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等之后,我們對所學所得進行總結和歸納的一種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反思經驗,提升自我認知?;蛟S現在正是時候,我們需要寫下一份心得體會了。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動力也會因此得到激發(fā)??偨Y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還可以為以后的工作與學習提供借鑒和經驗。要注重寫心得體會的個人觀點和真實感受。想要進一步了解心得體會的寫作技巧和要點,不妨看看以下精選的范文,或許能有所收獲。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一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深深地震撼我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的星空。
——康德
有一年中秋節(jié),我一邊品嘗著香甜的月餅,一邊又拉著爺爺去看星星和月亮。我問爺爺:“為什么月亮會發(fā)出這么耀眼的光?”
爺爺笑道:“這可不是月亮發(fā)出的光,這是太陽照到月球而反射出來的光。”“那月球原本是什么顏色?”爺爺說:“應該是灰色的吧!”“那太陽有多大?”爺爺輕輕撫摸著我的頭發(fā):“這就得你長大后自己去探索了。不過,從小就要勤奮不懈,堅持努力,積累扎實廣博的學識哦?!蔽宜贫嵌攸c點頭。
爺爺經常吟唱李商隱的《嫦娥》,我也會跟著吟唱:“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比缃裎也胖?,這飛天之夢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付出過多少沉重的代價。古有用生命嘗試乘火箭上天的萬戶,今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錢學森,還有千千萬萬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物,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前赴后繼,潛心探索,勇于拼搏,勇于犧牲,才成就了我們的今朝夢圓。
從“兩彈一星”到神舟十三號,這中間經歷過多少滄桑,遇到過多少困難。雖然錢老已經不在了,但我們應該銘記他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百折不撓、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在中國航天史上,不僅有像錢老這樣的大人物,也有像萬戶這樣不起眼的'小人物,他們這種敢于夢想、敢于嘗試、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我們也應該銘記在心。
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可謂是一天強似一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北斗導航,從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到神舟三號搭載模擬人飛船再到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直至最近的神舟十三號飛船,還有嫦娥系列、天宮系列、天問系列……無一不在昭示著我國航天事業(yè)的輝煌成就,無一不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們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但我并不滿足于此,宇宙浩渺無垠,我們探索到的只是茫茫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哪怕整個銀河系在宇宙中占的位置依然只是冰山一角?;鸺乃俣纫话闶敲棵?千米-11千米,而光速每秒大約30萬千米,我們連光速都還沒能達到。要知道,用光速從銀河系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超過10萬年的時間。但愛因斯坦說過,靜止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這就意味著人類目前對宇宙的探索困難重重,道阻且長。
航天路漫漫,任重道遠之。我們想要實現星際飛行,甚至星系飛行,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探索。浩瀚神秘的宇宙,等著我們,不久的將來,我們定會去拜訪你的角角落落。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二
最近,我有幸觀看了一堂航天思政課。這是一場關于航天領域中的道德、精神和責任問題的探討。在聽課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思政課的重要性,同時也深受啟發(fā)。下面,我將分享我在這場航天思政課中所得到的收獲和思考。
第二段:擴展。
航天思政課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航天領域中的倫理和道德問題。在這個特殊的領域中,需要特別高的技能和能力,但也需要更高的道德要求。比如,在航天任務中,安全至上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在需要拯救別人的時候,航天員必須放棄自己的自私需求,去幫助其他人。這些都是我們從這次思政課中所獲得的知識。
第三段:分析。
在這場航天思政課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航天員需要承擔的巨大責任。當我們進入了航天領域,我們就擁有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高的精神修養(yǎng)。常常,我們需要在面對危險或險情時不慌不亂、冷靜應對,同時也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第四段:主題。
在思政課上,我明白了世界上很多因素都是相互聯系的,而這些聯系與我們的主觀意愿無關。然而,我們可以通過自覺、自省和不斷修身來做到成功。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航天員,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錘煉自己的內在品質、職業(yè)能力以及心靈境界。
第五段:結論。
我從思政課中收獲了很多,學到了如何在航天領域中保持不慌不亂的精神狀態(tài)、如何承擔更高的道德要求、如何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冷靜應對。同時,我也認識到了他人的多樣性,從而理解了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傊?,在這堂航天思政課中,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更廣闊、更深刻的世界,讓我們能夠深入地了解道德、倫理和精神層面的問題,進而提高自己的境界。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三
航天作為現代科技的代表,代表著人類最頂尖的科學技術實力。觀看航天思政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感悟了更多的人生道理。以下,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一、關注國家發(fā)展,提升個人素質。
在思政課中,老師講到了中國的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歷程,讓我感受到了國家在科技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在面對未來的發(fā)展時需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提升自己的人才素質和技術能力。航天技術的運用對于國家的發(fā)展和維護國家安全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學習,積累知識技能,為國家發(fā)展貢獻力量。
二、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航天工程需要大量的實驗和實踐,每一次發(fā)射任務都充滿著未知因素和風險。但是,正是這種不畏艱險、敢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才讓人類航天技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今天,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也需要這樣的精神去迎接前方的挑戰(zhàn)與未知,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三、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
航天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嚴謹的科學方法和長期的實踐經驗。在思政課中,我們不僅學到了課本中的知識,還了解到航天工程師所需要的具體能力,比如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分析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中積累和提升的,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不斷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航天思政課中,老師還講到了“束手待斃”和“不動聲色”的價值觀念。這兩種態(tài)度在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時,所采取的行動和決策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敗不休,敢于承擔挑戰(zhàn)和責任,同時也要保持冷靜,不露聲色,避免過度的情感沖動影響自己的決策。
五、做出自己的貢獻。
航天技術研究領域需要大量的人才,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個領域中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在未來成為一名卓越的航天工程師,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推動其他領域的發(fā)展進步,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
總之,在航天思政課中,我們不僅可以學到航天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科技創(chuàng)新、探索精神、價值觀念等方面的重要性,這些都是我們未來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我們應該珍惜這份學習機會,不斷將課堂理論和實際應用相結合,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四
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是由我國航天領域著名的科學家王浚先生主講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該課程涉及了許多重要的哲學理論、倫理道德、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不僅讓我們深入了解了航天科技的歷史和發(fā)展,也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人類前進的精神力量。
