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讀完一本書后,讀后感就是展現(xiàn)我們理解和感悟的窗口。寫讀后感時應該言之有物,集中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獨到見解,而非空洞的贊美或批評。這是一些經(jīng)典的讀后感范文,從中可以看到不同讀者的不同觀點和思考。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一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兒童。他們不顧自生安危,奮力搶救老師和同學,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非凡勇氣、頑強意志和可貴的愛心,值得我們敬佩、學習。
人們常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張春玲就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三歲時一次燒傷,讓她面部重度毀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指只剩下兩節(jié),落下了終生殘疾。在地震發(fā)生當天,她用不全的手從廢墟里拼命地救援同學。一個同學得救了,被艱難地送到了安全地帶。這時的她,手已經(jīng)血肉模糊,但是她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又一個同學被“挖”了出來……從地震魔掌中,搶回兩條鮮花般的生命。她的生命,也因此綻放出美麗的花。她勇于救人的精神大大啟發(fā)了我:“一個殘疾人都愿意舍己救人,我們健康人為什么不能堅強一點呢?”
“因為我是班長,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么用呢?”這句真誠而樸實的話出自于汶川縣映秀鎮(zhèn)漁子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地震中,他勇敢的就出了兩名同學。誰能想到,這個在危難時刻用于救人的英雄,年僅九歲。地震發(fā)生時,他兩次救人,兩次被壓在樓板下。每一次,他都很鎮(zhèn)定。第一次被壓時,他不斷的鼓勵同學要堅強,并帶頭唱起了他們熟悉的《大中國》。由于出生在農(nóng)村,經(jīng)常勞動,林浩長得要比同齡人壯實一些。幾經(jīng)努力,他爬出了廢墟。死里逃生的`林浩并沒有離開,他勇敢的救出了兩名同學。當他再次跑進教學樓救人時,垮塌的樓板又把他埋在了里面。這一次,是老師把他救了出來。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二
近期,我讀了學校發(fā)的一本書,名字就叫《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這本書是由中央文明辦組織編寫,書里介紹了50名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沉著鎮(zhèn)定、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兒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純潔晶瑩的雪花—宋雪和六樓逃生勇救老師的康潔。
宋雪,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土門小學五年級學生。5月12日星期一,執(zhí)行夏季作息時間后,土門小學新的一周又開始了,14時28分,大地突然劇烈震動起來,宋雪馬上意識到地震了,她拼命呼喊,把同學們疏散到安全地方去,正在這時,教室轟然跨塌,宋雪被埋在了里面。直到第二天上午,人們才找到宋雪的遺體。她喚醒了同學,挽救了同學的生命,她卻永遠地離去了!我想:宋雪如果早一點逃出教室,她就不會永遠永遠地離去了,宋雪是我們的驕傲,她為了同學,放棄了生命,但她美麗的'笑容和高尚的心靈卻定格在每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們心中!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朵純潔晶瑩的雪花!
康潔,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受災最嚴重的映秀鎮(zhèn),有一個十一歲的女孩名叫康潔。地震發(fā)生時,她反映奇快且異常冷靜,立即作出了跳樓的決定,教室一邊是水泥路另一邊是菜地,她選擇了往菜地里跳,教室在六樓,她從六樓跳了下去。讀到這里,我想:六樓啊,十幾米高,一個成年人也未必敢跳??禎嵜撾x危險并沒有離開,她又回教學樓,救了一些人,他們最后都被救援人員帶到了安全區(qū)域。我想:康潔冷靜機智的判斷,讓她活了下來,我們要學習康潔的勇敢、冷靜、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5。12特大地震中,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奮力搶救老師和同學,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要學習他們自強不息、心中有大愛的精神,當祖國需要我時,我要挺身而出,報效祖國。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三
我雖然沒親身經(jīng)歷汶川大地震,但電視里直播的個個凄慘鏡頭卻讓我勝似親身經(jīng)歷。那一具具血肉模糊無法分辨的尸體,令老師們淚如泉涌,母親們泣不成聲,親人們抱頭痛哭,朋友們伙伴們……剎那間,汶川大地哭聲震天。
來自四面八方支援救災的人們,以最快的速度紛紛涌向汶川。
其中讓我記得最深刻的是那些抗震自救的小英雄們,他們揩干眼淚不分彼此地自救互救。尤其是斷臂少年白樂瀟,當時巨大的預制板向他的身體“切”過來,雖然他反應非常敏捷,但他在閃身的那一瞬左手臂還是被重重地壓住了,血肉模糊的左手臂僅剩下血脈、皮肉、筋絡與身體相連。沒有片刻的猶豫,白樂瀟用力扯斷血肉相連的左手臂,鮮血洶涌而出,當時他才十二歲。就在他剛剛跳出被預制板砸成的大坑,身后的房子便轟然倒塌。無法想象,失去左臂的傷痛和恐怖要讓一個才十二歲孩子承受。
被救后,躺在病床上治療的白樂瀟不時央求他的父親,想要重返學校。他一方面思念同學老師,另一面擔心學習。他的父親抹著眼淚跟記者說,這孩子懂事??!當時那么疼,還對我說,能不能從廢墟里把他的書包揀出來,里面還有課本……這孩子樸實的話能不叫人感動嗎?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尚且如此堅強,汶川人民一定要團結一心共同抗震抗災,爭取早日重建災區(qū)。
白樂瀟如此堅強的毅力,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四
暑假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shù)挠⑿蹅兊墓鈽s事跡,他們?yōu)榱嗣褡宓慕夥攀聵I(yè)拋頭顱,灑熱血。
被捕之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
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
小說《紅巖》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后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zhàn)爭暴發(fā)后,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政府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制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
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后,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簽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簽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chǎn)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后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
國民政府軍統(tǒng)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于渣滓洞監(jiān)獄,年僅29歲。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
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么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今天,我讀了《英雄中國》我感到了我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
