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熱門20篇)

字號:

    通過撰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和意義。寫讀后感時要注重語言的表達和修辭的運用,以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借助這些讀后感范文,我們可以窺見讀者們對各種類型書籍的不同思考和閱讀體驗。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一
    前幾天讀了周國平的《妞妞》這本書,我深刻地領(lǐng)悟了作者對女兒深深的愛和面對女兒死亡的悲痛欲絕,讀過之后似乎對人生有了深層次的了解,感觸頗多。
    “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的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于另一個世界?!边@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的離去,用愛和痛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
    《妞妞》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妞妞出生后,成為了父親的掌上明珠,全家都在為這一小生命的到來而感到欣喜,可是生命是脆弱的,不幸的妞妞卻在一個月后被查出患有眼癌。家人們還沉浸在迎接妞妞出生的喜悅里,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卻給了他們天大的打擊。面對這窘迫的局面,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立即手術(shù),這樣能延長生命,但妞妞會變成一個盲人;另一種選擇就是不手術(shù),但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者憂郁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兒如此天真可愛,還有她那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的稚嫩與無諧,他真的不忍心讓她的世界失去光明。于是選擇了不手術(shù),陪伴妞妞快快樂樂地走完最后一程。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作者親眼目睹了女兒被步步逼近的死神奪去生命的全過程,送走了與自己朝夕相處一年多的最親的人。那是一種痛,是初為人父卻在轉(zhuǎn)眼間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生命的痛。作者用哲學家的頭腦思考生命的價值和真諦,用自己的切膚之痛訴說了對生命的思考!
    妞妞是不幸的,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還沒來得及享受美麗人間帶給她的新奇,就失去了尋找光明的眼睛。她不懂什么叫生,什么叫死,更不懂生命的意義,于是面對病魔纏身,她仍舊天真的笑,腫瘤擴散導致她的眼睛腫痛,可她揉揉便罷,不吵也不鬧,依然盡力地睜大眼睛尋找亮光。在周國平的筆下,妞妞不僅是他的心肝寶貝兒,更是他所欽佩和敬畏的生命。如此小的孩子承受著大人都無法忍受的病痛,而且笑對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對所有人來講都是一個生命的啟示。妞妞的一生只有一次生日,比起她,我們?nèi)魏我粋€人都能算得上是幸運了。妞妞生來招人喜歡,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懂得大人們的言行,懂事又聽話,而她越是這樣,人們越是為她感到惋惜,為她抱怨人生對她的不公。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想,也許妞妞的生命會更有意義。她畢竟在世上活了只有一年多,還沒有洞察生命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將會很快消失人間,更不懂大人們?yōu)楹蝹摹?BR>    也許周國平當初的選擇是對的,與其讓她延長生命,倒不如讓她開開心心走一回,不留下什么留戀和遺憾。妞妞的死對于她自己并不是悲劇,而對于她的親人卻是一個慘痛的悲劇體驗,但這總比等長大后為自己的殘缺而絕望好吧。從妞妞的身上,我們可能讀懂了許多,但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是可貴的,而死亡也并不意味著悲劇,死者的去也許是種解脫,就像妞妞一樣,天使般降臨,最終又飛回了神圣的天堂,痛苦的折磨是她來世間一回最不應得到的。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讓覺醒的靈魂無處可藏,讓脆弱的生命防不勝防。妞妞,還有她的家人……上蒼無法疼愛所有的善良,也無法懲罰所有的傷害,也許只有善待自己呵護自己,生活才不會無奈了結(jié),快樂才會長久的延續(xù)!
    《妞妞》這本書之所以如此感人,是因為周國平以一個父親的視角,以自己親身的經(jīng)歷在訴說生命的意義。妞妞是他心頭的一塊肉,相處一年多,他對女兒的愛已經(jīng)勝過一切。而在妞妞出生之前,這是他意想不到的。人都說母愛是天生的,因為母親與孩子血脈相連,而父愛,是與孩子相處后才產(chǎn)生的,畢竟與孩子有一層隔膜。周國平也一樣,在妞妞降生之前,他并沒有太多的興趣,只是不斷地被買回家的嬰兒用品所驚擾,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刻,或許都沒有準備好他的愛。可是妞妞的出生是他無法拒絕的生命震撼,作為一個哲學家,他竟想不到自己對孩子產(chǎn)生了如此之深的感情,覺得他的世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在書中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杰出的哲學家”。的確,妞妞改變了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為了女兒他寧愿放棄他的事業(yè),這就是愛的力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妞妞,奇跡般地來到這個世界,被父母托在手中,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周國平作為一個父親,守著自己注定夭折的孩子,必定有太多的遺憾與無奈,可見他的愛是多么的偉大。妞妞走了,短暫的18個月帶給周先生的是一生的懷念。他在書中說:“小妞妞,爸爸擔心的是你那么弱小無助,從未離開過爸爸媽媽,我們竟讓你一個人出遠門,你那雙還沒有學會走陽間的路的小腳丫,竟要獨自走那條陰森的冥路了”,這種擔憂與牽掛,我想也只有親人才會發(fā)出,妞妞是周先生的血脈,是他生命的延續(xù),當他敞開胸懷將全部的愛傾注于女兒身上,他感到希望不再渺茫,因為妞妞就是他的希望。不幸的降臨,醞釀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劇,但即便是這樣,也阻隔不了永恒的親情,因為生命的價值在于愛的交換。妞妞讓周國平懂得:“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于另一個世界。我明知你不復存在,仍然惦記你猶如惦記一個失蹤的游子”。但愿這種牽掛能穿越時空飛到妞妞身邊,成為永恒!
    書中周先生是這樣定義幸福的:“幸福其實是一種能力,首先要問自己,自己有沒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其實很簡單,它就在我們的周圍,而很多時候我們卻沒有能力去發(fā)現(xiàn)它,只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因為有時我們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平衡,忘記了自己的位置,只有隨時隨地用心靈去品嘗生活的滋味,才有幸福可談。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奇跡,我們能夠來到這個世上,而且健康地活著,已經(jīng)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個清晨,可以和陽光相逢,每個夜晚,可以與美夢共游,我們應該有更多的理由面對歲月說聲感謝和感恩。當我們牽著孩子的手,陪著孩子行走在成長之路上時,千萬別覺得疲憊不堪前路漫長,我們應該靜心享受這份幸福,它真的只是幾年一晃而過的時光。一個嬌嫩的生命需要不斷的鼓勵與欣賞,成長的日子里充滿陽光,苗兒才會茁壯,花兒才會更加芬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無法逃避、無法面對的暗流,無論怎么做它都會依然存在,要學會用寬容的心去面對,才會有精彩的人生。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二
    這是一部生命的挽歌,這是一部哲學的巨著,這更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濃烈的愛的結(jié)晶。我自知以我淺薄的閱歷來評價這樣一本滿是傷痕滿是眼淚滿是沉思的作品是種褻瀆,但內(nèi)心的澎湃終需用文字來記錄一下,來祭奠此刻剛剛經(jīng)受了洗滌的心靈。
    或許是由于之前種種的偶然,造就了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絕癥的必然。在她生命的五百多天里,周國平真切的記錄了妞妞誕生時的喜悅,看著她成長又知道她必將很快離世的絕望無助,妞妞離世時的悲傷。然而,周國平是一位哲學家,書中沒有那種呼天搶地的大悲大痛,沒有那種無休止的抱怨,作者在娓娓道來中,帶給了我們最直擊人心的苦與笑,書中更多的是對生命的追問,對死亡的思考,對自我的反省。
    關(guān)于親情:
    有一千個理由讓你早走,只有一個理由把你挽留,這條理由勝過那一千條理由,這就是我對你的愛--周國平。
    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視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杰出的哲學家”,只要他的孩子活著,隨便什么哲學死去都好。然而再偉大的哲學家抑或父親在生命面前都是脆弱的,他和雨兒親眼目睹了那可怕的眼疾攜帶著死神是怎樣一步步逼近并吞噬這個弱小的生命。他和雨兒給了妞妞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但是愛是痛苦之源,愛的越深,痛苦也越烈。所以他們經(jīng)受著常人難以想象難以忍受的痛苦折磨,在眼淚中高歌,在夢境中祈禱。他們?yōu)榱私o妞妞一份完整的愛,一直和死神做著殊死搏斗,但人類終究是卑微和渺小的,在死神的面前,這個偉大的哲學家懷抱他的小女兒低聲啜泣,不肯松手卻始終無能為力。妞妞在來到這個世上五百多天后,還是靜靜地離開了。
    關(guān)于妞妞:
    周國平悉數(shù)記錄下妞妞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因為妞妞無法用眼光與人交流,所以言語是她表達自己對這個人世間依戀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會用“疼痛”這個詞來表達眼疾發(fā)作時的痛苦,她只會一遍遍地重復著“磕著了!”妞妞幼小的心靈還無法理解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叫做“癌”的絕癥,更不會知道癌在發(fā)病時會如此這般無可名狀地疼痛、但是,她的聰明,她的懂事,她對人世間的好奇,她對音樂的熱愛,無一不讓人感慨這個如此美麗的小生命。
    但是,妞妞的意義不僅在此。
    因為有愛,所以有家;因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實質(zhì)的形式和內(nèi)容?;亓思遥瑢嶋H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每一個妞妞來到世上,都是愛的奇跡,愛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理由。
    關(guān)于生命:
    我們活著了,在愛與痛的交織里和冰與火的纏綿中,我們活著了。我們站在苦難的邊緣堅強的活著,因為我們活著是為了那與痛苦相交織的--愛。