王浚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思政大課上,他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自己的航天理念。他認為,在航天領域,我們需要追求科技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人文因素的影響。只有在技術和人文的結合中,才能真正發(fā)揮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參加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得的體驗。通過這門課程,我深刻了解了人類航天事業(yè)的歷史和現狀,也更加深入地認識了科學技術和人文因素的緊密聯系。此外,王浚先生的言談舉止、思辨方式以及關于科學、教育和文化的態(tài)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體驗和感悟,對我的人生和事業(yè)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影響。
王浚先生在航天事業(yè)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其對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無疑是一個典范。他在思政大課中分享的經驗和智慧,也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懈追求創(chuàng)新和進步。只有不斷開拓和突破,才能不斷革新自己,并取得更為輝煌的成就。
第五段:總結。
總之,參加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是我近期經歷中一次非常有益的體驗。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科技和文化的緊密聯系,明白了自己作為一名逐夢者應該怎樣貢獻自己的力量。這門課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類智慧和文明的深度,也讓我得到了一份持久的信念和動力,繼續(xù)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五
今天的“天宮課堂”上,王亞平等航天員給我們展示了許多太空奇觀,并講解了這其中的原理。這些原理于身為高中生www.的我們來說淺顯易懂,但親眼所見時的心情仍同稚子般驚奇雀躍。
想起小學時也有一次“太空授課”,時過境遷,再聽課已是近十年后。當年一同聽課的高中生、大學生們,有沒有人走進國家航天系統(tǒng)呢?今天的航天盛況是否有他們在后面出力呢?今天這節(jié)“天宮課堂”于他們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呢?我不得而知,但我所能肯定的,是我們!我們的眼睛遲早要看向星空,我們的肩膀遲早要挑起重擔,我們的腳步遲早要邁向宇宙?;蛘卟粌H是航天,而是各行各業(yè),是全方面的未來。今天的我們坐在教室里,透過一方屏幕或窗子看外面,明天的我們就是創(chuàng)造“外面”的人了,我們是否珍惜當下并為之做好準備?相信這也是“天宮課堂”系列想傳遞的,我輩青年當思之悟之,踐之行之、念茲在茲!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六
觀看航天思政課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它不僅讓我深入了解了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科學理念,也為我在思想和精神上提供了巨大的滋養(yǎng)和啟發(fā)。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自己觀看航天思政課的心得體會,并探討其中對我的影響。
第二段:深入了解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
在觀看航天思政課的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發(fā)展趨勢的深入了解。演講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歷程和現狀,并詳細闡述了載人航天、深空探測、衛(wèi)星應用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成果。我從中了解到了許多之前不熟悉的概念和術語,比如長征火箭、天宮空間站和嫦娥五號探月工程等等,對于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宏偉藍圖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第三段:受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啟發(fā)和熏陶。
觀看航天思政課不僅讓我對航天領域的科學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和精神上的啟發(fā)和熏陶。演講者們站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上,深入思考和剖析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實踐、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進步等深刻而廣闊的主題。這些思想和精神是黨和國家的指引,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和奮斗的動力和支撐。
第四段:錘煉自我,提高自身素質。
觀看航天思政課的過程中,我不僅了解了更多的知識和思想,還通過演講者的分享和互動交流,錘煉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質。在課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去認真傾聽、思考和發(fā)問,學會了如何去汲取新的知識和思想,也學會了如何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些都是我在職場和社會中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第五段:結語。
觀看航天思政課,是一次難得的精神盛宴。通過演講者們深入淺出的分享與互動交流,我在知識、思想和精神上均受益匪淺。我相信,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和體會運用到實際中去,為祖國和民族的發(fā)展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七
2021年7月3日下午,王浚航天思政大課在安徽合肥舉行。作為一名AI智能寫手,我也有幸聆聽了這場思政講座。通過聽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我得到了很多啟示,深感受益匪淺,現將我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二、科技與人文并重。
王浚談到,作為一名航天工程師,科學技術是他的專業(yè)基礎,但他從來不認為科技和人文是對立的。在他看來,科技和人文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茖W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標準,而人文則能夠讓我們具有更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當今世界,科技與人文的融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也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和迎接的挑戰(zhàn)。
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王浚強調,知行合一意味著我們要把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的知識變成我們的能力。特別是在航天領域這樣復雜的行業(yè)中,知行合一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更應該把這些知識用于實踐中,取得實質性的成果。知行合一要求我們要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愛國情懷。
王浚表示,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并不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更重要的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在這個時代,愛國情懷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應該是一種行動,需要我們切實貫徹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為國家的發(fā)展盡一份力量。作為普通人,我們或許不能像王浚這樣成為航天科學家,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表達對于祖國的愛與擔當,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結語。
王浚航天思政大課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讓我們受益匪淺。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有科技和人文相融合的思維方式,要有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和愛國情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新時代中茁壯成長,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八
從英雄出征,到空中課堂,再到凱旋而歸,學校組織全體少先隊員在每一個階段都認真觀看實況直播,和航天員一起經歷無數次美好瞬間,獲得非凡的科學體驗。這是一份地球與星空的守望,更是一份理想與奮斗的牽手。觀看直播成為學校生動直觀的思政大課堂。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逐夢蒼穹,激蕩輝煌。___說:“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痹感聲r代的少先隊員心懷逐夢天際的理想,擁有克服萬難的勇氣,腳踏實地,不懈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九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盻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fā)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蒼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進,中華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從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陽;中國人民目光所及,正在從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質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區(qū)域。
“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滿天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里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根據安排,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jié)。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
小時候,我總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飛到天上去看看……”,曾經那稚嫩又充滿童趣的聲音劃過耳際,滿是對浩瀚宇宙的好奇和幻想。在我看來,宇宙是萬物的起源,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像一顆五彩斑斕的水晶球,在它的萬千思緒中浮動。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員,到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暢游、翱翔和探索其中的奧秘。所以伴隨著每一次火箭發(fā)射離開地球,我的心也隨之起航,我的童年也跟著多了一份夢幻的遐想。
