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精選21篇)

字號:

    報告是一種重要的溝通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分享想法和經(jīng)驗。報告的長度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冗長和重復。報告寫作是一項需要不斷磨煉和提升的技能,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改進。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一
    全班參加考試的學生為23人。平均分90.83,及格人數(shù)為23人,及格率為100%。優(yōu)秀人數(shù)為19人,優(yōu)秀率為82.6%。
    1、試卷覆蓋面廣泛,內容較全面。
    試卷內容涉及本冊教材重、難點,既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包括口算、筆算知識,也考查學生雙基知識;垂直與平行;質數(shù),合數(shù),因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的讀法、寫法和省略方面的知識;眾數(shù);數(shù)位,角。同時加強測評學生的操作。從不同側面,考查學生掌握本冊教材的情況。
    2、試卷注重“雙基”評價,面向全體。
    試卷力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全面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歷程,本著激勵學生學習和教師改進的教學出發(fā),重點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卷無偏題、怪題。計算方面,三位數(shù)乘除兩位數(shù)的數(shù)目不大,應用題方面從聯(lián)系生活實際出發(fā),把乘除混合運算作為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畫角、畫垂線,平行線難度小,對中下生的學習,能提高自信心。
    3、試卷題型多樣,題量適中,難易度適當。
    試卷分填空,判斷,選擇,畫圖,計算,解決問題,統(tǒng)計七個部分。試卷分數(shù)為運用知識填空、選擇、判斷合起來占34%,操作占8%,基本計算占29%,解決問題占15%,統(tǒng)計14%。題量不多,分值權重合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測評中體現(xiàn)不同的水平。
    4、試題貼近生活,注重人文性。
    試卷題目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情況和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選取孩子們身邊的事物,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生動有趣地考查數(shù)學知識。
    5、注重考查學生篩選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解決問題側重考查學生分析信息、篩選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如應用題第3題,一頭獅子體重288千克,熊貓是獅子的一半,而猴子的總重和一只熊貓體重相同。這里學生得分析一只熊貓的體重,再用熊貓的體重與猴子的體重比較。學生必須分析篩選有用信息,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處理信息。
    三、學生答卷分析。
    1、第一題的第四小題有多數(shù)學生出錯,不是因為不會,而是因為太過疏忽。前提是1-20各數(shù)中,質數(shù)有,最小的偶數(shù)是()。學生都知道最小的偶數(shù)是0,所以也沒有過多考慮,就填了0。還以為自己填對了,但卻忘了大前提是1-20。平時只練習了一位數(shù)中既是奇數(shù)又是合數(shù)的是9,所以在填空時又忽略了15。造成失分嚴重。這就可以看出學生思考問題的局限性。
    2、第六小題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垂直。書中只注重了平行于垂直,忽略了相交,所以在講時老師也忽略了,體現(xiàn)了老師對書本知識鉆研的不透徹。
    3、選擇題的第二小題,“下面這些質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字與個位上的數(shù)字交換位置仍是質數(shù)的()。多數(shù)學生選了91,很多同學簡單的認為91不能被2、3、5整除,殊不知它能被7整除。所以學生在做題時想得不夠深刻,透徹,造成失分。
    補救措施:(1)教學中應結合具體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使學生理解透徹。(2)平時用課前2、3分鐘讓學生反復讀、背熟基本的概念、法則。(3)加強訓練,讓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
    四、對今后教學工作的建議。
    今后的教學中我除了要把握好知識體系,熟悉知識點覆蓋面之外,還要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識與理念的結合點,憑借教學手段、方法,在教學數(shù)學知識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理解、掌握數(shù)學知識。
    1、注重數(shù)學方法、數(shù)學思想,抓課本,抓基礎。
    數(shù)學思想是在數(shù)學活動中解決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根本想法,是對數(shù)學概念、命題、規(guī)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質認識,是數(shù)學中的智慧和靈魂。所以,領悟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數(shù)學教學的首要任務。
    2、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探究。
    數(shù)學知識起源于生活,而實際教學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淺、簡單、枯燥的誦讀、機械式的演練教學不注重數(shù)學理性的、深層次的內涵,使數(shù)學教學浮于表面,不利于學生面對新理念指導下的檢測,不利于今后的教學和學生數(shù)學方面的發(fā)展。
    3、注重對學生評價方式的研究。
    小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對貼近他們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經(jīng)驗的學習素材,更能煥發(fā)出極大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長期的教師中心式的講授,會挫傷學生學習熱情,造成了學習的被動和教學的困境。數(shù)學學習中結合知識多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活潑、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將學生放置于問題之中,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經(jīng)驗和數(shù)學知識,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的思維品質,對數(shù)學學習有推進作用。
    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能一味的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二
    考試是教學的指揮棒,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而試卷的命題不是隨心所欲,胡編亂造的。芒棒鄉(xiāng)參與了-二年級語文水平測試,試卷分析如下:
    一、試卷命題分析。
    1、試卷內容結構。
    本次命題考察了學生對二年級語文下冊的大部分及上冊教材中的少部分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本技能形成情況,對語文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覆蓋面廣,既有廣度又有一定深度。體現(xiàn)了落實基礎和培養(yǎng)能力并重的理念。
    2、試卷特點。
    (1)緊扣教材,重基礎、重積累。
    本次試卷基礎知識覆蓋二年級下學期大部分內容。如“拼音和漢字”考察了本冊書中難寫、易忘的生字,“給多音字選擇合適的'拼音”“詞語和句子”均選文中和練習中的知識點,注意測試學生的運用能力?!鞍言~語補充完整”“照樣子寫一寫”一部分來自于課文,也有一部分來自于作業(yè)練習中;“按課文內容完成練習”,要求會背的課文及詩歌能夠默寫下來,目的是讓廣大教師、學生們知道語文知識藏在字里行間,學習在于日積月累,要有反復再現(xiàn)的過程和品讀鑒賞的過程?!伴喿x短文,完成練習”選擇學生熟知的材料。有趣的動物。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重視了情感,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寫話題1,我們的家鄉(xiāng)非常美麗,選一處介紹給大家。
    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家鄉(xiāng),讓學生一吐為快,體現(xiàn)了命題者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寫話題2,你喜歡吃什么水果,把它寫下來。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緊扣教材,又與學生的生活來源緊密相連,通過看、摸、嘗,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做生活的留心人。
    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
    1、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
    (1)總體情況:優(yōu)分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統(tǒng)計。
    五、作文:總分13分。7分及7分以下3人;8-9分12人;10分以上10人。
    2、數(shù)據(jù)分析。
    通過對本年本鄉(xiāng)25份試卷的比較、分析,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扎實,閱讀和作文。
    三、卷面分析。
    1、語文基礎知識。
    第一大題:拼音和漢字。
    在本題出現(xiàn)的錯誤中有以下幾點:
    首先,“心狠手辣”的“辣”出現(xiàn)的錯誤最多,其次是“狠”字和“施肥”的“施”字。然后是“狡猾”和“襯衫”出現(xiàn)的錯誤次數(shù)也相對較多。
    2、第二大題主要出現(xiàn)的錯誤是:部分學生排序混亂,有遺字,漏字現(xiàn)象,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大部分學生能比較通順完整地補充句子,有一部分學生出現(xiàn)句子補充漢通順,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錯字現(xiàn)象比較嚴重。
    3、第三大題中的第4、5、6小題中錯得比較多的是把“暖”字的“日”字寫成了“目”。氣候的候好些人寫成了“后”。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三
    隨著課改的深入,考試評價的形式和內容也在做相應的改變,突現(xiàn)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關注;在發(fā)展性上,積極尋求試題呈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加大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數(shù)學知識的考查力度。具體而言,此次命題題量大,題目類型瑣碎靈活。不但考察學生基礎知識及口算、筆算能力又考察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考察了學生認真審題及細心答題的習慣。
    考生卷面得分率及失分狀況分析。
    試卷共分六個大題:
