪高考將采用“3+1+2”模式。其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采用國家試卷,考試時間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門科目由各省組織,考試時間為2021年6月8日至9日。
高考將于6月7日開始,持續(xù)3天,8個省的高考將于2021年6月7日至9日持續(xù)3天。
其中,語文科目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科目考試時間為120分鐘,選修科目考試時間為75分鐘。8省市公布2021高考改革實施方案據悉,統(tǒng)一高考科目考試時間計劃為語文9:00—11:30,數學6月7日15:00—17:00,外語6月8日15:00—17:00。選修科目考試時間為6月8日9:00-10:15物理/歷史;6月9日8:30-9:45化學、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時,各省提醒考生,統(tǒng)一高考科目考試時間以教育部公告為準。如有調整,省內選拔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將相應調整。
自2021年起,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等省高校將以“高校專業(yè)群”為志愿填報單位。一個學院將被分成幾個學院專業(yè)組,一個學院專業(yè)組是一個志愿者。
據了解,“高校專業(yè)群”是高校招生專業(yè)的組合,是考生填報志愿、報考錄取的基本單位。每個學院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學院專業(yè)組”,每個“學院專業(yè)組”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專業(yè)。同一高校專業(yè)群中各專業(yè)的選課必須相同,選課要求不同專業(yè)設置高校專業(yè)群。
此外,各省、自治區(qū)教育廳提醒考生,增加選課后,考生必須符合學校選課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報。
新的高考秩序將從2021年1月到4月在部分省市順利實施。具體測試時間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演習將模擬從考試組織、閱卷到招生計劃、志愿填報的全過程,幫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考試方式,熟悉新高考的錄取規(guī)則。
新高考填報志愿需要注意的事項。
新高考錄取模式下的平行志愿,新的錄取投檔模式還是遵循平行志愿,分數優(yōu)先的原則,那么考生考了多少分,全省的排名就至關重要了。平行志愿的一個原則就是分數優(yōu)先,按照分數高低,從高到低開始錄取。
填報志愿的浙江模式-專業(yè)+院校模式,浙江模式的本質是選專業(yè)重過選學校,這種選擇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高校的每個專業(yè)或專業(yè)組作為志愿,你可以選擇不同院校的同一個專業(yè),也可以選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yè),分別都是不同的志愿。
專業(yè)+院校模式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是學生可以更加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比方我想學醫(yī)學,可以選擇臨床+院校,這樣就不會把你調劑到金融或其他專業(yè)了,缺點是部分名牌高校的冷門專業(yè)可能分數要低,不利于高校冷門專業(yè)招生。
625。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一
近日,市教委印發(fā)了《重慶市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明確了我市今年高考的考試時間、志愿填報、錄取照顧政策等內容。
據了解,全國統(tǒng)一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其中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8日上午和6月9日全天,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從2021年起,我市統(tǒng)一高考實行“3+1+2”模式:即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3科以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6科中選擇的3科。
在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中,物理、歷史為首選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須選擇其中1科報考;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科為再選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須選擇其中2科報考。
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8日上午和6月9日全天。
統(tǒng)一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tǒng)一考試的語文、數學、外語3科成績和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首選科目1科、再選科目2科成績組成,總分滿分為750分。其中,全國統(tǒng)一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滿分均為150分,總分滿分450分;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每科原始分值滿分均為100分,首選科目成績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轉換分(每科滿分仍為100分)計入總成績,總分滿分300分。
報考類型共設普通類、應用型本科和高職專科對口招生類、中高等職業(yè)教育貫通培養(yǎng)項目轉段招生類、單考單招類和高職擴招專項類。
另外,有五類人員不能報名,包括:
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錄取并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yè)的在校生;
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guī)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计趦鹊娜藛T;
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采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其他合報名條件的考生應按規(guī)定繳納相關費用。報名資格審核通過后,方可在我市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
今年,考生檔案由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組成。任何單位都不得擅自公布和對外提供考生成績。考生成績只能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學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考生可通過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門戶網和重慶招考信息網查詢成績。考生對成績有疑義的可申請成績復核,市教育考試院應制訂考生成績復核辦法及其程序并告知考生。
以上是有關重慶市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公布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二
(記者魏娜通訊員梁煒)昨日,省教育廳公布《湖北省普通高考改革方案》,與往屆高考相比,我省在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總分等基本面上沒有變化;值得注意的是,綜合素質評價首次成為高考錄取依據之一,部分科目首次設置了選考題。
根據高考改革方案,今年湖北的高考科目仍是3+文/理綜合,“3”為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綜合為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各科目考試次數仍為一年一次,時間仍在全國統(tǒng)一的6月7-8日,一次考完;考試時間長度不變,語文和文科/理科綜合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為120分鐘;各科目總分不變。語文、數學、外語為150分,文科/理科綜合為300分。
據悉,語文、數學、英語仍由我省自主命題;文科/理科綜合、外語小語種(日、德、法、俄)采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
省教育廳介紹,改革方案對往年高考方案進行了一些調整。
今年高考仍以分數為主要依據,但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提供給高校,作為錄取參考;試卷模式有微調,在部分科目設選考內容供考生選擇,反映了課改新要求;錄取中職生的高職統(tǒng)考,從紙筆測試模式改為技能操作考試為主,文化測試為輔。
省教育廳表示,在我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本科招生保持穩(wěn)定,高職招生作為改革突破口。本科統(tǒng)一高考以考試內容改革為重點,引領教學按照課程改革理念與要求健康發(fā)展,不主張對中學教學產生沖擊和負面影響。
對于考生和家長最為關心的考試科目,則保持“3+文/理綜合”模式不變;既保持了科目的`有效對接,也穩(wěn)定了教學和考生。
據悉,招收中職生的高職統(tǒng)考,將錄取依據由文化課成績?yōu)橹鞲臑閷I(yè)技能考試成績?yōu)橹鳎欣趫猿帜芰橹?,強化就業(yè)導向,增強技能型人才選拔培養(yǎng)的適應性。我省在全國率先舉辦的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經試點已獲成功。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三
從上海、浙江省率先進行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到許多省份相連開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新高考改革細節(jié)會有些不同,但是共同點是取消文理分科,實施高考錄取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綜合評價方案。所謂“兩依據、一參考”,是指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擇優(yōu)錄取的招生錄取機制。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四
2023年高考即將到來,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今年高考也有一些新變化。本文將從考試形式、科目設置、評價方式等方面介紹這些變化。
一、高考考試形式的變化。
1.高職擴招:2023年高職招生計劃將擴大,按照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到2022年職業(yè)教育毛入學比例要達到50%以上,其中高中階段職業(yè)教育入學比例要達到40%以上。高職擴招將給更多學生提供了選擇,也有助于緩解大學招生壓力。