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歷史,光輝且燦爛。
千百年來,我們民族薪火相傳,代代中華兒女始終弘揚民族精神。
在博大情深、源源流長的中華文明里,我們前進著。
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讓我們記住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好生活。
無數(shù)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用他們的青春、智慧乃至生命詮釋著不同歷史時期民族精神的深刻含義。
這些千百年來積累的民族精神不僅是民族告別落后,走向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而且是維護中華民族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強大支柱。
偉大的民族孕育著我們偉大的祖國將成為民族發(fā)展的動力。
我們應該發(fā)揚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讓我們繼續(xù)弘揚民族精神,奮發(fā)向上,使我們祖國永遠生機勃勃。
當我讀到邱少云這位革命少年時,眼前便出現(xiàn)他活活被烈火焚燒的情景。
他明知只要拍打幾下,火苗就會被撲滅,可他沒有,因為他深知,只要動一下,他們所有人都會暴露,這次行動也意味著失敗。
那時,邱少云所在的部隊得知日軍要從這里經(jīng)過,他們必須派出一部分人前去埋伏,邱少云想都沒想就跟隨他們?nèi)チ恕?BR> 邱少云他們都埋伏在日軍即將通過的路邊上的一片草地中,當一切準備就緒,正好從遠處傳來了一片“咚咚咚······”的腳步聲。
越來越近,越來越響,邱少云一些人也越來越警惕起來。
當敵人快要進入埋伏圈的時候,狡猾的他們好像事先就知道邱少云會來埋伏一樣,用噴火器噴出火來,用來清掃道路兩邊的雜草。
就在這個時候,邱少云突然被大火燒到了,一開始,只有褲腿著了,他知道,自己千萬不能動,一動就全完了,所以邱少云只能忍受著熊熊烈火的殘害······直到他被燒死的那一刻,他還是一動不動!埋伏成功了,勝利的果實是輝煌的,在這歡慶的時刻,每一位中國人都沒忘記他們的英雄——邱少云!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學習吧!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五
讀了這本書后,我深有感悟無論在什么時候大都應該幫助別人,這樣才能脫離危險,像小英雄林浩,自己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增加彼此的勇氣,但是由于個子矮小,他幾次努力終于爬出廢墟,然后又分別救出了兩位自己的同班同學,林浩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有受任何傷,是救人時受的傷。后來被采訪的時候記者問“為什么你自己出來了還要在一次進去呢?”林浩說:“因為我是班長。”
如果我們把汶川大地震這場災難,比作一道突然降臨的黑幕,譚千秋老師的故事就是撕開這道巨大黑幕的第一道亮光。譚千秋是一位人民教師,在地震的那一瞬間他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的護著四個學生,他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
災難來臨的時候,災區(qū)教師們英勇無畏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yōu)檫@個平凡的。
翟萬榮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汶川發(fā)生地震的時侯,正是。
時間,園內(nèi)有著5名老師和80名孩子,當時翟老師撲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而翟老師卻離開了我們。
我印象最深的是向倩,她的身體被砸成了三段,而她的雙手環(huán)抱著三名學生緊緊的摟于胸前,用自己的身體將三名學生保護于身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軀抵擋災難。
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多少抗震救災的事跡??!我們應該想這些英雄學習。
世界,永遠銘記著,銘記著5.12汶川特大地震。
三堡實驗小學六年級梁冰。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六
我緩緩起身,拿起一本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燈光下,著這本書我聚精會神的翻閱這本書,沉淀已久的感情逐漸復蘇,一點一點,在心底彌漫。
這本只有四百多頁的書,總共介紹了四十多位抗震救災涌現(xiàn)出來的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跡。書上那些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在災難來臨時,他們竟是如此沉著冷靜,甚至還有勇氣去奮力救人,這不禁讓我有些羞愧,但更多的則是為他們而驕傲!
其中給我觸動最大的少年英雄是宋雪。她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地震發(fā)生時,他本可以脫離危險,但為了救出睡夢中的`同學,他再次跑回還在猛烈搖晃的屋子里,大聲呼喊,挽救了那位同學的生命,而她卻未能脫險永遠閉上雙眼。
我知道,像宋雪這樣為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還有很多。倒在廢墟下的少年們,究竟是為什么讓他們舍身救他人?生命的價值重來用交換來體現(xiàn)的。古老的中華民族,輝煌的華夏文化,孕育了這些英雄兒女。
夜很靜,我緩緩合上那本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在那本書中,我從中領悟到舍己救人的高貴精神,再次想起那些少年英雄,我不禁為她們而感到無限的敬佩與自豪!
窗外,人散夜靜一彎明月……。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七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了一個名叫《抗震小英雄》的故事,令我很感動。這個故事講的是汶川縣映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林浩,他的成績很好。在2017年汶川地震發(fā)生時,九歲半的林浩和同學一起被壓在了廢墟下。林浩聽見石板下有個女同學在哭,林浩就安慰和鼓勵女同學說:“別哭了,我們一起來唱老師教的《大中國》!我們一定可以活著出去的!”經(jīng)過林浩的不懈努力,他們終于艱難地爬出了廢墟。
接著,他看到一名女同學昏倒在地,就用自己的幼小的身軀,先把她背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又轉身將一名受傷的男同學拉出廢墟。他在救同學的時候,他的頭部和身體多處受傷,但是他沒有說過一聲痛。
后來,林浩同學受到了表彰,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稱號。
看了這個故事后,我非常的感動。才九歲半的孩子就這么堅強,發(fā)生危險時,會安慰人、鼓勵人。他不怕困難,也不怕累,用自己幼小的身體救出了許多身邊遇難受傷的同學。在救人的同時,他更不怕痛,一心只想著要救更多的同學。他救了一個又一個,連自己受傷了都不顧,他把自己的心思都花在了救同學的身上,這種向雷鋒叔叔學習,樂于助人的精神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好好學習的。林浩同學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個好榜樣!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八
黃壩驛鄉(xiāng)九年制學校初一年級數(shù)學老師王敏,額頭上縫了9針的傷口依然明顯,時不時還感覺到陣陣刺痛,掏出隨身攜帶的小鏡子,仔細觀察著傷痕的變化,26歲的王敏有點擔心,會不會留下永遠的疤痕?不過,王敏并不因此而后悔。她說,保護學生永遠是老師的天職。
5月12日14時28分,學校宿辦樓樓梯和陽臺開始出現(xiàn)稍微震顫,同時夾雜著低沉的轟鳴聲,就像重型機器駛過身邊一樣。不一會兒,地面由上下震顫變成左右搖擺,幅度越來越大,宿辦樓的墻皮嗖嗖下落,門窗啪啪作響,遠方巨石從山上滾落的轟隆聲不絕于耳。“不好,地震了,趕緊到操場上去?!闭谒揶k樓二層陽臺上的王敏一邊大聲呼喊,一邊跌跌撞撞地朝教學樓方向狂奔。
教學樓上的情形此時已經(jīng)非常緊急,雨點般傾瀉而下的瓦片,將二樓到一樓僅有的一段露天樓梯封鎖,20多名一年級學生被堵在二樓樓梯口慌作一團,嚇得哇哇直哭,大喊著:“老師,老師!”