    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愛,它在我們活著的過程中輕輕的伴隨在我們身旁。愛或許不是花開定會花落那樣的傷感情懷;或許沒有海誓就要山盟那樣的激情澎湃,它只是靜靜的陪著我們,如夏日里的一陣微風,雪夜里的一根火柴,短暫卻又美好,撫慰的,溫暖的只是一顆小小的心。
    余華曾經(jīng)說過:“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責任,是活著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著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因為死者不能回頭理解的慘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劇體驗,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著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關(guān)于苦難:
    自古都有“苦難凈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的說法,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摧毀了多少失意的英雄,所以,作者說,不要對我說這些,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歡樂比憂愁更有益于身體的保養(yǎng),幸福比苦難更有益于精神的健康。
    面對社會的悲劇,我們有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著,可是面對自然悲劇,我們有什么呢?任何人間理想都撫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災人禍面前也談不上什么正義感。身處災難之中,樂觀者會盡量朝前看,看到災難的暫時性,從而懷抱一種希望;悲觀者會把它放在人生虛無的背景下來看,看破人間福禍的無畏,從而產(chǎn)生一種超脫的心境。但是,當災難沉重的無法逃避,怎么辦?雨兒的的一句“受著唄”讓我大悟,忍受可以忍受的,忍受不可忍受的,其實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無不可忍受的災難。以從容平靜的心態(tài)忍受人生最悲慘的厄運,是處事做人的基本功夫。
    關(guān)于作者:
    通過妞妞,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心充滿責任感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苦難時的痛苦掙扎,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抉擇時的艱難糾結(jié),我看到了一個父親最深刻的反省。
    但是,周國平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他更是一個哲學家,雖然他說只要有了妞妞,隨便什么哲學死去都好。但他終究是會用帶有哲學的眼光來看待思考面對的一切。而雨兒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所以雨兒說“人家都說共同受難的經(jīng)歷會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擔的,說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擔自己的那一份。你對妞妞的思念和哀傷,我不能幫你緩解,反過來也一樣”;“那會兒你躲起來寫作,我真的覺得很孤單,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你畢竟還有一個文字的祭奠,我什么也沒有”,最終,他們在共同經(jīng)歷了失去妞妞這一遭遇后還是分手了?;蛟S,無論是周國平還是雨兒,他們都需要自己的方式來祭奠,來更好地面對以后的生活。
    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善良得到疼愛和珍惜,也無法讓所有的傷害得到懲罰和譴責。但是,命運不會到處復制相同的悲劇,我們沒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們有更多的理由面對歲月,說聲感謝。
    活著,沒有理由不好好活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三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是作家周國平先生的一段真實經(jīng)歷,文中記述了他可愛天真的女兒,遺憾短暫的一生(不到兩歲)。
    妞妞出生一個月就被診斷患有雙眼多發(fā)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成因不確定,作者猜測大抵是妻子懷孕期間的一次x光檢測。
    讀后,我領(lǐng)悟了作者對女兒深深的愛和面對女兒死亡的悲痛欲絕,似乎對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感觸頗多。
    書本的前半段是喜悅,是幸福,是甜蜜。女兒是上天賜給作者的禮物,就連稍微有點異樣的眼球在作者看來都像鉆石、珍珠,美麗無瑕。但是作者心里清楚,女兒的眼睛有問題。一個月后,妞妞檢查出患有眼癌,還沉浸在生命的喜悅中的一家人,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面對這窘迫的局面,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立即手術(shù),這樣能延長生命,但妞妞會變成一個盲人;另一種選擇就是不手術(shù),但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者猶豫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兒如此天真可愛,還有她那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的稚嫩與無諧,他真的不忍心讓她的世界失去光明。于是選擇了不手術(shù),陪伴妞妞快快樂樂地走完最后一程。
    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作者全情陪伴著這個小小的,軟糯糯的生命,看著她辨識萬物、咿呀學語,看著她即便眼睛不適,也不吵不鬧,只輕輕的揉一揉。作者的心不斷的被刺痛,他不禁祈求上蒼,求這個病能轉(zhuǎn)移到他身上,然而死神還是一步一步逼近,奪走了妞妞的生命。
    看完書后再回想里面的細節(jié)、故事,依然不禁潸然落淚。這本書之所以這么感人,是因為作者以一個父親的視角,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他在書中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杰出的哲學家”。的確,妞妞改變了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為了女兒他寧愿放棄他的事業(yè),這就是愛的力量!
    妞妞走了,短暫的18個月帶給周先生的是一生的懷念。他在書中說:“小妞妞,爸爸擔心的是你那么弱小無助,從未離開過爸爸媽媽,我們竟讓你一個人出遠門,你那雙還沒有學會走陽間的路的小腳丫,竟要獨自走那條陰森的冥路了”,這段話凝聚的是滿滿的父親的牽掛與擔憂。
    愛和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就本書而言,是只為了讓你開心,能夠清晰看到這個世界的精彩,而選擇不做手術(shù);還是做手術(shù),但是往后余生都呆在黑暗中,不知色彩為何物?我相信每個看完這本書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和領(lǐng)悟。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四
    前幾天讀了周國平的《妞妞》這本書,我深刻地領(lǐng)悟了作者對女兒深深的愛和面對女兒死亡的悲痛欲絕,讀過之后似乎對人生有了深層次的了解,感觸頗多。
    “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的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于另一個世界。”這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的離去,用愛和痛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
    《妞妞》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妞妞出生后,成為了父親的掌上明珠,全家都在為這一小生命的到來而感到欣喜,可是生命是脆弱的,不幸的妞妞卻在一個月后被查出患有眼癌。家人們還沉浸在迎接妞妞出生的喜悅里,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卻給了他們天大的打擊。面對這窘迫的局面,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立即手術(shù),這樣能延長生命,但妞妞會變成一個盲人;另一種選擇就是不手術(shù),但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者憂郁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兒如此天真可愛,還有她那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的稚嫩與無諧,他真的不忍心讓她的世界失去光明。于是選擇了不手術(shù),陪伴妞妞快快樂樂地走完最后一程。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作者親眼目睹了女兒被步步逼近的死神奪去生命的全過程,送走了與自己朝夕相處一年多的最親的人。那是一種痛,是初為人父卻在轉(zhuǎn)眼間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生命的痛。作者用哲學家的頭腦思考生命的價值和真諦,用自己的切膚之痛訴說了對生命的思考!
    妞妞是不幸的,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還沒來得及享受美麗人間帶給她的新奇,就失去了尋找光明的眼睛。她不懂什么叫生,什么叫死,更不懂生命的意義,于是面對病魔纏身,她仍舊天真的笑,腫瘤擴散導致她的眼睛腫痛,可她揉揉便罷,不吵也不鬧,依然盡力地睜大眼睛尋找亮光。在周國平的筆下,妞妞不僅是他的心肝寶貝兒,更是他所欽佩和敬畏的生命。如此小的孩子承受著大人都無法忍受的病痛,而且笑對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對所有人來講都是一個生命的啟示。妞妞的一生只有一次生日,比起她,我們?nèi)魏我粋€人都能算得上是幸運了。妞妞生來招人喜歡,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懂得大人們的言行,懂事又聽話,而她越是這樣,人們越是為她感到惋惜,為她抱怨人生對她的不公。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想,也許妞妞的生命會更有意義。她畢竟在世上活了只有一年多,還沒有洞察生命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將會很快消失人間,更不懂大人們?yōu)楹蝹摹?BR>    也許周國平當初的選擇是對的,與其讓她延長生命,倒不如讓她開開心心走一回,不留下什么留戀和遺憾。妞妞的死對于她自己并不是悲劇,而對于她的親人卻是一個慘痛的悲劇體驗,但這總比等長大后為自己的殘缺而絕望好吧。從妞妞的身上,我們可能讀懂了許多,但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是可貴的,而死亡也并不意味著悲劇,死者的去也許是種解脫,就像妞妞一樣,天使般降臨,最終又飛回了神圣的天堂,痛苦的折磨是她來世間一回最不應得到的。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讓覺醒的靈魂無處可藏,讓脆弱的生命防不勝防。妞妞,還有她的家人……上蒼無法疼愛所有的善良,也無法懲罰所有的傷害,也許只有善待自己呵護自己,生活才不會無奈了結(jié),快樂才會長久的延續(xù)!
