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游記讀后感(優(yōu)質(zhì)14篇)

字號:

    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記錄并回顧自己的閱讀體驗。在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分析書中的主題和意義,探討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和價值觀念。最后,請大家在寫讀后感時保持真實和獨立,用心地表達自己與書籍對話的情感和思考。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一
    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們擁戴清官、熱愛清官。黑臉的包龍圖,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始終是一片懲奷除惡的“大青天”。奷臣者,遭人唾罵,遺臭萬年,皆因人們憎恨奷臣、厭惡奷臣。殘害忠良的秦檜,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永遠是跪在岳飛墓前的(前些時候,看到網(wǎng)上傳言,秦檜在家鄉(xiāng)已站起來了,現(xiàn)在的社會價值取向真得讓人迷惘和心寒)。
    劉鶚的《老殘游記》中寫了二個清官,讀后,卻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第一個“清官”是玉賢。該人是因為“辦強盜辦的好”而“補曹州府”(見第三回)。他辦強盜究竟辦得怎么樣好呢?書中寫道:“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BR>    在《資治通鑒》中有一個描寫李世民的故事,也說到“路不拾遺”。故事名稱是《上與群臣論止盜》,發(fā)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年代,經(jīng)過是這樣的:
    上(指李世民)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曬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市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貞觀之治”時代,李世民是否真得做到路不拾遺了,我們姑且不論。但是,李世民對“止盜”采用“疏”的方法,讓百姓富起來,“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李世民的觀點顯然是合乎情理的,只是聽起來太過于理想化而已。“窮人”是任何社會都希望消失的,又是任何社會都難以有效消失的。即便歷史發(fā)展到現(xiàn)在,經(jīng)濟發(fā)達,物質(zhì)豐富,“窮人”的故事卻仍然時有耳聞,此仍由于合理的貧富差距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所在。如果果真具備孔子所倡導“天下大同、天下歸一”,社會還能否發(fā)展,卻是真正的令人心存疑慮!我們所要做的是讓“窮人”成為“相對窮”,而不是“絕對窮”!
    玉賢大人對于“止盜”采用卻是與李世民截然相反的方法,他用的是“堵”。他在“衙門口有十二架站籠,天天不得空”(見第五回),“未到一年,站籠站死兩千多人”(見第三回)。就曹州府這么一個小地方,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被玉賢拿住并站死的所謂強盜有兩千多人。這么一個地方哪里來的這么多強盜,全都是由于“他(指玉賢大人)隨便見著什么人,只要不順他的眼,他就把他用站籠站死;或者說話說的不得法,犯到他手里,也是一個死。”(見第五回)以至于老百姓非常怕他,大家如小心謹慎、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差錯。然而,即使這樣,還是有眾多的良民百姓被錯當作強盜而被怨站死。對此,老殘深有感慨,對曹州府百姓深為同情,他看到雪地中鳥兒無以覓食,“躲在屋檐下,也把頭縮著怕冷,其饑寒之狀殊覺可憫。”然而,他認為“這些鳥雀躍然凍餓,卻沒有人放槍傷害他……撐到明年開春,便快活不盡了。若象這曹州府的百姓呢,近幾年的年歲也就很不好,又有這們一個酷虐的父母官,動不動就捉了去當強盜,用站籠站殺,嚇得很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于饑寒之外,又多一層懼怕,豈不比這鳥雀還要苦嗎?(見第六回)”玉賢雖然做到了“路不拾遺”,在上級眼中能干的,在百姓眼中卻是殘暴的。此人表面清廉,實則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酷吏,為了讓自己升官,竟然不顧百姓死活,不問青紅皂白,用百姓之血染紅自己官帽上的頂珠。老殘在客店的墻上寫下一首詩,對此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得失淪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處處鵂鹠雨,山山虎豹風。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BR>    第二個“清官”是剛弼。此人不同于玉賢,玉賢是一心為升官,急于干出一番政績來,以博取上級歡心,因此以殘酷治民,是一個實足的“酷吏”。而剛弼卻不為升官,以“清廉自命(見第十六回)”。此人清廉確也真得清廉,然而,此人卻是剛愎自用,卻又昏庸無能之輩。他審訊賈家十三條人命的巨案,由于賈家的親家魏家傭人急于想救出自己東家,就對剛弼進行巨額賄賂,剛弼憑此就主觀臆斷,判定魏氏父女是兇手,嚴刑逼供,鑄成駭人聽聞的冤獄。他的邏輯是“這魏家既無短處,為什么肯花錢呢?卑職一生就沒有送過一個人錢?!?見第十八回)幸虧此案被老殘知曉,就寫信向撫臺反映情況,撫臺派出白太尊白子壽來主審此案,才讓魏家沉冤得雪,救了魏家父女之命,最終又救了賈家十三條人命。
    對于剛弼這種所謂“清官”,白太尊有一段分析很是精辟,也很是一針見血:“清廉人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個脾氣不好,他總覺得天下都是小人,只有他一個人是君子。這個念頭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
    對這些昏庸、殘暴之輩,老殘認為:“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市則一市傷,宰天下則天下死!(見第六回)”在那樣的年代,能說出如此之話,實為不易,真可謂是震聾發(fā)饋之聲也!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二
    洪都百煉生的《老殘游記》在晚清譴責小說中,是最為人所稱道的佳作之一。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評價此書:“借鐵英號老殘之游行,而歷記其言論聞見,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信仰,并見于內(nèi),而攻擊官吏之處亦多。”作為一部藝術(shù)作品來看,無論對語言的運用上、對生活的觀察上、對細節(jié)的描繪上,都看得出作者不愿因襲、追求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與晚清同類小說相比,成就是比較卓越的。但客觀來說,其基本政治觀念卻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tǒng)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zhì)缺乏意識,反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因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作品。
