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實用11篇)

字號: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一
    “呵呵,今天一定要好好的玩一回?!薄班?,對,不能空手而歸的!”“就是,就是,不能白來一趟!”“那你們可要看好自己的錢,小心花完了回不去了,那里聽說很貴的!”“呵呵呵!”這一席話便出自我們四個女生之口。這一次的目的地便是“傳說”中的南鑼古巷。到了車站來來回回的坐了幾趟公交才到了目的地。
    我們四個女生走在小巷中,感受著古巷的魅力與氣息。沒有高樓大廈,長寬公路,只有由紅磚砌成的小四合院,狹窄的小巷。行了幾步便到了南鑼鼓巷。我們從左邊開始,只要是開著們的店我們基本都逛了一遍。
    我們四個女生肩并肩手里捧著奶酪走在古巷中。午后的陽光撒在我們的身上,十分的愜意??纯瓷磉叺娜缓糜?,突然讓我發(fā)現(xiàn)3年時間過的好快,再有一年,我們便會各自分開了,奔向自己的理想,時間在每個人的身上留下了印記,那個印記便是成長。我們都長大了,為了學(xué)習(xí)在不停的努力,沒有當(dāng)初那單純的想法。好想好想我們四個就這樣肩并肩的走下去。
    南鑼鼓巷,一次難忘的旅行……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二
    北京的秋天是大家公認(rèn)的最美的季節(jié),沒有了陰霾和悶熱,一切變的清澈。仰起頭你能看著白云在蔚藍(lán)的天空中流動、流動,一直飄到你想送去祝福的遠(yuǎn)方的朋友那里!
    西山的紅葉是北京秋天最美的景致之一,但觀賞紅葉還要等到深秋季節(jié)呢,美麗的風(fēng)景總是轉(zhuǎn)瞬即逝,深秋的紅葉可以等待,秋陽下京城古巷的特別韻味是可遇不可求啊,不要讓這美麗的秋色從指尖滑過,今天就跟著俺來到京城最古老的街巷之一,也是我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胡同院落區(qū)——南鑼鼓巷。
    你聽南鑼鼓巷這名字就覺得熱鬧吧??刹皇菃?,據(jù)說從明清以來,南鑼鼓巷已經(jīng)是“富人區(qū)”,住著些達(dá)官貴人、社會名流,現(xiàn)如今作為京城胡同的熱門景點,許多的院落和房屋都就用了街店或酒吧,使其成為繼三里屯、什剎海之后京城的又一條酒吧街,不過此次俺是來享受秋陽下的南鑼鼓巷的,至于月色中的南鑼鼓巷趕明兒有機(jī)會再領(lǐng)略吧。
    雖然此時到南鑼鼓巷南來北往的人不少,但她卻不像前門大街那樣的喧鬧,住在胡同里的人依舊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事,像俺一樣的游客們則充滿好奇地從巷子的這頭一扇門挨著一扇門地走到巷子的那頭。
    秋色中的太陽是暖洋洋的,秋陽下的南鑼鼓巷是安逸的,自然的像緩緩的流水。街道兩邊街店中的物品時空交錯、五花八門,但脫不了京城的時代氣息,相信不同的人在這里找到了不同時代的回憶和感受。
    朋友啊,當(dāng)你走過南鑼鼓巷之后,一定也會不由自主地被什么觸動一下吧……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三
    明朝時,將北京劃為28坊,兩坊合并稱“昭回靖恭坊”。清代屬鑲黃旗。南鑼鼓巷曾叫羅鍋巷,乾隆15年(1750年)繪制的《全城全圖》改稱為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街區(qū)北邊是鼓樓東大街,南邊是地安門東大街,西邊是地安門外大街,東邊是交道口南大街。由這4條街圍合的這塊長方形地塊,正是元大都的兩個坊。以南鑼鼓巷為界,東面是“昭回坊”,西邊是“靖恭坊”,南鑼鼓巷是兩坊間的分界巷。
    唐朝長安的里坊早已無存,元大都里坊構(gòu)造在8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鑼鼓巷地區(qū)卻還極為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里坊的歷史遺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謂是北京古都風(fēng)貌中一塊保存完整的“碧玉”。
    南鑼鼓巷在近幾年被時尚人士和國外旅游者關(guān)注,是因為從新世紀(jì)開始,不經(jīng)意間,許多酒吧在這條古老的小街上出現(xiàn)。這里已經(jīng)成為繼三里屯、什剎海之后北京的又一條酒吧街。
    有人說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剎海酒吧街是暗紅色的,而南鑼鼓巷酒吧街是翠綠色的。這樣的評說可能不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許還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吧。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每一個宅院里都訴說著老故事。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xx。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qū)之一,也位列規(guī)劃中的25片舊城保護(hù)區(qū)之中。南鑼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樓東大街,南止地安門東大街,全長786米,寬8米,與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guī)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tǒng)民居區(qū)。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鑼鼓巷是“后市”的組成部分。元南鑼鼓巷圖1代,以南鑼鼓巷為軸線,東側(cè)地區(qū)屬昭回坊,西側(cè)地區(qū)屬靖恭坊。明代屬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間屬鑲黃旗,光緒末年至宣統(tǒng)年間屬內(nèi)左三區(qū)。民國時期屬內(nèi)五區(qū)。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呈“魚骨狀”,又如同一條“蜈蚣”。
