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指導范文(16篇)

字號:

    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偨Y應該具有啟發(fā)性和指導性,能夠給讀者帶來實際的收獲和啟示。這是一些讓人感嘆的世界自然奇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四年級指導篇一
    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所寫的事可以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也可以是聽到的或見到的。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最好還能寫出自己的感受。
    【名師指津】。
    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先回憶自己生活中親身經(jīng)歷的或聽到的、看到的事,從中篩選出最難忘的事,并想一想這件事是怎樣發(fā)生的,又是怎樣一步步發(fā)展的,結果又是怎樣,自己的感受如何,想清楚之后再動筆。另外,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親身經(jīng)歷。在寫作時,一定要寫我們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這樣才有可能把作文寫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選材要真實。貴在真實。寫人敘事寫景狀物類文章,真實是文章的基礎,也是文章的生命。別人的東西再好,終究是別人的。我們需要借鑒的是他們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直接搬過來。選材時要選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記真實的事,描真實的景,狀真實的物。讓別人讀了你的文章,仿佛親身經(jīng)歷了文中的事,看到了文中的景。
    3.事情寫具體。我們在寫人或寫事的時候,需要對人或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情等方面作細致描寫。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凡是與主題關系密切的,都要詳寫,凡是與主題關系不大的要略寫,甚至不寫。這樣就可以使描寫具體生動起來。
    4.寫出感受,不同的事,每個人的感受都有所不同。需要同學們從自己的生活感受出發(fā),敞開心扉,自由地表達,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學生習作1】。
    父愛。
    重慶向曉芳。
    爸爸在我6歲那年,就擔負起又當?shù)之斈锏呢熑蝸怼?BR>    每次我生病時,爸爸總是背著我或抱著我去醫(yī)院診治,又總是守候在我身邊。一會兒給我量體溫、喂藥,一會兒跑東跑西為我買來平時我最愛吃的東西,還不時問我喜歡吃什么。他一有空就坐在我床旁,講《365夜童話》中的一則則有趣的故事。我望著他那慈祥的面容,聽著他那親切的話語,病好像一下子減輕了許多。每當這時,我便覺得自己并沒有缺少母愛,甚至覺得父愛比母愛更可貴。
    炎熱的夏天,我在臺燈下做功課,書桌旁總是放著爸爸為我準備好的橘子或西瓜,而站在一邊的`爸爸拿著蒲扇給我扇風。寒冷的冬天,爸爸總把僅有的一個熱水袋放進我的被窩里,半夜里,還常常幫我蓋好被子。
    一次,爸爸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我看到后心里想:我已經(jīng)14歲了,不算小了,應該為爸爸分擔些家務了。此后,我便悄悄地學著做飯燒菜。每當我放學回家,就先淘米、洗菜,隨后燒飯、燒菜,最后才一邊做功課,一邊等著爸爸回家,讓他一進門就聞到飯菜的香味。有時,爸爸很晚才回家,我總要等待爸爸回家后,才能安心睡覺。爸爸總說我是個孝順女兒,懂得爸爸的心。
    每逢過節(jié),我們父女倆都很快樂。爸爸有時幫助我復習功課,有時還帶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使我忘記失去母親的痛苦。我也盡量幫助爸爸把家務活做好,不讓他生氣。(小學生作文)我還給爸爸端茶倒水,使爸爸得到安慰,得到快樂。
    爸爸是這樣地愛我,我也是那樣的愛我的好爸爸。我為有這樣的爸爸而感到幸福。我愿對天空高喊一聲:“爸爸,您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爸爸,我有許多的心里話要對您說……”
    【精彩點評】。
    這篇習作寫小作者和爸爸之間發(fā)生的事,寫得十分感人。文章記敘了“我”童年失去母愛,而父親不僅給了“我”父愛,也給了“我”母親般的關心和愛護。為了表達父女之間這種深厚的愛,小作者抓住了三個要點:第一,寫“我”生病時,父親無微不至地照料;第二,寫平日里父親對“我”細心周到的關懷;第三,寫“我”也回報父親深深的愛。誰讀了這篇文章,都會體會到這對父女之間溫暖的愛。
    【學生習作2】。
    愛似拐杖。
    重慶史冬琴。
    母親是我的遮陽傘,擋雨的傘,是我學步時的拐棍和指路燈。當我冷時,母親會不顧嚴寒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披在我身上;我生病時,母親會徹夜不眠地守在我床邊;我成功時,母親會像孩子一樣笑得那樣燦爛。雖然我覺得這些比喻都很形象,但是我所得到的母愛更像拐杖!