2.選考科目調整:2023年高考將取消文科、理科分類,改為以選考科目組合的方式錄取,每個學生需選考3個科目,其中包括1個文綜或理綜科目和2個選修科目。這種考試形式更加靈活,可以更好地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
3.試卷形式改變: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2023年高考將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試卷形式,包括電子化考試、網絡考試等。這種形式的試卷不僅可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也有利于防止作弊現象的發(fā)生。
二、科目設置的變化。
1.科目分類調整:2023年高考將取消歷史、地理、政治三門科目,改為“一定科學思維能力”、歷史、地理、政治四個必修科目。這種變化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也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2.新增選修科目:2023年高考新增了航空航天、機器人專業(yè)的選修科目,這些科目屬于新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方向,在國家產業(yè)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選擇這些選修科目的學生將有更廣闊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
三、評價方式的變化。
1.綜合評價:2023年高考將采用“綜合評價”方式,包括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成績以及高考加分項等方面的綜合評價。這種綜合評價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素質,也符合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2.加分項變化:2023年高考中,加分項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取消志愿服務加分項,新增科研、創(chuàng)新等領域的加分項。這種變化有助于更好地激勵學生參與科研和創(chuàng)新活動,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總之,2023年高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考試形式、科目設置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這些變化將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更好地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同時也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廣大考生積極適應這些變化,迎接新的挑戰(zhàn)。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五
皖版“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制定正在推進中,有望在今年上學期末下學期前公布;加快推進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建設,力爭2022年實現全省中小學校全覆蓋;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1月22日上午,省政協(xié)委員、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針對社會各界關心的教育熱點話題,一一給予回應。
[高考改革]。
早在2016年11月,皖版高考改革方案的兩大配套方案出臺,即《安徽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安徽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今后,我省高中生可按照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興趣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6門科目中“自由搭配”3門參加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并且,我省將探索等級性考試“多考制”,擇其高分錄取。配套方案中也明確了時間表,根據要求,新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將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與我省高考改革時間一致。
“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研制,我們正在按照國家的部署,向前推進。按照原定計劃,安徽省會在2018年上學期末、下學期前向社會公布?!崩詈推浇榻B道,2017年,上海、浙江率先步入考試科目“3+3”的“新高考”時代,承擔起國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試的使命。今年,又將有四個省進行試點。國家會根據試點情況,對工作部署進行調整,目前,安徽正按照國家部署進行方案研制,基本框架在形成過程中,之后還有一系列程序,比如公眾參與、風險評估、聽取各方意見等等?!拔覀円欢〞鶕暝缰赖脑瓌t,告知學生和家長。也就是說,如果是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開始實施綜合改革方案的話,我們一定會在他們秋季入學之前公布方案,請學生和家長放心?!?BR> [智慧學校]。
我省今年提出將加快推進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建設,這也讓社會各界關注。
據悉,智慧學校是綜合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學校的主流場景和教育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深度融合,以面向師生個性化服務為理念,促進教學、學習、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與系統(tǒng)重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決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診斷、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園生態(tài)。
“智慧教育,是未來發(fā)展的新趨勢,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很重視?!崩詈推礁嬖V記者,就在省“兩會”召開前,全省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公布了首批38所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校名單。
在公布的首批38所中小學智慧學校示范校名單中,包括了合肥一中、合肥八中、合肥南門小學、合肥師范附小、合肥屯溪路小學等5所中小學。其中,合肥南門小學遠程為天堂寨同心小學及中心校、教學點進行網絡授課,在“一對一”幫扶結對中,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校內的平板電腦進行在線實時溝通、交流。
“通過智慧學校建設,我們也希望補齊農村偏遠地區(qū)的教育資源短缺的短板,天堂寨小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崩詈推秸f,“按照計劃,2018年,全省38所示范校和326所實驗校同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也就是首批364所。力爭2022年實現全省中小學校全覆蓋?!?BR> [高中教育]。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高中階段教育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普通高中教育,另一個為中職教育?!捌占案咧须A段教育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增加數量,而是要數量、結構、質量同步提高?!痹诶詈推娇磥?,高中階段有學上已經不是問題,而是需要讓學校結構更合理,讓學生享受高質量教育。
對于消除義務教育階段66人以上超大班額的問題,李和平表示,也是在辦好公平優(yōu)質教育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時間表,將在今年全部消除?!?BR> 早在2017年5月,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fā)并實施了《安徽省控制和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專項規(guī)劃》,明確了各縣(區(qū))各年度大班額和超大班額控制目標。其中,明確提出全省力爭到2018年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控制在3%以內,2020年之后大班額比例逐年降低。同時將年度目標達成情況納入對政府的目標工作考核。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六
按照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3個類別,分本科、???個層次編制在渝招生計劃。普通類招生計劃按照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分別編制,藝術類、體育類招生計劃不分物理、歷史編制。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含參照執(zhí)行院校)、高水平藝術團等可不編制分省招生計劃。
(二)批次及志愿設置。
按照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3個類別分別設置批次,各批次實行專業(yè)(類)平行志愿(以下簡稱專業(yè)平行志愿)或院校順序志愿。
專業(yè)平行志愿以“1個專業(yè)(類)+1個學?!睘?個志愿;院校順序志愿以“1個學校+6個專業(yè)(類)”為1個志愿,并設置是否服從專業(yè)調劑選項。
1.普通類。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職??铺崆芭?、高職??婆?個批次。
(1)本科提前批,分為a段和b段。本科提前批a段包括有面試、體檢(體測)等特殊要求的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2個院校順序志愿;本科提前批b段包括其他按規(guī)定可納入提前批次錄取的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2)本科批。除本科提前批及有關特殊類型以外的其他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含地方專項、少數民族預科、民族班等),設置96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3)高職??铺崆芭?。有面試、體檢(體測)等特殊要求及其他按規(guī)定可納入提前批次錄取的??普猩鷮I(yè)及計劃,設置2個院校順序志愿。
(4)高職??婆?。除高職??铺崆芭酝獾钠渌麑?普猩鷮I(yè)及計劃,設置96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2.藝術類。設置藝術本科提前批、藝術本科批、藝術??婆?個批次。