    作者劉鶚,生于咸豐七年(1857),卒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原名孟鵬,字云摶,后更名為鶚,字鐵云,筆名洪都百煉生,江蘇六合人。劉氏少時即不喜時藝,而精于術(shù)數(shù),尤長于治河,這在小說中的黃河水患治理情節(jié)中也有所體現(xiàn)。劉鶚寫《老殘游記》,初意是想以稿費幫助友人連夢青,更深一層的理由是,劉處于新舊思潮激蕩的轉(zhuǎn)型期,寫其游歷,以抒其郁悶之情。
    《老殘游記》的主人公老殘,是體現(xiàn)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搖串鈴浪跡江湖,不入仕途,但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俠肝義膽,盡其所能的解救人民疾苦。通過這一正面形象,作者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反映的“清官”暴政現(xiàn)象,尤其是對玉賢、剛弼兩個所謂的“清官”濫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惡行徑的描寫,形象生動的得出“清官比貪官更可惡”的慘痛結(jié)論。把當時社會消極黑暗的一面栓釋得淋漓盡致,即表面上所謂事事為民生的官員,其實只是虛偽造作之徒。
    我認為《老殘游記》并非是一部單純描寫山水之游的游記而已。近代李歐焚曾指出,《老殘游記》至少有三個層次:即老殘的山水之游、社會之游、心靈之游,亦因為這三種層次——山水、人物、思想——的交流,顯示出《老殘游記》的重大意義。
    想要更深入貼切的了解作者的思想,還必須結(jié)合當時中國社會的大背景來思考。小說在第一回“危船一夢”的寓言中,融入了指代性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胡適曾指出:以帆船象征中國,四個轉(zhuǎn)舵的是軍機大臣,六枝舊桅是新設的兩部,二十三四丈是二十三四個行省與藩屬,東邊那三丈是東三省,東邊一丈便是山東。
    而船上的紛亂情形,比喻戊戌政變,高談闊論之士,暗喻當時的志士。
    亂世之中,老百姓朝夕難保,再加上清官酷吏的欺壓剝削,更是苦不堪言。小說中描寫的海上風浪,很明顯是在比喻西洋勢力的侵入,在風雨中飄搖的小船,深刻有力的表現(xiàn)出當時中國的處境。然而當作者的化身老殘乘小船送去解救之法時,卻遭到盲目排外船員的鄙視和排擠,這在客觀生也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中劉鶚空有滿腔抱負和才華卻無處施展、無奈悲愴不受人理解的郁郁不得志之情。
    書中更加精彩的一段情節(jié)是八至十二回申子平登山遇黃龍子的事跡,乍看之下與老殘的情節(jié)脫離開來,然而也正是這幾個回目,使得全書富有哲理的意味。這段故事的存在,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作者信仰,并見于內(nèi)?!弊髡咴谶@里塑造了一位具有林下之風、不為世俗舊禮教束縛的超塵脫俗之人——玙姑。她痛論三教同軌,大膽批評宋儒理學,尤詆清儒:“宋儒固多不是,然尚有是處,若今之學宋儒者,直鄉(xiāng)愿而已?!庇纱藥С鲆粋€黃龍子,從《易經(jīng)》一直談到“北拳南革”,污蔑義和團和革命黨,說他們“破敗了天理國法人情”。中間還夾雜著勝姑、扈姑、玙姑等的迷人古樂場面。山中的虎嘯狼嗷,冰墮崖裂的聲音,把環(huán)境空氣渲染得驚險幽邃,迷離醉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矛盾的政治觀,透露了作者反動的政治思想本質(zhì)。
    反觀我們當下的社會生活,雖然整體和諧,但是還是有很多類似于當時社會的腐敗現(xiàn)象。然而這篇小說想要宣揚的,就正如老殘自己的獨白所說:“舉世皆兵,又舉世皆睡。真正無下手處,搖串鈴先醒其睡。無論何等病癥,非先醒無治法。具菩薩婆心,得異人口訣,鈴而曰串。則盼望同志相助,心苦情切。”四處奔走,無非是想喚醒猶酣夢于往昔光輝歷史的老大帝國。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三
    這是一本書,是一雙眼睛,它看透了世間的真理,它是一把剪刀,剪破了那些所謂“清官”的人皮。
    這本書叫《老殘游記》,它被魯迅評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與其說我看著這本書,還不如說我與老殘一起旅行,與他一起打抱不平,一起評判正誤。
    其中,我最痛恨像玉大眾那樣的人。他打著清官的招牌,自認為很了不起,只會用酷刑使無辜的人屈打成招,想想真是可笑,難道他不懂世上還有一種叫“借刀殺人”的計謀嗎?我覺得十分荒唐,這種人還配當老百姓的父母官,還配稱之為大人嗎?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酷吏。
    在那時,只有好人與壞人之分,但偏偏有些“偽君子”、“小人”使得社會變得烏煙瘴氣,甚至連一絲笑都會變得邪惡,讓別人懷疑、猜忌。這就是老殘所看到的世間。
    我的思緒飛涌著,而我的內(nèi)心卻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我痛恨清朝政府的腐無能,恨封建社會的制度與險惡;但是痛心的是,可憐那些無辜百姓,受官欺壓;但最傷心的是那些視事冷漠的人,有多少人會自己跳出來打抱不平?屈指可數(shù)?。?BR>    想了那么多,所以我寫下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為只有現(xiàn)在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為國家富強而奉獻,我們要好好珍惜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社會主義制度,決不能讓歷史重演。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四
    今天看老殘游記,讀到老殘拿了藥水去救人,看看頭上的題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過去幾頁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殘續(xù)集了,就不打算看了。
    這是本好書,淡淡的科技色彩雜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說來,清新異常。如果不是1920年之后我國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種改革方式,我國的知識分子可能不會像今天這樣子,大部分是“有知識無文化”,而成為老殘這樣的人。老殘是一個熱愛科技的人,而且不辭辛苦,愿意身體力行。
    作者自稱“燕北閑人”,狀物描景很有點樸拙淡雅的情景。他寫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