    共7小題。出錯最多的是第5,7題。這道題是考查學生對“找規(guī)律”“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這部分的知識的掌握,出錯原因是部分學生沒有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學得不扎實。
    共三題,正確率較高。
    學生失分率較高,不能正確定位,圖形畫得不準確。
    第四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計算中失分,原因是沒看清題目給的數(shù)字信息,很混亂。
    共3小題。特別是第3小題,此題本身有一定難度。并且在這一個題目中出現(xiàn)了3個不同的問題,學生不知道逐一解答,反而無從下手,將上面“便宜約——元”答在最下面,而且他們不明白“現(xiàn)在買”的意思,在加上要先約后算,增加了難度,好多學生不懂題意,加上分值較大,造成學生失分率比較高,看來在今后教學中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需要強化訓練。
    1、低年級學生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加強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fā)展并重。
    3、繼續(xù)加強基礎知識夯實和基本練習到位、練習多樣的訓練。
    4、教師應多從答題錯誤中深層次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數(shù)學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體,又因才施教。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四
    1、試卷內容生活化、情境化。把知識點融于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2、注重對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考查,試題涉及的知識點基本涵蓋本冊的教學內容,覆蓋面廣,各知識點分布較為合理。主要有“分數(shù)的意義、24時記時法、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作圖和周長計算、加、減、乘、除法運算以及與這此部分知識相關的生活問題、觀察物體。
    本試卷以《數(shù)學課程標準》為精神指導,內容全面,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深入淺出地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展現(xiàn)在學生的試卷中,注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但是希望在命題中不要出現(xiàn)大家有爭議的題目。如:填空題數(shù)角中出現(xiàn)了平角,選擇題中照鏡子的問題。這樣的題目讓老師和學生都很為難。
    (一)學生答題的總體情況。
    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情況看出,學生對于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計算題的考試成績比較理想,學生整體操作能力較強,運用所學數(shù)學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但個別學生計算的正確率還有待加強。
    (二)典型錯題情況分析。
    1、試卷第二題“我會選?!敝械牡谌☆}出示五個小正方體堆成的立體圖形,小強、小京、小紅分別在物體的正面、右面、后面。提出“下面哪個是小紅看到的(??)。”因為小紅站在物體的后面,看到的是與正面小強看到的圖形呈左右相反的圖形。很多學生選擇了小強看到的圖形。這說明學生空間想像能力與分析能力還比較弱,觀察物體時辨認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能力有待加強。
    但是本人認為數(shù)學是抽象的,生活是現(xiàn)實的。假如本題把“五個小正方體堆成的立體圖形”改為生活中的實物,如“一個帶手柄的杯子”、“一輛車”、“一只猴子”等等,更能體現(xiàn)出“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一特點。
    2、試卷第二題“我會選?!敝械牡谖逍☆}“照鏡子時,離鏡子越近,鏡子中的物體就(?)。a、越大?b、一樣大?c、越小”老師們對于選項a和b出現(xiàn)了爭議。
    最后考研組經(jīng)討論決定從不同角度思考,選擇a與b都是正確的。
    1、針對一些學生不能認真仔細審題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理解題意的訓練。
    2、針對一些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意義理解不夠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數(shù)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幫助學生建立表象。
    3、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開展數(shù)學教學活動,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要加強對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應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數(shù)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五
    本次期末測試主要是四年級下冊教材全部內容,主要依據(jù)《課標》的基本理念和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jù),努力體現(xiàn)數(shù)學的生活性,同時體現(xiàn)教材的創(chuàng)新、實用、開放的特點,但題目難度大,怪題多,題量適中?,F(xiàn)將我班期末測試情況分析如下:
    一、考試情況。
    本次考試,我的兩個班原有學生83人;參加考試有82人,及格率96.35.%,總分是6937分,平均分是84.60分,優(yōu)秀人數(shù)是41人,優(yōu)生率達到87.23%。滿分2人;90――99分的有37人;80―89分的有22人,70―79分的有13人,60―69分的有5人,不及格的3人。全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9分。從卷面的得分情況來看,總體成績不是很理想。
    二、卷面分析:
    (一)本次試卷共分六大題題型有:第一題填空,第二題判斷題,第三題選擇,第四題,計算(口算、豎式計算及驗算、脫式計算及簡算),第五題操作題,第六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置身在一個充滿趣味的數(shù)學活動中,激勵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濃濃的人文情懷??蓮拇鹁砬闆r看,有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并不扎實。一是學生審題不認真,二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三是學生學的過死,不會靈活的解決問題。
    (二)數(shù)學試題設計富有趣味性。
    學生答卷分析:
    1.計算方面:口算完成得較好,有75名學生全對,筆算方面有74名學生全對。脫式計算(能簡便計算的要簡便)有73人全對。大部分部分學生都能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計算。但少部分學生由于粗心造成錯誤。
    2.大部分學生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個別學生還是書寫亂。
    本次試卷中,除了極個別學生外,大多數(shù)學生能做到了書寫工整,卷面整潔,這與我平時的指導和要求及學生的努力是密不可分。
    3.學生對讀數(shù)、寫數(shù)、圖形的運動、三角形和統(tǒng)計這部分知識掌握較好,出現(xiàn)錯誤少,個別是因為不認真審題造成的。
    4.在單位換算、數(shù)的改寫及求近似值問題方面,有70名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個別學生出現(xiàn)數(shù)錯的情況。從中看出對小數(shù)點的移動、數(shù)的改寫的意義、求近似值的方法和植樹問題的解題方法等方面。沒有把所學的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中去,如學生知道單位換算的方法,但到作題時就不懂得用,說明學生學的知識較死。
    5.少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能力欠缺,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利用課堂教學及課上練習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
    2.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尤其是動手操作認真分析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培養(yǎng)。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審題,及時檢查,仔細觀察,具體問題具體今分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4.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及時溝通,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5.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適當給學優(yōu)生一定的空間,開闊他們的視野,訓練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1.認真鉆研教材,從生活數(shù)學做起,努力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自信心和興趣。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把數(shù)學基礎知識夯實,又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的問題。能力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發(fā)展的。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機會。針對學習弱勢群體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低進高出,用數(shù)學的美麗吸引他們。尤其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讓他們自己來分析問題,設計解決的策略,提高教學的效度。多做多練,重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拓展思維,靈活的把知識轉化成技能。
    3.結合學生實際進行訓練數(shù)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yǎng)自覺發(fā)現(xiàn)新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能力。這樣既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探索的科學方法。讓學生在積極的動腦、動手、動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拓寬了知識的廣度,又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六
    1、針對一些學生不能認真仔細審題的問題,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加強學生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理解題意的訓練。
    2、針對一些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意義理解不夠的問題,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數(shù)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幫助學生建立表象。