    因此,南鑼鼓巷也稱為“蜈蚣巷”。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后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胡同,明代叫局兒胡同,后來改稱橘兒胡同,清代宣統(tǒng)時才稱菊兒胡同,后延續(xù)至今。她里坊,是中國古代居住區(qū)組織的基本單位,也是城市規(guī)劃建設(shè)的基本單位。在先秦稱為“里”、“閭”或“閭里”。從北魏開始,出現(xiàn)了“坊”的稱呼。唐長安,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規(guī)劃設(shè)計時仍延續(xù)了里坊制,全城分為50坊,坊與坊之間是寬闊平直的街巷,猶如棋盤。
    明朝時,將北京劃為28坊,兩坊合并稱“昭回靖恭坊”。清代屬鑲黃旗。南鑼鼓巷曾叫羅鍋巷,乾隆20xx年(1750年)繪制的《全城全圖》改稱為南鑼鼓巷。
    現(xiàn)在的南鑼鼓巷街區(qū)北邊是鼓樓東大街,南邊是地安門東大街,西邊是地安門外大街,東邊是交道口南大街。由這4條街圍合的這塊長方形地塊,正是元大都的兩個坊。以南鑼鼓巷為界,東面是“昭回坊”。西邊是“靖恭坊”,南鑼鼓巷是兩坊間的分界巷。
    唐朝長安的里坊早已無存,元大都里坊構(gòu)造在8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鑼鼓巷地區(qū)卻還極為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里坊的'歷史遺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謂是北京古都風(fēng)貌中一塊保存完整的“碧玉”。
    在北京炎熱夏季中一個少有的細(xì)雨霏霏的涼爽午后,我又一次來到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在近幾年被時尚人士和國外旅游者關(guān)注,是因為從新世紀(jì)開始,不經(jīng)意間,許多酒吧在這條古老的小街上出現(xiàn)?,F(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繼三里屯、什剎海之后,北京又一條酒吧街。
    有人說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剎海酒吧街是暗紅色的,而南鑼鼓巷酒吧街是翠綠色的。這樣的評說可能不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許還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吧。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每一個宅院里都訴說著老故事。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五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后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胡同,明代叫局兒胡同,后來改稱橘兒胡同,清代宣統(tǒng)時才稱菊兒胡同,后延續(xù)至今。整個街區(qū)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近幾年,成為許多時尚雜志報道的熱點,不少電視劇在這里取景拍攝,許多國外旅行者把其列為在北京的必游景點。其實,明清以來,這里一直是“富人區(qū)”,居住過許多達(dá)官貴人、社會名流,從明朝將軍到清朝王爺,從北洋政府總統(tǒng)到國民黨總裁,從文學(xué)大師到畫壇巨匠,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留下歷史的痕跡。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六
    到了北京,南鑼鼓巷不可不游。由極其挑剔的美國《時代周刊》精心挑出來的、讓你不得不去的少數(shù)好玩兒的地兒之一,就有南鑼鼓巷,要是不去一趟,還真對不起自己。
    于是10月27日下午趁空到地安門附近小時住過的的油漆作胡同和廠橋胡同懷舊一番、眼眶濕潤一陣之后,不顧天色漸黑,腹中饑餓,又趕往附近據(jù)稱是唯一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里坊風(fēng)貌、最富有老北京風(fēng)情的的南鑼鼓巷看看。
    南鑼鼓巷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坐落在北京鼓樓與地安門之間。實際上南鑼鼓巷是個大胡同群,其主街南北走向,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相連,整個街區(qū)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這里在絕無僅有的北京胡同原貌的基礎(chǔ)上,又冒出風(fēng)格百變的各色時尚小店、酒吧、咖啡屋、食肆,以致在近幾年,已經(jīng)逐漸取代三里屯和后海,成為北京新的時尚地標(biāo)。