    文中一些情景,境界還是蠻好的,比如寫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還評價說“撂在地上摔三截兒”(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時候,用“音細若發(fā),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輕,能夠飄上天或者沖上天)。比如雪夜宿玙姑家,聽玙姑演說佛道儒三家的異同,又聽玙姑黃龍子等的“交響樂”一段,讓人如入天堂,寫玙姑頗有林下風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只是臨走的時候,黃龍子又玄不唧唧的說了一些預言,挺無聊的。寫翠花翠環(huán)的一段,也特別有意思,了解一些社會人情世態(tài)。這三段,算是正好寫了三個社會等級的女子。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謀生的;翠環(huán)一等,則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種。
    作者對黃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離之苦,通過翠環(huán)的口,寫得如此細致,讓我這個從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苦的人為之唏噓。
    這本書我之所以去看,是因為高中的時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還是誰,說他初中時候看得課外書中最喜歡的。所以就去看,是比較信任他們的話。這一次去看,卻發(fā)現(xiàn)原來我去年看過的,至少看過前五回??梢娢胰ツ昕磿紱]有留下什么印象。真是可惡!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五
    本書的作者劉鶚,出生在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他學識廣博,在算學、醫(yī)道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作者作為一個思想開明,勇于創(chuàng)造的人。他的人生事業(yè)卻是艱難坎坷,充滿波折的。本書既是他為國家存亡的擔憂,也是他對自己事業(yè)的哀嘆,劉鶚希望用這本書來喚醒麻木不仁的國人,挽救國家的危亡。
    《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胡適說過:“《老殘游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shù)。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套用爛調(diào),總想熔鑄新詞,作實的描寫?!濒斞刚f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生動。可以作為優(yōu)美的。
    散文。
    來讀。比如在描繪濟南府的時候用“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來寫,僅僅八字,就寫出了濟南的水多,樹多的特點。
    《老殘游記》是劉鶚晚年寫的一部小說,是劉鶚的代表作。一個偶然機會,有人請劉鶚給《繡像小說》半月刊雜志寫小說連載,劉鶚一時興起,就答應了。他寫《老殘游記》,十分瀟灑,興到即寫,寫得無趣即放,斷斷續(xù)續(xù),時而為之。192019年起,劉鶚以洪都百煉生為筆名寫作的《老殘游記》陸續(xù)在《繡像小說》雜志上發(fā)表。到十三回因故中止。后又重載于《天津日日新聞》報上,才完全出版。
    《老殘游記》全書共20回。小說以一位人稱“老殘”走方郎中鐵英的游歷為主線,通過老殘游歷的見聞和作為體現(xiàn)作品的主題思想。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老殘游記》為我們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形象。“清官”玉賢,這個人自以為清廉,不要錢,但埋在他內(nèi)心深處的目的,甚于贓官的貪圖錢財。玉賢出任曹州府知府“未到一年,站籠站死兩千多人,九分半是良民?!薄疤焯觳坏每铡?,群眾都畏懼和憤恨他的殘忍,道:“這個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賽過活閻王,碰著了就是個死!”。玉賢在曹州府的“功績”還包括他一手制造了幾起冤案。如對于家一案,于朝棟一家因與強盜結(jié)仇,被栽贓陷害,玉賢不加調(diào)查,不審真情,一口咬定他們是強盜,父子三人活活被站死。民間對此議論紛紛,有人酒后說了句玉大人“好冤枉人”,就被玉賢以“妖言惑眾”的罪名罰“站籠”而死。玉賢手下的人見于朝東一家?guī)卓凇八赖脤嵲谔珣K了”,都動了惻隱之心,下決心要弄清這樁案件,而且也抓到了移樁嫁禍于家的強盜。強盜原不過是想讓于家吃幾個月官司,結(jié)果鬧得那么厲害,“都后悔得不得了”。然而恰恰是這個心里總覺得自己是清官的玉賢,唯恐這樁“不照律例辦事”而造成的冤案會使他受到上司的責詢查辦,使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只為做官且急于做大官的私欲付之東流,竟然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釋放了那強盜。后來因為他捕“盜”成績顯著,上司賞識,還被朝廷加官進爵。
    小說通過對玉賢、剛弼兩個所謂的“清官”濫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惡的描寫,得出“清官比貪官更可惡”的結(jié)論。作那些表面上所謂事事為民生的官員其實虛偽造作,而對政治有極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的老殘在曾對們提出改革,讓人們將有價值的東西發(fā)展下去,但是老殘的一番創(chuàng)新思想并沒有引起反響,而當老殘到山西謀求發(fā)展時,他說服了當?shù)毓賳T,卻又難過京中大官的這一大關(guān),從而發(fā)展受阻。晚清社會并不只是像我們所知道的官場腐敗那樣,它更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腐敗和黑暗現(xiàn)象。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晚清時候的封建政治和那些所謂的“清官”的真面目。對我們學習歷史和思想提升方面都起重大的作用。
    手搖串鈴,身披破棉袍,奔走于江湖中,小說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頗具有俠風道骨的赤腳郎中。老殘,本名鐵英,因喜歡懶殘和尚煨芋的故事,故號補殘。因作者和時代的緣故,小說不免有一股迂腐氣,但對于老殘這樣一個人,我是很喜歡,他為人做事極為瀟灑隨性,既有綠林好漢的劫富濟貧,又有竹林七賢的淡泊寧靜,輕名利,重情義。讓我想起了帶著面具,手持佩劍在空中劃出“z”的佐羅,還有小時候犯花癡的對象紅葉大盜。