    3、針對一些學生不會估算,估算能力弱的問題,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4、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開展數(shù)學教育活動,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要加強對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應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5、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數(shù)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七
    本次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教學測試由縣教研室統(tǒng)一命題,各學校組織測試。我校二年級有應有215名學生參加考試,實有215名學生參加考試。100分9人,90――99分153人,80――89分42人,70――79分8人,60――69分2人,60分以下的1人。年級平均91.88分,總及格率為99.53。
    二、試卷情況。
    整份試卷以現(xiàn)行教材和《數(shù)學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題型結構、試題內容分布全面、合理,題量較大。“數(shù)與代數(shù)”占70%,“方向與路線”占8%,“測量”占8%“圖形與統(tǒng)計”占14%,綜合實踐分布在各類試題中??傮w來說本份試卷的內容體現(xiàn)三大特點:
    一是全面性。本試卷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對本冊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shù)學思想和基本活動經(jīng)驗的掌握情況,比較準確的把握了每個單元的重點與難點。
    二是靈活性。本試卷重視對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在呈現(xiàn)方式上力求創(chuàng)新。
    三是應用性。本試卷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設計的試題具有趣味性和現(xiàn)實性,使學生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數(shù)學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三、答題情況:
    第一題:填空。
    得分率在90%左右。主要問題:第8小題錯誤多,學生不會根據(jù)除數(shù)、商和余數(shù)之間的關系求被除數(shù)。第9小題的第1道1000m和10km比較大小,學生不認真看題,憑直覺進行比較。
    第二題:判斷。
    得分率在60%左右。失分最多的是第1題和第5題,第1題原因是學生平行四邊形的理解的不夠深,這也是有情可原的,因為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是四年級學習的。第5題是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不會舉例子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第三題:選擇題。
    得分率在80%左右。這道題出錯的情況各不相同。學生在讀題、審題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藥重點對學生這方面的習慣加強培養(yǎng)和訓練。
    第四題:計算方面。
    兩位數(shù)加、減的口算和筆算能力仍需加強。計算的得分率基本在90%左右。主要問題不是學生不會計算,而是做題時不夠認真,經(jīng)常出現(xiàn)抄錯數(shù)據(jù)、少寫得數(shù)、沒有驗算等問題。而且學生檢查時經(jīng)常認為這道題已經(jīng)筆算過了,所以就不認真驗算。
    第五題、看一看、畫一畫、填一填。
    得分率70%左右。第1道畫線段,有及個別學生沒做。第2道方向與路線正確率比較高。第3道根據(jù)條件畫角這道題的失分較多,原因是平時練習畫角都是在方格紙或釘子圖上畫,對于這種給出條件畫角的題型比較陌生。主要是老師講的這類較少。
    第六題、解決問題。
    得分率80%左右。第1――3題都是書上的類型題,相對比較簡單,但或多或少的有計算出錯的現(xiàn)象。失分最多的是第4題,平時訓練的“租車”這種練習一般都是光有學生,對于有老師和學生一起租車的類型很少練習,只是偶爾在兩導兩練的卷紙中出現(xiàn)過,也講解過,但強調的少。在學生身上也出現(xiàn)問題,沒有認真讀題,沒有將意思明確就急于動筆。
    四、改進措施。
    從測試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教師教的問題(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方式等方面),也有學生學的問題,為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全面、深入理解教材編排意圖。教材是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的主要依據(jù),我們要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機會,加強對教材研讀和培訓,更系統(tǒng)地了解教材,把握各單元、每課時教材的重難點,達到靈活使用教材的要求。
    2、要重視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在教學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時,要充分引導學生的思考,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繼續(xù)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幫助學生鞏固好基礎,特別是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不要讓簡單的計算還成為學生考試中的負擔。很多學生在完成解決問題時都喜歡用口算,因此要繼續(xù)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保證口算的`正確率。
    4、加強平時教學的舉一反三,教學知識的同時更多的是教學方法,教會學生靈活的應用所學的知識。多利用生活的事例,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踐應用中體會知識的靈活性、多變性。練習中也要多讓學生經(jīng)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尋找條件的練習,平時給學生做的練習要開放性更強一些。
    5、要重視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經(jīng)驗。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搭建數(shù)學與生活的橋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選擇學生周圍的事物設計數(shù)學問題。要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學會用數(shù)學的觀點去認識事物,分析問題,不斷積累生活經(jīng)驗。
    6、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如:認真審題,深入分析,仔細答題,用心檢驗等習慣。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八
    本次一年級考試試卷難度中等,基本上覆蓋了學生本學期學習的全部知識點,并且通過多種形式來考查,例如:填空,連線、計算等,題目靈活,難度適中,把學生平時容易出錯的題體現(xiàn)了出來??梢哉f,這份卷子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老師教的情況,較全面的考察了孩子的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即生活”的理念,讓學生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數(shù)學問題。
    二、學生答題情況。
    本次期末考試,應考人數(shù)為310人,實考人數(shù)308人,及格率100%,優(yōu)秀率95%以上。從學生做題情況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基本功扎實,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一題,口算,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絕大部分孩子全對得到滿分,個別孩子錯了1~3題,主要原因是看錯加減符號或是加減混合題不熟練。
    第二題,數(shù)數(shù)填數(shù),考察孩子數(shù)學的能力。全年級小朋友掌握很好。
    第三題,填空題,較全面的考察了學生本學期學習的基礎知識以及重點知識。個別題目題型新穎,很好地檢驗了學生讀題理解能力,以及對于數(shù)學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
    第四題,分類數(shù)一數(shù)??疾炝藢W生對平面圖形的掌握情況,以及會進行簡單的比較計算。
    第五題,寫出鐘面上的時間。主要考查學生對鐘表的認識這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個別學生把6時看成了12時半出錯,其他學生都對。
    第六題,把形狀相同的物品連起來??疾炝藢W生對立體圖形的掌握,此題少數(shù)孩子有漏題的現(xiàn)象,個別孩子把長方體和正方體放在一起導致錯誤。
    第七題,看圖寫算式。學生方法思路基本上正確,個別孩子在收集題目信息時出現(xiàn)錯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弄明白數(shù)量關系,弄清答句和問句的區(qū)別,以便為以后的教學打好扎實的基礎。
    第八題,考察學生辨別基數(shù)和序數(shù),即幾和第幾,全年級正確率較高。
    第九、十題,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實際上是要求學生看圖列式,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明白圖意,然后根據(jù)圖意列式計算。在第九題中,個別孩子分不清籃球和排球,導致求一共有多少個算錯。第10題,填空并列算式,只要學生觀察夠仔細,對于學生的難度不大,全年級只有幾個學生出現(xiàn)問題。
    三、今后教學措施。
    通過一年級的教學及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我們一年級的三位老師還需要多學習,多探討,多讓孩子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他們樂意學數(shù)學,然后學以致用,實踐于生活。當然要達到好的效果,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針對一年級孩子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的考試情況,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
    1、把握好教材的知識體系,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識與課改的結合點,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
    2、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找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自信心。
    3、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方法。
    4、要把訓練學生的獨立審題能力作為重點。
    5、要培養(yǎng)訓練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檢查習慣。
    孩子年齡小,思維不靈活,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解時多拓展,多給孩子思考表達的機會。再次我們認為,老師的教不僅要注重孩子的“學會”,更要注重孩子的“會學”、“會用”,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九
