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教案設計(通用16篇)

字號:

    教案還應該注意合理布置課堂時間,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教案編寫時應該注重對學生鞏固與拓展知識的機會,以便提高學習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師編寫教案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高教學質(zhì)量。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漢字,讀準字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理解本課漢字的字義。
    教學重難點。
    本課16個字是互為反義詞,要引導學生理解含義,同時拓展了解還有哪些反義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的難點,要教會學生記憶方法及學會運用。
    教學準備:、漢字卡片。學生準備小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出入開關坐臥立走”八個漢字。
    2、理解漢字的意思,知道什么是反義詞。
    一、自學。
    1、教師走出教室,又走進教室。剛才老師怎么了?(出去又進來了。)。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
    理解“入”是什么意思。(結合“出口,入口”)。
    2、直觀演示,學習“開”、“關”
    學生看圖,根據(jù)拼音,試讀。
    3、看看這兩組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像這樣意思相反的一組詞我們把他們叫做――反義詞。
    4、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我的十分鐘:
    今天我們還要認識4個表示動作的字,他們也互為反義詞,看看是什么。
    1、自主嘗試,看圖,說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
    2、學習“坐”、“臥”、“立”、“走”,根據(jù)拼音,自己讀準字音。
    3、四人小組交流,理解漢字的意思(強調(diào)“臥”“立”)。
    二、交流所學。
    1、你認識了哪個漢字朋友,上來說給大家聽。
    示范:我認識了坐,請大家跟我讀――坐。
    2、坐是一個什么樣的動作?
    你能給它找到詞語朋友嗎?
    (剩下的3個用同樣的形式學習)。
    結合“臥室”“立正”等詞語理解漢字意思。
    三、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8個漢字,用各種方法讀記。
    2、游戲一:“誰的眼睛快”老師指字,學生搶讀。
    游戲二:“找朋友”老師指字,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
    3、齊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東西南北前后左右”八個漢字。
    2、理解漢字的意思,知道如何區(qū)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八個漢字朋友,還記得嗎?(出示)。
    多種形式認讀。
    2、這些都是表示相反動作的字,我們又叫他們――反義詞,
    說說:進的反義詞?等等。
    3、意思相反除了動作之外,還有方向呢?
    二、認識漢字。
    1、(看圖)圖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這是什么時間?
    太陽從什么方向升起?從哪里落下?(認識東、西)。
    2、認識了東西,還有兩個方向,誰認識?
    誰會讀?做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2――3組)。
    3、“南”:這個字誰會讀?(強調(diào)讀音:鼻音,前鼻音,讀準確)開火車。
    “北”,借助拼音認讀。
    4、了解,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我的十分鐘:
    小組活動:
    5、除了東西南北,我們還有一種最為熟悉的區(qū)分方向的方法,是什么?
    讀一讀:讀準字音。
    說一說: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三、交流所學。
    四、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8個漢字,用各種方法讀記。
    2、游戲:“誰的眼睛快”老師指字,學生搶讀。
    3、齊讀。
    五、總結。
    1、16個漢字一起出示。
    讀一讀,讀出韻味。
    2、學生拓展閱讀。
    板書設計:
    認一認。
    出入開關坐臥立走。
    東西南北前后左右。
    智慧瞬間:。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二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2.聯(lián)系方形、長方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
    摸箱和圖形塊,圖形印章。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6--19頁。
    活動過程:
    一、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方形和長方形”,看上面的方形和長方形,叫說長方形的名稱。然后幼兒用筆給兩個圖形描邊。要求每個圖形的一條邊描一種顏色。
    2.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3.操作后說一說: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主要比較兩種圖形的邊有什么不同,結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jīng)驗的比較。
    三、長方形像什么?