    有一篇文章這樣形容南鑼鼓巷:“門外是古老中國胡同的往日塵煙,門里是熟悉的藍(lán)山咖啡和杜松子酒。似有似無間,你仿佛在古今交錯的時間里徜徉,在中西合壁的空間里感受傳統(tǒng)與時尚的激情碰撞。就是這般矛盾,卻又難以置信地和諧。讓人不禁感嘆,原來北京可以如此悠然。”其實歸納起來,現(xiàn)在的南鑼鼓巷就是個土洋結(jié)合、中西結(jié)合、新舊混血的混搭。
    南鑼鼓巷周邊的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帽兒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雨兒胡同、秦老胡同、壽比胡同、黑芝麻胡同等地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時期則更是一處大富大貴之地,這里的街街巷巷擠滿了達(dá)官顯貴,王府豪庭數(shù)不勝數(shù),名人府邸比比皆是:僧格林沁王府、段祺瑞與靳云鵬舊宅、清末大學(xué)士文煜的可園、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茅盾故居、蔣介石行轅、齊白石住宅......這些老房子濃縮了厚重的中國歷史,有著最地道的北京味兒,加上南鑼鼓巷主街時尚繁華的新元素,使得海內(nèi)外游客都愛來此“迷失北京”。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比绻皇悄翘烨『冒殡S著漣漣星光,如果不是在帶著一絲絲微風(fēng)的弄堂,如果不是誤打誤撞闖入了你的懷抱,我怎么會遇見你——南鑼鼓巷。
    聽說到了南鑼鼓巷,一定要去頗負(fù)盛名的“文宇奶酪店”嘗嘗鮮,享受唇齒味蕾被鮮奶的嫩滑清香縱情裹挾的舒暢感。這家店面并不大,10平米左右,能同時招待12名顧客的樣子??v觀整個店面,很小卻很精致。店面很小,名聲很大,慕名而來的顧客倒不少,所以經(jīng)常要等位,眼前猶如長龍一般的隊伍讓我不得不感嘆自己真是“龍的傳人”呢。走進(jìn)這個店面,耳畔傳來陣陣歡聲笑語。白色的墻壁,整潔的桌子,一盆盆茉莉散發(fā)著清香,沁人心脾。旅途勞累的我們似乎都因為這一縷縷清香而變得愉快、輕松起來。一份小小的雙皮奶端上了桌,乳白潤滑,濃郁的奶香撲鼻,我忍不住“下口”了。入口嫩滑,再細(xì)細(xì)品嘗,濃濃的鮮味中還伴隨糯米與紅豆的微甜,甘美清爽,暢快無比。
    “我們都是匆匆過客,更需要真誠的交流,其實旅行本身就是一種深沉的交流?!边@樣耐人尋味的詞句,出自南鑼鼓巷的一間酒吧。當(dāng)你讀到這番動人的詞句,你一定會駐足,并且?guī)е鴰追趾闷?,但無須太過訝異,南鑼鼓巷的酒吧就是靠這樣一種姿態(tài),一種特立獨行的姿態(tài)深深吸引著南北的過客。不得不說,南鑼鼓巷中的酒吧帶著一種清冷,坐落在繁華之中卻有遺世獨立之感。被一圈圈爬山虎纏繞而上的酒吧入口,沙啞的歌喉在輕輕地訴說,我們打歌聲里緩緩走過。仿佛聽見了七百多年的悠悠歷史,一種古老懷舊的情愫頓時漫溢開來。
    一路走來,看見各種形制厚重深邃的府邸,路邊吆喝賣兔兒爺?shù)暮笫?,櫥窗里穿著漂亮禮服的彼得兔,小小的店面前高高掛起的紅燈籠,露臺上擺著的一排排的“酒墻”,陽臺上的青磚紅瓷,四合院里別具風(fēng)味的咖啡廳……徜徉這片老北京街巷,穿越條條胡同,我感受到了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老北京風(fēng)情,它淳樸而深邃,熱鬧卻又透著寧靜古雅。
    生命中這場美麗的遇見——南鑼鼓巷,如果恰似那終將逝去的“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而成為我生命中的那個昨天,那就讓我拿起筆,記錄下我心中的這幅畫卷吧。
    再見了,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七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后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胡同,明代叫局兒胡同,后來改稱橘兒胡同,清代宣統(tǒng)時才稱菊兒胡同,后延續(xù)至今。整個街區(qū)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近幾年,成為許多時尚雜志報道的熱點,不少電視劇在這里取景拍攝,許多國外旅行者把其列為在北京的必游景點。其實,明清以來,這里一直是“富人區(qū)”,居住過許多達(dá)官貴人、社會名流,從明朝將軍到清朝王爺,從北洋政府總統(tǒng)到國民黨總裁,從文學(xué)大師到畫壇巨匠,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留下歷史的痕跡。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八
    北京位于北緯39°56′,東經(jīng)116°20′。其雄踞于華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東北部,由太行山(西山)與軍都山及燕山山脈所環(huán)抱,造成形似“海灣”之勢,故自古就有“北京灣”之稱。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國際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個區(qū)和7個縣組成??偯娣e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占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萬。北京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首。