    1、不注意認真、仔細審題。
    有的學生審題不仔細,如選擇題中“3點15分在鏡中是幾點多數(shù)學生都選擇了9點45分”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仔細審題,這說明有的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夠好,讀題不認真。
    2、對一些基本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到位。
    有的學生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還不夠。如,在“填和17.01相鄰的兩個整數(shù)”的題目中,有的學生寫成了17.0和18.0。說明這些學生對小數(shù)的概念和整數(shù)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
    4、數(shù)學知識的運用不夠靈活。如“排隊中也有數(shù)學問題”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長方形的方隊,可以有幾種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隊,至少要去掉幾人?每行幾人?有些學生在答排成方隊時只能打兩種排法。
    5、基礎知識的掌握還存在不理想的現(xiàn)象。
    有的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計算題中出錯,缺少驗算檢查的習慣;有的學生基本的平移畫圖出現(xiàn)錯誤,測量不準確。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
    六年級數(shù)學水平測試芒棒鄉(xiāng)總體概況:全鄉(xiāng)23個班,應考學生數(shù)708人,參考學生人數(shù)708人,參考率100%,總分41169分,平均分58.18分,及格率54.66%,優(yōu)分率18.79%,最高分98分,最低分4分。
    20小數(shù)六年級測試試卷,總體上看,知識覆蓋面廣,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計算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題型安排合理,但試題難度偏大,分量過重,對中等學生及后進生極為不利,致使兩極分化特別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希望今后的試卷命題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做到以人為本,畢竟在普九階段還是要以考查為主,不能以選拔為主。
    一、卷面成績分析。
    我鄉(xiāng)從24個考場中隨機抽取了一個考場30位考生的答卷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填空題(21分)答卷得分情況:
    成績5分以下6—1011—1516—21人數(shù)73515(二)、判斷題(8分)答卷得分情況:
    成績2分以下3—45—67—8人數(shù)061212(三)、選擇題(8分)答卷得分情況:
    成績2分以下3—45—67—8人數(shù)81570(四)、計算(25分)答卷得分情況:
    成績10分以下11—1516——25人數(shù)76710(五)、圖形與操作(8分)答卷得分情況:
    成績2分以下3—45—67—8人數(shù)8877(六)、應用題(30分)答卷得分情況:
    成績15分以下16—2021—2526—30人數(shù)18561[2]。
    隨機抽樣調查30名考生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成績80—10060—7940—590—39平均分人數(shù)4116953百分比13.33%36.67%30%及格率50%優(yōu)分率13.33%從以上抽取的試卷可以看出學生成績好、差懸殊較大,試卷知識面廣,靈活性大,只有把掌握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才能考出好的成績。
    二、卷面錯因分析:
    從整體卷面上看,多數(shù)學生答卷完整,字跡工整規(guī)范,成績較差,優(yōu)分人數(shù)較少,還有少部分學生書寫不夠規(guī)范、工整。從大題上看,第一大題,倍數(shù)與分數(shù)的關系容易混淆,分數(shù)沒有化到最簡分數(shù),溶質溶液的比不能填正確,計算粗心。第二大題,總體得分在及格以上,共8分的題,得分在5分以上的居多,但得滿分的較少,得分在4分以下的居少數(shù),錯誤最多的題是第6小題,90%以上的同學出錯。第三大題,題目靈活,難度偏難,失分率較高,所有試卷得滿分(8分)的只有20個左右,大部分學生的得分在4—6分,失分原因主要是對所學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第四大題,學生在筆算中審題不清,遞等式計算格式不對,計算順序不清,列式計算中,列式正確,得數(shù)算錯,體現(xiàn)了基礎不扎實,計算能力差。第五大題,得分率較低,失分原因主要是審題不清,概念不清,第2小題只有10%左右的考生會做,大部分考生弄不清圖形間的關系。第六大題,題目靈活,難度較大,失分原因主要是不認真審題,第1題不能結合所給條件列出算式,第2題錯因主要是對本息和公式記不清楚,第3題大部分考生不能正確計算導致失分,第4題沒有認真審題,第5題能夠根據(jù)規(guī)律解答的學生為數(shù)不多,大多數(shù)考生采取硬數(shù)的方法,第6題難度較大,雖然題目中有提示,但多數(shù)學生不明確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根本無法完成,總體上,思路清晰、列式正確的考生為數(shù)太少,反應出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欠缺??傮w來說,第六大題,靈活、開放性相當強,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三、建議1、試卷總體難度偏大,建議今后命題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能力,重在考查,做到以人為本,不要因為一次考試而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也要出一點具有難度的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拉開距離,給學有余力的學生留有比較廣闊的思維空間。但要把握好度。
    2、對今后教學的建議。
    (1)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加強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這仍然是當今不可忽視的一大課題。當代兒童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水平高,吃苦精神較為脆弱,做事相對來說較為馬虎,容易分心。因此,應從一年級起加強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從學生細心、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抓起。如:看書、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先明確題目要求再動筆作答,先獨立思考后發(fā)言交流等習慣。
    (2)加強課標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新課程由原來舊的教學模式:“復習過渡——講授新課——練習鞏固”轉變?yōu)椤皢栴}情境——自主探索——建立模型——解釋拓展”教學模式;由原來的“一問一答”主要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樾抡n程所倡導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的學習方式,落實“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等課標理念,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慢慢體會,逐步積累經(jīng)驗,把新課程理念有機融合在自己的教學行為上,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加強學生解題策略的培養(yǎng)。從試卷中發(fā)現(xiàn),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稍復雜的題目失分率較高,有的題目僅僅是在一些條件上稍加變化,就對多數(shù)學生的解題造成了較大障礙,這說明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還不夠,不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科學有效的數(shù)學思考方法還沒有形成。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思維品質。
    (4)加強讓學生親歷知識產生的過程。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撐。尤其是空間與圖形部分,新課程由原來的注重“套公式計算”轉變?yōu)樽⒅亍翱臻g觀念”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應該重視發(fā)揮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模型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在對具體事物的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出數(shù)學課堂,上好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促進學生養(yǎng)成自覺運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自覺地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等解決實際問題。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一
    二.試題具體情況分析。
    1、在基本知識中,填空的情況基本較好。應該說題目類型非常好,而且學生在先前也已練習過,因此正確較高,這也說明學生初步建立了數(shù)感,對數(shù)的領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學生良好思維的培養(yǎng)就在于做像這樣的數(shù)學題,改變以往的題目類型,讓學生的思維很好的調動起來,而學生缺少的就是這個,以致失分嚴重。
    2、此次計算題的考試,除了一貫有的口算、計算,用不同方法計算的題型,通過本次測驗,我認識到學生的計算習慣真的要好好培養(yǎng)。
    3、還有平時應該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自己的操作中學會靈活運用知識讓學生置身在一個充滿趣味的數(shù)學活動中,激勵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濃濃的人文關懷。
    4、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能力。例如:第五大題的第2.3小題,笑笑上樓,小虎做加法,第六大題試一試試卷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情況和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選取源于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與樂趣。
    三.學生答卷情況分析。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學生在計算中計算粗心,仍有抄錯或漏抄數(shù)據(jù)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列豎式計算中,橫式結果漏寫或寫錯;計算時粗心算錯答案。
    (2)學生會讀題時馬虎沒有弄清題意就開始做題,導致簡單的計算錯題太多。
    (3)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太差,對知識學習太死,不會靈活應用第五題第2.5小題只有很少學生做對,第六大題也只有個別學生想出來。
    2、取的成績:
    (1)在本次試卷中可以看出,學生基礎計算總體還不錯,說明學生掌握了前段所學知識。