    四、分組活動。
    1.給圖形涂色。
    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讓幼兒數(shù)數(shù)方形有多少?長方形有多少?把方形涂一種顏色?把長方形涂一種顏色。
    2.摸圖形。
    供給摸箱和圖形快,印章。幼兒做圖形標記插進分類盒中,再從摸箱中摸圖形塊,按標記分放。一邊放一邊說是什么圖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三
    教學要求:認識16個漢字。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教師讀題。
    2、說明本課要求:看圖認識漢字。對16個漢字都要求能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認真字形。
    二、指導。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范讀,指名讀:“蟲”。
    3、齊讀,指名讀:“蟲”。
    4、按上面步驟學習其余15個漢字,均要求讀準字音,理解字義,初步認清字形。
    三、練習。
    1、出示卡片,個別、集體練讀。
    2、集體、指名認讀這里邊16個漢字。
    五、反饋。
    評價學生的認讀情況,正確的予以肯定和表揚,不正確的及時校正。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四
    在《認一認2》中,有好多象形字,我覺得這就是孩子記憶字的好方法。課堂上,我就利用字像圖的特點展開自己的教學。如教學“羊”,我出示圖片和生字“羊”后問:“羊”和圖片上的羊哪兒長得很像?學生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這只羊頭上兩只突出的角和“羊”字上面的點、撇很像,這樣讓孩子在圖畫和文字之間建立了非常形象的聯(lián)系,發(fā)揮學生的形象思維來記憶漢字,我覺得既有趣又生動。在教學“竹”字時,我就想怎么樣能讓孩子第一次認識這個字“竹”的時候就對那個鉤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呢?我讓小朋友仔細觀察了圖畫和文字,然后問,“竹”字里面藏著四片竹葉,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學生很快就找出竹字頭的兩撇和兩橫很像竹葉。我又問,那下面的`的兩豎又是什么呢?學生不假思索地告訴我,那是竹子。我用同樣的方法讓孩子們認識了“魚”、“龜”、“鳥”三個字。其他的字我就讓學生看圖識字,但好多同學有直映認字的經(jīng)歷,識字就變得很簡單。一部分后進生,僅靠課上好像記得還不夠牢。課后,我們年級組里給他們打印了字,回去讓學生剪下來,并讓家長調(diào)換順序讓學生識記,效果比較好。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五
    《認一認2》一課共有四組16個漢字,都是基本字。這些字均有注音,并配以表示字義的圖畫,便于學生讀準字音,初步了解字義。我教學的是前8個漢字“狗貓羊兔、蟲貝魚鳥”。
    單純的識字教學是很枯燥乏味的,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因此,本節(jié)課上我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識字情景,為動物樂園的小壽星小狗過生日,采取了低年級孩子喜聞樂見的玩游戲、看圖片、讀兒歌等學習方式調(diào)動孩子學習生字的積極性,使他們?nèi)硇牡赝度氲阶R字教學的過程中。在認讀過程中,我采用圖字結合的方式,用多種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讓學生讀一讀、動一動、唱一唱,做到在玩中學,學中記,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通過游戲,讓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
    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學生喜歡模仿,喜歡游戲,因此在教學中,我把識字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兒歌表演、聽小羊叫、小鳥飛、小魚游、唱一唱和小動物打招呼等,將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了起來,不僅達到了認識生字、學習運用生字的目的,而且還體驗到了識字的樂趣。
    二、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一生。而對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要從低年級開始。在教學中,我利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兒歌、口令引導孩子注意課堂紀律,在學生讀書時,注意學生讀書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課堂。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六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本課是認一認的最后一課,共有16個漢字,其中有的是古代兵器的名稱,有的是牲畜和交通工具的名稱,有的'是農(nóng)作物和動物身體某一部分的名稱。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識字特點和規(guī)律,認一認有一個復現(xiàn)的過程,因此采取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逐步加深印象,采取多種方式如小游戲、情景故事等調(diào)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記。
    本課是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比較側重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方法及興趣的培養(yǎng)。在第二課時教學時,將對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加以鞏固練習、檢查,比較側重結果。
    1、同學們看,你們認得這些字嗎?
    出示帶拼音的16個漢字: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
    先自己試著讀一下。
    2、誰想說一說,你都認得哪些字,還有哪些不認得?