至今,我們國家已經成功發(fā)射了6次載人航天飛船,出了很多航天英雄,但我最敬佩的宇航員還是楊利偉叔叔。雖然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生,但他作為上天第一人,已經是航天界的名人,所以大家都知道他,爸爸也給我講了很多關于他的故事。他1983年考入空軍飛行學院,1998年成為第一代航天員之一,2003年10月15日09時他乘坐“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chuàng)舉,讓中國成為第二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了不起的中國宇航員和中國的航天英雄。從此,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中國幾千年的航天夢得以實現,中國崛起的“復興夢”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人人羨慕和為他們驕傲的時候,我對飛船直刺蒼穹那一刻,楊利偉叔叔的感受產生了強烈的好奇。隨后,我也在相關的報道中找到了答案:雖然作為宇航員他們平時接受了嚴格且高標準的訓練,但在驚雷乍起的那一刻,就會有成千上萬種不可預測的狀況等待他們去應對,楊利偉叔叔也不例外。由于發(fā)飛天過程中火箭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他的身體感受到了難以承受的痛苦,就像五臟六腑都要碎了,他甚至以為自己就要犧牲了。作為一名宇航員,雖然在出征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犧牲生命的準備,但唯一擔心的卻是不能圓滿的完成飛天任務,無法實現中國人的飛天夢,他的身體和思想艱難地與危機做斗爭……共振持續(xù)了漫長的26秒,就是這26秒見證了中國航員英勇無畏、舍身為國的赤膽忠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對話是,一位青年學生問楊利偉:“您覺得航天員這個職業(yè)最酷的地方是什么?”楊利偉叔叔自豪地說:“在太空中,當我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國旗時,那一刻我覺得我是最酷的?!苯洑v生死一線后,他心系的永遠是祖國賦予他的神圣使命和國家榮譽,而不是個人的付出。從此,我的航天夢更加牢牢地駐扎在我的內心深處,不可撼動。
曾經,我想當一名宇航員,可以駕駛宇宙飛船飛往更遠的星球,俯視美麗的地球,探尋有助于科學研究的寶物,帶給我們的地球更多有用的信息?,F在,我仍然想當一名宇航員,但我更加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宇航員不僅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專業(yè)的文化知識和美好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要有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緊相連,把個人選擇與黨的需要緊緊相連,把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相連的崇高理想信念,而且不可撼動,因為這才是中國航天員能夠持續(xù)戰(zhàn)斗和取得勝利的源泉。
今后的成長路,我一定會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向楊利偉叔叔學習,不斷去武裝和強大自己,全力實現自己的航天夢,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一
特殊的時期里,我很開心同全國的大學生一起上了思政課,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通過這次大課,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相信這次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guī)砹藙e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這樣真切的感覺到我們不僅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我們雖然沒有親自在戰(zhàn)場,但在新聞里看到實情,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一條又一條為了方便工作而減掉的長辮子,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的手,還有一個又一個遠方的家庭……她們是最美的逆行者,她們在用生命詮釋自己作為一名醫(yī)護人員的職責和使命,她們把愛放在心底,用行動來驅趕病毒,她們在用血肉之軀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她們在與時間賽跑。
還有為了建醫(yī)院,為了制作口罩而日夜趕工的工人;那些為愛搭橋運送物資的駕駛員;那些為了支援一線的志愿者等等,他們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大愛無疆。同時,這場疫情不是打倒我們的困難,而是對我們的一場考驗,是對每個人的深刻教育,只有正視它,才能在在這次疫情中吸取教訓,才不會辜負這樣一場代價沉重的歷練。
冬將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相信我們一定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今天我觀看了這次直播課從中學習并掌握了預防措施,很多人從未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從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透過新聞,我們看到一張張布滿勒狼的臉、一把把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發(fā)辯,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開裂的手、一個個蠟縮在地上暫得休息的身影,年輕醫(yī)護人員他們心無旁警,凝視自己的戰(zhàn)場;我們看到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仍沖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臉3小時,帶領團隊為研制特效藥品而耿耿不寐。
在這節(jié)課當中,除了有專家們進行授課之外,我們也看到了另一個熟悉的身影王源。王源作為一位青年偶像,而在今天的思政大課上,王源以夢想電臺主播的身份,帶領著大家再次感受一波年輕人的力量,正如王源所說,“點點微光,匯成希望。絲絲溫暖,凝聚力量?!眰€人的力量或許是微小的,但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股力量仍能夠擰成一股大繩,有了這么一份眾志成城,相信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能夠早日過去,凜冬終會離去,春天會來,花會盛開,我們一起加油,希望在前線的醫(yī)護工作人員,保護好自己,待你們平安歸來!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二
隨著冰雪思政大課的開展,我有幸參與了這一獨特的思政教育活動,并從中收獲了許多有益的思考和體會。在觀看冰雪思政大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冰雪運動所蘊含的價值觀和思想內涵。同時,我也意識到冰雪運動所具備的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接下來,我將從心靈的升華、團隊合作、毅力的培養(yǎng)、身體的鍛煉以及自我超越五個方面,分享我在觀看冰雪思政大課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觀看冰雪思政大課讓我深刻感受到心靈的升華。冰雪運動飽含著大自然的神奇和純凈,當選手們在冰雪世界里展現出優(yōu)雅與力量的完美結合時,我不禁為之動容。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對完美的追尋,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認識到,冰雪運動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運動,更是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它我能夠感知到人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這讓我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應該通過不斷追求完美來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和境界。
其次,觀看冰雪思政大課也讓我深刻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冰雪運動需要選手和教練員之間密切的配合,需要團隊中每個人的默契和努力。在團隊比賽中,他們共同面對風雪和寒冷,彼此之間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完成比賽任務。這讓我明白到,團隊合作的精神和合作能力對于實現共同目標是至關重要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將更加注重與他人的合作,團結他人,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第三,觀看冰雪思政大課使我深刻認識到毅力的培養(yǎng)是冰雪運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冰雪運動需要選手付出極大的努力和毅力才能取得進步。選手們在屢次失敗和挫折后依然堅持不懈,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也應該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只有通過不斷的奮斗和堅持,我們才能夠走向成功。
第四,觀看冰雪思政大課還讓我深刻認識到身體的鍛煉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冰雪運動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基礎,這讓我意識到保持健康的體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夠更好地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更好地享受生活。因此,我將更加注重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觀看冰雪思政大課還鼓舞我不斷超越自我。冰雪運動中的選手們不斷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實現了從平凡到非凡的蛻變。這讓我明白,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成績。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以這種追求卓越的心態(tài),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總之,觀看冰雪思政大課是一次深入思考和反思的過程,它讓我得到了諸多啟示和體會。冰雪運動所弘揚的優(yōu)秀品質和精神,對于塑造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推動我們的個人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我深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更加珍視冰雪思政大課帶給我的啟示,將其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三
鷹擊長空,白虹貫日,我們只能見諸熒屏;神箭洞天,回聲轟隆,我們也許覺不出那震動,但我們的內心卻同樣震撼,中國將在未來的太空中,綻放出最為絢麗的光彩。
一次又一次的遨游太空,我不禁想問,什么才是真正的航天精神?