    《妞妞》這本書之所以如此感人,是因為周國平以一個父親的視角,以自己親身的經(jīng)歷在訴說生命的意義。妞妞是他心頭的一塊肉,相處一年多,他對女兒的愛已經(jīng)勝過一切。而在妞妞出生之前,這是他意想不到的。人都說母愛是天生的,因為母親與孩子血脈相連,而父愛,是與孩子相處后才產(chǎn)生的,畢竟與孩子有一層隔膜。周國平也一樣,在妞妞降生之前,他并沒有太多的興趣,只是不斷地被買回家的嬰兒用品所驚擾,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刻,或許都沒有準備好他的愛??墒擎ゆさ某錾撬麩o法拒絕的生命震撼,作為一個哲學家,他竟想不到自己對孩子產(chǎn)生了如此之深的感情,覺得他的世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在書中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杰出的哲學家”。的確,妞妞改變了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為了女兒他寧愿放棄他的事業(yè),這就是愛的力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妞妞,奇跡般地來到這個世界,被父母托在手中,享受天倫之樂??墒侵車阶鳛橐粋€父親,守著自己注定夭折的孩子,必定有太多的遺憾與無奈,可見他的愛是多么的偉大。妞妞走了,短暫的18個月帶給周先生的是一生的懷念。他在書中說:“小妞妞,爸爸擔心的是你那么弱小無助,從未離開過爸爸媽媽,我們竟讓你一個人出遠門,你那雙還沒有學會走陽間的路的小腳丫,竟要獨自走那條陰森的冥路了”,這種擔憂與牽掛,我想也只有親人才會發(fā)出,妞妞是周先生的血脈,是他生命的延續(xù),當他敞開胸懷將全部的愛傾注于女兒身上,他感到希望不再渺茫,因為妞妞就是他的希望。不幸的降臨,醞釀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劇,但即便是這樣,也阻隔不了永恒的親情,因為生命的價值在于愛的交換。妞妞讓周國平懂得:“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于另一個世界。我明知你不復存在,仍然惦記你猶如惦記一個失蹤的游子”。但愿這種牽掛能穿越時空飛到妞妞身邊,成為永恒!
    書中周先生是這樣定義幸福的:“幸福其實是一種能力,首先要問自己,自己有沒有感受幸福的能力?!毙腋F鋵嵑芎唵?,它就在我們的周圍,而很多時候我們卻沒有能力去發(fā)現(xiàn)它,只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因為有時我們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平衡,忘記了自己的位置,只有隨時隨地用心靈去品嘗生活的滋味,才有幸福可談。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奇跡,我們能夠來到這個世上,而且健康地活著,已經(jīng)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個清晨,可以和陽光相逢,每個夜晚,可以與美夢共游,我們應該有更多的理由面對歲月說聲感謝和感恩。當我們牽著孩子的手,陪著孩子行走在成長之路上時,千萬別覺得疲憊不堪前路漫長,我們應該靜心享受這份幸福,它真的只是幾年一晃而過的時光。一個嬌嫩的生命需要不斷的鼓勵與欣賞,成長的日子里充滿陽光,苗兒才會茁壯,花兒才會更加芬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無法逃避、無法面對的暗流,無論怎么做它都會依然存在,要學會用寬容的心去面對,才會有精彩的人生。
    《妞妞》讓我淚流滿面,周先生對生命的訴說讓我為之震撼,感謝妞妞,感謝周國平,也感謝曾經(jīng)有過的苦痛與悲傷,讓我知道活著的價值,生命的真諦!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五
    這兩點,現(xiàn)在的我深有體會。
    假如我現(xiàn)在還是未婚,我想也許我會非常放縱。在這個時代,很多人不知道要為什么目標而努力。因為不管怎么努力,連套小房子都是幻想,那不如放縱,至少在感官欲望中,人覺得還有點刺激。雖然沉淪,可至少可以暫時忘卻痛苦。
    假如我現(xiàn)在沒有孩子,我看周國平的《妞妞》不會那么沉重,我的孩子馬上8歲,我就希望她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成長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我希望孩子平安,我可以接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打擊甚至是傷害,但我知道這是孩子人格和體格成長完備必由之路,但我不希望孩子不在了,我接受不了。
    假如我沒有做父親,我只是會同情周國平,但是我很難領(lǐng)會他做父親的快樂和悲傷,現(xiàn)在我甚至能理解后來他和愛人的分手,因為愛得太深,分手也許是一種遺忘的方式。
    《妞妞》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周國平因為一次和愛人吵架,愛人賭氣感冒,結(jié)果醫(yī)院醫(yī)生嫌夜深不愿意接診,最后發(fā)展成重感冒,在同學幫忙的治療時又多次照射孕婦不應該照的x射線,結(jié)果出生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患了絕癥,周國平認為這一切應該起源于那次爭吵,如果這次爭吵后的偶然能夠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得到改變,也許他將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
    可孩子畢竟出生了,她帶了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如果要治療,必須割掉眼睛,而且即使這樣,也只有很低的治愈概率,醫(yī)生建議他們放棄這個孩子,放棄治療這個父母自然是不愿意的。
    那么是立即手術(shù)還是等等看,也許有奇跡?在這種艱難選擇中,周國平夫婦嘗試了很多方法,他們沒有選擇立即手術(shù),而采取保守治療等待希望,其實他們時候認為潛意識就是放棄了治療,因為他們也無法接受一個嚴重殘疾的孩子,理由是即使治療,也基本上無望,頂多延長生命到20歲,還是死,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這個孩子受盡苦難的折磨。
    最后孩子還是走了,那么聰明可愛的一個孩子,孩子熱愛這個世界,我看到周國平寫孩子聽音樂的篇章,我很觸動,眼睛很酸,在火車上,我一個人流淚了。
    孩子走了,父母難免陷于懊悔,是誰的錯,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周國平是個哲學家,他用哲學的眼光記錄了這件事情,剖析了自己的'靈魂,很冷靜,其實也很殘忍,他沒有選擇遺忘苦難,而是從苦難中看出:
    “人有素質(zhì)的差異。苦難可以激發(fā)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練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抑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質(zhì)如何?!?BR>    這本書充滿人本主義精神和人文思考,這使得一份對孩子的懷念和愧疚上升為一個人的靈魂自我拷問,這讓我感到慚愧,我對人生的理解還很淺,周國平說人有了“智慧使人對苦難跟清醒也更敏感”,要我覺得,有了智慧會使人對一切生活學會感恩和欣賞,而不是“為了幸福,人最好是否對自己無知呢?”
    人之所以要成為人,不是純粹來享受,痛苦可以讓我們更好體驗人生的無奈,進而讓明智的人選擇更好地理解人生,提升自己生活的質(zhì)量,而不是變得暴戾和沖動。
    這本書自90年出版,不斷再印,甚至進入美國醫(yī)學倫理學教材,因為有了內(nèi)涵和深度,推薦做父母的朋友一讀,當然,你沒有做父母,不妨也讀讀,等做了父母,再讀一次,會看到自己心態(tài)的變化。
    回到我自己,在我有了孩子后,說實話我常常也想過,這家伙真是上帝的禮物,我是真的喜歡她。無論她讓我開心或者生氣,事后我都非常謝謝,孩子讓我的人生變得完整。
    我還是凡人,不是哲人。我還無法克制全部的欲望膨脹,我還免不了虛榮自大,我還免不了趨利避害,我還免不了勾心斗角,我還免不了營營茍茍,我知道我還是普通人,頂多是個聰明人。
    我只是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可以擁有智慧,內(nèi)心沉靜。
    讓我在渴望幸福的時候,不是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讓我今天在感受快樂的時候,不是建立在明天的悲傷之上。
    感謝周國平《妞妞》讓我思考,謝謝你的好書,也祝福你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因為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妞妞在天堂也會為她有這樣的一個爸爸而驕傲,你已經(jīng)讓她在人間永恒。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六
    剛翻開這本書時,我是把它當作一部小說來讀的。然而讀到后來,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位父親的真實經(jīng)歷。在傷慟作者喪子經(jīng)歷的同時,我也不禁思考:為何不把它當作一部小說來讀呢?妞妞僅僅是發(fā)病率百萬分之一的一個病孩嗎?她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縮影啊!
