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專業(yè)13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要注意語言簡潔明了,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展開。在編寫教案時,要注重課堂管理和學生的參與度,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高質(zhì)量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一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2、初步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筆算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能力。
    過程與方法:
    借助學具的演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富有思考的習題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最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培養(yǎng)正確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熟練地口算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難點: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的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總復習第5題的口算卡片、第7題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練習紙一張。
    教學步驟:
    一、復習口算:
    1、師拿出裝有口算卡片的紙盒,隨意指名上臺口答。
    2、出示練習十八第3題。
    (1)13連續(xù)減2:13、11、、、
    (2)15連續(xù)減3:3、15、、、
    生讀題并解題。
    3、指名學生上臺匯報結(jié)果。
    4、出示練習十八第4題、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代表上臺匯報。
    二、復習加、減混合計算。
    1、出示43+20-7=62-9+11=。
    生上臺計算并說出運算順序。
    2、出示總復習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復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
    1、多媒體課件演示總復習第7題。
    學生觀察思考。
    2、師:“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概括圖意。
    3、師:“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分組計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一一列在紙上。
    4、請小組派代表上臺演示討論結(jié)果。
    小組匯報交流。
    5、多媒體出示題目(1)蝴蝶和蜻蜓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蜓有多少只?
    生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6、師:“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
    生--用減法計算。
    7、師:“為什么用減法算?”
    生:因為要求蜻蜓有多少只,必須從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數(shù),所以用減法。
    8、出示題目(2)有蝴蝶8只,蜻蜓16只,蜻蜓比蝴蝶多幾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算?
    這道題還可以怎樣提問題?
    生:蝴蝶比蜻蜓少幾只?
    師:為什么也用減法算?
    9、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指導學生解答。
    10、出示練習十八第6題。、
    學生讀題并解答。
    11、出示練習十八第7題。
    生分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匯報。
    四、本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加減法的意義,同學們已經(jīng)能夠熟練地計算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并且能夠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表現(xiàn)得真不錯。
    五、板書設計:
    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的復習。
    (1)13連續(xù)減2:13、11。
    (2)15連續(xù)減3:3、15。
    43+20-7=62-9+11=。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二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初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生字詞語卡片。
    一、了解版塊特點。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版塊———體驗真誠(板書)。
    2、你對真誠是怎樣理解的?揭示課題:步行18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生注意畫出容易讀錯的字音。
    3、根據(jù)預習,在小組內(nèi)交流預習情況。
    4、全班交流:自主解決生字。
    5、交流其他預習內(nèi)容,質(zhì)疑。
    三、再讀課文:
    1、小組內(nèi)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2、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四、布置作業(yè),小結(jié):
    熟讀課文,練寫生字。
    板書設計:
    步行18里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三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初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生字詞語卡片。
    一、了解版塊特點。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版塊———體驗真誠(板書)。
    2、你對真誠是怎樣理解的?揭示課題:步行18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生注意畫出容易讀錯的字音。
    3、根據(jù)預習,在小組內(nèi)交流預習情況。
    4、全班交流:自主解決生字。
    5、交流其他預習內(nèi)容,質(zhì)疑。
    三、再讀課文:
    1、小組內(nèi)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2、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四、布置作業(yè),小結(jié):
    熟讀課文,練寫生字。
    板書設計:
    步行18里。
    兼歉謊罪吾抑諒悶均沮。
    第二課時。
    1、認識7個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生字詞語卡片。
    一、回憶課文:
    1、昨天我們學習了《步行18里》這篇課文,誰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步行18里》,板書課題。