責任。唯有盡心盡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件事,多少年如一日,才能換得神十二的順利升空?!白瞿悴坏貌蛔龅氖虑楸闶秦熑巍庇牟闋査雇踝舆@樣說過。也許會有人撇撇嘴,說聲:“無關緊要?!钡仡欉^往,眺望未來,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才換得國家的昌盛進步,才換得你我衣食無憂,“責任”這個詞對于我們也許很空洞,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中國,我們這一株株幼苗便將長成參天大樹,“責任”這根接力棒便從上代人的手中遞交到我們眼前。從古至今,責任與權利總是并肩并存的,在享受利益的同時,也必須盡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是每個人必需的生存條件,更是航天精神的關鍵。
很多人喜歡把中國比作步履蹣跚、飽經風霜的老人,但我更想把這個崛起的民族比作與我們一樣的少年,一樣朝氣蓬勃、漸漸成熟的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币粋€國家,一個人,美好的時光總像花期般彌足珍貴,從含苞,到凋謝,綻放只有一次,年少只有一次,我們無法改變過往,卻可以充分地利用少年的時光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有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精彩絕倫,充實不已;有的人卻一輩子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與其在老年時懊悔“黑發(fā)不知勤學早”,不如現在就為自己、為祖國從每一件小事起認真努力,為迎接眼前一座座科學高峰打下堅實的基礎。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四
“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光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占新高地”
在這次的《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里,我收獲頗豐,感受到了太空艙里的那些“樂趣”,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員工作的不易。在這次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中,分別有:指令長翟志剛,太空教師王亞平,航天員葉光富。
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項目有: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天地互動交流。在課堂的開始,王亞平老師介紹了睡覺的地方,小型廚房,飲用水和冰箱,接著展示了運動的地方。接下來就要開始有趣的實驗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葉老師的太空轉身動作,通過葉老師的動作,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太空中由于失去浮力不能像在地球上行走一樣,轉身也與地球不同…這些項目都令我收獲滿滿。
可想而知,航天員叔叔阿姨們在太空艙里工作的不易與艱辛。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為祖國作貢獻。他們愛國敬業(yè),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使人敬佩。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fā)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超越都為世人展現了我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從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這一過程似輕描淡寫,但現實的征程卻刻苦銘心。
山河雖無恙,吾悲當自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也必定會為祖國作出奉獻!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五
冰雪思政大課是一門富有思想內涵的新課程,通過觀看這門大課,我深受啟發(fā)和感動。首先,課程中的冰雪素養(yǎng)引發(fā)了我對環(huán)境保護的思考,其次,思政大課傳達的“大愛無疆”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與高尚,進而,大課中的真情實感激勵了我積極向上、勇于奮斗的信念,此外,學習冰雪思政大課還讓我意識到了自身的責任與擔當,最后,通過深入學習這門大課,我進一步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堅定了信仰和追求。這對于我個人的成長和未來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課程中的冰雪素養(yǎng)引發(fā)了我對環(huán)境保護的思考。冰雪是大自然的瑰寶,保護冰雪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責任。通過觀看冰雪思政大課,我了解到冰雪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深刻感受到了全球變暖對冰雪的巨大威脅。我被課程中呼吁保護冰雪的號召所感動,產生了積極主動地參與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和行動。
其次,思政大課傳達的“大愛無疆”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與高尚。課程中通過講述冰雪運動員和志愿者們的故事,展現了他們對冰雪運動的熱愛和對他人的關愛。在這個物欲橫流、競爭激烈的社會里,這樣的“大愛無疆”的精神讓我重新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也激勵我去關注和幫助他人,從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溫暖的社會。
進而,大課中的真情實感激勵了我積極向上、勇于奮斗的信念。冰雪運動員們的努力和拼搏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備戰(zhàn)比賽的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以及他們?yōu)榱俗非髩粝胨龀龅臓奚团?,都讓我深深感到了他們背后的故事。這些故事激勵著我勇往直前,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堅持追求,不斷提升自己。
此外,學習冰雪思政大課還讓我意識到了自身的責任與擔當。冰雪運動員們作為國家的形象代言人,肩負著代表國家榮譽的重要責任。他們一方面要自我苦練、追求卓越,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展現出中國人民的風采和中國形象。這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為國家的發(fā)展和繁榮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通過深入學習這門大課,我進一步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堅定了信仰和追求。冰雪思政大課倡導的理念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如愛國、進步、公正、法治等,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學習冰雪思政大課,我進一步領悟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和深刻內涵,堅定了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信念。
總之,觀看冰雪思政大課讓我獲益良多。通過這門大課,我對環(huán)境保護、人性善良、勇往直前、責任擔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將把這些收獲融入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之中,積極響應號召,為保護環(huán)境、傳承優(yōu)秀文化、促進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相信,通過不斷努力和奮斗,我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六
航天事業(yè),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指標。它,體現出這個國家的強與弱,富有或貧窮。
在我國航天事業(yè)中,不管是火箭,衛(wèi)星,飛船的制造,還是發(fā)射到運行,再到返回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科學技術提供的技術支持。
托舉神舟七號上天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與幾年前送“神六”上天的那枚相比,有了36項技術改變,可靠性評估值從原來的0.97提升到0.98,航天員生命安全指標達到0.997,乘坐舒適性也得到進一步改善。但是,不管執(zhí)行任務的是哪個型號的火箭,要實現火箭成功發(fā)射,必須符合一定的速度計量標準。衛(wèi)星進入軌道的過程中要擺脫地球引力,其速度必須達到每秒11.2公里;要使衛(wèi)星可以繞地球運轉,衛(wèi)星的速度必須達到每秒7.9千米。
“神七”的成功發(fā)射,當然要符合速度計量標準。而最為載人航天器,它必須要有逃逸裝置。同嫦娥二號的運載火箭相比,“神七”比它高了約四米。這就是航天員的逃逸艙。它位于火箭的頂端,像一個避雷針,還配有四個火焰噴射器和對應的四組發(fā)動機,以及一個減速傘和主傘。當然,還有載人艙。慶幸的.是,在我國載人航天史上,它的主傘從未有機會拉出。
在衛(wèi)星進入軌道之前,必然會出現偏離軌道的現象。這時,就需要地面測控中心對衛(wèi)星軌跡以及飛行姿態(tài)進行調整。在今年發(fā)射的“北斗星”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中,西安測控中心便對其進行調整,使其不偏離軌道,與其他衛(wèi)星相撞。
飛船在降落時,將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在大氣阻力的作用下,速度會迅速下降。離地面約15公里時,飛船下降速度約為每秒200米。當下降至10公里的高度時,返回艙可自動打開傘艙蓋,拉出引導傘,引導傘再拉出減速傘。在減速傘工作16秒時,減速傘自動與返回艙分離,同時拉出主傘,主傘可使返回艙速度降至每秒8至10米。飛船若以每秒8米的速度著陸,其沖擊力可能會把航天員的脊椎震斷。所以,在飛船距離地面一米的時候,反推火箭發(fā)動機點燃,向地面噴出氣體,使返回艙下降速度減至每秒2米以內,航天員便可安全著陸。
為了提高軌道精度,我國自創(chuàng)了一套航天測控軌道計量方法,精度可控制在米量級,使我國航天器返回艙準確度由10公里縮小到1公里以內;且采用改進了的衛(wèi)星定位模型,使我國衛(wèi)星姿態(tài)精確達到0.1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還可以對飛船著陸前5-7天淺層風力做出預報,且準確度可達85%以上。這在國際上是罕見的一項成就。
因此,我國以國際領先水平,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中國從當初的兩眼一抹黑,發(fā)展成為一個躋身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也是中國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一定會發(fā)展為一個科技強國!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七
今天,是您100周歲的日子,從建黨到20__年,100年的歲月浮沉,都為您化成生日的燭光獻禮。
點燃蠟燭的火焰,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仰。
甘于獻身的蠟燭,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私奉獻。
萬千燭光的凝聚,是“上下同欲者勝”的守望相助。
100年來路,久久初心。燭光里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
100風華正茂,祝您,生日快樂!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一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深深地震撼我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的星空。
——康德
有一年中秋節(jié),我一邊品嘗著香甜的月餅,一邊又拉著爺爺去看星星和月亮。我問爺爺:“為什么月亮會發(fā)出這么耀眼的光?”