    在我六歲那年,媽媽的腿受傷了,病好后,留下后遺癥――左腿不靈便。以后,媽媽只能架著雙拐走路了。而且一直在家待著,哪也不能去。
    我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爸爸上班走之前讓我倒垃圾。沒有想到回來時,一不小心一個趔趄,腳踢到了臺階上。“哎喲,哎喲……”我的眼淚都流出來了。我連忙坐下來,用手捂著腳,一看不得了了:腳趾頭都流血了,好大一灘,鮮紅鮮紅的。“媽媽,媽媽,快來!”媽媽聽見我的哭聲,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架著雙拐,咚,咚,咚,一瘸一拐地走出大門,嘴里連聲說著:“冬冬,冬冬,怎么了?”我哭著沒有說話。媽媽趕緊放下手中的拐杖,蹲下身子,仔細查看我的腳。媽媽習慣性地像我小時候摔跤了一樣,用手抬起我的腳,用嘴吹著,邊吹邊說:“哦,乖寶寶,不哭了??!都是臺階害人,害得我的寶貝摔跤?!苯又?,媽媽又牽著我的小手,咚,咚,咚地,一瘸一拐地把我拉進了屋拿了創(chuàng)可貼,打開創(chuàng)可貼,給我包扎。一邊包扎,一邊問:“冬冬,疼嗎?”等媽媽忙完這一切,額上早已滲滿汗水。
    四年過去了,那咚咚咚的聲音一直還在我的耳邊回想。今天我感覺到:我享受到的愛就像拐杖,像拐杖著地的聲音。
    【精彩點評】。
    這篇文章生動地寫出了小作者心中別樣的母愛,文中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寫出了拐杖似的母愛,結尾處飽含深情的語言升華了文章的主題,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四年級指導篇二
    各位來賓,各位領導大家好!我是詹天佑小學四年(2)班的張肇庭小導游。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介紹詹天佑紀念館和故居。
    請大家看櫥窗的第一部分“從十二甫走向世界”。詹天佑是1861年出生,1919年去世,請看,左下角的這幅圖是詹天佑的父母和第三個女兒一起在故居里拍的照片。再看下面的圖畫,就是我們學校現(xiàn)在對著的小巷子,以前這是一條河涌。右下角的這幅圖是詹天佑在紫洞艇里拍的照片,正前面是詹天佑和親人的合照。再看這幅圖,這是詹天佑到美國留學的校園--椰魯大學。這是主教學樓。請看這張照片,就是從中國出洋美國留學的中國兒童。這里從后面數(shù)第三排的倒數(shù)第五個黑黑的中國人就是兒童時的詹天佑了。
    讓我們再來故居看看:這幾張木椅子就是我剛才說的詹天佑父母和他的第三女兒在這里坐著合照用的。我們再來看看這里的桌子。桌子的每一邊都鑲嵌著許多花樣的木塊。這張床是詹天佑小時候睡過的。
    好了,請大家跟我來參觀紀念館的第二部分。這是詹天佑在剛開通的八達嶺的“人”字鐵路和中國其它的鐵路工程師一起照的合照片。詹天佑是我國的鐵路之父,是我國鐵路的第一個創(chuàng)造者。從張家口到北京的鐵路經(jīng)詹天佑的指導修筑后很成功地開通了。這是中國人第一條自行修筑的鐵路,是中國人最大的驕傲!它也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
    最后,請大家到門外看看,門上的匾額是廣東省政協(xié)主席陳伯伯題寫的:詹天佑紀念館。故居的這些精美的滿州窗和趟櫳都具有濃厚的西關特色!
    我的講解完了,謝謝大家!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路上要保護文物,注意安全!歡迎大家再次到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級指導篇三
    武老師:小朋友們,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次習作的內容。
    這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除了我們在習作中已經(jīng)寫的那些內容,大家心里可能還有很多想寫而沒有寫的內容。這次習作就讓我們自由表達。可以結合本組課文的學習,寫一些聽別人或給別人講的故事的情景;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編個寓言或童話;可以寫一些自己的夢想或希望;可以把自己關注的人和事進寫進習作……總之,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自由地表達自己想寫的內容。在習作前,先認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寫什么。寫的時候要把內容寫清楚,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武老師:老師們,看完習作內容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本次習作內容透露了哪些信息?