    二、分析課文:
    1、在課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父子的三次對話,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并找出這三次對話,分別體會父子的心情。
    找到后,和小組同學共同體會。(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重點體會,例如:
    “一陣罪惡感涌上我的心頭,我支支吾吾承認自己去了電__,告訴他我遲到的真正原因?!?BR>    “父親身心遭受這種折磨,這是我有生以來碰到的最為沮喪與痛苦的事?!?BR>    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總結(jié)全文,點出中心。
    3、指導朗讀:
    父親的語言真誠、嚴肅,并帶有深深的自責,朗讀時,語速稍慢,略帶低沉,把父親的那種深深自責讀出來。
    四、小結(jié):生活中誠信是最重要的。
    板書設計:
    步行18里。
    我父親。
    撒謊步行回家。
    講誠信。
    第三課時。
    1、和文中的人物對話。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學會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誠,不要說謊話。
    小黑板。
    一、復習生字:
    1、輪讀字卡,并組詞:兼歉謊罪吾抑諒悶均沮。
    2、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步行18里》,板書課題。
    二、活動:
    1、活動一:和文中的人物對話:
    我想對杰森說……我想對文中的父親說……。
    我想對自己說……我想對朋友說……。
    我想對(爸爸)媽媽說……。
    小組交流你想說的內(nèi)容,教師指導:
    可以說我的看法;我對人物的評價;我想提出的建議;我的體會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
    2、活動二:積累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春秋》孔子。
    對待兒童應該誠實。要善于告訴他們:我們做父親的,有些東西現(xiàn)在還不懂,你們,孩子們,你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知道一切。
    ——【蘇聯(lián)】高爾基。
    聯(lián)系課文,生活實際體會名言。
    試著背誦。
    四、小結(jié):談談你要怎么做。
    板書設計:
    步行18里。
    我的看法我對人物的評價。
    我想說的話。
    我想提出的建議我的體會。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四
    1、能熟練地進行詞語配搭。
    2、正確地找出近義詞,反義詞。找出不同一類的一個詞。
    二、復習過程。
    1、把下列的詞語恰當?shù)赜弥本€連起來。
    精致的眼睛紅紅的草地。
    愉快的友誼藍藍的天空。
    熱情的木船白白的雪花。
    真摯的事情綠綠的'太陽。
    2、寫出下列各詞的近義詞。
    芬芳緩緩()破舊()仍舊()。
    隱藏()期望()貴重()違抗()。
    安靜()嘲笑()夢想()縱然()。
    3、寫出下列各詞的反義詞。
    昏暗()暴露()冷清()簡單()。
    干燥()失敗()慷慨()警惕()。
    狹窄()高大()懷疑()違反()。
    4、下面各組的五個詞中,有四個是同類的,找出不是同類的一個打“×”。
    (1)中國國家美國日本德國。
    (2)陽臺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房子。
    (3)上海佛山廣州海口廣東。
    (4)冬瓜南瓜西瓜黃瓜茄瓜。
    5、成語。
    書聲瑯瑯不恥下問反復推敲手不釋卷孜孜不倦專心致志廢寢忘食舉一反三。
    博古通今博覽群書博聞強識才思敏捷斷章取義不求甚解各抒己見目瞪口呆。
    眼疾手快耳目一新鼻青臉腫眉開眼笑沁人心脾左膀右臂肺腑之言指手畫腳。
    咬牙切齒手足情深肝膽相照拐彎抹角嚴絲合縫斗志昂揚揚長避短短兵相接。
    接二連三三五成群群策群力力不從心心直口快快人快語語重心長長治久安。
    安步當車車水馬龍龍爭虎斗重巒疊嶂危峰兀立胸有成竹心安理得怒氣沖沖。
    神采奕奕得意洋洋垂頭喪氣手足情深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6、按要求寫詞語。
    (1)寫出含有“不#不#”成語十個。
    (2)寫出含有“成”字的四個成語。
    (3)寫出含有“熟”字的四個成語。
    (4)寫出含有“abb”字的四個成語。如“紅通通”
    (5)寫出含有“aabb”字的四個成語。如“平平安安”
    (6)寫出含有“abab”字的四個成語。如“研究研究”
    (7)寫出含有“abcc”字的四個成語。如“洋洋得意”
    (8)寫出含有“aabc”字的四個成語。如“小心翼翼”
    (9)寫出含有反義詞的四個成語。如“博古通今”
    (10)寫出含有“動物”字的四個成語。如:“狐假虎威”
    (11)寫出含有“身體器官”的四個成語。如“肝膽相照”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五
    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guān)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jù)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jié)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舊知識。
    2、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二)結(jié)合情境,探究新知。
    a:師:根據(jù)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jié)。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diào)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他們的現(xiàn)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結(jié)運算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三)總結(jié)與反思,布置思考題。
    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教師進一步強調(diào)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關(guān)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
    3、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yè)。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課后作業(yè):
    練習一第1、2、5題。
    課后習題。
    練習一第1、2、5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加、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加、減法的意義,對加、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guān)系。
    3.通過學習加、減法意義及有關(guān)知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加、減法之間的關(guān)系,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工具。
    教學ppt。
    教學過程。
    【新課講授】。
    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生:把西寧至格爾木這一段和格爾木至拉薩這一段合并起來,就是西寧至拉薩的鐵路長。列式為:814+1142=1956(km)。
    師:能說說什么是加法嗎?