冒著被砸傷的危險,王敏用胳膊護住腦袋,飛身沖向樓梯,來到孩子們面前?!皠e怕,趕緊跟著老師,順墻角下樓?!彼舐晫⒆觽兒暗?。驚恐的學生們按照王敏的指揮,在她的保護下,沿著墻角,迅速朝樓下跑去。
把這些孩子帶到安全地帶后,王敏剛想喘口氣,回頭一看,樓梯口上還有兩個女生,她們看上去已經(jīng)被嚇呆了,渾身發(fā)抖,拼命哭喊。在他們身邊,從屋頂傾落的磚瓦越來越密集。來不及細想,王敏再次沖進教學樓,飛跑到孩子身邊,一手抱住一個,轉身就往下跑,為了避免落下的磚瓦砸著孩子,王敏盡力將頭和身軀向前傾斜,用自己的背和頭為他們撐起了一片相對安全的空間。好不輕易跑到一樓樓梯口,眼看就要脫離險境了,就在這時,一大堆瓦片嘩啦啦落下,重重地砸在了王敏的頭上和背上,熱乎乎的鮮血一下從她頭上噴涌而出。王敏眼前一黑,暈倒在地,但就在倒地的瞬間,她把孩子緊緊地護在懷里。事后,王敏才知道,被她救下的兩個孩子一個叫王小小,一個叫解怡新,都只有6歲,因為自己的保護,她們都只受了一點點皮外傷。
王敏說,自己原本是一個瘦弱膽小的人,平時連一桶水也提不動,晚上上廁所也要丈夫陪。但是那一刻,不知哪來的勇氣和力量,她沒有絲毫畏懼和膽怯,毅然決然地沖進了岌岌可危的教學樓,最后竟一手抱著一個孩子跑了出來?!耙苍S,這就是師愛的力量吧,師愛讓我和我的同事們都在一瞬間變得無比強大!”她說,她的同事們當時也都無一例外地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臨危不亂,組織學生有序疏散,直到學生們?nèi)棵撾U,自己才最后撤離。
“我只是做了一個老師應該做的事。我希望學校能早日重建,我也能早點重返講臺,和學生們在一起。”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九
映秀是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地震發(fā)生后,映秀小學的教師們奮不顧身,竭力保護和救援學生,甚至因此而犧牲生命。
5月12日下午,大地忽然顫抖起來,映秀小學校長譚國強很快反應過來“地震了!”他帶著幾位老師沖出辦公室,朝著教學樓的方向奔去。在操場上,大地的晃動已經(jīng)幾乎可以讓人“飛”出去,老師們拉過正在上體育課的孩子,帶著大家一起趴在地上。
等大家從地上爬起來,曾經(jīng)的校園已經(jīng)變成了殘垣斷壁,教學樓、綜合樓、宿舍樓都已不復存在。面對坍塌的教學樓和傳出的呼救聲,老師們清楚地熟悉到:不能拋棄不能放棄,必須開展自救!
面對廢墟里孩子們布滿希望的眼光,沒有施救設備、沒有鋼釬,老師們便用雙手開始了生死大救援。他們用雙手硬是在廢墟上打開了一個孔,救出了3名孩子。
此時,余震再次無情的襲來,老師們不顧晃動著的教學樓廢墟和不斷掉下的水泥磚塊,一邊安慰著受困學生,一邊繼續(xù)用手搬動壓在孩子們身上的磚石水泥,又救出了4名學生。陸續(xù)趕來的家長們也帶來了繩子、鉗子等工具。
12日當天,自救持續(xù)到晚上22時20分,總共救出學生156人。
晚上,學校操場上燃起了一堆火,老師們預備稍事休息繼續(xù)戰(zhàn)斗。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四面躺滿了遇難學生和老師的遺體,大家相對無言,彼此的眼神里卻都透出堅毅的目光。
當天晚上又來了一場傾盆大雨,沖熄了燃起的火堆,參與救援的9名男教師緊緊地靠在一起,用體溫暖和彼此,度過了他們有生以來最為難熬的夜晚。
13日凌晨6時,大雨仍然繼續(xù),譚校長帶領沒有受傷的老師們不顧危險,再次趕到廢墟中,從教學樓頂部打開了一個很小的生命通道,又救出多名被困孩子。
在整個三天三夜的自救工作中,重點全放在主教學樓,而沒有來得及對教師宿舍和辦公樓展開救援。到5月15日下午,合肥市特勤救援小隊通過探測發(fā)現(xiàn),映秀小學已經(jīng)沒有生命跡象,老師們才爬上教師宿舍看了一眼自己的家和已逝去的親人。譚國強校長的妻子就在這片廢墟中,他沉默了一下,只留下了一句話:“太遲了?!?BR>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映秀小學的473名學生中262人遇難,46名教師遇難21人。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
5月12日,中國四川發(fā)生了8.0級的大地震,傷亡約十萬人,驚動了全國,但是在這次地震里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其中就有抗震小英雄林浩。
林浩,9歲半,地震前在映秀鎮(zhèn)魚子溪小學讀小學二年級。地震發(fā)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學樓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我使勁爬,使勁爬,終于爬出來了。爬出來,我看到一個女同學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跑過去了,把她背出來了,交給校長,校長把她交給了家長。后來我又跑回去把另一個同學抱出來了,交給校長,校長把他交給家長,他也被父母背去了。”當問到他身上的傷時,他說:“我背得動他們,我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有傷。后來爬進去背他們的`時候才受傷的?!?BR> 據(jù)悉,林浩所在班有31名學生,在地震中有十多人逃生,這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來的兩個同學。在背完同學后,林浩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與群眾和其它幾個孩子一起都江堰走。“我們在路上走了7個多小時,走的全部都是小路橋,下面有條小路可以走?!绷趾普f起艱辛行路的7個小時,顯得輕描淡寫。
太偉大了,太不可思議了,太讓我感動了,怎么小小的年齡吃了那么多的苦,還救出了兩個人,我真敬佩你!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一
在這次大地震中,不僅涌現(xiàn)出了很多官兵英雄,還涌現(xiàn)出一大批少年小英雄。這些小英雄,最大的18歲,最小的才8歲。讀了他們的英雄事跡后,我深受感動。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15歲的小英雄趙彬。
趙彬是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茶坪初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地震發(fā)生時,趙彬一邊叫同學快跑,一邊迅速跑向操場。猛烈的晃動剛過,他便奔向已成為廢墟的男生宿舍,與其他同學一起,將受傷的同學彭云從瓦礫中救出。接著,他又從呼救聲中判斷出位置,沖向八年級1班的男生宿舍,盡力搬走磚石碎塊,營救廢墟下面的同學。老師們趕來后,幾次強行命令,趙彬等同學才離開了廢墟。
離開廢墟后,趙彬又帶領其他同學將受傷的人抬到附近的醫(yī)療點。第二天凌晨,他冒著余震危險,與其它同學一起轉運學校廚房的礦泉水和食物。
趙彬這種在災難面前堅強勇敢、舍身救人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他是我學習的榜樣。
也許我們不會有像他們一樣的經(jīng)歷,但我們可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揚這種互幫互助的精神,一點一滴培養(yǎng)自己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好作風,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二
這周的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北川等地遭受了8.0級嚴重的大地震。特大地震的突然到來,給當?shù)匕傩諑順O大的災難,百姓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失去了親人。
電視上每天都在連續(xù)的報道地震以后戰(zhàn)士們奮勇向前,救援群眾,全國各地也都在紛紛獻上了自己的一片愛心,救助災區(qū)的群眾。在幾天的報道中讓我最感動的是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在突如其來的地震中冒著生命的危險保護著自己的學生,奮不顧身的把學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都被倒塌的望到埋在了底下。像這樣讓我感動的場面很多很多。
“抗震救災、眾志成城”我們?nèi)珖嗣穸夹南禐膮^(qū),捐助災區(qū),我希望災區(qū)的百姓早日脫離危險,在全國人民的熱心幫助下早日重建自己美麗的家園!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三