    讓學生自己認一認,說一說。
    會認的同學教一教不認得的同學。
    3、初記之后,自己再來讀一讀。
    1、出示前四個字:刀、戈、弓、矢及圖畫。
    大家看這四樣是什么?
    隨機出示卡片,引導學生讀刀、戈、弓、矢教師正音。講解:矢就是箭。
    你會用這四樣兵器嗎?自己試著表演用一用。
    小游戲:用兵器。
    老師隨便出示四樣兵器的名稱,你能讀出它,并用一用嗎?師生共玩。
    開小火車,卡片鞏固讀刀、戈、弓、矢。
    2、創(chuàng)設情景故事《送信》。
    出示圖片:身上帶有刀、戈、弓、矢的古代將軍。
    大家看這是誰?身上都有什么武器?
    現(xiàn)在兩軍打仗,將軍要去送一封信到軍營,但是路途很遠,而且在路上要渡一條河,在路上準備有四種工具。(出示地圖和牛、馬、車、舟。)大家想一想:將軍怎樣用這四樣工具送信呢?有很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圖略)。
    送信的任務成功完成,你可不要忘記送信的四種工具它們是牛、馬、車、舟。開小火車,卡片鞏固讀牛、馬、車、舟。
    3、看圖自己認羽、角、齒、革。
    游戲:變小魔術(把羽、角、齒、革,擦一擦、變一變,變成:習、用、人、中,再變回來,鞏固字形)。
    卡片鞏固讀羽、角、齒、革。
    4、游戲:給好吃的找朋友。
    畫出圖(四副圖略)。
    讓學生看圖認字:瓜、果、麥、豆。
    拿著卡片瓜、果、麥、豆帖在圖的下面。
    1、卡片開火車讀一讀所有的漢字。
    2、出示帶拼音的16個漢字: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讀一讀。
    3、將16個漢字的拼音去掉,讀一讀。
    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一共認識了16個字,真能干!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要求:認識16個漢字。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教師讀題。
    2、說明本課要求:看圖認識漢字。對16個漢字都要求能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認真字形。
    二、指導。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范讀,指名讀:“蟲”。
    3、齊讀,指名讀:“蟲”。
    4、按上面步驟學習其余15個漢字,均要求讀準字音,理解字義,初步認清字形。
    三、練習。
    1、出示卡片,個別、集體練讀。
    2、集體、指名認讀這里邊16個漢字。
    五、反饋。
    評價學生的認讀情況,正確的予以肯定和表揚,不正確的及時校正。
    《認一認2》教學設計由本站會員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理解“從前、光明、滅火、男女、大眾、森林、用品、亮晶晶”等詞語的意思。
    2、能區(qū)分“人――單人旁”“木――木字旁”的不同點。
    3、會用“合起來,認一認”的方法學習生字,用順口溜的方法記生字。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
    獨體字與作為一個字的部件后的不同點。
    教學準備:
    部件獨體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記住字形,指導書寫:從、滅、男、品、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獨體字的認讀:人、月、日、火……別看這些字很簡單,但它的用處可大呢!
    2、我們學過第一課,大家還記得第一課的生字是怎樣來的嗎?今天學習的課文又是《合起來,認一認》。
    3、請小朋友想一想,原來的獨體字組成新字后在書寫上有什么不同?