爺爺笑道:“這可不是月亮發(fā)出的光,這是太陽照到月球而反射出來的光。”“那月球原本是什么顏色?”爺爺說:“應該是灰色的吧!”“那太陽有多大?”爺爺輕輕撫摸著我的頭發(fā):“這就得你長大后自己去探索了。不過,從小就要勤奮不懈,堅持努力,積累扎實廣博的學識哦?!蔽宜贫嵌攸c點頭。
爺爺經常吟唱李商隱的《嫦娥》,我也會跟著吟唱:“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比缃裎也胖?,這飛天之夢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付出過多少沉重的代價。古有用生命嘗試乘火箭上天的萬戶,今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錢學森,還有千千萬萬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物,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前赴后繼,潛心探索,勇于拼搏,勇于犧牲,才成就了我們的今朝夢圓。
從“兩彈一星”到神舟十三號,這中間經歷過多少滄桑,遇到過多少困難。雖然錢老已經不在了,但我們應該銘記他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百折不撓、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在中國航天史上,不僅有像錢老這樣的大人物,也有像萬戶這樣不起眼的'小人物,他們這種敢于夢想、敢于嘗試、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我們也應該銘記在心。
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可謂是一天強似一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北斗導航,從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到神舟三號搭載模擬人飛船再到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直至最近的神舟十三號飛船,還有嫦娥系列、天宮系列、天問系列……無一不在昭示著我國航天事業(yè)的輝煌成就,無一不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們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但我并不滿足于此,宇宙浩渺無垠,我們探索到的只是茫茫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哪怕整個銀河系在宇宙中占的位置依然只是冰山一角?;鸺乃俣纫话闶敲棵?千米-11千米,而光速每秒大約30萬千米,我們連光速都還沒能達到。要知道,用光速從銀河系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超過10萬年的時間。但愛因斯坦說過,靜止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這就意味著人類目前對宇宙的探索困難重重,道阻且長。
航天路漫漫,任重道遠之。我們想要實現星際飛行,甚至星系飛行,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探索。浩瀚神秘的宇宙,等著我們,不久的將來,我們定會去拜訪你的角角落落。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二
最近,我有幸觀看了一堂航天思政課。這是一場關于航天領域中的道德、精神和責任問題的探討。在聽課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思政課的重要性,同時也深受啟發(fā)。下面,我將分享我在這場航天思政課中所得到的收獲和思考。
第二段:擴展。
航天思政課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航天領域中的倫理和道德問題。在這個特殊的領域中,需要特別高的技能和能力,但也需要更高的道德要求。比如,在航天任務中,安全至上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在需要拯救別人的時候,航天員必須放棄自己的自私需求,去幫助其他人。這些都是我們從這次思政課中所獲得的知識。
第三段:分析。
在這場航天思政課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航天員需要承擔的巨大責任。當我們進入了航天領域,我們就擁有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高的精神修養(yǎng)。常常,我們需要在面對危險或險情時不慌不亂、冷靜應對,同時也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第四段:主題。
在思政課上,我明白了世界上很多因素都是相互聯系的,而這些聯系與我們的主觀意愿無關。然而,我們可以通過自覺、自省和不斷修身來做到成功。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航天員,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錘煉自己的內在品質、職業(yè)能力以及心靈境界。
第五段:結論。
我從思政課中收獲了很多,學到了如何在航天領域中保持不慌不亂的精神狀態(tài)、如何承擔更高的道德要求、如何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冷靜應對。同時,我也認識到了他人的多樣性,從而理解了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傊?,在這堂航天思政課中,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更廣闊、更深刻的世界,讓我們能夠深入地了解道德、倫理和精神層面的問題,進而提高自己的境界。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三
航天作為現代科技的代表,代表著人類最頂尖的科學技術實力。觀看航天思政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感悟了更多的人生道理。以下,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一、關注國家發(fā)展,提升個人素質。
在思政課中,老師講到了中國的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歷程,讓我感受到了國家在科技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在面對未來的發(fā)展時需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提升自己的人才素質和技術能力。航天技術的運用對于國家的發(fā)展和維護國家安全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學習,積累知識技能,為國家發(fā)展貢獻力量。
二、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航天工程需要大量的實驗和實踐,每一次發(fā)射任務都充滿著未知因素和風險。但是,正是這種不畏艱險、敢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才讓人類航天技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今天,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也需要這樣的精神去迎接前方的挑戰(zhàn)與未知,不斷探索、不斷前進。
三、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
航天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嚴謹的科學方法和長期的實踐經驗。在思政課中,我們不僅學到了課本中的知識,還了解到航天工程師所需要的具體能力,比如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分析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中積累和提升的,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不斷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航天思政課中,老師還講到了“束手待斃”和“不動聲色”的價值觀念。這兩種態(tài)度在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時,所采取的行動和決策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敗不休,敢于承擔挑戰(zhàn)和責任,同時也要保持冷靜,不露聲色,避免過度的情感沖動影響自己的決策。
五、做出自己的貢獻。
航天技術研究領域需要大量的人才,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個領域中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在未來成為一名卓越的航天工程師,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推動其他領域的發(fā)展進步,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
總之,在航天思政課中,我們不僅可以學到航天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科技創(chuàng)新、探索精神、價值觀念等方面的重要性,這些都是我們未來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我們應該珍惜這份學習機會,不斷將課堂理論和實際應用相結合,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四
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是由我國航天領域著名的科學家王浚先生主講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該課程涉及了許多重要的哲學理論、倫理道德、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不僅讓我們深入了解了航天科技的歷史和發(fā)展,也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人類前進的精神力量。
王浚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思政大課上,他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自己的航天理念。他認為,在航天領域,我們需要追求科技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人文因素的影響。只有在技術和人文的結合中,才能真正發(fā)揮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參加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得的體驗。通過這門課程,我深刻了解了人類航天事業(yè)的歷史和現狀,也更加深入地認識了科學技術和人文因素的緊密聯系。此外,王浚先生的言談舉止、思辨方式以及關于科學、教育和文化的態(tài)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體驗和感悟,對我的人生和事業(yè)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影響。