    小說被賦予的時代是晚清時期,也就是作者生活的年代。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中,作者吳研人鳥瞰晚清社會,作者看到的無非是三樣東西:蛇蟲鼠蟻,豺狼虎豹,魑魅魍魎。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牛鬼神蛇充斥著社會的各個角落,劉鶚在這群烏合中順手把清官這一類人物揪了出來,自古以來,寫昏官庸官的多,清官一直是被膜拜的對象,譬如說包公,鐵面無私的虛擬形象滿足了多少年來人們對父母官的幻想,而小說中老殘卻說(清官)“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省則一省殘,宰天下則天下死”,原因是“他總覺得天下人都是小人,只他一個人是君子”,所以容易剛愎自用,濫施刑罰。在這些清官的血腥統(tǒng)治下,百姓只能忍氣吞聲,含著眼淚還夸“清官”,“好官”,所以大凡酷吏的政治外頭都是好看的。小說以玉賢,剛弼兩個清官為例,引出兩段冤殘案,剛弼所掌的魏家冤案后因老殘等人的介入,得以真相大白,最后幾節(jié)讀來酣暢淋漓,大快人心.。這清官之禍不免讓人想到商鞅,李斯一派的法家人物,在任時功績熠熠,可最后商鞅被車裂,李斯被腰斬。清官酷吏的道路以目,庸官昏官的盜賊猖狂,究竟哪一個是百姓最為懼怕的,我們不得而知。現(xiàn)在有的官員更懂得兼容并包,一方面拿著房地產(chǎn)老板的鈔票,一方面逼得拆遷戶跳樓自焚。身為公務員卻踐踏法律道德,殊不知這是脫了鞋抽自己的臉,還讓別人聞臭。在封建專制的社會,清官禍國殃民的例子不勝枚舉,但其實無論是清官還是昏官,都不過是帝王的兇器,款式不同,其殺傷力卻是相同的,可以說,只要存在極權(quán)專制的社會,清官就會變了味,這一點在近代中國得到了證實。
    作者劉鶚深受洋務派影響,是個保守的學習西方的愛國派,所以他想抱的還是慈禧的小腳。在文中,他借老殘之口,稱革命運動為北拳南革,持否定批判態(tài)度,在第一章,老殘和友人在大明湖觀光時看到的一艘快要觸礁的船,并提議送上西方的羅盤,有的人說這是西方的代表,因此斷定劉鶚是偏向西方的政治派別,這種說法未免太偏頗。充其量說明劉鶚在當時順應了潮流,有一些思想覺醒。
    《老殘游記》還有后續(xù),我不想再讀了,狗尾續(xù)貂的故事太多,就到老殘破案這結(jié)束剛剛好。
    話說我讀完《老殘游記》,頗覺得意猶未盡。這時,發(fā)現(xiàn)后面還有若干續(xù)集,不禁喜出望外。于是又讀將過去,看看這老殘和德慧生在回揚州路上又會有什么奇聞發(fā)生。這一日,老殘一行從齊河縣便走到了山東泰安境內(nèi),泰山腳下。老殘游記續(xù)篇,大篇幅的文字都發(fā)生在這泰山腳下。
    不想,隨老殘行去,卻全忘了那泰山之景,竟都將心思集中在“逸云”身上了。甚至于那泰山腳下縣長公子的惡劣行徑,也成為逸云故事的輔助而已。你道是怎樣?原來,這泰山腳的一座“斗姥宮”中,藏了一個高人。如果說《老殘游記》中桃花扇訪賢一節(jié)中,桃花山深處宅子中的女子談論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之融合,那么,逸云乃是佛家之巔峰了。
    這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經(jīng)歷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有研究者如此描述她——從六七歲就進入斗姥宮修行的逸云,在如花的年齡遭遇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但嚴酷的現(xiàn)實讓她美好的愛情理想終歸破滅。特殊的寺廟生活把逸云鑄煉成了一個充滿魅力的風塵尼姑,讓她以尼姑而兼妓女的身份混跡于人世的火坑;她無力改變現(xiàn)實,只好把自己的精神歸宿投射于虛幻的宗教世界,用虛幻的宗教生活麻醉自己,并姑且拯救自己。
    此種評述,似乎有些悲觀,有一種研究者自以為是的感覺。其實,從原文中不難看出,逸云已經(jīng)完成了人生之修煉,將自己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了很高的層次。每個人的人生,不都是一種修煉嗎?不能因為逸云是在尼姑庵中修煉,就把她的修煉歸結(jié)為“用虛幻的生活麻醉自己”。參悟人生,參悟生命的真諦,是不分地方的。
    逸云說法一章中,講述她所經(jīng)歷的所謂“愛情”那段,無甚可看。講述悟透生命,得道一節(jié),卻頗值得玩味。在焦躁不安的當下世界,我們不妨都來讀一讀這段參禪悟道的文字,或者對我們的人生有所裨益。
    泰山之行,乃是《老殘游記》講述人間故事最后的精彩。及至走到淮安,老殘的筆墨便著重在地獄里了。這節(jié)描述,淮安勺湖,到有點意思了。我那天也是好奇,百度了一下淮安的地圖,沒想到果真現(xiàn)在還有勺湖,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在勺湖附近看到了“劉鶚故居”的標志。這倒讓我對淮安頗有點神往了。
    言歸正傳,卻這地獄一游,看似和人間故事毫不相干,卻實實在在就是人間故事的延續(xù)。不管是善人、惡人待遇之別,還是地上地下之分,抑或是人間送紙錢陰間之“享受”,其實作者用意都是讓人們在陽間多行善事,少做惡行,修煉以得道,得道以成仙。老殘不就是如此嗎?別的人陽壽盡時,被叫去陰間哪里還有回去之可能?老殘,卻可在陰世一游,渾身又散發(fā)香氣,可回歸人世了,所謂“善緣發(fā)動化身香”是也。
    不管這陰陽之說是否真實存在,陽世修美好總歸不是壞事,哪怕到了陰間也是真人。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六
    中國社會進入到晚清時期,封建制度的各種弊端暴露無遺。
    作者劉鶚,原名夢鵬,又名孟鵬。劉鶚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從小得名師傳授學業(yè)。他學識博雜,精于考古,并在算學、醫(y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他所著《老殘游記》備受世人贊譽,是十大古典白話長篇小說之一,又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劉鶚本人也是富有學識又得不到抱負的人。
    《老殘游記》是社會譴責小說,以暴露的陰暗面和種種弊端為主要內(nèi)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晚清的社會譴責小說的代表作有4部?!豆賵霈F(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象》《老殘游記》《孽海花》。其中每部書的側(cè)重點各不一樣,而《老殘游記》則更以對自然風光的描寫而見長,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感染力。
    《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魯迅說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有鮮明的層次和色彩??梢宰鳛閮?yōu)美的散文來讀。
    我覺得書中對大明湖的風光,黃河冰雪以及對音樂的描繪等藝術(shù)成就尤高,看起來讓我很受感染。比如在描繪濟南府的時候用“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來寫,僅僅八字,就寫出了濟南的水多,樹多的特點。我曾兩次去過濟南,那的水真是既多又特別清澈,連護城河中都能看到招搖的水草,綠油油的在水中自由地擺動。而大明湖中隨處可見的一眼眼小小的泉眼,更是無時無刻不活潑地冒著泡泡。
    作者在自敘里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說是作者對“棋局已殘”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難遭遇的哭泣。老殘是作品中體現(xiàn)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小說的突出處是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劉鶚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