    二、觀察比較。
    教師將本課生字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品字形結構分組書寫在黑板上,讓生觀察比較。
    三、回憶學法。
    請你們回憶一下,第一課是怎樣學習的?(讓學生講,教師小結,拼拼音節(jié),讀準字音,找找變化,認清字形,讀讀詞語,選選句子。)。
    四、自學生字、詞語按以上方法自學。
    1、要求認準平舌音、后鼻音,第二聲要讀得快而短,不要拖音。
    2、認清字形,記住結構。幫助有苦難的學生。
    五、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語,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2、分析字形。
    3、講講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隨機點撥。
    “從”:兩個小人手拉手,從此成了好朋友。
    “明”:星星亮晶晶,明月放光明。
    “男”:啥人力氣大,干活在田頭,上田下力男男男。
    “眾”:三個疊羅漢,眾人齊稱贊。
    “森”:三木成森。
    “品”:三口成品,品品味道。
    “晶”:三日成晶,星星亮晶晶。
    六、鞏固生字詞。
    1、開火車認讀本課生字。
    2、認讀比較,讓學生說說讀下面的'字應該注意什么。
    從、晶、明、森、眾、品、晶、男。
    3、聽順口溜指認生字。
    七、組詞。
    八、指導書寫。
    這些生字可歸為三種結構:左右、上下、品字形。要根據(jù)不同結構寫不同的字。
    九、作業(yè)。
    1、抄生字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詞語,理解“從前、光明、滅火、男女、大眾、森林、用品、亮晶晶”,并抄寫詞語。
    2、能區(qū)分形近字,完成課后作業(yè)第3題。
    3、鞏固生字,抄寫生字“森、眾”,說話訓練,完成課后第4題。
    教學過程:
    一、鞏固生字詞。
    1、指名認讀生字詞、齊讀、開火車。
    2、用生字組詞。
    3、猜字謎。老師念謎面,學生默寫相應的生字。
    二、學習詞語。
    1、讓學生讀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詞語的意思,用途。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指導理解詞語,根據(jù)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詞語,教師予以指導,點撥。
    3、指導用“光明、亮晶晶”口頭造句。
    三、看投影說話。
    出示幻燈片“森林、日月、星星”讓學生看圖說話,每幅圖說一句話。
    四、讀寫句子。
    1、在看圖說話的基礎上出示課后題第4題,讀句子。
    2、讓生在作業(yè)本上抄寫兩個句子。
    五、辨析形近字,口頭組詞。
    從()林()明()品()。
    眾()森()朋()晶()。
    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區(qū)別每一組形近字的。嘗試組詞,然后反饋,討論,糾正。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讀課文。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九
    1.課前熱身:
    師:請你跟我拍拍手。(師拍手)。
    生:我就跟你拍拍手。(生跟著拍手)。
    師:請你跟我摸摸臉。
    生:我就跟你摸摸臉。
    師:請你跟我笑一笑。
    生:我就跟你笑一笑。
    師:請你跟我坐坐好。(師做坐端正的姿勢)。
    生:我就跟你坐坐好。(生跟著坐端正)。
    師:請你跟我來認字。
    生:我就跟你來認字。小朋友的狀態(tài)非常好,我們一起來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入游戲”我指你找“。
    師指身體的某一部位,學生找出相應的名稱卡片。(2-3人)。
    金光閃閃木塊方方河水清清火苗紅紅。
    山連著山石靠著石一方方田一堆堆土。
    問:這段兒歌里寫了哪些東西?師問生答,適當點評。
    總結:這些字都出現(xiàn)在課本第9頁。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二、結合插圖指導識字。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看一看圖,認一認字,和同桌交流一下,把你認識的字讀給同桌聽,能讀幾個就讀幾個,看看誰認識的字多!
    2.同學們讀的不錯,我要考考你們啦。
    (1)出示”金“圖片,小朋友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呀?