    1.本次習作,本次習作沒有規(guī)定特別具體的內容,更沒有限定形式,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寫想寫的內容。
    ·可以寫一些聽別人或給別人講的故事的情景;
    ·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編個寓言或童話;
    ·可以寫一些自己的夢想或希望;
    ·可以把自己關注的人和事寫進習作……。
    ·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自由地表達自己想寫的內容。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本次習作有什么要求嗎。
    小朋友:本次習作有哪些要求呢?
    武老師:主要要求有三點:
    l確定自己想寫的內容(我喜歡的……)。
    l自由地表達自己想寫的內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l寫的時候要把內容寫清楚,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小朋友:這么多的題目,你打算指導哪一個呢?
    武老師:我打算指導大家寫一寫自己的夢想或希望。你喜歡這個題目嗎?
    小朋友:太好啦!我喜歡寫這樣的題目。我可以更加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了。
    四年級指導篇四
    四年級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作文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部分,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四年級作文教學中,作文指導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將結合個人在四年級作文指導中的實踐體會,探討如何開展有效的四年級作文指導。
    第二段: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
    在開展四年級作文指導前,必須首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學生的語文基礎,性格特點以及當下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利于更好的開展指導。同時,也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而不是執(zhí)行“一刀切”的教學方案。
    第三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作文指導的前提和保障。有一個和諧、積極、創(chuàng)新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生愿意思考、寫作的基礎。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交流、閱讀故事等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寫作比賽、講評等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寫作氛圍。
    第四段:關注學生寫作的過程和方法。
    在四年級作文指導中,寫作過程和方法同樣重要。是一個較為復雜和綜合的任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寫作流程和方法。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梳理思路,尋找切入點,進行頭腦風暴,精選語言、詞句等。
    第五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四年級作文教學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應當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文體、主題和話題,讓他們從中發(fā)掘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潛力。同時,也要注重綜合性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表達時積累語言素材,從而提高寫作質量。
    結論。
    在四年級作文指導中,教師應注重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關注學生寫作的過程和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語言能力。只有通過以上方面的指導,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寫作基本技能,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四年級指導篇五
    日行一善不是真的叫你每天只做一件善事,日行一善的“善”不是善事的意思。而是善心,日行一善更應該解釋為:每天保持一顆善心行事,無論對事、對人,都以善待之!
    但是現(xiàn)在卻有人利用人們的善心來為自己謀取福利,例如:碰瓷、詐化、扮作乞丐乞討。.。.。.這種現(xiàn)象很多經(jīng)常有新聞報道,出現(xiàn)這么多游手好閑的社會敗類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畢竟沒有人想到那些人會利用人們的善心來做違法的事。
    但這并不是說人們就不需要有善心,恰恰相反,人們在生活中及其需要足夠的善意,這樣才不會讓我們迷失在這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這樣我們才不會茫然以至于走錯了路。
    日行一善也可以理解為保持一顆一心向善的心,讓我們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保留最后一片藏在人們心中的凈土。
    日行一善,行善積德。
    四年級指導篇六
    文章的結尾,就是到此收筆,結束全文。好的結尾,有深化主題、突出中心或增強文章感染力的作用。文章的結尾與文章的開頭一樣,方式很多。常見的方法有:
    (1)首尾照應式:即結尾照應開頭,前有伏筆,后有照應,首尾圓和。不僅僅使文章結構完整,并且給讀者留下余味。這種結尾的特點是在開頭段中,對以后將要出現(xiàn)的人物、事件作必要的暗示。而在結尾時,對首段留下的伏筆作必要的回應。
    (2)總結點題式:在寫人敘事文章中,尤其是層次多、資料多的文章里,結尾往往要對人或事做出評價,即點明全文的中心。它的作用是起到歸納、總結全文、點明事件的意義。
    (3)畫龍點睛式:這種結尾方法是在主要資料寫完后,為了加深讀者的印象,常常采用含義深刻的話來結尾。既點明題意,突出中心思想,又使讀者深受啟發(fā),得到教育。
    (4)議論、抒情式:這種結尾,作者直接證明觀點,發(fā)表議論,抒發(fā)情懷,令讀者思考,余味無窮。
    [例段]期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年級指導篇七
    教學要求:
    1、學會用一件事寫一個人的方法,把人的特點或二品質表現(xiàn)出來,
    2、初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人和事的習慣。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由我來給大家上課,歡迎嗎?好,我很高興,哪個同學能向在座的老師和同學介紹一下我呢?都不能啊!為什么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熟悉)。
    看來,一個不熟悉的人我們很難把他介紹給別人的。
    我姓孫,來自桔園小學,今天到這兒來借班上課,我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能互相熟悉起來。
    我,你們現(xiàn)在還不熟悉,哪你們熟悉的人有哪些?(板書:我、的人)。
    在剛才你們所說的這么多人中,你最熟悉的人又是誰呢?(板書:最)。
    最熟悉的人平時一定接觸的多,自然了解得很多,誰來說說自已最熟悉人的一些基本情況,
    (比如長得怎樣,多大年紀,有什么愛好,有什么特點等)。
    二、明確要求。
    通過你們,我今天又認識了許多沒見過面的人,不過,孫老師今天還很不過癮,,很想聽聽你們最熟悉的人有過一件什么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書:一件事)。
    不過,說這件事的時候有個要求,什么要求呢?我先不說,大家打開課文198頁讀讀這頁的文字,看誰能猜出老師的要求。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怎樣發(fā)生、經(jīng)過怎樣、結果怎樣、怎么說、怎樣做)。
    猜得非常好,老師想聽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講清事情是怎樣發(fā)生的,經(jīng)過怎樣,結果又怎樣,在這件事中,這個人說了些什么,又是怎樣做的。
    三、學習例文。
    我們這兒就有一件按這要求說的一件事,這就是課文199頁的`《亮亮》,誰愿意幫助老師,站起來把課文念一下。
    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亮亮是個怎樣的人,這件事是怎樣發(fā)生的,經(jīng)過怎樣,結果又怎樣,亮亮在這件事中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用小圓圈有文中標出來。
    (檢查反饋)。
    四、實現(xiàn)遷移。
    小結:說得(),這一定是他平時注意留心周圍的人和事的結果。
    同學們,哪怕是最熟悉的人,我們平時也得處處留心他的一言一行,只有這樣,留下的印象才會深刻,講述起來才會生動細致。
    五、學生作文。
    下面,大家就拿起筆。
    把你要介紹的最熟悉的人按剛才的要求寫下來,這也就是課文中的作文要求:用一件事寫人(板書:)。
    六、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合作的非常好,輕輕松松就寫了一篇作文,看來,作文根本沒什么可怕,就是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下來嘛。
    不管現(xiàn)在同學們寫好沒寫好,都請大家?guī)Щ丶易屑毿薷男薷摹?BR>    把你最熟悉的人寫得栩栩如生,好嗎?
    四年級指導篇八
    下面,大家就拿起筆。
    把你要介紹的最熟悉的人按剛才的要求寫下來,這也就是課文中的作文要求:用一件事寫人(板書:)。
    六、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合作的非常好,輕輕松松就寫了一篇作文,看來,作文根本沒什么可怕,就是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下來嘛。
    不管現(xiàn)在同學們寫好沒寫好,都請大家?guī)Щ丶易屑毿薷男薷摹?BR>    把你最熟悉的人寫得栩栩如生,好嗎?
    四年級指導篇九
    文章的開頭,就是文章怎樣“提筆”。開頭應當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常見的方法有:
    (1)總起式:文章一下筆就開宗明義,點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使讀者對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一個概括了解,然后,全文圍繞這一中心進行記敘。
    [例段]我家對門住著一位遠近聞名的下棋能手——胡爺爺。《下棋能手》。
    (2)開門見山式:文章一下筆就先交待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人物,然后再敘述主要資料。特點是下筆扣題,點出題目,揭示文章主題,直截了當,既可清楚地展開記敘,又可節(jié)省篇幅,全文順勢而下,但開頭要注意語言簡潔、凝練。
    (3)介紹式:這種開頭的方式是對所敘述的人物、事件、環(huán)境等,先作一些概括的、簡單的介紹,使讀者獲得總的印象,然后引入正文,再作具體的介紹。
    (4)提問式:文章開頭提出問題,造成懸念,引起讀者的急切關注或興趣,促使讀者讀下去,而問題的答案就是正文要敘述的資料。
    (5)描述式:這種格式的開頭,從寫景狀物下筆,抓住景物的特征,起到渲染環(huán)境氣氛,烘托文章中心的作用,引出即將出現(xiàn)的人物。
    (6)倒敘式:倒敘式開頭,與“開門見山式”開頭恰恰相反,先寫出事情的結果,再回過頭來寫事情的起因和經(jīng)過。其目的是造成懸念,引人人勝。
    四年級指導篇十