    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tǒng)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zhì)缺乏認識,反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這在書中也有明顯的表現(xiàn)。因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而讀書是不能用現(xiàn)在的思維和政治觀點來評判古人的,古人的觀點和現(xiàn)在是有出入的。所以讀書時,不要過分在意作者的政治觀點,不能因為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的不一樣而否定這是一本好書。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七
    《老殘游記》中,寫人寫事的技巧并不高,但寫景卻是《紅樓夢》、《水滸傳》所不能及的,更不是《西游記》所能比的。
    如書中關(guān)于大明湖的描寫,令我印象深刻:
    這是靜,就是一幅畫,是如此的和諧與安詳,光是顏色的詞兒,就有十一個,而綠色就有三個:蒼翠、綠、碧。
    蒼勁的綠給人以無限歲月和歷練的想象,一陣疾風吹來,樹枝輕輕搖,正見樹枝蒼葉,晃出陣陣林濤,枝怒吼,風狂嚎,搖得蒼葉上下翻,卻不嬉笑。
    翠柏與蒼松相映,翠柏更富有活力,鮮艷的衣裝而清雅,連袈裟都遜色幾分,香客拜佛,也會偷窺春色。
    碧綠如翡翠,耀眼閃人心,誓與皇家色一較高下,卻不知深入凡世紅塵中?!趪@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大明湖業(yè)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有聲有景,分明一幅動態(tài)畫,雖不如上段色調(diào)繁多,卻也清新雅致,那一聲漁唱,雖未聽過,但在耳邊響徹。
    書中的人固然重要,事情也重要,可沒有場景,就算有仙家,也只是在白板上添了幾筆,可有可無。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八
    中國社會進入到晚清時期,封建制度的各種弊端暴露無遺。
    作者劉鶚,原名夢鵬,又名孟鵬。劉鶚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從小得名師傳授學業(yè)。他學識博雜,精于考古,并在算學、醫(y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他所著《老殘游記》備受世人贊譽,是十大古典白話長篇小說之一,又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劉鶚本人也是富有學識又得不到抱負的人。
    《老殘游記》是社會譴責小說,以暴露的陰暗面和種種弊端為主要內(nèi)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晚清的社會譴責小說的代表作有4部。《官場現(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象》《老殘游記》《孽?;ā贰F渲忻坎繒膫?cè)重點各不一樣,而《老殘游記》則更以對自然風光的描寫而見長,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感染力。
    《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魯迅說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有鮮明的層次和色彩。可以作為優(yōu)美的散文來讀。
    我覺得書中對大明湖的風光,黃河冰雪以及對音樂的描繪等藝術(shù)成就尤高,看起來讓我很受感染。比如在描繪濟南府的時候用“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來寫,僅僅八字,就寫出了濟南的水多,樹多的特點。我曾兩次去過濟南,那的水真是既多又特別清澈,連護城河中都能看到招搖的水草,綠油油的在水中自由地擺動。而大明湖中隨處可見的一眼眼小小的泉眼,更是無時無刻不活潑地冒著泡泡。
    作者在自敘里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說是作者對“棋局已殘”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難遭遇的哭泣。老殘是作品中體現(xiàn)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小說的突出處是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劉鶚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
    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tǒng)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zhì)缺乏認識,反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這在書中也有明顯的表現(xiàn)。因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而讀書是不能用現(xiàn)在的思維和政治觀點來評判古人的,古人的觀點和現(xiàn)在是有出入的。所以讀書時,不要過分在意作者的政治觀點,不能因為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的不一樣而否定這是一本好書。
    今天看老殘游記,讀到老殘拿了藥水去救人,看看頭上的題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過去幾頁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殘續(xù)集了,就不打算看了。
    這是本好書,淡淡的科技色彩雜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說來,清新異常。如果不是1920年之后我國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種改革方式,我國的知識分子可能不會像今天這樣子,大部分是“有知識無文化”,而成為老殘這樣的人。老殘是一個熱愛科技的人,而且不辭辛苦,愿意身體力行。
    作者自稱“燕北閑人”,狀物描景很有點樸拙淡雅的情景。他寫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
    文中一些情景,境界還是蠻好的,比如寫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還評價說“撂在地上摔三截兒”(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時候,用“音細若發(fā),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輕,能夠飄上天或者沖上天)。比如雪夜宿玙姑家,聽玙姑演說佛道儒三家的異同,又聽玙姑黃龍子等的“交響樂”一段,讓人如入天堂,寫玙姑頗有林下風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只是臨走的時候,黃龍子又玄不唧唧的說了一些預言,挺無聊的。寫翠花翠環(huán)的一段,也特別有意思,了解一些社會人情世態(tài)。這三段,算是正好寫了三個社會等級的女子。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謀生的;翠環(huán)一等,則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種。