(1)藝術本科提前批。獨立設置藝術院校(含參照執(zhí)行院校)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1個院校志愿。
(2)藝術本科批,分為a段和b段。藝術本科批a段包括認定我市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的藝術類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藝術本科批b段包括除藝術本科提前批以外的由招生高校單獨組織??嫉乃囆g類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2個院校順序志愿。
(3)藝術??婆?。認定我市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的藝術類專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3.體育類。設置體育本科批、體育??婆?個批次。
(1)體育本科批。體育類本科招生專業(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2)體育??婆?。體育類??普猩鷮I(yè)及計劃,設置6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4.強基計劃、香港高校自主招生、民族傳統(tǒng)體育和運動訓練專業(yè)單獨招生、飛行技術招生等安排在普通類本科提前批a段前進行。
高校專項、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安排在招生高校普通計劃所在批次前投檔錄取。
保送生、殘疾單招、消防單招等按照相關招生規(guī)定投檔錄取。
5.凡兼報普通類志愿的藝術類、體育類考生,錄取時先按照藝術類、體育類志愿投檔,在其所填報的藝術類、體育類志愿錄取結束后,未被藝術類、體育類錄取的,轉入普通類并按照普通類錄取進程參與相應批次投檔。
6.各批次投檔后未完成的計劃,向符合條件的考生公開征集志愿。
(三)錄取控制分數線劃定。
1.普通類。根據考生文化成績(含統(tǒng)一高考總成績和政策性加分,下同),按照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綜合生源等情況,按照選考物理、歷史分別劃定普通類本科、??其浫∽畹涂刂品謹稻€。同時,按照選考物理、歷史分別劃定特殊類型資格線,用于強基計劃、高校專項、高水平藝術團等特殊類型招生。
2.藝術類、體育類。根據藝術類各類別、體育類考生文化成績及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按照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綜合生源等情況,分別劃定藝術類各類別本科、專科和體育類本科、??其浫∽畹涂刂莆幕謹稻€及專業(yè)分數線。根據藝術類各類別專業(yè)統(tǒng)考成績劃定相應類別??假Y格線。
(四)志愿填報。
1.時間安排。填報志愿時間集中安排在統(tǒng)一高考成績公布后進行。各批次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及相關要求,根據錄取進程提前公布。
2.填報方式。實行網上填報志愿,考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登錄指定網站及填報系統(tǒng)完成填報??忌顖笾驹笐煽忌救俗灾魍瓿?,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代替考生填報志愿。
3.相關要求??忌顖笾驹疙毞纤罡咝U猩媱濐悇e和專業(yè)(類)的選考科目要求。按“物理”編制的招生專業(yè)及計劃,僅限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填報;按“歷史”編制的招生專業(yè)及計劃,僅限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填報。
考生填報志愿還須符合相應的資格條件。填報藝術類、體育類專業(yè)志愿的考生應專業(yè)考試合格;填報綜合評價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的考生須經過相應測試選拔程序和資格公示;填報國家專項、高校專項、地方專項、高中貧困畢業(yè)生專項等專項計劃的考生須具備相應的專項資格;填報少數民族預科、民族班、定向招生等的考生須滿足民族、戶籍等條件。
報考軍隊、公安、定向培養(yǎng)士官招生等的考生,填報志愿后需參加相應的面試、體檢、體能測試、考核(考察)等,合格后方具備投檔資格。
考生填報志愿前,應充分了解所填報高校招生章程相關規(guī)定以及公布招生計劃中的備注信息等,因填報志愿不符合要求未被投檔或錄取的,責任由考生自負。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七
2022年安徽高考錄取查詢時間暫未公布,朋友們可參考2021年安徽高考錄取查詢時間。
選擇冷門專業(yè)有哪些注意事項。
1、要有足夠的學習動力。
不管你選擇這專業(yè)是因為調劑、還是因為興趣,都要對學習這學科有足夠的動力。你不一定非要對這學科有濃厚的興趣,但一定要有好感,而且這個好感可以促使你認真完成未來四年的學業(yè)。大學不同于高中,大學學習壓力不大,空閑時間多,最重要的是沒有老師和家長逼迫學習,所以學習主要靠自覺。
2、對未來有明確的規(guī)劃。
既然你選擇了冷門專業(yè),就要提前為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做好打算。因此,一個明確的未來規(guī)劃就非常必要。首先,你要對所選專業(yè)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明確它的就業(yè)方向和發(fā)展?jié)摿ΑP枰男╊~外知識來學好這學科?要到哪個行業(yè)實習?要不要考研?需要考取哪些證件?這些雖然不需要馬上明確起來,但要有一定的認識。
3、利用院校優(yōu)勢選專業(yè)。
同樣一個專業(yè),無論冷門或熱門,就讀的高校將對你專業(yè)的學習以及將來的就業(yè)產生直接的影響。相對來講,熱門專業(yè)可能在任何一個學校都能得到較好的學習與就業(yè)資源,而冷門專業(yè)則可能選擇相應的優(yōu)勢院校會更有優(yōu)勢。也就是說,你選擇的這個專業(yè),哪個學校在這方面更強,它就更值得你去考慮。
4、對專業(yè)有足夠的了解。
不管是挖掘學習動力,還是制定規(guī)劃,都是在對所選專業(yè)有足夠了解的大前提之下。如果你選了這專業(yè)后,發(fā)現實際和預期相差太大,就會有很大問題。雖然有些學??梢陨暾垞Q專業(yè),但都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允許。因此,切忌先入為主、盲目選擇。
志愿填報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專業(yè)(類)+院校。
采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yè)(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tǒng)一錄取模式。
模式特點:專業(yè)平行志愿是同一類別、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yè)(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yè)(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yōu)先、遵循志愿”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直接投檔到某院校某專業(yè)(類),不存在專業(yè)服從調劑,不用擔心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yè)??忌瓤蛇x擇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yè),也可選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yè),還可以選擇不同專業(yè)下的不同高校。
院校+專業(yè)組。
由院校根據人才培養(yǎng)需要和不同專業(yè)(含專業(yè)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的基本單位。
模式特點:一所院??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yè)組,每個院校專業(yè)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yè),同一院校專業(yè)組內各專業(yè)的科目要求需相同。同一院??颇恳笙嗤膶I(yè)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yè)組中,但這些院校專業(yè)組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填報須知:該模式以一個院校加一個專業(yè)組為一個志愿單位,將每一個志愿細化到專業(yè)組。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選擇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yè)組作為志愿,專業(yè)調劑限于同一專業(yè)組內調劑。
平行志愿。
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模式特點: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分數高的學生先投檔。某一個考生投檔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夠a院校提檔線;如不夠,再看b院校;如此類推,直到檢索到考生分數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將其投檔至該院校。
填報須知: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d......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且a校有計劃余額,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填報時,應在各志愿院校之間拉開適當梯度。
順序志愿。
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每個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
模式特點: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滿足考生的志愿要求。投檔時對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錄取原則、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
填報須知:選報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例如考生將a校放在第二志愿,如果a校一志愿已經招滿且不預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額,那么無論該生分數多高,檔案都不會投向a校。
高考如何填寫志愿。
高考志愿(不含藝術、體育類專業(yè))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績之后填報,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報截止時間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含自主招生志愿)填報截止時間為6月28日12∶00,??浦驹冈?月2日12∶00前完成填報。對口招生的職教師資和高職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完成填報。
主要填的都是號碼,我們4102河北是分批次填1653報的內:
提前批,本科一批容a,本科一批b,本科二批a......