    生:像上面這樣,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板書)。
    師: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分別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jié):相加的兩個數(shù)叫做加數(shù),加得的數(shù)叫做和。(板書)。
    2.請同學們把上題改編一下,把其中的一個已知條件變成問題。
    教師出示兩小題后,讓學生列式計算。
    引導學生明確:第(1)題已知兩段路的長,求全長,用加法計算。第(2)題已知全長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長,用減法計算。第(3)題也是已知全長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長,用減法計算。
    教師小結(jié):減法是已知兩個加數(shù)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運算。
    4.教師提問:減法與加法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減法中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減法就變成未知,而加法中是已知的在減法卻變成未知的。因此說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3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jié):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和=加數(shù)+加數(shù),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4頁練習一第1、2題。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鞏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
    2.知道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qū)別它們。
    教學過程:
    活動一:簡單基礎的題目。
    1.作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談談注意什么問題?(強調(diào)鈍角三角形高的畫法)。
    2.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說說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給出三根小棒說說可不可以組成三角形?
    3.4.53.3.32.2.63.3.5。
    為什么?
    三角形的分類: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間的聯(lián)系及個三角形的特點。
    活動二:解決問題。
    1.求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shù)。
    1)三邊相等。
    2)等腰三角形,頂角是50度。
    3)有一個銳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據(jù)題目所給條件――分析――解決――匯報解題思路。
    2.爸爸給小紅買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一個底角是75度,頂角是多少?
    觀察找信息――分析――解決。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nèi)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動三:提高題。
    1.能畫出有兩個直角或者兩個鈍角的三角形嗎?為什么?
    交流――匯報。
    2.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邊形和正六邊形的內(nèi)角和嗎?
    交流討論――匯報。
    四、綜合練習。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七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冊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jù)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冊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yǎng)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3、復習掌握部首的幾種特殊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shù)囊馑肌?BR>    4、復習掌握本冊《詞語表》中的詞語,懂得意思,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5、復習正確轉(zhuǎn)述別人的話,復習講述一件完整的事,復習聽寫一段話的能力。
    6、復習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復習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復習課文與課題之間的聯(lián)系。復習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8、復習有順序地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事物的方法,能有條理地記述一件事;復習留言條、信件的書寫格式。
    1、從漢語拼音入手,正確認讀、默寫學過的詞語,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讀音和組詞,掌握拼音的標調(diào)規(guī)則,能正確區(qū)別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練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以及練習中的讀讀背背和成語。
    3、根據(jù)每個單元的訓練類型進行訓練講解,使學生正確掌握,靈活運用。
    4、加強閱讀訓練,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5、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認真審題,正確選材,敘事完整,條理清楚。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第四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4.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態(tài):用樂觀的心態(tài)看待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做個開朗樂觀、熱愛生活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走近明明,知道她是一個漂亮、聰明和富有愛心的小女孩,感悟三個“番茄太陽”的含義。
    預習作業(yè):
    1.將課文分成三段,歸納段意,并能說出分段的理由。
    2.課題上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3.課文種幾次提到“番茄太陽”,它們各有怎樣的意思?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九
    1.出示課題:番茄太陽。
    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讀者的強烈的好奇心。見了課題,你想問什么?