    妞妞是可憐的,她短暫的一生似煙花般絢爛,卻只燃燒了一年多的歲月。我想,無論我們有多么痛快,在妞妞這么小的孩子面前也一定會被折服,她失去了光明,失去了色彩,失去了本該屬于她的童年,命運是何等的不公!然而,妞妞卻在她一年半的什么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頑強,她又是何等的達觀!在死神面前,一個弱小的生命在竭盡全力與命運抗爭時,奇跡便會不斷發(fā)生。妞妞向往光,每當她喊出“亮亮”時,我便知道,她在探索那個屬于她的世界,盡管離她很遠,很遠,但仍能使她內(nèi)心向往光明的呼喊迸發(fā)出來。這呼喊,也許只是一聲聲輕嘆,但足以使世人震撼,足以超越任何一項偉大的壯舉,也許,這就是奇跡!徘徊在懸崖邊的妞妞,依然那么活潑可愛,甚至沒有聽到死神的腳步聲,這更讓我們?yōu)樗罅艘话押?。是啊,失去雙眼的妞妞若再失去生命,豈不是太可憐了,何況她只有一歲半。然而,死神并沒有停下兇殘的腳步,妞妞終于還是死了。我仍記得她死前掙扎那一瞬,自己仿佛也感同身受,那是生命最后的謝幕,永遠沒有所謂的完美,也沒有所謂的遺憾,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樣的,在盡頭,你只能認輸。于是,我不禁開始嘆惋每一個人,每一個終會成為“妞妞”的人。
    憐的小女孩,在她的生命中最快樂的事就是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她的一生都在與病魔斗爭,抒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而我們呢?是否在父母、學校亦或是社會的鼓勵下丟掉了快樂,反倒背上了不必要的負擔。若是那樣,到頭來只會兩手空空,也許還不如妞妞,在臨終前,或許會后悔,而不是像妞妞一樣毫無牽掛地走完這一生。
    其實,我們的生命與妞妞是相同的,生與死的距離看似差距懸殊,實則大同小異。在茫茫宇宙間,任何事物都是轉(zhuǎn)瞬即逝,正如作者所言“妞妞死后,不久她的父母也將死去,妞妞一家人將永遠在世上消失?!蔽覀円矊⒃谑郎舷Вc死之間只有一念之差,而能否讓這一念似流星般耀眼奪目,就要看自我的造化了。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七
    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兩年,終于把這篇寫完了。這是我寫得最長的一篇!現(xiàn)在真的很難找到一本可以引發(fā)自己如此之多,如此之深感觸與思考的書。如果不忙,如果有時間去翻翻吧。周國平寫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完后或許你會明白愛的深度,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或許它無法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但它會影響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妞妞離開以后,作者與雨兒離婚了。這個結(jié)局雖不是我們所愿,可我卻能理解。和妞妞一起的日子對于兩個人而言是刻骨銘心的。這最深刻的體驗缺乏世俗的對應物會不可避免地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沒。但真正的痛點是無法超越的,沒有任何意義可引渡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再要個孩子,這需要太多的······或許離婚了,對兩個人而言,都是好事吧。
    如今,作者又有了一個女兒,叫啾啾,和妞妞一樣可愛,但擁有妞妞沒有的健康。作者說,請不要這是對他曾經(jīng)喪女的一個代替,請不要說新來的生命是對失去的小生命的一個代替。新生命的到來是生活的一個獨立的事件,與過去的經(jīng)歷沒有任何的因果聯(lián)系。妞妞依然是不可替代的?,F(xiàn)在的女兒不能、不應該,并且也無權(quán)要她成為一個替代。妞妞離開了,但我祝愿她在那個世界里可愛、健康。也祝愿作者和他現(xiàn)在的女兒,還有那位可敬的媽媽雨兒一切安好。最后祝愿將來我的孩子、朋友的孩子、師長的孩子······所有的孩子一切一切安好!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八
    有一千條理由讓你早走,只有一條理由把你挽留,這條理由勝過那一千條理由,它就是我對你的愛——周國平。
    最近剛讀完周國平的《妞妞》,感觸頗深。
    《妞妞》一書講述了周國平作為一個愛女兒勝過愛一切哲學的父親所遭遇的苦難;妞妞剛出生,全家興奮,為妞妞的到來忙前忙后,可就在妞妞還有三天滿月的時候,苦難卻隨之而來,妞妞左眼瞳孔有時會呈透明樣,如貓眼一閃,經(jīng)檢查,妞妞患有雙眼多發(fā)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左眼底有一個小病灶,右眼底有三個小病灶,就這樣一種小概率疾病,百分之百的發(fā)生在了周國平女兒的身上,何其悲哀,但就在這么絕望的情況下,周國平還必須保持冷靜,在為不為妞妞動手術(shù)的問題上做出選擇:動手術(shù),有幾率能存活,但會成為盲人;不動手術(shù),不久后會變成盲人且?guī)缀鯚o存活可能。這樣的選擇多么令人崩潰,尤其是對于初為人父的周國平來說,所以他選擇沉默,選擇不做選擇,可事實是不做選擇意為著他選擇了不動手術(shù),不動手術(shù),但也不忍袖手旁觀自己癡愛的女兒慢慢死去,于是他求神問佛,擺壇做法,可這些終究只是自己的一種心理安慰,對妞妞的病情毫無作用。妞妞在慢慢長大,也如期變瞎,但她仍然熱愛生活,為周國平一家?guī)須g樂,在病情慢慢惡化的過程中,她乖巧懂事,獨自承受著痛苦,讓人心疼萬分,這也讓周國平對她的愛慢慢加深,周國平開始內(nèi)疚懊悔,當初因為自私不想擁有一個不完美的女兒而放棄手術(shù),到如今貽誤了妞妞的手術(shù)時機,他很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做了很多的思考,但是世上沒有后悔藥,妞妞的死已成必然,他與妻子能做的僅僅是珍惜妞妞在世的每時每刻,拿出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著妞妞,而在這一過程中越投入,妞妞死后便越難釋懷……妞妞最后還是離開了人世——這個對他沒有光的地方。
    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最令我淚如雨下的書,書中,作者把他對妞妞的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微如一字,一詞,大至一段,一篇,直至整本書,無處不充斥著他對妞妞的愛。妞妞剛出生時,她的眼睛還沒被發(fā)現(xiàn)長有腫瘤。作者第一次見到她時,就形容“她雙眼微睜,細長的眼線很美,眼珠不停地左右轉(zhuǎn)動。她明明是在看!不過,那目光是超然的,無所執(zhí)著的?!彪S后,妞妞被接回了家,她的一個小動作,一連串笑聲,或是一聲模糊不清的咿呀學語,都能引發(fā)作者一連串驚喜,寫下一大段感想。這本書,無疑是一位父親能送給女兒的最好的祭禮。其間穿插的一系列的人生感悟,有些看似跟妞妞完全沒有關(guān)系,談及凡夫俗子,付出與報酬,永恒,神秘等等,但倘若你用心讀他的一字一句,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生感悟不是空穴來風,每一段都與妞妞有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每一段都是由妞妞所引發(fā),由妞妞所啟迪。而在這諸多的感悟之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幸福和苦難的感悟。
    梭羅說:“無人生前能稱幸福?!倍鴣喞锸慷嗟掠滞普摚喝怂篮笠膊灰欢ㄐ腋!崉t可怕,這樣說來,人從生前到死后毫無幸福可言,而我比較贊同周國平捕捉的幸福,對周國平來說,別人擁有一個健康的女兒實屬一種幸福,同樣按書中所說:“一個苦難中的女人對于幸福的理解十分簡單:‘現(xiàn)在我看別人,覺得誰都那么幸?!边@樣看來,世上還是有幸福的,那就是我們已失去的一些非常平凡的價值。在病人眼里,健康是福。在受難者眼里,平安是福??墒?,在我們尚未失去它們時,我們卻并不引以為幸福。人心固重難而輕易,舍近而求遠,所以幸福是難的。
    可是我想,如果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刻意的留心生活中我們擁有的平凡,刻意的去珍惜這些美好的平凡,幸福真的會很難嗎?網(wǎng)上流行的一句話:失去的總是最好的。那么我們不如在一些平凡失去之前去珍惜它們,如此的話,想必失去也不會滿心后悔自己得而不惜了。
    那么我們應該珍惜哪些平凡呢?首先我們應該為我們健康的活著而感到幸福,為我們父母仍擁有強壯的身體而幸福,為我們無病無災而幸福,為我們?nèi)杂袝r間盡孝而幸?!嗟钠椒部此破椒?,卻有太多的人不曾擁有,而我們何其幸運的擁有這些平凡。
    “我的苦難沒有慰藉,也沒有補償。它不會給我?guī)砉鈽s和偉大。一個父親守著他的注定夭折的孩子,這個場景異乎尋常,但也極其平凡。我也許挺得住,也許挺不住,無論在哪種情形下,我都成不了英雄。我只是一個忍受著人間平??嚯y的普通人。一個人只要真正領(lǐng)略了平??嚯y中的絕望,他就會明白,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tài)是多么做作”周國平這樣描述他的苦難,是啊,茫茫人海中,不管我們的苦難對于我們來說是是多么的令人崩潰,它對于世間也僅是一種極為平凡的苦難,一種尋??嚯y。
    周國平說,盡管苦難真的能夠凈化心靈,他也仍要幸福,試問茫茫人海中,誰又會為了凈化心靈而去自愿經(jīng)歷所謂的苦難呢?但對于已經(jīng)來臨的苦難,悲觀者和樂觀者會采取不同的辦法(或者說是態(tài)度),但二者的實質(zhì)都是逃避,如果我們驕傲的不肯逃避,或者是沉重的不能逃避,那么剩下的唯一辦法就是忍,于是“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是人類的命運。接著我們又發(fā)現(xiàn),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無不可忍受的災難?!?BR>    古人曾云:忍為眾妙之門。事實上,對于人生種種不可躲避的災禍和不可改變的苦難,除了忍,別無他法。忍也不是什么妙法,只是非如此罷了。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網(wǎng)上流行的一副漫畫:結(jié)婚前一個連瓶蓋也打不開的嬌弱的女生,而婚后有小孩后可以一人抱著兩個孩子而不露難色。為什么呢?難道不是同一個人嗎?當然是同一個人,只是環(huán)境變了而已,原來的她只是戀愛中的小公主,而現(xiàn)如今她是一個母親,有些責任她必須承擔,有些苦她必須受。世界就是這樣,你覺得自己受不了的苦,等到有一天你不得不受的時候,你便受得了了。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九
    本書主要說了一個僅有十八個月時間的女孩,妞妞。
    在開頭,作者周國平極力描寫女兒出生的樣子,說她“有一頭濃密的黑發(f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的那只眼睛囧囧有神?!毕胍幌?,一個剛為人父親的人,那一刻的喜悅,絕對無法言喻。而短短幾個字,卻道出了第一次看到妞妞后對妞妞癡癡的愛。再后來妞妞的一個小動作,一句話,都能給周國平帶來無限的驚喜。妞妞無疑是周國平一生最好的禮物,而這本書也無疑是周國平給妞妞最好的送別禮。