    作者對黃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離之苦,通過翠環(huán)的口,寫得如此細致,讓我這個從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苦的人為之唏噓。
    這本書我之所以去看,是因為高中的時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還是誰,說他初中時候看得課外書中最喜歡的。所以就去看,是比較信任他們的話。這一次去看,卻發(fā)現(xiàn)原來我去年看過的,至少看過前五回??梢娢胰ツ昕磿紱]有留下什么印象。真是可惡!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九
    尋蹤晚清風土,踏跡官場沉浮,追逐俠客視野,暢飲百態(tài)人生,《老殘游記》和《葬花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狀》《官場現(xiàn)形記》并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老殘游記》作者劉鶚(1856——1909)乃晚清才子,博識甚廣,本書深挖晚清社會矛盾,小說直觀的展示了晚清的風土民俗,官態(tài)時弊。一個孤膽郎中鐵英(老殘)的夢境開始,以老殘的行蹤為線索貫穿全文。蓬萊仙山湖光山色誘人,老殘同友前往卻發(fā)現(xiàn)危船,好心救船反遭暴擊,船毀人溺,老殘從夢中驚醒,夢之所向,行之所至。老殘前往濟南觀湖光樓閣,泉景水色,在一次出診時無意結(jié)識濟南名流,為宮保(官職)賞識,時值黃河水患,欲留老殘得治水良策,奈何老殘忘卻名利,推官辭禮,夜走曹州。曹州扶臺玉尊為酷吏,雖清廉卻施暴政,苛政之下曹州雖無盜案,卻也民不聊生,人人惶恐自危,玉尊所抓盜犯十之七八乃是良民,冤或重刑,衙門十二臺牢籠,月月飽滿,日日死尸,奈何這玉尊在外官名卻極好,宮保欲推薦其升值,老殘至此,慨曰:官員無才便是德,妄有才之人,為名利而做官,國亂強盜作案有三四,酷吏做案卻有七八,遂修書至宮保劾之。
    時遇以曹州縣官,與其辯進退,出治盜之良策,尋退世江湖高人以威名震盜。老殘回省城走過齊河縣,巧遇黃河冰凌,無法渡河,住店之時又遇見省中官吏,交談歡悅,吏要二妓,與老殘彈唱取樂,此二女卻淚如涌泉,訴其故,原先黃河大水,家破人亡,為生計去青樓為娼,吏欲贖之,卻是官名在身難以現(xiàn)身,老殘只好代為效勞,吏有心,卻也成全老殘一樁沒事,嫁為殘妻。此事之后又道齊河冤案,大戶賈家一十三口被滅門,唯有一女幸存,原先此女與外人有染,自殘全家,卻嫁禍給已故哥哥的嫂子魏家,案情重大,省府派酷吏剛弼審案,剛弼自持,重刑魏家婦女,女不忍其父受刑,簽字畫押,即等凌遲,老殘聞之,夜信宮保,祈明官重審,不日,明官白公半日斷冤案,其后老殘又助縣官巧擒元兇,遂攜妻游走江南。
    念今日時政,名曰法制,實為人治,官僚吃喝嫖賭比封建社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冤案非一把手批示,難以昭雪,與封建又是何等相似,雖無酷吏,卻有暴政,官員為盜,亂國亂政者十有八九。古之翰林之學士,雖未愚忠卻深悟孔孟之道,書生意志,乃屬初生牛犢,而世下文人墨客莫不是拍須溜馬,剽竊抄襲,丹心孺牛之輩何其罕見。
    《老殘游記》中妓女有言:文人在妓女面前作詩非懷才不遇,即風花雪月,想今日文人官報作唱莫不是大唱贊歌,拍須求職,為政者卻也沉溺其中,何如娼妓?此乃糞青偏激之言,可做笑談。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十
    中國社會進入到晚清時期,封建制度的各種弊端暴露無遺,老殘游記讀后感。
    作者劉鶚,原名夢鵬,又名孟鵬。劉鶚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從小得名師傳授學業(yè)。他學識博雜,精于考古,并在算學、醫(y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他所著《老殘游記》備受世人贊譽,是十大古典白話長篇小說之一,又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劉鶚本人也是富有學識又得不到抱負的人。
    《老殘游記》是社會譴責小說,以暴露的陰暗面和種種弊端為主要內(nèi)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晚清的社會譴責小說的代表作有4部?!豆賵霈F(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象》《老殘游記》《孽?;ā贰F渲忻坎繒膫?cè)重點各不一樣,而《老殘游記》則更以對自然風光的描寫而見長,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感染力。
    《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魯迅說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有鮮明的層次和色彩??梢宰鳛閮?yōu)美的散文來讀。
    我覺得書中對大明湖的風光,黃河冰雪以及對音樂的描繪等藝術(shù)成就尤高,看起來讓我很受感染。比如在描繪濟南府的時候用“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來寫,僅僅八字,就寫出了濟南的水多,樹多的特點。我曾兩次去過濟南,那的水真是既多又特別清澈,連護城河中都能看到招搖的水草,綠油油的在水中自由地擺動。而大明湖中隨處可見的一眼眼小小的泉眼,更是無時無刻不活潑地冒著泡泡。
    作者在自敘里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說是作者對“棋局已殘”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難遭遇的哭泣。老殘是作品中體現(xiàn)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讀后感《老殘游記讀后感》。小說的突出處是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劉鶚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
    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tǒng)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zhì)缺乏認識,反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這在書中也有明顯的表現(xiàn)。因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而讀書是不能用現(xiàn)在的思維和政治觀點來評判古人的,古人的觀點和現(xiàn)在是有出入的。所以讀書時,不要過分在意作者的政治觀點,不能因為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的不一樣而否定這是一本好書。
    今天看老殘游記,讀到老殘拿了藥水去救人,看看頭上的題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過去幾頁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殘續(xù)集了,就不打算看了。