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fā)生里氏8級大地震,一場人間災難降臨到中國人民頭上。在這次地震中,中國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承受了莫大的痛苦,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所幸的是,我們的人民并沒有屈服于這場災難,地震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動人事跡,這些事跡讓我潸然淚下,讓我激情澎湃,激勵我奮勇前進。我時常被這些平凡人的英雄事跡感動著,被他們的精神感動著。如果要我用什么字眼來表達這種感受,那就是:
堅強。
4個小時,他用雙手刨出同學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崇州市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后,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拔铱拗鴮λf,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后,小孝廉終于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jīng)血肉模糊。面對巨大的災難,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時,也在用勇氣和堅毅,傳遞著生的信心。
奉獻。
無私。
汶川縣映秀鎮(zhèn)幼兒園的聶曉燕老師始終守護在垮塌的教學樓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武警用手扒開廢墟。直到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聶曉燕的眼淚終于如山洪暴發(fā):“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里!“娃娃,你的臉怎么這么臟啊?”聶曉燕打開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彼驼煞蛴檬峙凛p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fā)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鎮(zhèn)定。
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游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公里處?!翱焱愤叺钠綁闻堋睂в蝿匀莺陀嗑哦曀涣叩睾爸?,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后的路都已坍塌。自救,勢在必行。入夜,幾十人相互扶持著擠在一座小山頂?shù)男K平地上,兩位導游和駕駛員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牽掛。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后,終于見到了救援者。
就讓我們永遠為這些事跡感動和激勵著,偕起手來,化悲痛為力量,為了祖國更加強大,為了人民更加幸福,為了世界更加美麗,貢獻我們的熱血和力量吧!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四
四川地震,人間臻悲,天地動容。但災害壓不垮中國人民的脊梁,在這場重大災難面前,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上演,令人淚流滿面。
5月12日,地震當天下午。溫家寶乘專機抵達成都,任抗震救災總指揮,指揮搶險救災工作。隨后,先后到達都江堰、德陽、綿陽、北川、汶川、廣元。查看各災區(qū)災情,慰問受災群眾。五天內(nèi),溫幾乎走到了四川所有的重災區(qū),連續(xù)工作了幾十個小時,年近古稀的他為了人民的安危,不僅沒有休息,而且毅然堅持在救災的第一線,他原本瘦弱的身軀在人民眼中顯得無比高大!
受汶川地震影響,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該校教導主任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他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愛,什么是榮耀!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學校中學教學樓嚴重開裂,小學教學樓地基也整體被抬高了近3米,教師宿舍樓全部坍塌,副校長楊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樓中。在這生死關頭,楊文友組織教師全力搶救疏散學生,重災區(qū)白鹿的800多名中小學生和幼兒無一傷亡。隨后,楊文友才找來救援人員挖掘搶救妻子,其妻被救出來時已奄奄一息,送醫(yī)院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四川江油縣公安局女民警蔣小娟在地震災民庇護所為一名地震災區(qū)孤兒喂奶。蔣小娟義務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災區(qū)孤兒喂奶,卻“狠心”把自己才6個月大、同樣需要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交給父母照料。
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人員和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也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qū),全力搶救受傷人員。人民子弟兵們緊急偵察,精銳出動,尋找生命,盡全力搶救受災群眾。他們不怕危險,不畏疲勞,放棄自己休息的時間,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有的醫(yī)務人員自己的家人還在廢墟之中,沒有音訊,仍然在奮不顧身地搶救其他受傷者。
還有許許多多像這樣為了救別人,放棄了自己的家人或者犧牲了自己的事跡。在此,讓我們默默哀悼那些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奪去了生命的人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區(qū)人民的安危時刻牽動中國億萬人民的心。社會各界紛紛組織募捐,志愿加入救災行列。國際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汶川,此刻,我們都把自己當成汶川人,我們的心靈與情懷與汶川同在。
房屋塌了,可以重蓋;道路斷了,可以重修。只要有人在,人的精神在,就有希望。我堅信,只要我們能一心,必將戰(zhàn)勝一切的一切!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一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兒童。他們不顧自生安危,奮力搶救老師和同學,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非凡勇氣、頑強意志和可貴的愛心,值得我們敬佩、學習。
人們常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張春玲就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三歲時一次燒傷,讓她面部重度毀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指只剩下兩節(jié),落下了終生殘疾。在地震發(fā)生當天,她用不全的手從廢墟里拼命地救援同學。一個同學得救了,被艱難地送到了安全地帶。這時的她,手已經(jīng)血肉模糊,但是她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又一個同學被“挖”了出來……從地震魔掌中,搶回兩條鮮花般的生命。她的生命,也因此綻放出美麗的花。她勇于救人的精神大大啟發(fā)了我:“一個殘疾人都愿意舍己救人,我們健康人為什么不能堅強一點呢?”