每個批次又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院校代碼。
院校下面又有六個專業(yè)代碼。
還有服從調劑選項。
由院校專業(yè)沒有系。關鍵是選擇院校和專業(yè)。只要認真,填報看似神秘其實很少有因填報而失誤的,那都得復查2遍呢。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八
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拉開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試,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臺,北京、廣東、江蘇、江西、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陸續(xù)公布實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試點區(qū),目前全國公布方案的省區(qū)市已達16個,其他省區(qū)市方案也將于年內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臺顯示出“全面系統(tǒng)的招生考試改革”已初具雛形,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縱觀各地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雖然在執(zhí)行時間、具體選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幾個趨勢:
取消文理分科,由“3+x”變?yōu)椤?+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綜或理綜,文科考生考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學、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養(yǎng)出的只是“半個人”,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不變的情況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選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
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其中,統(tǒng)一高考向“全國一張卷”回歸,20將有26省份使用統(tǒng)一命題試卷。此外,多地表示將給考生提供兩次外語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通過合格性考試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yè)資格的主要依據;而等級性考試則以等級呈現,其中3門將作為升學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針對“唯分數論”的做法,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狀況、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個人特長等。
錄取批次合并。北京、遼寧、江西等地將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并錄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計劃從20起僅設本科和??苾蓚€錄取批次。傳統(tǒng)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讓高校站在統(tǒng)一平臺上,有利于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yè),而不僅僅是跟著學校的“檔次”走。
意味著什么?增選擇、減壓力、提素質是目標。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數是論……高考的新變化把決定未來方向的權利交還到了學生自己手中。
“喜歡生物,但是因為物理成績不好,所以相比較之下,最終學了文科”“不知道想學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選了”……產生諸如此類的糾結、迷茫與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連接點往往只通過分數,而學生和學校雙方對彼此的愛好、特長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組合模式讓考生能‘考其所長’‘考其所好’?!北本┕I(yè)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蘭勁華說:“‘3+3’模式實際上就是引導高中學生在學習共同知識的基礎上,有側重地投入更多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學科特長,引導學生將學業(yè)興趣與未來專業(yè)有機結合。這有助于改變當下考生在專業(yè)選擇上的盲目性。”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壘,今后的高中生還可以自主選擇時段完成英語考試、選擇哪些科目參加合格性考試以及哪些科目計入高考成績?!耙荒甓嗫?、擇優(yōu)計分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集中應考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扭轉以應試為主的傳統(tǒng)思路,回歸學習的本質?!北本┐髮W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說。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濟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擔了普陀區(qū)長壽街道“一起‘暑’快樂”的`社區(qū)小朋友接待任務,他們策劃節(jié)目、購買道具、布置場地,異常忙碌卻又樂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從2014年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會實踐,作為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20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注冊,高二學生中已有91%參加了志愿服務。
“兩依據、一參考”、推行綜合素質評價,意味著分數不再是唯一標準。蔣承認為:“教育不能‘只見分不見人’,用一個‘總分’代替對學生方方面面的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僅作為招生參考,卻向學校和社會傳遞素質教育的明確導向?!?BR> 難在哪?授課方式、評價標準、選擇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實踐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難度,還需要根據試點經驗、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
“統(tǒng)考+選考”的“3+3”模式,給現有的高中教學模式帶來了新挑戰(zhàn)。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學業(yè)水平考試要‘選考’,學校就要提供‘選課’,不同課程的復雜的排列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學班級無法維持,走班制將成為授課的基本形式。但學校無法預估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多,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少,這就需要更多的師資力量,承擔教學任務,而這樣的條件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是難以達到的。此外,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的課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義,考勤機制和課堂管理將成為一大難題。”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兩依據、一參考”的評價機制,綜合素質評價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獨秀的局面,但在實際招錄中卻很難把握。做家務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動和科學調查哪一個考核分數應該更高?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當學生很多的時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認為,要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一方面教師要負責審核把關,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統(tǒng)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臺,便于公示和監(jiān)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難點,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癥”。應試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終目標,有些學生甚至上了大學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學。而今后,當高中生面臨選課、選考、選專業(yè)、選學校時,如何做好這些“選擇題”,提前規(guī)劃生涯教育,我們的學生、家長、學校都要不斷適應。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九
高考,迎來一次大變革(教育眼)。
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拉開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試,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臺,北京、廣東、江蘇、江西、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陸續(xù)公布實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試點區(qū),目前全國公布方案的省區(qū)市已達16個,其他省區(qū)市方案也將于年內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臺顯示出“全面系統(tǒng)的招生考試改革”已初具雛形,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縱觀各地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雖然在執(zhí)行時間、具體選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幾個趨勢:
取消文理分科,由“3+x”變?yōu)椤?+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綜或理綜,文科考生考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學、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養(yǎng)出的只是“半個人”,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不變的情況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選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
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其中,統(tǒng)一高考向“全國一張卷”回歸,20將有26省份使用統(tǒng)一命題試卷。此外,多地表示將給考生提供兩次外語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通過合格性考試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yè)資格的主要依據;而等級性考試則以等級呈現,其中3門將作為升學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針對“唯分數論”的做法,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狀況、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個人特長等。
錄取批次合并。北京、遼寧、江西等地將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并錄??;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計劃從20起僅設本科和??苾蓚€錄取批次。傳統(tǒng)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讓高校站在統(tǒng)一平臺上,有利于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yè),而不僅僅是跟著學校的“檔次”走。