    妞妞因為媽媽在懷孕5個月時發(fā)燒而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剛出生不到一個月就被確診患有雙眼多發(fā)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父母親有點舍不得,一再推遲做手術(shù),而當父母終于下定決心,要給妞妞作手術(shù)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妞妞的生命已經(jīng)無法挽回了。我本以為妞妞的父母會因此放棄,卻看到他們對待妞妞像對待健康的小孩一樣細心呵護,直到妞妞沒了動靜,呼吸停止。妞妞的人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意料之中,我在最后潸然淚下,惋惜妞妞,惋惜周國平。全書沒有電視劇中的哭天搶地,一切都被描述的那么平靜,那么美好,卻又那么令人感傷。惋惜妞妞,還沒有健康長大,還沒完全理解父母親的大愛,還沒有在以后好好報答父母,就早早離了人世;惋惜周國平,那么疼愛妞妞,卻因自己為人父親時的舍不得,耽誤手術(shù),再見不到自己最疼愛的妞妞了。
    我們難以想象,周國平寫這本書時,用了多少的勇氣與父愛來抵抗那痛苦的回憶。書中的每一章,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都蘊含了對妞妞的多少思戀。
    其實不僅周國平有如此偉大的父愛,每個為人父親的人都有。都說父愛如山,的確如此。我們的父親給我們的愛不亞于周國平給妞妞的愛。我們有多么幸運,我們不只有十八個月,能感受這么久的父愛,母愛常掛在嘴邊,父愛常藏在心中。我們能很容易的感受到母愛,卻常常感受不到在父親心深處的愛。
    妞妞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暫,但她還是幸運的,因為她有爸爸的愛。我們的生命已經(jīng)有八_個那么長,我們何嘗不幸運呢?在接下來的時光里,好好感受那如山的父愛吧!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中講述了一個偶然的時間,致使本來毫無打算的夫妻懷上了孩子,再三思考之后,夫妻打算把孩子生下來。但是妻子在懷孕五個月的時候,病了。于是,不得不去醫(yī)院,醫(yī)生以病情嚴重給孕婦做了x光檢查。但是,初為人父人母的他們并不知道這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一個可愛的孩子,叫妞妞。但是,不幸的是,孩子生下來,眼睛就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夫妻知道情況后,在做手術(shù)與不做手術(shù)之間猶豫不決,后來,又由于一系列的原因?qū)е驴蓯鄣男℃ゆるx開人世。悲痛的父親寫下了這本書,以此來紀念他那唯一又可愛的妞妞。
    讀這本書的感覺,我覺得自己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自己跟著作者融入到其中了,跟著書中的.情節(jié),快樂,悲傷,撕心裂肺。記得當時讀到妞妞因病痛的折磨而難受的時候,自己的心也糾結(jié)成了一團,就像有東西壓抑著自己的心,呼吸不了。結(jié)尾讓我很意外,這對曾經(jīng)一起經(jīng)歷了近乎生死的難關(guān),卻在度過難關(guān)過后分開了。原因不詳,可能因為害怕觸景生情,也可能是沒有感情了?;蛟S,這就是我們慣有的思維,覺得一起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的人會更珍惜以后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其實,就像書中那個所說的,分開了就是分開了,沒有什么原因,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在讀完之后,我為小妞妞的死感到痛惜,為大人的悲傷而悲傷,為中國的醫(yī)療體制感到悲哀,更多的,我為他們的猶豫不決而感到惋惜。也或許,選擇另一條路一樣會有風險,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不斷探索中前進的,因為沒有人教過你該如何去好好的生活,如果愿意承擔風險,也意味著會有機會得到高回報。
    書的最后,作者寫道,很多人看過本書之后,嘆息對生活的無奈,我想,生活的確是無奈的,但是,無奈之外,依然可以有自我的想法。對于生與死,我們真的是無可奈何,但是,我們擁有生命的過程,對于生命的過程,我們可以選擇,選擇自己想要的。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就應該當機立斷,不要等到機會過去了,才后悔當時的猶豫不決。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一
    這是一部生命的挽歌,這是一部哲學的巨著,這更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濃烈的愛的結(jié)晶。我自知以我淺薄的閱歷來評價這樣一本滿是傷痕滿是眼淚滿是沉思的作品是種褻瀆,但內(nèi)心的澎湃終需用文字來記錄一下,來祭奠此刻剛剛經(jīng)受了洗滌的心靈。
    或許是由于之前種種的偶然,造就了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絕癥的必然。在她生命的五百多天里,周國平真切的記錄了妞妞誕生時的喜悅,看著她成長又知道她必將很快離世的絕望無助,妞妞離世時的悲傷。然而,周國平是一位哲學家,書中沒有那種呼天搶地的大悲大痛,沒有那種無休止的抱怨,作者在娓娓道來中,帶給了我們最直擊人心的苦與笑,書中更多的是對生命的追問,對死亡的思考,對自我的反省。
    關(guān)于親情:
    有一千個理由讓你早走,只有一個理由把你挽留,這條理由勝過那一千條理由,這就是我對你的愛――周國平。
    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視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杰出的哲學家”,只要他的孩子活著,隨便什么哲學死去都好。然而再偉大的哲學家抑或父親在生命面前都是脆弱的,他和雨兒親眼目睹了那可怕的眼疾攜帶著死神是怎樣一步步逼近并吞噬這個弱小的生命。他和雨兒給了妞妞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但是愛是痛苦之源,愛的越深,痛苦也越烈。所以他們經(jīng)受著常人難以想象難以忍受的痛苦折磨,在眼淚中高歌,在夢境中祈禱。他們?yōu)榱私o妞妞一份完整的愛,一直和死神做著殊死搏斗,但人類終究是卑微和渺小的,在死神的面前,這個偉大的哲學家懷抱他的小女兒低聲啜泣,不肯松手卻始終無能為力。妞妞在來到這個世上五百多天后,還是靜靜地離開了。
    關(guān)于妞妞:
    周國平悉數(shù)記錄下妞妞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因為妞妞無法用眼光與人交流,所以言語是她表達自己對這個人世間依戀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會用“疼痛”這個詞來表達眼疾發(fā)作時的痛苦,她只會一遍遍地重復著“磕著了!”妞妞幼小的心靈還無法理解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叫做“癌”的絕癥,更不會知道癌在發(fā)病時會如此這般無可名狀地疼痛、但是,她的聰明,她的懂事,她對人世間的好奇,她對音樂的熱愛,(本站)無一不讓人感慨這個如此美麗的小生命。
    但是,妞妞的意義不僅在此。
    因為有愛,所以有家;因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實質(zhì)的形式和內(nèi)容?;亓思?,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每一個妞妞來到世上,都是愛的奇跡,愛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理由。
    關(guān)于生命:
    我們活著了,在愛與痛的交織里和冰與火的纏綿中,我們活著了。我們站在苦難的邊緣堅強的活著,因為我們活著是為了那與痛苦相交織的――愛。
    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愛,它在我們活著的過程中輕輕的伴隨在我們身旁。愛或許不是花開定會花落那樣的傷感情懷;或許沒有海誓就要山盟那樣的激情澎湃,它只是靜靜的陪著我們,如夏日里的一陣微風,雪夜里的一根火柴,短暫卻又美好,撫慰的,溫暖的只是一顆小小的心。
    余華曾經(jīng)說過:“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必熑?,是活著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著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因為死者不能回頭理解的慘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劇體驗,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著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關(guān)于苦難:
    自古都有“苦難凈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的說法,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摧毀了多少失意的英雄,所以,作者說,不要對我說這些,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歡樂比憂愁更有益于身體的保養(yǎng),幸福比苦難更有益于精神的健康。
    面對社會的悲劇,我們有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著,可是面對自然悲劇,我們有什么呢?任何人間理想都撫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災人禍面前也談不上什么正義感。身處災難之中,樂觀者會盡量朝前看,看到災難的暫時性,從而懷抱一種希望;悲觀者會把它放在人生虛無的背景下來看,看破人間福禍的無畏,從而產(chǎn)生一種超脫的心境。但是,當災難沉重的無法逃避,怎么辦?雨兒的的一句“受著唄”讓我大悟,忍受可以忍受的,忍受不可忍受的,其實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無不可忍受的災難。以從容平靜的心態(tài)忍受人生最悲慘的厄運,是處事做人的基本功夫。
    關(guān)于作者:
    通過妞妞,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心充滿責任感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苦難時的痛苦掙扎,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抉擇時的艱難糾結(jié),我看到了一個父親最深刻的反省。
    但是,周國平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他更是一個哲學家,雖然他說只要有了妞妞,隨便什么哲學死去都好。但他終究是會用帶有哲學的眼光來看待思考面對的一切。而雨兒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所以雨兒說“人家都說共同受難的經(jīng)歷會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擔的,說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擔自己的那一份。你對妞妞的思念和哀傷,我不能幫你緩解,反過來也一樣”;“那會兒你躲起來寫作,我真的覺得很孤單,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你畢竟還有一個文字的祭奠,我什么也沒有”,最終,他們在共同經(jīng)歷了失去妞妞這一遭遇后還是分手了?;蛟S,無論是周國平還是雨兒,他們都需要自己的方式來祭奠,來更好地面對以后的生活。