    在節(jié)假日,小學生在父母和教師的帶領下,到公園和游覽區(qū)欣賞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將游覽時看到的景物,所聽到的聲音,所產生的聯(lián)想,所獲得的感受,按照必須的順序,有重點、有感情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游記。寫游記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寫游記必須寫清游蹤。
    要記住從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個地方的名稱,以及每個地方的方位。這樣讀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確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體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喚起讀者對你所游覽之處的神往之情。同時,也使文章富有條理,層次清晰。
    (二)要留心觀察。
    觀察是寫好游記的基礎。游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狀、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tài)下什么樣,動態(tài)下又是什么樣,等等。僅有這樣,在寫作時可選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寫具體、寫出特點來。另外,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按必須的順序,或由近及遠,又遠到近;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里到外,從外到里;或從中間到兩邊,從兩邊到中間;或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按照這樣順序去觀察,才會全面,描述時才會有條理。
    (三)要做記錄。
    學生游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就是當時記住了,過后也難免遺忘,不利于組織作文。為了避免這種情景,游覽時要求學生帶上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隨看隨記,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于選擇。另外,公園和游覽區(qū)的有些景物帶有介紹。例如,清華池是何時建造的,經(jīng)歷了哪些發(fā)展階段,占地面積是多少,包含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等等。這些資料很有可能成為學生作文時的寶貴材料,應當要學生記錄下來。在游覽之后,要求學生及時地把自我觀察到的和記錄的材料整理歸類,看看哪些是屬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詳寫,哪些需要略寫,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下一步作文做好準備工作。
    四年級指導篇十一
    文章的結尾,就是到此收筆,結束全文。好的結尾,有深化主題、突出中心或增強文章感染力的作用。文章的結尾與文章的開頭一樣,方式很多。常見的方法有:
    (1)首尾照應式:即結尾照應開頭,前有伏筆,后有照應,首尾圓和。不僅僅使文章結構完整,并且給讀者留下余味。這種結尾的特點是在開頭段中,對以后將要出現(xiàn)的人物、事件作必要的暗示。而在結尾時,對首段留下的伏筆作必要的回應。
    (2)總結點題式:在寫人敘事文章中,尤其是層次多、資料多的文章里,結尾往往要對人或事做出評價,即點明全文的中心。它的作用是起到歸納、總結全文、點明事件的意義。
    (3)畫龍點睛式:這種結尾方法是在主要資料寫完后,為了加深讀者的印象,常常采用含義深刻的話來結尾。既點明題意,突出中心思想,又使讀者深受啟發(fā),得到教育。
    (4)議論、抒情式:這種結尾,作者直接證明觀點,發(fā)表議論,抒發(fā)情懷,令讀者思考,余味無窮。
    [例段]期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年級指導篇十二
    【文題】“我愛……”
    以“我愛……”為題寫一篇作文?!啊辈糠钟勺约禾钌?,可以寫人,可以寫景,也可以寫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寫,并寫出你喜愛的情感。前,要先確定中心,想好敘述的順序,列出簡要的作文提綱。寫完后,要認真讀一讀,看看是否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有中心,有條理。如有不夠妥當?shù)牡胤剑眯薷姆柤右孕薷摹?BR>    【指導】。
    這次作文訓練采用了半命題形式?!拔覑邸笨蓪懙膬热莺軓V泛,可以寫人,可以寫物,也可以寫景……不管寫什么,都要寫出其特點。文章限制以“我”來寫出“喜愛”之情,至于愛什么,由自己填充上,尤其在題目要求中做了提示,即可填“人”、“物”、和“景”等,因此同學們選材面極廣,這種文題便于同學們取材,易于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題目的重點詞在“愛”字上,無論記人、記事、寫景、狀物,都應放在“愛”這一點上來做文章。
    根據(jù)選擇的題材,作者應在為什么愛和怎么愛這兩點多加描述,文章才能切題感人。
    一、怎樣寫“我愛××”(人)呢?
    1.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內心活動等來表現(xiàn)。寫人必須從描寫人物做起,可描寫人的身材、相貌、衣著、神態(tài)、表情等,真正用語言文字把人物的各方面特征描繪出來,使讀者如見其人。
    2.描寫時不僅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尤其要寫出性格上的特點,要把人物令你喜愛的獨特的性格表現(xiàn)出來,這樣人物就給寫活了。
    3.既然這個人值得你愛,那他肯定有令人贊美的好品質,因此,首先應圍繞一二件事進行具體描寫,通過事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的描寫從而透視出人物的內心活動,來反應他一定的思想品質,由中也讓讀者明白他何處令你如此喜愛。僅僅寫出為什么愛是不夠的,怎么愛呢?你應把這種情感融于作文中,從字里行間滲透出你對此人的一片愛。
    二、怎樣寫“我愛××”(物)呢?