    金光閃閃的金。師范讀,生跟讀,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小組讀。
    (2--8)依次出示”木、水、火、山、石、田、土“的圖片,用上述類似方法相機教學,讓學生看圖識字,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充分理解。
    區(qū)分”木“與”目“。在課本上畫”山“,增加學習興趣。
    3.出示所有圖片,生齊讀,分組賽讀。
    4.去掉漢字認一認圖。
    5.圖文連線。
    三、找朋友游戲,鞏固提升。
    接下來我們再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找朋友”
    師打亂順序出示本課時8個漢字,與生互動,加深認字印象。
    四、作業(yè)。
    請同學們下課后和小組同學繼續(xù)玩“找朋友游戲”,認字最多、最熟練的小朋友可以到班長處領取一顆小星星,貼在雛鷹爭章墻上哦。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十
    1、認識本的16個漢字,讀準字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理解本漢字的字義。
    本16個字是互為反義詞,要引導學生理解含義,同時拓展了解還有哪些反義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的難點,要教會學生記憶方法及學會運用。
    :漢字卡片。學生準備小卡片。
    :兩時。
    第一時目標:
    1、認識“出入開關坐臥立走”八個漢字。
    2、理解漢字的意思,知道什么是反義詞。
    一、自學。
    1、教師走出教室,又走進教室。剛才老師怎么了?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
    理解“入”是什么意思。(結合“出口,入口”)。
    2、直觀演示,學習“開”、“關”
    學生看圖,根據(jù)拼音,試讀。
    3、看看這兩組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像這樣意思相反的一組詞我們把他們叫做——反義詞。
    4、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
    我的十分鐘:
    今天我們還要認識4個表示動作的字,他們也互為反義詞,看看是什么。
    1、自主嘗試,看圖,說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
    2、學習“坐”、“臥”、“立”、“走”,根據(jù)拼音,自己讀準字音。
    3、四人小組交流,理解漢字的意思(強調(diào)“臥”“立”)。
    二、交流所學。
    你認識了哪個漢字朋友,上來說給大家聽。
    示范:我認識了坐,請大家跟我讀——坐。
    2、坐是一個什么樣的動作?
    你能給它找到詞語朋友嗎?
    (剩下的3個用同樣的形式學習)。
    結合“臥室”“立正”等詞語理解漢字意思。
    三、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8個漢字,用各種方法讀記。
    2、游戲一:“誰的眼睛快”老師指字,學生搶讀。
    游戲二:“找朋友”老師指字,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
    3、齊讀。
    時目標:
    1、認識“東西南北前后左右”八個漢字。
    2、理解漢字的意思,知道如何區(qū)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們,上節(jié),我們認識了八個漢字朋友,還記得嗎?(出示)。
    多種形式認讀。
    2、這些都是表示相反動作的字,我們又叫他們——反義詞,
    說說:進的反義詞?等等。
    3、意思相反除了動作之外,還有方向呢?
    二、認識漢字。
    1、(看圖)圖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這是什么時間?
    太陽從什么方向升起?從哪里落下?(認識東、西)。
    2、認識了東西,還有兩個方向,誰認識?
    誰會讀?做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2——3組)。
    3、“南”:這個字誰會讀?(強調(diào)讀音:鼻音,前鼻音,讀準確)開火車。
    “北”,借助拼音認讀。
    4、了解,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我的.十分鐘:
    小組活動:
    1、除了東西南北,我們還有一種最為熟悉的區(qū)分方向的方法,是什么?
    讀一讀:讀準字音。
    說一說: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四、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8個漢字,用各種方法讀記。
    2、游戲:“誰的眼睛快”老師指字,學生搶讀。
    3、齊讀。
    四、總結。
    1、16個漢字一起出示。
    讀一讀,讀出韻味。
    2、學生拓展閱讀。
    出入開關。
    坐臥立走。
    東西南北。
    前后左右。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十一
    教學要求:認識16個漢字。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教師讀題。
    2、說明本課要求:看圖認識漢字。對16個漢字都要求能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認清字形。
    二、指導。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范讀,指名讀:“人”。
    3、齊讀,指名讀:“人”。
    4、按上面步驟學習其余15個漢字,均要求讀準字音,理解字義,初步認清字形。
    三、練習。
    1、出示卡片,個別集體練讀。
    2、集體、指名認讀這里邊16個漢字。
    四、反饋。
    評價學生的`認讀情況,正確的予以肯定和表揚,不正確的及時校正。
    《認一認1》教學設計之一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漢字,讀準字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理解本課漢字的字義。
    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表示自然現(xiàn)象以及人類日常生活與家庭關系的漢字。漢字的讀音中“星、風、行”要指導學生讀準后鼻音,同時適當引導學生借助已學拼音認讀漢字。字義中要引導孩子理解“食”和“行”的含義及用法。
    教學準備:
    課件、漢字卡片。學生準備小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日月星光云電風雨”八個漢字。
    2、理解漢字的意思,以及它們在生活中的用途,會使用漢字。
    一、自學。
    1、(出示:謎語)夜里看不見,有光又有熱,有雨有雪它不來,天氣要好少不了。
    謎底:太陽。
    看象形字演變圖,認識“日”。日指的就是――太陽。
    組詞,理解相關詞義。
    2、當太陽漸漸西落,誰出現(xiàn)在天空?(月亮)。
    看圖,由演變圖認識“月”
    了解和月亮的有關知識(圓月,滿月,月牙等)。
    3、在月亮的周圍還有許多小眼睛在不停眨啊眨,他們是誰?(星星)。
    認讀“星”,讀準字音。
    認讀《一閃一閃亮晶晶》小兒歌。
    4、“日、月、星”都會發(fā)出耀眼的――光(認讀)。
    還有什么會發(fā)光?