    這是本好書,淡淡的科技色彩雜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說來,清新異常。如果不是19之后我國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種改革方式,我國的知識分子可能不會像今天這樣子,大部分是“有知識無文化”,而成為老殘這樣的人。老殘是一個熱愛科技的人,而且不辭辛苦,愿意身體力行。
    作者自稱“燕北閑人”,狀物描景很有點樸拙淡雅的情景。他寫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
    文中一些情景,境界還是蠻好的,比如寫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還評價說“撂在地上摔三截兒”(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時候,用“音細若發(fā),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輕,能夠飄上天或者沖上天)。比如雪夜宿玙姑家,聽玙姑演說佛道儒三家的異同,又聽玙姑黃龍子等的“交響樂”一段,讓人如入天堂,寫玙姑頗有林下風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只是臨走的時候,黃龍子又玄不唧唧的說了一些預言,挺無聊的。寫翠花翠環(huán)的一段,也特別有意思,了解一些社會人情世態(tài)。這三段,算是正好寫了三個社會等級的女子。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謀生的;翠環(huán)一等,則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種。
    作者對黃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離之苦,通過翠環(huán)的口,寫得如此細致,讓我這個從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苦的人為之唏噓。
    這本書我之所以去看,是因為高中的時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還是誰,說他初中時候看得課外書中最喜歡的。所以就去看,是比較信任他們的話。這一次去看,卻發(fā)現(xiàn)原來我去年看過的,至少看過前五回。可見我去年看書都沒有留下什么印象。真是可惡!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十一
    讀了《老殘游記》,寫了一些心得。
    一個偶然機會,有人請劉鶚給《繡像小說》半月刊雜志寫小說連載,劉鶚一時興起,就答應了。他寫《老殘游記》,十分瀟灑,興到即寫,寫得無趣即放,斷斷續(xù)續(xù),時而為之。1903年起,劉鶚以洪都百煉生為筆名寫作的《老殘游記》陸續(xù)在《繡像小說》雜志上發(fā)表。到十三回因故中止。后又重載于《天津日日新聞》報上,才完全出版。
    《老殘游記》全書共20回。小說以一位人稱“老殘”走方郎中鐵英的游歷為主線,通過老殘游歷的見聞和作為體現(xiàn)作品的`主題思想。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胡適說過:“《老殘游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shù)。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套用爛調(diào),總想熔鑄新詞,作實的描寫?!濒斞刚f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生動。可以作為優(yōu)美的散文來讀。比如在描繪濟南府的時候用“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來寫,僅僅八字,就寫出了濟南的水多,樹多的特點。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十二
    《老殘游記》是晚清時的一部社會譴責小說,暴露了晚晴時代封建制度的弊端和陰暗。它是十大古典小說白話長篇小說之一,也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
    本書的作者劉鶚,出生在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他學識廣博,在算學、醫(yī)道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作者作為一個思想開明,勇于創(chuàng)造的人。他的人生事業(yè)卻是艱難坎坷,充滿波折的。本書既是他為國家存亡的擔憂,也是他對自己事業(yè)的哀嘆,劉鶚希望用這本書來喚醒麻木不仁的國人,挽救國家的危亡。
    《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胡適說過:“《老殘游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shù)。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套用爛調(diào),總想熔鑄新詞,作實的描寫?!濒斞刚f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生動。可以作為優(yōu)美的散文來讀。比如在描繪濟南府的時候用“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來寫,僅僅八字,就寫出了濟南的水多,樹多的特點。
    《老殘游記》是劉鶚晚年寫的一部小說,是劉鶚的代表作。一個偶然機會,有人請劉鶚給《繡像小說》半月刊雜志寫小說連載,劉鶚一時興起,就答應了。他寫《老殘游記》,十分瀟灑,興到即寫,寫得無趣即放,斷斷續(xù)續(xù),時而為之。1903年起,劉鶚以洪都百煉生為筆名寫作的《老殘游記》陸續(xù)在《繡像小說》雜志上發(fā)表。到十三回因故中止。后又重載于《天津日日新聞》報上,才完全出版。
    《老殘游記》全書共20回。小說以一位人稱“老殘”走方郎中鐵英的游歷為主線,通過老殘游歷的見聞和作為體現(xiàn)作品的主題思想。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老殘游記》為我們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形象。“清官”玉賢,這個人自以為清廉,不要錢,但埋在他內(nèi)心深處的目的,甚于贓官的貪圖錢財。玉賢出任曹州府知府“未到一年,站籠站死兩千多人,九分半是良民?!薄疤焯觳坏每铡?,群眾都畏懼和憤恨他的殘忍,道:“這個玉大人真是了不得,賽過活閻王,碰著了就是個死!”。玉賢在曹州府的“功績”還包括他一手制造了幾起冤案。如對于家一案,于朝棟一家因與強盜結(jié)仇,被栽贓陷害,玉賢不加調(diào)查,不審真情,一口咬定他們是強盜,父子三人活活被站死。民間對此議論紛紛,有人酒后說了句玉大人“好冤枉人”,就被玉賢以“妖言惑眾”的罪名罰“站籠”而死。玉賢手下的人見于朝東一家?guī)卓凇八赖脤嵲谔珣K了”,都動了惻隱之心,下決心要弄清這樁案件,而且也抓到了移樁嫁禍于家的強盜。強盜原不過是想讓于家吃幾個月官司,結(jié)果鬧得那么厲害,“都后悔得不得了”。然而恰恰是這個心里總覺得自己是清官的玉賢,唯恐這樁“不照律例辦事”而造成的冤案會使他受到上司的責詢查辦,使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只為做官且急于做大官的私欲付之東流,竟然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釋放了那強盜。后來因為他捕“盜”成績顯著,上司賞識,還被朝廷加官進爵。