    2.學生自由提問。
    3.大家讀了課題,一定會驚訝,大家見過番茄,也見過太陽,但番茄太陽是什么樣子呢?這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會聯(lián)系在一起呢?課文為什么要用“番茄太陽”做題目呢?學了這篇課文以后,大家一定會明白。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
    (2)抽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帶些感情。
    (3)再讀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時間順序理清線索)。
    (1.生活的艱難,讓“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當我看到菜場上一位愛笑的盲童的被父親拉著手,通過觸摸認識各種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溫暖起來。
    2.明明問“我”太陽是怎樣的,爸爸告訴她太陽像番茄一樣,明明稱太陽為番茄太陽。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臨別時她說要把她的腳給“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動了。)。
    2.練習用幾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理清文章順序,讀通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二、初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1、范讀課文。
    2、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
    3、學生自由讀課文。
    4、指名接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順序。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詞語“拮據(jù)”、“夢寐以求”。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目標:認識到物質(zhì)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區(qū)別,讓學生感受到父親的誠實、守信。
    教學策略:采用品讀感悟法,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運用辯論法,針對難點,引導學生辯論,在辯中明理,同時進行說話訓練,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獨創(chuàng)性,使語言和思維訓練得到有機的統(tǒng)一。
    教學重點:理解“道德難題”。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汽車模型、留、還的臺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做抽獎游戲后談話:中了獎你是如此高興,課文《中彩那天》父親中了一輛汽車,他的心情如何呢?今天我們就接著學習第19課《中彩那天》。齊讀課題。
    二、由圖質(zhì)疑,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課件出示插圖,引出問題。
    齊讀課題:
    師:讀的真好,老師要獎勵你們,知道我要獎勵你什么嗎?
    生:不知道。
    師:老師要帶你們到中彩現(xiàn)場去看一看。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請大家仔細觀察圖。
    1)旁邊的人是什么樣的表情?
    2)車里的中獎人的表情又是怎樣?
    看到他們截然不同的表情,我想你們心中一定有話要說,你想說就大膽地站起來說給我們聽。
    生:為什么他中了彩還不高興:
    板書:不高興。
    2、出示閱讀要求,讀文解疑。
    師:遇到問題了,你們想怎樣解決?老師認為讀書是最好的辦法。出示閱讀提示。請大家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橫線畫出描寫我心情的句子,用曲線畫出父親為什么不高興的句子。
    自讀課文,讀后匯報。
    3、引出道德難題。引導歸納:留?還。聯(lián)系上下文回答。
    板書:道德難題。
    生:選擇題。
    師:那父親面臨的難題是什么?
    生:就是要把汽車留下來自己開,還是還給庫伯。
    師:對,就是一個留和還的問題。
    板書:留?還?
    4、你們從哪些語句看出父親很想留下這輛車。
    生:我看了又看,終于看到了中彩的那樣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
    師:這k字究竟淡到什么程度呢?老師這有兩張紙條,其中一張上面也有一個淡淡的k字。誰來辯認一下。
    指名辯認。
    師:看他看得多認真啊,看了又看,終于發(fā)現(xiàn)了。
    指導讀這句話,體會父親想留下汽車的心情。
    生:他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
    引導聯(lián)系生活,理解夢寐以求。
    師;他連做夢都想擁有一輛汽車,干脆買一輛不就行了嗎?
    生:不行,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生活很拮據(jù)。他買不起。
    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和文中我家的生活進行對比,理解拮據(jù)。
    三、引導辯論,體會含義。
    1、引導辯論,解決“道德難題”,體會父親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zhì)。
    師:是啊,父親夢寐以求擁有一輛汽車,而自己又買不起,反正庫伯又不知道自己中了一輛汽車,我看,干脆把這輛汽車留下吧!還有誰同意把汽車留下。
    師:那有沒有同學認為應該把這輛汽車還給庫伯呢?
    (1)那現(xiàn)在就請雙方各派一位代表,說說你們的理由;。
    (2)請你們再想一想,留、還對于父親而言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辯論后:
    師(問留方)現(xiàn)在請你們說還不還?