“因為我是班長,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么用呢?”這句真誠而樸實的話出自于汶川縣映秀鎮(zhèn)漁子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地震中,他勇敢的就出了兩名同學。誰能想到,這個在危難時刻用于救人的英雄,年僅九歲。地震發(fā)生時,他兩次救人,兩次被壓在樓板下。每一次,他都很鎮(zhèn)定。第一次被壓時,他不斷的鼓勵同學要堅強,并帶頭唱起了他們熟悉的《大中國》。由于出生在農(nóng)村,經(jīng)常勞動,林浩長得要比同齡人壯實一些。幾經(jīng)努力,他爬出了廢墟。死里逃生的`林浩并沒有離開,他勇敢的救出了兩名同學。當他再次跑進教學樓救人時,垮塌的樓板又把他埋在了里面。這一次,是老師把他救了出來。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二
近期,我讀了學校發(fā)的一本書,名字就叫《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這本書是由中央文明辦組織編寫,書里介紹了50名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沉著鎮(zhèn)定、臨危不懼、堅強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兒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純潔晶瑩的雪花—宋雪和六樓逃生勇救老師的康潔。
宋雪,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土門小學五年級學生。5月12日星期一,執(zhí)行夏季作息時間后,土門小學新的一周又開始了,14時28分,大地突然劇烈震動起來,宋雪馬上意識到地震了,她拼命呼喊,把同學們疏散到安全地方去,正在這時,教室轟然跨塌,宋雪被埋在了里面。直到第二天上午,人們才找到宋雪的遺體。她喚醒了同學,挽救了同學的生命,她卻永遠地離去了!我想:宋雪如果早一點逃出教室,她就不會永遠永遠地離去了,宋雪是我們的驕傲,她為了同學,放棄了生命,但她美麗的'笑容和高尚的心靈卻定格在每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們心中!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朵純潔晶瑩的雪花!
康潔,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受災最嚴重的映秀鎮(zhèn),有一個十一歲的女孩名叫康潔。地震發(fā)生時,她反映奇快且異常冷靜,立即作出了跳樓的決定,教室一邊是水泥路另一邊是菜地,她選擇了往菜地里跳,教室在六樓,她從六樓跳了下去。讀到這里,我想:六樓啊,十幾米高,一個成年人也未必敢跳??禎嵜撾x危險并沒有離開,她又回教學樓,救了一些人,他們最后都被救援人員帶到了安全區(qū)域。我想:康潔冷靜機智的判斷,讓她活了下來,我們要學習康潔的勇敢、冷靜、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5。12特大地震中,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奮力搶救老師和同學,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要學習他們自強不息、心中有大愛的精神,當祖國需要我時,我要挺身而出,報效祖國。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三
我雖然沒親身經(jīng)歷汶川大地震,但電視里直播的個個凄慘鏡頭卻讓我勝似親身經(jīng)歷。那一具具血肉模糊無法分辨的尸體,令老師們淚如泉涌,母親們泣不成聲,親人們抱頭痛哭,朋友們伙伴們……剎那間,汶川大地哭聲震天。
來自四面八方支援救災的人們,以最快的速度紛紛涌向汶川。
其中讓我記得最深刻的是那些抗震自救的小英雄們,他們揩干眼淚不分彼此地自救互救。尤其是斷臂少年白樂瀟,當時巨大的預制板向他的身體“切”過來,雖然他反應非常敏捷,但他在閃身的那一瞬左手臂還是被重重地壓住了,血肉模糊的左手臂僅剩下血脈、皮肉、筋絡與身體相連。沒有片刻的猶豫,白樂瀟用力扯斷血肉相連的左手臂,鮮血洶涌而出,當時他才十二歲。就在他剛剛跳出被預制板砸成的大坑,身后的房子便轟然倒塌。無法想象,失去左臂的傷痛和恐怖要讓一個才十二歲孩子承受。
被救后,躺在病床上治療的白樂瀟不時央求他的父親,想要重返學校。他一方面思念同學老師,另一面擔心學習。他的父親抹著眼淚跟記者說,這孩子懂事??!當時那么疼,還對我說,能不能從廢墟里把他的書包揀出來,里面還有課本……這孩子樸實的話能不叫人感動嗎?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尚且如此堅強,汶川人民一定要團結一心共同抗震抗災,爭取早日重建災區(qū)。
白樂瀟如此堅強的毅力,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四
暑假里,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shù)挠⑿蹅兊墓鈽s事跡,他們?yōu)榱嗣褡宓慕夥攀聵I(yè)拋頭顱,灑熱血。
被捕之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
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
小說《紅巖》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后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zhàn)爭暴發(fā)后,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政府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制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
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后,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簽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簽撕裂著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chǎn)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后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
國民政府軍統(tǒng)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于渣滓洞監(jiān)獄,年僅29歲。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
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么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今天,我讀了《英雄中國》我感到了我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
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歷史,光輝且燦爛。
千百年來,我們民族薪火相傳,代代中華兒女始終弘揚民族精神。
在博大情深、源源流長的中華文明里,我們前進著。
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讓我們記住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好生活。
無數(shù)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用他們的青春、智慧乃至生命詮釋著不同歷史時期民族精神的深刻含義。