    北京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氣候的不同特色,不論你何時來京觀光,均有迷人的風(fēng)彩。北京春秋季較短,夏冬季稍長。一月份較冷,月均氣溫-4.7℃,七月份稍 熱,月均氣溫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180天。這里地理位置顯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故歷來被視為藏龍臥虎的神州寶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遠(yuǎn)在70~50萬年前,這里就是人類祖先的發(fā)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國—燕國,在此建都,名 “薊”,從此“燕京”之名流傳至今。公元前三世紀(jì)后,此地歷為秦、漢、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鎮(zhèn)。公元十世紀(jì)初,我國東北的契丹族建立遼朝,將這里作為陪都,名南京。1120___年,女真族興起,滅遼而建金朝,正式于此建都,定名中都,并大興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華的宮殿。中都城在今廣安門一帶,但1220___年毀于兵火。這一年,我國北方的蒙古族舉兵南下,相繼滅了金朝和避于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統(tǒng)一了中國。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寧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為大都,此是今天舊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領(lǐng)農(nóng)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設(shè)于南京,將大都改稱北平。1420___年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并改名為北京,北京之名從此開始。不久興建紫禁城等,經(jīng)過十五年施工于1420___年建成,1420___年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guān),明朝滅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達(dá)800多年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北京獲得了新生,被確定為新中國的首都。
    古老的北京城,經(jīng)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在此留下了中華民族極其光輝燦爛的文化。全城的建筑布局以紫禁城為中心,從南到北貫穿一條全長8公里的中軸線。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太廟與社稷壇);街道縱橫,殿宇輝煌;壇廟神奇,園陵壯美;河湖穿繞,風(fēng)光如畫。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體造型,這不僅是中國古都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北京歷來以豐富的名勝古跡和迷人的自然風(fēng)光著稱于世。這里有天下奇觀的萬里長城,世界之最的皇宮建筑群,美不勝收的古典園林,以及宏偉壯觀的壇廟、帝陵、古塔、石刻等。而且十渡、松山、龍慶峽、石花洞等自然景觀,和1920___年“五四”運動等眾多史跡紀(jì)念地,均是讓人大飽眼福,樂而忘返的旅游勝地。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九
    南鑼鼓巷是中國唯一完整地保存著,最賦有老北京風(fēng)情的街巷。周邊胡同里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鑼鼓巷及周邊區(qū)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時期則更是一處大富大貴之地,這里的街街巷巷擠滿了達(dá)官顯貴,王府豪庭數(shù)不勝數(shù),直到清王朝覆滅后,南鑼鼓巷的繁華也跟著慢慢落幕。
    它緊鄰皇城,是歷朝皇族、名流的聚居處,從明朝將軍到清朝王爺,從北洋政府總統(tǒng)到國民黨總裁,從文學(xué)大師到畫壇巨匠都曾居住此地。這里至今仍保留著北京規(guī)劃最大、保存最完好、品級最高的四合院建筑群。胡同里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謂是北京古都風(fēng)貌中一塊保存完整的“碧玉”。千年的風(fēng)雨,也不過如胡同里的大槐樹,枯榮交替,不增不減、不垢不凈。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十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qū)之一。北起鼓樓東大街,南止地安門東大街,全長786米,寬8米,與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guī)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tǒng)民居區(qū)。而如今,在南北向的主巷以及相串聯(lián)的東西兩側(cè)的胡同里,云集了上百家別具特色的小店,咖啡館、創(chuàng)意小店、特色酒吧、民俗工藝品店以及美食餐廳等。即延續(xù)著老北京的市井風(fēng)情,又點綴著時尚的元素。南鑼鼓巷以其獨具一格的復(fù)古時尚、國際接軌的先鋒時尚,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亞洲25處必去之地。古老的.四合院與盡情揮灑個性的各色小店,吸引著中外游客來此徜徉。