意味著什么?增選擇、減壓力、提素質是目標。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數是論……高考的新變化把決定未來方向的權利交還到了學生自己手中。
“喜歡生物,但是因為物理成績不好,所以相比較之下,最終學了文科”“不知道想學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選了”……產生諸如此類的糾結、迷茫與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連接點往往只通過分數,而學生和學校雙方對彼此的愛好、特長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組合模式讓考生能‘考其所長’‘考其所好’?!北本┕I(yè)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蘭勁華說:“‘3+3’模式實際上就是引導高中學生在學習共同知識的基礎上,有側重地投入更多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學科特長,引導學生將學業(yè)興趣與未來專業(yè)有機結合。這有助于改變當下考生在專業(yè)選擇上的盲目性?!?BR>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壘,今后的高中生還可以自主選擇時段完成英語考試、選擇哪些科目參加合格性考試以及哪些科目計入高考成績?!耙荒甓嗫?、擇優(yōu)計分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集中應考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扭轉以應試為主的傳統(tǒng)思路,回歸學習的本質?!北本┐髮W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說。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濟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擔了普陀區(qū)長壽街道“一起‘暑’快樂”的社區(qū)小朋友接待任務,他們策劃節(jié)目、購買道具、布置場地,異常忙碌卻又樂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從2014年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會實踐,作為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20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注冊,高二學生中已有91%參加了志愿服務。
“兩依據、一參考”、推行綜合素質評價,意味著分數不再是唯一標準。蔣承認為:“教育不能‘只見分不見人’,用一個‘總分’代替對學生方方面面的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僅作為招生參考,卻向學校和社會傳遞素質教育的明確導向?!?BR> 難在哪?授課方式、評價標準、選擇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實踐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難度,還需要根據試點經驗、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
“統(tǒng)考+選考”的“3+3”模式,給現有的高中教學模式帶來了新挑戰(zhàn)。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學業(yè)水平考試要‘選考’,學校就要提供‘選課’,不同課程的復雜的排列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學班級無法維持,走班制將成為授課的基本形式。但學校無法預估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多,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少,這就需要更多的師資力量,承擔教學任務,而這樣的條件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是難以達到的。此外,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的課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義,考勤機制和課堂管理將成為一大難題?!?BR>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兩依據、一參考”的評價機制,綜合素質評價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獨秀的局面,但在實際招錄中卻很難把握。做家務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動和科學調查哪一個考核分數應該更高?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當學生很多的時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認為,要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一方面教師要負責審核把關,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統(tǒng)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臺,便于公示和監(jiān)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難點,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癥”。應試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終目標,有些學生甚至上了大學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學。而今后,當高中生面臨選課、選考、選專業(yè)、選學校時,如何做好這些“選擇題”,提前規(guī)劃生涯教育,我們的學生、家長、學校都要不斷適應。(記者丁雅誦)。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
“3+3”模式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但也帶來了等級賦分制所導致的學生避考物理的現象。
為了在增強選擇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避免棄難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學素養(yǎng)的下降,有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科目計120分,采用原始分計分。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
“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原來“6選3”選科的20種組合,銳減成為12種組合,物理、歷史分道揚鑣。對于高一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由20種選擇變成12種選擇,難度顯著降低。
但是根據已經實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經驗來看,12種組合全部開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在進行預選科的時候,避免成為小眾選科組合而被迫重新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選科,有哪些重要參考指標。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
(2)興趣: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yè)。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y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yè)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yè)。
選科并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yè)時,是有專業(yè)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yè)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門科目要求、有2門科目要求、有1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
物理、化學、地理三科的組合,將來大學里99.4%的專業(yè)都可以報考,但是如果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yè)只有52.9%。其他的學科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yè)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不選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在大學專業(yè)選擇范圍上都不會太受限。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一
高考,迎來一次大變革(教育眼)。
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拉開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幕。上海、浙江先行先試,探索出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新措施。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密集出臺,北京、廣東、江蘇、江西、山東、遼寧、河北、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甘肅、寧夏、西藏陸續(xù)公布實施方案,加上之前的上海、浙江試點區(qū),目前全國公布方案的省區(qū)市已達16個,其他省區(qū)市方案也將于年內公布。一系列方案的出臺顯示出“全面系統(tǒng)的招生考試改革”已初具雛形,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縱觀各地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雖然在執(zhí)行時間、具體選考科目上略有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幾個趨勢:
取消文理分科,由“3+x”變?yōu)椤?+3”模式。以往的“3+x”中的“x”代表文綜或理綜,文科考生考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理科考生考物理、化學、生物三科。文理分科模式下,往往培養(yǎng)出的只是“半個人”,學文的不懂理,學理的不知文。而新高考改革之后,在保持原來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不變的情況下,不分文理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選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
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其中,統(tǒng)一高考向“全國一張卷”回歸,將有26省份使用統(tǒng)一命題試卷。此外,多地表示將給考生提供兩次外語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通過合格性考試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yè)資格的主要依據;而等級性考試則以等級呈現,其中3門將作為升學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針對“唯分數論”的做法,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狀況、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身心健康、個人特長等。
錄取批次合并。北京、遼寧、江西等地將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并錄??;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計劃從起僅設本科和??苾蓚€錄取批次。傳統(tǒng)本科批次界限的打破,讓高校站在統(tǒng)一平臺上,有利于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yè),而不僅僅是跟著學校的“檔次”走。
意味著什么?增選擇、減壓力、提素質是目標。
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數是論……高考的新變化把決定未來方向的權利交還到了學生自己手中。
“喜歡生物,但是因為物理成績不好,所以相比較之下,最終學了文科”“不知道想學什么,看金融火爆,所以就選了”……產生諸如此類的糾結、迷茫與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中和高等教育的連接點往往只通過分數,而學生和學校雙方對彼此的愛好、特長都知之甚少。