    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善良得到疼愛和珍惜,也無法讓所有的傷害得到懲罰和譴責。但是,命運不會到處復制相同的悲劇,我們沒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們有更多的理由面對歲月,說聲感謝。
    活著,沒有理由不好好活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二
    這些天,心不能平靜。腦海里常常冒出這些話"磕著了,頭頭磕著了!"、"爸爸抱!"、"磕著了,爸爸想辦法!"…應該說這些話像是我親耳聽過,回蕩在耳邊,久久不肯散去一樣。讀完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我和別人開玩笑的說,元氣大傷,心快碎了。
    書里主要講述了一個患眼癌的小姑娘有生到死的過程,她這一生,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飄零。多么想為這個小姑娘抱怨人生對她的不公,但有或許這就是上帝的安排,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這是一篇真實的文章,而作者就是妞妞的生父。一個父親守著他注定夭折的孩子,這《妞妞》是個真實的傷口,周國平用這樣一個傷口來釋放他自己初為人父,卻在轉(zhuǎn)眼之間又失去了那個原本屬于他的小生命,從天堂跌入地獄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為父親的掌上明珠。周國平在書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杰出的哲學家。"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卻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在接下來那一年多漫長卻又短暫的日子里,他親眼目睹妞妞作為一個生命是怎樣發(fā)源、澎湃,也親眼目睹了那可怕眼疾攜帶著死神是怎樣一步步逼近、吞噬這個稚嫩的生命的。她天使般的降臨人世,在病痛中苦苦抗爭了一年多時間,又飛回到了沒有苦難的天堂。"小妞妞,爸爸擔心的是你那么弱小無助,從未離開過爸爸、媽媽,我們竟讓你一個人出遠門,你那雙還沒有學會走陽間的路的小腳丫,竟要獨自去走那條陰森的冥路了",這種擔憂、這份牽掛、這聲聲哀嚎,只有有著切膚之痛的親人才會發(fā)出,只有摯愛女兒的父母才會發(fā)出,讀這段文字使所有的讀者淚流滿面。但是,透過周先生的筆,我們還讀到了他對生命的思索,他用哲學家的眼光觀察蕓蕓眾生,用哲學家的頭腦思考生命的價值和真諦。周先生還以慈父的愛心寫道"我明白了,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于另一個世界。我明知你不復存在,仍然惦記你猶如惦記一個失蹤的游子"。是啊,這份愛、這份牽掛能穿過時光,穿過歲月得到永恒。
    想起曾看到的那句話,人生是一個過程,結(jié)果對于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因為有死亡的背景,所以生命才應該得到認真的尊重。
    但是,不是每一個生命的結(jié)束都是悲劇和罪過。死亡本身無所謂可怕和不可怕,折磨人的是眼見至親至愛的凋零過程和等待,是那樣的無可挽回,無可奈何。妞妞是"這一個",她還沒有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她失去了看見美麗人間的眼睛,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留戀,歸去也許是她的幸運。所以,死者不能回頭理解的慘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劇體驗。
    因為有愛,所以有家;因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實質(zhì)的形式和內(nèi)容?;亓思遥瑢嶋H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每一個妞妞來到世上,都是愛的奇跡,愛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理由。所以每一個人忙忙碌碌為了誰,才會有一個相同的答案。
    可是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讓覺醒的靈魂無處可藏,讓脆弱的生命防不勝防。妞妞,妞妞的爸爸,還有妞妞的媽媽…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善良得到疼愛和珍惜,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傷害得到懲罰和譴責,也許只有善待自己和呵護自己,才能讓生活不會無奈的了結(jié),才能讓快樂長長久久地延續(xù)。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上的第一個聲音是啼哭,這也許是一種荒唐。我們沒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妞妞好像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是那么的美麗,又那么的短暫:好像一段好聽的插曲,卻始終要結(jié)束;好像一朵絢麗的花,卻很快就要凋零;好像沙灘上的腳印,不久就會被覆蓋…唯一永恒不變的,就是妞妞父親對妞妞那默默的愛,這種愛,是否只有已故的妞妞才能體會呢?不,不是的。這本《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并不是只道出作者一人的心聲,而走道出了普天之下所有父親的心聲,對啊,父愛沒有母愛來的那么細膩、感性,卻是那么的真切、理性,父親對女兒的愛是不易察覺的,是需要你來感受的。正如文中妞妞的父親那樣,他對于妞妞的死感到很痛苦,但他并沒有用什么人來替代妞妞,他認為妞妞是永恒的,是不可替代的,他永遠只有一個妞妞。我想,要是換成天下隨便那個父親,想法也一定也和他不謀而合。因為,他們擁有相同的情感--父愛!
    未為人母,也無法成為人父,也許周國平的那份情感我無法深深體會,但妞妞讓我們知道,讓我們理解--活著,沒有理由不好好地生活著。
    也默默地祈禱有一個世界,妞妞在那幸福地活著,在這個世界,孩子都能得到像妞妞一樣的愛,而不是一樣的遭遇!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三
    晚風拂過,宛如沙,卻似凋。我坐在月下的藤椅上,恍若被縷縷銀絲覆蓋,柔似水,又如夢。
    指尖的書頁輕輕翻動,墨香四溢,恍如風,更似情。
    書頁上的文字在我的心中碰撞,閃爍出無限的火花。這是一部父親的札記,演繹了女兒曇花一現(xiàn)的小生命,令人感受到了親情與苦難的交織,暖到心間,卻又疼到心底。
    文中女兒在出生不久后就被查出患了絕癥,作為父親的周國平懷著對女兒妞妞未來無限希望得知了這個噩耗,他頃刻感到世界的崩塌,那個隨妞妞一起誕生的新世界消失了。只留下一對破損的磚瓦。
    流著淚,生活在繼續(xù)。妞妞小小的軀體經(jīng)歷了一次次檢查,又黑又亮的眼睛似乎在觀察這個無情的世界。
    一頭濃密的黑發(fā)述說著她的漂亮。
    但,事實是殘酷的,最終妞妞被確診為雙眼惡性腫瘤。
    我心中不免泛起一陣陣波浪,伴著清涼的晚風,在大腦中激烈翻滾。對于妞妞而言,從搖籃到墳墓只有咫尺之遙,從天堂到地獄只在旦夕之間。有如魔鬼玩弄這簡單的生命,肆意決定她的生命,卻不會意識到她父母的痛苦。
    生活仍得繼續(xù)。周國平知道,作為父親,他一定要挺住,把妞妞當成健康的孩子,陪她度過快樂短暫的一生。妻子雨兒,帶著妞妞打了一生唯一的預防針。()雖然他們清楚,妞妞并不需要打這針,但他們必須捍衛(wèi)把妞妞當做一個健康的孩子撫養(yǎng)的權(quán)利。
    錯覺,全是錯覺。淚水再次浸濕我的雙眼,心頭涌出千絲萬縷。
    對于父母,孩子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但對于擁有一個絕癥嬰兒的家庭,他們不奢求健康,他們僅僅會滿足于內(nèi)心的自我安慰,這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樣。
    生活也是一種卑微的快樂。
    但總得面對殘忍的現(xiàn)實。妞妞的病情一天天惡化,夫妻倆抱著孩子到處求醫(yī),尋老中醫(yī),求氣功師,可謂是踏訪各處名醫(yī),但終沒有發(fā)生奇跡。一次次出門,都是朝醫(yī)院跑,遺憾的是每一次,妞妞與死亡的距離都有減無增。妞妞開始進行放療。在一群癌癥病人中,妞妞有著最小的年紀——一歲兩個月。這個剛剛來到人世的鮮嫩小生命竟也加入了這支死亡之旅,引來了她的“同志們”同情的目光。雙眼兩側(cè)的太陽穴上,畫著兩個醒目的紫色方框,無情地暴露了她是一個“死緩”患者。
    小小的妞妞獨自留在了空曠的放療室里,她暴露在x射線下的小身子是那樣孤立無助,充滿凄涼之意。讀到這,淚水溢上了眼眶,我不禁心生感嘆,這么小的孩子就得經(jīng)歷連大人也受不了的治療與病痛。為何上天如此不公,沒有給妞妞一個健全的體魄?也許,是上天為了讓人們意識到它的無情與冷漠,不可違抗。
    結(jié)局終于到來了。
    世界空了。妞妞和春花一起展開,和秋葉一起凋落,但,周國平寫道,生活終歸是生活,仍將繼續(xù)。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四
    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兩年,終于把這篇讀后感寫完了,這是我寫得最長的一篇讀后感!現(xiàn)在真的很難找到一本可以引發(fā)自己如此之多,如此之深感觸與思考的書。如果不忙,如果有時間去翻翻吧。周國平寫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完后或許你會明白愛的深度,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或許它無法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但它會影響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妞妞離開以后,作者與雨兒離婚了。這個結(jié)局雖不是我們所愿,可我卻能理解。和妞妞一起的日子對于兩個人而言是刻骨銘心的。這最深刻的體驗缺乏世俗的對應物會不可避免地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沒。但真正的痛點是無法超越的,沒有任何意義可引渡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再要個孩子,這需要太多的??????或許離婚了,對兩個人而言,都是好事吧。
    如今,作者又有了一個女兒,叫啾啾,和妞妞一樣可愛,但擁有妞妞沒有的健康。作者說,請不要這是對他曾經(jīng)喪女的一個代替,請不要說新來的生命是對失去的小生命的一個代替。新生命的到來是生活的一個獨立的事件,與過去的經(jīng)歷沒有任何的因果聯(lián)系。妞妞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現(xiàn)在的女兒不能、不應該,并且也無權(quán)要她成為一個替代。妞妞離開了,但我祝愿她在那個世界里可愛、健康。也祝愿作者和他現(xiàn)在的女兒,還有那位可敬的媽媽雨兒一切安好。最后祝愿將來我的孩子、朋友的孩子、師長的孩子??????所有的孩子一切一切安好!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五