    1.不管寫什么事物都要與人的感情聯(lián)系起來,不要單純寫這一事物。比如寫植物對人類有巨大作用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你離不開它,把這益處帶進文章,就能讓人了解你為什么愛它。
    2.寫事物時要大膽展開想象,用上比喻、夸張、擬人等手法,形象地描繪,會使可愛之處更見喜愛。
    3.抓住事物的特征寫,突出其特點。
    三、怎樣寫“我愛××”(景)呢?
    1.確定觀察點,有順序地描寫。觀察點不同,看到的情況就不同,寫景選好觀察點非常重要。確定了觀察點,就可以按空間位置或時間先后安排寫作順序和層次。
    2.抓住重點,有重點地寫。
    寫景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突出它令人喜愛之處,可從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的'角度去寫。做到點面結合、重點突出。
    3.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文章內容生動、形象。
    在寫景中采用比喻、擬人、對比、夸張等修辭方法更能體現(xiàn)事物的特點,使人感到形象的美,讓人更為贊賞,從中滲透愛的情感。
    4.融情于景,真切感人。
    寫景物的文章如果單純地把景物的美描摹下來,就會單調乏味,要融入情感。把自己對大自然的美景的無限的愛傾注筆端。讓人感受備深。
    總之,“我愛××”這篇文章不管寫人,寫景寫物,都要抓住其特點,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讓人真正感受到愛的意義。
    【習作評改】。
    原文:
    我愛小白。
    我們家有一只活潑可愛的小狗,名字叫小白,是叔叔送給我的禮物。小白長著一身潔白的毛,有的還像被燙過卷似的呢,一條短尾巴,比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多少。
    吃飯的時候,小白總在餐桌下走來走去,時不時地舔舔你的腳,這是向你要吃的的表現(xiàn)。我總是給小白一大塊肉,所以小白和我特別親。
    每天早上上學時,小白總要送我一段路。下學時,它總是叼著鑰匙在門口等著我。
    我認為小白哪一點都不錯,就是有一個壞毛病—不愛洗澡。記得那一回,我和媽媽為小白洗澡。小白死活不肯進澡盆,藏在床下頭,不肯出來,直到媽媽發(fā)火了,它才無可奈何地走了出來。我忙拿來照相機,按下快門,拍攝了,“請君入甕”的照片。洗完澡的小白,一身白毛,潔白無瑕,摸上去,像棉花一樣,好舒服呀。
    小白在我家已經(jīng)呆了好幾年了。從它生下來一個半月時就來到我家,所以它一點也不認生,來了客人,他比誰都高興,總撲在人家身上,客人們都夸小白機靈,因此大家管小白叫小精靈。
    朋友,你喜歡小白嗎?
    評改意見:
    本文存在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結構不合理。文章第一自然段寫了小狗的名字、來源、外貌;第二自然段寫了小狗在餐桌前要吃的東西的表現(xiàn);第三自然段寫了小狗對我,即作者上學的“友好”行為;第四自然段寫了小狗不愿洗澡又強迫它洗澡的情形;第五自然段寫了小狗對客人的親近;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設問句結束。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照應都不好,層次很不清楚,使文章顯得很散亂,也就是文章的結構不合理。這個問題說到底,就是動筆之前沒深思。一篇文章的結構安排得怎樣,直接影響到表達的效果。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有了明確的主題,選擇了適當?shù)牟牧?,并不一定能寫出一篇好文章,還需要對材料進行合理的安排。結構安排的好,就會使主題鮮明突出,內容層次清楚,材料銜接自然,線索清晰,前后呼應,使整篇文章顯得集中、統(tǒng)一、和諧,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所以,我們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把文章“骨架”安排好?!拔覑坌」贰“住边@篇文章,可以先寫小白怎么來的及其外貌,再寫來時比較生疏的表現(xiàn),然后寫熟悉以后的表現(xiàn)及與人的親密關系,最后點題;也可以先寫小白的靜態(tài),再寫小白的動態(tài),而后寫小白洗澡的神態(tài),最后寫小白與人特別是與“我”的親密關系,緊接著點題:小白是一個很通人性的小家伙,我把它看成是我的好朋友。這樣文章就清楚了。二是不具體、不生動,寫物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要把“物”寫具體、寫生動,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深入生活,仔細地觀察。所以,要寫好小白,就要仔細地觀察小白、熟悉小白,小白“靜”和“動”時,頭怎樣,尾怎樣,腿怎樣,耳怎樣,眼睛怎樣;調皮和不愿洗澡時怎樣;歡迎“我”和家人時又怎樣,等等。只要觀察好了,熟悉了,就能寫具體,寫生動,就能達到作文要求的那樣。此外,文章中的標點符號比較亂,不該點的都點了。
    四年級指導篇十三
    教學目標: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篇習作,要把自己所寫的人的精神風貌表現(xiàn)出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寫完以后要認真修改。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把所寫人的精神風貌表現(xiàn)出來。
    教學難點:要把自己所寫的人的精神風貌表現(xiàn)出來。
    教學過程:
    二、明確習作目標:
    1、學生自讀習作目標,初步了解。
    2、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習作目標。
    內容具體: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
    表現(xiàn)出人物的品質:夸夸他們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也可以寫一寫其他令你敬佩品質。要展現(xiàn)人的精神風貌。
    語句通順:
    三、回顧課文,學習寫法:
    通過剛才對前面所學課文的回顧,你覺得怎么樣才能把寫人的文章寫好?