    (2)多數(shù)學生能按要求正確答題,有一定的能力。
    (3)學生書寫整體不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進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減少學生因不良的學習習慣造成試卷上所反映的審題不仔細、看錯符號、漏做試題、漏寫結果等現(xiàn)象。
    2、重視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學,在教學中要減少機械的、單調的重復訓練,而應多設計一些有層次的變式訓練,以提高學生對于概念正確地、全面地認識。減少學生因錯誤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4、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shù)學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做數(shù)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和經(jīng)歷數(shù)學。數(shù)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shù)學。
    5、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于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二
    一、本試卷體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
    1、試卷內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識點融于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2、注重對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考查,試題涉及的知識點基本涵蓋本冊的教育內容,覆蓋面廣,各知識點分布較為合理。
    主要有“分數(shù)的意義、24時記時法、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作圖和周長計算、加、減、乘、除法運算以及與這此部分知識相關的生活問題、觀察物體與可能性”等。而且在試卷中,各知識點的基礎題和提高題都有恰當?shù)捏w現(xiàn)。
    3、從整體試卷來看,凡屬考查三年級數(shù)學難點的內容,在命題上都適當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試題的難度,注意貼近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避免過高要求。這樣的命題方式有利于引導教師和學生扎扎實實的講透和學好“雙基”內容,夯實基礎,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可靠保證;注重對重點知識的考查,關注學生的“數(shù)感”、“分析能力”、“計算能力”、“應用知識”的形成。
    4、體現(xiàn)對數(shù)學思考的`考查。如,第二題(4)題體現(xiàn)得是學生考慮問題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規(guī)律;第三題(1)題考查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利用立體的圖形連線視圖;第三題(2)題既考察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作圖和周長計算,又用逆向思維考察已知周長求邊長,這一題型合乎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第三題(4)題是與語文學科整合,給學生自主思維空間的題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對“可能性”的理解。這些試題給考生創(chuàng)造探索思考的機會與空間,體現(xiàn)對數(shù)學知識理解的考查,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數(shù)學觀念與數(shù)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二、取得的成績。
    1、基礎知識掌握扎實。
    從批卷情況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基礎知識考試題中除個別的題目學生出錯外,大部分的題目學生的準確率比較高,難度稍大的題目雖然全對率不是很高,但是,大部分學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說明學生對本冊教材中的基本計算、動手操作、單位換算、可能性、解決生活中的基本問題等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
    2、獨立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考試時,學生是在自己獨立讀題和分析的情況下完成試卷的,對試題的分析和理解符合題目要求,解答的情況比較令人滿意,說明學生的獨立分析和解答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強。
    學生在解決動手操作的題目時,正確率比較高,畫對稱圖形、小船平移位置畫的準確,說明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這是平時嚴格要求和訓練的結果。
    4、思維靈活,方法多樣。
    在“我會統(tǒng)計”一題的解答中,學生利用計算的方法和圖示對照的方法。準確的推算出星期五該進23箱冰糕。從中看出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不注意認真、仔細審題。
    有的學生審題不仔細,如選擇題中“3點15分在鏡中是幾點多數(shù)學生都選擇了9點45分”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仔細審題,這說明有的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夠好,讀題不認真。
    2、對一些基本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到位。
    有的學生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還不夠。如,在“填和17.01相鄰的兩個整數(shù)”的題目中,有的學生寫成了17.0和18.0。說明這些學生對小數(shù)的概念和整數(shù)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
    4、數(shù)學知識的運用不夠靈活。如“排隊中也有數(shù)學問題”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長方形的方隊,可以有幾種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隊,至少要去掉幾人?每行幾人?有些學生在答排成方隊時只能打兩種排法。
    5、基礎知識的掌握還存在不理想的現(xiàn)象。
    有的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計算題中出錯,缺少驗算檢查的習慣;有的學生基本的平移畫圖出現(xiàn)錯誤,測量不準確。
    四、改進意見。
    1、針對一些學生不能認真仔細審題的問題,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加強學生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理解題意的訓練。
    2、針對一些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意義理解不夠的問題,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數(shù)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幫助學生建立表象。
    3、針對一些學生不會估算,估算能力弱的問題,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4、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開展數(shù)學教育活動,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要加強對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應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5、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數(shù)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三
    本試卷涵蓋面比較廣,考查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試卷緊扣新課程理念,從概念、計算、操作、應用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雙基、思維、操作、問題解決的能力,可以說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這次考試體現(xiàn)了課程改革的一些成果,也暴露了我們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今后進一步改進教學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
    試卷全面考查學生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及對數(shù)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六年級學生47人,缺考一人,及格人數(shù)9人,及格率19.5%,平均分38.5分;優(yōu)秀1人,優(yōu)秀率2.1%;40分以下27人,差生率:58.2%。由于全班差生的比率比較大,所以總體成績不理想。
    第一大題,填空題。20%此題內容屬于基礎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熟練程度。不過大部分學生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可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其中第4、5、8、9題失分最多。其中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并求比值,大部分學生寫出的都是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過程中的某一步,或者直接化簡錯誤因而失分。第5題是常用單位的換算,有些學生對相關單位的'進率記不清,單位的大小也較模糊,到底是乘以進率還是除以進率,學生無從下手,看的出來是對單位換算的理解上還有問題。第8題這題應該是稍微難一點,但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學生分析能力的有限,對于本題中三角形內角和與角度的比之間的關系,分析的不透徹;而有些學生較粗心,把角算對了,但在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時又錯了。第9小題“已知甲數(shù)比乙數(shù)少四分之一,求甲乙兩數(shù)之間的關系”,對于本題大部分學生不能綜合的進行分析,同時不能準確的找出單位“1”的量,因而失分就成為必然了。
    第二大題,判斷題。5%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完成。錯誤最多的是第三題:這是教材上的比的基本性質,同時也是教師課上強調的一句話,可見學生上課的專心程度。
    第三大題,選擇題。5%這道題共5小題,5分。錯誤最多的是第四題,這題涉及到工作效率的問題,是五年級的內容。部分學生想當然的認為甲用4小時,乙用6小時,兩人合作完成的時間就是4+6=10小時,所以選c的學生還不少。
    的是加強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準確率上下功夫,因為計算是學好數(shù)學的基礎,是提高數(shù)學成績的關鍵所在。失分較多的是簡便計算,個別學生不會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其中第(2)小題有些學生看到除號前后都是相同的數(shù)據(jù)相乘,就自動改變題意加上括號再計算。解方程也不是很理想,應加強解方程方法的滲透,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因為學好方程是學好初中數(shù)學的基礎。然而列式計算中的第二小題只有幾個別的學生能準確完成。(這種題型的題目已經(jīng)講過挺多了)。