“‘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組合模式讓考生能‘考其所長’‘考其所好’?!北本┕I(yè)大學招生辦副主任蘭勁華說:“‘3+3’模式實際上就是引導高中學生在學習共同知識的基礎上,有側重地投入更多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學科特長,引導學生將學業(yè)興趣與未來專業(yè)有機結合。這有助于改變當下考生在專業(yè)選擇上的盲目性?!?BR> 除了打破文理科壁壘,今后的高中生還可以自主選擇時段完成英語考試、選擇哪些科目參加合格性考試以及哪些科目計入高考成績?!耙荒甓嗫?、擇優(yōu)計分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集中應考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扭轉以應試為主的傳統(tǒng)思路,回歸學習的本質?!北本┐髮W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說。
去年暑假,上海市同濟二附中的部分高中生承擔了普陀區(qū)長壽街道“一起‘暑’快樂”的社區(qū)小朋友接待任務,他們策劃節(jié)目、購買道具、布置場地,異常忙碌卻又樂在其中。按照上海新高考政策,從20起,高中生需完成不少于90天的社會實踐,作為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截至底,上海256所高中全部在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注冊,高二學生中已有91%參加了志愿服務。
“兩依據、一參考”、推行綜合素質評價,意味著分數不再是唯一標準。蔣承認為:“教育不能‘只見分不見人’,用一個‘總分’代替對學生方方面面的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僅作為招生參考,卻向學校和社會傳遞素質教育的明確導向?!?BR> 難在哪?授課方式、評價標準、選擇能力待提升。
方案的公布只是高考改革實踐中的第一步。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些政策在落地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難度,還需要根據試點經驗、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
“統(tǒng)考+選考”的“3+3”模式,給現有的高中教學模式帶來了新挑戰(zhàn)。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學業(yè)水平考試要‘選考’,學校就要提供‘選課’,不同課程的復雜的排列組合使得原本固定的教學班級無法維持,走班制將成為授課的基本形式。但學校無法預估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多,哪個學科的選考學生少,這就需要更多的師資力量,承擔教學任務,而這樣的條件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是難以達到的。此外,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的課表后,班主任就失去了意義,考勤機制和課堂管理將成為一大難題?!?BR> 新高考方案中,大部分省份提出使用“兩依據、一參考”的評價機制,綜合素質評價的建立固然有助于打破智育一枝獨秀的局面,但在實際招錄中卻很難把握。做家務和去敬老院,公益活動和科學調查哪一個考核分數應該更高?這些都不具有可比性,尤其當學生很多的時候,考核就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造假。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認為,要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一方面教師要負責審核把關,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統(tǒng)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臺,便于公示和監(jiān)督。
除去制度本身存在的難點,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癥”。應試教育之下,追求高分是最終目標,有些學生甚至上了大學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學。而今后,當高中生面臨選課、選考、選專業(yè)、選學校時,如何做好這些“選擇題”,提前規(guī)劃生涯教育,我們的學生、家長、學校都要不斷適應。(記者丁雅誦)。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二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韓家慧劉雅睿)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關系到國家發(fā)展大計,關系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關系千萬學子的前途命運。我國于2014年出臺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改革考試科目設置,改革考生錄取機制,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北京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將取消本科三批。
上海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
廣東:不設文理科一年一科多考。
江蘇高考新方案實行“3+3”模式2021年高考開始實施。
江西:三本并入二本淡化公辦民辦。
浙江:不分文理滿分750分。
山東:2020年只統(tǒng)考語數外。
遼寧高考一本不再分ab段。
河北:高考改革2018啟動文理不分科英語可考兩次。
貴州將取消普通高中文理分科高考外語一年兩考。
湖南:將于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不分文理科。
海南:2017年啟動高考改革將不再分一本二本。
廣西:2019年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不分文理外語考兩次。
甘肅:高考改革啟動2019年開始實施。
寧夏:2019年起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西藏:2021年起將不再分文理科。
3月25日,記者從區(qū)教育廳了解到,西藏自治區(qū)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出臺。根據該《方案》,西藏將全面啟動普通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2021年起,西藏高考將不再分文理科,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成為參加“新”高考的第一批考生。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三
根據教育部總體部署和安排,廣東省作為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8省份之一,從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到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初步構建起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成長“立交橋”,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jiān)督有力的高??荚囌猩芾眢w制機制。
4個主要內容。
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分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種,堅持基礎性,突出選擇性,對兩種考試的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考試組織、考試對象、考試安排、成績呈現等作了清晰具體的明確。二是健全規(guī)范普通高中學生五大方面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建立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三是將普通高考分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兩類,對兩類高考的考試科目、考試安排、高考成績構成、選擇性考試科目選考要求、招生錄取方式等作了明確。四是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建立更加符合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規(guī)律和特點的人才選拔模式,促進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
4大變化。
一是考試科目組合有變化?,F行高考的考試招生分為文、理科兩大類,科目設置為“3+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為語文、數學、外語,數學分文、理科;文科綜合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高考綜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設置實行“3+1+2”的組合方式。其中:“3”為全國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且數學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門。二是計分方式有變化?,F行高考考生總成績750分,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各300分,均是直接采用卷面分。高考綜合改革后,考生總成績750分,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150分,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各100分,其中,物理、歷史2門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采用等級分。
三是招生錄取模式有變化?,F行普通高考是由招生學校依據考生的高考總成績擇優(yōu)錄取考生。高考綜合改革后,即2021年起夏季高考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即由招生學校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擇優(yōu)錄取考生。四是投檔錄取模式有變化。現行高考的志愿設置是以一所學校為一個志愿單位,每所學校下可以填6個專業(yè)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從專業(yè)調劑選項。高考綜合改革后,夏季高考招生按照“院校專業(yè)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一所院校有若干個院校專業(yè)組,每一個院校專業(yè)組由若干個專業(yè)組成,同一個院校專業(yè)組內的所有專業(yè)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志愿填報及投檔以“院校專業(yè)組”為單位。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四
2021全國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全國第三批高考改革的8個省份(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教育廳或教育考試院了解到,以上8省份發(fā)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
8省份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實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yōu)?50分。
什么是“3+1+2”模式?“3+1+2”模式包括國家統(tǒng)一高考語文(漢語)、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3門科目,及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其中,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考生首先在歷史、物理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然后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
據了解,統(tǒng)一高考科目試題由教育部命制,選擇性考試科目試題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按等級賦分后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
6月7日擬開考,高考考試時間為3天。
8省份高考時間擬安排為2021年6月7日至9日,考試為期3天。