這些千百年來積累的民族精神不僅是民族告別落后,走向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而且是維護中華民族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強大支柱。
偉大的民族孕育著我們偉大的祖國將成為民族發(fā)展的動力。
我們應該發(fā)揚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讓我們繼續(xù)弘揚民族精神,奮發(fā)向上,使我們祖國永遠生機勃勃。
當我讀到邱少云這位革命少年時,眼前便出現(xiàn)他活活被烈火焚燒的情景。
他明知只要拍打幾下,火苗就會被撲滅,可他沒有,因為他深知,只要動一下,他們所有人都會暴露,這次行動也意味著失敗。
那時,邱少云所在的部隊得知日軍要從這里經(jīng)過,他們必須派出一部分人前去埋伏,邱少云想都沒想就跟隨他們?nèi)チ恕?BR> 邱少云他們都埋伏在日軍即將通過的路邊上的一片草地中,當一切準備就緒,正好從遠處傳來了一片“咚咚咚······”的腳步聲。
越來越近,越來越響,邱少云一些人也越來越警惕起來。
當敵人快要進入埋伏圈的時候,狡猾的他們好像事先就知道邱少云會來埋伏一樣,用噴火器噴出火來,用來清掃道路兩邊的雜草。
就在這個時候,邱少云突然被大火燒到了,一開始,只有褲腿著了,他知道,自己千萬不能動,一動就全完了,所以邱少云只能忍受著熊熊烈火的殘害······直到他被燒死的那一刻,他還是一動不動!埋伏成功了,勝利的果實是輝煌的,在這歡慶的時刻,每一位中國人都沒忘記他們的英雄——邱少云!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學習吧!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五
讀了這本書后,我深有感悟無論在什么時候大都應該幫助別人,這樣才能脫離危險,像小英雄林浩,自己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增加彼此的勇氣,但是由于個子矮小,他幾次努力終于爬出廢墟,然后又分別救出了兩位自己的同班同學,林浩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有受任何傷,是救人時受的傷。后來被采訪的時候記者問“為什么你自己出來了還要在一次進去呢?”林浩說:“因為我是班長。”
如果我們把汶川大地震這場災難,比作一道突然降臨的黑幕,譚千秋老師的故事就是撕開這道巨大黑幕的第一道亮光。譚千秋是一位人民教師,在地震的那一瞬間他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的護著四個學生,他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
災難來臨的時候,災區(qū)教師們英勇無畏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yōu)檫@個平凡的。
翟萬榮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汶川發(fā)生地震的時侯,正是。
時間,園內(nèi)有著5名老師和80名孩子,當時翟老師撲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而翟老師卻離開了我們。
我印象最深的是向倩,她的身體被砸成了三段,而她的雙手環(huán)抱著三名學生緊緊的摟于胸前,用自己的身體將三名學生保護于身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軀抵擋災難。
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多少抗震救災的事跡??!我們應該想這些英雄學習。
世界,永遠銘記著,銘記著5.12汶川特大地震。
三堡實驗小學六年級梁冰。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六
我緩緩起身,拿起一本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燈光下,著這本書我聚精會神的翻閱這本書,沉淀已久的感情逐漸復蘇,一點一點,在心底彌漫。
這本只有四百多頁的書,總共介紹了四十多位抗震救災涌現(xiàn)出來的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跡。書上那些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在災難來臨時,他們竟是如此沉著冷靜,甚至還有勇氣去奮力救人,這不禁讓我有些羞愧,但更多的則是為他們而驕傲!
其中給我觸動最大的少年英雄是宋雪。她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地震發(fā)生時,他本可以脫離危險,但為了救出睡夢中的`同學,他再次跑回還在猛烈搖晃的屋子里,大聲呼喊,挽救了那位同學的生命,而她卻未能脫險永遠閉上雙眼。
我知道,像宋雪這樣為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還有很多。倒在廢墟下的少年們,究竟是為什么讓他們舍身救他人?生命的價值重來用交換來體現(xiàn)的。古老的中華民族,輝煌的華夏文化,孕育了這些英雄兒女。
夜很靜,我緩緩合上那本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在那本書中,我從中領悟到舍己救人的高貴精神,再次想起那些少年英雄,我不禁為她們而感到無限的敬佩與自豪!
窗外,人散夜靜一彎明月……。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七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了一個名叫《抗震小英雄》的故事,令我很感動。這個故事講的是汶川縣映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林浩,他的成績很好。在2017年汶川地震發(fā)生時,九歲半的林浩和同學一起被壓在了廢墟下。林浩聽見石板下有個女同學在哭,林浩就安慰和鼓勵女同學說:“別哭了,我們一起來唱老師教的《大中國》!我們一定可以活著出去的!”經(jīng)過林浩的不懈努力,他們終于艱難地爬出了廢墟。
接著,他看到一名女同學昏倒在地,就用自己的幼小的身軀,先把她背到了安全的地方,然后又轉身將一名受傷的男同學拉出廢墟。他在救同學的時候,他的頭部和身體多處受傷,但是他沒有說過一聲痛。
后來,林浩同學受到了表彰,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稱號。
看了這個故事后,我非常的感動。才九歲半的孩子就這么堅強,發(fā)生危險時,會安慰人、鼓勵人。他不怕困難,也不怕累,用自己幼小的身體救出了許多身邊遇難受傷的同學。在救人的同時,他更不怕痛,一心只想著要救更多的同學。他救了一個又一個,連自己受傷了都不顧,他把自己的心思都花在了救同學的身上,這種向雷鋒叔叔學習,樂于助人的精神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好好學習的。林浩同學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個好榜樣!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八
黃壩驛鄉(xiāng)九年制學校初一年級數(shù)學老師王敏,額頭上縫了9針的傷口依然明顯,時不時還感覺到陣陣刺痛,掏出隨身攜帶的小鏡子,仔細觀察著傷痕的變化,26歲的王敏有點擔心,會不會留下永遠的疤痕?不過,王敏并不因此而后悔。她說,保護學生永遠是老師的天職。
5月12日14時28分,學校宿辦樓樓梯和陽臺開始出現(xiàn)稍微震顫,同時夾雜著低沉的轟鳴聲,就像重型機器駛過身邊一樣。不一會兒,地面由上下震顫變成左右搖擺,幅度越來越大,宿辦樓的墻皮嗖嗖下落,門窗啪啪作響,遠方巨石從山上滾落的轟隆聲不絕于耳。“不好,地震了,趕緊到操場上去?!闭谒揶k樓二層陽臺上的王敏一邊大聲呼喊,一邊跌跌撞撞地朝教學樓方向狂奔。
教學樓上的情形此時已經(jīng)非常緊急,雨點般傾瀉而下的瓦片,將二樓到一樓僅有的一段露天樓梯封鎖,20多名一年級學生被堵在二樓樓梯口慌作一團,嚇得哇哇直哭,大喊著:“老師,老師!”