    四、理清習作思路,列習作提綱:
    1、再看看習作要求,想一想,你準備寫誰,通過什么事來展現(xiàn)他怎樣的精神風貌?
    2、學生列提綱,交流,評價。
    五、學生自主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中國大學網(wǎng)作文:/zuowen。
    四年級指導篇十四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經(jīng)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xiàn)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記敘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并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經(jīng)過一件事來寫人。
    經(jīng)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xiàn)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述??墒?,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xiàn)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完美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可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經(jīng)過幾件事寫人。
    能夠分成兩種情景:一是用幾件事表現(xiàn)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xiàn)某個人的多種品質。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能夠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能夠是不完整的,只著重于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經(jīng)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述。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述,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也叫肖像描述,是經(jīng)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tài)、語調、外貌特征的描述。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lián)系,具體說:經(jīng)過外貌描述,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經(jīng)過外貌描述,揭示人物的身份;經(jīng)過外貌描述,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經(jīng)過外貌描述,表現(xiàn)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述要和表現(xiàn)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述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不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述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能夠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述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述,必須是貼合當時的情景,貼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yǎng)等方面的特點。對話描述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后面,說話人后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后,用引號、句號;前后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jù)實際需要靈活事業(yè),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述。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能夠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僅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述。
    心理即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向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shù)孛枋鋈宋镄睦?,能夠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述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jù);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述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采用第一人稱(“我”或“我們”),采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鉆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能夠換一種方式——在描述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述除了用“我想”之外,還能夠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資料。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fā)心中所想。
    四年級指導篇十五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述物體的特征、形態(tài)、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當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于不一樣的物有不一樣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征。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一樣的物品有不一樣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細微的區(qū)別,也有它自我的獨特之處。抓住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qū)別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必須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后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后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象和聯(lián)想。
    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不僅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能夠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tài)。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寫。三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終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系的句群。最終,為使描述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恰當?shù)剡\用比喻。異常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仿佛——”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tài)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tài)方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貌,相互追逐爭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景,等等。
    小動物也有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象,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我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xiàn)許多花草樹木的樣貌,可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
    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并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征;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征及生長環(huán)境,并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景記錄下來。其次,要安排好寫作順序。
    1.能夠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征,再寫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葉、花、果等為序,并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述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述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所以,能夠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能夠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里的生長、發(fā)育情景。
    4.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一樣的季節(jié)里各具特色,所以,還能夠其四時的變換為序。