    生:還。
    師:同學們,我建議為他們最終選擇誠信,為我們精彩的發(fā)言響起掌聲。
    2、小結(jié)提升,正確導向。
    師:同學們,做人要誠實守信,一諾千金,我國古人就曾說過:“與人交,言而有信。”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誠也曾說過:“你只有對別人誠實,別人才會以誠相待”。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二
    使學生理解什么是小數(shù)的性質(zhì),1,2,3題。
    學會運用小數(shù)的性質(zhì)把一些小數(shù)化簡或進行改寫;。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掌握小數(shù)性質(zhì)的含義。
    小數(shù)性質(zhì)歸納的過程。
    一、導入主題。
    2、為什么2.8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shù)的性質(zhì))。
    二、探索性質(zhì)。
    1、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小數(shù)的意義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長度在米尺上標出來(教師投影米尺圖),并用整數(shù)表示。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以0.1米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圖:
    關(guān)于0.10米、0.100米,讓學生獨立或討論完成。
    (3)反饋學生完成情況,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見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圖: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圖:
    (4)教師肯定學生的學習活動,并把三幅米尺圖投影重疊兩次,讓學生觀察后問:你認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關(guān)系是怎樣的?請把道理講出來。(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5)引導學生觀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問:比較這三個小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啟發(fā)學生從左往右、再從右往左觀察,初步得出結(jié)論: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板書)。
    2、驗證性質(zhì)。
    (1)同學們自己完成58頁“做一做”。
    (2)讓學生從直觀圖上比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這個結(jié)果說明了什么?
    三、運用性質(zhì)。
    1、教學例2。
    (1)教師對學生說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數(shù)點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數(shù)化簡。(板書:化簡)。
    (2)學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學生討論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4)全班交流、強調(diào)小數(shù)的性質(zhì)中說的是“小數(shù)的末尾的.0”。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1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2、教學例3:。
    (1)教師說明:利用小數(shù)的性質(zhì),根據(jù)需要可以"把一個數(shù)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shù)位數(shù)的小數(shù)。(板書"改寫")。
    (2)學生自己完成。
    (3)大家這樣做的根據(jù)是什么?
    (4)說明任何整數(shù)都可以看作小數(shù)部分是0的小數(shù)。強調(diào)把一個整數(shù)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shù)位數(shù)的小數(shù)時,不要忘記在個位的右下面點上小數(shù)點。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2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3、在應用小數(shù)的性質(zhì)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1)討論下面的3個問題:。
    a、0.70,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變不變?
    b、4.08去掉0,會怎么樣?
    c、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嗎?
    (2)全班齊讀小數(shù)的性質(zhì),強調(diào)性質(zhì)中的“在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書質(zhì)疑。
    學生自己看課本58.59頁,提出質(zhì)疑,大家交流解決。
    五、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哪個正確,不正確的請舉出反例。
    (1)小數(shù)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2)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3)一個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這個數(shù)的大小不變。
    練后問:你認為在小數(shù)性質(zhì)的表述語中,哪幾個詞語最重要?(教師在"小數(shù)"、"末尾"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2、做64頁練習十第1、2、3題。
    第1題讓學生練習后說說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數(shù)中的0不論何處都不能去掉;(2)小數(shù)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課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評價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學本節(jié)課的學習積極性。
    四年級五六復習二課時教案篇十三
    1、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線畫出。
    2、交流: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BR>    (2)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3)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3、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二指明明的笑臉三指盲童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
    5、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6、交流,可能有以下答案:
    (1)雖然失明,卻是個美麗的女孩。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來像個天使。
    (2)活潑開朗,愛笑,笑聲感人。
    出示:每次從菜場經(jīng)過都能……特別愛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也在旁邊笑。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陽?!?BR>    明明咯咯的笑聲……追著人走。
    看著她的笑臉……“番茄太陽”。
    那個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臉。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樂觀開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態(tài)度。]。
    (3)機靈聰明的孩子,充滿好奇。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嗎?”
    明明好奇地問……。
    她問我許多奇怪的問題。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4)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出示:我彎下腰……給你,好不好?”
    [讀好這句話,感悟明明的關(guān)愛他人。]。
    7、那么明明給我?guī)淼氖鞘裁茨?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可能會有以下答案:
    (1)生活很艱難,心情無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溫暖)。
    (3)看著她,讓人隱隱心疼。(喜歡)。
    (4)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線,帶給了我許多快樂。(快樂)。
    (5)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