    第五大題,操作題。11%此題分為三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空間觀念和圖形變換的空間想象能力。第1小題,大部分學生能夠正解畫出圓,部分學生審題不夠仔細,沒能按要求求出相應的周長和面積。第2小題,學生對標出數(shù)對也基本上能掌握。同樣的有部分學生沒有回答問題而造成失分??磥碜鲱}的習慣還需好好改善。
    第六大題,解決問題。25%應用題題目較簡單,范圍較廣,難度也適宜,錯誤比較多的是第2、3、5題。第2題主要問題是因為計算的數(shù)比較大,最后的得數(shù)錯了。第3題求圓環(huán)的面積,主要是學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不能準確的找出圓環(huán)中大圓的半徑及小圓的半徑,有的學生將題中的直徑20當作半徑來算,結果就錯了。第5題是統(tǒng)計圖,由于題目給出的是扇形統(tǒng)計圖,及其中一個扇形表示的具體數(shù)據(jù),要求學生求出其他相應的數(shù)據(jù)。半數(shù)學生第一部計算總人數(shù)是就出錯了,從而導致后面的兩題跟著出錯,失分情況較為嚴重。
    從本次考試的試卷中看,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學還應加強本次考試基礎知識部分比重偏大,從答卷情況上看,基礎知識部分很多同學還存在著對知識點掌握不全面、不準確的情況,在各道題上都有表現(xiàn)。
    從本次考試中暴露出的問題有:部分學生對乘除法的意義理解不清,整體計算能力不強,計算不夠熟練,計算準確率偏低,從總體上看學生掌握的情況最不好,不僅成績低的學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學生在這部分也有失分。
    2、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好象每次做試卷分析在說完基礎知識方面的問題后,都要強調一下審題,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沒有做到“認真細心”這4字。雖然我們教師對每次考試前都強調一些關于答題時的注意事項,審題時要注意看清問題,不要把要求看錯。但是考完以后卻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還是最大的問題。
    3、學生的一些習慣不規(guī)范。
    作為小學生,有很多習慣應該養(yǎng)成,在本次考試的試卷上,好幾個學生數(shù)字抄錯。這些看似小毛病,但在考試時可能就會成為學生失分的原因。我們應該未雨綢繆,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
    五、針對這些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做好以下幾點:
    1、“要抓質量,先抓習慣”。平時在教學中,注意抓好學生的書寫、審題與檢查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2、腳踏實地打好基礎。
    對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一定要注重知識點的全面性、準確性、系統(tǒng)性。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知識點的講解必須全面,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而且講解必須準確、無誤;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將知識形成一個系統(tǒng),這樣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述要準確、切中要害。特別指出的是:我班學生計算的基本功嚴重低下,計算能力差,計算的熟練度低,已成為提高數(shù)學成績的“絆腳石”。故今后在教學中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加強計算能力、技能的提高,引導學生要熱愛數(shù)學,在“仔細認真”上下功夫。
    特別要注重對學生在基本方法方面的培養(yǎng),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而這又是我們學生比較欠缺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敢于分析、善于分析。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通過習題來練習外,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去主動思考教學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分析自己的見解是否正確。
    3、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加強雙基訓練,落實必須到位,使每位學生能學到最基本的數(shù)學,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問題。給予他們及時的關照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xiàn)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對于學有余力并對數(shù)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將為他們提供施展自我的平臺,成立“一幫一”溫心輔導站,從而避免學習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及時對每一次考試發(fā)現(xiàn)的問題做到及時處理,教學工作做好總結,反思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素養(yǎng)。轉變教學方式和評價觀念,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四
    5.80元=()元()角()噸()千克=4.08噸。
    5000千克=()噸()分米=1.5米。
    510米=()千米5米16厘米=()米。
    5千克700克=()千克0.95米=()厘米。
    4700米=()千米3650克=()千克。
    1.4平方米=()分米360平方米=()公頃。
    504厘米=()米7.05米=()米()厘米。
    5.45千克=()千克()克3千米50米=()千米。
    3千克500克=()千克2.78噸=()噸()千克。
    4.2米=()米()厘米10米7分米=()米。
    0.06平方千米=()公頃9千克750克=()千克。
    8.04噸=()噸()千克6.24平方米=()平方分米。
    60毫米=()厘米2噸=()千克。
    8米=()分米5000克=()千克。
    400厘米=()米6000千克=()噸。
    3噸500千克=()千克3600千米=()千米()米。
    480毫米+520毫米=()毫米=()米7008千克=()噸()千克。
    4米7厘米=()厘米1米-54厘米=()厘米。
    830克+170克=()克=()千克3千克=()克1米=()分米。
    50000平方米=()公頃3小時=()分。
    8平方米=()平方分米500厘米=()米。
    50厘米=()米5米=()分米。
    50000米=()千米6元8角=()元。
    50厘米=()米5厘米=()米。
    280克=()千克28克=()千克。
    7噸900千克=()噸7噸90千克=()噸。
    28分米=()米28厘米=()米。
    3角2分=()元619克=()千克。
    19克=()千克7分=()元。
    6分米=()米64厘米=()米。
    208平方分米=()平方米4620克=()千克。
    7元4角2分=()元1千米50米=()千米。
    3厘米=()米7分=()元。
    38米=()千米13千克=()噸。
    1035千克=()噸14分米=()米。
    5元7角=()元8角5分=()元。
    1元3分=()元7角=()元。
    4厘米=()分米4噸50千克=()噸。
    4米7厘米=()米()噸()千克=1.8噸。
    1460米=()千米3平方米7平方分米=()平方米。
    65噸=()千克25厘米=()米。
    10千米20米=()千米4米5分米6厘米=()米。
    5分米6厘米=()米4米6厘米=()米。
    7元2分=()元0.15千克=()克。
    7千克560克=()千克7.02千克=()千克()克。
    10分米=()米100厘米=()米。
    2千克50克=()千克78厘米=()米。
    8元7角5分=()元9分米6厘米=()米。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五
    錯題主要集中在第三小題。這是一道100以內的的退位減法,主要考察學生對退位減的理解。9個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退位減但有四個同學僅僅寫了從十借1,丟掉了其所在的計數(shù)單位。還有一位同學第九小題有錯,根據(jù)前三個鐘表畫出第四個鐘表的時間。這道題是對時間的考查,要求會些時間會畫鐘表。這個孩子由于前三個鐘表的時間沒能正確寫出導致第四幅圖不會畫。今后還需對做題技巧進行介紹。
    錯題主要集中在三四小題。第三小題是對表內乘法的考查。這道題容易讓學生難以選擇。求6個3 相加的和是多少?兩個學生把題目重點放在了和選擇了6+6+6=18但卻忽略了算式和問題的`意義不一樣??梢娛怯捎趯忣}不清所導致,根本沒有把選項全部看完。今后還需強調讀完所有的選項在進行選擇。第四小題是對角的考查。這是平時習題的變型。但有一個同學選錯應該是對什么是直角的知識點沒有掌握。
    有一個同學出錯,錯在了角有3個頂點和3條邊。這是一個關于角的基礎知識點。可能這個孩子把他當成三角形來判斷,考慮的太多了導致錯誤。
    這是一道觀察物體的練習題,沒有學生出現(xiàn)錯誤。
    有一個同學把這道題丟了,可見做題和檢查都是極其的不細心。今后需要強化念題意識。
    三個同學計算有錯誤,都是粗心導致。今后強化檢查。
    錯題集中在第二題,第二題是一道典型的一個問號需要兩個問題來解答的解決問題。這道題主要是題干信息較多需要抽取有用的信息。三個同學有錯誤,強化念題很有必要。
    本次數(shù)學試卷比較基礎,所有題型均強化練習過。均分96分沒有到達預期分數(shù)。一兩個同學存在知識點不會,丟分主要還是因為粗心。所以今后在練習的同時還應該讓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念題習慣檢查習慣。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六
    一、我會填。
    1、小明有兩件不同顏色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他可以有()。
    種不同的穿法。
    2、90比72多();54比92少()。
    3、3只小雞和4只小狗共有()條腿。
    4、一支彩筆長10()媽媽身高1()62()。
    5、計算8×9時用的口訣是(),根據(jù)這句口訣還可以寫一個。
    算式()。
    6、最大兩位數(shù)與最小兩位數(shù)相差()。
    7、比6的4倍多5的數(shù)是();()比57多18。
    8、()()五十四()七三十五。
    9、()里最大能填幾?
    ()×865()5×9305×()599×()。
    二、我會判斷。
    1、一條直線長100米。()。
    2、在乘法算式里,積一定大于每一個因數(shù)。()。
    3、從直尺的刻度“1”畫到刻度“5”畫了5厘米。()。
    4、做加法從個位起,做減法從十位起。()。
    5、一個正方形桌面有4個直角,鋸掉一個角,一定剩下3個角。()三、我會選。
    1、角的.大小和兩條邊的長短()。
    a、有關b、無關c、不能確定。
    2、一個三角板有()個直角。
    a、1b、2c、3。
    3、一本50頁紙的本子,上星期用去21頁,這個星期用去()頁,還剩6頁。
    a、18b、23c、29。
    4、表示4個5相加的算式是()。
    a、4×5b、4+5c、5+4。
    5、電影院里有48個男生,33個女生,大約共有()個人。
    a、80b、70c、90。
    四、我會計算。
    1、口算。
    2×6﹦34-3﹦4×5﹦6×6﹦。
    2、筆算。
    五、畫一畫。
    1、畫一條比9厘米短5厘米的線段。
    2、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一個直角。
    六、解決問題。
    1、張老師拿來49本作業(yè)本,54個同學每人發(fā)一本,還差幾本?