    漫步南鑼鼓巷,你不僅會驚訝于在城中心還有這樣的“桃源”,更會驚艷于它的時尚,它的舊貌與新顏完美結(jié)合,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在這里,你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古老文化與時尚竟可以對接得如此天衣無縫。白天感受胡同街景濃郁的老北京韻味,夜晚則可以游蕩在獨具個性創(chuàng)意的小店,或隨意挑選自己喜愛的物品,或打開肚子吃遍美食小吃、或盡情融入時尚先鋒的自我放縱。有人說,三里屯沒有做到的南鑼鼓巷做到了;后海失去的南鑼鼓巷又給找了回來。
    南鑼鼓巷導(dǎo)游詞篇十一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李禮。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qū)之一,也位列規(guī)劃中的25片舊城保護(hù)區(qū)之中。南鑼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樓東大街,南止地安門東大街,全長786米,寬8米,與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guī)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tǒng)民居區(qū)。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鑼鼓巷是“后市”的組成部分。元南鑼鼓巷圖1代,以南鑼鼓巷為軸線,東側(cè)地區(qū)屬昭回坊,西側(cè)地區(qū)屬靖恭坊。明代屬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間屬鑲黃旗,光緒末年至宣統(tǒng)年間屬內(nèi)左三區(qū)。民國時期屬內(nèi)五區(qū)。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呈“魚骨狀”,又如同一條“蜈蚣”。因此,南鑼鼓巷也稱為“蜈蚣巷”。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邊的8條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后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這些胡同在元朝時沒有名稱,名稱是明朝以后逐漸演變來的。比如菊兒胡同,明代叫局兒胡同,后來改稱橘兒胡同,清代宣統(tǒng)時才稱菊兒胡同,后延續(xù)至今。她里坊,是中國古代居住區(qū)組織的基本單位,也是城市規(guī)劃建設(shè)的基本單位。在先秦稱為“里”、“閭”或“閭里”。從北魏開始,出現(xiàn)了“坊”的`稱呼。唐長安,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規(guī)劃設(shè)計時仍延續(xù)了里坊制,全城分為50坊,坊與坊之間是寬闊平直的街巷,猶如棋盤。
    明朝時,將北京劃為28坊,兩坊合并稱“昭回靖恭坊”。清代屬鑲黃旗。南鑼鼓巷曾叫羅鍋巷,乾隆15年(1750年)繪制的《全城全圖》改稱為南鑼鼓巷。
    現(xiàn)在的南鑼鼓巷街區(qū)北邊是鼓樓東大街,南邊是地安門東大街,西邊是地安門外大街,東邊是交道口南大街。由這4條街圍合的這塊長方形地塊,正是元大都的兩個坊。以南鑼鼓巷為界,東面是“昭回坊”。西邊是“靖恭坊”,南鑼鼓巷是兩坊間的分界巷。
    唐朝長安的里坊早已無存,元大都里坊構(gòu)造在800多年的歷史變遷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鑼鼓巷地區(qū)卻還極為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里坊的歷史遺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謂是北京古都風(fēng)貌中一塊保存完整的“碧玉”。
    在北京炎熱夏季中一個少有的細(xì)雨霏霏的涼爽午后,我又一次來到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在近幾年被時尚人士和國外旅游者關(guān)注,是因為從新世紀(jì)開始,不經(jīng)意間,許多酒吧在這條古老的小街上出現(xiàn)?,F(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繼三里屯、什剎海之后,北京又一條酒吧街。
    有人說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剎海酒吧街是暗紅色的,而南鑼鼓巷酒吧街是翠綠色的。這樣的評說可能不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許還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吧。這里的每一條胡同都有豐厚的文化積淀,每一個宅院里都訴說著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