    5、出示四個字,一起認讀,記憶。
    我的十分鐘:
    二、互學。
    1、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自然現(xiàn)象是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出示圖畫}。
    說說每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
    2、借助拼音,自己讀讀生字,體會每幅圖下面的漢字就是用來表示圖的意思的。
    四人小組成員圖文對應,初步認識4個生字。
    小組活動:
    (1)聯(lián)系圖,認一認,如有不認識或者不確定的可以問一問同桌或前后左右的小朋友。
    (2)說一說每一種自然現(xiàn)象有什么特征,或者你對他們有什么了解。
    (3)給每個漢字找一找詞語朋友。
    三、交流所學。
    1、你認識了哪個漢字朋友,上來說給大家聽。
    示范:我認識了云,請大家跟我讀――云。
    2、你對云有哪些了解?
    你能給它找到詞語朋友嗎?
    (剩下的3個用同樣的形式學習)。
    四、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8個漢字,用各種方法讀記。
    2、游戲一:“誰的眼睛快”老師指字,學生搶讀。
    游戲二:“找朋友”老師讀字,學生找出卡片,舉起。
    3、齊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衣食住行父母兒女”八個漢字。
    2、理解漢字的意思,尤其是“食”和“行”。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授。
    1、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八個漢字朋友,還記得嗎?(出示)。
    多種形式認讀。
    2、這些都是我們自然中的一種現(xiàn)象,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今天我們要認識8個漢字,他們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出示:圖和字]仔細看一看,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前4幅圖)。
    讀圖,認識漢字,理解意思。
    我的十分鐘:
    小組活動:
    說一說:說一說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
    讀一讀:讀準字音,是什么意思。
    想一想:我們的生活為什么離不開他們。
    二、交流所學。
    1、認識了哪個漢字朋友,上來說給大家聽。
    示范:我認識了衣,衣服的衣,請大家跟我讀――衣。
    2、生活中能少了它嗎?為什么?
    不同天氣,我們穿不同的衣服(出圖,了解)。
    你能給它找到詞語朋友嗎?