其中,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據悉,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擬安排為6月7日9:00—11:30語文,15:00—17:00數學;6月8日15:00—17:00外語。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為6月8日9:00—10:15物理/歷史;6月9日8:30—9:45化學,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時,各省份提醒考生,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如有調整,所在省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相應調整。
考生志愿填報以“院校專業(yè)組”為志愿填報單位。
記者梳理發(fā)現,2021年起,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等省份普通高校招生以“院校專業(yè)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將拆分若干院校專業(yè)組,1個院校專業(yè)組即為1個志愿。
據了解,“院校專業(yè)組”是高校招生專業(yè)的組合,是考生填報志愿和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每所高??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yè)組”,每個“院校專業(yè)組”內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專業(yè),同一高校院校專業(yè)組內各專業(yè)選考科目必須相同,選考科目要求不同的專業(yè)分別設置院校專業(yè)組。
此外,各省、各教育廳提醒廣大考生,增加選考科目后,考生填報志愿須符合擬報考學校專業(yè)的選考科目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報。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新高考改革政策的相關內容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五
1、不可直接套用傳統(tǒng)高考模式的錄取分數線。
八省市新高考再選科目實行賦分制,高考分數的分布會不同以往,高校錄取又以院校專業(yè)組(或專業(yè))為單位,“錄取線也會發(fā)生變化,直接套用會產生定位不準。
2、不可直接對照傳統(tǒng)高考模式的‘一分一段表。
八省市采用“3+1+2”科目設置,會根據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對考生分別排序。這與傳統(tǒng)高考文理分科排列相似,但因為考生還有2門再選科目不同,首選物理或歷史的考生數量不等同于過去理科或文科的數量,因此分數排序又有不同,“直接套用過去文理科排序也會掉坑,要根據上述不同進行科學的換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4篇《2021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讀新高考改革方案》,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六
取消文理分科、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納入高考……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guī)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一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在由試點省市走向全國。專家認為,20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的目標不難實現,但關鍵還要看考生和家長的獲得感。
9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高考改革方案的設計,以后高校錄取學生,需要依據三部分內容: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以及綜合評價。根據《意見》,上海市、浙江省作為全國高考綜合改革首批試點省市。6月,浙江、上海舉行了高考改革以來的首次“新高考”。陳寶生同時透露,到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今天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今天,十九大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會議討論向中外記者開放。陳寶生代表在討論十九大報告時說,過去的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試點已經落地,經評估取得成功,盡管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問題。今年,還有4個省要開始試點,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來。
他說,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guī)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一次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曾三次主持重大會議研究高考改革方案。
陳寶生介紹,為了促進教育公平,這5年我國實行了對農村和貧困地區(qū)的專項招生計劃,以及中西部招生協(xié)作計劃,多招收了37萬名大學生?!斑@37萬是什么概念呢?一個大學一年如果有個新增新生的話,那就是建了100多所大學?!?BR> 他說,中西部高校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由5年前的15.3%,降到了今天的4%以內。此外,到目前為止,30個省份出臺了支持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今年15萬名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報名參加高考,是5年前的36.5倍。
二、首推“院校專業(yè)組”
在上海公布的方案中,首次推出“院校專業(yè)組”作為新的錄取單元,一所高??梢愿鶕瞬排囵B(yǎng)需求,自主決定把招生專業(yè)打包成若干個專業(yè)組,但在同一專業(yè)組內,對考生選考的科目要求必須一致。
以同濟大學為例,今年所有專業(yè)歸類為三個院校專業(yè)組進行招生,第一組是要求考生選考物理,第二組是要求選考物理或者化學,第三組則不設選考科目限制。
在上海版方案中,每個本科錄取批次,考生都可以填報若干個院校專業(yè)組作為志愿,最多的是普通本科批次,可以填報24個,每個院校專業(yè)組內,又可以填報4個具體專業(yè)。
而在浙江版方案中,報考和錄取單元更加細化,不再有報哪個學校的說法,而是直接改為按專業(yè)填報志愿。以招生覆蓋面最大的普通本科批次為例,考生可以報考8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按成績分時分段選報。有高校招辦的老師形容說,過去的報考和錄取是吃桌飯,你可以選桌,但菜單是固定的,上海版方案改為更豐富的套餐可供選擇,而浙江直接變成自助餐。
北京市。
1、從20秋季入學高一起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
2、英語聽力考試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實行機考;。
3、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
4、自起,推進高等學??荚囌猩母?。
5、2020年調整統(tǒng)一高考科目,實行3+3,探索兩依據、一參考。
天津市。
1、取消文理分科;。
2、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英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探索兩依據、一參考多元錄取。
山東省。
1、英語科目使用全國卷,語文和數學使用全國卷,20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
2、2020年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
4、錄取兩依據、一參考。
廣東。
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實行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普通高考外語科目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參加兩次考試機會,學生選擇最好成績使用,以減輕學生集中應考壓力。
寧夏。
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新生中開始啟動實施。高考外語考試每年舉行兩次,一次安排在全國統(tǒng)一高考期間,另外一次考試時間根據教育部確定的時間安排。考生最多可申請參加本年度兩次外語考試,選擇一次較好成績作為其本年度高考外語考試成績。
河北。
外語科目考試次數發(fā)生了變化,由過去的只考一次變?yōu)樘峁﹥纱慰荚嚈C會,取兩次成績較高者計入考生總成績。河北將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新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20開始,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語數外分值150分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重慶。
重慶將在2018年上半年出臺并公布《重慶市普通高??荚囌猩C合改革方案》。從年(2018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將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制度。即:依據全國統(tǒng)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高??荚囌猩贫?。
高考總成績?yōu)槿珖y(tǒng)考科目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選考科目的總和。全國統(tǒng)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每科150分,由國家統(tǒng)一命題,考試不分文理科,考試時間在每年6月份。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每年4月、6月),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有科目,結果采取合格或等級方式呈現,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
其中,合格性考試用于核定學生高中畢業(yè)水平和能力,覆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有科目,原則上采取學完即考方式,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作為學生具備高中畢業(yè)學歷認定依據。等級性考試,作為高等學校錄取依據,采用“6選3”模式,即:考生根據所報考高校專業(yè)的具體“6選3”科目組合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自主選擇確定3個科目進行等級性考試,考試時間在每年3月底至4月初。各普通高校將提前向社會公布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的報考要求。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yè)和升學的重要參考。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將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個人綜合素質檔案,檔案中客觀真實、寫實性地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和標志性成果,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學探索、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招生高校評價和使用,各普通高校將按規(guī)定提前向社會公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辦法。
內蒙古。
內蒙古將于2018年從普通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始全面實行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不分文理科。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將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
安徽。
2021年高考錄取考生總成績不分文理科、2018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將開始實施新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綜合素質評價辦法。
福建。
24日,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到2021年,福建省將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陜西。