冒著被砸傷的危險,王敏用胳膊護住腦袋,飛身沖向樓梯,來到孩子們面前?!皠e怕,趕緊跟著老師,順墻角下樓?!彼舐晫⒆觽兒暗?。驚恐的學生們按照王敏的指揮,在她的保護下,沿著墻角,迅速朝樓下跑去。
把這些孩子帶到安全地帶后,王敏剛想喘口氣,回頭一看,樓梯口上還有兩個女生,她們看上去已經(jīng)被嚇呆了,渾身發(fā)抖,拼命哭喊。在他們身邊,從屋頂傾落的磚瓦越來越密集。來不及細想,王敏再次沖進教學樓,飛跑到孩子身邊,一手抱住一個,轉身就往下跑,為了避免落下的磚瓦砸著孩子,王敏盡力將頭和身軀向前傾斜,用自己的背和頭為他們撐起了一片相對安全的空間。好不輕易跑到一樓樓梯口,眼看就要脫離險境了,就在這時,一大堆瓦片嘩啦啦落下,重重地砸在了王敏的頭上和背上,熱乎乎的鮮血一下從她頭上噴涌而出。王敏眼前一黑,暈倒在地,但就在倒地的瞬間,她把孩子緊緊地護在懷里。事后,王敏才知道,被她救下的兩個孩子一個叫王小小,一個叫解怡新,都只有6歲,因為自己的保護,她們都只受了一點點皮外傷。
王敏說,自己原本是一個瘦弱膽小的人,平時連一桶水也提不動,晚上上廁所也要丈夫陪。但是那一刻,不知哪來的勇氣和力量,她沒有絲毫畏懼和膽怯,毅然決然地沖進了岌岌可危的教學樓,最后竟一手抱著一個孩子跑了出來?!耙苍S,這就是師愛的力量吧,師愛讓我和我的同事們都在一瞬間變得無比強大!”她說,她的同事們當時也都無一例外地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臨危不亂,組織學生有序疏散,直到學生們?nèi)棵撾U,自己才最后撤離。
“我只是做了一個老師應該做的事。我希望學校能早日重建,我也能早點重返講臺,和學生們在一起。”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九
映秀是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地震發(fā)生后,映秀小學的教師們奮不顧身,竭力保護和救援學生,甚至因此而犧牲生命。
5月12日下午,大地忽然顫抖起來,映秀小學校長譚國強很快反應過來“地震了!”他帶著幾位老師沖出辦公室,朝著教學樓的方向奔去。在操場上,大地的晃動已經(jīng)幾乎可以讓人“飛”出去,老師們拉過正在上體育課的孩子,帶著大家一起趴在地上。
等大家從地上爬起來,曾經(jīng)的校園已經(jīng)變成了殘垣斷壁,教學樓、綜合樓、宿舍樓都已不復存在。面對坍塌的教學樓和傳出的呼救聲,老師們清楚地熟悉到:不能拋棄不能放棄,必須開展自救!
面對廢墟里孩子們布滿希望的眼光,沒有施救設備、沒有鋼釬,老師們便用雙手開始了生死大救援。他們用雙手硬是在廢墟上打開了一個孔,救出了3名孩子。
此時,余震再次無情的襲來,老師們不顧晃動著的教學樓廢墟和不斷掉下的水泥磚塊,一邊安慰著受困學生,一邊繼續(xù)用手搬動壓在孩子們身上的磚石水泥,又救出了4名學生。陸續(xù)趕來的家長們也帶來了繩子、鉗子等工具。
12日當天,自救持續(xù)到晚上22時20分,總共救出學生156人。
晚上,學校操場上燃起了一堆火,老師們預備稍事休息繼續(xù)戰(zhàn)斗。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四面躺滿了遇難學生和老師的遺體,大家相對無言,彼此的眼神里卻都透出堅毅的目光。
當天晚上又來了一場傾盆大雨,沖熄了燃起的火堆,參與救援的9名男教師緊緊地靠在一起,用體溫暖和彼此,度過了他們有生以來最為難熬的夜晚。
13日凌晨6時,大雨仍然繼續(xù),譚校長帶領沒有受傷的老師們不顧危險,再次趕到廢墟中,從教學樓頂部打開了一個很小的生命通道,又救出多名被困孩子。
在整個三天三夜的自救工作中,重點全放在主教學樓,而沒有來得及對教師宿舍和辦公樓展開救援。到5月15日下午,合肥市特勤救援小隊通過探測發(fā)現(xiàn),映秀小學已經(jīng)沒有生命跡象,老師們才爬上教師宿舍看了一眼自己的家和已逝去的親人。譚國強校長的妻子就在這片廢墟中,他沉默了一下,只留下了一句話:“太遲了?!?BR>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映秀小學的473名學生中262人遇難,46名教師遇難21人。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
5月12日,中國四川發(fā)生了8.0級的大地震,傷亡約十萬人,驚動了全國,但是在這次地震里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其中就有抗震小英雄林浩。
林浩,9歲半,地震前在映秀鎮(zhèn)魚子溪小學讀小學二年級。地震發(fā)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學樓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我使勁爬,使勁爬,終于爬出來了。爬出來,我看到一個女同學昏倒在走廊上,我就跑過去了,把她背出來了,交給校長,校長把她交給了家長。后來我又跑回去把另一個同學抱出來了,交給校長,校長把他交給家長,他也被父母背去了。”當問到他身上的傷時,他說:“我背得動他們,我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有傷。后來爬進去背他們的`時候才受傷的?!?BR> 據(jù)悉,林浩所在班有31名學生,在地震中有十多人逃生,這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來的兩個同學。在背完同學后,林浩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與群眾和其它幾個孩子一起都江堰走。“我們在路上走了7個多小時,走的全部都是小路橋,下面有條小路可以走?!绷趾普f起艱辛行路的7個小時,顯得輕描淡寫。
太偉大了,太不可思議了,太讓我感動了,怎么小小的年齡吃了那么多的苦,還救出了兩個人,我真敬佩你!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一
在這次大地震中,不僅涌現(xiàn)出了很多官兵英雄,還涌現(xiàn)出一大批少年小英雄。這些小英雄,最大的18歲,最小的才8歲。讀了他們的英雄事跡后,我深受感動。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15歲的小英雄趙彬。
趙彬是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茶坪初級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地震發(fā)生時,趙彬一邊叫同學快跑,一邊迅速跑向操場。猛烈的晃動剛過,他便奔向已成為廢墟的男生宿舍,與其他同學一起,將受傷的同學彭云從瓦礫中救出。接著,他又從呼救聲中判斷出位置,沖向八年級1班的男生宿舍,盡力搬走磚石碎塊,營救廢墟下面的同學。老師們趕來后,幾次強行命令,趙彬等同學才離開了廢墟。
離開廢墟后,趙彬又帶領其他同學將受傷的人抬到附近的醫(yī)療點。第二天凌晨,他冒著余震危險,與其它同學一起轉運學校廚房的礦泉水和食物。
趙彬這種在災難面前堅強勇敢、舍身救人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他是我學習的榜樣。
也許我們不會有像他們一樣的經(jīng)歷,但我們可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揚這種互幫互助的精神,一點一滴培養(yǎng)自己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好作風,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二
這周的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北川等地遭受了8.0級嚴重的大地震。特大地震的突然到來,給當?shù)匕傩諑順O大的災難,百姓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失去了親人。