    一個男人有沒有經(jīng)歷婚姻,對責任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
    一個男人有沒有生養(yǎng)孩子,對生命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
    這兩點,現(xiàn)在的我深有體會。
    假如我現(xiàn)在還是未婚,我想也許我會非常放縱。在這個時代,很多人不知道要為什么目標而努力。因為不管怎么努力,連套小房子都是幻想,那不如放縱,至少在感官欲望中,人覺得還有點刺激。雖然沉淪,可至少可以暫時忘卻痛苦。
    假如我現(xiàn)在沒有孩子,我看周國平的《妞妞》不會那么沉重,我的孩子馬上8歲,我就希望她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成長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我希望孩子平安,我可以接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打擊甚至是傷害,但我知道這是孩子人格和體格成長完備必由之路,但我不希望孩子不在了,我接受不了。
    假如我沒有做父親,我只是會同情周國平,但是我很難領(lǐng)會他做父親的快樂和悲傷,現(xiàn)在我甚至能理解后來他和愛人的分手,因為愛得太深,分手也許是一種遺忘的方式。
    《妞妞》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周國平因為一次和愛人吵架,愛人賭氣感冒,結(jié)果醫(yī)院醫(yī)生嫌夜深不愿意接診,最后發(fā)展成重感冒,在同學幫忙的治療時又多次照射孕婦不應該照的x射線,結(jié)果出生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患了絕癥,周國平認為這一切應該起源于那次爭吵,如果這次爭吵后的偶然能夠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得到改變,也許他將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
    可孩子畢竟出生了,她帶了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如果要治療,必須割掉眼睛,而且即使這樣,也只有很低的治愈概率,醫(yī)生建議他們放棄這個孩子,放棄治療這個父母自然是不愿意的。
    那么是立即手術(shù)還是等等看,也許有奇跡?在這種艱難選擇中,周國平夫婦嘗試了很多方法,他們沒有選擇立即手術(shù),而采取保守治療等待希望,其實他們時候認為潛意識就是放棄了治療,因為他們也無法接受一個嚴重殘疾的孩子,理由是即使治療,也基本上無望,頂多延長生命到20歲,還是死,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這個孩子受盡苦難的折磨。
    最后孩子還是走了,那么聰明可愛的一個孩子,孩子熱愛這個世界,我看到周國平寫孩子聽音樂的篇章,我很觸動,眼睛很酸,在火車上,我一個人流淚了。
    孩子走了,父母難免陷于懊悔,是誰的錯,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周國平是個哲學家,他用哲學的眼光記錄了這件事情,剖析了自己的靈魂,很冷靜,其實也很殘忍,他沒有選擇遺忘苦難,而是從苦難中看出:“人有素質(zhì)的差異??嚯y可以激發(fā)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練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抑人格,全看受苦者的素質(zhì)如何。”
    這本書充滿人本主義精神和人文思考,這使得一份對孩子的懷念和愧疚上升為一個人的靈魂自我拷問,這讓我感到慚愧,我對人生的理解還很淺,周國平說人有了“智慧使人對苦難跟清醒也更敏感”,要我覺得,有了智慧會使人對一切生活學會感恩和欣賞,而不是“為了幸福,人最好是否對自己無知呢?”
    人之所以要成為人,不是純粹來享受,痛苦可以讓我們更好體驗人生的無奈,進而讓明智的人選擇更好地理解人生,提升自己生活的質(zhì)量,而不是變得暴戾和沖動。
    這本書自90年出版,不斷再印,甚至進入美國醫(yī)學倫理學教材,因為有了內(nèi)涵和深度,推薦做父母的朋友一讀,當然,你沒有做父母,不妨也讀讀,等做了父母,再讀一次,會看到自己心態(tài)的變化。
    回到我自己,在我有了孩子后,說實話我常常也想過,這家伙真是上帝的禮物,我是真的喜歡她。無論她讓我開心或者生氣,事后我都非常謝謝,孩子讓我的人生變得完整。
    我還是凡人,不是哲人。我還無法克制全部的欲望膨脹,我還免不了虛榮自大,我還免不了趨利避害,我還免不了勾心斗角,我還免不了營營茍茍,我知道我還是普通人,頂多是個聰明人。
    我只是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可以擁有智慧,內(nèi)心沉靜。
    讓我在渴望幸福的時候,不是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讓我今天在感受快樂的時候,不是建立在明天的悲傷之上。
    感謝周國平《妞妞》讓我思考,謝謝你的好書,也祝福你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因為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妞妞在天堂也會為她有這樣的一個爸爸而驕傲,你已經(jīng)讓她在人間永恒。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六
    這些天,心不能平靜。腦海里常常冒出這些話“磕著了,頭頭磕著了!”、“爸爸抱!”、“磕著了,爸爸想辦法!”…應該說這些話像是我親耳聽過,回蕩在耳邊,久久不肯散去一樣。讀完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我和別人開玩笑的說,元氣大傷,心快碎了。
    書里主要講述了一個患眼癌的小姑娘有生到死的過程,她這一生,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飄零。多么想為這個小姑娘抱怨人生對她的不公,但有或許這就是上帝的安排,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這是一篇真實的文章,而作者就是妞妞的生父。一個父親守著他注定夭折的孩子,這《妞妞》是個真實的傷口,周國平用這樣一個傷口來釋放他自己初為人父,卻在轉(zhuǎn)眼之間又失去了那個原本屬于他的小生命,從天堂跌入地獄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為父親的掌上明珠。周國平在書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杰出的哲學家?!比欢谴嗳醯?,襁褓中的妞妞卻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在接下來那一年多漫長卻又短暫的日子里,他親眼目睹妞妞作為一個生命是怎樣發(fā)源、澎湃,也親眼目睹了那可怕眼疾攜帶著死神是怎樣一步步逼近、吞噬這個稚嫩的生命的。她天使般的降臨人世,在病痛中苦苦抗爭了一年多時間,又飛回到了沒有苦難的天堂。“小妞妞,爸爸擔心的是你那么弱小無助,從未離開過爸爸、媽媽,我們竟讓你一個人出遠門,你那雙還沒有學會走陽間的路的小腳丫,竟要獨自去走那條陰森的冥路了”,這種擔憂、這份牽掛、這聲聲哀嚎,只有有著切膚之痛的親人才會發(fā)出,只有摯愛女兒的父母才會發(fā)出,讀這段文字使所有的讀者淚流滿面。但是,透過周先生的筆,我們還讀到了他對生命的思索,他用哲學家的眼光觀察蕓蕓眾生,用哲學家的頭腦思考生命的價值和真諦,讀后感《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后感》。周先生還以慈父的愛心寫道“我明白了,世上沒有什么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于另一個世界。我明知你不復存在,仍然惦記你猶如惦記一個失蹤的游子”。是啊,這份愛、這份牽掛能穿過時光,穿過歲月得到永恒。
    想起曾看到的那句話,人生是一個過程,結(jié)果對于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因為有死亡的背景,所以生命才應該得到認真的尊重。
    但是,不是每一個生命的結(jié)束都是悲劇和罪過。死亡本身無所謂可怕和不可怕,折磨人的是眼見至親至愛的凋零過程和等待,是那樣的無可挽回,無可奈何。妞妞是“這一個”,她還沒有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她失去了看見美麗人間的眼睛,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留戀,歸去也許是她的幸運。所以,死者不能回頭理解的慘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劇體驗。
    因為有愛,所以有家;因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實質(zhì)的形式和內(nèi)容。回了家,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每一個妞妞來到世上,都是愛的奇跡,愛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理由。所以每一個人忙忙碌碌為了誰,才會有一個相同的答案。
    可是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讓覺醒的靈魂無處可藏,讓脆弱的生命防不勝防。妞妞,妞妞的爸爸,還有妞妞的媽媽…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善良得到疼愛和珍惜,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傷害得到懲罰和譴責,也許只有善待自己和呵護自己,才能讓生活不會無奈的了結(jié),才能讓快樂長長久久地延續(xù)。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上的第一個聲音是啼哭,這也許是一種荒唐。我們沒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妞妞好像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是那么的美麗,又那么的短暫:好像一段好聽的插曲,卻始終要結(jié)束;好像一朵絢麗的花,卻很快就要凋零;好像沙灘上的腳印,不久就會被覆蓋…唯一永恒不變的,就是妞妞父親對妞妞那默默的愛,這種愛,是否只有已故的妞妞才能體會呢?不,不是的。這本《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并不是只道出作者一人的心聲,而走道出了普天之下所有父親的心聲,對啊,父愛沒有母愛來的那么細膩、感性,卻是那么的真切、理性,父親對女兒的愛是不易察覺的,是需要你來感受的。正如文中妞妞的父親那樣,他對于妞妞的死感到很痛苦,但他并沒有用什么人來替代妞妞,他認為妞妞是永恒的,是不可替代的,他永遠只有一個妞妞。我想,要是換成天下隨便那個父親,想法也一定也和他不謀而合。因為,他們擁有相同的情感--父愛!