王浚先生在航天事業(yè)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其對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無疑是一個典范。他在思政大課中分享的經驗和智慧,也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懈追求創(chuàng)新和進步。只有不斷開拓和突破,才能不斷革新自己,并取得更為輝煌的成就。
第五段:總結。
總之,參加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是我近期經歷中一次非常有益的體驗。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科技和文化的緊密聯系,明白了自己作為一名逐夢者應該怎樣貢獻自己的力量。這門課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類智慧和文明的深度,也讓我得到了一份持久的信念和動力,繼續(xù)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五
今天的“天宮課堂”上,王亞平等航天員給我們展示了許多太空奇觀,并講解了這其中的原理。這些原理于身為高中生www.的我們來說淺顯易懂,但親眼所見時的心情仍同稚子般驚奇雀躍。
想起小學時也有一次“太空授課”,時過境遷,再聽課已是近十年后。當年一同聽課的高中生、大學生們,有沒有人走進國家航天系統(tǒng)呢?今天的航天盛況是否有他們在后面出力呢?今天這節(jié)“天宮課堂”于他們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呢?我不得而知,但我所能肯定的,是我們!我們的眼睛遲早要看向星空,我們的肩膀遲早要挑起重擔,我們的腳步遲早要邁向宇宙?;蛘卟粌H是航天,而是各行各業(yè),是全方面的未來。今天的我們坐在教室里,透過一方屏幕或窗子看外面,明天的我們就是創(chuàng)造“外面”的人了,我們是否珍惜當下并為之做好準備?相信這也是“天宮課堂”系列想傳遞的,我輩青年當思之悟之,踐之行之、念茲在茲!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六
觀看航天思政課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它不僅讓我深入了解了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科學理念,也為我在思想和精神上提供了巨大的滋養(yǎng)和啟發(fā)。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自己觀看航天思政課的心得體會,并探討其中對我的影響。
第二段:深入了解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
在觀看航天思政課的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發(fā)展趨勢的深入了解。演講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歷程和現狀,并詳細闡述了載人航天、深空探測、衛(wèi)星應用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成果。我從中了解到了許多之前不熟悉的概念和術語,比如長征火箭、天宮空間站和嫦娥五號探月工程等等,對于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宏偉藍圖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第三段:受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啟發(fā)和熏陶。
觀看航天思政課不僅讓我對航天領域的科學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和精神上的啟發(fā)和熏陶。演講者們站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上,深入思考和剖析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實踐、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進步等深刻而廣闊的主題。這些思想和精神是黨和國家的指引,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和奮斗的動力和支撐。
第四段:錘煉自我,提高自身素質。
觀看航天思政課的過程中,我不僅了解了更多的知識和思想,還通過演講者的分享和互動交流,錘煉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質。在課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去認真傾聽、思考和發(fā)問,學會了如何去汲取新的知識和思想,也學會了如何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些都是我在職場和社會中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第五段:結語。
觀看航天思政課,是一次難得的精神盛宴。通過演講者們深入淺出的分享與互動交流,我在知識、思想和精神上均受益匪淺。我相信,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和體會運用到實際中去,為祖國和民族的發(fā)展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七
2021年7月3日下午,王浚航天思政大課在安徽合肥舉行。作為一名AI智能寫手,我也有幸聆聽了這場思政講座。通過聽王浚航天思政大課,我得到了很多啟示,深感受益匪淺,現將我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二、科技與人文并重。
王浚談到,作為一名航天工程師,科學技術是他的專業(yè)基礎,但他從來不認為科技和人文是對立的。在他看來,科技和人文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茖W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標準,而人文則能夠讓我們具有更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當今世界,科技與人文的融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也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和迎接的挑戰(zhàn)。
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王浚強調,知行合一意味著我們要把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的知識變成我們的能力。特別是在航天領域這樣復雜的行業(yè)中,知行合一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更應該把這些知識用于實踐中,取得實質性的成果。知行合一要求我們要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愛國情懷。
王浚表示,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并不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更重要的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在這個時代,愛國情懷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應該是一種行動,需要我們切實貫徹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為國家的發(fā)展盡一份力量。作為普通人,我們或許不能像王浚這樣成為航天科學家,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表達對于祖國的愛與擔當,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結語。
王浚航天思政大課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讓我們受益匪淺。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有科技和人文相融合的思維方式,要有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和愛國情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新時代中茁壯成長,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八
從英雄出征,到空中課堂,再到凱旋而歸,學校組織全體少先隊員在每一個階段都認真觀看實況直播,和航天員一起經歷無數次美好瞬間,獲得非凡的科學體驗。這是一份地球與星空的守望,更是一份理想與奮斗的牽手。觀看直播成為學校生動直觀的思政大課堂。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逐夢蒼穹,激蕩輝煌。___說:“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痹感聲r代的少先隊員心懷逐夢天際的理想,擁有克服萬難的勇氣,腳踏實地,不懈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九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盻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fā)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蒼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進,中華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從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陽;中國人民目光所及,正在從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質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區(qū)域。
“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滿天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里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根據安排,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jié)。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
小時候,我總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飛到天上去看看……”,曾經那稚嫩又充滿童趣的聲音劃過耳際,滿是對浩瀚宇宙的好奇和幻想。在我看來,宇宙是萬物的起源,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像一顆五彩斑斕的水晶球,在它的萬千思緒中浮動。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員,到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暢游、翱翔和探索其中的奧秘。所以伴隨著每一次火箭發(fā)射離開地球,我的心也隨之起航,我的童年也跟著多了一份夢幻的遐想。