電視上每天都在連續(xù)的報道地震以后戰(zhàn)士們奮勇向前,救援群眾,全國各地也都在紛紛獻上了自己的一片愛心,救助災區(qū)的群眾。在幾天的報道中讓我最感動的是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在突如其來的地震中冒著生命的危險保護著自己的學生,奮不顧身的把學生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都被倒塌的望到埋在了底下。像這樣讓我感動的場面很多很多。
“抗震救災、眾志成城”我們?nèi)珖嗣穸夹南禐膮^(qū),捐助災區(qū),我希望災區(qū)的百姓早日脫離危險,在全國人民的熱心幫助下早日重建自己美麗的家園!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三
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fā)生里氏8級大地震,一場人間災難降臨到中國人民頭上。在這次地震中,中國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承受了莫大的痛苦,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所幸的是,我們的人民并沒有屈服于這場災難,地震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動人事跡,這些事跡讓我潸然淚下,讓我激情澎湃,激勵我奮勇前進。我時常被這些平凡人的英雄事跡感動著,被他們的精神感動著。如果要我用什么字眼來表達這種感受,那就是:
堅強。
4個小時,他用雙手刨出同學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崇州市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后,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拔铱拗鴮λf,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后,小孝廉終于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jīng)血肉模糊。面對巨大的災難,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時,也在用勇氣和堅毅,傳遞著生的信心。
奉獻。
無私。
汶川縣映秀鎮(zhèn)幼兒園的聶曉燕老師始終守護在垮塌的教學樓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武警用手扒開廢墟。直到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聶曉燕的眼淚終于如山洪暴發(fā):“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里!“娃娃,你的臉怎么這么臟啊?”聶曉燕打開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彼驼煞蛴檬峙凛p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fā)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鎮(zhèn)定。
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游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公里處?!翱焱愤叺钠綁闻堋睂в蝿匀莺陀嗑哦曀涣叩睾爸?,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后的路都已坍塌。自救,勢在必行。入夜,幾十人相互扶持著擠在一座小山頂?shù)男K平地上,兩位導游和駕駛員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牽掛。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后,終于見到了救援者。
就讓我們永遠為這些事跡感動和激勵著,偕起手來,化悲痛為力量,為了祖國更加強大,為了人民更加幸福,為了世界更加美麗,貢獻我們的熱血和力量吧!
抗震小英雄讀后感篇十四
四川地震,人間臻悲,天地動容。但災害壓不垮中國人民的脊梁,在這場重大災難面前,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上演,令人淚流滿面。
5月12日,地震當天下午。溫家寶乘專機抵達成都,任抗震救災總指揮,指揮搶險救災工作。隨后,先后到達都江堰、德陽、綿陽、北川、汶川、廣元。查看各災區(qū)災情,慰問受災群眾。五天內(nèi),溫幾乎走到了四川所有的重災區(qū),連續(xù)工作了幾十個小時,年近古稀的他為了人民的安危,不僅沒有休息,而且毅然堅持在救災的第一線,他原本瘦弱的身軀在人民眼中顯得無比高大!
受汶川地震影響,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該校教導主任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他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愛,什么是榮耀!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學校中學教學樓嚴重開裂,小學教學樓地基也整體被抬高了近3米,教師宿舍樓全部坍塌,副校長楊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樓中。在這生死關頭,楊文友組織教師全力搶救疏散學生,重災區(qū)白鹿的800多名中小學生和幼兒無一傷亡。隨后,楊文友才找來救援人員挖掘搶救妻子,其妻被救出來時已奄奄一息,送醫(yī)院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四川江油縣公安局女民警蔣小娟在地震災民庇護所為一名地震災區(qū)孤兒喂奶。蔣小娟義務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災區(qū)孤兒喂奶,卻“狠心”把自己才6個月大、同樣需要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交給父母照料。
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人員和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也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qū),全力搶救受傷人員。人民子弟兵們緊急偵察,精銳出動,尋找生命,盡全力搶救受災群眾。他們不怕危險,不畏疲勞,放棄自己休息的時間,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有的醫(yī)務人員自己的家人還在廢墟之中,沒有音訊,仍然在奮不顧身地搶救其他受傷者。
還有許許多多像這樣為了救別人,放棄了自己的家人或者犧牲了自己的事跡。在此,讓我們默默哀悼那些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奪去了生命的人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區(qū)人民的安危時刻牽動中國億萬人民的心。社會各界紛紛組織募捐,志愿加入救災行列。國際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汶川,此刻,我們都把自己當成汶川人,我們的心靈與情懷與汶川同在。
房屋塌了,可以重蓋;道路斷了,可以重修。只要有人在,人的精神在,就有希望。我堅信,只要我們能一心,必將戰(zhàn)勝一切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