    (剩下的3個用同樣的形式學習)。
    三、學習后4個字。
    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也是和我們密不可分的。(出圖)。
    認讀:父母,理解意思。
    我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兒女。
    三、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8個漢字,用各種方法讀記。
    2、游戲:“誰的眼睛快”老師指字,學生搶讀。
    3、齊讀。
    四、總結。
    1、16個漢字一起出示。
    讀一讀,讀出韻味。
    2、學生拓展閱讀。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十三
    1.圖形對照,認識16個常用漢字。
    2.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
    教學重難點:記住16個漢字的讀音。
    教學準備:掛圖,卡片。
    教學時間:1。
    明確學習任務。
    1、教師讀題。
    2、說明本課要求:看圖認識漢字。對16個漢字都要求能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認清字形。
    利用圖畫,通過范讀,領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的形式,學習記憶16個漢字。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范讀,指名讀:日。
    3、齊讀,指名讀:日。
    4、按上面步驟學習其余15個漢字,均要求讀準字音,理解字義,初步認清字形。
    1、出示卡片,個別、集體練讀。
    2、集體、指名認讀這16個漢字。
    3、反饋:評價學生的認讀情況,正確的予以肯定和表揚,不正確的及時校正。
    熟讀16個漢字。
    認一認。
    云電風雨。
    衣食住行。
    父母兒女。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助拼音會讀課文中的帶讀字:“加”、“偏”、“旁”、“認”、“結”、“構”、“讀”、“寫”、“詞”、“語”、“擴”、“句”、“吹”、“扶”。
    2、6個生字:“江”、“法”、“樹”、“倒”、“苗”、“字”。認識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知道生字的結構:“江”、“法”是左右結構,“樹”、“倒”是左中右結構,“苗”、“字”是上下結構。
    3、根據(jù)生字組詞。根據(jù)生字造句。
    4、舉例加偏旁可以構成生字(如;“紅”、“好”)以便加深加偏旁構成漢字的方法的印象。
    5、生在識字過程中,了解漢字的一些構字規(guī)律,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教學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掛圖一副,寫有生字與詞語、句子、偏旁、筆畫的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學習新偏旁和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卡片“開火車”認讀筆畫:“橫”、“撇折”、“豎”、“橫撇”、“豎彎鉤”、“提”、“橫”“折”。
    2、第一課生字。
    3、告訴學生:前一課我們學了《合起來,認一認》。知道了兩個單獨的漢字合在一起可以構成一個新漢字。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加偏旁,認一認》。
    這一課我們要學的是一個偏旁加上一個漢字可以構成一個新漢字。
    二、看卡片認字。
    引導學生看卡片,卡片上寫有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熟字:“工”、“去”、“對”、“到”、“田”、“子”。
    三、字詞教學。
    1、根據(jù)拼音,認讀教學字與帶讀字。
    2、由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同時指出學生讀錯的字詞。
    3、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江”: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工字,合起來讀江,長江的江,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江。)。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江”。
    “法”: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去字,合起來讀法。)。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法”。
    “樹”: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木字旁,中間是又字,右邊是寸字,合起來讀樹。)。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樹”。
    “倒”: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單人旁,中間是至字,右邊是立刀旁合起來讀倒。)。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倒”。
    “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田字,合起來讀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苗”。
    “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子字,合起來讀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字”。
    4、總結生字的結構,歸納出字形結構相同的字。
    5、學生讀一遍偏旁、生字、詞語、以加深印象。
    四、書寫指導。
    重點指導“樹”、“倒”。因為這兩個字筆畫較多。
    注:學習基礎較好的班級,新偏旁和新筆畫的教學,可以出示拼音。讓學生運用拼音自己學會,以增強自信和學習興趣。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生字、詞語、句子,讓學生用生字組詞,進行練習以進一步鞏固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學生朗讀課文一遍。
    2、認讀偏旁、生字和詞語。
    3、生指出生字的結構,并且指出那些字的結構是相同的。
    二、詞組教學。重點是“江”、“樹”、“苗”。
    利用生字進行組詞,并完成課后練習3。
    “江”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樹”除了組成詞語“大樹”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苗”除了組成詞語“禾苗”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三、朗讀句子,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1、讀句子“大風吹倒了小樹?!薄拔野研浞隽似饋??!?BR>    2、讓學生按照這種方式利用其他生字進行造句,以便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四、回顧全文,揭示課題。
    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加偏旁,認一認”。這篇課文是教我們一個漢字加上一個偏旁可以構成一個新的漢字。這是我們漢字構成中的一條規(guī)律。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認識許多漢字。
    五、練習指導。
    讓學生在練習中舉出其它加偏僻構成新漢字的例子(例如:“紅”,“好”)。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十五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每人準備兩根小棒,四張寫著前、后、左、右的小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復習前面認一認中學過的24個生字。
    2.出示本課16個生字,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些字是已經(jīng)認識的。教師相機表揚能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學生。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16個生字,已經(jīng)會認這些字的同學,在課堂中可要爭當小老師哦!