    小說通過對玉賢、剛弼兩個所謂的“清官”濫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罪惡的描寫,得出“清官比貪官更可惡”的結(jié)論。作那些表面上所謂事事為民生的官員其實虛偽造作,而對政治有極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的老殘在曾對們提出改革,讓人們將有價值的東西發(fā)展下去,但是老殘的一番創(chuàng)新思想并沒有引起反響,而當老殘到山西謀求發(fā)展時,他說服了當?shù)毓賳T,卻又難過京中大官的這一大關(guān),從而發(fā)展受阻。晚清社會并不只是像我們所知道的官場腐敗那樣,它更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腐敗和黑暗現(xiàn)象。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晚清時候的封建政治和那些所謂的“清官”的真面目。對我們學習歷史和思想提升方面都起重大的作用。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十三
    這本書看了很多遍了。最早是語文書里面的《大明湖聽書》這個編目。年少時哪里知道這文章的好處,雖然描寫白妞的說書是那樣的極盡渲染之能事。
    后來有了幾本書在肚子里面打底子,再于暇時認真的從頭看起,細品下來,滋味竟是那么的悠遠綿長。
    其實這本書并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游記,最著名的有《徐霞客游記》在那里呢。其實他可以和《格列佛游記》相類比。對現(xiàn)實的不滿,《格列佛游記》可以天馬行空到幻境之中找到寄托,但是老殘,還是現(xiàn)實的,他沒有神游天外,他想在夾縫里面找到生存的空間。
    老殘其實不是避世的,他是入世的,雖然搖著串鈴,不愿意做官,但是搖串鈴的時候看到的是國計民生,雖然沒有入仕,但是交接的都是官場上的人物,談的都是治國平天下的策略。說實在的,在這篇所謂的游記里面,看到最后,心痛的成分多,灰心的成分更多。
    作為一個山野之人,有濟世之心,那是最苦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便是想盡一切可想的辦法,又能解決幾何?最后,往往只剩下一肚皮的不合時宜。所以老殘最后還能盡享隱居之樂,那真是上蒼的眷顧了。
    老殘游記讀后感篇十四
    《老殘游記》斷斷續(xù)續(xù)看完了??粗斑叺共皇呛芟牒筮?,因為它是游到哪兒說到哪兒;看著后邊倒是忘了前邊。但想想覺得還是開頭、結(jié)尾寫得好,詳細,修辭手法多樣,人物呼之欲出,特別是女性的描寫更是惟妙惟肖,從外貌深入到心理,比現(xiàn)實人還要入木三分。
    通篇看來,感覺最深的是:
    1、它的語言清新流暢、詳略得當。該詳詳,該略略,詳起來根根頭發(fā)都要數(shù)一數(shù),略起來用老土話、大白話一句概過。如游講到飯菜時:“‘一品鍋里的物件,都有徽號,您知道不知道?’老殘說:‘不知道?!阌每曜又钢f道、‘這叫“怒發(fā)沖冠”的魚翅;這叫“百折不回”的海參;這叫“年高有德”的雞;這叫“酒色過度”的鴨子;這叫“恃強拒捕”的肘子;這叫“臣心如水”的湯。’”寫幾個女性寫得尤為出色。魯迅說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有鮮明的層次和色彩。可以作為優(yōu)美的散文化的小說來讀。
    2、構(gòu)思別致、想法獨特。世人皆惡壞官,喜清官,看作者咋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他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于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
    “無才的要做官很不要緊,正壞在有才的要做官,你想,這個玉大尊,不是個有才的嗎?只為過于要做官,且急于做大官,所以傷天害理的做到這樣。而且政聲又如此其好,怕不數(shù)年之間就要方面兼圻的嗎。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省則一省殘,宰天下則天下死!由此看來,請教還是有才的做官害大,還是無才的做官害大呢?倘若他也像我,搖個串鈴子混混,正經(jīng)病,人家不要他治;些小病痛,也死不了人。即使他一年醫(yī)死一個,歷一萬年,還抵不上他一任曹州府害的'人數(shù)呢!”
    是啊,作者就是通過一個“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然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的老殘,來揭露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也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
    3、女孩兒的心事剖析得淋漓盡致。斗姥宮尼姑逸云的愛真是人世間的“至愛”,形象得無與倫比,真慚愧,還沒有聽說和經(jīng)歷過這樣的愛,也沒有想到或聽說過一個女孩兒在沒有家人和老尼姑的點撥下,思前想后,一條一條,頭頭是道,最后徹底“徹悟”——酒肉穿腸過,我佛心中留。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4、老殘的江湖太饞人。第一,跟著當官的混吃混喝,不用掏自己腰包割肉心疼。要啥有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人拿錢,樂得自由享受又受人尊敬。第二,江湖里,鏢局、土匪互通有無,以求共生,一人有難,八方支援。不過江湖里有聲張正義的俠客,更有魚肉百姓的惡徒,走在江湖,圖的就是一個熱鬧,一個名聲。像金庸小說一樣。
    有些語言太好,太富于韻味,看到這樣的好句子我不勉又要尋章摘句起來:
    1、最后在一家竹籬茅舍中沒看到人,倒看到墻上的七律:
    野火難消寸草心,百年荏苒到如今,
    墻根蚯蚓吹殘笛,屋角鴟梟弄好音。
    有酒有花春寂寂,無風無雨晝沉沉,
    閑來曳杖秋郊外,重迭寒云萬里深。
    2、尼姑庵里靚云屋對聯(lián):“靚妝艷比蓮花色,云幕香生貝葉經(jīng)?!币菰莆荨耙萸樵粕稀迸赃呉桓睂β?lián):
    “妙喜如來福德相,姑射仙人冰雪姿。”
    3、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
    對了,這本書的作者叫劉鶚,原名夢鵬,又名孟鵬。劉鶚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從小得名師傳授學業(yè)。他學識博雜,精于考古,并在算學、醫(y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他所著《老殘游記》備受世人贊譽,是十大古典白話長篇小說之一,又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象》《老殘游記》《孽?;ā?之一。劉鶚本人也是富有學識又得不到抱負的人。
    《老殘游記》是社會譴責小說,以暴露的陰暗面和種種弊端為主要內(nèi)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且本小說更以對自然風光的描寫而見長,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