    2、一本書有75頁,小強每天看5頁,看了一個星期,他看了多少頁?還剩。
    多少頁沒看?
    3、小明有27張圖片,小剛的圖片張比小明的多16張。小剛有幾張圖片?
    4、小明有6本故事書,連環(huán)畫的本數(shù)是故事書的8倍,連環(huán)畫一共有多少本?
    5、小華今年9歲,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4倍,爺爺比爸爸大27歲。
    (1)、爸爸今年多少歲?
    (2)、爺爺今年多少歲?
    附加題。
    1、用8根短繩連成一條長繩,一共要打()個結。
    2、哥哥給弟弟2支鉛筆后還剩5支鉛筆,這時兩人的鉛筆一樣多,弟弟原來有。
    ()支鉛筆。
    一、填空。(每空1分,共計21分)。
    二、我會判斷。(每小題2分,共計10分)。
    三、我會選。(每小題2分,共計10分)。
    四、我會計算。
    1、口算。(一步的2道1分,兩部的每道1分,共計8分)。
    2、筆算。(每小題3分,共計21分)。
    五、畫一畫。
    1、畫一條比9厘米短5厘米的線段。2分。
    2、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一個直角。3分。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七
    本次數(shù)學試卷的命題總體而言內容比較全面,基礎性強,而且略有變化,既能檢測出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本次數(shù)學試卷的命題貼近實際生活,讓學生把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是一份較不錯的試卷。
    二年級數(shù)學試題較好體現(xiàn)了人教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八個大題。試題整體較好地體現(xiàn)了基礎性。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能力。本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情況和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選取源于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3、體現(xiàn)了靈活性??磮D列式計算,從不同角度考察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體現(xiàn)了靈活性。
    從整體上看,這次期末測試基本上反映了學生的實際水平。本次測試結果與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情況相符合,學生在測試中基本發(fā)揮正常。
    1、題目類型全面,呈現(xiàn)形式多樣。試卷能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填空、選擇、判斷、計算、解決問題等結合起來編入試題,讓學生從實際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在熟悉的事務和具體的情境中解題,提高學生解題的興趣。
    2、填空題完成的不好。這部分的題目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知識和計算,學生就完成得不大理想,許多同學填了無數(shù)條,我想這同樣說明了學生沒有認真讀題目,還有一題是物體的正面、后面和則面,分別是誰看到,很多同學沒看清楚,說明同學沒有理解題意審題不認真。再有就是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直角,不少同學數(shù)錯了說明他們沒有認真的讀過題目并且也沒有仔細數(shù)。
    3、第三大題畫一畫:該題考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答題比較理想,學生掌握得較好,個別學生畫線段時線畫不直,角的邊畫不直也就是沒有嚴格按老師要求的步驟來畫。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八
    本次期末考試試卷從總體來看試卷抓住了本年級本冊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整個試卷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體現(xiàn)"數(shù)學即生活"的理念,讓學生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數(shù)學問題。
    試卷不僅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技能,難易適度,是一份不錯的'試卷。
    本次考試二(3)班有54名同學參加考試,及格率98%,平均分91.898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55分。二(4)班有54名同學參加考試,及格率98%,平均分91.481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5分。
    這次考試共設六道大題,包括了二年級下冊所學內容,題型多樣,涵蓋面廣,有填空、判斷、選擇、計算、統(tǒng)計與圖形、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從卷面來看,學生的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書寫非常認真,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
    第一大題填空方面:大部分學生第五小題(看鐘表填空)出錯,這道題對于二年級的孩子有難度,有些優(yōu)生就因為這道題出錯沒打上100分。本題滿分22分,學生平均得分20.4分。
    第二大題判斷:出錯的孩子都是不認真讀題,沒有理解就動手做導致錯誤。本題滿分10分,學生平均得分9.11分。
    第三大題選擇題:第四題錯得較多,也是本次考試的難點,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分析問題不透理解錯誤造成錯題。本題滿分10分,學生平均得分9.74分。
    第四大題計算題:完成的很好,只有個別80幾分的孩子因忘記進位、退位,抄錯題而錯。本題滿分24分,學生平均得分22.5分。
    第五大題圖形和統(tǒng)計的題:有個別孩子滿不在乎,數(shù)錯了統(tǒng)計的數(shù) ,造成連環(huán)錯。本題滿分11分,學生平均得分9.8分。
    第六大題解決問題:這部分題出的非常好,基礎、全面、靈活,考察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學生做的特別好,只有個別學生因抄錯數(shù)字導致得數(shù)出錯。本題滿分23分,學生平均得分21.2分。
    1.個別學生讀題、審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2.少數(shù)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檢查習慣,具體反映在判斷的第四小題,學生運用知識及分析、能力有所欠缺。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的態(tài)度,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2.數(shù)學與生活中的聯(lián)系。注重實際應用,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經(jīng)常舉行口算、計算、等單項競賽,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4.在教學時要多注意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有效的結果,課堂上精講多練。練計算、分析、解決、口語表達能力,以小組為單位,同等生互相學習,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學。給那些沒有課后鞏固新知環(huán)境的學生提供便利。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十九
    本次試卷基本上蘊蓋了本冊數(shù)學的基礎知識點,注重考察學生的雙,重視考察學生靈活多樣應用知識的能力及數(shù)學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卷面看本次試題可分兩大類,第一類基礎知識 ,通過填空,選擇,口算,計算等形式檢測,第二類是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通過應用題,試一試等體現(xiàn)。
    本次全年級參加人數(shù):178人,平均成績89分 及格率98% 優(yōu)秀率58%
    1、在基本知識中,填空的情況基本較好。應該說題目類型非常好,而且學生在先前也已練習過,因此正確較高,這也說明學生初步建立了數(shù)感,對數(shù)的領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學生良好思維的培養(yǎng)就在于做像這樣的數(shù)學題,改變以往的題目類型,讓學生的'思維很好的調動起來,而學生缺少的就是這個,以致失分嚴重。
    2、此次計算題的考試,除了一貫有的口算、計算,用不同方法計算的題型,通過本次測驗,我認識到學生的計算習慣真的要好好培養(yǎng)。
    3、還有平時應該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自己的操作中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讓學生置身在一個充滿趣味的數(shù)學活動中,激勵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濃濃的人文關懷。
    4、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能力。例如:第五大題的第2、3小題,笑笑上樓,小虎做加法,第六大題試一試試卷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情況和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選取源于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與樂趣。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學生在計算中計算粗心,仍有抄錯或漏抄數(shù)據(jù)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列豎式計算中,橫式結果漏寫或寫錯; 計算時粗心算錯答案。
    (2)學生會讀題時馬虎沒有弄清題意就開始做題,導致簡單的計算錯題太多 。
    (3)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太差,對知識學習太死,不會靈活應用第五題第2、5小題只有很少學生做對,第六大題也只有個別學生想出來。
    2、取的成績:
    (1)在本次試卷中可以看出,學生基礎計算總體還不錯,說明學生掌握了前段所學知識。
    (2)多數(shù)學生能按要求正確答題,有一定的能力。
    (3)學生書寫整體不錯。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減少學生因不良的學習習慣造成試卷上所反映的審題不仔細、看錯符號、漏做試題、漏寫結果等現(xiàn)象 。
    2、重視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學,在教學中要減少機械的、單調的重復訓練,而應多設計一些有層次的變式訓練,以提高學生對于概念正確地、全面地認識。減少學生因錯誤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3、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shù)學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做”數(shù)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和經(jīng)歷數(shù)學。數(shù)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shù)學。
    4、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于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二十