至今,我們國家已經成功發(fā)射了6次載人航天飛船,出了很多航天英雄,但我最敬佩的宇航員還是楊利偉叔叔。雖然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生,但他作為上天第一人,已經是航天界的名人,所以大家都知道他,爸爸也給我講了很多關于他的故事。他1983年考入空軍飛行學院,1998年成為第一代航天員之一,2003年10月15日09時他乘坐“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chuàng)舉,讓中國成為第二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了不起的中國宇航員和中國的航天英雄。從此,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中國幾千年的航天夢得以實現,中國崛起的“復興夢”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人人羨慕和為他們驕傲的時候,我對飛船直刺蒼穹那一刻,楊利偉叔叔的感受產生了強烈的好奇。隨后,我也在相關的報道中找到了答案:雖然作為宇航員他們平時接受了嚴格且高標準的訓練,但在驚雷乍起的那一刻,就會有成千上萬種不可預測的狀況等待他們去應對,楊利偉叔叔也不例外。由于發(fā)飛天過程中火箭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他的身體感受到了難以承受的痛苦,就像五臟六腑都要碎了,他甚至以為自己就要犧牲了。作為一名宇航員,雖然在出征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犧牲生命的準備,但唯一擔心的卻是不能圓滿的完成飛天任務,無法實現中國人的飛天夢,他的身體和思想艱難地與危機做斗爭……共振持續(xù)了漫長的26秒,就是這26秒見證了中國航員英勇無畏、舍身為國的赤膽忠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對話是,一位青年學生問楊利偉:“您覺得航天員這個職業(yè)最酷的地方是什么?”楊利偉叔叔自豪地說:“在太空中,當我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國旗時,那一刻我覺得我是最酷的?!苯洑v生死一線后,他心系的永遠是祖國賦予他的神圣使命和國家榮譽,而不是個人的付出。從此,我的航天夢更加牢牢地駐扎在我的內心深處,不可撼動。
曾經,我想當一名宇航員,可以駕駛宇宙飛船飛往更遠的星球,俯視美麗的地球,探尋有助于科學研究的寶物,帶給我們的地球更多有用的信息?,F在,我仍然想當一名宇航員,但我更加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宇航員不僅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專業(yè)的文化知識和美好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要有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緊相連,把個人選擇與黨的需要緊緊相連,把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相連的崇高理想信念,而且不可撼動,因為這才是中國航天員能夠持續(xù)戰(zhàn)斗和取得勝利的源泉。
今后的成長路,我一定會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向楊利偉叔叔學習,不斷去武裝和強大自己,全力實現自己的航天夢,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一
特殊的時期里,我很開心同全國的大學生一起上了思政課,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通過這次大課,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相信這次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guī)砹藙e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這樣真切的感覺到我們不僅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我們雖然沒有親自在戰(zhàn)場,但在新聞里看到實情,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一條又一條為了方便工作而減掉的長辮子,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的手,還有一個又一個遠方的家庭……她們是最美的逆行者,她們在用生命詮釋自己作為一名醫(yī)護人員的職責和使命,她們把愛放在心底,用行動來驅趕病毒,她們在用血肉之軀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她們在與時間賽跑。
還有為了建醫(yī)院,為了制作口罩而日夜趕工的工人;那些為愛搭橋運送物資的駕駛員;那些為了支援一線的志愿者等等,他們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大愛無疆。同時,這場疫情不是打倒我們的困難,而是對我們的一場考驗,是對每個人的深刻教育,只有正視它,才能在在這次疫情中吸取教訓,才不會辜負這樣一場代價沉重的歷練。
冬將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相信我們一定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今天我觀看了這次直播課從中學習并掌握了預防措施,很多人從未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從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透過新聞,我們看到一張張布滿勒狼的臉、一把把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發(fā)辯,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開裂的手、一個個蠟縮在地上暫得休息的身影,年輕醫(yī)護人員他們心無旁警,凝視自己的戰(zhàn)場;我們看到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仍沖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臉3小時,帶領團隊為研制特效藥品而耿耿不寐。
在這節(jié)課當中,除了有專家們進行授課之外,我們也看到了另一個熟悉的身影王源。王源作為一位青年偶像,而在今天的思政大課上,王源以夢想電臺主播的身份,帶領著大家再次感受一波年輕人的力量,正如王源所說,“點點微光,匯成希望。絲絲溫暖,凝聚力量?!眰€人的力量或許是微小的,但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股力量仍能夠擰成一股大繩,有了這么一份眾志成城,相信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能夠早日過去,凜冬終會離去,春天會來,花會盛開,我們一起加油,希望在前線的醫(yī)護工作人員,保護好自己,待你們平安歸來!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二
隨著冰雪思政大課的開展,我有幸參與了這一獨特的思政教育活動,并從中收獲了許多有益的思考和體會。在觀看冰雪思政大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冰雪運動所蘊含的價值觀和思想內涵。同時,我也意識到冰雪運動所具備的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接下來,我將從心靈的升華、團隊合作、毅力的培養(yǎng)、身體的鍛煉以及自我超越五個方面,分享我在觀看冰雪思政大課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觀看冰雪思政大課讓我深刻感受到心靈的升華。冰雪運動飽含著大自然的神奇和純凈,當選手們在冰雪世界里展現出優(yōu)雅與力量的完美結合時,我不禁為之動容。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對完美的追尋,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認識到,冰雪運動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運動,更是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它我能夠感知到人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這讓我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應該通過不斷追求完美來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和境界。
其次,觀看冰雪思政大課也讓我深刻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冰雪運動需要選手和教練員之間密切的配合,需要團隊中每個人的默契和努力。在團隊比賽中,他們共同面對風雪和寒冷,彼此之間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完成比賽任務。這讓我明白到,團隊合作的精神和合作能力對于實現共同目標是至關重要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將更加注重與他人的合作,團結他人,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第三,觀看冰雪思政大課使我深刻認識到毅力的培養(yǎng)是冰雪運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冰雪運動需要選手付出極大的努力和毅力才能取得進步。選手們在屢次失敗和挫折后依然堅持不懈,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也應該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只有通過不斷的奮斗和堅持,我們才能夠走向成功。
第四,觀看冰雪思政大課還讓我深刻認識到身體的鍛煉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冰雪運動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基礎,這讓我意識到保持健康的體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夠更好地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更好地享受生活。因此,我將更加注重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觀看冰雪思政大課還鼓舞我不斷超越自我。冰雪運動中的選手們不斷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實現了從平凡到非凡的蛻變。這讓我明白,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成績。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以這種追求卓越的心態(tài),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總之,觀看冰雪思政大課是一次深入思考和反思的過程,它讓我得到了諸多啟示和體會。冰雪運動所弘揚的優(yōu)秀品質和精神,對于塑造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推動我們的個人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我深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更加珍視冰雪思政大課帶給我的啟示,將其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三
鷹擊長空,白虹貫日,我們只能見諸熒屏;神箭洞天,回聲轟隆,我們也許覺不出那震動,但我們的內心卻同樣震撼,中國將在未來的太空中,綻放出最為絢麗的光彩。
一次又一次的遨游太空,我不禁想問,什么才是真正的航天精神?