    活著,沒有理由不好好地生活著。
    也默默地祈禱有一個世界,妞妞在那幸福地活著,在這個世界,孩子都能得到像妞妞一樣的愛,而不是一樣的遭遇!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七
    我心中有一個角落,它是超越于時間的,我將在那里與妞妞匯合。這是我摘錄的《妞妞》中的一句話,同時,這也是一位父親對女兒永久的懷念。
    作者周國平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幸福的結(jié)晶,他的女兒有著明媚的笑容,清澈的眸子,她的一顰一笑都令父母著迷,她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她為了這次美麗的降臨,在世外的神秘草原等候已久。但是,上帝卻是這樣的絕情,在這個美麗的小生命身上埋上了定時炸彈眼底腫瘤。這對這對新手父母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但他們卻仍然愿意生命的奇跡會出現(xiàn)在妞妞的身上,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給彼此堅持下去的.希望。他們最終決定陪著妞妞走過生命中的短暫時光,他們盡心照料著妞妞,但隨著妞妞一天天的長大,癌細胞擴散了。最終,他們沒能在妞妞身上看到生命的奇跡,妞妞永遠一歲半,永遠不會長大了。
    這是一本父親的札記,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著一個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與不舍,每個人本是迷茫的生活在世界上,為了不知道是什么的空虛目標而忙忙碌碌,但一旦被賦予了父母的.使命,當被一個小小兒張著小手,含糊不清的叫爸爸媽媽時,那個虛無縹緲的奮斗目標便一下子變得真實起來,一切的為之付出都叫人心甘情愿。這便是生命的神奇之處。也許我還太小,還不懂這世間最珍貴的父母對孩子的無私之愛,但書中關(guān)于一個深刻問題的討論為什么父母愛孩子總比孩子愛父母更多呢?作者認為,孩子是父母身上的肉,是父母傾盡心血孕育出的小生靈;但孩子總把這種付出當做理所當然,被偏愛的人總是有恃無恐。我不想看到自己成為這樣一個人,所有的愛都是平等的,我一定要向父母愛我那樣去愛他們,他們陪我長大,我陪他們變老。
    父母是世間最神圣的稱謂,抱緊孩子的父母比國王還富有。我們作為子女,更要關(guān)愛父母,回報父母之恩。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八
    妞妞,是一個極為漂亮的小娃娃,卻因為母親雨兒懷胎時一次。
    意外的感冒而患上了癌癥,并且是長在眼底的,這導致妞妞變成了一個盲人。但妞妞在病難中卻猶如逆風蹁躚的蝴蝶一般,無論病多么嚴重,仍然純真地笑對一切。可是無論如何的純真、如何的樂觀,也難以隨擋死神的腳步的逼近。終于,死神在她僅一歲半時,讓她含笑而亡。
    命運向是個小生命,這個小家庭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命運是多么殘忍啊,竟舍得讓一個無的小生命在仍未綻放手幾彩時便從這個世界走出。不過,我卻佩服于妞妞的堅強、勇敢。
    你難以想象,一個小孩在不到一歲時,先是飽經(jīng)癌癥在眼中肆意地擴張,猶如一根扎在眼中的針。她每笑一下,眼睛便會有銘心的刺痛??伤磺?!她仍然堅持著笑,即使是癌細胞吞噬著她的眼,笑容里滿是純真。
    當正常的嬰兒已經(jīng)能看見事物時,她的眼里卻只剩下了一絲細弱的光芒。她不哭,不鬧,
    只是在看見光芒時變得興高采烈,還給光芒取名為亮亮。如果沒有癌癥,沒有來自命運的提弄,這該是多么純潔,美好的一幕??!
    兩經(jīng)磨難,最終在磨難中離去,這是多么悲慘??墒且蜴そ愕募冋鏌o邪,這個悲慘的故事也添上幾分柔和。
    反觀我們,在肉體上我們比妞妞幸福的不知多少倍,我們卻因為點雞毛草蒜皮的小事整日氣火攻心,這是因為什么?難道不是我們褪去了那份初心嗎?妞妞有初心,她帶著微笑離開;我們沒有了初心,我們整日讓心靈煩躁。初心,沒有夏季的酷暑,冬季的刺骨,有的僅是春天那能讓萬物復蘇的溫暖。世道易變,初心難尋。學習妞妞的初心,懷有小朋友的初心,用初心對抗這邪惡不堪的命運枷索吧!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十九
    重溫兩年前讀過的周國平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依舊淚如雨下。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父親用感情的一磚一瓦壘筑起來的一座墳!
    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愛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著,隨便什么哲學死去都好。
    可老天從來是這樣,他妒忌幸福的人,他總是把一切本來完美無缺的東西弄的殘缺不全,然后告訴你,看!這就是人生!命運在妞妞(周國平的孩子)還沒出世之前就開始覬覦她,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一步步把孩子推向深淵。先是雨兒(周國平妻子)的表妹把流感傳染給了懷孕五個月的她;然后一個四川女孩打來不合時宜的電話,敏感的雨兒因此賭氣堅決要打地鋪,結(jié)果發(fā)燒的更厲害;然后急診的時候又遇到一個蠻橫麻木的女醫(yī)生因而延誤了治療;最罪大惡極的是那個醫(yī)學博士,把雨兒拉去照x光,而且是兩次!在這一系列事故中,哪怕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斷了,孩子都可能不會患先天性眼底腫瘤這種絕癥。
    事實上,我們從來不怕得不到任何即使我們很想得到的東西,我們怕的是失去我們曾經(jīng)得到過的東西。為什么失戀會是那么痛苦的事,很多人或許認為在于拋棄的痛苦,其實最重要的不在這里,而是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那段曾經(jīng)彼此呵護過的感情就這樣悄無聲息失去了。任何感情都是這樣,傾注過,付出過,愛過,不求回報,只想用生命微弱的力量握緊它??晌覀兓钪氖澜?,總是有一些力量,在它面前,愛,眼淚,顯得軟弱和無助!
    別人的孩子,以后還會是情人,妻子,母親……而妞妞,她只是一個女兒——永恒的女兒!
    一個父親的札記妞妞讀后感篇二十
    昨天和一位長輩聊天,他說,我到死的那天都放不下我家丫頭。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有多愛她。
    一
    “熙熙”是我老爸老媽對我的愛稱,而“妞妞”則是周先生與雨兒對他們已逝去的女兒的昵稱,當然,“妞妞”也是一本書的名稱。
    在這本書中,周國平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哲學家、作家,而是一位父親,也只是一位父親。
    他會像無數(shù)個父親一樣:因孩子的一聲“爸爸”而驚喜,一陣哭啼而慌亂,一句“磕著了”而悲痛……即使是神,也不會無動于衷地面對自己的孩子吧。
    “你總是那樣恬靜,出奇地恬靜,小臉蛋閃著潔凈的光輝?!?BR>    “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讀你讀得入迷?!?BR>    周國平眼中的妞妞像個天使,但現(xiàn)實中嬰兒并不好看,為什么呢?僅僅因為妞妞是他女兒。
    可是,可愛的妞妞終究是離開了。妞妞的生命如流星在天空中一閃而過,卻也因此永恒地活在“我”和雨兒的記憶中,更活在了他們的心中?!稛o人之島》中有句話:“消失或存在,都在我的記憶深處,不滅不散。”妞妞沒有死,她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活在了這個世界上,因為“死是不存在的。對,死是不存在的?!?BR>    臧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卻已經(jīng)死了?!币驗檐|殼只能受限于三維空間,而真正的人卻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活下去,活成永恒。
    如果有來生希望/每一次相遇/能成為永恒。
    ――三毛。
    二
    妞妞,不僅是雨兒和“我”的孩子,更是幸與不幸交替之“子”。
    她盲,她吃不下飯,“磕著了”,卻總是笑,去外外,聽音樂,聽探戈,是她對生活的愛,也是世界予她的幸。
    妞妞雖小,她有快樂,有欣喜,有對生活的渴望與活下去的堅定勇氣與信念。
    可這樣的好妞妞終走了,我和雨兒也散了。
    “緣來緣去終會散,花開花落自有時?!碑斘覀儑@世態(tài)炎涼,不妨想想妞妞,想想一九九一年十一日的那聲啼哭……(錢奕冉)。
    三
    周國平和雨兒對于妞妞的寵愛,簡直到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程度,妞妞自然也會感覺到,她愛的父母亦愛著她,上天卻偏對這個幸福的孩子心存嫉妒,妞妞患有先天性眼癌,每天病魔纏身、痛苦不堪,卻又強打起精神笑臉示人,以慰父母心安。
    這樣活著,真的幸福嗎?
    妞妞未死,只要有人紀念著她,她便,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