    本次試卷充分體現(xiàn)了以教材為主的特點,從卷面來看,共五大題,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基礎知識,通過填空、判斷、選擇、計算等形式檢測,第二類是綜合應用,主要是考查應用實踐題。無論是試題的形式,還是試題的表達方式,都盡可能地全面涵蓋全冊的數(shù)學知識,并綜合應用。檢測內容深入淺出地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展現(xiàn)在學生的試卷中,既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學生活學活用的數(shù)學能力,同時使學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另外,此次試卷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從試卷的得分情況看,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難獲得高分的。
    總之,整個命題起到了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的導向作用,重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份不錯的試卷。
    本年級總人數(shù)43人,參考人數(shù)43人,總分4037,平均分93.9,及格人數(shù)43人,及格率100%,優(yōu)秀人數(shù)35人,優(yōu)秀率81。3%,最高分100分,最低分79分,其中100分的2人,90——99分的35人,80——89分的7人,70——79分的1人。
    這次考試共設五道大題,包括了二年級上冊所學內容,題型多樣,涵蓋面廣,有填一填、選一選,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里、算一算、畫一畫、用一用,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也體現(xiàn)了雙基。從卷面來看,學生的字跡比較工整,書寫非常認真,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
    1、第一題“請你填一填”:
    這部分的題目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知識和計算,大部分題目學生的完成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有兩道題目我發(fā)現(xiàn)學生錯得比較厲害,主要分為1、10小題:一題是“6+6+6+6+6寫成乘法算式是(),表示()個()相加”,有11人填成6個5而失分,說明了學生乘法的意義還是模糊的,還有就是第10題猜猜哪只動物跑得快有9人錯誤,說明同學沒有認真讀題,題目的意思不明白。
    2、第二題“請你選一選”,選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里:這道題做得不大理想,如第1小題有8個同學沒有做對,主要是平時學生操作不夠,學生沒有真正理解。
    3、第三題“請你算一算”:口算部分是加減乘和乘加、乘減中最簡單的兩步計算直接寫得數(shù)的題目,是考查學生的口算能力,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比較高,僅有4人錯誤共失分5分;用豎式計算是最基礎的知識,這部分內容學生訓練比較多,掌握得比較好,學生在平時的練習算式下面留的空隙大了,就用豎式,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讀題,做題,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一部分馬虎大意的同學把加減符號看錯,還有的是把數(shù)看錯,導致答案錯誤,沒有寫橫式的得數(shù)造成扣分;。估算學生掌握的較好。
    4、第四題“請你畫一畫”:該題考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答題比較理想,學生掌握得好,全班無一人出錯,學生能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再畫線段并在線段上標出相應的數(shù)據(jù)。
    5、第五題“請你用一用”:這里主要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檢測結果卻是不大理想的。部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都相對較弱,導致錯誤率相當高。我想可能大部分學生都還沒有養(yǎng)成認真讀題的習慣,再加上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弱,所以部分學生可能也是因為題目的意思理解不了,所以都出現(xiàn)了錯誤,其中的第1題,根據(jù)統(tǒng)計圖填空,題目要求填序號,有3個同學填結果;第2題“亮亮和4個同學去公園去玩”,有2人算成只有4人;第3題“媽媽買回家20個蘋果,每天吃2個吃了一個星期后,媽媽買回家的蘋果還剩幾個?”有10個學生都做錯了,其中有8人只算了一個星期吃的,還有2人直接用20—2,學生可能是沒有讀懂題目的意思;第4題做得比較好,全班只有一人在計算時出現(xiàn)錯誤,其余沒有出錯;第5題學生解答情況不夠好,共有8人出錯,主要原因是學生不會讀題,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
    1、學生讀題、審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因而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這部分知識中失分比較多。
    2、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檢查習慣,因而部分學生由于粗心將題抄錯或數(shù)字、運算符號看錯而導致丟分。
    3、學生思維受定勢影響不夠靈活。
    4、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及分析、判斷能力較差。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利用課堂教學及課堂練習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shù)學,多采取一些游戲式、故事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
    2、加強計算的訓練,課前3分鐘進行口算練習,家庭作業(yè)以計算為主,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以便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合作交流,更好的發(fā)揮合作的潛能,使得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他們。
    4、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工作。上課多提問,對一些較容易的問題,總是讓他們先回答,下課多輔導,多表揚,少批評,作業(yè)盡量做到當面批閱,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鼓勵,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5、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動手操作能力,認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多讀題、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6、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讀題,審題,認真檢查的習慣。
    7、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及時溝通,共同努力,特別是學困生的家長,要及時取得聯(lián)系,知道學生在校與在家的表現(xiàn),必要時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的學習方法。
    8、加強教研活動,相互交流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jīng)驗,并應用于自己的教學課堂實踐中,以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年級數(shù)學期末試卷分析報告篇二十一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內容不偏不怪,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精神。有利于考察數(shù)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yǎng)。
    (1) 強化知識體系,突出主干內容??疾閷W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是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關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發(fā)展。本次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點,對主干知識的考查保證了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本冊重點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法,在試卷中通過口算、筆算、估算、比較大小、解決問題等形式得到了廣泛的考察。
    (2) 貼近生活實際,體現(xiàn)應用價值?!叭巳藢W有價值的數(shù)學,”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本次試題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 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作為當今信息社會的成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shù)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4) 巧設開放題目,展現(xiàn)個性思維。本次試題注意了開放意識的浸潤,分別在第五、六大題中設置了“提出兩個問題進行計算、”“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進行計算”的開放性題目,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1、成績分析:本次考試,我校二年級學生達標率100%,得分率95.09%,優(yōu)a率82.9%,達優(yōu)率96.4%。從卷面的得分情況來看,總體成績不錯,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基礎知識扎實,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否扎實,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抓基礎知識的訓練,無論是新授課還是練習課都如此,特別是計算,在數(shù)學中無處不在,生活中隨時都會用到,所以,我們在平時堅持一早一晚天天練,故失分較少。全年級計算得分率達到了95%以上。
    (2) 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為了能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成了我們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由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結合所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情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體驗其應用價值,使學生有了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得分率達到了96%以上。
    (3) 有良好的書寫習慣。本次試卷中,除了極個別學生外,絕大多數(shù)學生做到了書寫工整,卷面整潔,得分率達到了91%,這與平時教師的指導和訓練以及學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2、試卷中的不足從部分題來看,教師關注少的方面,失分還是比較嚴重的。主要體現(xiàn)在:
    (1) 對估算重視不夠。因此,在日常的練習中對估算和準確計算的對比較少,導致學生對估算的結果不會正確處理。故將“28+19”的估算結果填入“比50大”的方框內,造成失分的現(xiàn)象。
    (2) 動手操作和動口沒有很好結合。比如,第四大題的第三小題:畫圖表示3×2=6。全年級得分率僅達到69.5%。其主要原因是在新課后操作練習較少,只是讓學生口頭說了說而已,印象不深刻。由此可見,動手動口應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理解透徹,印象深刻。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從這幾方面加以改進。