陜西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2022年高三學生將參加《方案》實施后的首次高考??荚嚳颇堪ㄈ珖y(tǒng)一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的等級性考試。即“3+3”模式。
河南。
河南省將于2018年啟動普通高??荚囍贫染C合改革。有序出臺相關配套改革方案,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西藏。
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我區(qū)將全面啟動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2021年起,我區(qū)將深化統(tǒng)一高考考試科目改革,調整統(tǒng)一高考科目,高考將不再分文理科。
浙江。
1、必考科目語數外3門,每門滿分150分;。
2、選考科目實行7選3模式,每門滿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總成績滿分750分;。
4、語文、數學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2年有效;。
6、考生志愿由專業(yè)+學校組成,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yè)平行投檔。
廣西。
2022年起,廣西統(tǒng)一高考科目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將由“3個必考科目+3個選考科目”組成,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一年將有兩次考試機會。
上海。
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擴大綜合評價錄取試點范圍;年起推動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環(huán)節(jié)中開始使用;推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
青海。
2018年,啟動全省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在當年新入學的普通高中高一新生中實行新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辦法。
甘肅。
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海南。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實行3+3,選考實行6選3;。
4、從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錄取,從2020年起,海取批次僅設本科批和??婆?,分學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黑龍江。
方案提出,從2018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探索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遼寧。
2018年,遼寧省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將包括綜合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類,高考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等級性考試科目構成,滿分為750分。
貴州。
貴州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即從2021年開始高考實行“3+3”新模式。2020年前(含2020年),我省繼續(xù)實行現行高考方式。
湖南。
湖南將于2018年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即從2018年進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實施,到2021年高考時按新的制度錄取新生。
江蘇。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統(tǒng)考科目語數外保持不變,選考科目由6選2,調整為6選3;。
3、英語將實行聽力和口語一年兩考,筆試兩考還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小高考,13個科目均可考兩次;。
6、20起,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加3分投檔。
吉林。
1、取消文理分科;。
2、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3、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等級性選考每年組織1次,高中生在校期間只參加1次等級性考試;。
4、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逐步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5、從2021年起,高校招生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探索一檔多投。
山西。
1、高考實行3+3模式;。
2、實行兩依據、一參考,錄取模式;。
3、外語一年兩考,較高一次成績計入總分。
云南。
1、不分文理;。
2、錄取批次三本二本不合并;。
3、6選3;。
4、英語可以考2次;。
江西。
1、不分文理科;。
2、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6選3;。
3、外語考試分為筆試和聽力測試,高中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
5、年起建立江西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藝術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
湖北。
1、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6選3;語數外用全國卷,自選3科用湖北卷。
3、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4、高考與高職招生分開;。
5、2021年實現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
6、探索分類投檔、分類錄取。
四川。
2016年起,普通高考開始分步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并恢復外語聽力考試;2017年起,普通高考各科全部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從2021年開始,統(tǒng)一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科滿分仍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總成績。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七
根據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來看,大體上分為兩種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這兩種模式之下,針對考試科目的選擇與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數十種排列組合方式可供大家選擇。
可以看出,除浙江多了一門技術學科外,“3+3”與“3+1+2”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對物理與歷史的選擇上。關于為何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在我看來是基于以下兩種考慮(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第一,在理科中,物理難度較大,在賦分制的前提下若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導致學校師資、教資力量非配不均。歷史同理,想要學好這門課必須有很強的綜合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畢竟昨天的政治就是今天的歷史,而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歷史。
重慶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篇十八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實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yōu)?50分。
“3+1+2”模式包括國家統(tǒng)一高考語文(漢語)、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3門科目,及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其中,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考生首先在歷史、物理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然后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
據了解,統(tǒng)一高考科目試題由教育部命制,選擇性考試科目試題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按等級賦分后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
八省新一輪高考將采用“3+1+2”模式,根據計劃,八省新一輪高考將采用“3+1+2”模式。其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采用國家試卷,考試時間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門科目由各省組織,考試時間為2021年6月8日至9日。
高考將于6月7日開始,持續(xù)3天,8個省的高考將于2021年6月7日至9日持續(xù)3天。
其中,語文科目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科目考試時間為120分鐘,選修科目考試時間為75分鐘。8省市公布2021高考改革實施方案據悉,統(tǒng)一高考科目考試時間計劃為語文9:00—11:30,數學6月7日15:00—17:00,外語6月8日15:00—17:00。選修科目考試時間為6月8日9:00-10:15物理/歷史;6月9日8:30-9:45化學、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時,各省提醒考生,統(tǒng)一高考科目考試時間以教育部公告為準。如有調整,省內選拔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將相應調整。
自2021年起,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等省高校將以“高校專業(yè)群”為志愿填報單位。一個學院將被分成幾個學院專業(yè)組,一個學院專業(yè)組是一個志愿者。
據了解,“高校專業(yè)群”是高校招生專業(yè)的組合,是考生填報志愿、報考錄取的基本單位。每個學院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學院專業(yè)組”,每個“學院專業(yè)組”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專業(yè)。同一高校專業(yè)群中各專業(yè)的選課必須相同,選課要求不同專業(yè)設置高校專業(yè)群。
此外,各省、自治區(qū)教育廳提醒考生,增加選課后,考生必須符合學校選課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報。
新的高考秩序將從2021年1月到4月在部分省市順利實施。具體測試時間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演習將模擬從考試組織、閱卷到招生計劃、志愿填報的全過程,幫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考試方式,熟悉新高考的錄取規(guī)則。
新高考填報志愿需要注意的事項。
新高考錄取模式下的平行志愿,新的錄取投檔模式還是遵循平行志愿,分數優(yōu)先的原則,那么考生考了多少分,全省的排名就至關重要了。平行志愿的一個原則就是分數優(yōu)先,按照分數高低,從高到低開始錄取。
填報志愿的浙江模式-專業(yè)+院校模式,浙江模式的本質是選專業(yè)重過選學校,這種選擇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高校的每個專業(yè)或專業(yè)組作為志愿,你可以選擇不同院校的同一個專業(yè),也可以選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yè),分別都是不同的志愿。
專業(yè)+院校模式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是學生可以更加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比方我想學醫(yī)學,可以選擇臨床+院校,這樣就不會把你調劑到金融或其他專業(yè)了,缺點是部分名牌高校的冷門專業(yè)可能分數要低,不利于高校冷門專業(yè)招生。
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