責任。唯有盡心盡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件事,多少年如一日,才能換得神十二的順利升空?!白瞿悴坏貌蛔龅氖虑楸闶秦熑巍庇牟闋査雇踝舆@樣說過。也許會有人撇撇嘴,說聲:“無關緊要?!钡仡欉^往,眺望未來,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才換得國家的昌盛進步,才換得你我衣食無憂,“責任”這個詞對于我們也許很空洞,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中國,我們這一株株幼苗便將長成參天大樹,“責任”這根接力棒便從上代人的手中遞交到我們眼前。從古至今,責任與權利總是并肩并存的,在享受利益的同時,也必須盡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是每個人必需的生存條件,更是航天精神的關鍵。
很多人喜歡把中國比作步履蹣跚、飽經風霜的老人,但我更想把這個崛起的民族比作與我們一樣的少年,一樣朝氣蓬勃、漸漸成熟的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币粋€國家,一個人,美好的時光總像花期般彌足珍貴,從含苞,到凋謝,綻放只有一次,年少只有一次,我們無法改變過往,卻可以充分地利用少年的時光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有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精彩絕倫,充實不已;有的人卻一輩子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與其在老年時懊悔“黑發(fā)不知勤學早”,不如現在就為自己、為祖國從每一件小事起認真努力,為迎接眼前一座座科學高峰打下堅實的基礎。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四
“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光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占新高地”
在這次的《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里,我收獲頗豐,感受到了太空艙里的那些“樂趣”,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員工作的不易。在這次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中,分別有:指令長翟志剛,太空教師王亞平,航天員葉光富。
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項目有: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天地互動交流。在課堂的開始,王亞平老師介紹了睡覺的地方,小型廚房,飲用水和冰箱,接著展示了運動的地方。接下來就要開始有趣的實驗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葉老師的太空轉身動作,通過葉老師的動作,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太空中由于失去浮力不能像在地球上行走一樣,轉身也與地球不同…這些項目都令我收獲滿滿。
可想而知,航天員叔叔阿姨們在太空艙里工作的不易與艱辛。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為祖國作貢獻。他們愛國敬業(yè),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使人敬佩。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fā)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超越都為世人展現了我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從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這一過程似輕描淡寫,但現實的征程卻刻苦銘心。
山河雖無恙,吾悲當自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也必定會為祖國作出奉獻!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五
冰雪思政大課是一門富有思想內涵的新課程,通過觀看這門大課,我深受啟發(fā)和感動。首先,課程中的冰雪素養(yǎng)引發(fā)了我對環(huán)境保護的思考,其次,思政大課傳達的“大愛無疆”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與高尚,進而,大課中的真情實感激勵了我積極向上、勇于奮斗的信念,此外,學習冰雪思政大課還讓我意識到了自身的責任與擔當,最后,通過深入學習這門大課,我進一步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堅定了信仰和追求。這對于我個人的成長和未來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課程中的冰雪素養(yǎng)引發(fā)了我對環(huán)境保護的思考。冰雪是大自然的瑰寶,保護冰雪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責任。通過觀看冰雪思政大課,我了解到冰雪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深刻感受到了全球變暖對冰雪的巨大威脅。我被課程中呼吁保護冰雪的號召所感動,產生了積極主動地參與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和行動。
其次,思政大課傳達的“大愛無疆”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與高尚。課程中通過講述冰雪運動員和志愿者們的故事,展現了他們對冰雪運動的熱愛和對他人的關愛。在這個物欲橫流、競爭激烈的社會里,這樣的“大愛無疆”的精神讓我重新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也激勵我去關注和幫助他人,從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溫暖的社會。
進而,大課中的真情實感激勵了我積極向上、勇于奮斗的信念。冰雪運動員們的努力和拼搏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備戰(zhàn)比賽的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以及他們?yōu)榱俗非髩粝胨龀龅臓奚团?,都讓我深深感到了他們背后的故事。這些故事激勵著我勇往直前,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堅持追求,不斷提升自己。
此外,學習冰雪思政大課還讓我意識到了自身的責任與擔當。冰雪運動員們作為國家的形象代言人,肩負著代表國家榮譽的重要責任。他們一方面要自我苦練、追求卓越,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展現出中國人民的風采和中國形象。這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為國家的發(fā)展和繁榮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通過深入學習這門大課,我進一步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堅定了信仰和追求。冰雪思政大課倡導的理念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如愛國、進步、公正、法治等,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學習冰雪思政大課,我進一步領悟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和深刻內涵,堅定了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信念。
總之,觀看冰雪思政大課讓我獲益良多。通過這門大課,我對環(huán)境保護、人性善良、勇往直前、責任擔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將把這些收獲融入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之中,積極響應號召,為保護環(huán)境、傳承優(yōu)秀文化、促進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相信,通過不斷努力和奮斗,我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六
航天事業(yè),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指標。它,體現出這個國家的強與弱,富有或貧窮。
在我國航天事業(yè)中,不管是火箭,衛(wèi)星,飛船的制造,還是發(fā)射到運行,再到返回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科學技術提供的技術支持。
托舉神舟七號上天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與幾年前送“神六”上天的那枚相比,有了36項技術改變,可靠性評估值從原來的0.97提升到0.98,航天員生命安全指標達到0.997,乘坐舒適性也得到進一步改善。但是,不管執(zhí)行任務的是哪個型號的火箭,要實現火箭成功發(fā)射,必須符合一定的速度計量標準。衛(wèi)星進入軌道的過程中要擺脫地球引力,其速度必須達到每秒11.2公里;要使衛(wèi)星可以繞地球運轉,衛(wèi)星的速度必須達到每秒7.9千米。
“神七”的成功發(fā)射,當然要符合速度計量標準。而最為載人航天器,它必須要有逃逸裝置。同嫦娥二號的運載火箭相比,“神七”比它高了約四米。這就是航天員的逃逸艙。它位于火箭的頂端,像一個避雷針,還配有四個火焰噴射器和對應的四組發(fā)動機,以及一個減速傘和主傘。當然,還有載人艙。慶幸的.是,在我國載人航天史上,它的主傘從未有機會拉出。
在衛(wèi)星進入軌道之前,必然會出現偏離軌道的現象。這時,就需要地面測控中心對衛(wèi)星軌跡以及飛行姿態(tài)進行調整。在今年發(fā)射的“北斗星”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中,西安測控中心便對其進行調整,使其不偏離軌道,與其他衛(wèi)星相撞。
飛船在降落時,將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在大氣阻力的作用下,速度會迅速下降。離地面約15公里時,飛船下降速度約為每秒200米。當下降至10公里的高度時,返回艙可自動打開傘艙蓋,拉出引導傘,引導傘再拉出減速傘。在減速傘工作16秒時,減速傘自動與返回艙分離,同時拉出主傘,主傘可使返回艙速度降至每秒8至10米。飛船若以每秒8米的速度著陸,其沖擊力可能會把航天員的脊椎震斷。所以,在飛船距離地面一米的時候,反推火箭發(fā)動機點燃,向地面噴出氣體,使返回艙下降速度減至每秒2米以內,航天員便可安全著陸。
為了提高軌道精度,我國自創(chuàng)了一套航天測控軌道計量方法,精度可控制在米量級,使我國航天器返回艙準確度由10公里縮小到1公里以內;且采用改進了的衛(wèi)星定位模型,使我國衛(wèi)星姿態(tài)精確達到0.1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還可以對飛船著陸前5-7天淺層風力做出預報,且準確度可達85%以上。這在國際上是罕見的一項成就。
因此,我國以國際領先水平,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中國從當初的兩眼一抹黑,發(fā)展成為一個躋身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也是中國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一定會發(fā)展為一個科技強國!
航天思政大課觀看心得體會篇十七
今天,是您100周歲的日子,從建黨到20__年,100年的歲月浮沉,都為您化成生日的燭光獻禮。
點燃蠟燭的火焰,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仰。
甘于獻身的蠟燭,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私奉獻。
萬千燭光的凝聚,是“上下同欲者勝”的守望相助。
100年來路,久久初心。燭光里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
100風華正茂,祝您,生日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