    5.托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述上,還應當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完美夢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借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本事,在描摹植物形態(tài)的同時,賦予它們必須的象征意義。
    四年級指導篇十六
    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如對人物的一舉一動、事物發(fā)展的具體環(huán)節(jié)、環(huán)境中的細小物體進行細微描摹。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xiàn)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極精彩的筆墨將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惡和盤托出,讓讀者欣賞評價。細節(jié)描寫在文章描寫中的地位看似是閑筆或贅筆,信手拈來,無關緊要,可有可無;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細節(jié)描寫,能起到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人物細節(jié)描寫的主要作用是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個個傳神的細節(jié),猶如人體身上的細胞,沒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細節(jié),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二、人物細節(jié)描寫類型。
    1服飾細節(jié)描寫。
    例如。
    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魯迅《孔乙己》)。
    這藤野先生,據(jù)說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我就親見他有一次上講堂沒有帶領結。(魯迅《藤野先生》)。
    以上句(1)描寫長衫又臟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有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補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惟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這個服飾的細節(jié)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句(2)是留級學生講關于藤野先生的事,一方面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生活儉樸,一方面表現(xiàn)他的生活隨和、不拘小節(jié)、馬虎、不講究的性格特征。
    2語言細節(jié)描寫。
    例如。
    母親也常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保瓷!段业氖迨逵诶铡罚?。
    母親于是很不痛快地說:“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轉過身對著我,又說:“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著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保瓷!段业氖迨逵诶铡罚?。
    以上句(1)表現(xiàn)菲利普夫婦聽說于勒在外邊發(fā)了財,因于勒的經(jīng)濟地位而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把改變家庭拮據(jù)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歸來。充分表現(xiàn)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圖的性格特征。
    句(2)屬表現(xiàn)母親的冠冕堂皇之辭:在兩個女孩和女婿面前,顯得既愛惜自己,又關心別人;既疼愛孩子,又注意教育。實質卻是既顧及面子,又節(jié)省開支,虛偽、吝嗇的心理暴露無遺。
    3動作細節(jié)描寫。
    例如。
    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jīng)不多了?!保斞浮犊滓壹骸罚?。
    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錢。(魯迅《孔乙己》)。
    以上句(1)(2)兩句中,“罩”這個動詞準確地描寫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而孩子們吃完茴香豆后不肯離開的情況下迫不得已和無奈的動作,表現(xiàn)出他心地的善良?!芭拧钡膭幼骰铎`活現(xiàn)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窮得要命卻還要擺闊的迂腐性格。
    4心理細節(jié)描寫。
    例如。
    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ǘ嫉隆蹲詈笠徽n》)。
    當小弗郎士聽到學校屋頂上鴿子咕咕的叫聲時,內心表現(xiàn)出對敵人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憎恨和珍視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
    5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
    例如。
    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么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
    孔乙己深懷科舉失敗的隱痛,不幸這隱痛又被別人給戳到,他那點可憐的自尊簌簌跌落,這里的神態(tài)描寫生動細膩的刻畫出他內心隱痛被戳到時的痙攣,掙扎。
    三、寫好細節(jié)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選用典型細節(jié)。
    細節(jié)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細節(jié)描寫要能抓住典型細節(jié),而應選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題的事。這樣才更具有廣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從而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比如,魯迅在《祝?!防飵状螌懙紧斔睦蠣敗鞍櫼话櫭肌?,這種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紳士厭惡寡婦、維護舊禮教的反動立場和丑惡靈魂。
    2細致觀察事物。
    要使得描寫生動形象,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致的觀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xiàn)出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然后把它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寫人是這樣,細節(jié)描寫用于寫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變化。
    3細節(jié)描寫要服從表現(xiàn)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細節(jié)具有深刻意義。
    細節(jié)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法。細節(jié)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jié)的時候要從細微處著手、從大處著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jié)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
    4細節(jié)描寫必須典型真實。
    所謂真實,是指細節(jié)描寫能夠精確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謂典型,是指描寫的細節(jié),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通過個別的、細小的.事物,反映一般與全貌,由現(xiàn)象揭示本質。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對父親爬月臺時吃力樣子和動作的描寫,突出了父親對我無私的愛,讓每個讀者感動不已。他的成功之處在于對父親動作的細致觀察和準確地表達。
    5精心錘煉詞語。
    在細節(jié)描寫中,我們要選擇恰當?shù)脑~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
    6巧妙運用修辭。
    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yōu)橛行巍?BR>    7善用標點符號。
    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塑造了一個深受剝削壓迫的淳樸農民的典型形象——閏土。小說在閏土的語言細節(jié)描寫中,巧妙地借用標點符號,來表現(xiàn)閏土這二十多年來的變化。共有六句,其中卻有了9個省略號,給人印象特別深的有這樣兩處:
    見到“我”時,“閏土態(tài)度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當“我”問他境況時,“他只是搖頭,‘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guī)……收成又不好’”。
    第一句寫閏土的變化,一聲“老爺!”破壞了他們往日樸素的友誼,在他們情感交流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一個省略號,真實而細膩地表現(xiàn)了閏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為之惋惜的悲哀的變化。
    第二句分明是寫閏土性格變化的社會根源,省略號顯示了他的聲音低微,又斷斷續(xù)續(xù),有說不出道不明的苦。而這苦正是“饑荒,苛稅,兵,匪,官,紳”把他折磨成一個“木偶人”,使他走向麻木遲鈍的深淵。這省略號里,浸透了閏土的血淚,包含了無數(shù)的人生辛酸悲涼。
    總之,細節(jié)雖小,但不可小視其作用。好的細節(jié)描寫能夠使人物性格鮮明,活靈活現(xiàn),增強內容的真實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細節(jié)描寫是場面中的一個個點,沒有它也就構不成場面;它還是情節(jié)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節(jié)就不會連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