    二、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出、入。
    1.學習生字。
    (1)教師走出教室,又走進教室。(教師的舉動使學生感到很詫異,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
    (2)誰能說一說,剛才老師怎么了?(出去又進來了。)。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出是出去的出,進來就是人。
    指名讀。去掉拼音讀。打亂順序讀。
    (4)組詞。
    2.辨析形近字人、入。
    (1)學生拿出小棒搭人、入。
    (2)你是怎樣區(qū)別的?
    (3)教兒歌:左撇出頭人一人一人,右捺出頭入一入一入。
    認一認教案設計篇十六
    1、助拼音會讀課文中的帶讀字:“加”、“偏”、“旁”、“認”、“結”、“構”、“讀”、“寫”、“詞”、“語”、“擴”、“句”、“吹”、“扶”。
    2、6個生字:“江”、“法”、“樹”、“倒”、“苗”、“字”。認識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知道生字的結構:“江”、“法”是左右結構,“樹”、“倒”是左中右結構,“苗”、“字”是上下結構。
    3、根據(jù)生字組詞。根據(jù)生字造句。
    4、舉例加偏旁可以構成生字(如;“紅”、“好”)以便加深加偏旁構成漢字的方法的印象。
    5、生在識字過程中,了解漢字的一些構字規(guī)律,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掛圖一副,寫有生字與詞語、句子、偏旁、筆畫的卡片。
    初讀課文,學習新偏旁和生字詞。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卡片“開火車”認讀筆畫:“橫”、“撇折”、“豎”、“橫撇”、“豎彎鉤”、“提”、“橫”“折”。
    2、第一課生字。
    3、告訴學生:前一課我們學了《合起來,認一認》。知道了兩個單獨的漢字合在一起可以構成一個新漢字。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加偏旁,認一認》。
    這一課我們要學的是一個偏旁加上一個漢字可以構成一個新漢字。
    二、看卡片認字。
    引導學生看卡片,卡片上寫有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熟字:“工”、“去”、“對”、“到”、“田”、“子”。
    1、根據(jù)拼音,認讀教學字與帶讀字。
    2、由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同時指出學生讀錯的字詞。
    3、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江”: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工字,合起來讀江,長江的江,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江。)。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江”。
    “法”: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去字,合起來讀法。)。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法”。
    “樹”: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木字旁,中間是又字,右邊是寸字,合起來讀樹。)。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樹”。
    “倒”: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單人旁,中間是至字,右邊是立刀旁合起來讀倒。)。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倒”。
    “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田字,合起來讀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苗”。
    “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子字,合起來讀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字”。
    4、總結生字的結構,歸納出字形結構相同的字。
    5、學生讀一遍偏旁、生字、詞語、以加深印象。
    四、書寫指導。
    重點指導“樹”、“倒”。因為這兩個字筆畫較多。
    注:學習基礎較好的班級,新偏旁和新筆畫的教學,可以出示拼音。讓學生運用拼音自己學會,以增強自信和學習興趣。
    朗讀生字、詞語、句子,讓學生用生字組詞,進行練習以進一步鞏固生字詞。
    一、復習檢查。
    1、學生朗讀課文一遍。
    2、認讀偏旁、生字和詞語。
    3、生指出生字的結構,并且指出那些字的結構是相同的。
    二、詞組教學。重點是“江”、“樹”、“苗”。
    利用生字進行組詞,并完成課后練習3。
    “江”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樹”除了組成詞語“大樹”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苗”除了組成詞語“禾苗”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三、朗讀句子,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1、讀句子“大風吹倒了小樹。”“我把小樹扶了起來?!?BR>    2、讓學生按照這種方式利用其他生字進行造句,以便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四、回顧全文,揭示課題。
    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加偏旁,認一認”。這篇課文是教我們一個漢字加上一個偏旁可以構成一個新的漢字。這是我們漢字構成中的一條規(guī)律。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認識許多漢字。
    五、練習指導。
    讓學生在練習中舉出其它加偏僻構成新漢字的例子(例如:“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